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风柜来的人》观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风柜来的人》观后感精选10篇

2017-12-29 20:5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风柜来的人》观后感精选10篇

  《风柜来的人》是一部由侯孝贤执导,钮承泽 / 张世 / 庹宗华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风柜来的人》观后感(一):无处安放的青春

  将近三十年前的片子,那时候的钮承泽、张世还是那么的青涩,没有多么精致的画面,没有多么完美的配乐收声,只有漫漫的长镜头、夹杂着台语的对白还有躁动不安茫然无措的脸庞。然而平常却又真实的叙事使得电影在如今看来还是那么的深切。

  青春与成长永远是个美丽而又伤痛的话题。电影里阿清、阿荣那几个少年,生长在风柜,高中未毕业也未服兵役,整天无所事事,他们有大把大把的时间精力可以挥霍,他们赌博、偷票看电影、打桌球、打架生事以此来消耗着时光,他们骑着摩托在公路上肆意的驰骋,那样的张狂、那样的酣畅。渐渐地,那种百无聊赖的青春使他们空虚迷茫,他们开始觉得风柜太过安逸太过平淡,青春总是渴望着华光与刺激,于是,他们来到了高雄。大城市五光十色总是有着有人的吸引力,初到城市带着欣喜与些微的胆怯,坐错公交那段尤其的亲切,淡淡的羞涩很快被惊奇取代,他们坐在公车上探头探脑的张望着,看着高楼林立阿清说,等我发财了一定要搬过去住。青春就是这样的张狂直接、横冲直撞,毫不晦涩的说出自己想法,生猛而有力。

  然而若是说小镇孕育滋养着青春,那么城市必定是对青春的消耗与腐蚀。城市有太多的诱惑、太多的欺骗,无止境欲望与奔波会拉扯着你成长。

  呆在高雄,阿清阿荣开始找活干,并且渐渐地,朋友之间出现了一些分歧,电影里有一段是这样的,阿清坐在桌前认真的跟着收音机学日语,而阿荣却在一边不停地调笑着,后来警察来了阿荣以为是找自己的,这时阿清才发现阿荣又去打了人……在十八九岁的时候,我们大概都会有这样的感受,会觉得原来身边的朋友并不是那么的了解自己,这时我们觉得会失落茫然,慢慢的才会明白,原来这世上我们每个人都是不可避免孤独的,有些感受注定只能自己承担,这些、就是成长的代价。

  年少时,总是觉得父母束缚自己,总是挣扎着想要飞出去,一番风吹雨打、再回首,才发现那不是束缚,是包容的港湾。阿清离家后总是想给家里写信,却不知如何下笔,见信纸上有一只死了昆虫,就绕着虫子划框框,这一镜头让人十分有感同身受的体会,想必我们每个人都这样做过,画着画着思绪就飘到了很远的地方。在这里,阿清回想到了父亲英勇打蛇的情景,那是从儿时就对父亲产生的一种敬佩与依赖,而前面从阿清给父亲喂饭的不耐可以看出,他似乎对父亲是有着抵触心理的,其实,他是不能接受心里高大的父亲会变成不能自理的废人,是以后来父亲去世他才会表现得那么的伤痛。阿清是导演提取的一个缩影,他存在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上,那种对亲情的深深依恋又不懂表达。

  风柜来的人,讲了人更讲了风柜。记得初到高雄时,阿清他们在房间里放着“台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罗大佑的《鹿港小镇》唱出了小镇人的心声。镜头在风柜时,画面是空旷的街巷,广阔瓦蓝的天空、奔腾的大海单纯美好。是城市人对家乡的眷恋,对质朴的回归。

  最后阿清送走了小杏,挚友也要当兵服役了,似乎所有东西都在慢慢的离去,最后只剩下我们独自一人,结尾阿清站上板凳吆喝叫卖,是一种对青春流逝无奈与发泄,一种对青春最撕裂的告别。而镜头切换推远,路人是那么的无动于衷,没有人为你的流逝而伤怀,只有你自己而已,那么的真实、又是那么的残忍。

  整部电影缓缓而进、娓娓道来,短短98分钟,却让人真实恍惚的觉得青春真的就在那一个一个的胶卷中溜走了,这就是侯孝贤的真正电影的开始。

  《风柜来的人》观后感(二):風櫃來的人,那个年轻夏天

  很可惜的是,我第一次听到侯先生的时候,却是一个应当怀念他的时候。同样很可惜的是,第一次看《风柜来的人》的时候,是一个应当怀念那年那月的时候。倘若只有一个人在他离去的时候才能让我知道他曾经的存在,那么,还有什么样的那年那月不能让我一个人私自的去怀念,而不在乎它是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记忆

  1983年,风柜。那时候,我依然是游魂,或者说,是老朽身躯,仅存一息于世间。不过,我觉得电影的一切都很像,像自己记忆中的东西。

  其实绝对的不符合。从小不知犯错误是什么概念的我似乎还没有真正挨过沙包一样的拳头到底是什么滋味;除了跳墙被自己碰下来的砖头砸了自己脑袋以外,我身边的砖头从来就是砖头而非武器;到现在也只是在所谓现代化的鸡笼里试着在键盘上雕琢压根儿没用的代码,而真正工厂的流水线不过是新闻联播前15分钟里某些先进人物熟悉的背景罢了。83年的台湾,水深火热么?那么,我的93年,也差不多吧。

  那是农村,虽然不是一望无际,但是那条笔直的乡间小路和一骑尘土的少年们的背影,却类似的想起某部电影美国孤独的66号公路。还有,就是棒球。若不是现在,怎样会对这样的名字符号如此过敏。

  父亲这一个模糊但痛楚的记忆一直在这部片子里隐隐约约,但怎么看我也觉得,那是一段多么重要的记忆。侯先生赋予打蛇的意义我未能了解,我只能从片中隐约的提到感觉那是童年多么惊心动魄的一幕,而在那个时候父亲的动作如何能够那样的让他记忆犹新

  我发觉很多网上的评论都在说片中如何的迷茫感。真没感觉出来。迷茫的对立一定是头悬梁锥刺股,为XX而读书么?若真如此,我反倒觉得迷茫了。我把我的14岁当作风柜少年的14岁,现在看来什么是迷茫如今也不知道。发了财住洋房?或者赚了钱买电脑?“不知道”并不是迷茫吧,那个时候,我当然知道每天有时间上街要干嘛,同样,风柜的少年们,每天不也有着这样那样的设想和打算么?300块钱(83年的台币?)看场大屏幕自然景观电影,放到现在,也是很小资的追求了吧。

  年轻时候的浪漫憧憬怅然若失,在那些少年的电影里,在我自己的记忆里,的确,在我眼里清晰而非迷茫。邻家姐姐,海边表妹,就像曾经的日记,拿起不说话(或者没话找话)的电话,等等…一切憧憬的因素都有,但只是因为那个年龄,那种秘密,在他们在我,都是少年的回忆了。

  那个夏天,可惜,我是不知道,他们在服兵役之前的怅然了。《九局下半》,算是我的补习教材吧。

  想起李宗盛,结果发现,这样的片子结尾,居然本应该有他的音乐,却不知侯先生在这再版的电影里,为何删掉了。倒也无妨,找找吧,这算是有追求了吧。

  《风柜来的人》观后感(三):因为小说让我认识到侯孝贤的电影到底有多好看

  深夜失眠,2点钟的时候实在躺不住,翻开朱天文的《炎夏之都》。她很多出名的短篇都收入在此,其中就包括侯导这部著名的《风柜来的人》

  八十年代经典,也是侯导的代表作之一。现在看里面还集结了不少的明星,豆导钮承泽还是副未长成的样子

  很多人评论侯孝贤的电影总是会说“他有种对于孩童和少年时代的那种幻梦般的执迷,即使是一些细琐闲杂的小趣,他都会以一种近乎偏执的距离角度,去倾注自己情怀与关注。”也有人会拿他与已故的杨德昌作对比,说杨是拍尽了城市的繁华与落寞,而侯孝贤则是最好的乡村风情的诉书者。同是台湾电影的领军人物,同是在倾诉者成长的未知与彷徨,就我个人而言,杨德昌的电影可看度更高。

  最初会认为是剧本的问题,对白稀少会降低整部电影的可看度,让一般观众难以接受,而被奉之为经典的文艺片有少有是连篇累牍的作品,但直到昨晚我看到朱天文的原作小说,才知道小说中那些的细腻的情感导演也并没有捕捉到位,譬如小说中对于阿清妈妈听到阿清说要杀人,就扔了手里的菜刀过去,但又马上心疼的喊阿清姐姐一起来帮忙包扎,阿清看着母亲和姐姐两颗蓬松的脑袋蹲在他跟前,慌忙帮他擦药,让他简直痛恨自己,这也是阿清为什么会离开家乡去到高雄的直接原因。小说的语言诠释了这样一个虽看似是无赖年轻人真挚善良的一面,但他又无能为力只能逃开,然而电影却将这些一带而过只给了个远景交代了情节足以。还有好多处小说重点刻画的情节导演通通都省略了去,是想节约成本还是想尽量减少影片时间,让观众不至于在后面睡着。

  因这部片继而激发了我对之前所看过的侯导的些许经典片的回忆。从前看《悲情城市》那部被不少人认为是台湾电影集大成的作品,更是获得了金马奖金狮奖等等的殊荣。我看到大概三分之一的地方就实在是看不下去了,以前遇到这种情况我总是不断提醒自己这是经典这是经典,但这部片实在是没办法继续,直到现在它与我的记忆还只停留在那最初的三分之一,更别说之后的《童年往事》《海上花》《戏梦人生》等等。至今我唯一觉得还不错的是舒淇和张震合演的那部《最好的时光》但也只限于第一个小节。

  我想真心问一句侯孝贤的电影有多好看,他多有深度我暂且不论,可将一部如此感人的篇章拍的这样平淡无趣我是真的想不通。你或许想说我大概没什么文化,想看有趣的可以去看《阿凡达》和《盗梦空间》么,何必在这大言不惭,但我想说的是我看许鞍华的《天水围的日与夜》觉得这平淡怎么看也不会烦,看杨德昌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四个多小时我都没怎么眨眼,我看朱天文的《风柜来的人》看着看着夜里独自落泪。可我看侯导的电影,101分钟也坚持不到最后,还是睡着了。

  也许好的文字总不该拍成电影,这会害我们丧失了想象的权利。也许再好的画面也无法铺展出小说的描画,因为文字本身还有层特殊的魅力

  《风柜来的人》观后感(四):少年,你还在吗

  依稀记得在侯孝贤电影《风柜来的人》里叫做小清的那个少年问另一个同乡少年你还会回去吗,那个少年毫不犹豫地说回。那个“回”字就一直回荡在我的脑海里,就像那句“你走遍了全世界,可最终还是要回来做自己。”带给我的感慨一样,也许世界很大,可是总会有那种全世界仿佛只剩下你自己一个人的孤单感觉;也许心里可以容纳的地方很多,可是只有那么一个角落是留给你永远想回也回不去的故乡的,也许我们一路风尘仆仆地奔向远方,只是为了清楚它在自己心中到底占据多么重要的位置

  “远”到底在我们心中是被怎样定义的,我们总说渐行渐远,离曾经熟悉的人,熟悉的事,以及那个熟悉的地方,说到底,是因为我们对于内心深处的那块记忆还保留着最初的感动,我不是不想见那个保留在岁月底里少年的青涩脸庞,我不是不想和人谈起记忆中的欢笑泪水,或许有些人、有些事只是适合在夜深人静之时回味,才别有一番韵味,就像李太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或许只有影子才可排解自己心中的忧愁,才可以了解自己内心的孤独。

  没有哪一片云彩会带走一整个天空,不能说云彩的存在就没有意义,或许天空的颜色就是因为云彩才更加透明,记忆中的脸庞也不会因为谁而改变,可是记忆却因为这些脸庞而更显丰硕,让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停留在那一扇窗子前,来装点自己心中的梦。

  或许,那时的少年已不会再回来,清澈的眼神,清癯的脸庞,还有那个遥想远方的梦。不管此时的你身在何处,只是想轻轻地问一句:少年,你还在吗?还会偶尔回想起我们少年时共同做的那个久远的梦么?

  我想我们再见面时,没有过多的寒暄,没有多余的手势,只要一个眼神就已足够了。不管我们现在变成了何等模样,但勾起我们回忆的总是那个残存的梦,虽然不完整,但却足以让我用一整个岁月来祭奠我们的青春时光。或许我们各在天一涯,但是或许就是那段纯真年代让你我得以度过每一个艰难的时期,还会有陪我走一程的他人,但是总留有你的影子,好像又是你在一路陪我走着。

  少年,你会悄无声息地长大 ,但是这长大之中又是有多少如愿的,可是你还总是能够那样隐忍地成长着,我看到了你坚强的身躯,一如看到了你那含泪背后的微笑,因为,因为,我们同样深爱着这片土地,总是为着这份深沉这样迷恋着……

  14.8.10

  《风柜来的人》观后感(五):成长的代价

  当我们听懂了李宗盛的《风柜来的人》,

  当我们唏嘘张艾嘉的《成长的代价》,

  当我们对侯孝贤的《风柜来的人》深有感触的时候,

  是不是代表,我们已经长大了?

  阿清这个热血少年,有着一颗贪玩却正义的心,为了朋友去打架,为了哥哥去打架,血气方刚义气十足。他努力学习,踏实工作,爱看电影,即使身处底层,他仍然不放弃生活的正面追求,从澎湖来到高雄,倾心美丽的小杏但进退有礼。

  这样的一个少年,追求纯挚的爱情,也目睹了小杏和阿远的争吵和分离,最后心爱的人也要离自己远去。

  这样的一个少年,可以为朋友两肋插刀,也可以因朋友沾染不良习气的言语而大打出手。

  这样的一个少年,在11楼的空房子里见识过高雄的美丽,也见识到了城里人的欺骗,见识过阿荣姐姐姐夫们的不务正业,见识过阿远的投机取巧偷鸡摸狗,见识到人人都想发财的心。

  这样的一个少年,他的父亲一直病着,后来去世了,回到澎湖,还是靠在那个长满青草芦苇的简陋房子边,看着雾霭晨昏变化,湖泊淡漠美丽如故。

  谁来告诉他生死的答案?

  成长的仪式,竟是这样,一点点地在诗意的画面中,温情脉脉地完成了。而成长的代价,就是不断地失去。

  失去爱情。寓示小杏失去爱情的画面很美,高雄暂住的房子有两层,镜框两边是翠绿的藤蔓植物,楼上小杏在思索和张望,楼下阿远牵着摩托车的背影,画面唯美诗意,却彰显出两人的隔阂在慢慢加深。后来小杏要去台北,阿清应该会明白,自己一路在追赶和眺望,可终究有追不上的惆怅与感伤。

  亲情的断裂。有几幕家人吃饭的固定镜头。最开始是阿清打完架回来,独自一人快快吃饭,旁边是母亲在与众人打牌。一处是小时候吃饭被爸爸训导的画面,虽然拘谨但温馨,但那时父慈母爱,自己享受着孩童时代还存在的浓浓的亲情。最后是父亲去世后,一家人吃饭时姐姐一直教导弟弟该怎样做,阿清终于按耐不住怒火,掷碗而去,隐喻着亲情的断裂。

  都说侯孝贤的电影有苍凉感,可想而知,童年时父亲重病,母亲不堪重负自杀,小小年纪的自己在父母关爱缺失的日子里,除了跟朋友在一起玩乐能感觉到稍许的温情,还有什么能融化少年心中的愤懑与苍凉呢?

  镜头有一处是在家书信笺上的知了上叠化的,画面回到了小时候,看着勇猛的父亲打蛇,那时的庇佑者,现在去哪里了?如今,呆呆地坐在家门口的长椅上,回忆童年时母亲送健康的父亲上班,自己张望着小路尽头,一直望一直望,父亲的背影终究还是不见了。

  少年最后站在街上大声喊着“五十块三卷”,画面移到周围市民的生活,有卖豆腐的大叔,有卖菜的阿婆,有自顾自坐着卖药的阿姨,大家都神情木然。

  从乡镇到城市,从荒芜到华丽,从悲伤到苍凉,从男孩到男人。生活还在继续,孤独只能自己承受。

  每个人的青春,到最后都要谢幕,徒留下淡淡的感伤。

  关键词:空镜头、固定镜头、中远景;乡镇化工业化,城市转型,乡土文化;父辈缺失;电影的互文性;日本文化;服兵役

  《风柜来的人》观后感(六):去戏剧化的青春

  当下的青春片似乎要卯着劲儿比拼剧情的狗血,演员的美型和象征性怀旧物件的堆积,从这些角度来看,《风柜》完全是不符合当下观众的审美的。钮承泽等演员塑造的游手好闲的少年形象和每一个大城市城乡结合部里的游荡少年无甚区别。他们被放在影片所在环境当中是极为自然的,不需要任何戏剧化的努力。简单来说,走在高雄街头或者风柜乡下完全不会被当做外来者。他们不是以明星的身份来制造戏剧化的视觉冲突,而是为了情感的真实回归到生活之中,而电影则成为了类似于纪录片的记录真实生活的手段。

  无处不在的长镜头制造了一个距离较远的观望态度,不同于窥视、带有居高临下的俯视意味,仅仅是平常的观望,“不带情绪的关照”。几场少年的打斗戏,镜头都处在很远处,少年们打着打着就会打到镜头外面,只留下声音在画面外。好像观众都远远地站在一边,镜头没有为观众带来任何情绪的加强,任何对于打斗这样冲突的情绪补充都需要观众自己来进行。简直是一种纪录片一样的观看。几次BGM的出现都在于增加本不多的情绪:父亲目送儿子的离开、描绘高雄的城市熙攘、结尾的黯然(交响乐采用了维瓦尔第的四季组曲)。而每一次情绪的升华都紧接着远景固定长镜头,用辽远的空间感含蓄地终结了之前激烈的情绪。极为贴切地反映了“阳光底下,再悲伤恐怖的事情,都能够以人的胸襟和对生命的热爱而把它包容”。

  有些好的机位下的镜头反复的出现:从阿清他们的阳台看小杏的阳台,上面有把竹椅。不同人在上面坐着,在不同的时间、天气、光线下都有出现。镜头的重复增加了生活的不变感、熟悉感,告诉观众这并不是一场戏剧化的演出,制造了一种观众在观看他人生活的淡然。而事实上,整部片子几乎没有任何戏剧冲突,所有意义不明的打斗都带着少年嬉闹的意味,既没有为爱厮杀也没有朋友反目。阿清不断酝酿积蓄的情绪到结尾处也不过是化为了一声声贩卖磁带的吆喝,进而消逝在市井的喧闹声中。

  个人最喜欢的是对于阿清回忆少年往事的处理。在看电影的时候、在纸上无意识地画着圈儿的时候、望着父亲空空的椅子的时候,镜头就切到阳光下父亲的片段,极其自然的过渡。不需要任何对白的推进,抓住一个小小的实物或时刻就能进行这种过渡,确实,我们生活中的那种回忆,不也是如此吗?当尝到一口茶、闻到一种气味,或者仅仅是突然地想起来什么的时候,不也是不需要任何强迫性质的过渡吗?所以电影中这样的处理,极其地,极其地贴近生活。

  这种去剧情化的处理,减少冲突和戏剧感的手段让电影彻底升华成了一种艺术手段。并不是在讲一个故事,而是在于观察人,观察世界,用另一种眼光看世界,也是看自我。

  《风柜来的人》观后感(七):一样的青春,一样的苦闷

  侯孝贤导演一贯的风格,淡淡的、纯纯的。只是这一次充满了苦闷、压抑与孤寂。

  小岛,小岛上的人,中国人,台湾人。很中国却更台湾,他们已经本土化了。几十年的隔绝,他们的土地已经发酵出了自己的文化。疯狂的喜欢台湾好几年了,可是时至今日依然勾勒不出她的清晰的容颜。一面是文艺片中的台湾,一面是综艺节目里的台湾、偶像剧中的台湾,到底哪一面的她才是真实的她呢?侯孝贤的乡愁是可以体会到的,风貌也是真实而丰富的,只是已经老旧。当下的台湾,我真的无法描摹。

  青春的人生命力旺盛,有那么多的力量与激情,如果无处宣泄就只有滋事、压抑、苦闷、乖戾。要怎样的将自己撕裂才可以将其释放?立大志,有理想,走正道,努力拼搏?

  青年眼睁睁的看着她走了,连一句挽留、一丝表白的勇气都没有,感情被来来往往的人潮淹没,只有大声的叫卖来呼出心中的狂喊。只是依旧无人理睬。到这里,电影便结束了,导演毫不拖沓,收放自如、点到为止。感情已然宣泄,然而内心依然四面围墙、密不透风。

  《风柜来的人》观后感(八):像风一样自由,,,

  蛮喜欢影片的色调,淡淡的,幽幽的,风柜的白云,海,小屋,小道,都给人很安静的感觉,影片的叙述也很安静和简单,,原来世界上每个时代,每个角落的年轻人都是一样的,叛逆,冲动,单纯,对未来充满的幻想和期待,虽然最终要冲破自己的小宇宙,接受长大和现实,当然还有暗恋的滋味,,,

  :thanks 小王的推荐,嘿嘿嘿,,,

  :啊荣的姐姐和小杏很漂亮哎

  :张世,庹宗华,牛成哲好嫩啊,哈哈,很有趣

  :当时的衣服也不难看啊,看到了好多现在流行的影子

  :我喜欢 他们在海边跳舞的样子,

  :我喜欢那个小屋,能背靠着思考问题,风景很美,

  :当时台球的桌子好小啊,,,

  《风柜来的人》观后感(九):向更远处走去,向一个生疏世界走去

  说《风柜来的人》是侯孝贤最重要的作品,一点也不为过。

  正是这部电影,奠定了侯孝贤独特的影像风格。甚至可以说,在此片诞生前后的侯孝贤,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导演。

  《风柜来的人》观后感(十):平淡,真实

  一部很平淡的电影,没有高潮,没有低谷;一部很真实的电影,故事情节很简单,就是日常的生活,一个青少年一段时间内的生活。电影中的很多生活场景是我曾经历过的,所以很是能引起共鸣。最让我意外的是电影的结局,阿清送走了小杏,回来后得知郭仔马上要去当兵,最终离别的愁绪在“五十块三卷,买一送二”的吆喝中释放,影片也结束了,没有关于人物未来的任何暗示。看多了设定好人物未来的剧情,突然换一种形式,当时就感觉“咚“的一下”这就完了?“。不过回味一下,觉得还不错,平淡贯穿整个电影,直到结局,没有任何修饰,谁会知道这些人的未来,知道的只是他们的过去和现在,这才是生活。

  总体印象:平淡,真实。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