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硅谷中关村人脉网络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硅谷中关村人脉网络的读后感10篇

2018-09-21 03:30: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硅谷中关村人脉网络的读后感10篇

  《硅谷中关村人脉网络》是一本由王德禄 / 赵慕兰 / 张浩著作,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26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硅谷中关村人脉网络》读后感(一):等待出版啊先睹为快

  等待这本书出版,先睹为快。。。。。。。。。。。。。。。。

  等待这本书出版,先睹为快。。。。。。。。。。。。。。。。

  等待这本书出版,先睹为快。。。。。。。。。。。。。。。。

  为什么发表不了呢

  《硅谷中关村人脉网络》读后感(二):科技园的创业生态与跨区域创业

  本书讲述了硅谷的企业创业生态,以及其它地方跟随者的情况,如国内北京的中关村(也有提到上海张江高科)、台湾新竹科技园、印度班加罗尔、以色列特拉维夫等。当然,重点还是在硅谷以及中关村。

  为了揭示一些规律作者围绕着硅谷与中关村之间的紧密联系,讲述了从近代华人在硅谷一带辛苦开拓,到改革开放以来中关村模仿硅谷模式发展情况。

  虽然没有《浪潮之巅》读来那么激动人心,但也穿插了不少华人创业者经历。通过考察硅谷及其若干跟随者的情况,还有其中的一些创业故事,本书相对平实地给出了值得让人深思的结论,比如硅谷的成功原因多方面的,其中有一流高校和一流科技园之间紧密的产学研结合良好天使投资环境等)、良好创业生态链的三个群体系列创业家、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社团交流重要性(人脉)。我们从书中简述的各个创业前辈的经历中,也能学到一些经验教训。对于创业者而言,可能特别注意人脉的培养积累。另外,可以多注意下不同区域发展阶段不同而带来的机会(比如产业转移,比如Copy to China模式),结合自己跨区域的人际关系,或许能够成就一番事业

  个人感觉,特别适合两类人来读:一类是科技园区的直接管理者及更高层官员,主要是可以学习下如何构建良好的创业生态环境;另一类是创业者,如何更好地积累和组织方面资源

  《硅谷中关村人脉网络》读后感(三):读一本书,做一张图

  读一本书,做一张图

  《硅谷中关村人脉网络》这本书啃完,做了一幅脉络的画。

  中关村众多著名企业家

  陈一舟、周云帆,为典型

  ---硅谷一出现新的商业模式,互联网应用

  马上想“搬到中国会怎样”

  而他们本是硅谷华人圈的基础份子

  因此,当他们去付诸行动时候

  往往就很容易得到所谓天使等出资

  外人看来,天使们总是在找项目

  陈一舟1991年到美国学物理

  无所果。

  直至1997年到斯坦福修工商管理

  才入了圈,和周云帆、杨宁结合

  1999年4月即带着200万美元风投

  回北京创立ChinaRen 校友

  2000年1月,再获高盛1000万美元

  还拒绝过1亿美元的被收购

  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裂

  3000万美元卖给搜狐

  三人分开,陈一舟再回硅谷

  2002年1月带着30万美元回京

  千橡网,以SP(无线增值服务

  为基础获得立足

  2004年4月股权置换形式获得“猫扑”

  再回当年的社区网络模式

  其后获得包括联想在内的5800万美元投资

  2006年11月“猫扑”上市梦碎

  收缩开支,收购校内网,强烈模仿脸谱

  人才靠拢中

  大陆留学生非常积极向80年代前就大批登陆硅谷的台湾留学生们组织接近

  形成两岸清华是一家,两岸交大不分家!

  大陆清华、交大留学生也是

  台湾清华、交大校友会的活跃人员

  此后随着大陆来的留学生总量越来越大,其各自的学生团体或者组织性机构

  也不断诞生

  由此更形成两岸同类型 组织、团体的整体互动,更促进交流

  抛开政治因素后,在资金利益推动下的技术交流,变得这样顺畅

  除了让人惊讶,其实更要感叹追根溯源,那些依托技术发展起来的早期理工男们

  已经有组织、有序列,成规模,依附于更大的利益(比如台湾新竹科技园就是 蒋经国亲自抓的)

  为了更大的目的前景工作努力

  为何中国偏偏是中关村呢?为何不能是武汉大学?成都科技大学?苏州大学?

  因为

  硅谷对境外投资首要目的地=中国

  中国是硅谷理工科人才供应第二大国

  理工人大多数为中关村周围高校培养

  因此,这个模式,也势必使得诸如海淀区这类区域的房价不仅能够得到支撑

  更为该地区房屋租赁市场提供充分保障

  假如5万理工人在硅谷,其中有一半是中关村周围高校诞生

  那他们可以影响辐射的 国内梦想家们,远远要大于25万,乃至更多!

  这就是,几十年来已经形成的-----科技致富之路!

  也有人极力想将这些描绘为----创业财富之路!

  《硅谷中关村人脉网络》读后感(四):人脉:创新网络的核心

  “硅谷”、“中关村”,这都是闪闪发亮的地名或是名号,几乎是高科技创新的代名词。硅谷 (Silicon Valley) ,不少人都知道它地处美国加州北部旧金山湾以南的一块区域,早期以硅芯片设计制造著称。这个区域现在其它高技术产业也已经比较发达了,可以说“硅谷”这个名称可以指代所有高技术产业了。但不少人可能不知道以下这个事实:硅谷是在“中国城”上建立起来的。“中关村”,这个称号,我们可能更熟悉。中关村地区拥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中科院的许多研究所。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中国高科技产业中心,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第一个“国家级”人才特区。这么多个“第一”,的确让人炫目,正因为它是我国体制机制创新的一块试验田,因此被誉为“中国的硅谷”。

  美国的“硅谷”,世界闻名。iPhone4、iPad3、Facebook、twitte等等这些最时尚产品平台都来自于“硅谷”。硅谷的巨大成功启发了中关村的建立,中关村的建立和发展推动了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现在美国的硅谷和中国的中关村在科技创新的合作越来越多。把硅谷和中关村之间大量的跨区域创业和互动的故事讲述出来,是个挺吸引的话题

  由谁来讲述这些以社会人脉网络为特征社会学故事呢?本书的作者王德禄、赵慕兰和张浩是比较合适的合作人选。王德禄,1993年创办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并任所长,是企业战略、区域创新、产业规划、科技政策知识管理领域资深咨询专家。赵慕兰,1991-2006年任中关村管委会委员,中关村管委会研究室主任,她对中关村的发展有长期直接的观察接触

  这本书先是从历史角度入手,介绍了华人在硅谷发展过程曾经发挥作用,并比较具体地介绍了硅谷华人的人脉网络,本书对硅谷一代代的华人代表都有所简介。作者提出:人脉网络本身代表了硅谷创新模式中最核心的部分之一。这本书的第二章就是从理论的角度介绍了硅谷这种以人脉网络为核心的创新机制,包括大学在创新过程中的作用,创业者的梦想,天使投资人原创性新兴产业等等。可以这么说,正因为拥有了发达的人脉网络的这片肥沃土壤,硅谷这朵美丽奇葩才开的这么艳丽!在这本书中,作者还介绍了一些中国大陆留学生硅谷创业成功的代表者,还介绍了以邓中翰、李彦宏为代表的留学生创业者,他们在中关村创业并成为了时代的弄潮儿。这本书总结了硅谷中关村跨区域人脉网络的重要特点,并进一步探讨了硅谷中关村人脉网络的全球意义

  总的来说,这本书阅读的感觉还是不错的,既有精彩的故事片段,又有一定的理论思考

  《硅谷中关村人脉网络》读后感(五):一副硅谷英雄实现创业梦想的“清明上河图”

  一副硅谷英雄实现创业梦想的“清明上河图”

  ——读《硅谷中关村人脉网络》

  几年前就听说中国硅谷中关村“教父”,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所长王德禄要写一部关于中美硅谷创业者人脉关系的书,我们都十分期待。王德禄呕心沥血四年与赵幕兰、张浩共同合作,今年四月终于付梓问世。本书虽然侧重高新产业创新中的人脉叙述,但是其广度深度其实是一部华人硅谷英雄的创业史,也是一切企图成就高新产业创业梦想者的重要参照系,是一部多视角透析美国硅谷和中关村创业者、开拓者的“清明上河图”。

  摆在我们面前的这本书资料翔实,脉络清晰,极具权威性。

  众所周知,王德禄是中国硅谷中关村研究的第一人。还在80年代末的时候,当时在中国科学院工作的王德禄就十分关注中关村的创新和发展,90年代初王德禄主导的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就把相当的精力投入到中关村,低调务实而不喧嚣。因为王德禄坚信中关村必将是中国籍腾飞的高速引擎。而此时中国智业刚刚起步,既浪漫喧嚣,又急功近利,所谓“点子大王”“亚细亚策划”“中国策划第一人”等等的旌旗猎猎,十分注重眼前的战术和市场利益,但是缺乏长远的战略研究。“知识经济”的图腾崇拜大众狂欢与刚刚打破禁锢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互动几年之后,渐渐趋于岑寂。而此时王德禄的企业战略研究则风生水起,特别是在中关村高科技的战略研究方面首屈一家,别无分号。

  正如本书序言作者美国俄勒冈州大学政治学教授理查德·萨特迈耶所言:该书旨在“建构起一个社会网络的历程为主要特征的社会学故事。而这本书鲜活地叙述的,正是这个故事。王德禄和本书的其他著者,对于中关村的发展有着长期而直接的观察,对于这一过程中的重要决策者也提出过重要建议,这使得他们成为著述本书的不二人选。因而,能够由他们来讲述中关村的发展经验,讲述中关村与硅谷的重要互动,以及在这互动下的社会网络构建,并且提出他们对中关村经验的更广泛的国际意义。“

  摆在我们面前的这本书以人为本,以人脉为纲,极具实用性。

  本书仅仅20多万字,但叙述精当,第一章是从硅谷崛起伊始的华人写起,分别写了三波留美高潮中华人学者和创业者如何打碎了“华人在硅谷发展的玻璃天花板”。这些人分别是:李信麟、李信培、陈五福、臧大化、龚行宪、杨俊龙。第二章则是关于硅谷人脉关系作为一种创新模式的理论分析,视角独到新颖,是本书的枢纽。本章在作者笔下庖丁解牛游刃有余,将创业历史、创业观念、创业的多元要素(大学实验室、创业者、天使投资人和风投资者)以及改变世界的高科技特征,还有硅谷与中关村比较分析。

  王德禄在一次讲座中说“最近俄国总统到硅谷,说要在莫斯科也搞一个硅谷,我认为这是不可能成功的。因为只有跟硅谷有很广泛的人脉,才能复制硅谷的模式并取得成功,人脉网络是Copy硅谷最基本的要素。我们知道,学习硅谷第一个成功的是新竹。新竹为什么能成功?这是因为二战之后留在美国的5000多留学生中,有两百多人在硅谷;60年代台湾有10000多人到美国,其中有上千人留在了硅谷。这些人在台湾和硅谷两地跑,是新竹成功的人脉网络基础。”可见人脉对“硅谷模式”形成的关键作用。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在作者笔下,读者会跟随作者的文字感觉到一种创业的冲动野心。柳传志认为:创业者、企业家、大学管理者、投资人、政府和官员都可以从中学习和受益。这本书有丰富地历史经验为镜鉴,也有未来创新的可能走向和分析。由是我认为这本书几乎是有志于改变世界的中国硅谷英雄不该忽略和无法绕过的必读书。

  摆在我们面前的这本书思想丰富,承前启后,极具前瞻性。

  王德禄对中关村的形成、发展创业人才和创业成果如数家珍,多年前就编写过《中关村一条街大事纪要》,撰写过大量区域创新、跨地区创新的文章,他的丰富思想一直在这里凝结,对于刚刚崛起不久的中关村,他和长城所全体同仁进行了大量的分析研究,也给政府提供了一些实际有效的建议。王德禄搞过科学史研究,著述和翻译精益求精。工作作风严谨,面对一个问题,一种思路,分析过程、比较过程、资料支撑和吸收过程都很细致。比如在中关村体制机制创新、技术与商业模式创新、产业组织创新,文化创新建设建设中,王德禄和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的巨大作用都是不可或缺的。

  自主创新的核心是自主产权清晰,这是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动力来源。只有解决了产权问题,可以说自主创新才能打通,才能在中国作为一个通路起到重要作用。制约中国高新产业良性循环,制约硅谷英雄创业和发展的瓶颈问题虽然作者在本书讲的不多,但是在这个问题王德禄最具前瞻性,王德禄早几年前接受价值中国》记者采访的时候就指出:“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第一代和第二代创业者都没有解决好产权问题,第一代企业和北大、清华、中科院的关系仍纠缠不清,许多新出现的企业家也有面临着产权不清的隐患。十六大还专门出台了政策,人才、管理都可以参股,但这都是空话。等于是高技术企业第一代企业家的产权问题到最后也没有解决,现在他们处在退休年龄,只能拿社会退休金,没有股权收益,这也意味着他们无法再创业,无法在高技术产业上再发挥作用。但是在美国,凡是成功的创业者,由于能拿到产权,就可以凭借股权收益去做天使投资,形成了良性循环,而中国还循环不起来。”

  我相信,一个对本书所涉及的领域有创业梦想的人,只要仔细阅读本书,一定会获益匪浅,一个对高新产业创新有一定思虑的的人读了此书或许有化蛹成蝶的冲动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