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奥斯陆,8月31日》经典观后感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奥斯陆,8月31日》经典观后感集

2017-11-17 21:2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奥斯陆,8月31日》经典观后感集

  《奥斯陆,8月31日》是一部由约阿希姆·提尔执导,安德斯·丹尼尔森·李 / 汉斯·奥拉夫·布雷内 / 英格丽德·奥拉瓦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奥斯陆,8月31日》观后感(一):《奥斯陆,8月31日》:向死而生

  奥斯陆,8月31日,在温带,是夏之末,秋之前奏,在北欧,是一年中时日不多的白昼末尾,漫长黑夜的开始。所以把故事安排在这一日,意味深长
  对北欧的情有独钟来自于高中,初次接触到这片净土,远离世界中心,清冷的空气,粗犷的自然风光,人烟稀少而长时间安静的环境。这是令我迷恋的原因。基于这样的环境,与北欧相关的电影,有股相同的特质,静静地展开情节,深入内里,触及到的真相常包含一种紧绷的张力,似结冰的岩层将要爆裂,一切都在静谧中悄悄地完成。如《白夜追凶》,又如这部电影。
  影片的色调清凉而阴郁,以蓝绿色为主,人物服饰与周遭景象在颜色上非常融合。
  开头便是北欧粗犷的自然风光,清冷的树林,高大笔直的树木,清冽的湖泊,没有人。一个男子走过来,往兜里揣着石头,神色举止掩饰不住他的紧张和犹豫。最终,他在没入水中后选择了生,也许在生命最后一刻,他还是抵抗不住求生的本能吧。虽然他已那样痛苦
 
  这是一个戒毒即将完成的男子,他叫安德斯,即将开始崭新的生活,面对新的人生。他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和自我价值的实现,那么,问题来了,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自我价值如何实现?我想所有好好想过这两个问题的人,都会感到一种深深的痛苦和无望。如果你觉得被社会主流认可的生活和一切规则便是人生意义和自我价值目标的话,那你应该还没有真正思考过,或者说,还不具备思考的能力
  安德斯之前过的应该是一种混沌的生活,也许没有想过这两个问题。他去拜访昔日的朋友,寻找爱过的女人,还试图与家人取得联系。他看到周围人的生活,那种正常的,事业有成结婚生子的生活,那种空闲时与朋友聚会,高谈阔论,谈天谈地,评论他人的生活。他不知道那有什么意义,跟朋友谈起,朋友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朋友有了孩子,却不明白生孩子的意义,甚至,并不曾希望孩子出世。说起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安德斯也不觉得自己吸毒需要被原谅,甚至家人朋友的离去反而令他更轻松。这些想法听来刺耳,与社会主流相悖,与我们接受的灌输格格不入。但,好过他朋友的不明就里吧。
  幸福的人并不一定都是白痴,但看得太过透彻多半难以幸福。我们或许能想明白自己人生的意义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方式,却并不一定能够做到。事实上,很难做到。存在太多困难,个人想要冲破社会的羁绊,是很难的,何况我们并不能放弃所有。安德斯在求职时又一次验证了其无法融入这个社会,他沮丧地来到餐厅,坐在那儿,听周围人的谈论,一对男女似在谈论一件严肃的事,男的掷地有声,听着很有道理;几位妈妈抱着孩子在闲聊,话题琐碎,且封闭;只有一个女孩在读着网上的一段文字,这段文字是某个人的人生理想:“我想结婚生子,去环游世界,买一所房子,有一个浪漫的假日,每日只吃冰淇淋,在国外居住,达到并保持我理想的体重,写一本好的小说,与老朋友们保持联系,我想种一棵树,偶尔做一顿美味的晚餐......”理想如此之多,但,或许作者自己都知道这些理想难以达到,故而写在网上,作为自己的一个梦,看看,也能不觉微笑
  安德斯最终还是选择了死亡,他在影片开头的自杀失败,便知,自己对生仍有留恋,可惜一番挣扎找出路,依然无果。他不知道自己未来的出路在哪里,也感觉不到别人的需要,大家都好好活着,只有他一人无法活在这个社会,他想要的都不在这儿,想做的也无法在这里完成。他不会觉得死亡是对他人的残忍,只是一种选择自由罢了。其实也确实如此,不需要把死绑架在对他人的不道德之上,难道生只是为他人而活吗?难道因为有病人渴望生而不得,世人就失去选择死的权利了吗?总有人无法生活下去,总有人希望解脱,用道德绑架个体,实则侵犯人权。
  对于死,我们的邻国日本更平和一点,他们甚至把死亡作为一种美的意象,这在很多日本文学作品里都能读到。我想用“向死而生”来作为安德斯自杀的注解。他不是死了,而是去另一个世界实现自己的生活

  《奥斯陆,8月31日》观后感(二):《奥斯陆,8月31日 》:影像的魅力哀伤的沉沦

关于自己曾经生活过的城市,可以用既陌生又熟悉来形容,陌生的是,城市中每天都有无数的你不认识的人涌来,熟悉的是,那些走过无数次的街道,那些品味过无数次的美食。“奥斯陆,8月31日”一开始,就用快速切换的镜头将回忆放置在我们的眼前,当然,这并没有什么过分特殊的场景,有的,也只是奥斯陆这座小城平淡的一天。导演约阿希姆·提尔并没有在一开始就将主人公和具体的时间告诉我们,而是通过旁白和零碎的记忆来铺陈一个即将会发生的故事。影片的开头很巧妙,当你不知道这些快速闪回的片段想要表达什么的时候,整个故事从一栋大楼瞬间的崩毁开始了。当然,没有人会在意这些变化,因为每座城市都处于变化之中,同样,也不会有人留意8月31日的奥斯陆会发生什么。
《奥斯陆,8月31日》这部电影对我而言,命题只有一个,那就是关于一个处于边缘社会的人想要重新回归的故事。导演从安德斯离开戒毒所开始讲述,在一天之内,安德斯的整个生活。从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长期脱离了正常生活的人的艰难。正是因为这种艰难,才让电影显现出毫不做作的真实。影片中强调了两种关系,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不得不说的就是导演对镜头的驾驭能力。影片中用了大量的中景和近景镜头来表达人物之间,身份,地位,关系之间的强弱变化,尽管这种镜头语言看起来十分简单,但是和整部影片契合的非常完美。导演用非常简单的镜头和故事讲述了一个无解的问题。其中,安德斯的选择并不是关键,重要的是整部影片想让我们知道,安德斯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与其说,导演讲述的是一个伪君子的故事,不如说导演讲述的是一个城市的悲凉和人性的冷漠。
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影片中的主角安德斯看似处于一个没有选择权利的空间中,其实不然,很多时候,他完全有机会做出改变现状的决定,但是,个体生命存在的高傲和尊严让他对选择有所保留,这也是为什么,他会做出最终决定的原因。
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的时候说到,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句话非常简单直接的阐明了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一个人的行为以及他做出的决定和即将产生的行为都和社会有着直接的关系。影片中的主人公安德斯一直在个人和社会之间寻求一个稳定的基点,但是,事实并没有这么简单。因为社会的构成很复杂,从安德斯进入戒毒所的那一刻起,他在社会中的身份以及关系都会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是非常微妙的,当安德斯从戒毒所出来以后,他试图寻找之前的和谐,但是,微妙的变化让他所寻找的和谐不复存在,原因自然也很简单,因为他脱离了之前的和谐关系,在另一个封闭的社会中构建了一个更适合自己的关系网以及生活网。
安德斯在影片中的身份和当下社会有着非常好的呼应,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人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当他意识到自己的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发生了冲突之后,这个时候,自以为的正确的价值观会发生裂变,这种裂变的直接后果就是进入一个命运的死循环。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影片中还阐述了一个问题就是关于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导演在讲故事的过程中,通过对话的方式让我们了解到了安德斯和周围的人的关系的变化,这种讲述的方式非常的高明。男主角安德斯的出场非常的特殊,邂逅一场死亡,然而并没能如愿。一个人自杀的原因不仅仅只有一个,而是多个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人个人之间的关系。导演约阿希姆·提尔用非常细腻的表达方式来描述安德斯的遭遇以及和他人关键的转变,整个过程也让我们明白了安德斯内心的挣扎。
安德斯和不同的人进行沟通,重新构建新的关系,重新面对新的工作等等,这些细节都表明了安德斯对生的执着。影片中的小高潮发生在安德斯和编辑之间的矛盾,也正是这一矛盾的存在让安德斯明白了自己的禁区和别人的底线。当然,安德斯是一个非常聪明敏感男人,他意识到弥漫开来的尴尬气氛,所以,他只能选择一走了之。这场戏代表了安德斯对世俗的妥协,尽管他对这份工作表现出来的并不是热情,但是,他还是尽力去迎合。
整部电影发生在二十四小时之内,在这短短的一天中,安德斯走完了自己的生命,这样的安排虽然有些急促,但是,浓浓的宿命感还是让人为安德斯感到惋惜。他清醒的看见了这个世界的本质,看见了这个世界是如何的以他不喜欢的方式运转,虚伪,妥协,麻木,庸碌,无奈等等,其实每个人都对生活有所不满,但是,每个人依然按照原本的轨迹过着自己的生活。或许,因为安德斯没办法把自己的灵魂交付给一个嘈杂的世界,所以,他选择了在腐败的哀伤中沉沦。
“我想结婚,生小孩,旅行世界,买房,享受浪漫的假期,整天只吃冰淇淋,在海外生活,达到并维持理想体重,写一本很棒的小说,跟老友保持联系。我想种一棵树,从头开始准备一顿美味的晚餐,感觉非常的成功。洗冰水浴,跟海豚一起有用,办一个很特别的生日派对。活到一百岁,维持婚姻到死,寄一封很棒的瓶中信,也得到同样有趣的回信。克服所有的害怕和恐惧,整天躺着看云。拥有一栋装扮小东西的老房子,跑完全程马拉松,读一本很棒的书,一辈子都记得书里的话。画出惊人的画,表现出真实的感受,墙壁挂满画和深得我心的字句。拥有我喜欢的节目的一集,专注某个重要的议题,让大家愿意听过说话,玩高空跳伞,裸泳,开直升机。有一份每天都很期待的工作,有一个浪漫独特的求婚。睡在广阔的天空下,去爬山,演出一部电影或在某个国家剧院演出,中大乐透,每天过着有用的日子和被人爱着。”

  《奥斯陆,8月31日》观后感(三):Oslo

1、安德斯:我其实不喝酒,但是来者不拒
2、安德斯:最后一句总是会说“我爱你,安德斯,我原谅你“。
3、托马斯:通过看裸女来懂得欲望之本,就像孩子拆开钟表来了解时间。
她:天哪,这是什么胡扯,他有他自己的秘密
4、安德斯:不好,要是成功了,我就不得不长期呆在那里。
5、安德斯:当我手上有钱了,我便想用它来买海洛因。
托马斯:只是条件反射,并不代表你真的会去买。
安德斯:但这其实不关海洛因,看看我,我如今34岁了,却一无所有,我不可能白手起家吧?我不想留下遗憾
6、安德斯:我来这里不是,我不需要你告诉我该怎么做。
7、安德斯:我只能绝望的祈祷。
8、托马斯:我脑袋里装的都是琐事,分不清主次,背了一个烂摊子,可能是坐的太久了,现在我们住的公寓正在翻新,其他住户总是找我麻烦
9、安德斯:你的评论有点模棱两可,让我觉得这是一篇研究媒体学的论文,就像欲望都市里的萨曼莎如何看待叔本华一样。
10、安德斯:我女朋友在纽约工作,所以我略有所了解。
11、安德斯:他们认为智力上的成就胜于体力上的。他们对捍卫自己隐私的名人深表同情
12、约翰·斯坦贝克曾说过:“悲伤心灵能让人很快的死去,远比细菌快得多。”

  《奥斯陆,8月31日》观后感(四):8月31日,我在奥斯陆

 奥斯路的街道,两排寓所前整齐划一地停靠车辆,人们在城中的活动迹象随处可见,满载记忆的生动画面;於是主角叨念他记忆中鲜活的人物景象,宛如一个在地人的简明地域史,绵绵的怀旧依恋之情充塞家庭录影带式的连续镜头中不言而喻 ── 没有人至的马路丶无人驾驶的汽车丶守候乘客的轻轨车道,个人史与城市背景的交会。片头的回忆口吻,听得出主角多少(希望)活在过去对那些旧有事物的熟悉状态及感受下。    即将自勒戒所重获新生的的安德斯在一夜春宵过後尝试投湖自杀:或许迫在眼前的现实压迫难以承受,或许在他嗑药前的人生已经走了下坡,皮囊早已疲软空洞得轻易就被毒饵所诱。但,个中细节谁会知道呢?     清晨刚救了自己一命的安德斯,出门第一步找上知己汤玛斯,寻求温暖和支持。友人试图指引迷途的羔羊,面前是有妻有女事业稳定的友人,安德斯嗑掉的那五年使他的人生惨澹,进度严重落後,在同伴前仿佛是个令人担忧的青少年;好友担心之馀忍不住碎念:「你有完美的家庭,那麽多亲戚朋友支持你,那些勒戒所的其他人没有你这样的机会....」安德斯:「是没有,但至少他们比较快乐。」一番对谈里似乎老友和他的认知有差距又对他期望过高,而外表从来不是赤裸的那一面。无怪乎安德斯要抗议朋友热心过度,实则竟连故友也无法真正理解他的处境和话中吐露的无助陌生,对他的信心和认识还停留在曾经风光一时的那个安德斯。第一顺位的老友理解程度尚且如此,更何况那些酒肉朋友?末了,安德斯显得有些心灰意冷,和朋友圈子初步拉开距离。    别过老友,安德斯去赴徵求编辑助理的面试,过程中免不了招认不堪的过往 ── 履历上的空白岁月 。总编辑对其毒瘾经历显得态度开放持平,其实倒不如说抱持着一种局外人的猎奇心理在探询。这不容戳破的表面礼教功夫像是社会势利的回绝暗示,寻得一份工作你的人生才有立锥之地,人际网才得以扩延充实,整个人生就此美好有了意义;工作如此至关种种附带价值及资源,履历的空白是令人难以想像的自我荒废。身为杂志社总编难脱市侩商人考量,却又刻意假作开明,对应着文明骨子里的冷淡。    转进一家门庭若市的咖啡厅,和周遭聒噪庸碌的市民相较下,他只身一人形同隐身占据一个座位;市井斗民竭力呈现生机蓬勃的世相,各自忙碌热衷的生活,交流微不足道的琐事,聆听旁人的话语,就像老友引述「孩子拆开钟表以了解时间」;此时,主角试着重新搭上真实生活的轨道,融入现实氛围,那些百姓就像一堆守分运转的机件,可以让人自我感觉不起眼,甚至置於事外;直到一个女孩淘淘不绝地列举自己的愿望,这时他眼神闪烁着美好的回响,仿佛钦羡人们可以如此闲聊着企盼的人生蓝图,隐隐重燃起内心日渐疏远的愿景。     每一段迂回地重现他上瘾前後的生活片断:参加某个前女友生日聚会,勾勒出两人无疾而终的暧昧,或在酒吧空虚地随性搭讪某个女孩。如今,连家人也不坚持见面,女友人间蒸发,失去联络等於和世界切断联系。手足间的矛盾,不深不浅的泛泛之交,肉欲宣泄的一夜情,各种疏淡的关系,他的存在和缺席一样,随时可被取消。    来到池边,池水将随着夏日的最後一天泻尽,季节交接,时光荏苒,独独他待在岸上,望着同伴在池中嬉水欢笑,逝去溜走的日月不可挽回。他清醒的意识告诉他,他的生命泉水已然耗尽枯竭,不在这世界流动交融。此景伴随穿插一段意识流的表述 ── 他行走街上揣紧手中毒药一幕,池边的自己凝神望着树梢後崭露的日出,接着思绪飘向自己正走在返家的路上,一个自杀的意念逐步建构成熟了然於心,他心底的剧本走势拟定了,意识超脱抽离了夥伴的笑语与朝阳。令我联想到《爱重奏》一幕,菲利普和朋友在海边嘻闹的想像,现实拉回意识他并没有任何举动,他只是陷入「如果我那样做...如果我没有那样做...」如是的假设问题与後续臆想。清晰精准的几个画面意象,便将一道简且深壑幽境般的哲学省思嵌入影片精神。人生不是非黑即白丶选择题的问题,那杂沓纷呈的生命面向褶裥是一单薄个人难以倾尽,旁人无从介入,孤独终归於己。    流浪多时的他总算回家了,景物依旧而凌乱,外面的世界离他愈来愈远;悲哀的是家也将易主成为历史记忆,家始终仅够得上以家的名义收容他的暂时庇护所。拨出最後的电话,这遗言仍得说给语音信箱听。琴键缺了一个音,那些放任自流的岁月经不起回首。不被需要丶没有理解的死,不过是自然界里一环新陈代谢汰换般地微不足道,预藏好的致命毒量等在那,至少痛也是一种苏醒,至少感觉得到自己,好在这经历破灭的一天後解救自己。 (讽刺的是,如果是海洛因,取其德语原意Heroin「英雄」,兴许能在临死前体验到伟大的时刻)    观赏完此片让人想起导演Joachim Trier五年前的《爱重奏》,同样是充满忧思的年轻人,在现实与内心体悟的落差间拔河争执;五年後的安德斯过完而立之年还飘飘荡荡,在无望的关系丶剧烈的现实苦酒里浮沉。在奥斯陆街头穿梭不止,彷佛一个无家可归的街头游民丶游魂,一个瓦特.班雅民理想中的漫游者(flâneur)。平铺直叙的进行,自然贴近现实人们的反应,对话式带动揭露主角的心境,转折在其与人互动便能窥见,犹如《爱重奏》的伊利所说:描述受苦过程是八卦。片中主角Anders Danielsen Lie,眼神带着若有似无的忧悒伤感,似笑非笑的迟疑笑容,让他成为出饰此角的贴切人选,亦是《爱重奏》菲利普的续篇翻版,这类角色差不多归他莫属。     人物刻划方面,菲利普执迷於机缘与巧合,生死与幸福总维系投注在倒数的十秒内,像个赌徒般与虚无争夺;安德斯的前景希望在一天内如同阴晴圆缺,一会儿转变得黯淡堪虑,有时又似乎还值得忍受下去。走向死亡无非是早已命定势在必行的一着,人们上瘾时死亡早已悄悄守候随行在侧;嗑药甚至还可说讽刺性地延续了性命几年,不过是丧失感觉的人生。上瘾作为一种慢性自杀笺也是救命仙丹,如获新生使人感觉敏锐,并调侃了他的脆弱自尊与讨价还价-求生不得,求死无能。戒断後的内在外界的冲突只不过是又一波大浪来袭,将心中消蚀的堤防彻底冲毁。酒吧认识的女孩问他在做甚麽,他说做甚麽真的那麽重要吗?总编问他那些年在做些甚麽,朋友们以为他仍是无所不能的紈絝"交际王"。他渴望别人了解他的本质,而他的人生价值是由一个个多数人界定的标准付予认证的过程,追寻代表退回个人的旮旯。  如知名评论家Roger Ebert所说,安德斯已游得太远,不能再游回昔日生活的核心。导演的确埋了许多相互呼应的细节。片头欲自溺却万分狼狈地爬回岸上,对死亡未知的恐惧非生的热情抓住了他,给自己再次耐心观望的机会。片尾他於岸上观望,生命的热力却一点一滴流失殆尽。  片中一段描述父母的旁白:「他们恨保守派....他们认为智力成就优於体能....他们培养我成为一个批判的读者,藐视没有说服力的人。他们觉得怀念军旅生活的人无趣....她对嗑药不予置评,他想禁止在公园烤肉,或许民主是他们最好的选择。他们尊重我的隐私,也许过於不闻不问。他们认为有宗教信仰是软弱的....他们从未教我烹饪或建立人际关系。他们从未教我友情会如何瓦解....他们放任我挑食,说我可以随心所欲决定自己成为怎样的人...他们总是帮我,对我姐姐比我严格」对药瘾不置可否的双亲,对儿子深陷毒海所欠下一屁股债也表现得像义务性搭救,毫无温度可言。 或许以上这段描绘会是最好的注解(而非匆匆一瞥的愿望明细,凡尘欲望皆是存在之後的事):没有上帝、没有乌托邦的世界,我们等待的始终是自己。他们说我们是自由的,其实我们根本不知自由为何物,我们有的是庞大物质作後盾的貌似舒适的生活,脱离被物质豢养的生活型态,就甚麽也不是,更别奢谈自由。 他们教导生活规范丶概念的世界,中立反战的政治立场丶人民自主不介入纷争,和他人保持开放自由的关系 ── 听起来不是很像西方乌托邦服利国家挪威的景况麽?诚如导演所言,他的一贯主旨在探究当代青年的焦虑与困扰。谁没有对世界失望过?当失望重重覆叠於人生年轮上,早夭的灵魂悄然进驻让位。

  《奥斯陆,8月31日》观后感(五):人生捷径!外地人如何娶一个北京大妞少奋斗三十年

作者| 谷渡
配音| 新晋搬砖小妹
公号| 谷渡电影(gudufilm)
根本没什么捷径,所以还是安心搬砖吧。
来聊点正经的,你的梦想是什么?这是我最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自从买了保险,已连续一周撒开了胆子熬夜到两点,再也不用担心猝死了。
我才不告诉你纯粹是因为睡不着,那多没面子。
熬的过程当然是思考“我的梦想到底是什么”这个深刻的问题,顺便想下怎样才能一夜暴富,或到哪里发点财,并幻想着种种不劳而获的日子。
除此,什么也没干。完全没干的那种。
最近总觉得对后半生没什么欲望了。既不想积极生活,也不想赶紧完蛋。
毕竟身为一个人类,进化了这么久,结果还是这副熊样子,也蛮挫败的。
当然了我也不是想进化成猴什么的,不过想进化的更好一点。
每当这个时候,就会重重重重重重看重重重两部电影。
一部是《维罗妮卡决定去死》,一部是《奥斯陆,8月31日》。
前者是部很精分的电影,等哪天身心倍儿爽时会写一写。
今天要说的是后者。
这是部挪威片,2011年上映,很小众的一部片。相信很多偏好北欧片的人都已经看过。
导演是年轻又有才的约阿希姆·提尔,就算你对这名字不熟,你也许对着他的电影撸过。
导演作品中最负盛名的有《重奏》和《盲视》。
《重奏》是讲两个挪威文青的故事,一个很快出书成功获得爱情,但也得了抑郁症,另一个步履维艰不断碰壁,同时谋划着分手,两个奥斯陆中产阶级公子哥从此走上不同人生路。摇滚、意识流、蒙太奇,冷峻的北欧,致郁的基调,很私心的喜欢
《盲视》就画风大变了,一个挪威女人突然瞎了,整天待在屋子里幻想,千奇百怪,十分汹涌…非常个性非常意识流,开篇就夺人耳目,画面堪比av,看时请关好房门戴上耳机。
与导演的前两部作品相比,我更钟情的是《奥斯陆,8月31日》。电影里的主角,身上具备我喜欢的很多元素。
平心而乱,这部片的剧情有些薄弱,甚至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大多数停留在对话,以及男主沉默的独角戏。
也正是这一点造成了这部电影独有的格调。
这是一个关于梦想破碎后自杀的故事。
片中的男主用了演员真名——安德斯。
他是一个生活在奥斯陆的大龄青年,34岁,无业,独身,未婚。有过女友,被甩了。有一个姐姐,不理解自己。有一架钢琴,很少弹奏。
因为他有更重要的事要做,那就是嗑药。
他确实是个瘾君子,严重到需要到戒毒所逼迫戒毒的那种。
一开始他就走到河边试图自杀,但没能死成。
等他从戒毒所出来,来到奥斯陆准备重新开始新生活时,才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他一遍遍打电话给前女友,说着动听又温润的话语,结果从没被接听过。
约姐姐出来吃饭,约基友出来聊天,结果得到的都是不被理解,和无所谓的规劝。
他梦想着成为作家,到一家杂志社面试,试图得到一份编辑的工作。结果被拒绝。
他坐在街角的咖啡馆,仔细观察路上的每个行人,听他们的对话,猜测他们的关系,眼睛追随他们的脚步,而自己完全像个游离在社会边缘的局外人。
那一刻,他像个异类。像一头溜达到市中心的骆驼,和周遭环境格格不入。
邻座的一个姑娘在跟同伴聊天,话题还挺高大上,她们聊的是梦想。
他仔细听着她们的对话,嘴角勾起一丝笑。
或许他已经没什么梦了,如果一定要有的话,大概是春梦。
后来他去参加了一个派对,见到曾经搞了自己女友的男人,差点打起来。
想亲一亲前女友,只得到一个冷冷的拥抱——如果那算一个拥抱的话。
在派对上撩了一个姑娘,并没有发生什么。在泳池边,姑娘裤子都脱了,他却像个性冷淡,丢下她独自跑了,这就尴尬了。
无处可去,无所依恋,活得像狗屁,倒不如一了百了。
他回到家里,坐在窗前,弹奏着钢琴,周围寂静得像停尸场,但也动听极了。
他拿出用偷来的钱买的一克海洛因,拉上窗帘,躺在床上,针头插进手臂里,他又吸上了。
夏天结束了,连同他一起。
那天正好是奥斯陆的八月三十一日。
电影全程用的冷色调,连主角的衣服也不例外,黑色的外套,深蓝的牛仔。还有灰蒙蒙的天空,冰冷的蓝色泳池。鲜少有明亮的画面,整个基调都是致郁的。
北欧电影在拍摄手法上是节制的,没有汹涌的剧情,没有摄影的炫技,没有刻意取悦观众,仅有随着性子走的意识流,恰是一种刚刚好的疲软之力。
今晚在B站在线看时,看到一些不舒服的弹幕,一些人骂男主堕落、不思进取、自卑空虚,还是个大傻逼,只能以死来逃避。对此只想说句:你嘴巴这么毒,心里一定很苦吧。
如果有人想毁灭自己,社会就应该允许他这么做。他不需要、也不会接受别人的评判。
这和有人活腻了就去卧轨一样,在不危及他人利益的情况下,完全是个人自由选择的权利。
所以我们到底什么时候能学会不轻易用自己的价值观去衡量别人的生活呢?
上面的配音是电影中一个姑娘的梦想,也许同样是你的梦想:
我想结婚生子,去环游世界,买一所房子。
有一个浪漫的假日,每天只吃冰激凌。
在国外居住,达到并保持理想的体重。
写一本好的小说,与老朋友们保持联系。
我想种一棵树,偶尔做一顿美味的晚餐,
感觉自己的人生是成功的,
去冰冷的海里和海豚一起游泳,
度过一个特别的完全属于自己的生日派对。
能够活到100岁,和自己爱的人白头到老,
把一个激动人心的消息放到漂流瓶里,
有一天能够得到一样有趣的回复。
克服所有的恐惧和不安,躺着看一整天的云,
有一所充满小装饰品的老房子,
跑完一次马拉松,
读一本可以让我受用一生的书,
画一幅可以表达我真实想法的作品,
用我内心的言语和影像涂满整个墙壁。
享受一年四季里我喜爱的事物,
吸引人们来注意一个重要的问题,并让他们能按我说的做,
去跳伞,裸泳,开直升飞机,
有一份好工作让每天都充满希望,
想拥有一个浪漫的、独一无二的求婚,
能在大自然里沉睡,去贝赛根远足,
演一部电影或是在国家剧院里演出,
中一次乐透彩票,让每天都过得有意义,
还能够被爱。
|更多电影推荐请关注谷渡电影(公众号ID:gudufilm)

  《奥斯陆,8月31日》观后感(六):醉海

  一抹汪洋,惨淡如兰。第一次在店里见到这张碟,就被封面的蓝所吸引,有2年多的时间我一直画里有水中站立的人畜等,就像封面的这位一样。
  
  总有一种电影平淡到你想时时放弃不再看完,低成本,不色情不血腥,没卖点。哦,不。有卖点,介绍中有说吸毒(如果这也叫卖点的话)。
  但这丝平淡会在接下来的一个时间段里,在你体内不断扩大,令你莫名地内心收缩,哪怕在闹市中依旧会静穆。
  
  影片最后阶段,男主“拒绝”了女孩的示好,他没有跳进泳池。他要迎接9月的“新生”,从他在派对上偷钱买1克的粉开始。也是从这时开始,男主的内心不再如开篇纠结自杀时那般的躁动不安,整个人宛若海水般透明~~~
  
    如果这世上有活着的权利,就应当有自由选择死亡的权利。而不是像基督教里所说,上帝不能主宰“我”的离去。
  
  有一种标尺,约定俗成的变为生活的模式,这种标尺叫:大多数。不同的便是另类。
  
  男主看望自己曾经的好友,羡慕他的平稳生活,可是好友忍不住的抱怨,自己要赶2个讲演稿,一点思绪都无,重新装修房子,已经和妻子许久许久都没做爱,孩子生病。。。
  这些无聊的琐事会充盈着生活的每一天,直到乏味的死去。
  
  在罪海里甘心沉醉
  

  《奥斯陆,8月31日》观后感(七):孤独至深时

一位企图自杀的戒毒者在重返社会的一天中寻找生活动力,却最终坚定了自杀的念头。在淡化的亲情友情与疏离的社会角色之下,是不断自省所感受到的孤独以及生活的无意义,连欲望也在这种空虚中失落了。他漫游在故乡的街道,回忆父母的开明教育,试图从中找出自己糜烂的原因:“她对吸毒持宽容的态度……民主是最佳选项……他们尊重我的隐私,也许太尊重了。他们教导我宗教是虚弱的,我不知道我是否同意。他们从没教过我烹饪或建立一段感情,但她们看起来很快乐。他们从没告诉我友谊是怎么消失的,直到朋友形同陌路,徒留名字。他们容许我对食物挑剔。她说我可以照我想做的,自己决定想当什么人,想爱谁,想住哪。他们会永远帮助我。他们对姐姐比对我严厉”。这段平静的旁白既是清醒的再认知,又是不同情感复杂的交错。正如每一个孤独之人,他也面对着这样的处境:明白孤独的原因,却在痛苦与享受中徘徊。至于欲望,与其说是凋零,不如说是承载了过高的期望。影片开始于做爱后的自杀尝试,结束于毫无牵挂的过量注射,中间夹杂着重新燃起的欲望和他对这些欲望自觉的冷眼旁观,直到他发现曾经兴奋的都变得不够兴奋,高峰化作平原。不仅如此,他还将这种失落感注入了他所感知的世界。在一个咖啡馆的场景中,他独坐一隅,观察身边的所有人:倾听他们的对话,从这一桌到那一桌,了解他们的欲望,看着他们的天真设想,就像老人慈祥地看着小孩;窗外匆匆走过的路人,他透过他们的背影,想象他们各自的寂寥生活。这种对于孤独体验的真切表现正是这部电影最吸引我的地方。

  《奥斯陆,8月31日》观后感(八):走到八月末

    看之前就觉得这会是个比较闷的片子,果然如此,不多的台词,静寂淡漠的背景,极简单的没什么起伏的情节。难道这就是大部分人的人生?
    本以为8月31日过后就会是个新的开始,一切都会改变,但男主角还是死了。他在出了戒毒所后的第一天处处碰壁,我想,对于未来,他还是有过短暂憧憬的吧,但终究没有挨过去,本来嘛,一个被抛出正常社会轨道的人,哪那么容易再回去呢?处处没有他的位置,简直没有一件略微顺心的事发生。他坐在咖啡馆,看着周围那些人、玻璃门外的路人,他们都有自己说话的对象,都有自己要去的地方,都有自己要做的事。而他自己,34岁,一无所有,一事无成,连一个健康的身体都没有。那种被全世界抛下、嫌弃,无处容身之感,只有他自己了解,因为根本没有感同身受这回事。
    我不知道男主角如果挨过这一天,甚至再一天一天地过下去,是不是就可以好起来,像那些正常人一样生活。或许在他看来,一切都已失去意义,做个正常人又能怎么样呢?他对生活的意义产生了疑问,他的那位朋友也苦笑道,这种生活没什么劲,明明做着自己不愿意做的事,还得装得蛮高兴,生活中的琐事占据了他的整个身心,说的恐怖点儿,简直能消耗掉整个人生。
    但我想,也许他也没有想到那么遥远的将来,仅是眼下这一天、这一分钟他都熬不下去了。人真得很难忍受自己,真得很难走出一种困境,因为你无法忘掉过去,无法消除烙印。扔掉过去,重新开始谈何容易?选择死,是一种权利,8月结束了,夏天结束了。再也不必面对外面那明晃晃的刺眼的阳光,再也不必回答与吸毒岁月有关的问题,再也不必忍受任何一件琐碎的事,不用伤心、不用迷惘、不用思考。
    其实,安德斯能够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有的选,也不算是太残酷了。我突然想起看过的某一集古装剧,寺里的一个女孩对公主说起蜉蝣这种虫,寿命很短,仅一天。蜉蝣撼树,安德斯之死也就具有宿命意味了。
    

  《奥斯陆,8月31日》观后感(九):前方一丝丝的光明在一丝丝地被黑暗吞噬

最初对于奥斯陆的印象来自挪威画家蒙克的名画《呐喊》。在惊异于画作荒诞抽象的同时,得知画面的背景是奥斯陆峡湾,那些上空的血色云彩给幼年的我造成了一个错觉---奥斯陆是火焰山附近的一个地方。伴随着画中人扭曲的无声尖叫,奥斯陆就此就在我心里隐约烙上了一种焦灼的不安。
影片《奥斯陆,八月未央》(Oslo, August 31st)是关于一个男人在一个城市的一天。这个34岁的男人叫安德斯(Anders Danielsen Lie),刚从戒毒中心出来,准备去应聘一份工作。影片的开篇是他记忆里曾经的奥斯陆,那些伴随他成长的城市场景在人们的描述里是温情脉脉的,然而这段片头在一座名叫菲利普的大楼轰然倒塌中戛然而止。就像一个梦境。
安德斯早起告别了身边的女人,走进丛林中的河流,他在衣服口袋里装满石块,并且抱着一块大石沉入到河流深处。在一段不安的寂静之后,他突然在水里冒上来,仓皇狼狈地逃回岸边。之后他还是去参加了面试。面试之前他去看望了老友托马斯(Hans Olav Brenner),托马斯陪他闲逛的时候,不经意间流露出自己对于生活前景的期待和困惑,并且对安德斯颇为担忧。而这在安德斯本来还算波澜不惊的心里撩起了涟漪。
面试的是一家先锋派杂志社,面试开始似乎很顺利,主编对他之前写过的文章赞赏有加,并且诚挚地请他对杂志给出建设性意见。交流的过程很愉快,然而当问到为什么近几年没有新作品发表,安德斯直言不讳说出了毒瘾的问题。之后安德斯毫无征兆地主动结束了面试,直接离开了房间。安德斯似乎不能从容处理编辑身份与瘾君子的莫名冲突,他近乎绝望地主动放弃了这个职位。这是一个转折点。
安德斯在戒毒中心已经坚持了一年,不沾毒品也不喝酒。然而,不沾毒品不喝酒并不意味着就是清醒的。安德斯的内心早已被渐渐蚕食,他觉得自己丧失了未来,尽管经年的吸毒和戒毒生涯后似乎应该有一种获得新生的感觉,但是他觉得他和从前的老友已经走上截然不同的人生,老友托马斯的生活扬帆起航隆隆而去,他自己的船却支离败坏搁浅在岸边。甚至连他土生土长挚爱着的城市也改头换面,以一种敌意的态度对待他,提醒着他曾经错失的生活和不能挽回的爱意。安德斯对自己充满了愤恨,所有的事情都让他绝望。他不停拨打着前女友的电话,可每次都打不通。在酒吧偶遇前女友的出轨对象也对他此前由于毒瘾毁掉自己的爱情不抱任何同情。听了情敌的冷言冷语,他满脸愕然张皇离去,他不知道何去何从,前方一丝丝的光明在一丝丝地被黑暗吞噬。
当他只身来到酒吧之前,他还曾拒绝老友给予的啤酒诱惑。而夜幕下的人们似乎唤起他对旧日生活的觉醒,仿佛一切都在指引着他拿起那杯酒。他自己并没有对自己的行为感到不安,这一天里事情串联之后,一切都顺理成章起来。酒吧里邂逅的姑娘瑞贝卡(Ingrid Olava)对他的过去不以为意,毫不掩饰自己对他的喜爱之情。在夜色渐淡的黎明里,他们伙同另一对情侣来到了一座露天泳池。那对情侣二话不说,宽衣解带跃入泳池拥吻起来。瑞贝卡也半真空地准备裸泳,她回身示意安德斯一起来玩,安德斯报以微笑却一动不动。他晓得他不该迈出这一步,这不是事情发展应有的走向。
这是个真实而悲伤的故事,蕴含许多而且余味无穷。安德斯当然可以迈开那一步走向瑞贝卡,但是之后会如何谁也不能确定。生活也仿佛游泳,一旦你游离岸边太远,恐怕就难以折返。对于安德斯来说,他的生活在吸毒戒毒的蚕食中已经游离自己的生活太过遥远,已经游离奥斯陆太过遥远。生命的洋流已经把他带离了曾经的轨迹,已经完全不可能折返回去。他能做的应该是离开奥斯陆,将过去全部抛弃。电影的结尾处,安德斯彻底丧失了抓取未来的信心,他生疏而又僵硬地弹罢一曲钢琴曲,乐声余音袅袅,他却熟练而又机械地重复了他的沉迷。然后,就像那座菲利普大楼一样,在温情之后轰然崩塌。
公众号:丁神灯

  《奥斯陆,8月31日》观后感(十):八月三十一日,我在奧斯陸

世界上有無數苦難會從四面八方找上門來,讓人疲於奔命。世界上也有一種憂傷是從心裡長出來,它不會要你一滴血或一塊肉,卻讓你再也想不起來為什麼人會渴望看到陽光。
片中昂納許拜訪了一些老友,他和他們的對話,尤其是和那個喜歡引用普魯斯特的傢伙,每一句都像細針刺在我的心上。我為昂納許感到難過,更為他的普魯斯特朋友感到悲傷。
回想昂納許沒入水中的畫面,我感覺到他的孤獨、迷茫、憂鬱、虛無,我覺到,彷彿這些抽象又講不清的東西是一顆一顆滴水的冰塊碰觸在我最敏感的指尖。我可以理解這樣的靈魂為何選擇沉沒,但找不到藉口拉他上來。
人為什麼要活下去?我有我的答案,而昂納許的答案,卻是我一生中巨大的難題。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