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再见列宁》好看吗?经典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再见列宁》好看吗?经典影评10篇

2017-11-21 21:2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再见列宁》好看吗?经典影评10篇

  《再见列宁》是一部由沃尔夫冈·贝克 执导,丹尼尔·布鲁尔 / 卡特琳·萨斯 / 丘利潘·哈马托娃主演的一部剧情 / 家庭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再见列宁》影评(一):时代的挽歌

《再见,列宁》的片名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这是一部伟人纪念性质或者政治缅怀色彩浓厚的纪录片,但看过才知道整部电影和前苏联的历史根本就没什么联系。一个对共产主义忠贞不渝的东德母亲,在目睹儿子游行被捕后晕倒。昏迷八个月醒来之后,世界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历史的车轮无情碾压过母亲曾经为之骄傲和奉献的民主德国,两德统一的步伐已不可逆转。为了不让母亲目睹事实而再次发病,儿子极力用各种谎言为母亲营造了一个已经远去的民主德国,也开始学着用自己的方式向母亲讲述时代的变迁···
    曲折的近现代史让当代德国人能够真正客观冷静地去审视自己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因此,反思成为二战后德国社会思想主旋律,而这股思潮也相应地蔓延至电影领域。相比起已经被西方电影业拍烂了的二战题材,以战后东西德对立和两德统一为背景的情节或许只能由德国人自己来呈现和演绎,庆幸的是,导演并没有以宏大的叙事手法将影片沦陷为史诗剧或纪录片,而是通过特殊历史时期里一个普通东德家庭的故事来表现出大时代里小人物的坚强,在德国人特有的的幽默自嘲中,有发自内心无奈和辛酸,有对新生活的向往,也有对旧时代的眷念。
    弗里德曼说柏林墙的倒塌是碾平世界的十大动力之一。世界是否已足够平坦还众说纷纭,但柏林墙的倒塌并未给处于迷茫中的德国带来一条平坦之道,《再见,列宁》中,我们更多看到的是东德人面对社会巨变急切寻找出路又苦于无助的挣扎。当时代的挽歌奏响,小人物和大人物都将承受历史车轮的碾压,在剧中点题的一个镜头里,母亲无意之间走出了病榻和房间,走进喧哗的、布满可口可乐和宜家广告的街道,如同走进另一个世界;而当她抬头仰望——列宁的半身石像被直升机缓缓地调离城市上空,雕像的面庞凝视着母亲茫然的无措,列宁伸出的手像在对母亲做告别的挥舞。列宁,作为一个符号,一个曾经让千千万万东德人为之激昂的共产主义时代注脚,随着一尊石像的调离走进了尘埃。颇具仪式化的时刻,列宁远去,一个崭新的德国又何去何从
    我喜欢电影的配乐,如同跳动的精灵在五线谱上穿梭,舒缓又明媚,动荡年代里小人物的命运,可以演绎得沉重深刻,也可以如这音符般举重若轻。充满灵气的手风琴和铃音勾勒出整部影片的基调,我们听不到冰冷,只有温暖留心中。
    影片的最后,载着主人公母亲骨灰的火箭划过漆黑的星空,将所有美丽的谎言和善意的欺骗在夜幕下化作烟花,一部窥视所有前东德人怀旧内心的电影在安宁中落幕。
    再见,列宁;再见,乌托邦,拥抱新生活。

  《再见列宁》影评(二):最亲切的回忆

1998年,也就是将近15年以前,院子里的男孩喜欢在通往后院的小路上踢足球。
    那个时候,我们小,路上也没有后来建起来的出租房,所以正正好好容满一个下午挥洒的激情。碰巧夏天就赶上法国世界杯,小虎队干脆面里也头一次出现了球星卡片:罗纳尔多,达沃·苏克,齐达内……从那个时候起这些足球明星名字就一代又一代以海报的形式开始占据我房间的各个角落,根深蒂固般地存在于脑海,开始了我身临其境过的足球年代。
   对于98年以前的足球记忆,只得靠从表哥家借来的一张盗版足球音乐VCD来恶补了。尚未发育完善的男性荷尔蒙在第一首瑞奇·马丁的世界杯主题曲《the cup of life》里总是能够提早亢奋,记得画面里除了扭动的“电动马达”和外国美女,就是不断穿插的经典世界杯瞬间:有马拉多纳的连过五人,缠着绷带还没有近视的帅小伙贝肯鲍尔,当然少不了意大利之夏的结尾,西德队长马特乌斯轻吻大力神杯的镜头。
   众所周知,那也是最后一支西德队。
 
 电影里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一年。东德“电视机生产合作社”的青年同志亚历山大一家即将与这个社会主义国家一起走过第四十个年头。他共产党员兼社会资深活动家的母亲却恰巧在这个敏感的时期遭遇意外昏迷,整整在病床上躺了八个月。而谁也没有会想到,这短短八个月对于这个家庭,对于这个国家,甚至对于整个世界的历史都是一次漫长无比的剧变。
    柏林墙倒了,德国马克成了硬通货,市场经济的浪潮扑面而来。那个年代的每一个人,无论情愿与否,都必须重新面对自己的生活。亚历山大在政府的帮助下重新上岗,和一个来自西德,梦想成为像库布里克般伟大导演的小伙结成“对子”,挨家挨户推销卫星电视,而那年最流行的电视节目当然是1990世界杯足球赛。(加斯科因罚丢点球的画面出现在影片里,自己也有一种难以言状的亲切。)
    而对于怀揣坚定社会主义理想的母亲,没有过渡的醒来又将是怎么样的心灵冲击?
    这便是这部电影最终的戏剧冲突。儿子为了苏醒后母亲能够继续安心恢复健康,“不得不在自己的房间重新建造一个民主德国。”花钱顾小朋友伴少先队员,自编自演电视节目,收集已经停产的食品包装……这样的情节安排其实也并不新鲜。比如亚当·桑德勒在那部著名的爱情喜剧《初恋50次》中,每天都必须用生命来排演给只有一天记忆的女友,重新得到爱情。抑或者如《美丽人生》中父亲撒谎来让孩子相信战争不过只是一场好玩的游戏。只不过这一回《再见,列宁》里要编造的,不仅仅再是一个“善良的谎言”,而更像是一次重新发现过往生活的机会。
笔直向前的生活,总让我们忘记去还能用时间思考自己的过去。虽然获得了自由平等,但如果不是为了不刺激到母亲脆弱的神经,亚历山大一家肯定也会一头栽入资本主义前进的风浪中踽踽而行,过去得永远就是过去了。但“复国”这个荒诞情节的深入,电影里的每个人才发现新生活并不是他们幸福的源泉,银行不会给需要帮助的人一丝通容,儿时的航天偶像沦落到开出租车谋生,就连亚历山大都觉得只有回到自己营造的“民主德国”房间才能睡个安稳觉。而最重要的是,那个最“健康”母亲也只有在过去的日子里找寻。身临其境的重新体会从前,原来母亲的共产主义理想早已经有所动摇,叛逃的父亲也不是一个坏人,就连广阔的宇宙如此美丽还不是离家太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才发现事情和想象的不太一样,只是原来没有去想,后来也没有专门的机会去想了。 真正能支撑我们热爱生活意义不是一味向前,而在于对过完生活的思考总结里发现最真实的自己。
   影片的最后,大家站在天台,用烟花将母亲的骨灰带往太空,撒向这个她热爱过的国家。对于亚历山大而言,那个矗立着列宁同志塑像的国家的唯一回忆也只有自己的母亲了……
   对于我们而言,生活可能没有剧变,却也在一点一滴打磨着样子,直到有一天完全不记得原来的模样。
   但是普希金不是也曾说过:“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回忆。”就像15年前一起开始踢球的伙伴们,只要还有契机用心想起,就是最暖的记忆。

  《再见列宁》影评(三):东西德在最后时刻的经济指标

    本文与电影情节无关
   《再见列宁》向我们展示了假想中的社会主义接纳资本主义是怎么样的,那么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最后时刻的实际经济情况,有没有可能像电影里最后出现的那样呢?(抛开政治来说)
数据部分转载
   1989年东、西德经济指标如下:
        人均产值 人平均寿命 成人识字率 人均发电量 人均粮食产量
东德 50321东德马克 72岁 99% 7437千瓦小时 676公斤
西德 39832西德马克 72岁 99% 7067千瓦小时 428公斤
           每百户拥有量 I
         电视机 洗衣机 电冰箱 小轿车 I 每户住房面积 千人医生 千人床位
东德(台)129 110 167 57.1 I 37.6平方米 2.1 9.8
西德(台)98.5 97 81 96.4 I 38平方米 3.5 9
 1989年东德马克与西德马克的汇率是4.4:1,可是在统一货币时东德马克与西德马克的兑换率是2:1。因为遭到东德地区人的强烈反对,因此西德做出在规定的限额内按1:1兑换
 经济发展的快慢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二战后东、西德经济发展的差异,与东、西德条件的差别有密切关系:
1、 二战前德国的经济也存在地区差距。1936年人均工业净产值后来的东德地区是西德地区的83%,考虑到东德地区的农业比西德地区发达,东德地区的人均产值会比西德地区的83%高一些,但是不会高多少,因为德国早完成了工业化,农业产值在总产值中所占比例不会大。也就是说原来的德国东部地区就比西部地区落后一些。
2、 二战前德国也存在地区产业结构的差异。1936年德国的重工业、原材料工业集中在西部地区,如钢、铁产量分别占全国产量的97.3%、98.4%;而东部地区农业、轻工业比较发达。德国是个矿产资源比较贫乏的国家,如基本不产石油。矿产资源基本集中在西部。东部多的是褐煤、泥炭(都是利用价值比普通煤差的煤)、
3、 二战中东部地区的工业45%被破坏,而西部地区的工业是20%(也有文章说是30%)被破坏。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早在打败德国之前,就已经划分了将来美英法和苏联占领的地区,谁也不愿意把自己将占领的地区炸烂。
4、 二战后苏联对东部地区的方针与美国对西部地区的方针截然相反。苏联从他占领的东部地区拆走设备做为赔偿,直到1953年才结束,东德人均赔偿了3689旧马克,而美国1947年就停止了赔偿性拆设备,西部人均只赔偿了104旧马克。
5、 二战后美国等发达国家对东德实行经济封锁,对西德实行大力支持的方针。二战刚结束,美国也曾对德国实行遏制的方针,结果造成西德人也开始向往社会主义,美国等西方国家认为共产主义才是他们最大的敌人,为了遏制共产主义势力的扩散,他们对西德从遏制改变为扶植,其中最著名的是美国1948年开始实行的“马歇尔计划”,仅在1948-1952年间,美国就援助西德14.4亿美元,贷款1.6亿美元。1950年西德的进口物资40%是美国援助的物资。1950-1973年西德引人外资合896.6亿马克。可以看出在1953年前苏联是从东德抽血,而美国是向西德输血,其经济发展的结果必然不同。
6、 二战期间德国死人近600万,尤其是年轻人死亡的比例极高,东西德都非常缺乏劳动力。由于苏联、美国对东德、西德实行了截然相反的政策,苏联大幅要求东德赔款,并在60年代以前两次大规模拆走东德的机器设备,而美国大力援助西德,使西德迅速变富了,人往富处走,使大量东德人源源不断地向西德跑。东西德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相差很小,如1970年东德分别是1.39%,1.41%,西德是1.33%、1.17%,死亡率只差0.16%。可是1950年西德人口是东德人口的2.66倍,到1980年上升为3.69倍。
从以上数据可以证明以下事实:
1)、由于二战前的德国经济也存在地区差距,及二战期间对德国不同地区工业的破坏程度有一定的差别,再加上二战后苏联、美国对所占领的地区实行了截然相反的政策,东、西德经济的起点就存在差距。1950年西德明显高于东德
2)、1949年东、西德同年建立后,西德经济发展的条件明显优于东德。西德不仅可以得到大量外资、外援,而且东、西德都需要调整产业结构,西德需要加强轻工业、农业,东德需要加强重工业、原材料工业。西德投资到轻工业的资金,无论是需要的投资额、投资回报率、投资周期均比东德投资重工业需要的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东德的矿产资源比西德更贫乏,只能靠进口。西德的人均耕地少,但是大力支持西德的美国,最不缺的就是粮食。因此西德在农业上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成绩(西德与我国开展贸易以来曾只需要我国的农副产品)。
        东德长期被劳动力短缺所困扰,因此曾与越南签定了每年输入1万劳工的协议。德国统一时,在东部地区留下了4万多越南劳工。
3)、50年代东德在比西德经济起点低,发展条件差的情况下,在没有失业、没有买不起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的穷人(西德有)的情况下,不仅发展了经济,而且经济发展的并不慢,虽然低于曾创造经济奇迹的西德(从1945-1989年平均每年西德比东德的经济增长率只高不到1%),但是高于世界绝大多数国家。从1989年东德人的平均寿命、成人识字率和一半以上家庭有小汽车,说明东德人生活的并不差。东德的分配更公平。
        两德统一后,从来没有尝到失业滋味的东部地区的人,近两年有20%左右的人失业,难怪2004年的一项民意调查表明:有75%以上的东部地区的人认为共产主义是一种好理论。有1/3的人认为统一后生活的不好(虽然德国每年要给东部地区近1000亿美元,为此德国人要交任何国家都没有的统一税,使德国成为世界交税最高的国家)

  《再见列宁》影评(四):小人物的生活反映东西德历史的佳作

电影很精彩。叙述着主角的故事,中间穿插东西德统一的历史,故事的结局,历史也刚好说完,情节安排的非常流畅,以小见大,这样的手法很像小说结构,小说往往都是通过主人公的故事,从侧面反映出时代的背景。莫言的《丰乳肥臀》《生死疲劳》,严歌苓的《陆犯焉识》《第十九个寡妇》都是经典的例子。不过说来也不奇怪,电影如果不讲故事,那不就成了纪录片了嘛。
我认为一个好的电影就是故事讲的好,而想表达的思想由故事刚刚好表达出来。故事好,思想好,就是好电影了。
关于这个电影本身,我看到的思想是,并不是单纯的批判东德(社会主义),赞扬西德(资本主义),一段存在过得历史,总有它的价值,把它看一个国家做对未来做出了不同的选择,相当于一个实验,最终选择好的那一面,而坏的那一面保存好,当作教训,这里没有谁对谁错,究竟都是自己做出来的选择,坦然面对现实,这样不失为一个有理性的国家,一个有如此理性的国家必定有着与之对等的高素质的国民。

  《再见列宁》影评(五):这是一部开放式的电影

正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德国电影的奇妙之处在于他要表达的东西远比表面上看到的多。原本以为刻板的德国人是很难拍出很有意思的电影,但是这一部电影让我感觉十分惊喜。影片除了渗透的历史、政治、亲情与元素以外,竟然还有许多能逗人捧腹一笑的桥段。看完电影以后,各种思绪涌上头来,其实自己也不能完全确定究竟电影是想传达一个政治观念,还是单纯的人间亲情。只能说,它带给每个人的思考都不一样,不同的人会从中读出不同的内容。
历史
很小的时候就在老爸的熏陶下看了不少关于柏林墙的电影,其中包括著名的逃出柏林。当时的那些电影,无非就是刻画东德有多么悲惨,人民有多么逃离那个悲惨的世界,闯了柏林墙以后又落得多么悲惨的下场。再见列宁则用一个全新的视角呈现了东德人民的精神状态。柏林墙已经推倒22年,历史的真相是如何的?我想我们有必要以客观的角度重新审视。
亲情
Alex对母亲所做的一切,全部源于对母亲的爱。自爸爸去了西德以后,他和姐姐就是被母亲一手带大的。他对母亲的感情浓于一切,甚至高于各种主义与信仰。他不辞辛苦地重塑DDR的一切,就是为了让母亲能够安静平和地度过剩下的日子。
怀旧
有人说,这是一部讲理想和信仰崩塌的电影。我承认。正如影片最后所讲,"这个国家,我的母亲与之永别的国家,她始终信仰,至死不渝。这个国家,在现实中从未如此存在过。"如果有一天,我们发现曾经习以为常的曾经熟悉的那些事物逐渐被取缔,会使怎样一种感觉?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Yann Tiersen的配乐,延续了天使爱美丽的成功,在该诙谐的地方节奏欢快,在深沉的地方又是典型的“扬氏”钢琴,给影片增添了不少色彩。

  《再见列宁》影评(六):Good Bye Lenin!

克里斯蒂娜(凯萨琳•萨斯 Kathrin Sass 饰)衷心拥护着社会主义东德,她的丈夫已经逃往西德,剩下她一人抚养儿子阿历克斯(丹尼尔•布鲁赫 Daniel Brühl 饰)。1989年,阿历克斯上街游行被捕,母亲目睹了这一幕,心脏病发晕倒过去,不省人事了好一段时间。当她醒来,她熟悉的国家已经改变——柏林墙推倒,民主德国的社会主义也随之瓦解。
医生说,克里斯蒂娜不能再受刺激了。于是儿子想方设法营造一个过往的世界给母亲。母亲因此得以活在过去的民主德国里:包括邻居的衣饰,电视的新闻,换成苏联食品的罐头。然而,阿历克斯用心良苦不可能掩饰庞大的现实世界。终于,儿子以自己的方式去和母亲讲述东德的变迁。

  《再见列宁》影评(七):Goodbye,Berlin Wall!

 “自由有许多困难,民主亦非完美,然而我们从未建造一堵墙把我们的人民关在里面,不准他们离开我们。”
   人们一边喊着“媒体自由”“消除暴力”“我们是人民,我们要自由”一边拆除了柏林墙。每个人拆一片砖就能结束一个独裁的统治,也才有欧盟现在的核心国——强大的德意志联邦。
  “妈妈的昏厥让她错过了第一次自由选举,第一次货币自由流通的经验。我不用再在银行前大排长队。作为顾客的我第一次体验到上帝的感觉。不用再忍受服务员的冷言冷语。”第一次收到了越南台,美国TV,法国emission,接触到国际品牌入境与本土品牌的自由竞争,告别那些乏善可陈的国有品牌。接触到世界文化数次变革后的真正的艺术。
   在此之前,东德人民采用跳楼挖地道游泳自制潜水艇热气球等方式翻越柏林围墙,共有5043人成功地逃入西柏林,3221人被逮捕239人死亡。
   1989年11月9日,东德政府错误地宣布柏林围墙即将开放,导致数以万计的市民走上街头,拆毁存在了28年零3个月的柏林墙,整个德国陷入极度兴奋状态。向那些冒着生命危险逃过柏林墙的人致敬,向争取自由的人致敬!
   再看男主角为瞒骗病重母亲而装出的那些社会主义假象是多么讽刺!没有比较就没有痛苦,因为“所有人都很穷”。孝顺的儿子就让母亲一直活在这种“穷,也是一种荣耀”的生活中,而这生活中出现的每个人都是“好同志”“没有比我们更进步的家庭”的身份。
   最后儿子制造的新闻说出了真相“在资本主义社会优胜劣汰的严酷斗争中幸存下来,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开创事业的雄心,和深渊一般难填满的消费欲,也不是每个人都有争作刀俎,免当鱼肉的本事,人们想要另一种生活。凭借良好地意志力,旺盛的精力和不灭的理想来实现另一种生活。”
   母亲说“It's wonderful!”节日的上空爆发绚丽的礼花,震耳的欢呼声伴随钟声的敲响,预示着一个崭新的纪元的开始,而母亲也在幸福制度的喜悦中离去.“
   而这个制度,只有在回忆母亲时,我才会想起。”

  《再见列宁》影评(八):再见,太空中的梦;你好,人间的理想

遗憾的是,我并没有和昨天的《芙蓉镇》一样一口气看下来,中间因为看手机分心几次,但这丝毫不妨碍我通过反复的快进和回放串起整个剧情,并且承认它是一部伟大的电影。看了一些细节的描述,反而更不敢关上这部电影。宁愿来来回回的品味其中的深意,那些关于理想主义,关于政治追求的孰是孰非,关于爱和家庭的牵绊的碎片。
不知道是不是出于对结构的日渐敏感,我居然开始关心他们编造谎言的压力和释放出口的寻找。这个善意的谎言会在什么时候以何种方式结束?每个原本独立的生命个体,在这样一个故事的建构下,会表现出怎样的反应?不知道我这是不是一种所谓人类学的关怀,当然这么说显得过于自恋了。
另外,为了给母亲制造谎言拍的那些新闻片,可以说基本上是根据亚历山大和他的伙伴们的个人理解编造的,他们的政治嗅觉,和母亲这样一个身经百战见多识广的社会活动家相比,能否经得起考验呢?然而看上去,母亲的反应却直接跟这些并不靠谱的“所见所闻”直接相关。大众传媒向来是容易蛊惑人心的东西,如果在编造一个谎言的时候,不是这么说,而是那么说,或许母亲的反应、连带做出的政治判断和社会活动的决策,都会有不同了吧?谁知道会不会朝着最终的那个方向推进呢?而历史的真相,说不定也正在这叙事中被扭曲,被消解,甚至根本就是这样被建构出来的。即使母亲没有失去记忆,而是坦然随着时间接受祖国统一的一切事实,谁又能保证她所看到的就是没有经过粉饰的真相呢?
当然,或许母亲早已看出了破绽而不忍心揭穿,也是可能的吧。或许这就是戏剧叙事所特有的张力吧。
劳拉说,统一了,不是坏事啊。对啊,这不正是母亲所一直期盼的么?只是取得这个统一政权的不是社会主义罢了。但是想想母亲和父亲,是真的因为政见不同么?父亲只是没有入党,被迫留在西德。于是母亲一面追求统一,一面顾全家庭中的大多数。与其说是践行自己的政治理想,倒不如说是无奈之下的权宜之计,其中多少也有被迫吧。
很大程度上,我们所说的理想不是用来实现的,或者说甚至我们自己也知道它无法实现。然而它之所以还能存在,或许就是用来作为寄托,作为一种支持现实的动力的。就像某人说的,吃饭不能没有盐,但盐多了会齁死的。宇航员也说,上面很美,可惜离家太远了。所以,牵绊我们的,最终只能是人间的亲情、爱情、友情么?不知道这样理解会不会把宏大的政治寄托搞得狭隘了。
既然说到《芙蓉镇》,顺便也想起一些类似之处。昨天和某人开玩笑说,秦书田回来的时候,如果胡玉音失忆了,那后面的剧情就变成陆犯焉识了。没想到,这话一说出口就不小心预言了今天。想想今天这部片子的结构,跟《归来》还真是蛮像的,但是套用长者一句话,真的比某些国产片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同样的政治题材,同样的隐喻和创伤,不知道该归咎于张艺谋还是严歌苓好。或许《芙蓉镇》也有类似的问题吧,所谓“伤痕”、“反思”文学和电影,相似的符号太过生硬直白且频繁的复制,就显得浮夸而缺乏历史的诚意了。或许德意志民族一向在这方面不会让人失望吧。作为大众普遍望而却步的德国电影,这部片子没有《柏林苍穹下》和《玛利亚布劳恩的婚姻》那样文艺高冷到令人疲乏,也算是成功的吧。

  《再见列宁》影评(九):告别列宁,告别又红又专的时代

告别列宁,告别那个又红又专的时代。
如果说不谈主义、只谈人性。对于一个平凡的人而言,帝国的走向或许没有历史书上写的那些悲欢。个人带有个人的色彩。
虽然没有经历但是那个有理想有信仰的又红又专的年代的确是非常美好的。看到直升飞机吊着列宁的雕像飞往天边的时候心里非常震撼。终于能理解为什么还有那么多老一辈的人一直絮叨毛主席。因为他们的一生最辉煌的就是那个红色年代。他们所有的记忆也就是停留在那个年代。
高中学历史的时候,记得上到苏联解体那一课的时候,我内心是一片唏嘘。书上说,当印有红色工农联盟徽章的苏联国旗缓缓降落,广场上不足白人,场面甚是冷清。一个曾经在国际上叱咤风云的大国就以这样的姿态告别了世界。
只能说,马克思的 列宁的梦想太过于伟大。这是当代社会 是当代社会人不能理解接受的。
但是 本质上 这确实是人类社会的走向。人与人的自由,平等。
无论是什么意识形态。
如果存在竞争 就必然存在剥削。但是大自然的法则就是那么残酷。就没有天生的平等,只有天然的制衡。
电影对于细节和画面的处理非常到尾,可以说是很精致。就像主人公给母亲编织的 谎言那样,让人心醉。

  《再见列宁》影评(十):我的再见列宁

是在城大图书馆借的碟。也是人生中第一个碟。同时借了立春和两杆大烟枪。这个意义。我给了你。不得不承认是出于想看颜的私心。妈的长大的男主一出现我都尖叫了。沉重的历史。我还是懂得太少。历史书上一句话的事,当年的人流血流汗。妈的没见过把牛仔夹克格子衬衫穿的这么好看的人。一场复古大赛。一场楚门秀。我靠直升机吊着的雕像向妈妈伸出手的镜头太他妈了。
国家变着,体制变着,历史变着,只有亲情不变。我们都是小人物。但我们有爱来对抗洪流。
卧槽我们什么时候能拍出这样的电影。他妈的。
不谈政治,不悲情,不宏大,就这样轻轻松松,给人最大的震撼。
用碟看体验太好了。特别郑重。我在这个时代用碟看,也是一种复古大赛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