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伤的情欲》的读后感10篇
《忧伤的情欲》是一本由周国平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23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真正的爱是一种行动而非语言。说一百遍:“我爱你”不如一次用心的爱的行动来得贴切。世界上最美丽的爱情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永远不要让自己为一个不值得你流泪的人伤心,他离开你是他没福气,你离开他你会更幸福!
《忧伤的情欲》读后感(二):爱 越琢磨越糊涂...
看了些,很多观点也认同,可是看的越多后却越糊涂了!没能把它看完,现在把它凉在一边了,不过反而清净了许多!只想简简单单的了,不多想,不想想。等到有心情再继续看或许又是另一番滋味吧。
《忧伤的情欲》读后感(三):爱的最高境界,是经得起平淡的流年!
世人的生活,一般到了而立之后,慢慢变得如白开水般索然无味,人们也渐渐在这平淡无奇的生活中变得迟钝麻木,觉得当年那种让人欲罢不能、激情澎湃的爱已经不复存在了。于是,渐渐会有埋怨、愤怒、失望.......殊不知,爱的最高境界,是经得起平淡的流年!
《忧伤的情欲》读后感(四):爱情是一种迷信
爱情是一种迷信,任何在参与迷信活动中的信徒都无法置身事外。与真正的迷信不同的是,好的爱情可以在瞬间向人们展示出道德、力量、以及超乎一切的真诚,刻画出我们的真性情。
“年少时,我们因谁因爱或是只因寂寞而同场起舞;沧桑后,我们何因何故寂寞如初却宁愿形同陌路。”——徐志摩
《忧伤的情欲》读后感(五):爱是一杯水
爱是一杯水,在细细品尝的过程中,体会更多。即使无味,也能感受到更多。在日渐城市化的生活里,需要静下心来,从喧嚣的都市中找到属于爱,感受着爱与被爱的感受,或甜;或苦;或酸;或辣... ...。
爱是一杯水,喝的越多,品得越细,才能深入和充分地活了一场,人才算是不枉来这一遭。
《忧伤的情欲》读后感(六):爱
有没有一扇窗能让人不绝望,看一看花花世界原来是梦一场,其实人生因为有爱才丰富,才充实,爱就是一扇窗,爱就是满满灿烂的阳光,生活因为有大小小小,形形色色的爱才变得可爱,变得暖融融的。
爱,是一种温暖,这种温暖会让人的心里泛起五彩的涟漪,爱如露珠般晶莹圆润,如月光般柔和美丽。她需要善良滋养,需要真诚付出,需要宽容呵护,需要你,需要我,也需要他,让我们共同编织爱的花环!
《忧伤的情欲》读后感(七):爱是动词
耍些小聪明都希望别人对自己好一点可又懒得付出 就这样而已
会为对方想 给对方最好的 逗对方开心 把未来的构图里 加上对方
想用尽全力对对方好 即使是 对方都不曾在意过这一切
我们还是死皮赖脸地想相爱
我们还是臭不要脸地说想爱
相爱吧
书的上篇就让我一头雾水。
Q1.
前篇才写到:爱本质上是一种指向弱小者的感情。在爱中,占优势的事提供保护的冲动,而非寻求依靠的需要。如果以寻求强大的靠山为鹘的,那么,正因为再强的强者也有弱的时候和方面,使这种结合一开始就隐藏着破裂的必然性。接着又说:那惯常被疼的一方最好不要以为,你遇到了一个只想疼人不想被人疼的纯粹父亲型的男人或纯粹母亲型的女人。在这茫茫宇宙间,有谁不是想要人疼的孤儿?
前段为了告诫那些只为寻找倚靠的人不要一味索取。后段为了让那些已经找到可以倚靠的人之后仍然不要一味索取。两篇文章,两个目的,却用了观点不同的论据。怪不得推荐我看这本书的同事,总是过得不开心。不开心才看这本书,把它当做心灵指导,看了之后可能更迷茫吧。
爱,其实千姿百态。如同人的情感,千万条细流,遍布大地。而它汇聚成的乃是生命,乃是过程,不是某个被正名的真正的爱情。我不知道为什么作者想要给一个“正统”的爱正名。或许是一直没有找到那种真正适合的爱情,一边探寻,一边告诫。爱,在不同的时间、地点、人物,可以呈现出不同的形态。我自己现在很少说爱,描绘爱,只是因为,知道心里有一股暖流,暖流的空气中夹杂着各种味道,苦的,酸的,甜的,说不清楚的,一切一切,都让它弥漫并自行挥发。
说爱,有那么容易吗?
10/17/2013
Q2.
我又困惑了。小爱生出狭隘,大爱否定狭隘。作者为了否定这个观点,没有谈小爱和狭隘的关系,谈了以大爱否定小爱是一种迷妄。小爱和大爱相生相依,就像灵魂和肉体不可截然分开。但是当灵魂和肉体发生冲突的时候,也就是说小爱和大爱发生冲突的时候,你会怎么选择?
比如别人打了你的右脸,上帝让你伸出你的左脸,你是对的,你不存计较,抛弃了狭隘,获得了大爱。如果别人打了你妻子的右脸,你是选择大爱还是小爱呢?
《忧伤的情欲》读后感(九):国平的忧伤
不得不说,周国平的书,剖析的很深刻,从一个哲学层面分析生活的本质,这种深度,普通的百姓和没有过度的生活体验的学者,我想写不出来吧。。boss很喜欢他的笔锋,当然boss也是那种刚正不阿,清正廉洁,义愤填膺的当代中年,把世间看得无奈与消极,沉沦与不满,自己是那么的出类,却最终沦落到交大这样的学校当道貌岸然的大学老师。心中的苦闷只有国平能够与之解脱与表达。好吧,周国平的书,细细数来,读过一些了,第一本是《人生哲思录》,讲人文,生活,婚姻,和政治,篇篇犀利,直接,第一次读来,真是畅快淋漓,生活的领悟如醍醐灌顶,收益颇多。感触尤为最深的,还是他讲关于婚姻和爱情的方面,爱情是一种浪漫,婚姻又是一种现实,立起一个忠贞的牌坊,禁锢欲望的本性。用他的话说来,就是:
什么是婚姻?婚姻就是欲望戴上了一副名叫忠诚的镣铐,立起了一座名叫贞洁的牌坊。
什么是幸福?幸福是欲望在变魔术,给你变出海市蜃楼,让你无比向往,走到跟前一看,什么也没有。
所谓浪漫,不过是欲望在玩情调罢了。
玩情调玩腻了,欲望说:让我们好好过日子吧。这就叫“生活”。
如今看来,从作者的视野来看,这样的关系本来就是矛盾的,违背了人性与婚姻间的忠贞,人的本性是自由,不受羁绊,向往浪漫从容的生活,却又依赖稳定的家中彼岸。
这么说,不论一个人的婚姻是否是真爱,或者无爱婚姻都是不幸福的,要么就是终成眷属的疲倦,或是难成眷属的无奈。
读他的第二本书《守望的距离》,也是零散的生活语录,哲学视角,片段感悟,跟之前读过的大同小异,一样的视角。草草了之。鉴于当时一直沉迷于哲学问题,发现国平的哲学视角跟叔本华异曲同工,他也经常在自己的书中,提到过像拜伦,叔本华,这样的悲观主义哲学家。凌驾于他们的观点之上后,国平的书,难免让我读起来犹如嚼蜡,难以消化。无法理解。
第三本就是《悲伤的情欲》,跟曾经的两本没什么大的差别,只不过又把婚姻的部分摘出,自成一本书。我给的评价是一本比一本低,读完最后一本,想想,这些作家也是靠换个名字,出本新书,挂狼皮卖狗肉的手段盈利么。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观点,读完他的书,让我真的感到忧伤。以一种交流的初衷读他的书,后来读来读去,还是觉得只要一本即可,重复的内容,重复的视角,悲观的立场,用一个悲剧打动读者的内心,引起共鸣,真的好忧伤。。。
他还有一本书叫《妞妞》,如果不是boss喜欢,我真的不想再看了,但是到如今,如果《妞妞》写的还是生活随笔,我想我会放弃读的。连看书评的勇气都没有了,好忧伤。。
没事,还是看看龙应台,或者林语堂,余华,其他不是写哲学的作家吧。
《忧伤的情欲》读后感(十):从生到死
引一首周先生1987年的一首小诗,被我认为最能概括看完此书的感受。
----------------------------《生命》的分割线---------------------------------------
我诞生了
向世界走去
我成熟了
向诞生我的神秘走去
把生命还给女人
我老了
向诞生我的神秘走去
把生命还给土地
我死了
但女人和土地是永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