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布达佩斯大饭店》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布达佩斯大饭店》影评10篇

2017-12-13 20:09:0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布达佩斯大饭店》影评10篇

  《布达佩斯大饭店》是一部由韦斯·安德森执导,拉尔夫·费因斯 / 托尼·雷沃罗利 / 艾德里安·布洛迪主演的一部剧情 / 喜剧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布达佩斯大饭店》影评(一):tears streaming

  叙事构图色彩光影音乐浑然一体,堪称完美

  可想而知看到末尾我又要哭了。

  There are still faint glimmers of civilization left in this barbaric slaughterhouse that was once known as humanity.

  To be Frank I think his world has vanished long before he ever entered it. But I will say,He certainly sustained the illusion with a marvelous grace.

  人类的文明之光,那些道德勇气与对美感生活孜孜不倦追求,总是能戳中泪点,无一例外简单说,就是突破肉体凡胎的界限,彰显人的独特性,这样的时刻

  《布达佩斯大饭店》影评(二):昨日之王,古斯塔夫·茨威格先生(与电影无关)

  本评论字字属实。

  茨威格位列我最爱作家榜已两年多了。看电影时,就不由自主联想起茨威格,我想,他也该是这样一位喜欢吟诵诗歌的绅士(而且,没人觉得茨威格中老年和Gustave长得神似吗?尤其那撇小胡子)。结尾Zero说:To be frank, I think his world had vanished long before he ever entered it. But, I will say: he certainly sustained the illusion with a marvelous grace.当时我心中惊呼:这不就是昨日的世界么!

  但我万万没想到,电影结束后,竟然真的是:Inspired by the writings of Stefan Zweig.

  目瞪口呆

  我是在飞机上看的,自认为泪点不算很低,居然在满舱旅客中止不住哭起来,大脑里始终是片尾Gustave和纳粹扭打的画面,Zero的声音不断回响:They shot him. They shot him. They shot him.还有茨威格遗书里的句子:抱歉,我这个性急的人要先你们而去了。

  然后,我又再看了一遍《布达佩斯大饭店》——人生中首次把一部电影连续重复看两遍。第一次是看Gustave,第二次是看茨威格。

  两年多时间里,我为茨威格写下无数书评、随笔散文、诗歌,甚至冒着风险把他用作学校作文和征文大赛的题材。我尽自己一切拙劣的文字才能赞颂他;我为他贡献自己库存的全部溢美之辞仍嫌不够,因为这所有溢美之辞还配不上他。

  那我只好再度褒扬他:他是我所了解的,无论古往今来、现实虚构,最纯洁、最优雅、最高贵、最有尊严的人。他是快乐王子和无衔贵族。他是最接近圣人的凡人。昨日的国度早已消亡,他却依然头戴王冠。现在他远赴另一国度,在那里他将永远被加冕。

  《布达佩斯大饭店》影评(三):旧时光、现在以及我们所维持的假象

  旧时光老早已经逝去,在我们步入这个世界之前。我们只能够在自己的记忆里感知它存留下来的暗红色,在语言中回味它曾浪漫如斯。其实一切都从未消逝,我们是它的延续,只是因为他们以如此伟大、不可撼动的方式留在了过去。这就超越了我们身处其中而鄙夷的。

  旧时光也许并不伟大,但毕竟已经成为经过检验的永恒、成为挥之不去的味道、成为回味时分轻易能令你热泪盈眶的……

  旧时光也许寒怆、可笑,我们可以轻易对之反讽,然而,我们却在此同时发现,现在、此刻的你更加滑稽。

  旧时光已经成为了故事,固然每一个人都会成为故事的一部分,但是你永远不能超越当下而了解到你自己所属的故事的全貌。所以,不在乎它是否伟大?而在于它的完整性,当故事被一次次讲述,旧时光变得轻盈、流畅、诱人,成为无数过去的遗迹……

  旧时光不再伟大,但是我们已经不忍去戳破它,因为我们自己就是旧时光的遗迹。其实,所谓的过去的故事,就是现在,就是我们自己。

  旧时光是现在的我们编织的,在我们步入这个世界之前,它就已经逝去了,我们在努力维持它的假象。因为现在,我们徒有其表。

  《布达佩斯大饭店》影评(四):【Gustave在又一次停车检查里为了保护徒弟被杀死了】

  【Gustave在又一次停车检查里为了保护徒弟被杀死了】

  【Gustave在又一次停车检查里为了保护徒弟被杀死了】

  【Gustave在又一次停车检查里为了保护徒弟被杀死了】

  【Gustave在又一次停车检查里为了保护徒弟被杀死了】

  【Gustave在又一次停车检查里为了保护徒弟被杀死了】

  【Gustave在又一次停车检查里为了保护徒弟被杀死了】

  【Gustave在又一次停车检查里为了保护徒弟被杀死了】

  【Gustave在又一次停车检查里为了保护徒弟被杀死了】

  【Gustave在又一次停车检查里为了保护徒弟被杀死了】

  【Gustave在又一次停车检查里为了保护徒弟被杀死了】

  《布达佩斯大饭店》影评(五):这是茨威格所说的那个旧欧洲,但并不是茨威格的文本

  这部电影,毋宁说是一部小说。 开头的旁白是中外小说都常见的虚实铺垫,而在旁白台词中放入“我问”、“他说”、“他突然停止”这种文本提示自然是刻意为之。台词中大段大段富丽饶舌的辞藻,层出不穷的抒情诗,哪怕是欧洲电影也并不符合电影台词的习惯。因此很显而易见导演就是存心要让观看这部电影变成阅读一部小说。 然而,并不是茨威格的小说。 茨威格从各种意义上都更是一个现代作家,他并不工于辞藻、对白和离奇曲折的情节,他的文本干净利落没有繁文缛节。 《象棋的故事》的开头是这样的—— 一艘定于午夜时分从纽约开往布宜诺斯艾利斯去的远洋客轮上,正呈现着解缆起航前惯有的繁忙景象。岸上来送客的人挤来挤去给远航的朋友送行;电报局的投递员歪戴制帽,在各个休息室里大声呼喊着旅客的姓名;有人拿着行李和鲜花匆匆而过;孩子们好奇地沿着梯子上下奔忙,在甲板上演出的船上乐队一直不停地在演奏着。我和我的朋友避开这吵吵嚷嚷拥挤不堪的人群,站在供散步用的甲板上聊天。忽然,在我们近旁,镁光灯闪了两三下:大概在旅客中有什么名人,记者在起航前最后一刻还赶来采访,给他拍照。我的朋友向那边看了一眼,微笑着说: “您这船上可有个罕见的怪物——琴多维奇。” 很轻易可以看出这样的风格与这部电影的文本的大相径庭,要寻找电影里的人们的说话方式,尤其是古斯塔夫先生的说话方式,还得往茨威格出生的几十年前的欧洲找。 小仲马《茶花女》里的一段心理描写是这样的—— 被一个纯洁的少女所爱,第一个向她揭示神秘之爱的奥秘;当然,这是一种极大的幸福,但这也是世界上最简单不过的事情。赢得一颗没有谈过恋爱的心,这就等于进入一个没有设防的城市。教育责任感和家庭都是最机警的哨兵,但是一个十六岁的少女,任何机警的哨兵都免不了会被她骗过的,大自然通过她心爱的男子的声音对她作第一次爱情启示,这种启示越是显得纯洁,它的力量也就越是猛烈。 《茶花女》成书于1848年,而茨威格出生于1881年。 这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分别,也是新欧洲与旧欧洲的区别。 谈到这部电影时,人们最经常提起茨威格《昨日的世界》,茨威格在这本书里穷尽自己的生平经历所见所闻来反思那个“太平世界”的欧洲文明是如何在两次世界大战化为乌有的。 旧时代富足、浪漫、高傲、空虚寂寞、饶舌、无知的欧洲人构建起来以为足以千秋万代理想,被他们自身爆发出来的丑恶和黑暗无情击穿,那些华丽空洞的语言在残酷的新时代面前显得苍白乏力,成为了故纸堆里褪色的旧符号。 茨威格认为,将这一变迁的过程记录下来,永为殷鉴,是他的职责,而这部电影,还原的是那个旧欧洲——旧欧洲是这样说话、这样行事的。 那么茨威格的旧欧洲是什么? 就是古斯塔夫先生。 古斯塔夫先生所有的迷人魅力与犹太精明都属于过去,拜倒在他光芒之下的只有代表旧时代秩序的陪审团、代表旧时代繁荣的富贵老妪和代表旧时代黎民的罪犯(底层)。 他的风度、笑话和威胁在旧时代欧洲坏人面前还能周旋到底,而在新时代的军队面前毫不管用,而在他死后,在虚构的Zubrowka土崩瓦解(茨威格的祖国是哈布斯堡王朝奥匈帝国,1918年解体),被社会主义接管后,布达佩斯大饭店的价值就更加荡然无存,直接充公了,纵然还有一个继承者充满留恋地帮他续命,但它的归宿终归也就是Zero而已了。 “他的时代,早在他进入以前就结束了。” ============ 以下是私货 ================ 一开始看到Saoirse Ronan还差点认不出来,长大了以后渐渐地腮帮子有了爱尔兰人的硬朗线条,不要跟《赎罪》比,哪怕跟《汉娜》时期比也都崩了几分…… 这么多大牌卡司我就只在意一个小萝莉这种人格真是不要太昭然若揭……

  《布达佩斯大饭店》影评(六):观后感

  如果说导演韦斯·安德森这么多年的电影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那就是:电影风格与所要表达的主题其实没有多大关系,你完全可以执着地使用同一套方式拍出不一样的故事

  如果你一定要用一个词形容他全部的作品,那一定就是:古灵精怪。韦斯·安德森的电影可以说是当今好莱坞风格最鲜明、最独树一帜的一支,他的电影甚至不需要打上自己的尊姓大名,独特的影片气质就是最好的个人商标。比如,安德森这个完美对称图的狂热爱好者,几乎总是将摄影机放置在屏幕的中轴线上,就连背景中的摆设,也喜欢左右对称的平衡构图。他的片中,幽默感常常通过“死锅(Deadpan)风格”表达出来:演员常常面无表情、体无动作,但在克制、细微的变化中,以及一尴一尬的停顿之间传递着古怪的冷幽默感。安德森显然不是写实主义的拥簇,电影中的色调、道具、布景,常常色彩明丽又稀奇古怪,像是直接从童话故事中搬出来一样,而且注重细节到达了偏执狂的水准。总之,安德森的电影世界就好像是他一手打造的玩具小屋,而他像个木偶大师,扯着角色身上的线,在这个世界中上演着似乎只有自己理解的故事。

  而《布达佩斯大饭店》中,安德森强迫症发作似的将这种风格推向极致:片中近乎所有镜头都笔直的对准角色;房间、走廊、公路的中轴线永远停留在镜头中分线;人物表情接近呆滞,行动如卡通样夸张而简洁;布景都加上了大大的字表示其用途(比如出租车上写着大大的粗体字”出租车“)而更具有玩具风格......

  偏执的完美主义者

  然而如果说在安德森之前的影片中,这种风格仅仅是一种讲故事的手段,在《布达佩斯大饭店》中,这样的风格则是表达主题的关键。可以说直至本片,安德森的风格才真正具有了“意义”。《布达佩斯大饭店》的主线故事说起来并不新鲜:布达佩斯大饭店的大堂经理、对工作一丝不苟、爱好结交金发老贵妇的中年帅叔古斯塔夫,因为卷入老情人D夫人的谋杀案而锒铛入狱,在一位零工作经验、零学历、零背景、连名字都叫做“零”的小跑堂帮助下,越狱成功,洗耻雪辱,不光找回了自己的清白,还继承了D夫人的全部财产。这样平白地写在纸上,这故事本身可说是乏善可陈,然而得益于安德森的电影语言,观影过程如玩电子游戏一样颇具趣味性和代入感。更关键的,是安德森试图以此故事传递的信息......

  几乎每一部安德森电影都以旁白作为开始,电影会被分为几个章节,且每个章节都会被冠上标题。本片的组织方式在此基础上稍有不同:电影始于一位女孩,来到墓园为崇拜的作家扫墓,这位作家的石像上,本该出现名字的地方,仅仅刻着”作者“一词。她将自己的钥匙挂在无名作家的石像上,并拿出一本名为《布达佩斯大饭店》的书,她将书翻过来,底面赫然印着作家的照片,表情凝重的看着镜头。接着时空切换(每次时空转换都伴随着屏幕长宽比的改变,越到现代屏幕越宽),来到1985年,作家以同样的表情凝视镜头,以茨威格的小说《心灵的焦灼》开篇的一段话作为开场。然后时空再次跳转,就在布达佩斯大饭店中,年迈的零向年轻的作家讲起了自己的故事。时空随着零的叙述再一次转换,来到零年轻的时候,古斯塔夫和零的冒险故事才正式开始......

  略去中间的冒险故事,直接来到影片的结尾,古斯塔夫生前最后一段时光以片中唯一的黑白镜头呈现,接着跳转回到作家年轻的时代,结束了与零的交谈,作家坐在布达佩斯大饭店空旷的大堂中陷入沉思;之后时间快进到1985年,年迈的作家在小孙子的陪伴下安静地坐在办公室里;最终再次回到现代,墓园中的长椅上,读者女孩静静地读着《布达佩斯大饭店》.....

  也就是说,除去无处不在的对称镜头,影片就连叙事都是完全对称的、层层套叠的倒叙模式。然而影片结尾处,在与开篇对应的悠扬的吟唱中,我强烈的感受到,安德森使用了这样工整的叙事模式,并不仅仅是追求形式上的圆满,而是在强调影片的主题:人性永存,生生不息。

  《布达佩斯大饭店》影评(七):我觉得Gustave就是个处女座

  这等艺术片一般我也看不出个精髓,一般还要事后看看别人的评论,不过Gustave是个处女座无疑,对细节特别的挑剔,一个是让Zero买蛋糕的情节,好像一共就是一块钱吧,对每一分钱都安排到,还有越狱出来对伪装的要求,逃亡途中数次出现的香水,我还以为香水是避免被警犬追踪到呢,谁知一路成为警察追踪的线索,最后还有他在酒店时对酒店里每个人员的安排等等。

  片中,Zero谈到蛋糕妹时内牛满面,可是在故事里蛋糕妹并没有很多的戏份,当三人组华丽转身,Zero继承酒店之后不久就因为瘟疫死去了,特别是她在逃避公爵家儿子时挂在酒店窗台时,我以为怎么也会来一个生离死别的戏码,不过想象中的画面并没有出现,一下子就峰回路转了。

  片中并没有宏大的场景,戏剧的冲突也没有非常的激烈,即使是最大规模的枪战也想过家家一样,这大概就是伟大导演和其他导演的差别,在微小和细节中讲述了这个逝去的时代。

  讲不出更多的了,再贴上点别人的影评:

  影片结尾荧幕上打出"Inspired by Stefan Zweig"(订正:“Inspired by the writings of Stefan Zweig")的时候,好几个看时没细想的地方忽然就觉得很巧妙了。

  电影里其实有三个茨威格,其中两个很显然是“作家“,中年和青年时的作家。但这两个顶多只是从身份上的比喻。真正与茨威格呼应的角色,当然是主角Gustave。片中Fiennes从他外型上其实在某些时候也可以看出和相片上茨威格气质的相像。

  从几个问题来理解:

  1)茨威格为什么会自杀?

  2)Gustave是为了什么死的?

  3)Gustave是一个有哪些特点的人?

  4)Gustave和茨威格的呼应在哪里?

  1)茨威格为什么会自杀。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人道主义在他心中文化艺术人文殿堂的欧罗巴的倒退和消亡,而他所使用的母语的那个世界正是毁灭这一切的刽子手。

  为什么要这么说。

  1941年茨威格就亲口在人前说过 ”I’m here to apologize before you all. I’m here in a state of shame because my language is the language in which the world is being destroyed. My mother tongue, the very words that I speak, are the ones being twisted and perverted by this machine that is undoing humanity.“

  茨威格用语的精妙处处都能体现。他说undo humanity而不是destroy这样的词,可以体现在他眼里纳粹的行为与其说是在泯灭人性摧毁人道主义,不如说是一种人类精神文明的倒退,才会做出如此灭绝人性的行为。纳粹上台后封锁犹太作家、艺术家的作品,但也同时疯狂推崇德意志文化艺术。纳粹在入侵法国及其他欧洲国家后不遗余力夺取艺术品。这种矛盾扭曲极端狭隘的行为,与其说是一种全面毁灭的行为,更恰当点说其实是一种与人类精神文明发展方向相反的倒退行为。所以才是undo。

  当时的欧洲在茨威格眼里就是在自杀,他的故土不复存在,存在的那个已经不是他的那个故土。就算衣食无忧,声誉不减,但”无家可归“才是最可怕的,精神家园已失,看不见任何希望。

  他的遗言说 "I think it better to conclude in good time and in erect bearing a life in which intellectual labour meant the purest joy and personal freedom the highest good on Earth"

  但茨威格让人难受的地方在于,他的作品中其实也出现过不少自杀的概念。但他还是让他书里的角色坚持下去了,就像《象棋的故事》的Dr B,他受到的折磨从一定程度上说,也是茨威格受到的折磨,只不过茨威格坚持不下去了。

  2)Gustave为了什么死的

  3)Gustave是一个有哪些特点的人

  4)Gustave和茨威格的呼应在哪里?

  Gustave对Zero说过一句话“You see, there are still faint glimmers of civilization left in this barbaric slaughterhouse that was once known as humanity”。之所以说这部电影有着对茨威格致敬的地方,我想这里就是一处。相信人道主义仍然存在,哪怕十分微弱。

  Gustave是个很讲究的人,逃追捕的路上也要喷个香水。买个蜡烛可以噼里啪啦讲一堆,连剩下的钱给断腿擦鞋匠都要面面俱到。

  他是个懂得美欣赏美心中有美的心地纯真善良的人。他注意Madame D的指甲油颜色,不美就直说丑,完美就说完美。逃命的时候不忘赞美雪景。就算要被从山崖边震下去只剩那几秒喘气的时间,他也要大声念出他喜爱的诗句。

  他从监狱逃出来的时候,询问Zero你的姑娘如何,警笛响起时他还费神说我现在没法听你讲完因为警笛响了,但你以后一定要细细告诉我。这个片段如果不注意,看得时候多半会认为怎么这么罗里吧嗦婆婆妈妈,该逃的时候讲什么废话,导演故意让观众紧张吗。我认为不是,Gustave就是这么一个人,他问Zero你的姑娘如何,是因为他以一个朋友的角度真心想了解,不是因为刚出了监狱和你恢复熟络的套近乎。他因为要逃命打断朋友的叙说,在他这样的人看来非常的不礼貌,于是他真诚地解释并且预约将来续讲。

  这也从他误会了Zero没给他带衣服的原因后(更正:起先Gustave因为Zero没带假胡子假鼻子不能好好伪装去逃亡而略有不快,既而因为Zero居然把他的香水忘带了而生气,生气之下口不择言就Zero来自的地方和外来移民身份一通狂喷,而在Zero说明自己是因为战争失去了所有家人才成为的难民后),非常认真几乎夸张的道歉可以看出。他的道歉有很大一部分其实是在自责,自责自己怎么可以把别人想成那样。

  回过头来说,Gustave为什么会死。他既是因为捍卫朋友也是因为捍卫自己。

  捍卫朋友就不用说了。

  捍卫自己这一点,是指就算当时Zero不是他的朋友,他也不会坐视士兵的行为。如果他坐视了士兵蛮横不讲理地欺压Zero,或任何人,那他也失去了自己的为人和良心,或者说,在这乱世中他认为仅存的那些人道主义也不存在了。

  Gustave和茨威格是有呼应的地方的,但他并不是茨威格的再现。这部作品也只是受茨威格[及作品]的启发,并不是仿茨威格风格。但你也能从中获得和阅读茨威格小说的某些相似感受,比如闭卷后不自觉一声叹息或者一缕你也不是特别确定的伤感,比如同在悲剧中夹杂着荒诞地对生命的庆祝。

  听Gustave说话的时候和读茨威格有类似的矛盾感觉。惊叹于他用词用语用诗的天马行空和精准优美,不明白怎么会又怎么能说这么长且半口气不歇,嫌他花言巧语的同时赞叹他的恰到好处。就像他对Madame D看上去逢场作戏嘴里能开花,但他内心也的确在乎这个前后入住过18(19?)年的行将就木的老妇人。

  读茨威格的时候心情很矛盾,贪婪与吝啬同在,兴奋与平静同在。贪婪地想读满每个字,就像光看进眼睛里还不太够的感觉。吝啬地不想要读得太快,不舍得读完。兴奋地想要接受下一个让你喟叹的转折。平静地感受他用这么铿锵逻辑的语言写出来的温柔细腻。

  希特勒要是要恨一个作家,茨威格必须榜上有名,一个犹太人用德语极尽了德语和文学的美。

  题外话:这电影里真是全大牌演员,简直是盛宴。

  05/05/2014

  放一个USNews的评(http://www.usnews.com/news/articles/2014/03/14/hints-of-history-in-the-grand-budapest-hotel),之前看电影的时候没注意的地方,关于电影中涉及的纳粹形象的几个说法:

  注意电影中占领了大饭店后,所有的旗帜都换成了ZZ标志。

  1)纳粹党卫军的英文缩写是SS,德文是Schutzstaffel。如果搜一下党卫军的徽标和旗帜(http://en.wikipedia.org/wiki/Schutzstaffel),会看见和电影中旗帜的极其相似处。

  2)ZZ和SS的相似处。

  3)Z又可以代表电影中虚构的Replublic of Zubrowka。

  不知道为什么觉得这几个说法挺有意思的。

  《布达佩斯大饭店》影评(八):色彩堪称完美

  人生根本没什么意义,因为一切都是过眼云烟,转眼就成了一具僵硬的尸体,若在年少的时候死去就好了,说不定她还留了几块钱给老朋友,但不到最后关头谁知道呢。 所有学美术的人都应当去看韦斯安德森的电影。完美严谨、严格对称的构图,天才一样无师自通又美绝人寰的配色。这部《布达佩斯大饭店》更是韦斯的集大成之作,在他一贯的马卡龙小清新、童心未泯、复古浪漫之上,揉进了描绘大时代追悼大历史的视野和格局,既荒诞不经又严肃优雅,既轻松诙谐又有无处不在的感伤和抒情,最后这些不同的质地交织出一部迷人的暧昧的韦斯作品,像一封寄往昨日世界的粉红色情书。只是他的电影个人风格如此强烈凸显,注定会被喜欢的人更加狂热,不屑的人愈加反感。

  《布达佩斯大饭店》影评(九):黑暗时代中的人性

  天哪!这摄影这色调简直美死了,最爱四平八稳的镜头,摇摇晃晃除非到第九区的程度,否则······影片一气呵成,蛮口扣人心弦,尤其后40分钟(个人比较low),看完就觉得这悬疑、越狱、追杀能让安德森风格化还蛮有意思的,结果看了好多好多大神的影评,仔细想想,这片真的能称得上是欧洲的文化苦旅,对茨威格非常不了解,光从电影来说,其台词之经典毋庸置疑。而内容上,迪米特里和他的手下象征法西斯,律师象征法制,管家道德忠诚的象征(虽然有时候还是要为自己的安危考虑),而故事的中心古斯塔沃是个犹太人,是个绅士,他是人性,是文化的传承人,是茨威格。影片用过穆斯塔法的口吻来讲述自己年轻做门童时与古斯塔沃的冒险故事,这些经历无不渗透着那个时代道德坍塌、文化凋零的黑暗气息。影片结尾几分钟失去了色彩,观赏的时候几乎掉下了眼泪,古先生是被纳粹(不知是不是纳粹,靠)杀死的,唉,出乎意料的是,这个死亡,竟然发生在看似大团圆的结局之后,紧接着女主也在这是分分钟治好的流感下凋亡,有点讽刺······其实印象最深的还是导演微缩模型的拍摄道具,呵呵,真的很有质感!

  最难忘怀的句子:You see, there are still faint glimmers of civilization left in this barbaric slaughterhouse that was once known as humanity”。你看,在野蛮的战场上还是有些文明的微光在闪动,那就是人性所在。

  《布达佩斯大饭店》影评(十):一个逝去的时代

  二战爆发后,茨威格写下了《昨日的世界》,缅怀那个逝去的古老、优雅、充满了绅士品格与骑士精神的欧洲,然后自杀于巴西。陈寅恪悼念王国维时说,当一种文化衰败之际,那些受到此文化滋养和影响的人会感到极大之痛苦。当纳粹的铁蹄踏遍欧洲、旧有的欧洲文化衰败之际,茨威格的痛苦大概不亚于王国维。电影结束后,第一个出现的名字不是导演韦斯·安德森、不是影片的制片人,也不是拉尔夫·费因斯这些大牌演员,而是茨威格,影片在怀念的是什么就很明显了。

  那个旧有的欧洲文化是什么样的呢?影片的主角古斯塔夫先生身上就可以看到这种文化培养出来的人会具有什么样的品质,毫无疑问,他虚荣、贪财、娘娘腔(一身骚紫色),看起来就不是一个典型的正面角色。但他永远是那么优雅,哪怕是逃亡的时候也不会显得慌张,身处监狱中也一直彬彬有礼,时刻都要保持得体与整洁,身上永远都洒满“羽之味”香水;他对待每一个顾客都真诚、热情而浪漫,让每一个年老的妇女都能得到尊重和快乐(与中国文化不同,在我们的传统里,那些浪漫多情、懂得如何取悦女性的男人都是西门庆式的流氓),哪怕那个女人已经死去了,他也会在棺材前真诚地称赞她;他是敬业的,对待自己的事业不仅仅是完成任务,而且完成得无比出色,他当年是最好的门童,现在他的学生zero在他的指导下也变成一个出色的、甚至超越他的门童;他是充满品味和诗意的 ,看得懂《苹果与男孩》的美,任何情境下都能朗诵出合适的诗,面对死亡与困境能发出充满哲思的感慨;他是也许有急躁的时刻,但在犯错后总是勇于认错的,他因为zero没有给他带来香水而指责对方的出身,但了解了门童原来是难民后又诚恳地道歉,并为自己的蛮横而深感愧疚;他也许看起来很娘娘腔,老妇人的儿子甚至说他是同性恋,但总是在需要的时刻勇敢站出来,在火车上受到盘查时尽力维护自己的门童乃至最后牺牲生命(“放开我的门童!”是整部影片最有力的台词了)。他也许显得迂腐、可笑,但却又是值得尊重和敬佩的。

  虽然电影看起来充满童话色彩,但这不是一个童话故事,不然它应该结束于zero和阿加莎的婚礼,然后告诉我们他们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它也不是一个英雄传奇,不然它应该告诉我们古斯塔夫先生是如何有力地与抗争,而不是让他显得如此无力。在喜剧形式的包装下,它讲得却是一个悲剧,一个时代和个体共同衰落的悲剧。

  影片采用层层嵌套的故事手法,让人想起本雅明,这个“欧洲最后一个知识分子”对于讲故事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有着精到的见解,而他和茨威格一样,在二战爆发后自杀身亡,不同的是他是死在西班牙。当古老的欧洲文化渐渐衰落,那些受这一文化滋养长大的人努力保持自己精神生命的完整,却最终迎来了肉体生命的毁灭,不论是自杀身亡,还是被人枪决。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