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现代启示录》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现代启示录》观后感10篇

2017-12-07 21:2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现代启示录》观后感10篇

  《现代启示录》是一部由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执导,马龙·白兰度 / 马丁·辛 / 罗伯特·杜瓦尔主演的一部剧情 / 战争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现代启示录》观后感(一):··········

  战争这个题材是电影界永远不会落伍的时尚,为什么?因为战争对人类的影响大于一切,也许80后的我们对战争这个词可以谈之一笑,但是我曾经想过,如果我们身临其境,并且无时无刻不在面对死亡的时候,我们是否会对这这部电影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是的,《现代启示录》不好看,太过刚强,太过硬朗,甚至有时候显露着嗜血的疯狂女孩子应该基本不会看,男孩子看完会说,咦~好恶心~好变态,对,这就是战争,人类为了得到利益创造出来的最原始的方法,最扭曲,最赤裸的杰作。

  人们喜欢战争么?

  人们在受到伤害后的愤怒里得到启示,战争打响了,但是,当真正的战争来临的时候,人们害怕了。并且开始畏惧战争。

  现代启示录的故事就这么简单,人们因为战争丧失了人性,某种前所未见的恐怖遍布了这片大地。但是故事本身并不吸引人,导演的问题是,为什么人类会变成这样。

  为什么人类会变成这样。

  这是西方社会最有代表性的自我反思的一种,为什么,为什么我们要杀戮,为什么我要打这场损人不利己的战争,越南战争就是一场悲剧,这两个问题缠绕着热爱自由,热爱和平的美国人数十年。为什么!!!为什么20岁出头的大小伙子会被一个完全认识的亚洲人射杀在越南丛林,多少母亲能接受这个事实呢?生命,生命的意义在哪里?《现代启示录》告诉我们,如果我们不重视自己的生命,那生命也会越来越不重视我们。重视我们的是黑暗,黑暗也来自于我们~

  《现代启示录》观后感(二):几则零星的想法

  (大多是没头没尾不懂装懂的胡扯。)

  看完《现代启示录》做了一晚上噩梦,真实的历史更噩梦: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y_Lai_Massacre. 美军在越南对平民的屠杀疯癫程度不亚于影片里艺术化的表达。Nothing beautiful comes out of war. 一切关于战争的正面印象都来自历史宏大叙事的建构,which is always deceptive.

  电影里让我感到最恐怖的一个镜头,是黑人船长被长矛射穿,Willard 抱住他,但他死前做出了最后一个动作是想要杀死 Willard,于是 Willard 只好一边挣扎不被他掐死/用自己胸前的矛尖戳碎头骨,一边拧断了一个将死之人、也是战友的脖子。这个场景是寂静的、视觉上也是几乎静态的,但是最毛骨悚然的。「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濒死时是最应该宽恕、和解、挽回的机会,但导演太冷酷,连最后的宽恕的机会都不放过,我们理解中的人性彻底被颠覆。虽然影片里被颠覆过无数次,但这是我个人印象最深的。

  整个电影覆盖的太多,有着1+1>2的效果,作品获得了自己的生命,所有这些放在一起,其表达内容超出了主创原本的意图。如果有一条主线,那就是价值的全面崩坏和错乱。

  以前扯过,历史处处是深渊,如果你试图建立一个完整的历史叙事 narrative,尤其是包含价值判断的历史叙事,那么你早晚要在和深渊的对视中晕眩甚至栽进去。战争是圣经《启示录》中天启四骑士里最典型的一个深渊,越战尤甚,它让你对一切历史叙事和价值判断产生怀疑。最终我们的价值观念为何没有在这些深渊的注视下崩塌?因为价值和理性事实(科学所做出的结论)之间永远都有一道鸿沟,我们采取了非理性的态度,不去看深渊,仅此而已。固执和愚昧保护着我们没有看到 Willard 看到的东西,没有成为Kurtz.

  我本来以为《现代启示录》里 Kurtz 的叛变源于他对美军暴行自己做出的道德审判,但实际上不仅是这样,他说 "It's the judgment that kills us",他嫌美军有太多的价值判断——士兵不要有道德良心,就去像机器一样杀人,这样才能赢。

  战争里发生的一切本来就是非道德的,这与一个人的良心判断本身就构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于是心里尚存的道德让所有的亲历者错乱、疯癫。这种被撕裂开的状态导致美军一方面犯下了一起又一起屠杀平民等罪行,官兵几近疯癫、而政客只会在家眼神坚毅地谈「自由世界」,另一方面也没有彻底放弃道德回到霍布斯甚至达尔文的丛林,仍要做出一些「文明世界」的姿态,于是打不赢战争。

  Kurtz的出路是摒弃我们从小被社会教育出的一切道德和价值,从头开始,自己做审判者、裁决者。从里面隐隐看到尼采的超人,也是末法时代、身为秩序守护者的美国国民面对价值崩塌的迷茫和对这迷茫背后自己未来命运恐惧。怀疑自己是最要命的。还好美国没有最终走上Kurtz的道路,但是这可能也是另一种虚伪:面对越战,美国人还能迎来 neo-con 的复兴,这里的逻辑是非理性的,理性的解构只能迎来Kurtz而不是里根。

  这电影必须是从每个角度都有东西可以挖掘,我只从美国人自己所习惯的历史叙事来做一些解读。注意到Kurtz最后读的那首诗是艾略特的 Hollow Men,这是西方文学课上用来讲一战文学和现代性的代表作。从颠覆传统价值和社会结构这个意义上,越战对美国的意义倒是类似一战对于欧洲。

  Willard 这个角色本身对我来说比较难以理解,只能指认出他们这一行沿湄公河逆流而上的旅程也暗喻美国公众对越战认识的历程,河流指代时间。一开始,美军充满了昂扬斗志,现代霸主在坚船利炮的簇拥下以一种压倒性的气势扑向落后的殖民地国家。《女武神的骑行》段落,直升机整齐列队,伴随着瓦格纳横扫过天空,看着下方的越南人惊恐逃窜,机枪指哪打哪,汽油弹一下子炸掉整片海岸,美军的自我感觉也是有若神明。但船越开形势越糟糕,人们逐渐意识到战争不仅没有迅速打赢,而且己方损失越来越严重,敌人越来越找不到踪影、不可捉摸,士气日渐低落,不再觉得自己是高高在上的神明、奉昭昭天命对僭越战后国际秩序和侵犯自由世界的敌人施加惩罚,不久之后自己在国内也开始被撕裂成不同的阵营。

  Willard 射杀受伤的越南女子在我看来也是当时当地他能做出的最自然的反应,是他对 Kurtz 观念的一次半自觉半无意识的践行。他意识到如法国女子所说,大家已经被撕扯开了,成了两个人。这倒不是很多人说的伪善,而是我们固有的「文明社会」价值观无法和野兽丛林里的生存方式无缝共存,人确实是被撕裂了,理性已经远远不够用了,只能按照曾受过的军事训练、本能的基本共情能力超越理性的认知模型指导自己进行下一步动作。然而 Willard 保留着一些理性,清醒地意识到了这种不一致是多么可笑,不如我们来摒弃原则重估价值。所以后来他杀 Kurtz 的原因也和美国军方想杀 Kurtz 的原因不一样,他已经按照了 Kurtz 的教导放弃了 judgement,重建了认知图景,于是由他来杀死自己是 Kurtz 可以接受的结局(而不是被 chef 叫来 airstrike),这也是 Willard 无法回到美国去的原因。

  One more thing, Coppola has a taste for music, as can be seen in both The Godfather and Apocalypse Now.

  《现代启示录》观后感(三):《现代启示录》观后感

  周一下午看科波拉的《现代启示录》。锵锵三人行上,査建英把冯小刚《一九四二》和《现代启示录》相比较。《现代启示录》上映时的票房赔得一塌糊涂,科波拉为了《现代启示录》赔掉了所有靠“教父”系列赚来的钱,但现在是公认的经典之作。査建英认为《一九四二》也是如此之作。不过在我看来,《一九四二》比《现代启示录》还是差些档次,主要不在技术上差,而是在哲学与历史的反思与表现上。《一九四二》反思历史很不够不到位,冯小刚说这是一部忆苦思甜之作,可影片是否成功将观众引向忆苦思甜的道上了呢?我看没有。仅仅尽可能的还原历史现场并不够,还存在表现那些部分及怎样表现的问题。

  战争有多残酷?生在和平之中的我无法想象,科波拉《现代启示录》给出最接近真实的答案。身在前线的士兵唯一想法就是不要被飞来的子弹击中。点60高高架起胡乱的扫射,向着真实的敌人,更向着无形的对死亡的恐惧。当许多电影打着“复兴梦”、“爱国”的旗号宣扬战争时,我们需要看《现代启示录》,看看战争有多残酷。

  《现代启示录》不颂扬美国价值观,也不质疑宣泄越共及北越政权的残暴,科波拉的目的就是表现战争、反思战争。傅雷在《<勇士们>读后感》里写到:“厮杀是一种本能。任何本能占据了领导地位,人性中一切善善恶恶的部分都会自动集中,来满足它的要求。……心理上的一切压制都告消灭,道德和教育的约束完全解除,只有斗争的本能支配者人的活动。”《现代启示录》中,库尔茨上校的游击队领地里尸体到处悬挂着,头颅像碎石一样抛在各处,士兵们跳着原始祭祀舞蹈,像敬重巫术头领一样畏惧库尔茨。库尔茨是游击队的精神信仰,他激发出士兵们的原始本能,赋予他们原始道德,否认敌人作为人——纯粹却也血腥。

  战争有正义的吗?没有!当机枪瞄准平民时,它已转化成残暴和非人性的不可饶恕之恶。任何形式的对他人生命的剥夺都没有正义可言,包括对犯人施以极刑——它不过是以相对的正义惩罚不正义——当然强求绝对正义只会带来更大的不正义,就像不惩罚杀人犯就存在更多人的生命可能被剥夺的危险。记得当吴英以巨额诈骗罪被判处死刑时,我愤怒的在微博上写到“这是残暴,而非法律的正义,任何法律都不可能以诈骗钱财的罪名剥夺人的生命,这是绝对的不正义”

  有些战争有时不可避免,颂扬战争的高尚却不能接受,战争不过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最直接的展示。我们需要更多《现代启示录》,需要更多人认识战争,呼吁和平。当然我们也知,在现实的政治环境中,完全和平的理念不过是乌托邦的理想,可也是社会不可缺少的反思力量。

  《现代启示录》观后感(四):倒地什么变了

  以前的第一骑兵师现在搭乘直升机

  被直升机吊起的水牛和人

  法国人的统治和落魄

  兰斯对冲浪的拒绝和在河中享受浪花

  开篇上尉的奇怪舞姿和兰斯在船头的撩动

  兔女郎的被追宠和抛弃

  科茨在越南的前后变化

  以上的都变了,在剧中甚至有点疯狂(特别是配乐),但科茨对恐惧的人事和本能的看法一直没有变。

  祭祀时屠牛和上尉砍杀科茨

  兰斯的变化只能说明:与它为友,你将疯狂;与它为敌,你将死亡。 而最后祭祀时屠牛和上尉砍杀科茨,更是表明,战争的牺牲者如同祭祀中的牲畜,杀死一些微不足道、没人怜惜的动物来换取其他人的所谓的安全。

  到地是战争改变了人还是人改变了战争。

  Apocalypse用宗教意味,所以我们不妨从原始的东西和本能思考一下。如果不能控制好这些原始的东西----欲望、杀戮---那么我们也会迷失掉、疯掉。

  《现代启示录》观后感(五):科茨上校的背景和对越战的看法

  科茨在陷入精神狂乱之前是有为军人。他的简历上显示:国会议员推荐,第三代西点军校学生,全班第二名毕业。服役后在哈佛大学取得历史学硕士学位,论文题目是《菲律宾的叛乱:美国的东南亚外交政策,1898-1905》。

  科茨上校的论文《献身精神与平叛作战》(Committment and Counter-Insurgency,发表在1965年4月的〈东南亚事务期刊〉( Journal of Southeast Asian Affairs)上(没找到这本期刊的记录,似乎是虚构的期刊)。

  电影中可以截图的论文节选第一段:“……如果我们的军官和士兵继续以一年为期限在越南服役,他们就不过是一群吊儿郎当、看打仗热闹的游客;如果冻啤酒、热食、摇滚乐和其他娱乐方式继续充斥整个部队,我们的作战效能必定每况愈下。全面的、无差别的狂轰滥炸,只会增强敌人战术的有效性,并使他们更有决心证明自己的农耕文化优于全世界最庞大的技术专家集团(technocracy)……“

  最后两段:“……在这场冲突中,我们战略里最大的灾难,是把精密的军事技术与人类的献身精神混为一谈。我们的炸弹可以摧毁地表,却无法赢得战争……我们要的是人数更少、更为精锐的部队;如果他们真心投入于作战上,只需要目前四分之一人数的部队便可赢得战争……缺少献身精神,正让我们束手无策……”

  《现代启示录》观后感(六):库尔茨的手表

  对于《现代启示录》最著名的段落,我的观感是恶心、愤怒、悲悯,以及邪恶的快乐。这几种感觉交替出现。瓦格纳《女武神的骑行》必然牵出两个人物:尼采和希特勒。《现代启示录》贯穿着大量的尼采哲学,而观众对此的联想,则更容易归结到这一哲学的平庸版本——纳粹。

  冲浪的上校是个典型的纳粹分子。当他在直升机上播放瓦格纳时,他无疑是把自己放到了神的位置上——炫耀着自己凌驾一切的强力意志。正如本雅明所指出的,这一政治的美学化鲜明地体现在纳粹艺术中。但当他用诗化的语言来描述凝固汽油弹的气味,来体现创造的权力的时候,他嗫嚅片刻,竟吐出了一个无比平庸的词:“胜利”。这令人哑然失笑的一刻,揭示了他并没有真正地创造:在精心刻画的神性内部包含一个谎言的内核。他就是越南战场上的艾希曼。强力意志对他来说只是盲目的杀戮;除了从他那牛仔老爹那里接受的价值观,他一无所有,换句话说,他不过是一个狐假虎威的奴隶。当哈姆雷特赞美人类“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神”的时候,或许预料不到,这注定是一个平庸的神祇。

  库尔茨则高人一筹。他真正独身一人,以自身的意志,在密林深处开创了自己的王国。他能够弃绝伪善的现代道德,建立起自己的一套价值观。但新的“贵族统治”不仅没有发展出更加完善的人,反而呈现为原始野性的彻底回归,库尔茨也陷入了最为彻底的疯狂。当他在昏黄的火光中现身,我们真的以为看到了一个天神;但随即,他腕上的军表——典型的现代物品——吸引了我们的注意。事实上,他全部的疯狂都根源于这一无法褪下的计时工具。军表,标示着他过去的身份,他来到此地的使命,他的起源。这提醒我们,他最初的目的与冲浪上校别无二致——亦即“胜利”(冲浪上校也正是库尔茨的早期形式)。而库尔茨的疯狂,正根源于对这一目的遵守(“胜利”的强力意志)与弃绝(“胜利”的道德说辞),他仍然在意自己的美国身份,保存着带来的《时代》周刊,从而不可避免地陷入精神分裂之中。另外,钟表也意味着一种现代的线性时间观,但历史竟然终结(“启示”)于返祖而非进步,无疑对这一被尼采扭曲的黑格尔主义,构成了极度的讽刺。归根结底,他和波德莱尔以来的西方思想一样,都不过是“现代”决绝的反叛者,所以彻底超越现代也是不可能的。库尔兹创造不了新的道德,他不过是在否定旧的。他是狮子,却做不成孩子——他是堕落的酒神。

  而对主角威拉德来说,湄公河上的旅途也意味着他自己通向黑暗之心。在精神上,他同样处于走向库尔茨的途中。战场的见闻使他对基督道德、大众文化、政治操作统统产生了怀疑,而对越南妇女补上的一枪,则标志着他对现代的否定。然而当他目睹库尔茨的所作所为时,意识到这一否定的必然命运时,他选择了否定这一否定,但其方式却与库尔茨的否定如出一辙。影片的最后着重表现了这一否定的仪式。威拉德以原始人的面貌,操起粗陋的刀具,用最为野蛮的砍斫尽情释放自己心中的黑暗本能。这是彻底的强力意志之战,以原始部落的首领之争出现。最后,像一个天神,他右手持刀,左手却没有捧起戒律和经文——取而代之的是档案袋。没有新的律法颁布,而是复归缓慢毁灭的轨迹。他以一种讽刺性的姿态回归到现代中,但这一回归本身就制造出新的梦魇,它内在地包含着疯狂的种子。

  威拉德的经历或许正是20世纪历史的缩影。就此而言,《现代启示录》与《黑暗之心》并不完全相同,它们分别代表两个世纪的精神。

  《现代启示录》观后感(七):一部很难看懂的电影

  听道长介绍过来看,却发现自己水平太低看不懂,但又不想看第二遍,所以是硬着头皮在写。整部电影有3个多小时,已经达到了观影的极限,而且电影基本上没有什么剧情,就是一些反思,对越战的反思,对文明的反思,对哲学的思考等等,所以很难让人有看第二遍的冲动。

  不过还是要对电影中的战争场面点个赞,尤其是雨林轰炸的那一段,来自文明社会的美国人发起的拯救“不文明社会”的残酷轰炸。技术的落后使得越南人只能在陆地遭受狂轰滥炸却毫无反抗的能力,可是反抗又能怎么样呢,美军也同样会造成严重的损失。战争无论对于哪一方都是残酷的,都会对人的三观造成重创。印象比较深的是一个“冲浪上校”,他在每一个死去的越南人旁边抛洒扑克牌,让越共知道这一切是美军的杰作,可以说他已经在战争中麻木了,对于他人和自己的生死已经可以做到“淡然视之”,战场中的炸弹都无法让他有任何反应,可是他却对冲浪有着疯狂的执着,甚至在战争刚开始还没布置好阵型时就让两个人急火火的去表演冲浪。这是一个无法以常理去揣摩的人,可能只有战争才会催生这种人吧。

  还有电影中的法国人,他们顽固的认为越南就是自己的家,死也不回法国。可是细想想,他们40,50年前来到越南,已经在这里生活了三代,有些人甚至都没有去过法国。如果你觉得这是殖民,是侵略,那把时间换成400,500年前呢?难道领土是不是属于某个国家就只是用它占有的时间长短来度量?记得道长曾经介绍过一本叫做《想象的共同体》的书,里面就有一个观点,那就是国家和民族的概念只是政治统治的产物,是政治家为了把所有人团结起来创造的一个想象中的概念。在14,15世纪和更早的很长一段时间是没有国家民族的概念的。大家如何区分彼此呢?是按照宗教信仰。你信仰基督,我信仰阿拉,那你我就属于不同的人。不能简单的说哪种“分别心”谁好谁坏,因为这两种概念下都曾经发生过战争。只能说不管以什么目的发动战争,都是残酷的,注意,我只说残酷,不包括价值判断。

  最后的神秘部落和库尔兹上校都有点恐怖色彩,尤其是部落里遍布的尸体和旁若无人生活的部落其他成员,都让人觉得这不像是在人间。可是这又真真实实的发生了,还有在船上大屠杀之后才发现女人其实只是想要保护一条小狗的那一幕,让人心里很不舒服。每个人都没错,美国人见过太多越南平民的炸弹袭击,对于每个轻举妄动的越南人都神经紧张;而女人只是想要保护一条狗,她又有什么错呢?

  一部看不懂的电影,只能这么说。

  《现代启示录》观后感(八):没有启示的“启示录”

  起初真的以为这部电影可以给现代的人一些启示呢,看完了之后,才发现自己想错了。

  电影从一开始就以一种很萎靡的氛围开头,一直到最后那种闷在胸中的气息仍无法拚弃。整部电影里几乎每一个镜头都是潮湿的,来自于战争的疯狂与杀戮让更让其充满了尸体味。也许导演的确是想要表达这种原始的,人性最底层的那种污浊气息,若非观众真的要费尽心思想要从中找到一点所谓的“启示”,恐怕没有多少人愿意看这些混浊的画面。

  伟拉德肩负使命,去刺杀一个已经叛军的军官。我以为他会是那种特有原则的人,英勇,果敢,当机立断。但电影并不是为了描写这样一个英雄人物,而更注重的是人物的思想历程。一路上随着他的见闻,观众也可以见识到越南战争的野蛮与无目的性。这就不奇怪为何伟拉德为逐渐地同意柯茨的选择了。

  在整个战争失去意义的时候,在越南这个战场上,大量的军备物资,军官奢靡的战争生涯,士兵与平民的伤亡,都成了一场闹剧。这里现代的武器与原始的生活并存,人们对意义的思考与野蛮的本性直接碰面。如果说一定要给出什么启示的话,也许是观众在看到这样的场景之后能做出一些自己的思考,至于导演的目的是希望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哈姆雷特,还是让大家都赞同他认为丧失意义的战争对人性的曝光的观点,我还不能确定。

  后悔花几个小时看这片子了。

  《现代启示录》观后感(九):战争改变一代人

  历史上的越战使美国产生了长久无法弥合的裂痕,长期的战争使美国国内反战运动不断成长,是70年代美国战略收缩的导火索。但不得不说,越战为好莱坞提供了大量的电影素材。诞生了包括《野战排》《阿甘正传》在内的伟大电影。同样也包括《现代启示录》。

  在影片中,科波拉塑造了多位普通士兵,第一个是巡逻船队长,一个标准的美国军官,一个体现美式价值观的军人;第二个是大厨,一个酷爱美食的厨子,他明显不愿上战争打仗,他便是越战时期千千万万的美国普通人;第三个是兰斯,一个酷爱冲浪的美国公子哥,最后加入科茨上校的他体现了美国人的迷茫。三个人本应拥有三种人生,然而越战改变了他们,他们变成了一个人,一个到越南杀人的军人。

  《启示录》是《圣经新约》里的最后一章,讲述的是末日审判的故事。而在科波拉的电影中,审判即代表着美军对威拉德的死刑判决,又代表了战争对人性的审判

  能在混乱的世界里保有人性是值得赞颂的,就像威拉德在杀死科茨后面对众人的朝拜毅然离去,把人性的罪恶永远留在了湄南河的深处。但不可否定的是,战争改变了判断善恶的标准,就像科茨所说的,你可以杀了我,但不可以审判我。

  战争不仅改变了一代人的个体命运,更摧毁了一代人的价值观。从此,要么选择死亡,要么选择疯狂。

  就像科茨上校的遗言:可怕啊……可怕

  《现代启示录》观后感(十):凝视深渊

  康拉德的小说《黑暗的心(1902)描述一位船长深入非洲腹地寻找库尔兹:一位传播欧洲文明却最终被荒野和人性的黑暗吞噬的象牙商人。一百多年来,这部情节简单、主题隐晦的小说占据文化批评的暴风眼,心理学、解构主义、后殖民主义、新历史主义、新马克思主义蜂拥而上,口水和误解纷至沓来;女权主义批评家一口咬定《黑暗的心》宣扬男性霸权,对未知领域的野蛮征服象征着对女性身体和意志的征服。

  凭借《教父》(1972)及其续集大获成功的资本,康拉德的铁粉科波拉倾家荡产、孤注一掷,1979年一偿夙愿,将《黑暗的心》搬上了大银幕,取名《现代启示录》。《时代》周刊认为这部越战片“抓住了被错误动机和外交政策引导的美国迷失一代民众内心中的疯狂状态”。评价很高,但仍然严重低估了影片的格局和意义。

  《现代启示录》究竟在启示什么?

  片头上尉醉酒非常诡异,看着渗人。演绎传奇的方式也充满传奇:饰演上尉的演员马丁·辛酩酊大醉,估计错了距离,一拳打碎镜子,血溅当场。战争梦魇呼之欲出。

  沿着湄公河搜寻、刺杀疯癫的库尔兹上校,一路上险象环生、高潮迭起:

  战争最可怕的不是血腥,而是可能让你爱上它的无所顾忌的放纵和发泄。在瓦格纳《女武神》威风凛凛的乐曲声中,酷爱冲浪的比尔中校领队空袭,战争的性感化、游戏化和视听上的狂暴,散发着撒旦般邪恶的魅力。

  中校一方面视战争如儿戏,不知恐惧为何物,部下躲避炮火时总是傲然挺立;一方面又对战俘饱含同情,动用自己的直升机救助受伤儿童,象征现代文明的理性和非理性,以及杀戮与拯救的矛盾。

  库尔兹嘲笑军队的伪善:“我们训练年轻人扔炸弹,却不准他们在飞机上写‘操’,因为这很下流。”

  劳军女郎、猛虎、被丛林同化的法国贵族、石像充满隐喻,杀牛祭祀与砍杀库尔兹上校的画面交织在一起,库尔兹的临终遗言“可怕”像原著一样包罗万象,震古铄今。马龙·白兰度气场强大,完美地诠释了一位精忠报国、最终疯狂叛逆的悲剧性人物。

  不能简单地把《黑暗的心》归类于海洋小说、丛林小说或政治小说,文笔汪洋恣肆的康拉德,道尽文明发展、文化冲突的惨烈和环境、财富、权力对人性的腐蚀。

  《现代启示录》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越战片、反战片,科波拉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巨人,库尔兹的悲剧是尼采“凝视深渊过久,深渊亦回以凝视”的影像化,启示人们反思文明、理性之限度,拯救之艰难,放浪不羁而又含蓄、慈悲,沉稳雄毅,格高千古。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