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茶文化的英语作文10篇
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关于关于中国茶文化的英语作文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关于中国茶文化的英语作文10篇 篇1
中国传统文化作文500字 中国传统文化我传承——茶文化
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人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有4700多年的历史了。茶被古人当做饮品,每年清明节新茶初上时,古人还要斗茶,或十几人,或五六人,名流雅士、街坊邻居争相围观,就像如今看一场球赛一样热闹。
古人爱喝茶,茶的品种也很多,有普洱茶、红茶、绿茶、白茶、乌龙茶……当然,最为我们所熟知的是西湖龙井茶,是中国传统名茶,迄今已有一千二百余年历史。龙井茶色泽翠绿,香气浓郁,甘醇爽口,可算是“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杭州有许多茶楼,大家可以随处品到各色茶,还可以欣赏到典雅的茶艺表演。
作为杭州人,我也初学了龙井茶的茶艺。龙井茶的冲泡一般使用透明的玻璃杯,先用热水冲烫茶杯,讲究的是一尘不染,至清至洁。再往杯中放入上好的龙井茶,倒入少许80度左右的热水,讲究的是润茶。最后是采用凤凰三点头的手法冲泡茶叶,一方面是利用手腕的力量,使水壶有节奏地三起三落,经过三次高低冲泻,使杯中茶叶上下翻滚,茶的浓度均匀;另一方面这个三点头还如同行鞠躬礼,蕴含着对宾客的敬意。一杯好茶冲泡完成的同时,还学到了谦恭的道理。
除了龙井茶的茶艺,我还欣赏过用长嘴铜壶背身冲泡茶叶的茶艺表演等等,更激发了我学不同茶叶冲泡方法的兴趣。中国的茶文化是一门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我们一定要将它好好地传承。
关于中国茶文化的英语作文10篇 篇2
中国是茶之国,盛产各种名茶。在今天的语文综合课上,戴老师就和我们一起组织了一次活动——茶文化。
上课铃声轻轻打响了,同学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回到各自座位上等待上课。只见戴老师满面笑容走进教室,开始了课程。这一课分为三大部分:介绍茶——泡茶——品茶,其中泡茶、品茶最为有趣。
“现在开始泡茶!”老师一声令下,全班一片沸腾。纷纷拿出了自己带来的茶叶,有茉莉、红茶、绿茶、千日红、柠檬等等。我组的特色是冯旭文的“千日红”。
我的手里高举着茶杯,杯里放了些茉莉花,刚想去泡茶,经过冯旭文的桌前,见她正专心致志的泡制着什么,不禁好奇地问:“小冯,你在干什么啊?”“别急,别急!我正在精心准备我的‘三开千日红’,等一下你来尝尝啊!”她神秘兮兮地说。我望着她,半信半疑,真担心,那时候的千日红还有味道吗?
抬头环顾四周,其他同学也各自忙忙碌碌地泡制着茶,张娴的碧螺春尤其显眼。碧螺春不时冒出一阵阵烟来,香味也随着空气慢慢飘到我的面前。恩,真香!当我沉醉在这美好的境界里时,梁颖浩一把将我拉了回来。“快,快看看我的‘苦尽甘来’茶!”我一边抱怨,一边仔细瞧了瞧这所谓的“苦尽甘来”,别说,还真是不错,泡开的茶叶像少女般翩翩起舞,优美极了!“过会你一定要来尝尝!”我拼命地点头。
该品茶了,我先走到冯旭文的面前,品了一番这三开千日红,味道很好啊!清清淡淡的,可口润喉!连一向挑挑剔剔的姜宇豪也赞不绝口呢!梁颖浩的苦尽甘来更是无话可说!首先抿了一小口,又苦又涩,真难吃。再抿了一中口,喉咙里冒出一丝丝的甜意。最后喝上一大口,味道好极了!突然,顾佳晖大肆宣传起他的“牛奶茶”来,“快来喝喝我的茶,好好喝的!”这一宣传,很多同学禁不起诱惑,跑去大开“口”界!不过似乎都是乘兴而去,败兴而归!这足以证明牛奶茶的味道了!
我品了许许多多的茶,对茶有了新的了解和认识。在我的眼里,茶是一门艺术,要读懂它,需要耐心和恒心;茶也是生活,有着酸甜苦辣;茶更是一个人,有着自我所别具一格之处!
关于中国茶文化的英语作文10篇 篇3
仍记得
易安的凄凉
太白的愁绪
幼安的鬓间白发
仍记得
老生的面容
丑角的转扇
青衣的点点泪花
兰亭的矫若游龙
石碑上的一部胆巴
毛笔落下
行楷连绵成水墨画
红色桃符
门前年画
如烟似雾
瓷器上绽放青花
手执红灯笼
盘盛圆糖瓜
这是什么
这就是中国文化
关于中国茶文化的英语作文10篇 篇4
今天,我来到中国茶叶博物馆参观。
一下公交车,我就被眼前的景色迷住了。一望无际的茶树整整齐齐排列着,非常安静。
我高兴地走进大厅,看见一位叔叔和一位漂亮的阿姨,他们都很热情,告诉我刷卡成功。首先我去了茶史厅,了解了茶的历史。接着进入茶萃厅,看到绿茶、黑茶、红茶、花茶、白茶、乌龙茶等各种茶叶的介绍。然后,到茶俗厅,感受中国各名族的用茶习俗,都非常独特。最后,我参观了茶事厅、茶缘厅、茶具厅,了解了中国历代茶人在茶事上的探索和尝试等。通过这次参观,使我懂得了茶叶的储藏方法,喝茶的好处和作用。
今天的收获可真不少啊!
关于中国茶文化的英语作文10篇 篇5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作文 700字 寻访常州文化遗产—锡剧
在我乡下老家镇上的一条小巷里,住着一位老爷爷。他的名字我不太清楚,只听大家都叫他“老恽”。我呢,就叫他“老恽公公”。每次回乡下,只要一有空,我爷爷就会带我到他家去玩。
“老恽公公”是一个和蔼可亲,精干利落的老人,和我爷爷差不多年纪。他最大的爱好就是唱戏,每次还没走到他家的门口,就会听到从他家二楼窗户飘出的“伊伊呀呀”的唱戏声,我爷爷也非常喜欢听戏。所以,他们俩和还有其他几个年纪和他们差不多的人在一起,就会拉起二胡,打起板鼓,弹起扬琴,敲起小锣……在这些乐器的伴奏下,就会有一个或几个人,有女的有男的,有时还会穿着戏服,他们摆出姿势“啊-伊-呀”的唱起戏来。看他们那种陶醉的样子,真是其乐无穷啊! 可我却觉得并没有什么好听的!
有一次我问爷爷,“唱戏很好玩吗?可我怎么觉得不怎么好听呢。”爷爷和老恽公公听了就笑呵呵地说“这是我们老年人的乐趣啊!我们小时候既没有电视更没有电脑,电影也难得看一回。各种戏曲倒是很多,我们就在一起学学唱唱,这就是我们最大的乐趣了。”“那你们唱的是什么呢?”我又问。老恽公公说:“是锡剧《珍珠塔》。你可别小看这个戏啊,它可是大有来历的。它是发源于我们常州的艺术瑰宝啊!锡剧最早叫常州滩簧,后来叫常锡文戏,现在才叫锡剧的。”“那既然是发源于我们常州的剧种为什么不叫‘常剧’而要叫锡剧呢?”我又好奇地问。老恽公公回答说:“那是因为刚解放的时候有许多唱锡剧的名角都住在无锡。后来国家定名的时候就叫‘锡剧’,但锡剧发源于常州的事实是大家都公认的。”原来是这样啊!我终于明白了。
后来,我又上网查了资料,果然锡剧是发源于常州的,而且还被定为首届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我们应该重视和保护它。现在我听老恽公公和我爷爷在唱戏的时候,不再觉得那么讨厌了,反而觉得别有韵味。
关于中国茶文化的英语作文10篇 篇6
今天我参观了中国茶叶博物馆,博物馆是以茶和茶文化为主题的国家级博物馆。听大人们说中国茶叶博物馆不仅是我国茶史文物的收藏陈列馆,同时也是一个研究茶文化和进行学术交流的中心,为国内外的茶文化交流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二2班 王可玘
关于中国茶文化的英语作文10篇 篇7
参观中国茶叶博物馆
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老师带我们到中国茶叶博物馆游玩。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甜甜的微笑,开心极了。
走进展厅,就看到褐色的墙壁上有一个大大的“茶”字。有许多水从高处一泻而下,好像花果山的水帘洞。讲解员员叔叔向我们介绍了茶圣陆羽,陆羽是唐朝人,他写的《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茶文化专著。茶的历史悠久,中国是茶的故乡,我们的祖先在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
继续向里走,看到各种各样的茶具,最大的茶壶接近1米高,小的茶壶不到10厘米高。我还看到一个巨大的制作茶叶的工具,大约有两米长,一米宽,需要好几个人才能推得动。在另一个展厅里,我们看到许多种茶,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白毫银针、君山银针、正山小种、大红袍。大红袍产于福建武夷山,有一个美丽的故事呢,明朝有一个举子进京赶考,路过武夷山时突然得病,这时正巧遇到一个和尚,和尚拿出所藏的茶叶泡给他喝,举子病好了,还考中了状元。他十分感谢救他的和尚,前来致谢,得知茶叶出处后,脱下大红袍绕茶树走了三圈,将大红袍披在茶树上,茶树就有了“大红袍”的名字。后来皇后得病,怎么也治不好,状元献上带回的大红袍茶叶,皇后的病不久就好了。皇上非常高兴,赐红袍一件,并让状元亲自前往九龙窠披在茶树上,以示龙恩,同时派专人看管茶叶,采制茶叶进贡朝廷。从此,武夷大红袍就成为专供皇家享受的贡茶,大红袍越来越有名了。
在茶叶博物馆,我们还观看了精彩的茶艺表演,两个漂亮的姐姐穿着中式的裙子,轻轻地将水倒进茶壶,用茶针仔细地取茶、泡茶,动作娴熟,姿势优雅。一人泡茶,另一个人讲解,之后,我们每人都品尝了一小杯茶,茶的味道飘着淡淡的清香,虽然有点苦,但是非常好喝。
茶为国饮,杭为茶都,我也要爱茶、品茶,传播茶文化,为弘扬中华茶文化做贡献。
关于中国茶文化的英语作文10篇 篇8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作文2篇 糖人
糖人
今天我们全家人一起去河坊街玩。街两旁的商铺里各种各样的商品,让我眼花缭乱。
走着走着,我被路中间的小摊吸引住了。小摊上陈列着各式各样用糖做的东西:小猫、小兔、羊、狗、马……一个个栩栩如生。妈妈看我站在那里挪不开步子,笑着说:“你也挑一个吧!”
“太好了,我要一只可爱的小兔子。”我高兴地说。
叔叔把糖舀出来,用三根小竹棒来搅拌,搅拌着搅拌着,糖慢慢变白了。叔叔把糖搓圆捏出一个空的球形,再往球里吹气,一边吹,一边用手捏出形状,不一会儿小兔子的样子慢慢出来了。叔叔用红色的糖做眼睛,用绿色的糖做小草,正在吃草的小兔子完成了,像真的一样!
叔叔的手真巧,糖人真有趣!
有趣的吹糖人
暑假里,我们去成都玩,在武侯祠旁的美食街上,我欣赏到了传统艺术——吹糖人。我感到吹糖人是一门很有趣的艺术。我请叔叔吹一条龙,特别逼真。
从此,我对吹糖人有着浓厚的兴趣,我请爸爸帮忙,从网上知道了关于这门艺术的知识:首先,要将饴糖加热到适温时,揪下一团,揉成圆球,把糖放在手心压扁,然后握起拳头,用另一只手的手指穿过,把糖块堆成管状,再把“管子”的最上方咬下后就可以吹了。
吹糖人的关键技术在吹和捏的功夫上。制糖人鼓起腮帮子,不一会儿就吹成了薄皮,空的扁圆形状,再用灵巧多变的手法,捏出造型各异的花鸟鱼虫,人物百态……有的还涂上绿、黄、红色。吹糖人讲究的是“手眼心气火”
我终于明白了怎样做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