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极度空间》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极度空间》影评10篇

2017-12-21 21:3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极度空间》影评10篇

  《极度空间》是一部由约翰·卡朋特执导,Roddy Piper / 凯斯·大卫 / 梅格·福斯特主演的一部动作 / 恐怖 / 科幻 / 惊悚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极度空间》影评(一):关于统治的手段

  首先这片电影不难看,看了第二遍也觉得有意思。 男主角失业从一个别的什么地方来到大城市,有高楼大厦,高楼大厦应该象征(为什么要用这么装逼的词?)城市经济文化一个强力又同时具有约束性的符号,在工地遇到了黑人朋友,又在受灾民聚集地旁边的教堂里发现了些事情,最后得到了眼睛,看见了这个世界真实的一面,看见了一个大大的阴谋,而男主角为了使黑人朋友晓得这个事实带上眼睛而进行了长时间的搏斗,最后黑人朋友带上眼镜并且也看见了真实。 真实是,外星人到地球来耗散资源,统治地球,用一个信号辐射的方式麻痹人们的神经,让人们看不清他们的本来名目,甚至收买一部分人类让他们为自己服务。

  想要说的是,外星人统治地球的手段,如果你是外星人,你外形与地球人不同,你该怎么做?是不是也是采取这样的手段,或是这样的手段显得比较高明?或许这就是最高明的手段把?因为你总得隐藏你的外形吧?

  如果这外星人象征的是人类,也就是统治阶级,像《货币战争》里的可以主宰战争的资本家,那你应该如何统治下级薄弱的人类呢? 最高明的或许是洗脑,让你不知不觉地进入他们的圈套中而不自知。你以为你要做的但却是别人要求你做的。 但是现实如果真是如此,也没有像《极度空间》里的可以带眼镜看穿这一切也没有最后的电磁发射器可以破坏,现实就像,你要去破坏他们的这个动机,想看穿的想法都落入他们的圈套中,这一切就好像要长大的树苗,落入磁场的电子,是不能复返的。

  《极度空间》影评(二):They Live

  這是1988年的科幻喜劇片,男主角意外撿到一副太陽眼鏡,戴上後能夠看穿整個現代的表象文明,分層社會與傳播媒體,實際上都是使人心淪喪的洗腦活動。

  凡是戴上太陽眼鏡的人,舉目所見,大樓林立的招牌,都變成一面面寫著「購買」的看板;妙齡女子的海報,其實內置了「生育和結婚」的暗語;翻開雜誌,每一頁都是針對人心的高壓洗腦:「不思」、「不想」與「服從」。

  又是一部反體制、反烏托邦的作品,這種題材在科幻電影中屢見不顯,卻也總是永保新鮮。

  此片改編自Ray Nelson1963年的短篇故事《Eight O'Clock in the Morning》,男主角由WWE選手Roddy Piper飾演。中譯名稱是《極度空間》或《X光人》,而原片名《They Live》則更符合整部片的題旨。

  在片中,男主角在反抗組織基地的一面牆上看見了這樣的標語:They Live, We Sleep (他們無所不在,我們沉睡不醒)。

  戴上太陽眼鏡後,整個世界都會被透視,除此之外,也會發現整個世界是黑白的。這像是藉由彩色電視的發明,以諷刺人們無意中接受了更加強烈的感官刺激,迷失五光十色的虛妄與誘惑當中而渾然未覺。再者,還能看見那些享有公權力、所謂上層階級的人們的真面目:活死人。

  當然,看到後來會發現這片子還得下個「外星人」的標籤,這也是那些人之所以會看起來是行屍走肉的具體解釋。是這樣可憎的生物統治著人類,男主角與抵抗組織的反動就更有理由了。

  電視與廣播的發明,大大提升了人類思想傳遞的便利性。片中可見電視所帶來的無止盡思想灌輸:便是不斷接收,卻不思不想。於是這個社會成為一種虛妄的表象,人們以為自己無所不知,實際上卻是一無所知。

  此片帶有淡淡的黑色幽默,整體靠故事設計加分,男主角與友人的摔角橋段非常多餘,純屬炫技。除了對男主角的性格過於扁平、英雄式的作風缺乏解釋的餘地,仍是值得一看的佳片。

  《极度空间》影评(三):片头神父说:wake up -- 本片细节探讨

  这部片很大程度上靠近了某些真相。

  内容都可以和一些揭秘资料相符。

  如,ET的地下基地,星际门,月球、火星殖民地,幕后ZF,ET各方面的渗入,一些爬虫类可以模拟人类混迹在人群中,脑控,银行货币体系,消费价值观

  软揭秘进程—中国教育电视台揭秘外星生物蜥蜴人

  其实是探索频道的一个专题节目,通过事件、猜测和研究来重现一些现场。

  http://www.awaker.net/?p=4889

  《极度空间》影评(四):“愚”乐“致”死

  1984年,已经悄然的过去了20多年,我们庆幸,乔治奥威尔预言中的那个人人受监视的集权式社会不管在哪里都没有变成现实,在我们颂扬新世纪的民主时,又发现了这样如此可怕的事情。

  各种收视率极高的综艺节目被当作电影搬上银幕:先是去年的《爸爸去哪儿》再到前不久刚刚上映的《跑男》并且如今,我周围仍然有人兴致勃勃的商量去电影院去看那些垃圾,而看完后,竟然有人说要连着再看一场,我很鄙视这种人,可是没法说出来。无独有偶:有人竟然认为诺兰的《星际穿越》又闷又长,竟然不如《变形金刚4》和《白宫陷落》。。。。。。。。这些事情,尤使我无法忍受,我想,我们即将陷入《美丽新世界》那样的时代,那个娱乐至死,金钱至上的时代,格雷厄姆教士和伯恩斯说了很多关于来世的俏皮话。虽然圣经里没有任何明示,但格雷厄姆教士向观众保证,上帝偏爱那些能让人发笑的人。这是一个诚实错误,格雷厄姆只是错把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当成了上帝,这篇影评:我们便结合极度空间这部电影和美丽新世界,当然,还有波兹曼所著的娱乐至死来谈一谈。、

  电影一开始,展现的是一堵充满街头涂鸦的墙,看似为了让这部电影摇滚化,但这其实正暗示了如今千奇百怪种类繁多的娱乐社会,主人公是一个破衣烂衫,四海为家的流浪汉,他只能靠贫民窟施粥棚的粗茶淡饭来维持生命,导演使用他做主角是有深意的,历朝历代各国,看清真相的其实都是那些穷人富人是这个时代的牺牲品,已经完全被洗脑而不自知,正如奥威尔所说:“如果有希望,那么就掌握在穷人手中”别人,都在家里,观看某些所谓“名人”的表演,听着某些政客洗脑般的宣传:“清新,活力,没有罪恶”看着那些垃圾一般胡编滥造的所谓畅销书。当然,还有名不副实的广告,无处不在,他们已经接受了“清醒催眠”购买着一些根本不需要的东西,全然不知危险的降临。只有这些劳动者们,才有机会面对着灯红酒绿的都市,看着大家都在傻子一样的享乐,内心发出对人生,对社会无限的感慨,无家可归的,干得多拿钱少的流浪汉竟然仍旧说“我相信美国”这难道不是一个讽刺吗?钢铁厂仍旧开除人,这就是所谓的“生命竞赛”

  我之前说过,希望掌握在穷人手中,他,无意中看到看到墙上面所写的“they live"字,并无意中在教堂后面,看到了一个神秘的组织,这看似“无意”实际上是必然,因为,真相早晚会被揭露,如果不是在这些穷人之中,又能在哪里?

  这个秘密组织相信:一群外星怪物已经征服了人类,这些打扮成共和党人面目出现的外星人,他们悄悄占领我们的地球,为的是慢慢恶化我们的环境,使之适合他们的生存…… 这或许就是“软征服”吧

  谎言美好的,而真相必定是残酷的,是沉浸在虚无的美好中,还是看清残酷的真相,我们必定要做出选择,正如星美走出了地下餐厅,尼奥吞下了红色药片,主人公戴上了他们所秘密研制的眼镜,在眼镜下,一切都是不一样的景象——相貌恶心的外星人混杂在我们中间,电视、广告招牌、杂志全是外星人对我们进行“潜意识的催眠”的工具:顺从、结婚&生育、不要独立思想、看电视、购买、消费、不要质疑专家,而美元上的写的则是“这就是你的上帝”。 正如影片题目:they live。一切广播都在宣传:sleep,sleep,他们无处不在,我们沉睡不醒。电视上,所谓的共和党候选人瞪着两个大鬼眼睛【原谅我说的有点太俗了】说着一些令人洗脑的空话、套话。正如主角所说:摘下眼镜,她就像个正常人,戴上眼镜,就不能看,而别人却全然不知,仍旧和他们生活着,还在说着话,聊着天。正是如此,进入了发达的社会,我们的生活仿佛被固定化了,上学,工作,结婚,生子,直到最后的死亡,我们被这些无形的“怪物”控制着,欣然的过上了固定好的,奴隶般的生活。

  影片最后,主角和他的朋友来到了总部,摧毁了外星人的干扰器,虽然主人公已经倒下,外星人仍旧在猖狂,不过从此他们的形象和丑恶嘴脸从此大白于天下,我们推测,不久之后,外星怪物即将被完全消灭。

  影片上映之前,他在一次采访中曾大力抨击里根的“法西斯独裁”,“原教旨主义权力大为提升,政府对人民使用一种类似精神控制的手段。”不过,卡朋特显然低估了他观众的水平,“我预言只会有少数人明白故事的寓意,大多数则会说:‘他在干吗?他想给我传达什么信息?’之后,他们跳上自己的宝马车,回家,脱下昂贵的衣服、摘下劳力士手表,躺在按摩浴缸中说道,‘嗯,这电影不关我什么事。’”但显然卡朋特这个愤青想错了,影片上映之时观众们确实看明白了它的映射,《极度空间》获得了很好的观众反响(以及评论家的好评)——虽然这些人中间估计谁也不会有宝马车和按摩浴缸。

  而如今:媒体为了获得钱财与收视率,竟拼命地迎合某些愚昧的观众,我认为,今后就算是楚门的世界那样,也未必不可能冯小刚说的并没有错:“这种钱,很畸形”“这是电影的自杀”娱乐至死,必将是对艺术,不,是对一切的亵渎。这种情形,我不知是该哭,还是该笑。奥威尔害怕我们被所憎恨的东西毁掉,而赫胥黎害怕我们被我们所热爱的东西毁掉。

  影片就此结束,我的影评也就此接近尾声,我只想警告某些被媒体所洗脑的人:小心背后的怪物。这篇文章,也仅当做打在现代娱乐至死社会的一记耳光,仅此而已

  纳税猫

  2015年2月8日于京师

  《极度空间》影评(五):科幻外衣下的政治隐喻类平庸之作

  《极度空间》的题材其实并不是多么新鲜,借着科幻外衣的政治隐喻类文艺作品,在1988年已经不在少数了,说反乌托邦,批判集权主义,从乔治奥威尔的《一九八四》到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作为长篇小说比《极度空间》不知道高到哪里去,而批判电视这一大众媒介的“电视人”,“容器人”的概念也早已有之,其中尼尔波茨曼的《娱乐至死》和《童年消逝》可谓出色之作,反消费主义的让波德里亚的《消费社会》更把消费批得彻彻底底了。如果单从电影的科幻角度看呢,也是粗糙的不行了,各种bugs。譬如,如此高等文明程度的外星人,科技发达到宇宙空间超光速旅行,发明了瞬间移动手表,干扰人类正常思维的电磁波。然而打斗起来战五渣,不到最后一枪射不中男主,男主也是主角光环在身,神挡杀神,佛挡杀神,外星人真弱鸡。

  不过当男主拿到高科技墨镜看到加勒比海旅游广告后的隐喻是生育,大减价背后是消费,钞票是神,所谓成功人士都是骷髅外星人的时候,还真是有一定震撼感的。之后男主开始杀杀杀,在之后,遇到女主,决斗黑哥,然后就越来越平庸了,后半段草草了事的感觉,很难自圆其说,这么庞大的外星人基业三两下就被男主捣毁了

  总体感觉,电影要表达的东西很多,反消费主义,集权主义,电视娱乐…… 短时间内很难表达到位,导致片子拍得相当粗糙,其实我感觉这部电影完全可以像《西部世界》那样被改编成电视剧,而且这部电影和《西部世界》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极其相似,譬如,《西部世界》的host和guest的关系和这部电影中地球人和外星人之间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很类似。电视剧《西部世界》中的host发现真相的桥段和《极度空间》中主人公发现真相桥段也在某种程度上类似

  《极度空间》影评(六):极度空间,请接受洗脑

  或许在今天的观众看来,被电视媒体、广告洗脑已经是件非常容易接受的事情,我们甚至是欢喜雀跃的接受着,所谓“娱乐至死”,没人觉得有什么不对。那么,让我们先来看看恐怖大师约翰•卡朋特拍摄于1988年的《极度空间》。

  约翰•纳达是个流浪汉,他半天在洛杉矶的工地上干活,晚上与一群无家可归的家伙谁在一起。在这里,他发现了一个秘密的革命组织,他们确信外星人已经控制了人类、我们的社会岌岌可危。就像尼奥选择了那枚红色的药丸,纳达戴上他们研制的眼镜,看到了令人震惊的真相——相貌恶心的外星人混杂在我们中间,电视、广告招牌、杂志全是外星人对我们进行“潜意识的催眠”的工具:顺从、结婚&生育、不要独立思想、看电视、购买、消费、不要质疑专家,而美元上的写的则是“这就是你的上帝”。

  这些打扮成共和党人面目出现的外星人,他们悄悄占领我们的地球,为的是慢慢恶化我们的环境,使之适合他们的生存……

  《极度空间》以自雷•尼尔森的小说《早晨8点钟》为基础改编,或许让人想起《天外魔花》等50年代的经典外星人入侵题材的电影,但它展现的不再是对共产主义渗透的恐惧,而是另一种、《1984》式的对集权以及对消费主义的反讽。当然,还有约翰•卡朋特最原始的本意——讽刺里根政府(虽然卡朋特多年以来都是政治上的保守派)。

  影片上映之前,他在一次采访中曾大力抨击里根的“法西斯独裁”,“原教旨主义权力大为提升,政府对人民使用一种类似精神控制的手段。”不过,卡朋特显然低估了他观众的水平,“我预言只会有少数人明白故事的寓意,大多数则会说:‘他在干吗?他想给我传达什么信息?’之后,他们跳上自己的宝马车,回家,脱下昂贵的衣服、摘下劳力士手表,躺在按摩浴缸中说道,‘嗯,这电影不关我什么事。’”但显然卡朋特这个愤青想错了,影片上映之时观众们确实看明白了它的映射,《极度空间》获得了很好的观众反响(以及评论家的好评)——虽然这些人中间估计谁也不会有宝马车和按摩浴缸。

  但以现在的眼光看来,我们更可将这种指向模糊化。有人说,比起更具后现代精神的乔治•罗梅罗,比如《活死人之夜》将隐喻讽刺的矛头对准自由主义以及激进分子,卡朋特的《极度空间》未免显得悠闲古典而天真。但我觉得这正是卡朋特招人喜欢的地方。或许称得上缺点的是,影片的男主角由前摔跤手、廉价版库尔特•拉塞尔的罗迪•派珀主演,这让其中包含了太多漫画版的打斗场面。

  最有趣的是影片结尾,纳达捣毁了外星人的收发设施,他们纷纷现了原形,包括电视上正在呵斥“罗梅罗与卡朋特走得太远”了的著名影评人Gene Siskel与罗杰•艾伯特。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