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加一》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加一》影评10篇

2017-12-08 21:0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加一》影评10篇

  《加一》是一部由蒋能杰执导,蒋佳伊 / 范梓沐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加一》影评(一):为关爱留守儿童《加一》

  《加一》是80后新晋导演蒋能杰的又一部关于留守儿童的纪录片电影。

  电影的开头是以朗朗的读书声为开始。教室里的孩子欢快地读着课文,天真无邪。放学后,一个小女孩背着大大的书包一个人走在绿油油的稻田间回家。走到家门口,便蹲在门口的石墩下,把作业放在石墩上埋头写字。刚写了几笔,屋里便传来奶奶的声音,“加一啊,加一啊,做起作业去放牛啊!”写作业的小女孩乖巧的“嗯”了一下,便拉开了电影的序幕。电影是以湘西南山区农村儿童加一的留守生活为背景,把中国南方山区农村生活通过电影一幕幕真实的镜头慢慢向观众展示。

  电影人物都是使用湖南邵阳新宁县一渡水地区方言。电影里主要人物是加一和弟弟还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加一、梓沐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爸爸妈妈常年在广东打工。电影通过纪实手法展现了中国南方农村爷爷奶奶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在整部电影里爷爷奶奶从来没有过问小加一的作业做得怎样,那道题不会做之类的情况。大部分是爷爷奶奶要加一做着忙不完的事,放牛、洗碗、给弟弟喂饭、给弟弟洗澡、插秧、打禾、打豆子……奶奶只会关心加一和梓沐是否吃饱饭。有个情节,很有意思。弟弟说自己的鞋子太挤脚了,姐姐要弟弟穿上鞋踩几下,小梓沐跑去和爷爷奶奶撒娇,爷爷奶奶要小梓沐别穿鞋,打赤脚算了。梓沐满脸呆萌。冬日里,加一自己说穿了棉袄还冷,奶奶直接回一句,你走到教室里就不会冷了……其实爷爷奶奶这样回答他们,并不是不关心他们,这只是一种农村里简单的生活习惯。若是孙子的鞋子真穿不得,奶奶会再买一双。若奶奶真觉得加一穿得很少,也绝不不会让加一去教室的。这种简单放养式的农村生活,也不就是我们童年里出现过的场景么?

  电影里很多故事情节都是我们经过的。有一个片段,因为加一考试没考好,爸爸罚加一跪神龛,特别经典。在中国农村这是很常见的一个现象。我记得我读初一时,英语考了8分,父亲勃然大怒,把我拖到供奉列祖列宗的神龛前反省罚跪。我跪在神龛前泪流满面,羞愧难当,并当着列祖列宗发誓一定好好学习,英语再也不考8分了,并跪着写了保证书念给列祖列宗和父亲听了,父亲才作罢。导演坚持用了这个用手机拍摄不太清晰的画面,更像是在强调和讲述,在中国农村里还广泛保留着这种非常传统的儒家文化的家训教育方式。这种教育的方式好与不好我不置与否,但无疑这种教育方式是严厉而稍显落后的。

  电影里还由加一的视角展现了中国湘西南农村的各个节气的日子。春耕、夏种、秋收、冬雪。还有春节、中元节这些中国传统节日,南方农村生活和祭祀的场景。电影里纪录了一场加一姑姑的婚嫁。这场婚嫁,中西结合。新娘穿着西式白色的婚纱,婚礼却全部遵从中国南方传统的方式。奶奶哭着埋怨女儿的远嫁,颇有趣味。电影里反应的中国农村文化还不单是婚礼和节日。像范梓沐姓范不随爸爸姓蒋的情况,这就是典型的中国南方山区农村文化特征。电影通过加一的讲述解释,范梓沐有两个爸爸,一个爸爸,一个亲爸爸。在中国南方山区农村小孩出生后,一般都会认一个八字相合的人做干爹,叫亲爸爸,然后亲爸爸会帮干儿子取个跟自己姓的名字。家长认为小孩认了八字相合的亲爸爸后,能够顺利的成长,而且长大以后会更有出息一些。虽然这里面有些封建迷信思想,但更多的是父母亲对孩子未来更美好期盼

  加一的奶奶是整部电影里最具喜感的人。他一边埋怨梓沐好吃喜欢讨东西吃,一边埋怨梓沐爷爷不买好吃的回来;一会不许加一看电视,一会又要加一带弟弟看电视;当别人面夸加一读书不错,在家里就骂加一读书不努力,并罚她不许吃早饭。奶奶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农村妇女,他们身上充斥着严厉与慈祥,看上去很矛盾,生活里却毫无违和感。电影里的山区农村并不是十分贫穷,但是精神生活非常贫乏。奶奶对加一参加儿童节跳舞不止一次的抱怨,每天干完农活后就带领加一和梓沐看抗日电视剧,并时不时的和爷爷骂几句日本鬼子。加一很认真的看着,但我不能确定她是否能看懂抗日剧。但爷爷奶奶骂日本鬼子的时候,而加一却一脸茫然。加一更多的娱乐是与弟弟打闹和与家里的小狗、小猫、小牛戏耍。加一很多时候也会想念爸爸妈妈,她会拿出自己和爸爸妈妈的照片和弟弟一起分享,或许对于加一最幸福时光莫过于放暑假去广东爸爸妈妈那里和爸爸妈妈从广东回家过年家人团聚的日子。只是这样每次幸福短暂相聚后又要分离。每一次分离,加一都会哭一次。小孩的喜怒哀乐是藏不住的,表达的情感也是最真实的。纵然加一多么开朗活泼,但是和爸爸妈妈分别是她最苦,最无法逾越的痛吧!

  日子在平凡安静里悄然无息地逝去。加一做着家务,带着弟弟,又迎来了一年的开学季。在他们的世界里爸爸妈妈是非常近,却又那么远。村里的喇叭不知道多少次得响起了国家的各种新闻与政策,却没有一条是关于留守儿童的,而这些农村的留守儿童继续悄然的长大着。春夏秋冬,他们的年龄加一,他们读书的年级加一,而我们对他们的关爱,什么时候能够加一呢?

  《加一》影评(二):看完《加一》后

  看完纪录片,果然心情仍如以往一样沉重。本以为自己会因为某个动情的画面或细节而哭,但是并没有,尽管如此,却也笑不出来。

  从拍摄角度来看,《加一》应该是我看过角度最新颖独特的纪录片。说起留守儿童问题,不论是报刊杂志电影亦或是纪录片,人们便会不自觉想到“贫穷”,“可怜”,“孤独”等字眼,因为人们已经习惯于特殊定义留守儿童这一群体,仅仅是这四个字就已经看出它的不同所在。然而蒋能杰导演拍摄的《加一》却一改以往此类创作风格,以一个全新视角让我们看到了最真实,朴素得在不过的留守儿童生活。

  蒋导通过围绕蒋加一和范梓沐姐弟俩的日常生活这一主题,记录了包括整个家庭无论是生活上,学习上,工作上,心理上的大大小小事情。在这个家庭里,有亲人互相关爱的幸福,农家生活的淳朴安宁,以及为工作忙碌奔波的疲惫,甚至是无法改变命运无奈。八岁,在别人看来应该是懵懂无知纯洁的年龄,而在加一身上,我们却看到了一个成熟懂事乖巧的小女孩身影。如此幼小的躯体,却承担了全家人的家务活,学习之余还要帮助爷爷奶奶干农活,照顾调皮捣蛋的弟弟,这是身为姐姐需要承担的责任。看到她拿着一个偌大的水瓢舀出煮滚了的热水给弟弟洗澡,我的心一下子很震撼,也很心酸,她是如此的幼小,万一不小心把水弄倒,烫着自己了该多危险,然而这却又是她不得不干的一部分。这大概就是留守儿童总是比同龄孩子早熟的原因。

  留守孩童是无奈的,他们需要饱受与父母的离别之痛,不能接受完整的父母关怀与教育,不能在他们的保护下平安长大,与此同时,他们也不能理解大人们的这种取舍。久而久之,随着年龄的增长,父母的远离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他们仍然高高兴兴上学,与小伙伴一起做游戏 ,放学后一起放牛,光着脚丫奔跑在漫山遍野的草丛里,玩耍之后也会因为作业而头疼,也会因为成绩差而被老师被父母责骂········这些都是属于他们的童年乐趣,多么天真多么灿烂。蒋导特写了许多蒋加一和范梓沐玩耍的镜头,几乎让人感受不到留守孩童的童年只是灰色阴冷的一面,除此之外,还有孩子们童真无邪的笑容欢乐快乐是难得的,尤其是在当下这么一个优胜略汰的社会,许多父母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过早地让他们接受超负荷的教育,而留守孩童们却有无尽的玩耍机会。可是他们大多数会输在起跑线上,没有良好的教育条件以及以身作则的榜样,没有过多的关爱甚至是宠爱,有的只是在已有的有限条件下自己成长,用脆弱的小心灵去抵抗这个年纪不该承受的困难

  坦白说,曾经自己很害怕甚至是选择逃避看到类似题材的纪录片,画面太真实总是能勾起类似的童年回忆。留守儿童并不一定都是贫穷的小孩,只是因为某些原因而被迫在与众不同的环境中成长,他们也有自己的快乐,同时也有自己的隐痛。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制度也不可能惠及到每一个人,只是真心希望他们能以自己快乐幸福的方式平安健康成长,尽自己的力量帮助他们。

  《加一》影评(三):愿每一个人都是“加一”

  我不懂电影,纯粹是从一个观众的角度来看。本片虽然是一个讲诉留守儿童的纪录片,但是不同于一般的煽情或者悲悯。几乎没有采访片段,极力淡化音乐背景,尽可能的从客观公正的角度记录加一及其家人的生活。导演的态度是隐藏在电影之外的,而将思考完全交给观众。这样做或许没有一般电影的冲击力,但是它真实客观,它所表达出来的感情却是细水长流的。

  一般谈到留守儿童,我们第一印象好像就是贫穷的农村、破烂的房子、肮脏的衣服、老旧的教室、哭泣的脸庞……

  而本片给我的感觉,虽然不可避免的出现了贫穷的场景,但是导演却进行了淡化处理,着重点是人:加一的乖巧懂事,弟弟的调皮搞笑,父母的努力奋斗,爷爷奶奶的坚韧,以及全家人对于加一教育的关心于看重。

  如果不看家庭的经济状况,单单一家人的相处,我想世上或许找不出比这更好的一个家庭了,家长努力,孩子乖巧!

  而恰恰的,没有了那些高人一等的悲悯,以及故作清高的煽情。电影或许一霎那的对我的冲击力不够大,但我却被一家人的乐观努力所打动,特别是加一像小草一样的坚强乐观。

  这满满的正能量是他们带给我的,她们一颗坚强的小草!

  从公益角度来讲,在所谓的主流横行的大背景下,煽情的电影有时候给人一种类似道德绑架的善良:我既然愿意看这类电影,我本来就想关心帮助她们,结果我被狠狠的“煽”了一巴掌了,我们带着高人一等的悲悯,去表达对于“加一”们的关心以及帮助,她离我很遥远,这是一次性的,主动变成了被动。

  而《加一》,加一以及其家人的韧性,正能量。我从她们身上学到很多,感受到一种阳光,我会想帮助这样一位小妹妹,她给我的感觉离我很近,看她就像看着乡下的小妹妹,或者童年的某个玩伴,这是主动的。

  几年后,我还会记得加一,记得那个笑脸。

  《加一》影评(四):所有的分离都是为了更好的相聚,为勇气加一

  看的时候其实看到了很多自己的影子。虽然我并不是留守儿童,但是爸爸常年在外务工,我也有过哭着不让他走的刻骨回忆。今年暑假走的时候,母亲因请不下假而没能陪我最后一天,到我走的中午,从岗位上匆匆赶回来,却在小区的巷道里打了个照面,我坐在出租车里喊她,她非要我下来,要做饭给我吃。边喊边大哭。成长就是被强迫与父母心理上断奶,就像影片里出嫁的女儿,终究要随着婚车远去,独留母亲哭喊:要发人发财啊崽。这部片子不是让我们悲悯留守儿童,而是提醒我们,在这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时代,人人得为生活奔忙,所有的分离都是无奈与酸楚的。如果可以相聚,谁愿意选择人各一方。还有我的爱人,远走他国,也是为了能有个好生活,虽然我并看得到所谓的未来。但是总要为未来鼓鼓劲,加加油啊。

  《加一》影评(五):影子

  “如果我们一直在老家陪在他们身边,他们见到我们的时候会不会就不这么陌生?”影片结束后,主人公加一的父亲的这一句话一直萦绕在耳畔,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在加一的身上,我用能看到或多或少的我童年的影子……从小父母不能陪在身边,一个人小小年纪就担起了洗衣、做饭、放牛、带弟弟等工作。我从小也不在父母的身边长大,一个原因是我们没有自己的房子,爸爸妈妈当时的家只有一张床,一张床睡不下一家子人。另一个原因就是我父母为了挣钱,种了很多地,他们每天都忙于各种农活,没有时间照顾我。所以,我就被我的父母寄放在外婆家,那时的我完全没有“父母”的概念。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讲,我是我外公外婆养大的。

  我的父母并没有像加一的父母一样远赴外省打工,我们仍住在同一个村子,我和他们的距离也只是从村的这头到村的那头而已。但在我幼时的心里,我们却隔着一条无法横越的银河。

  从幼儿到成年,有一件事一直埋在我的心底,我从来没有,也不敢告诉任何人。

  那是一个夏夜,那晚,我早早地躺上床,但由于晚上太热,一直没有睡着。清醒的我突然听到房外那“熟悉”的声音。于是,我一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紧闭上双眼,心扑通扑通地跳,害怕“他们”会进来看我。

  “孩子,快醒醒啊,你爸妈专程来看你了……”外婆在我耳边柔柔地说。从那一刻起我才知道,叫醒熟睡的人容易,叫醒装睡的人却比登天还难。

  父母做到这一步田地,也是够可怜了吧?一心为了儿女,为儿女吃多少苦,受多少累都愿意。可是,恰恰是这个为了儿女,反倒让他们错过了孩子的成长。

  试问天底下有多少父母会舍得把孩子丢下,只身离乡背井的去讨生活呢?当加一的父亲说出那句话时,他已经意识到了儿女与自己关系的不亲。对于父母来说,世界上最可悲的事,莫过于错过自己这一生心头肉—自己孩子的成长了吧?可是“生活所迫,逼不得已”却将他们的儿女拒之于千里之外。

  加一的眼睛很干净,干净得没有一丝杂质。我感觉我可以透过她的眼睛看到世界的美好,我也希望,她的世界也如眼神里传递出来的感觉那样美好。我希望她的小心脏能快快乐乐的成长,不受任何束缚。为什么我会这么说?原因很简单,因为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很明显缺少了父母在成长中的所必要的关爱。这样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变得很敏感,甚至没有安全感。

  父母的责任并不仅仅是让孩子吃饱穿暖,父母最重要的责任是能让孩子健康的成长,这个健康除了身体上的健康,更主要的是心理上的健康。因为在外的各种东西,即使很细小,你都可以看见,但心里的问题你却看不到,这就很容易让孩子错过最好的时机去改正错误思想,让孩子错过了能成长得更好的机会。作为这一方面的过来人,我想我可以用我的亲身经历来佐证这些事实。因为我的心灵成长得如何,我自己很清楚。没有一颗强大的心灵让我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在自身的成长历程中养成的敏感更是让许多人为难。虽然没有父母陪在身边的孩子,长大后也可以很善良,但却缺少了很多安全感,我们这样的孩子可以帮助别人,却常常帮不了自己。

  越来越多的数据表明,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比普通孩子的要多。一个人的成长成才都与个人心理有巨大的关联。不用说强大,如果一个人没有一颗正常的心灵,他这一生都注定坎坷难熬。

  孩子的心灵像一棵树苗,而父母是植树人。如果呵护得当,树苗会长成参天大树。而如果你认为把他们埋下泥土的那一刻起你的任务就完成了,那么这棵树苗要么夭折,要么畸形的成长。

  我在加一的身上看到了我童年时的影子,却不希望她身上有我的影子。因为我希望加一能健康的成长,伴着一颗健康的心灵快乐地成长。

  山东大学历史学院

  林兰燕

  2016/11/13

  《加一》影评(六):为你的坚强加一

  在这个和平年代,我们过的是大多数人的幸福生活,而总有这么一群人过的是少数人的“不幸”生活。蒋加一,一个来自农村的留守儿童,就是这一群人中的一员。 加一是一名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每次短暂的相聚都会牵动加一幼小的心灵:长途跋涉和爷爷去看望在外打工的父母,离别时躺在爸爸腿上静静落泪;春节过后妈妈提前出去打工,没有说再见是因为偷偷躲在被窝里泣不成声。然而父母离开后生活依然要继续,忍受过难尝的别离滋味后,依然要忘掉烦恼,快乐地和同学玩耍,淘气地逗哭弟弟后又像大人一样哄着他。每天和弟弟徘徊在哭与笑之间,就这样在痛与乐中成长着。看完这部纪录片,我并没有像看其他关于留守儿童的纪录片一样哭的稀里哗啦的。与其说感动,还不如说是心里产生了一种难以言说的微妙情感。一提到留守儿童,自然会与“贫穷”、“可怜”等词挂钩。没错,这是大部分留守儿童的共性,但他们有他们的快乐,有他们的纯真,他们也确实要忍受同龄人少有的孤独和无奈,还有无法推卸的责任。帮弟弟洗澡穿衣、寻找弟弟、洗衣做饭……是加一的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她就像一个“小妈妈”一样包揽家里的一切家务。生活在这种环境中,她别无选择。姑且不说留守儿童的生活有多凄惨,我颇有感触的是他们与父母的感情。看过这么一个报道:走访的人询问一个一年级的留守儿童:你爸爸妈妈去干什么了?她回答道我不知道,我不想他们。忘却了父母的存在感,心酸的同时不免觉得凄凉。在纪录片里我们也可以看到类似的场面。春节过后,加一的妈妈提前出去打工。“来,亲妈妈一个”对于父母与孩子而言,这是一件喜以为常的小事,可是在他们之间仿佛隔着一道墙。当加一的弟弟凑上去要亲妈妈的时候,妈妈满脸难为情地躲开了。这是多么令人心酸的一个场面!这些留守儿童的父母由于经济原因外出工作,长期与孩子分离和缺乏联系,亲情教育自然缺乏,使的亲情关系出现障碍,还影响孩子健康性格的形成。都说“家家有本难念经”,我们不能过的的埋怨这些父母,但是这些孩子的家庭教育,性格培养以及爱的缺乏,我们不容忽视。俗话说,少年强则国强,这些孩子是祖国的花朵啊!很多人都打着帮助留守儿童的口号,然后用赤裸裸的金钱资助他们。我不敢说这种做法不好,但是站在我个人的角度,我更建议的做法是能够有更多的社会人士进行走访,亲自走进留守儿童的生活,感受他们的“不易”,真正走入他们那一颗颗幼小的心灵。鼓励学校,企业等组织一些捐赠学习文具,生活用品等的爱心活动。一棵棵快要枯萎的花朵,等待您的滋润。关爱留守儿童,让他们像小树苗一样,健康成长,不要毁灭了一个个的可爱天使。

  《加一》影评(七):《加一》观后感

  “加一,你躲在被子里干什么?你妈妈和你外婆要出去打工了,你还不去欢送她们?”然而加一依旧捂在被子里嚎啕大哭,不愿出来,因为她知道,倘若她出去送行,她会更加舍不得妈妈的离开。 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会是团圆的,即便是整年在外打工的人,也会在这喜庆的日子里赶回家,与家人欢快的度过一个完整的年。但就如纪录片中所说的,这个世界上还有千千万万个留守儿童(家庭),他们和小加一一样,长期见不到父母,就连举国同欢的春节,也只能短短的与父母见上一面,于是又要含泪看着父母的背影逐渐远去,逐渐消失。这也导致了加一爸爸所说的“有时候回来,孩子都不认识我了,还哭着不愿意我抱”的情况出现。看到这,我的内心感到一阵寒酸。 回忆起自己的童年,仿佛没有一段回忆不是和父母一起度过的,和父母一起游玩、一起逛街、一起放鞭炮,但这些对于加一这样的留守儿童来说简直就是奢侈的,即便加一也曾与父母一起出去游玩过,但那也只是曾经,也只能通过翻看照片来回忆当时游玩的情景。生活在迫于生存的家庭中,想要再一次与父母出去游玩,甚至是春节放一次鞭炮,那都是这个家庭难以达成的事情,更何况近年的行情不景气,各大工厂都在裁员减少支出,而留守儿童的父母身无技艺,难以保住工作,难以支撑起这个家庭。 家庭贫穷、生活困难,让他们成为了留守儿童,让他们缺少了儿童所应该拥有的美丽的梦幻的童年,让他们缺少了父母的关爱。即便如此,我们社会这个大集体,虽不能改变他们家庭的现状,但仍旧可以凭借我们每个个体的一小份力去弥补他们所缺失的关爱,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感受到生活仍旧充满着希望。 与他们相比,我们都是幸福的,我们拥有着欢快而又完整的童年,拥有着丰富的关爱。他们生活艰辛,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配拥有童年,不配获得关爱。在他们看来,我们都是富有的。不错,我们确实是富有的,我们拥有太多他们所没有的东西,无论是精神上的还是物质上的,以致于我们并不去珍惜所拥有的一切。倘若换个角度来看待这一切,我们又是否会珍惜所拥有的?又是否会愿意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去帮助每一个留守儿童,去多给他们多一点照顾,多一点关爱?对于看完纪录片的我来说,答案是肯定的。我们是祖国未来的栋梁,他们同样也是。在我们有着优越条件的同时,我们也更加有义务的要去帮助他们,去让他们如我们一样茁壮成长。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呼吁社会各界人士,去多给予留守儿童一份照顾,一份关爱,让他们的世界也充满暖阳。 最后想说的是,愿世界温暖永存,愿留守儿童不再孤单。

  《加一》影评(八):无数个“加一”在说话

  纪录片《加一》是湖南籍导演蒋能杰的作品。讲述了小女孩加一、弟弟以及全家的生活境况。留守儿童是外界识别他们的标签。但显然生活中的他们远比标签给人的印象要丰富、生动得多。如果你看过《加一》,不知道你会不会怜悯她,会不会佩服她,但我觉得你肯定会喜欢她。

  生活就像电影,一帧一帧,连贯不辍。留守儿童也是儿童,他们有同样敏锐的感受力,他们同样的单纯而有活力。我们想象中的悲苦处境,缺吃少穿啦,缺乏关爱啦,并不是他们生活的主调。生活是非常具体的。请你回想下你儿时在上学路上的时候,一定是非常愉悦或者非常沮丧么?很多时候你可能只是百无聊赖地一边走,一边踢着一块石头。影片中有一个片段:加一去放牛,让牛自己吃草,她和小伙伴们热闹嬉戏。还有不少加一很开心的镜头,她和弟弟游戏,和小狗捉迷藏。更多时候,加一在做一些具体的事,往灶里添柴或在河边洗衣。加一和弟弟去广州与父母团聚,临分别时,她妈妈刚下夜班,听到孩子们跟她道别,只挣扎着摇摇手,支应一声。

  说起来,我也曾是一个留守青少年。我上初四时,父母去了市里打工。我就交由姥姥照料。虽然中学就在本村,但从初一入学我就住校生活、学习。好多同学也都是如此。在我记忆里,姥姥经常到学校给我送菜,送饭。同学们都熟悉她,看到她远远来了,就喊一声“你姥姥又来给你送饭啦!”,一脸的羡慕之情。热乎的炒菜,对中学住校生来说是非常奢侈的。姥姥还特意跟小姨学了煎荷包蛋,现在想来还是很温暖。可能是我的神经比较粗大,我只记得一个负面的情景:有一年,父母没回来过春节,我自己一个人走在去奶奶家的路上,遇到本家一位叔叔,我俩只是互相对视了一下,都没说话,当时我觉得有些凄惶。

  《加一》为我们提供了关于留守儿童群体的不同侧面,让我们得以更加接近真实。同时,电影并没有粉饰太平,我们还是能看到留守儿童面临的种种困境。爷爷奶奶显然无法在学习上辅导加一。她年终考试成绩不好,被爸爸罚跪的画面令人唏嘘。毕竟还是个孩子,她需要帮助做家务,照料弟弟,还有多少时间用于学习呢?梁鸿在《中国在梁庄》中写到芝婶抱怨现在农村的上中、小学的孩子不好管教,沉迷电视、上网、打游戏。她感叹道:“六七十岁的老两口,又当爹妈,又当老师、校长,能当好吗?”成绩优劣姑且不论,孩子们误入歧途,甚至丢掉性命,这些生命故事的讲述让人触目惊心。

  虽然加一和弟弟的生活是影片的主线。这部电影还丝丝缕缕地拖着一些其他线条,让电影看起来更加厚实。他们进城打工的父母,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徘徊不定。心里向往回家生活,照顾子女,真回去却又没有生计。在城市里生活又得随时面对丢工作的可能,日子一天天过去,也看不到改善的希望。加一父亲,面露愧色地将这个困境归因于自己没知识,没技能,自己没混好。观看影片时,我特别留意到几次出现的广播语言。这与影片的主体语言相互映照,颇可寻味。加一爷爷带着两个孩子在火车站匆忙赶路时,火车站广播里播送着针对某一些人员的严肃警告和惩罚通知。让我这个屏幕前的观众心里都替演员脚步踉跄。加一爷爷老两口在家里要种七八亩地,风里来雨里去是常事,而广播里字正腔圆地介绍扶贫政策。不管加一奶奶怎么不在乎村里的选举,政治总在他们的生活里。而他们也总是那个听众和观众的角色。

  如果有人拍一下我在观看这部影片时候的表情,肯定非常有意思。这样的镜头里,将会记录着我的笑颜,我的蹙眉,我的黯然。蒋能杰导演在一篇采访中说过,他希望今后如果有人关心这类话题,去找他的片子来看就够了。希望他能如愿。《加一》让我们意识到,中国各处的乡村里生活着无数个不同面貌的加一。蒋能杰正在试着让加一自己诉说自己的生活。

  《加一》影评(九):公益纪录片《加一》观后有感

  现在网上有关留守儿童的资料都是 可怜 弱视 群体 叛逆,但我知道这只是一小部分的情况,我也出生农村,身边有很多留守儿童,他们有些出生不到一岁父母就去打工,由爷爷奶奶照顾。 这部片子的主人公加一,感觉她才是我印象中的留守儿童的形象,早上起床去上学,放学后要带弟弟,洗衣服,洗碗,干农活,做不好了还要被爷爷奶奶骂。

  平时从来不会关心她的作业是否做完,更加不会抽时间会辅导她的学习,但一旦考试没考好,那就是天大的过错了,要挨骂,被从广东打工回来的爸爸抓去罚跪,还要被奶奶拿来跟同伴比较。

  小小的孩子年仅9岁,看到后面越来越觉得加一的辛酸,她表面坚强,懂事,能干,5岁开始就会洗碗,照顾弟弟,但其实她也有她脆弱的一面,会对着相片想爸爸妈妈,回忆小时候爸妈带她出去玩的时光,过年时妈妈回来3天就要去广东打工了,加一却没有去送妈妈,因为她不舍得,只能躲在被子里哭泣流泪.............

  但不管怎样生活还是要继续,年后开学,她还是要去上学,放学后还是要带弟弟,还要帮奶奶做农活........

  《加一》影评(十):论《加一》的可看性

  当然是5题星了

  本人幸运的在片子公映前观看了本片,主人公加一从五岁开始就要洗碗,照顾弟弟还要帮奶奶做家务,对于我们80后的乡里孩子来讲她做的事情都是算多的了,更何况是在这个年代,在片子主人公身上看到我自己的童年,从小要照顾比我小两岁的妹妹,放学后也是要打猪草,烧火做饭,但我比她幸运的是我父母一直都陪伴着我们成长。

  看到加一妈妈过年后去广东打工时,加一躲在被窝里哭泣,当时特别心疼她,那么小的孩子就要忍受跟父母离别的滋味,每天在相思中度日。

  看完片子后,看到了加一的快乐,也看到她的辛苦酸......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加一》影评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