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纸牌屋 第三季》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纸牌屋 第三季》经典观后感10篇

2022-03-20 11:05:1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纸牌屋 第三季》经典观后感10篇

  《纸牌屋 第三季》是一部由约翰·大卫·科尔斯 / 詹姆斯·弗雷 / 塔克·盖茨 / 约翰·执导,凯文·史派西 / 罗宾·怀特 / 莫莉·帕克主演的一部剧情 / 惊悚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纸牌屋 第三季》观后感(二):愿你得其所愿,愿你罪有应得

大学时学法律课程被强迫要求记住定义,现在想想其中一句话极为有用,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国家的统治工具。
我记得有个在国企辞职去报考外交官的朋友和我聊天的时候,说他希望以后可以做统治阶级中的一员,不想做被统治的人,这是我第一次听到一个人这么说,这大抵也是我周围人中唯一一个这么说的。
他应是将自己的生活看得透彻,现实中也是一个脚踏实地,心智成熟,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也知道如何得到自己想要的人。他交往的朋友里,大多都是颜好钱多的佼佼者,他的异性缘也是非常好的,人高长得又帅,有一份可以挣得不错薪水的工作。不过大部分女人他应该都看不上,可能只有少数的真正意义上的白富美才是他的目标。
一个人明确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在一定意义上他就是一个成功了一半的人,他是一个值得被钦佩的人,再加一条,成功到了自己想要的,这就变成了令人羡慕的人生。frank就是这样一个人,大学时因为个人魅力和套路玩得转,成功交往了白富美女友,并且借助老丈人成功走上了政治这条路。
凯文把frank的表情拿捏得很到位,一个不善言笑,一笑就一脸诡魅的老人,一个嘴角总是向下,眼神中充满进攻和不屑的中年男人。
一个人的脸,可以出卖一个人的内心,从frank的不苟言笑,布满城府的脸上,我看见的,是自卑,极度的不自信,挣扎着的敏感的内心。
一个人的童年的经历在自然的条件下影响着他成年之后大部分的价值观,frank出生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城镇,年少的他因为努力而优秀,因为优秀被肯定,在男性社会里,征服欲和满足感是他们最本质的需求之一,这也是雄性竞争的一面,不理解的话,可以参考纪录片,比如,动物世界?两只雄性狮子的撕咬,可能什么也不为,就只是竞争,比一比谁会赢。
如果这个世界人人都是哲学家,那么也许恶魔就会成为精神领袖,善与恶的真相,高贵与低俗,鄙夷与伟大,永远是一个争辩中的话题,与其明确的辨别是非,还不如去学会包容,这世界的存在。从未挨过饿的人,并不能去理解一个很饥饿的人为了一口咸菜而去拼命的动机。在中国改革开放时期的社会,黑心的加工厂商人,街边的人贩子,卖淫的妓女,这些让人危言耸听的社会群体,他们中有很多是因为吃不起饭被迫背井离乡做生意,有的是因为无知被骗,被洗脑才去拐卖儿童。
F是一个典型的社会达尔文的信仰者,在他的世界里,只有HURT与HURTED,这与他的人格与经历脱不开干系,在心理学里,他的这种人格被称为进攻型人格,不自信造就了他的虚伪,以及异于常人的对于被肯定的渴望,他是非常敏感的,如履薄冰的内心轻轻一划就会生出裂痕。旁人无意的一句话,他只抓住了其中最好和最坏的表达,尤其对他个人的评价,就像世间万物,他只看见他拥有的和没有拥有的。他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极其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他认为所有的关系都是需要维护的,除了他自己,他没有与周围人共享的意识,他唯一的安全感,来自他的自私-什么事情他都可以不在乎,越是遇到不顺心的事,越是这样,他可以学会利用,利用周围对他好的人和他们对他的好。他可以,把他认为的得到的伤害,成倍的用他的手段还给其他不相关的人。
资本主义下的城市化进程,所谓民主政治的发展,统治阶级日益虚伪的脸孔和变相的压迫,触动了F的野心。这世界有多少在宁静山村中生活的人憧憬着纽约繁华的世界。有多少在城市里生活的人,只为了生,而不是活。比起在消费主义里纸醉金迷的城市生活家,他算是一个清醒的人。比起那些容易满足的平凡人们,他是一个贪婪的野心家。
他要变的可以在游戏里来去自如,然后定义游戏的规则。
F的上位史,也是一部人性沦落史。就像当初看《绝命毒师》,第一季穿白裤衩制冰毒的老白,显得尤其的可爱,后来第三季的时候,我不想看老白了,因为不喜欢看一个肾虚的满脸横纹老男人XXOO中年妇女。
作恶娴熟的恶人,到最后,已经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只有一再的沉溺。在不惑之年,frank显然是成功的。这也就是这部剧有那么多迷弟迷妹的原因,他们崇拜着他们崇拜的,就像我喜欢摇滚,我喜欢那些在台上一边抽烟一边唱歌的乐队演出,但我从不希望自己和他们一样,那些在网上高呼支持frank的人,如果真让他们和frank 交换人生,也许没有几个人能够承受frank处的落寞与孤独。
但也不是全部的人都不可以,也有人和我讲过他迫切的希望自己可以变成统治阶级的一员。我好像在前面讲过这个故事。
不想谈政治,整篇影评里也没有多少说frank在政治里出色的表现,《乌合之众》里写过一句话"有一天,人们向罗马教廷忏悔,像他诉说着科学的破产,然而,科学是永不会破产的。"
政治也不会破产,政治的存在,代表着人性,这世界总会被分为不同的部分,我想问的是,为何会有越来越多的frank出现,是我们的生活不够美好,还是我智商有限。为何越来越多的人都觉得自己被压迫,想飞上枝头当凤凰,社会地位究竟为何物,人类需求的尊重,是自己给的,还是这个世界赋予的。
关于爱情这部分,如果爱情是场博弈,这部剧里看不出谁爱谁,谁更自私,谁就属于被爱的那一个吧。
没有感动,没有软弱的东西,有人说,它是甄嬛白宫转,作为一个女生,我承认甄嬛看了很多遍,也曾渴望变成甄嬛那样的人,但无奈,我是一个心软的双商很低的人,我觉得,周围的世界,没有那么复杂,就算有,我也会选择去躲开,因为如果有一天,我停止了盘算,我不知道我会接受怎样的回击。
《纸牌屋》的导演也曾执导过著名的《搏击俱乐部》,《七宗罪》等影片,也许他的个人色彩中,这个世界是值得争斗的,值得去进取的,人也不是完美的,我们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范围内,做着错误的事情,在某一个时间节点,我们都是不被原谅的罪人。
但这个世界的天使,依然亲吻安慰着万众。
愿你得其所愿,愿你罪有应得。

  《纸牌屋 第三季》观后感(三):读法学院到底有什么用?

     其实我是最反感用功利的眼光来看待问题,这个违背道德,缺乏美感。但目前我只想功利地来谈谈从法学院毕业后,法律在生活中有什么用。
     不得不说文科当属法学院有用,理工科当属医科有用。很多事情在我脑海中盘旋已久了,我发现工作三年后我判断很多事情的看法还是用我的专业背景来做出的。起初总觉得在学校晃荡了七年,没有学到什么自以为了不起的技能。可如今却发觉这七年对自己理念观念的形成是有多么的重要。
     坐电梯的时候总能看到住宅小区有许多广告,很多是纸质的,有些是电子广告。我就考虑,这些广告的广告的广告费都支付给谁了?当然没有支付给业主。如果说没有支付给业主,为什么我们还要为这些电子广告的公摊电费买单?我们的生活为什么还被这些花花绿绿的广告所干扰。这些行为的依据是什么。是不是中国居民看到这些广告觉得显而易见就变得无动于衷了。有的居民电梯更有甚者,居然会电梯四面都贴满广告,而且电梯内有声广告低劣而又反复的播放,让人早上刚刚从睡眼惺忪中醒来都不爽。物业有权利这么做么?
   开车出去几乎每次都能遇到高速公路堵车,华南快速,京港澳高速堵车。每次都是不菲的高速公路过桥费,我就想知道按照广东省这些高速公路繁忙的车辆通行情况,高速公路目前的收费标准是什么,高速公路的收费依据是什么?进入市区,只要是有公共道路的地方,就已经有人用黄色油漆划出路边停车位,开始有个收费员在收停车费。我想知道是谁赋予了这些人有权在公共道路上划出停车位来收费的,而这些收到的费又最后去了哪里?
     买房的时候最基本的要素是要签合同过户,可在如今房价波动的情况下,最能防止卖房人反价的方式就是签订合同有违约金条款。合同法的基本要素就会起到一定作用。以往我总以为法律的很多基本规则和理念是人人皆知的,但如今步入社会遇到了太多法律圈子以外的人,才发觉稍微懂法的,仅是人群中的少数。
     当你在看《纸牌屋》的时候不单单是被什么政府、权利、政策、法案等一大堆名词搞晕,而是可以知道美国在选举的时候关注的什么,法律在美国社会里的地位是如何,他们的法律、法案是如何产生的。从而会对我们的制度,我们国家和公民社会产生思考。每个人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政见的,而且民众的声音如何发出。如果不是学了法律,我远远不会关注这么多,关注这些细节。也只有学过法律,才能深深被撞击到,当你听到安德伍德和邓巴在竞选辩论的时候,邓巴女士那捍卫法律捍卫宪法的宣言时,当听到她那段“我们能起诉总统本人,但不能动摇总统体制,而是要维护总统体制,我们必须让政府里的每一个人按章守法办事,但我们不能随意解释法律”(We can prosecute presidents,but not the presidency,but rather the office of the presidency itself. We must hold everone in government accountable to the law. But we must not manufacture our interpretation of the law)。国家,宪法,法律,最高法院大法官,平等,只有法学院毕业出来的人看《纸牌屋》听到这些词才会皮肤微微发麻,身体微微颤动吧。也许虽然如今我们只是做着公务员,办公室秘书,卖保险,或是家庭主妇的工作。但法律的精神仍在我们的血液中流淌。
      生活中何时能离开法律呢?从事金融行业,几乎每个环节都要和法律打交道。从事贸易,合同是贸易环节中必不可少的。法律无时无刻不存在,只是我们重视程度高低而已。当初我就抱有如果法律这个专业即使最后没学成,至少懂法,不至于自己的权利被侵害还浑然不知的想法填写的法学院。这是很功利,而目前来看算是还比较正确的选择。法律它教会我们了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能只看事物表面的现象。它教会了我,当财务部门看到我们的报销单不符合要求退回给我们时,后发邮件指出报销单中的问题,然后要求从发邮件前的报销单也一并要修改的情况下。我立马想到的是“法不溯及既往”这条原则。而不是仅仅是觉得财务做的不对,而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
      可如今,我们的社会还缺乏法的精神,法学的教育任重道远,虽然社会上法学院学生的就业率远远低于计算机科学等其他,但好的教育永远不是立竿见影,而是在以后的多年里慢慢渲染,我们社会需要的不仅仅是个技工,而是一个公民。

  《纸牌屋 第三季》观后感(四):权力争夺

弗兰克与克莱尔之间开始出现分歧并且逐步增多,一直以为克莱尔在弗兰克的独立、强势下能够保持独立性是很艰难的,如今看来,是弗兰克在仰视克莱尔,她有强大、独立的内心人格,而弗兰克自认配不上她、是她帮助他入主白宫,所以克莱尔在他面前保持着她的美丽和魅力,而他也足够强大,不依附克莱尔而存在,她不会对他指手划脚,他也不会强迫克莱尔蛰伏在他身后,两人势均力敌、齐头并进,可是这一季克莱尔失去了独立性,总要寻求弗兰克的帮助,这让她很失落,从联合国辞职后更甚,她只能站在总统身边做一个傀儡,为总统竞选服务,她变得连自己都不认识了,所以她离开了弗兰克。道格为了重回白宫无所不用其极,甚至转投邓巴旗下,以期得到弗兰克的正视,最后他还是埋葬了瑞秋。杰姬开始有人情味,不再像之前一样疯狂追求权力地位,(PS:她的皮肤是真差啊!)

  《纸牌屋 第三季》观后感(五):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不在其位 ,不谋其政,不知艰险,总统的职位看似有很多选择,却又困在自己和他人的枷锁中,无法Escape myself。frank欠claire太多了。这一季主要讲的是人们离不开对自己重要的人,比如Frank和Claire,Remy和Jackie,Doug和他哥哥,真怀念他们夫妻俩阳台共享一支烟的时光。

Frank再虚伪,再强悍,他也始终对Claire例外。有的时候觉得Frank那么看重Claire,但她却屡屡发火,而且虽然她是一个相对正面的形象,但其实坏人都是Frank在做,她在人民中的呼声怎么就这么高,我想不懂,为Frank打抱不平,鸣不公。

  《纸牌屋 第三季》观后感(六):孤独是孤独者的墓志铭

这一季刻画得最好的人物是这两个,道格和瑞秋。他们都是孤独者。
        道格在工作上兢兢业业,到了生活中却鲜有与之相处的人。弗兰克对他并没有亲近的感情,更多的是一种利用,当他强撑着断手之痛去见弗兰克,这种冷冰冰的关系令人毛骨悚然。弗兰克需要的只是他像个士兵一样,毫无疑问,一个伤兵是没有什么价值的。道格把头伸到弗兰克的怀中,就像一条真正的狗一样,就像本剧开始弗兰克面对那条奄奄一息的狗一样。他说你走吧。幸亏道格的脑子并没有坏,他通过自己的手段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弗兰克对他的利用,其实跟邓巴对他的利用没什么区别,两人都想要赢,而道格也只是选择了正确的队伍,邓巴不是弗兰克的对手。
        道格有一个哥哥,哥哥带来的是一丝暖意,不过后来他拒绝了哥哥。发于亲情,止于亲情,有些事情不是家人可以理解的。对瑞秋,他可以倾诉衷肠,他说自己最喜欢她读书给他听,他说了自己的一些事,他是爱瑞秋的,但是他自始至终没有提一个爱字,因为他是心有芥蒂的。一方面,从一直以来他的表现看,他似乎并不懂如何去爱,如何去跟女人相处。另一方面,他碍于瑞秋那上不了台面的身份和低下的地位。作为旁观者的我们或许会想,一个政客怎么可能会对一个妓女产生感情,但是明白了故事的原委的我们自然会明白这是完全有可能的,因为政客也是人。道格在感情这方面一片空白,瑞秋的出现暂时填补了这一空白,然而只是饮鸩止渴,从他开始对瑞秋表现出有感情的那一刻开始,我就认为终有一天这份感情不会有好的结果。妓女有妓女的生活方式,政客有政客的生存之道,他们之间或许会产生交集,但是这不会太长久。纸牌屋描绘的是现实的社会关系,或许某些地方有夸大的成分,但总的来说是符合社会规律的,只有在童话故事里王子和灰姑娘才会在一起,在社会阶层日益固化的今天,跨阶级的爱情大都不会有好的结果。
        而且,瑞秋不爱道格。
        她甚至有些恨这个剥夺和操纵自己生活的人,原本她只是一个在特区的普通妓女,她的工作和生活见不得光,她也厌恶自己的工作,但是她有自由。道格的出现让她失去了所有的自由,在权势下的她动弹不得,只能跟着道格一条道走到黑,她放弃了自己短暂的爱情,她没有任何社会关系,她像一个奴隶。道格可以给她钱,但是对于她却如同奴隶主一般的存在。
或许她可以反抗,但是有多大的概率让人们相信一个妓女呢,她是被社会抛弃的人,所以很快她屈服了。在瑞秋身上,你可以看到一个普通人在权力面前的无奈和屈服,瑞秋有时甚至可以是我们自己,所有平庸的苟活于这个社会的大多数,既没有能力也没有野心反抗。如果在佐伊身上,你看到的是一个人试图反抗权力,悲哀且凄惨,在瑞秋身上,你看到的是一个人屈服于权力,绝望。
       道格和瑞秋,这两个人无疑是本剧中最孤独的两个人,瑞秋最终躺在了某个道格挖的土坑里,道格亲手埋掉了自己的爱,这份爱是荒谬但是确实存在过的,就像很多人分手前的幡然醒悟一样,这一切就像一场梦。

  《纸牌屋 第三季》观后感(七):急转直下

这一季,就好像,在看综艺节目时候,主持人刁难来宾感情问题,来宾施展的生硬转折。很糟糕。
F.U入住白宫,前两季完整得展现了这个过程,起承转结,各种交易,背叛,陷阱,结合近些年的政治事件和美国历史上的政治特例。两季给人感觉滴水不漏。但是,剧还得拍,第一幕的幕布落下,这第二幕怎么展开,怕是编剧在这一季思考最多的。
生硬转折,第二幕刚掀开一角,节奏就感觉比之前加快许多,总统“雷厉风行,压迫众生”,感觉马上就要改帝制了,先是副总统位置上摆一个废物,连做吉祥物都用不到的Donald,堵住弹劾这条路,也防止VP威胁自己的地位。毕竟他知道自己怎么爬上来的。
Doug去做复健,终于约了一次正常炮儿,眼眶都看湿了。总统的冷漠造成的失落,被一闪而过的亲情和为对手工作来填补,但都虎头蛇尾,草草铺垫了琼瑶剧《Rachel你在哪》和与总统共同出演的《亲爱的再爱我一次》。竟然就这么回归了...
身边的配角也不知道怎么了,Jackie Sharp床上上床上出新感情,第二季中有主见,立场坚定,做事果断的性格因为婚烟消云散,犹豫,迷茫,只求自保,还想保护二婚丈夫的孩子。Remy Danton:就算Jackie这样,我还是选择原谅她。我自江湖中来,回江湖中去。打扮精致,明显要面子爱虚荣的他,说洗手就洗手了,Jackie还去找他“我还是不能忘记你!”我都快吐了。Seth:我想当幕僚长,不行?那算了。
然后,跑进来一个写书的...他他妈到底是来干嘛的?感情辅导员,知心哥哥?还不如艹Meechum来的痛快。Meechum嘴还硬,不会到处乱嚼舌头。这货说是某游戏赞助商强加进来的,我都信。
Claire,编剧是明示暗示,钦定了!她下一季就要大展宏图了!其实看过英剧原版的《纸牌屋》知道,原剧节奏要快一些,美版两季的故事原剧一季就讲完了。贤内助在原剧中戏份远远没有美版多。好,都知道你想上位,动机,本事,这两点交代得很迷。政治同盟关系的夫妻,年过半百,还在为了“你不爱我”吵架,最后编剧憋不住了,“分赃不均”就是这么回事,最后一集才说句明白话“那个办公室里只有一张椅子”。Claire自己都迷,还是被写书那男妓点化的,我真说不出话。
Claire开始要了一个职位,做的很烂,完全没有前两季里F.U的手段,提高声音瞪大眼睛,看着对手“你就得这么做,我不管!嘤嘤嘤!”。还有很多幼稚的桥段。工作上一点建树都没,只是说,我野心大!
Heather Dunbar没啥可说的,这姐们法院里混了这么多年,还这么个揍性...
这一季小段落剧情上经常故意造转折造悬念,处处着墨太过,用力过猛,我只是惊叹剧里的女性角色,这么大岁数还能被13集的经期影响回归小女孩性格,无理取闹。

  《纸牌屋 第三季》观后感(八):纸牌屋第三季。

评分:9分

分集简评

1.意外惊喜,道格未死,福大命大。克莱尔志向远大,也要当总统。

2.克莱尔和Frank都被肛了,好艰辛的总统生活,于是两人来了一发,瞬间原地复活。Frank以退为进,克莱尔选择休会任命。

3.俄罗斯总统有一股王霸之气,强势到Frank都没辙。美俄谈崩。

4.全场唯一弃权,中国。全场唯一反对,俄罗斯。Frank心软了那么一下。第一位竞选总统对手邓巴强势出击,大法官的位置都降不住她。

5.防不胜防的纪念碑谷与结尾再次登场肋排大叔。有水平的作家都不会拒绝好故事,就像政客总忍不住乱许诺言一样。

6.黑客小哥使出技能“社会工程”,戏中戏,演技惊人。一出自杀让克莱尔意气用事口不择言,Frank被气得咆哮,俄总统嘴都气歪了。结果美俄原本要谈成的协议就被毁了,女人啊!

7.夫妻吵架,夫妻和好。道格419。

8.一场飓风扰乱节奏,美就法破产,Frank宣布参与2016年竞选。

9.开场就飙车,作家和记者你们真激情。道格因瑞秋之死崩溃,瑞秋就这样不明不白领便当了?

10.克莱尔被逼辞去大使职务。

11.我就说瑞秋不可能那么容易就领便当。Frank的傲慢逼反Jackie,瑞米也辞职不干了。这下子Frank有点众叛亲离的感觉了。这时候,咱们的道格是不是该重新登场了?

12.Jackie和瑞米又搞上了。道格归来。

13.瑞秋最终领了便当。Frank和克莱尔分道扬镳。

  《纸牌屋 第三季》观后感(九):对女党鞭夏普的看法

有能力,有野心,有胆略,够狠辣,唯独缺了远见,所以表现出来的结果是,忍不住,做出来的事情就是首鼠两端,到头来就是竹篮打水。以她的能力和野心,将来虽不一定做总统,但是成就比现在更高的事业是完全可能的。她在第二季就做的很好,把宝压在弗兰克身上,只要做到有底线,想来她完全可以凭借与弗兰克的联盟,捞取足够的好处。可是这一季一开始就犯错了,跟着一帮国会的大佬来逼宫。你傻啊!前两季你看不来吗?这帮人哪是弗兰克的对手,何况,第二季的时候,弗兰克的情况要比现在更难搞,他不一样把总统拉下马了吗?现在他好歹已是总统,夏普却跟着这帮老头逼宫,他们能给你夏普什么好处,做个党鞭已是造化,会提名你竞选总统吗?真是昏了头了。想做总统只有跟弗兰克合作。虽然弗兰克是给你气受,可你不是出卖人家在先吗?只是邓女士看不上你,才回来重做再做冯妇。这脸皮也真够厚的,可你要厚就厚到底呗,弗兰克给她点脸色,她又忍不住了。真是又想做婊子又想有骨气。结果是婊子也做了,好处也没有捞到。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