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失物之书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失物之书读后感10篇

2018-09-23 04:16: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失物之书读后感10篇

  《失物之书》是一本由康诺利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45,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失物之书》读后感(一):若干个经典童话故事颠覆性再创作

  若干个经典童话故事的颠覆性再创作,黑色而血腥,但让人舒服的是,整本书的调子却又是阳光温煦的。作者细节描摹和宏观把控均有力度,特别喜欢文中守林人的设定,仿佛重回儿时手捧蓝皮童话故事书的曼妙时光全书阅读体验很好,翻译出色,很久没有一本书一气读到尾的流畅感了。总之,很推荐

  《失物之书》读后感(二):如梦初醒

  如梦初醒

  比较可惜的是我真的没有被本书最大的亮点感触到,也许是因为从小没怎么看童话吧,反正对于本书关于童话的重新构造,真的没有受到什么化学反应

  但真的被一个情节征服了吧,是老国王死去那一刻,整个世界开始崩溃重组,怎么说好呢......因为我原以为最后的结局可能会很像《绿野仙踪》的结局吧,就是最后被寄予希望的老国王并没有帮上忙。但事实是以老国王的死去结束了一场梦吧。那种如梦初醒的feel,也是一种不错美感啊。

  2013-08-03

  《失物之书》读后感(三):你才是拿着金杯的王子

  如果说每个死过一次的人都会去那个秘境,那么作者写的这本书无疑就拯救了很多想去或是还没去过的人。

  每当我们遇到困境时候,总是很渴望存在另外一个世界供我们逃窜,或是藉由某个突发事件出现转机,打开困顿人生的毛塞,从此走上梦想之路。

  韩剧《good doctor》中有一句对白勇敢不是无所畏惧,而是在恐惧之中坚持下来,那才叫勇敢。

  人之所以陷入困境,大多数时候是跟恐惧有关,因为恐惧裹足不前,因为恐惧无法开口,因为恐惧不能为想为之事,因为恐惧不能承担该承担的责任

  我们常常感到挫败,觉得自己一事无成,也是因为屈从于恐惧之下。

  一旦你明白过来那恐惧不过是虚张声势,恐惧是你自己制造出来的,你死了它们也将无处容身,那你还有什么理由害怕它们?

  它们是仆人,你才是拿着金杯的王子!

  《失物之书》读后感(四):失物之书

  寝室停电什么都做不了,纠结了一下,还是写写《失物之书》读后感。最近都在强迫自己写读后感,因为明显感觉到英语的退步,实在不想到最后连汉语都说不清楚。。全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个名叫罗兰的骑士一番话:“我信仰我所爱的和我所信任的,别的都是扯淡。神和他的教堂一样空洞无物,他的信徒们将所有好运都归因于他,可是当他无视他们的请求,留他们受难而不顾的时候,他们只会说那是因为他超越了他们的理解,并让自己沉湎于他的意志之中。那叫什么神啊?”也许这么讲会有些冒犯,我也不信仰神,准确来说我根本不信神的存在。我见过全身烫伤独自一人在街上乞讨的小孩,我见过为了生存向陌生人不断鞠躬的小孩,我也见过挑着扁担弓着身子晚上就露天睡觉兜售水果老人。那个烫伤的小孩总那样一言不发地坐在地上,一动不动,我不知是动不了还是不敢动。那些向路人鞠躬乞讨的孩子眼神木然,没有焦距,一遍又一遍重复机械动作。那个贩卖水果的老人,不论有没有挑着扁担,脊背总是弓着的,似乎打一生下来便不能直起身来,岁月留给他的,似乎比留给其他人的更残忍。还有很多是我贫乏言语不能描述出来的。有这么多人过着不幸生活,他们没错,可是生存对他们来说这么困难有神?哪个神忍心眼睁睁看着人间不幸袖手旁观?就算有神,也是一群没有悲悯之心只是空坐在神坛上的摆设,我为什么要信仰要尊重这样的摆设,我只信仰我自己,信仰自己足以使我不会把自己陷进糟糕境地。其实很多时候,我也许并没有这样勇敢这样坚定不移,我允许自己难过痛苦,但我努力使自己不沉湎其中。“适当悲哀可以表示感情深切,过度的伤心却可以证明智慧的欠缺。”偶尔欠缺一下智慧就行了,我可不想一直愚笨。不要去依赖谁,不要去期待什么,顺其自然,生活也许会容易一点。

  《失物之书》读后感(五):No title

  它的英文原名叫做The Book of Lost Things。是约翰.康奈利写就的一本奇书。是第五本让我读得忘乎所以手不释卷小说。前四本分别是:丰乳肥臀、冰与火之歌(卷一)、百年孤独、东周列国志,这个排名是以我遇到它们的时间为序的。而失物之书在名气阵势上都输了它们一大截,但读书的过瘾感却是丝毫不打折的。这与作者文笔优美流畅和译者文字功力都有极大关系感谢译者,有多少好书都毁在了译者的手里,让人看一眼就丢开了。

  小时候我总以为自己掌握着这个世界最终极秘密,以为这个世界是以我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即使当下没有如此,也只是因为某些原因——我的不情愿或时机未到而已。慢慢长大了,发现很多事情并非如此,便退而求其次,认为自己是掉队了的美少女战士,或是具有着现代灵魂的古代人,后来才知道,这就是中二病啊。那时候,如果找不到东西,比如钥匙或是别的什么,我会闭上眼睛,用意念来寻找它,当然,成功率暴低;路上遇到黑猫白猫也会幻想它们忽然开口说话,我就可以瞬间变身了,当然,成功率为0;做了什么了不起的事情(大多数是考试考得好之类),会觉得自己是如此天资聪颖人类和平就要靠我来维护 了,现在想想少年你也太自恋了吧!

  所以当我看到开头,讲戴维为了妈妈的病,坚守着自己那莫名奇妙原则,觉得这样她就会恢复健康,而当坚持并没有凑效时,便怀疑是不是自己哪一步做得不到位,我发现自己原来并不孤单

  一开始看到戴维的幻觉和晕厥,我以为这是一个讲述多重人格少年的故事,到最后却无法分辨这故事是真是伪。在我看来,戴维因为外界冲击和自身的恐惧,进入了自己创造精神世界中昏睡不醒,无论是守林人,或是罗兰,或是乔格森,或许都是戴维自己演绎出来,帮助他到达最后的终点的,而最后的终点,最大的敌手,不是扭曲人,是戴维自己。当他冲破了嫉妒仇恨牢笼时,那个终日灰暗的世界终于有了阳光。

  这是一部成人童话,也是一部成长小说,太小的孩子来看,恐怕看不懂,看了也会怕,还是长大一些再看吧。愿我们每个人都如戴维,能够在漫长道路中,找到方向,战胜恐惧。

  《失物之书》读后感(六):如梦初醒

  如梦初醒

  拜以前经常被人扔在家里所赐,读了不少的书,书的种类也是五花八门。轻小说、青春侦探历史文化经济还有很多很多乱七八糟的书。但我也从来就没有自我定位为一个文艺青年。因为自己知道,其实自己并没有像外人看来那么喜欢读书,自己看书往往是以前过于无聊养成一种习惯而已。看书很多时候一直是一心满足自己的好奇心,看得也不算太细致,也从未把看书多作为一种炫耀的本事(当然咯拿来侃倒是经常),反正我知道我不是那种人。

  不过约翰康诺利的《失物之书》倒给了我另外一个理由。

  其实看书也会出现反噬。主人公戴维因为心中的恨意,被拉进了一个异空间,为了回去,他要找到国王,希望国王施以魔法是他回家。哟,好熟悉的情节,不正是《绿野仙踪》的翻版吗?当时就自以为是猜想,这个国王一定只是徒有虚名,其实一点魔法都没有。这个猜测当然是可笑的。

  戴维的旅途甚至可以用血腥来形容。作者约翰康诺利几乎完全地颠覆了那些美好的童话故事。血腥、欲望罪恶充斥在其中。而这些从某个角度看来,就像是男孩戴维内心的投射。戴维带着恨意看书,这个别样的空间里也充斥着而已。在这个世界里,“国王”的势力在一天天衰落。丑恶也在一天天蔓延。

  所幸戴维还是“回来”了。他学会了释然。小说里提到的一个童话故事,讲王子如何惩处背叛他的仆人。戴维说,这太残忍了。也就是文章的这一段,预示了小说的结局。在故事的后半段,这个世界随着国王的死去而崩溃。自己从中该受到了一种《盗梦空间》的感觉。仿佛这又是一个梦的结束。当大地震动而裂开,这是末世的到来,还是旧纪元的毁灭和新纪元的开始?

  但小说仍未结束,戴维回到了现实。但当他老了之后,他又回来了,回到了这个和他曾经古怪想象密切联系的世界,倒像是死前的回望,有像《魔戒》中霍比特人比尔博走上了前往西方的船板。那应该是人生的终结了。“回来啦?”猎人的话结束的整个故事,犹如天使引领着归家之人回到最初的怀抱

  比较可惜的是,对于书中童话的反转,我并没有感受到多少冲击。大概因为文化氛围不同吧。但小说的寓意,真的是非常的吸引人啊。

  2014-02-01

  《失物之书》读后感(七):你能想象的一切都是真的

  你能想象的一切都是真的。

  这是毕加索的一句话,写在书的扉页上。还未开始故事之前,便已用铅笔,在旁边写下:喜欢。并用箭头指向了这句话。

  苍白虚弱的想象,是一无所用的东西。不过,恰恰是我崇拜对象

  这本书让我惊讶地方在于故事的残忍与灰暗,但它又把这些残忍、灰暗与光明、美好巧妙和谐融合在了一起。故事的结尾,戴维打败了心魔接受命运带来的人,从此过上了不怎么幸福,但又绝非不幸的生活。不过这是一个童话故事,所以结局最终走向美好,即使只是在一个虚幻的空间里。但那又如何,文字给人的本来就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精神,本身就虚幻,就如同想象一样。

  如果在读这个故事的时候,我与故事里的戴维一般大,我也一定会恨死继母同父异母弟弟,甚至会恨死父亲。可惜,我长大了那么一点点,无可奈何地,我也同情继母、同情弟弟,而父亲不过也是人之常情

  故事把成长幻化成一场冒险,就像掉进兔子洞的爱丽丝,走进树洞的戴维看到了一个他偶感熟悉却又透着无比诡异的世界。那个世界的野兽怪物远比不停嚷嚷“砍掉他的头”的红皇后恐怖,因为,那个世界的恶便是真实世界的恶,作者很努力的做到了这一点,用穿插的诡异故事和赤裸恶心的物象描写

  穿红斗篷的女孩儿与狼结合诞下的生物,从阴影里走出来、浑身满是粘液、长着利齿的巨大的“兽”,肥胖粗暴白雪公主企图谋杀公主的矮人,还有戴维的杀人事件。真是够了,这一个故事已经毁掉了那么多美好的童话,为何还要描写一个孩子的杀人事件?冷静的看一下,即使抽离了这个桥段,故事依然可以完整

  这便是作者对于禁区的彻底打破吧。我们赞美创造,有时不妨也赞美一下毁灭。毁灭,往往是新生的开始。故事里的世界充满野蛮与杀戮,对成长的直接表示便是能从敌人的手中护下自己的生命。能够独自存活,便是长大最明显的标志。这样的“杀”预示着此后的戴维是充满着勇气走进国王的城堡的,同时,也是这样的成长让他有了走入扭曲人洞穴力量

  如果放到现实中来看,这样的“杀”可视为一种决绝,对伤害的一种决绝。“杀死”伤害意味着有了对抗它的力量,从此以后它们便不足为惧。

  和所有其他伟大的故事一样,这个故事的重点还是在于“嫉妒”与“爱”。这是一个只要人生存下去,便永远不会终止的话题。但这到底是一个童话故事,戴维从扭曲人的地洞里带出来的玻璃罐子里,装的是一个善良的灵魂。哥哥出卖了她,但她依旧爱着自己的哥哥。没有比原谅背叛更大的爱了吧!可是,如果女孩儿告诉戴维:我恨哥哥。戴维又将如何?国王抚摸着自己的《失物之书》,即使满心后悔但最后依旧不惜用满口谎言来换取想要的自由时,戴维是否还会如此决绝?“嫉妒”是一头比兽更可怕恶魔

  爱,能战胜一切。而爱,终不是从它处汲取,而是应由自己的本心而生。如此,方能平心静气,战无不胜祝福所有的“孩子”,拥有一颗充满“爱”的心。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失物之书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