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经济学原理》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经济学原理》读后感10篇

2022-05-13 16:15:3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经济学原理》读后感10篇

  《经济学原理》是一本由[美] N.格里高利·曼昆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4.00元,页数:54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经济学原理》读后感(一):国五条和经济学

  记得在大二下学期的时候,老方告诉我他以后要改行搞经济,当时我听了觉得不可思议,一个学计算机的大牛放弃了本行,进入一个自己完全陌生的行业,这是有多么艰难。不过,如今他已经身在汇丰商学院,算是初步达到了自己的目标。

  经济在国内确实很热,经济,金融这些相关专业的高考录取分数一年高过一年,似乎越来越多的人都要投入到这个行业之中,老方只是我认识的很多人中的一个罢了。去年回家的时候大刘告诉我他也要从工科转到经济,这让当时聚餐的高中同学们感慨了好一阵。有一些朋友告诉我,经济的力量是如此的巨大,像什么量子基金,对冲基金一下子就能把一个国家搞垮,这完全是无声的战争,如果你懂股票,一下子就能把这辈子的钱全部挣回来,抵得上辛辛苦苦累死累活工作几十年。

  也许他们说的是对的,他们的选择也是有道理的,在曼昆的这本《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中,我确实见识了经济学的强大,亚当·斯密能提出那只看不见的手实在伟大。

  如果要了解经济学,肯定首先要了解经济学十大原理:

  原理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原理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

  原理四: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原理五: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都变得更好

  原理六: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

  原理七: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原理八: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和劳务的能力

  原理九:当政府发行了过多的货币时,物价上涨

  原理十: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以上十大原理从“人们如何做出决策”,“人们如何相互交易”,“整体经济如何运行”三个方面揭示出了经济学的基础。除了这十大原理以外,最重要的莫过于供给需求曲线,整个市场的交易都可以用它来表示。根据一句古谚语的说法,只要学会说“供给和需求”,甚至连一只鹦鹉都可以成为一个经济学家。下面,借助于这个工具,可以对当下议论最多的国五条进行简单的分析。

  在国五条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对二手房征收20%的高额税,这里我们不考虑之前出台的一系列限购等等政策,仅仅对比有这个税和没这个税的情况。在此之前需要引入以下几个名词:

  需求价格弹性:衡量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如果一种物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很大,就说这种物品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如果一种物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很小,就说这种物品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

  供给弹性:衡量供给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考虑到中国的行情,对于买房这个需求来说可以说是缺乏弹性的,无论房价多贵房总是要买,无论是二手房还是一手房都是一样的。相反,对于卖二手房的人来说,都希望自己的房子能以高价卖出,对于价格显得很在意,可以说供给是富有弹性的。加上税收后,由供给需求曲线得知,税收负担更多地落在缺乏弹性的市场一方身上,这里税收负担将会更多地由买房者承担,而卖房者承担的较少,等于是说买房者以比没有税收时高的多的价格才能买到房,卖房者得到的价格也只比没有税收时的价格低一点,最终而言真正受害的还是那些需要房子的人。当然,如果再考虑无谓损失的话,税收规模越高带来的无谓损失越大,让买者和卖者更不能实现贸易的好处,给市场带来的坏处更大。

  不难想象,政府这么做的目的虽然能暂时减少一线城市的成交量,但不代表能压制房价,所以也就有了下面在网上流传的一个笑话:

  大清早,一哥们对我说:“看新闻了吗?发改委官员被劫匪绑架了,劫匪让拿一千万赎人,要不然就用汽油烧死。现在正募捐着呢,咱也捐点吧。”我说:“好,大家伙儿一般都捐多少?”那哥们说:“看情况吧,有捐2升的,也有捐10升的。

  如何真正解决房子问题,我觉得真正的原因是政府对高价土地的依赖,而对土地征税恰恰因为土地的供给弹性为零而使土地所有者承担了全部税收负担。当然,政府不是傻子,怎么会让自己给自己交税呢?

  《经济学原理》读后感(二):早就想学一点经济学

  早就想学一点经济学,却一直没有任何行动。十二月初收到书开始,只是稍微翻了一下后,就一直放在那里。选择在2012年的第一天开始读这本书,是希望能给自己新的一年带来一些理财知识和财运。这原本是大学的任务的,现在很自责大学时没能抽出一个月的时间学习一下。当然,即便在大学中如果借来读的话,也不过是像其他书一样,随便读一下序和第一章之后,就无限期的拖延下去,直到借书期满抱着沉甸甸的十本书去还。

  初次知道曼昆的经济学忘记是在什么时候了。大概是去年秋冬在棠下的路边书摊见过的吧。当时的观念还是宏观在前,微观在后的。随便翻时才知要先读微观经济学,再读宏观经济学。而我也被500多页的微观经济学所震慑。直到开始读,才发现远非震慑能够形容。

  这部书的确还算是浅显易懂,不愧封四所说的“学生导向”。扬扬洒洒,内容充实广博,条理清晰,措辞严谨。从这里就能看出教书育人的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跟靠收集资料凑成一本书坑蒙拐骗赚稿费的作者有多大的不同。阅读的时候,不仅一次疑问他是怎么写出的这部500多页的大部头,内容充实推测作者必然花了很大的辛苦。但是本书没有参考目录,不知道曼昆自己参考了多少别人的资料。

  这本书给那些企业命名很幽默风趣,比如快乐山谷有三家工业企业,录唱片的叫Johnny Rockabilly,开三明治的是我具有创新精神的叔叔,小咖啡公司叫Little Kona,控制咖啡市场的叫Big Brew。除此之外并且还埋了许多彩蛋,光我知道的就有三个,据我推测有三个之上。一个是在20页问题与应用第6题,三位经理分别是哈利、罗恩和赫敏。答案也正如罗琳笔下那样,赫敏在知识上的观点是最准确的。118页问题与应用第10题,两个司机是Tom和Jerry,彩蛋三忘记在哪了。

  然而即便有学生导向的定位,有幽默风趣的语言,本书的知识我还是没能够全部弄懂。也许是因为自己是文科生,对很多地方一知半解,一掠而过。而有的地方总是读不明白,十分纠结,还有很多地方过目即忘。在读完一天之后的今天,我已经忘记的差不多了。不知道为什么,现在读书总是读不进去了,眼睛在一排排字上掠过去,这仅仅是一排字,在我的脑袋中根本无法转变成具有意义的一句话。我想努力的弄懂,必须转回头去看第二遍,第三遍,但脑袋中还没有被灌输文段所要传达的信息。

  在我看来,这本书当然也有不足的地方,而且很明显。

  首先是这本书的受众问题。这本书更加偏向于美国学生。有多处地方的政策和数据都与我国的国情完全无法匹配。这些信息完全可以一掠而过。

  其次是翻译问题。这本书的翻译只能称之为翻译了,的确很小心翼翼,努力不出错误,但是太忠实于原版了。如果能在全书知识架构和体系的基础上,将常识性的国家和政策信息改为中国国情的,那就比较好了。

  需要更加强调的是,这本书的问题与应用部分。在我看来,有些题目的问法是不严谨的,导致我自己给自己找矛盾。很多题目自己根本不确定,到最后只好放弃。做这一部分的题目时,是必须要配合答案才能够弄明白的。至少对我来说,没有答案就像是盲人摸象。如果这本书能在后面附上所有的答案和解释,这才是比较完全的。

  还有个脑残的部分,就是术语表和索引。作为中文版的书,接收的信息必然是中文的,而读者也必然是按照汉语习惯来思考。如果有疑问要查询一个术语或者是一段的内容时,必然是像查字典一般先找第一个字,按照汉语拼音顺序找起。但译者直接将此部分翻译成中文,甚至都不重新排一下序。从汉语的角度看,这完全是一锅大杂烩,根本没有可取之处,还不如没有。现在我要查询一个内容时,需要先转换成英文,在术语这一块还能稍微应付,但是在索引这一块时,就完全找不到北了。其实很好解决,只需要排版时排一下序,就有那么麻烦么?是根本就没考虑吧。

  另外,发现自己变了。在高中之前,有不会的问题我会努力弄明白,现在我只是稍微思考一下解决不出来就跳过。这应该就是好学生跟差学生的区别了吧。我想,我已经由前者变成了后者。

  《经济学原理》读后感(三):微观经济学------曼昆著

  本书开篇就给出了经济学十大原理,给了我一个对于本书的系统理解,这一点我想当的喜欢,对于这十大原理的认同,我要把它们敲出来。

  原理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原理二:某种的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原理四: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原理五: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都变得更好

  原理六: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

  原理七: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原理八: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和劳务的能力

  原理九: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是,物价上升

  原理十: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然后作者逐篇对微观经济进行解释,在解释的过程中,穿插了很多的例子和一些政府数据报告,这些都能使我更容易接受。并且作者时刻围绕着这十大原理进行解释,因为这十大原理就是经济最为基础、最为根本的。

  推荐下书中的亮点(自己感觉的):文中的概念解释的非常通俗易懂,其中的图形描述也很到位,都能使我更好的去理解。对于经济常识的穿插也非常好,使我对于经济学有了更浓的兴趣。

  本书作者不但在理论方面有深刻的见解,而且对于实际操作也有相当丰富的经验,这点对于我们去学习,去认识有很强的说服力。

  最后一章对于微观经济学前沿那些说法,能使人更为理智的去学习。

  谢谢作者写了这样的一本书。

  《经济学原理》读后感(四):微观经济学原理章节总结 (2014.7.24 更新至第十七章)

  于是把手写笔记又誊了一遍到印象笔记里,当备份。 测试过没有印象笔记账号也是可以查看的,仅供参考。

  本来是想在整理的时候把英文版也看一遍,但实在还是犯懒,而且考虑到后期阅读量的问题,就只是把一些大标题的英文附上了。╮( ̄▽ ̄")╭

  大家凑合看吧,希望能有那么点参考意义。

  顺便如果有理解错误也欢迎指正啊!

  =================答题线内请勿作答============

  笔记本共享地址:

  https://app.yinxiang.com/pub/se7en_upflying2u/www.microeconomics_se7en.com#b=8d809173-d1e1-447c-bfc4-5c427c9be5ac&st=p&n=e503ad90-5711-4cca-975f-1e8919f87d62

  第一章:

  https://app.yinxiang.com/shard/s1/sh/660d6b3c-6aad-4412-9203-9d205af015b9/32c887c8022ec88e149214f566af4ea2

  第二章:

  https://app.yinxiang.com/shard/s1/sh/28d603a7-fe22-453f-878f-3545dfd5d769/3146dccae7671d1e7322cfed62583a2f

  第三章:

  https://app.yinxiang.com/shard/s1/sh/db457825-9374-4569-8b37-bbbd1023e7f4/1ddc853fbfee8cd7298a53c4cbf8b951

  第四章:

  https://app.yinxiang.com/shard/s1/sh/227ec65e-1948-4bae-96a2-9e73dc9d63ea/fc4f1bd2eb469a278c131c4c251a0ee0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经济学原理》读后感(五):微观经济学原理提纲

  1.导言

  A.经济学十大原理

  a..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c.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d.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e.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都变得很好。

  f.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好方法。

  g.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h.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和劳务的能力。

  i.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

  j.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直接的短期权衡取舍。

  .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a.作为科学家的经济学家:科学方法(观察、理论和进一步观察),假设,经济模型,循环流量图,生产可能性边界(27页),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作为政策顾问的经济学家:实例分析与规范分析。(32页)

  c.经济学家意见分歧的原因:科学判断不同,价值观不同,感觉与现实。

  C.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

  a.比较优势:专业化的动力,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必须放弃的东西,60页),绝对优势,比较优势(60页)。

  2.市场的运行方式

  A.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

  a.市场与竞争:市场,竞争(71页)

  .需求:需求曲线(价格和需求量之间的关系),市场需求与个人需求,需求曲线的移动。

  c.供给:供给曲线(价格与供给量直接的关系),市场供给与个人供给,供给曲线的移动。

  d.供给与需求的结合:均衡,分析均衡变动的三个步骤(先确定谁动,再确定怎么动,最后确定动过后的影响)(86页)

  e.价格如何配置资源。

  .弹性及其应用

  a.需求弹性:需求价格弹性的及其决定因素(相近替代品的可获得性,必需品与奢侈品,市场的定义,时间框架,99页),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需求价格弹性=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价格变动百分比,100页)。

  .供给弹性:供给价格弹性及其决定因素,供给价格弹性的计算(供给价格弹性=供给量变动百分比/价格变动百分比,100页)。

  C.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

  a.价格控制:价格上限对市场结果的影响方式,价格下限对市场结果的影响方式(121页)。

  .税收:向买者征税对市场结果的影响方式,像卖者征税对市场结果的影响方式,弹性与税收归宿。(134页)

  3.市场和福利(福利经济学,143页)

  A.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

  a.消费者剩余:支付意愿(衡量买者对物品的评价,144页),用需求曲线衡量消费者剩余(“在任何一种数量时,需求曲线给出的价格表示边际买者的支付意愿”,146页)。

  .生产者剩余:成本(机会成本,卖者为了使生产一种物品而必须放弃的每种东西的价值)与销售意愿(151页),用供给曲线衡量生产者剩余。(“在任何一种数量时,供给曲线给出的价格表示边际卖者的成本”,152页)

  c.市场效率:仁慈的社会计划者,效率(资源配置使社会所有成员得到的总剩余最大化的性质),平等(在社会成员在平均地分配经济成果的特性),消费者剩余=买者的评价-买者支付的量,生产者剩余=卖者得到的量-卖者的成本,总剩余=买者的评价-卖者的成本(156页),市场均衡的评价(均衡点的资源配置使总剩余最大化,所以就是效率点),“均衡的结果是资源的有效配置。”(157页)

  d.市场效率与市场失灵:市场实力,外部性。(163页)

  .(应用)赋税的代价

  a.无谓损失:“市场扭曲(例如税收)引起的总剩余减少。”(171页)

  .决定无谓损失的因素:供给和需求的价格弹性,供给和需求的价格弹性越大,无谓损失就越大。(172页)

  C.(应用)国际贸易

  a.决定贸易的因素:世界价格和比较优势,“贸易之所以互惠是因为它使各国可以专门从事自己最擅长的活动。”(186页)

  .贸易的赢家和输家:出口国的得失,进口国的得失(187页),关税的影响(191页)。

  c.各种限制贸易的观点:工作岗位论(196页),国际安全论,幼稚产业论,不公平竞争论,作为讨价还价筹码的保护论。

  4.公共部门经济学

  A.外部性

  a.外部性和市场无效率: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无补偿的影响(211页),正的外部性,负的外部性,外部性内在化。

  .针对外部性的公共政策:管制(命令与控制政策),矫正性税收与补贴(以市场为基础的政策),可交易的污染许可证(以市场为基础的政策)。

  c.外部性的私人解决方法:科斯定理(认为如果私人各方可以无成本地就资源配置进行协商,那么,他们就可以自己解决外部性问题的一个命题,225页),交易成本(各方在达成协议与遵守协议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

  .公共物品与公共资源

  a.不同类型的物品:排他性(一种物品具有的可以阻止一个人使用该物品的特性),消费中的竞争性(一个人使用一种物品将减少其他人对该物品的使用的特性。)私人物品,自然垄断,公有资源,公共物品。(233页)

  .公共物品:搭便车者,国防,基础研究,反贫困,成本-收益分析(比较提供一种公共物品的社会成本与社会收益的研究)。(234页)

  c.公共资源:公地悲剧,清洁的空气和水,拥挤的道路,鱼、鲸和其他野生动物。(239页)

  C.税制的设计

  a.美国政府的财政概况:联邦政府,州与地方政府。

  .税收和效率:无谓损失,管理负担,边际税率与平均税率(258页),定额税(259页)。

  c.税收与平等:受益原则,支付能力原则,税收归宿与税收平等。(259页)

  d.平等与效率之间的权衡取舍:(266页)

  5.企业行为与产业组织

  A.生产成本

  a.成本:利润=总收益-总成本,显性成本,隐性成本,经济利润,会计利润。(276页)

  .生产与成本:生产函数:“用于生产一种物品的投入量与该物品产量直接的关系。”(277页)边际产量:增加一单位投入所引起的产量增加。(279页)边际产量递减。

  c.成本的各种衡量指标:固定成本,可变成本,平均成本(平均总成本(ATC),平均固定成本,平均可变成本(AVC),282页),边际成本(MC):额外一单位产量所引起的总成本的增加。成本曲线及其形状,有效规模(使平均总成本最小的产量,通常位于平均总成本曲线与边际成本曲线的交点。),“只要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总成本,平均总成本就下降;只要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总成本,平均总成本就上升。”(284页)

  d.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长期平均总成本曲线是比短期平均总成本曲线平坦得多的U型曲线。”(287页)规模经济,规模不经济。

  .竞争市场上的企业(363页总结)

  a.竞争市场:“有许多交易相同产品的卖者与卖者,以至于每一个买者和卖者都是价格接受者的市场”。“对所有企业而言,平均收益(总收益除以销售量)等于物品的价格。”“对竞争企业而言,边际收益(MR)(增加一单位销售量所引起的总收益变动)等于物品的价格”。(296页)

  .利润最大化与竞争企业的供给曲线:边际成本曲线和企业的供给决策(“在利润最大化的产量水平时,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正好相等。”“边际成本曲线也是竞争企业的(注:短期)供给曲线(还未考虑企业停止营业和退出或进入的决策情况)。”),企业的短期停止营业决策(“如果生产能得到的收益小于生产的可变成本,企业就停止营业。”“竞争企业的短期供给曲线是边际成本曲线在平均可变成本(AVC)曲线以上的那一部分。”),沉没成本,企业退出或进入一个市场的长期决策(“如果从生产中的的的收益小于它的总成本(ATC),企业就应退出市场。”)(299页)另:竞争企业的需求曲线为一条完全富有弹性的水平线。(318页)

  c.竞争市场的供给曲线:短期:有固定数量企业的市场供给(“只要价格高于平均可变成本,每个企业的边际成本曲线就是其供给曲线。”);长期:有进入与退出的市场供给(根据309页的描述,这里假设的市场模型为(存在大量潜在进入者,每个企业的成本相同),然后做以下分析。利润=(P-ATC)×Q,“只有当价格与评价总成本被推到相等时,进入与退出过程才结束”“在可以自由进入与退出的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中,企业一定是在其有效规模上运营。”“长期市场供给曲线必然是这种价格(平均总成本最低的价格,307页)的水平线……是一条完全富有弹性的供给曲线。”)如果竞争企业利润为零,为什么他们要留在市场上?(因为会计利润不是零),短期与长期的需求移动,为什么长期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两个原因(由于现实中未必存在大量潜在进入者,每个企业的成本也可能不同。):用于生产的资源数量可能有限,不同企业可能有不同的成本。特别是在企业存在不同成本的情况下,“市场价格表示边际企业——如果价格有任何下降就退出市场的企业——的平均成本。”)(309页)

  C.垄断(363页总结)

  a.为什么会产生垄断:垄断企业(一种没有相近替代品的产品的唯一卖者的企业),垄断资源,政府创造的垄断,自然垄断。(315页)

  .垄断者如何做出生产与定价决策:垄断与竞争(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就是市场需求曲线),垄断者的收益(“垄断者的边际收益总是小于其物品的价格”),利润最大化(“垄断者的利润最大化产量是由边际收益曲线与边际成本曲线的交点决定的。”“在垄断市场上,价格大于边际成本”“P>MR=MC”),垄断者的利润(323页),为什么垄断者没有供给曲线?(因为垄断企业是价格制定者,垄断企业在选择供给量的同时确定价格。)(323页)

  c.垄断的福利代价:无谓损失(“边际成本曲线反应垄断者的成本”“可以在需求曲线与边际成本曲线相交之处找出社会有效率的产量。”“垄断者生产的产量小于社会有效率的产量。”“垄断定价使一些对双方有益的交易无法进行。”),垄断利润是一种社会代价吗?(328页)

  d.价格歧视:329页,“以不同价格向不同顾客出售同一种物品的经营做法。”“价格歧视是利润最大化垄断者的一种理性策略”“价格歧视要求能根据支付意愿划分顾客。”“某些市场势力会阻止企业实行价格歧视。”“价格歧视可以增进经济福利。”,价格歧视的例子(电影票,飞机票价,折扣券,助学金,数量折扣。)

  e.对垄断的公共政策:用反托拉斯法增强竞争,管制,公有制,不作为。(340页)

  D.垄断竞争(363页总结)

  a.在垄断与完全竞争之间:寡头,垄断竞争。

  .有差别产品的竞争:短期中的垄断竞争企业(“面临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垄断竞争企业遵循垄断者的利润最大化规律:它选择生产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产量,然后用其需求曲线找出它可以出售的价格。”),长期均衡(“正如在垄断市场上一样,价格大于边际成本。”“正如在竞争市场上一样,价格等于平均总成本。”),垄断竞争与完全竞争(生产能力过剩,高于边际成本的价格加成,352页),垄断竞争与社会福利(“垄断竞争市场存在垄断定价的正常的无谓损失。”,产品多样化外部性,抢走业务外部性,354页)。

  c.广告:作为质量信号的广告,品牌(360页)。

  E.寡头

  a.只有少数几个卖者的市场:双头,竞争、垄断和卡特尔,寡头的均衡(纳什均衡,“当寡头企业单独地选择利润最大化的产量时,他们生产的产量大于垄断但小于竞争的产量水平,寡头价格低于垄断价格,但高于竞争价格(竞争价格等于边际成本)。”,370页),寡头数量如何影响市场结果(产量效应,价格效应)。

  .合作经济学:囚徒困境(占优策略,372页),囚徒困境与社会福利,人们有时能合作的原因(博弈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多次的,多次博弈中合作是容易的。)。

  c.针对寡头的公共政策:贸易限制与反托拉斯法(380页)。

  6.劳动市场经济学

  A.生产要素市场

  a.劳动的需求:竞争的、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劳动的边际产量(增加的一单位劳动所引起的产量增加量),边际产量递减,边际产量值(一种投入的边际产量乘以该产品的价格),“一个竞争性的、利润最大化企业雇佣的工人数要达到劳动的边际产量只等于工资的那一点。401页”,“对一个竞争性的、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来说,边际产量值曲线也是劳动需求曲线。402页”,“当一个竞争企业雇佣的劳动达到边际产量值等于工资的那一点时,它的产量也就达到价格等于边际成本的那一点。402页”,什么引起劳动需求曲线移动?(产品价格,技术变革,其他要素的供给。403页)

  .劳动的供给:工作与闲暇的权衡取舍(劳动的供给曲线并不一定向右上方倾斜,404页),什么引起劳动供给曲线移动?(嗜好变动,可供选择的机会改变,移民。405页)

  c.劳动市场的均衡:“工资调整使劳动的供求平衡。”“工资等于劳动的边际产量值”,“改变劳动供求的任何事件都必定使均衡工资和边际产量值等值变动,因为这两个量必定总是相等的。”406页,劳动供给的移动,劳动需求的移动。

  d.其他生产要素:土地和资本:资本,土地和资本的市场均衡(购买价格,租赁价格,“劳动、土地和资本各自赚到了它们在生产过程中的边际贡献的价值。”412页)

  .收入与歧视

  a.决定均衡工资的若干因素:补偿性工资差别(“为抵消不同工作的非货币特性而产生的工资差别”),人力资本(“对人的投资的积累,如教育和在职培训。”),能力、努力和机遇,教育的另一种观点:信号,超级明星现象,高于均衡的工资、最低工资法、工会和效率工资。(427页)

  歧视经济学:歧视(“对仅仅由于种族、宗教、性别、年龄或其他个人特征不同的相似个人提供不同的机会。”427页),劳动市场歧视的衡量,雇主的歧视,顾客与政府的歧视。

  C.收入不平等与贫困

  a.不平等的衡量:贫困率(“家庭收入低于一个称为贫困线的绝对水平的人口百分比。”440页),贫困线(“由联邦政府根据每个家庭规模确定的一种收入绝对水平,低于这一水平的家庭被认为处于贫困状态。”440页),衡量不平衡时的问题(实物转移支付,经济生命周期(生命周期:在人的一生中有规律的收入变动形式。),暂时收入与持久收入。)经济流动性。

  .收入再分配的政治哲学:功利主义(政府应该选择使社会上所有人总效用最大化的政策。效应(utility):衡量幸福或满足程度的指标。446页),自由主义(政府应该选择必要的公正的政策,最大最小准则:认为政府的目标应该是使社会上状况最差的人的福利最大化。社会保险:旨在保护人民规避负面事件风险的政府政策。448页),自由至上主义(政府应该惩罚犯罪并实行自愿的协议,但不应该实行收入再分配。)

  c.减少贫困的政策:最低工资法,福利(补贴需要者收入的政府计划,450页),负所得税(向高收入家庭征税并给低收入家庭补贴的税制。451页),实物转移支付,反贫困计划和工作激励。

  7.深入研究的论题

  A.消费者选择理论

  a.预算约束:消费者能买得起什么:预算约束线(“对消费者可以支付得起的消费组合的限制。”463页)

  .偏好:消费者想要什么:用无差异曲线代表偏好(无差异曲线(一条表示给消费者相同满足程度的消费组合的曲线),边际替代率(消费者愿意以一种物品交换另一种物品的比率。464页)),无差异曲线的四个特征(1.消费者对较高无差异曲线的偏好大于较低无差异曲线;2.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3.无差异曲线不相交;4.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465页),无差异曲线的两个极端例子(完全替代品,完全互补品,467页),

  c.最优化:消费者选择什么:消费者的最优选择,收入变动如何影响消费者的选择,价格变动如何影响消费者的选择,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472页),需求曲线的推导。(474页)

  d.三种应用:所有的需求曲线都向右下方倾斜吗?(需求定理,吉芬物品,476页),工资如何影响劳动供给(477页),利率如何影响家庭储蓄。(480页)

  .微观经济学前沿

  a.不对称信息:隐蔽性行为:委托人、代理人及道德风险(488页),隐蔽性特征:逆向选择和次品问题(489页),为传递私人信息发信号(490页),引起信息披露的筛选(492页),不对称信息与公共政策(493页)。

  .政治经济学:康多赛投票悖论,阿罗不可能性定理,中值选民说了算,政治家也是人(497页)。

  c.行为经济学:人并不总是理性的(人们过分自信,人们过分重视从现实生活中观察到的细枝末节,人们不愿改变自己的观念,500页),人关注公正,人有时是矛盾的。

  《经济学原理》读后感(六):科普1

  安全带减少了谨慎开车的利益,所以导致车祸次数增加,净结果是司机死亡人数少了,但是行人死亡人数多了。

  货币增加可以短期刺激物品与劳务需求,也就意味着更少的人失业,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项政策会导致越来越严重的通货膨胀。

  专业化和贸易的好处不在于绝对优势,而是基于比较优势。

  “”对于美国的200年的过去来说,美国人大部分住在农村耕种。农业技术的进步增加了单产量,同时,食物的需求缺乏弹性,这种供给增加引起了农业收益的减少,所以鼓励人们离开农业。“

  历史是面镜子,或早或晚的一个轮回。

  政府设置最低工资标准和设置最高租金标准,是否有助于增加就业和提供给租房者人的实际实惠,以经济学角度来看,并不会,供需曲线还是一样,上下限的设置使得他没有弹性,反而会伤害原本可以受惠者的利益。-

  其实想想国内楼市呢,呵,如果一切推理的话,感觉结果一样。

  消费者剩余衡量了买着从一种物品中得到的自己感觉到的利益。

  生产者剩余衡量卖家从参与市场中得到的利益。

  拉弗曲线和供给学派经济学:

  拉弗曲线:税率如此之高,以至于降低税率实际上反而会增加税收收入。

  里根讲诉案例-战时电影附加税90%,拍完四部就达到最高档,所以拍完四部他们就停止工作,去乡下度假。

  里根1980年竞选时,把减税作为施政纲领,减税可以适当地工作鼓励,这种激励会提高经济福利,甚至增加收入,降低税率是鼓励人们增加他们的供给的劳动数量。所以拉弗和里根的观点以供给学派经济学而闻名。

  负外部性使市场生产的数量大于社会合意的数量,正外部性使市场数量小于社会合意的数量。正外部性一种潜在重要的类型是技术溢出。负外部性政策1.管制-让每个工厂排污量减少300吨。2.矫正税--每吨废物征收5万美元税收。

  公地悲剧:一个寓言,羊把草都吃光了。公地悲剧得出一个一般性结论,当一个人使用公共资源事,他就减少了其他人对这种资源的享用,由于这种负外部性,公共资源往往被过度使用。亚里士多德说:许多人共有的东西往往被关心的最少,因为所有人对自己东西的关心都大于与其他人共同拥有的东西。

  边际税率是增加一美元所支付的额外税收;平均税率是支付的总税除以总收入。经济利润是总收益减去总成本,包括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会计利润是减总显性成本。分析企业时,经济学家衡量所有的机会成本,而会计师只衡量显性成本,所以经济利润小于会计利润。边际产量递减是指一种投入的边际产量随着投入量的增加而减少的特征。边际成本是额外一单位产量所引起的总成本的增加。边际其实都是反过来的样子。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总成本曲线相交于有效规模点。

  沉没成本:已经发生而且无法收回的成本。为什么长期供给曲线向上方倾斜,两个原因。一,一些用于生产的资源数量可能是有限的。二,不同企业可能有不同的成本。最后事件的发展,会迫使不得不提高价格。由于企业在长期中比在短期中更容易进入和退出,所以长期供给曲线一般比短期供给曲线更富弹性。

  价格歧视:以不同的价格向不同的顾客出售同一种物品的经营做法。

  定价寓言的寓意:一、价格歧视是利润最大化的一种理性策略。二、价格歧视能根据支付意愿划分顾客。三、套利。

  美国的反托拉斯法-首先政府可以阻止企业合并,其次政府可以分拆公司。

  囚徒困境:两个被捕的囚徒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博弈,说明为什么甚至在合作对对方有利时,保持合作也是困难的。他们有时能合作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的博弈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多次的。只要参与者都关心未来的利润,就将放弃违规带来的一次性好处,因此在多次进行的囚徒困境博弈中,两个参与者可能达到合作性的结果。

  生产函数:用于生产一种物品的投入量与该物品产量之间的关系。

  劳动的边际产量:增加的一单位劳动所引起的产量增加量。

  边际产量值:一种投入的边际产量乘以该产品价格。

  低档物品:收入增加引起需求量减少的物品。吉芬物品:价格上升引起的需求量增加的物品,这种现象极为罕见。

  行为经济学:经济学中将心理学的观点考虑进来的分支科学。

  chlosser:地下经济很好的衡量一个国家的进步和健康程度。当许多事情是错误的时候,就需要将其隐藏起来。

  《经济学原理》读后感(七):一本值得所有人一读的经济学书籍

  终于读完了这本传说中的神书,中间断断续续。不过读完之后,收货颇多。首先讲述了十大原理,看似朴素的十大原理,发现当解释遇到的经济问题时都会用到。十大原理:1,人们面临权衡取舍;2,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3,理性人考虑边际量;4,人们对激励会做出反应;5,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都变得更好;6,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7,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8,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他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9,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10,深灰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

  基于这十大原理,本书分别阐述了:贸易的好处;供给与需求主导的市场形态;公共部门在市场上的形态分析;企业的行为;劳动力在市场上的形态;消费者如何选择商品;最后讲述了研究的前沿(不对称信息、政治经济学、行为经济学)。

  感觉前6篇是一种简化的模型来告诉我们市场运行的基本规律;后一篇让我们更接近真实世界,比如不对称信息问题。

  总之,我们都应该读一读这本书,来建立大家对社会的基本认识,而不是老受那些毒害思想的教育。

  此外,书的一个不适合我的地方,就是作为教材出现,大篇的作业题,增加了书的厚度,让我老感觉太厚。

  《经济学原理》读后感(八):当我在阅读经济学的时候,我在想什么?之二

  “当政府想要把经济蛋糕切为更为均等的小块时,这块蛋糕本身也变小了。”

  效率与平等总是矛盾,利益与公平哪个更重要?

  “理性人知道,生活中的许多决策很少是黑与白的选择,而往往是介于其间。”

  理性人其实更懂变通,为追求利益。

  “一个人对任何一种物品的支付愿望都基于其边际利益,即物品产生的额外利益。”

  稀缺性影响价值——这不是显然的吗——

  “世界上最优秀的篮球运动员赚的钱比世界上最优秀的棋手多,只是因为人们愿意为看篮球比赛付比看象棋比赛更多的钱。”

  这世界明显是不公平的。

  ——环境经济学

  所有的环境问题都是经济问题。

  “当某个人在生产每一种物品上都较为擅长时,贸易的好处就不那么明显了。”

  经济学不是逐利的,只是因为可以逐利而被滥用。

  “用什么来避免分散决策陷入混乱呢?用什么来协调千百万不同能力与欲望的人的行动呢?用什么来保证需要完成的事情实际上也得以完成呢?那就是价格。”

  在中国,是政治。

  “自由市场把物品的供给分配给对这些物品评价最高的买者,这种评价用买者的支付意愿来衡量。

  自由市场将物品的需求分配给能够以最低成本生产这些物品的卖者。

  自由市场生产出使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总和最大化的物品量。”

  Oliver Wendell Holmes Jr.“税收是我们为文明社会所付出的代价。”

  quot;它对卖者的激励是比没有税收时少消费,而对卖者的激励是比没有税收时少生产。

  税收扭曲了激励,引起了市场配置资源时的无效率。"

  “经济理论说明自由贸易通常能使一国更富,但它并没有说明自由贸易通常对每一个人都是好的。”

  ——针对外部性的公共政策

  管制与激励的矛盾同样发生在教育上。

  “私人物品:在消费中既有排他性又有竞争性。”

  个人主义的感觉,

  “公共物品:在消费中既无排他性又无竞争性。”

  中国的感觉= =+

  ——公地悲剧

  公共资源在中国如此悲剧,人民搭便车现象如此风靡,原因有私人资源的缺失?

  亚里士多德:许多人公有的东西总是被关心的最少,因为所有人对自己的东西关心都大于对与其他人共同拥有的东西的关心。

  如果自己没有,只能看别人的。

  《经济学原理》读后感(九):简单、不深入、入门教材

  最早在大一的时候,老师推荐了着本书。当时没仔细看。

  等到大二的时候有经济学的专业课,对这方面也了解的多了。重新拿起这本书的时候。简单、不深入、入门就是我的评价

  简单——曼昆这版的写作比较简单易懂,而且采用了大量生动的案例。

  不深入——专为一些经济学的初学者做准备。

  基本就是这样,建议非专业可以作为兴趣教材,专业人士切勿购买

  综合考虑,这本适合非经济专业的学生阅读

  《经济学原理》读后感(十):经济学十大原理

  深入浅出的介绍了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思想。非常适合没有经济学基础的来读。有些经济学常识在工作中也会更容易接受一些做法,比如cost saving。

  1. 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2. 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3. 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4. 人们对激励做出反应

  5. 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都变得更好

  6. 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

  7. 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8. 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

  9. 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

  10. 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经济是有周期的,这一点对于财富积累十分关键。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