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人生访客》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人生访客》经典观后感10篇

2017-12-08 21:4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人生访客》经典观后感10篇

  《人生访客》是一部由汤姆·麦卡锡执导,理查德·詹金斯 / 西娅姆·阿巴斯 / Haaz Sleiman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生访客》观后感(一):The Visitor

  Walter(理查·詹金斯 Richard Jenkins 饰)的生活一成不变,20多年来教同一门课程,与别人一起合著自己没有出过半分力的书,请私人教师学钢琴又难以与人相处。生活沉闷如一潭死水。直到与他合著出书的shelly待产而无法前去参加学术年会换成Walter出席,他的生命才赢来转变。

  由于妻子去世而极少去纽约的Walter一回到纽约的家赫然发现家里有两个陌生人!误会过后才明白这对小情侣是被人所骗才租了这间屋子。Walter让他们留下,Tarek是来自叙利亚的热情的小伙子,热爱打鼓,他的女友则是来自塞内加尔的黑人。Walter被Tarek的开朗所打动,跟他学打鼓,还跟着他去公园参加少数族裔的打鼓练习。

  这天Walter与Tarek练习过后赶着回家,过地铁时因为要过鼓Tarek错过了最好的过关卡的机会,从关卡上跳过时被警察逮捕拘留。Walter这才知道他们是非法移民,他为他聘请律师东奔西跑,毫无进展之际Tarek的母亲Mouna(西亚姆·阿巴斯 Hiyam Abbas 饰)因为担心儿子而上门,Walter安抚这位母亲焦急的情绪,带她去纽约四处散心,二人产生一种互相懂得理解的情愫。Walter从学校请了长假,决定留在纽约,去做他认为真正有意义且值得去做的事。

  《人生访客》观后感(二):离别总是不可避免

  这真是一部适合一个人窝在房间看的电影,开场男主和钢琴教师对话的不情不愿,课堂上的面无表情,以及对晚交论文的学生的不近人情,都给人一种冷冷清清而又寂寥的感觉——这是一个妻子离世儿子在远方的孤独大学教授的晚年生活。

  直到迫不得已替代同事去纽约宣读论文,意外撞上了两个非法移民,画面开始暖了起来。

  打鼓的男青年真是满满的正能量,虽然生活艰辛连正常的住处都找不到,却因为对音乐充满了热爱,浑身散发着对生活的热情。对大多数人来说生活都是艰辛的,但是我们不能陷进去,找到自己热爱的很重要,这么想来真怀念去年这个时候疯狂爱上骑单车的日子,白天工作再痛苦也不觉得什么了,哈。 说回来印象最深的就是在他教教授打鼓时,强调了好几遍只管敲打而不要去想,换句话说不要去管打的怎么样,节奏应该是如何,而是全然专注此刻跟着感觉心中的韵律然后传达到鼓上,看他们在公园里打鼓跳舞那么忘情,我的心中真是充满了喜悦,整个人也跟着摇摆起来。

  教授和男青年麻麻渐渐地靠近真是充满了温情,尤其是最终两个人都敞开自己心扉的时候。教授承认自己的忙都是在假装,其实他什么都没有做,班级只教了一个班,合著的书自己根本就没有参与。承认这点应该是痛苦的吧,就跟承认自己很没用一样的心情,还好突然这两个人撞进了他的生命,还带来了一个可以聊天的伴儿,生活突然令人期待起来。而男青年麻麻最后一晚在教授的怀里表达了自己的恐惧...

  但是正如片名所暗示的他们在教授的生命中都只是visitor. 离别在生活里似乎是不可避免的,像是GUS和HAZEL,我们对此无能为力

  好在visitor的出现不是完全没有意义的,它激起的涟漪最终虽然归于平静,但是那潭池水已不是原来的样子了。我们的生命也是,有些东西永远改变,而那些回忆让人在寒夜里也不觉寒冷。所以最后教授去了地铁站打起鼓来,在某种程度上算是实现了男青年的一个心愿

  最后想说的是从这部片子里看到的移民问题。对于美国这个无数人向往的自由国度,感觉也真是挺心塞的。最后教授在冷冰冰的拘留所发泄的那一段看得我心都揪起来了,很难过,因为一个热爱生活的好人就因为是非法移民而被遣送回水深火热的国家,这不得不让人愤慨。可是站在美国国家的角度上看,一方面它要从安全方面考虑,没有身份的人万一犯了什么事,他们该如何和其他民众交差。不过这些非法移民应该也不敢吧,好不容易才偷渡到这里,犯了点事就会被遣送回国,代价未免太大。另一方面,打黑工占据工作机会也是一个问题。但同时这也从另一个角度上说明了美国依然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国家,自由女神的火炬依旧在人们的心中燃烧。哦,美利坚!

  : 看完电影有点累了,打开窗帘,外面的阳光正烈,我躺在床上看着阳光下翠绿的树叶本想休息一会儿就这么入睡了,感觉真好,哈。

  《人生访客》观后感(三):你根本不知道

  Tarek

  “你根本不知道,你在玻璃那边。”被抓起来关在移民局的tarek激动的对来探望的walter这么说着,他掉下眼泪,告诉这个老教授自己的担忧,身边的人一个一个被带走,甚至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会被带到什么地方,运气好一点的也许是其他的移民局,差一点的或许就要马上被遣送回去。他说这不公平,他哭着说,我是一个好人,我不是什么恐怖分子,即使连恐怖分子都有有钱人在背后支持他们,为什么他们要这样对我。

  Mouna

  她联系不到自己的儿子tarek,自己从密西根跑来纽约的公寓找他,这才从walter那里听说。她请求他带自己去儿子被关押的地方,即使同样是非法居民的身份,并无法进去探望儿子。她对walter说, 现在美国就是自己的家。听到儿子已经被遣送回去的消息,出租车里,她靠在walter肩膀上哭泣。回到家中,她告知walter要回去陪伴自己的儿子。他一定需要自己的母亲。

  可如果她回去,就再也回不来了。即使美国是家,也必须要离开了。因为她最后,还是一个母亲。

  说过晚安,她跑去他的床上,他环着她,让她哭泣。我以为他会像他求婚,这样她就能拿到绿卡,说不定tarek就可以回来了。

  Walter

  他在康州作终身教授,挂名出书,教了二十年自己并不十分明白的东西。他在纽约遇到tarek和他的妻子,和别的美国人一样,我知道他并不怎么懂得和不同文化的人相处。Tarek是一个不多见的非法移民者,他对待walter好像朋友,也许是音乐给了他生活的热情。而更多的人更像他的妻子,也大概是经历过太多遇人不淑,对生活谨慎小心,不希望受到任何伤害

  tarek被抓起来后,他请替他请了律师,暂停了自己在学校的工作,跑回纽约,希望能帮助他们。

  听到tarek被遣送回国的消息,他努力保持理智低声下气的向玻璃那边的长官咨询信息。也许没有什么他可以为他们做的了,终于,他放开心中的愤怒,冲玻璃对面的长官大声吆喝着,tarek是一个好人,你们什么都不懂,你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在机场送走了mouna,walter的生活好像又一次失去了目的,他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tarek告诉过他,打鼓的时候要轻轻的,什么都不要去想。而这时,他在地铁站里打着鼓点,一样的节奏,一遍又一遍的,愈来愈大声,和从面前经过的地铁融合在一起。我猜到最后walter也弄不明白自己所在的国家究竟有着怎样的魔力可以令如此多的人放弃一切。他是玻璃这边的人,他觉得自己明白了一点点,他指责这个国家,却忽略了自己是一个被眷顾的人。

  QUEENS

  walter与mouna去见一个有着中东人长相的美国籍律师。临走时,mouna问他来自哪里。

  “Queens。" 他不假思索的回答到。

  Flushing

  法拉盛是一个在纽约的中国城,离jfk,在Queens。刚刚下飞机的时候被带去了那里,惊讶的发现另一个好像中国的地方。那里有各种地方的中国用品。即使不会英文,也可以在这个地方有一番生活。

  读过以本书,snakehead。是从中文直接翻译过来的名字,蛇头。里头讲着十几年前,很多中国人跑到美国,在机场厕所马桶里冲掉(flush)自己的护照然后申请避难,然后他们就可以拿到绿卡。法拉盛这还不错的名字一下子变得讽刺。

  在一所没有什么国际学生的美国大学读书,现在还是记得第一天迎新的时候在小组里无助的感觉。见到亚洲面孔便会很激动的问他们来自哪里。通常他们的回答会是,纽约,麻省。时间长了,便不再多问了,学校里的所有亚洲面孔,都是美国人。

  可惜的是,我并没有遇到像waler的人,也大概是因为我接触的都是些还没有经历过生活的人,他们是以前的walter,不知会他们人的生活究竟是如何样子。我不责怪他们,只是变得安静。很多时候会问自己,究竟在这里做什么。当然不会有答案,想到了电影里那面清晰变得模糊的美国国旗。

  之前看过一个话剧,under the big top。两面的4个人都来自不同国家。印度人打电话窃取信用卡帐号,他的昵称是happy。保加利亚丈夫开地铁,妻子同另一个黑人妈妈一起做护工。黑暗里我哭了,我好像看见了热爱的纽约地铁,也好像看见黑人妈妈纵深跳下站台的样子。舞台的灯亮了,我悄悄擦干眼泪。一同去的美国人们讨论着里面的精彩情节点,可是他们不理解。

  我安静了。闭嘴了。不愿意作解释。

  “你根本不知道,你在玻璃那边。”

  最后送你我在剧场外面看到的一句引言。

  “Where you come from is gone, where you thought you were going to never was there, and where you are is no good unless you can get away from it. Where is there a place for you to be? No place… Nothing outside you can give you any place… In yourself right now is all the place you’ve got.”

  它是我现在的所有。

  《人生访客》观后感(四):《人生访客》:其实可以很美好,只是哪里都是叙利亚...

  记得有次,看见别人 balabala 的说这个片子,然后就被吸引了,特别是《人生访客》这个名字。可是回头自己搜时,却死活都搜不到,都快怒了。后来搜 The Visitor 才发现绝大多数都翻译成了 不速之客

  这是一个有着社会背景的,却不失安静和美好的片子。关乎美国的移民,种族和阶层。看见这样的主题有时候会觉得是老生长谈,因为这种片子也几近被好莱坞拍烂了。可是,仍旧的一如既往

  只是这个片子中有些细腻的东西会很吸引人,即便不是什么鸿篇巨制,也会让人认真的看下去。

  老教授几十年的生活,一直就这样认认真真的重复着,没有任何改变,拒绝尝试新的东西,就连与人交流都谨小慎微。一直到回到自己久未居住的纽约的房子的时候,遇见了塔瑞克和他的女友。这一次戏剧性的会面似都改变了所有人的生活。

  塔瑞克是个乐天开朗,热爱音乐,热爱生活的叙利亚小伙。他的那份热情,感染了沃特,让他走出自己的阴霾,而面对其实满是美好的生活。若是故事就是这样,那至少会让人欣慰,却不算充实。

  问题终于暴露,塔瑞克和女友都是非法移民,若是被发现后果严重,而塔瑞克被发现了。经过这样那样的努力之后,塔瑞克依旧被遣送会了叙利亚。塔瑞克的妈妈说“这里和叙利亚一样!”沃特在看守所中咆哮,愤怒,问他们知不知道塔瑞克是个好人,塔瑞克很想认真的生活,这样不公平。可是这样并不改变什么。人们来到这里就是想得到那些自由平等以及那些让人艳羡的随性,但是呢?依旧于它无异。

  撇开那些不能改变的东西,还很喜欢这个片子的音乐。塔瑞克一群人一起打鼓的场面真震撼,有些东西真的很美妙,然后能够让人有勇气走出自己圈子尝试真正新的生活。看沃特吃饭,开车时随着节奏晃着脑袋打击着方向盘,就知道这个老头又活过来啦~~~

  最后还是要说,喜欢 人生访客 这个译名,只是因为这个故事里会有着偶遇,改变,分离,以及美好的回忆

  《人生访客》观后感(五):The Visitor

  电影看到三分之一的时候,我以为这又是一部关于心灵救赎的电影,讲述一个Loser如何成为一个Royal Loser的故事。

  当然,我非常爱这样的电影----与生活中原本不相干的人产生交集,看到另外一个世界另外一种态度,通过他人来审视自我,然后获得解脱与释放,找到自由和宽容,找到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

  可世界不是那么简单。

  Walter是个可怜也可嫌的老头,就像我去世的外公----一个古板、保守、与外界格格不入的知识分子,在死水般的环境里生活。他二十年来都在讲授“第三世界国家社会经济”的课程,岁月消耗了他的全部的热情,丧偶使他变得更加郁郁寡欢。如果命运没有安排意外,他的余生都将这么封闭,孤独,不会有新的爱好,新的朋友,新的节奏。

  命运说:“你弹琴没天赋的,去打鼓吧。” 于是Walter遇见了Tarek和Zainab----一个来自叙利亚的热情的酷爱非洲鼓的视音乐如生命的小伙子和一个性格独立内心坚强的心灵手巧擅长工艺编制的塞内加尔姑娘,但是在司法程序上,在档案表格中,那些定语全部都被忽略被抹去了,这对情侣只有一个称谓:非法移民。“没有身份”就是他们唯一的身份。

  当Walter所熟悉的“第三世界”刚刚从那些宏观的、理论上的数据变成了真实的个体化的生命,变成了鲜活的跳跃的音符,他的“第三世界”的朋友却进了拘留中心。

  在电影里有好多不易察觉的尴尬:Tarek因为热爱自由的鼓声来到纽约,为此他丧失了自由;拘留和看守Tarek们的人都是有色人种,他们一样是社会底层----仅仅是“有身份证”的底层;移民局的宣传海报上写着“The strength of America, America Immigrants”,可Immigrants正是他们最头疼的问题;一个温和友善的中产阶级妇女颇有兴致的询问Zainab的家乡之后很开心地告诉她:我去过开普敦,那里真漂亮!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从大马士革到纽约,而是我告诉你我来自塞内加尔,你以为那儿就等于南非。

  现实生活不需要专门讽刺才会显得难堪。稍稍留意就能发现处处都是傲慢与偏见,我们都是访客,却把自己误解成主人。

  Walter抱着鼓坐在地铁站里,无视周围的冷漠与好奇,身后的牌子上标示着:Broadway向左,Lafayette.St 向右,而他只是坐在原地,不停地击打,不停地击打......用尽所有的无奈、愤怒、失落、遗憾。

  他知道----在这个自由国家的自由城市里,这是通往自由的唯一方式。

  《人生访客》观后感(六):人生访客

  因为海报,我把这部《人生访客》下载下来。

  中年男人独自坐在地铁站的长凳上,敲打着非洲鼓,身后的地铁飞驰而过,留下迷糊的掠影,一种孤独与疏离感袭来。赫然在目的“the visitor”,那谁是visitor?是谁的Visitor?

  影片开头,大学教授Walter一层不变的生活就展现出来:心不在焉地上钢琴课,拒绝钢琴老师;教商学课程,拒绝学生的迟交的作业;和别人合著书籍,拒绝出席在纽约的学术会议;一个人在食堂吃饭,少言寡语,平静无奇,拒人千里。孤独还有麻木,弥漫了整个影片的开头。

  最终,他还是答应了去纽约出席会议。虽然Walter习惯了拒绝,但在别人一一否决掉他拒绝的理由后,他也不再坚持,勉强答应了。因为一切对他来说似乎都无所谓。不可否认,Walter的生活看起来令人羡慕的的工作和荣耀,但是实际上却很糟糕。他自己也说自己一直在假装生活,假装很好。也就是这个无所谓的决定改变了他的生活。

  当他来到纽约,回到自己买下很多年的公寓,发现了多出了一对年轻情侣,一个是来自叙利亚的以打非洲鼓为生的Tarek,一个是来自塞拉利昂的黑人女孩。他们是受到朋友欺骗在Walter不知情的状况下租住了Walter的房子。在Walter说明他是主人,他们没有愤怒,而是谦卑又善解人意地离开了。Walter喝着红酒,他们搬着重重的行李离开。原来,他们就是visitor,突如其来毫无预兆地闯进了Walter的公寓。Walter在窗口看着他们站在街头,在为今晚该去哪里发愁,又看到了摆在柜子上的属于他俩的照片。一瞬间的想法,让他追了出去,把照片还给他们,并让他们暂时住下来。The visitor开始闯进Walter的生活。

  Tarek和女友的热情、善良、和睦,激起了Walter生活的涟漪,渐渐改变了他的生活。他愿意和Tarek他们一起吃晚饭,去酒吧看Tarek的表演,学习手鼓,在公园和其他的手鼓者一起表演。Walter的生活渐渐起色,是久违的轻松和快乐开始融化他。他也有了让Tarek久住下去的打算,他的美好生活刚开始。

  但一次小意外,Tarek 被抓进了移民局。Tarek的妈妈Mouna也赶来纽约和Walter想办法救Tarek。Walter的乐于助人与细心和Mouna的贤惠与坚强,让他们之间也产生了微妙的化学情愫。Tarek最终被遣送了,Mouna也就要回叙利亚找他。在机场,Tarek告诉Mouna 说,只要这一走,再也回不来美国了。为了儿子Tarek,Mouna别无选择。。

  经历这么一场人生访问,最后依然是Tarek一人。只是他的生活已经发生了变化,他丢掉了一直在伪装的生活。他背起非洲鼓,来到了Tarek最想表演的地铁站,一个人坐在长凳上,用力地愤怒地敲打着非洲鼓,旁边的乘客侧目而视,身后的地铁呼啸而过,淹没了鼓的声音。

  看完电影,虽然感到惋惜,希望Tarek和Mouna留下来,希望Mouna和Walter在一起。但却一点不感到惊讶,Vistior注定了分离,既然是visitor,那么就会离开。

  Tarek和他的女朋友,还有Mouna都是Walter的人生访客,他们闯进了Walter的生活,改变了他的生活,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回忆。Walter也是Tarek,Mouna的人生访客,在他们在美国的特殊日子里,Walter也许不是唯一的帮助他们的人,但是这段经历是独一无二的。

  回想一下现目前我的生活,有多少人访问过我的人生,我数不清了,我经过多少人的生活,也数不清了。

  读中学的时候,固执地认为自己的世界就是一个小岛,我会永远困在这里。访客来来往往于我的小岛,走进我的生活,陪伴我走过那些青葱岁月。然后又离开,只剩下回忆和长大的我。

  那个未知名的女孩,那个风靡全校的帅哥,那些温暖的笑脸,那些令我怀念的小日子,还有更多的我已经叫不上名字的人,都尘封在记忆了。

  进入大学,更多的人走进我的小岛世界。令我觉得开心的是,我也开始走出小岛,去访问别人的世界。在这个过程遇到了很多人,还慢慢改变着我。大二的时候的那个邮件联系了很久的土耳其男生,那个长得很帅的德国男生,告诉我甩掉一层不变的宅生活。虽然不知道他们现在在哪里,但是还是真心感谢他们两个。大二暑假的泰国游,泰国游之后衍生出的超神奇香港澳门游,再由这衍生的意外的越南之旅。一连串的旅行让我遇到很多很多的人。有些现在仍然保持着联系,有些也失联了,只剩他们在我脑海的回忆。他们没有预兆走进我的生活,长长短短地待上些时间,又离开。他们都是我宝贵的财富,与他们度过的那些短暂的日子也是我最美好的回忆。

  就是这样,人生就是旅程,会有很多人访问,我也会访问很多人。不必太悲伤,不必太留恋,因为我并非必然,如果不是我,别人也会在那里。

  越南旅游遇到的Randy,一个人超级可爱的德国籍越南裔男生。我说,旅行,最美的就是人之间的相遇,相互之间都留下美好的回忆,因为今后就不会再见到。他说,为什么不会再见到?既然美好,为什么不继续保持联系?只要愿意,就会再见到。结束一日游的时候,在他的要求下,我们一起的五个人都互留了联系方式。但我从来都没有想过会给他写邮件,所以当一如往常检查邮箱时,发现一封来自Randy的问候邮件的时候,内心还是一股温暖的惊喜。于是,我们就是不紧不慢的保持着邮件联系,就感觉我们是老朋友一样,就感觉我们一定会再见到。

  所以,遇到Randy,这个17岁得阳光男孩,又让我觉得不要太悲观,只要你愿意,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可以不中断。他是我的访客,我想会停在我的生活很久的访客。

  人生会有很多访客,接待他们,访问他们。

  《人生访客》观后感(七):灰色的孤独里,曾有那一抹红

  孤独、内敛、有点自闭还有点暴躁,很少与人接触,对学生不友善,专注于写书,这就是Walter的生活,自从妻子去世,孩子去英国,他就这样了,曾经想学钢琴,却毫无成效,每天单调的来往住所与学校,机械的重复着学校的课程,像一潭死水。

  直到一次出差,回到纽约的家赫然发现家里有两个陌生人,原来这对小情侣是被人所骗才租了这间屋子,热情的小伙子,一身朝气,多少对Walter产生了影响,死水多少有了点波澜,跟小伙子学会了非洲鼓,在小伙子的影响下,古板离群的教授,居然也去公开场合练习打鼓,正当一切有好的发展时,小伙子却因一点小事被警察扣押,遂被发现是非法移民。教授此时的性格,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原来能对学生无情的他,终于被触动了尘封在内心的情感,不禁为小伙子奔波走动。

  最明显的变化,是小伙子的母亲的出现,两人为Tarek奔波时,接触日多,对walter产生了更大的影响,原本麻木不堪的内心,有了异样的触动,或许是他太孤独了,也需要一些欢乐的激励,为了能经历一下不一样的生活,为了体现自己不一样的价值,walter请假为tarek奔走,当得知tarek被遣返时,walter放弃了平日的斯文,居然也会歇斯底里。也许,他不仅是因为tarek被遣返,而是,尘封并压抑了很久的情感,终于有了发泄的窗口吧。

  最终,tarek的妈妈回去找孩子了,原本以为能开花结果的一对,还是分开了,教授重新恢复了原来的生活,继续他的教授生涯,依然没有可以谈心的伙伴,只是,教授多了非洲鼓,随身携带的非洲鼓 ,成了教授心灵的寄托,当他在地铁站里孤独地敲鼓时,不知他是在呐喊,还是在呼唤,还是在回忆,还是掩盖自己的悲伤。

  只是,孤独依旧。

  《人生访客》观后感(八):人生中的我们

  人们总是不自觉的把生活分割成几个世界,它们一同在这个地球上流转,并行不悖,却极少交集。就像你骑着自行车顶着大风下班回家时,看到迎面驶来的凯迪拉克里面一个秃顶胖子和浓妆美女耳鬓厮磨。你们同生活在一个城市,但他们常去的地方你从未涉足,而你流连的场所也永远难觅其踪。这些世界的排异性参见Walter对Zainab说,Don't worry. I'll keep my pants on.时,Zainab的表情。可惜了Walter难得的幽默感。 Tarek对Walter说,我知道你很聪明,但打鼓的时候要完全投入,什么都不要想。聪明人往往难以体会某些快乐,原因就是他们太聪明了。因而无法全身心投入某一件事情,他们清楚世界不会因为一时的快乐而对你笑脸相迎,时刻保持着一部分理智以应对随时可能到来的伤害。我们常嘲笑女人在恋爱的时候智商为零,可其实在任何时候智商都不为零才是一件可悲的事情。

  《人生访客》观后感(九):时间把你留给我,我就去留住你

  在一友人的推荐下看了这部电影,她说,看这部电影,让她有学打鼓的冲动,我说,因为你,这部电影让我前所未有的喜欢。幸运我生命访客中有你们(塔雷克,摩那)。

  固执而闷骚的老教授———沃尔特。

  看一部电影,喜欢看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2001年9月11日,4架客机被恐怖份子劫持,其中两架撞上了世贸大厦,一架撞向五角大楼,另一架则由于乘客的反抗最终坠毁在宾夕法尼亚,该事件造成了将近3000人死亡,同时也促使美国加快改革严化其移民政策,并对阿富汗发动了反恐战争。美国总统小布什发布会上说到,对于那些怀有罪恶企图的移民,应该把他们拒于国门之外,应该制定更为严格的政策,来惩罚那些还在国内的坏人。那时候在美国执法机构眼中,哪些人最有可能对美国怀有罪恶企图?哪些人是隐藏在国内的坏人?答案几乎相同,中东人,这也可解释为什么塔雷克在地铁站时会被重点关注,导致最终被驱逐出境,沃尔特为什么说摩那离开就再也回不来。法律法规面前人人平等,但也是最大的不平等,人性都是自私的,由人制定的法律法规又能好到哪里去!还记得塔雷克在监狱里说的,恐怖份子都是有钱,有势力的人(个人觉得在影射沙特阿拉伯),加强移民管控本意是驱逐坏人,保护美国本土安全,可这是建立在必然会牺牲一部分心怀善意的外来移民利益。影片最后,沃尔特背着非洲鼓,来到地铁站,在隆隆的地铁声中尽情的拍打着,释放着自己满腔的无奈,最终渐远渐隐。个人在庞大的国家机器面前总是显得如此的脆弱。影片大致可以玩笑总结为:论如何毁去美国本土老教授的平静生活?时间给了我什么,我就去感受什么,时间让我遇见你,我就想去留住你。

  《人生访客》观后感(十):从非洲鼓到非法移民

  @无过无过 推荐我看这个电影主要是因为有非洲鼓和移民两个要素,看完之后,我顺便还补充了自己欠缺的地理知识。

  叙利亚位于亚洲西部,与非洲东北部不远,塞内加尔位于非洲西北,也就是说两个国家就像一头牛的两只角。叙利亚讲阿拉伯语,而塞内加尔官方语言是法语,两个国家人民都信仰伊斯兰教,也许他们电影中的另一种沟通语言是阿拉伯语?

  当男猪脚企图申请政治避难留在美国的时候,他老妈和他决定不走繁琐的移民渠道?而是选择黑下去,黑下去。。。。。最后黑不成了只好遣返回国了??

  美国是一个除了土著印第安人,全部来自全球各地的移民国家,与深圳的原住民没几个、绝大多数都是全国外来务工人员类似。美国和深圳对外来人员都有相应的机制转户口,相应的不公对待给两种身份之人。

  非洲鼓,是一个载体而已,承载故事的一个平台,教授去地铁演奏也不是为了赚钱,是为了突破自己拉不下脸来在公众面前演奏的心理障碍。这种人在纽约的中央公园,纽约大学,地铁站确实见到不少,他们挺快乐的,赚钱够不够吃口饭就没研究过了。而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