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雲門舞集 - 流浪者之歌》经典观后感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雲門舞集 - 流浪者之歌》经典观后感集

2018-01-04 20:3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雲門舞集 - 流浪者之歌》经典观后感集

  《雲門舞集 - 流浪者之歌》是一部由雲門舞集执导,音乐主演的一部德国 / 荷兰 / 瑞士 / 台湾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雲門舞集 - 流浪者之歌》观后感(一):编舞就是编节奏

  “作品缘起赫塞的同名小说《流浪者之歌》,故事中婆罗门之子悉达多历经静坐冥想、放浪形骸、流浪苦行的种种求道法门,而在放下一切法门时得证圆满。”摘自简介

  在舞台前区,稻米对从头至尾静默不动的僧人的浇灌,象征是宗教赐予人类的悲悯,这是慢到极致接近静止的节奏。舞台后区,舞蹈动作均在平和、持续不停顿的节奏上进行,以表现生活形式的常态。该舞剧展现了普罗民众挣扎的生存状态。犁地、祭奠,再以卑微渺小的姿态繁衍生息。舞台中区,有演员在稻米上突然地瞬间的扑到的动作,借此进行对持平的节奏的调用和打破。在整个剧目的不同段落,前中后三个区域一直在进行快慢节奏的交换,和焦点的变更。当后场群舞动作放大加快时,焦点转移到前区静止的僧人身上。当中区一个女演员从左至右缓慢穿行,经过横排上原地舞动的演员时,焦点自然转移到女演员的横向调度上。在手持绿枝的一段五人舞中,五个人的节奏的快慢一直在进行传导,具有潜在逻辑的进行焦点的传接。且灯光在前中后三个区域亮度的交替变化,辅助了焦点在时间上的转移,切割舞台空间,形成作品的多维层次感。

  稻米作为重要的道具和布景,也成为一个改换节奏的手段。在女演员手上一次一次的慢节奏的捧拾与快节奏的抛洒出的弧线,是人类依附于自然的现实;稻米在剧终时为一个手持犁耙的男演员缓慢地犁出的一个巨大的同心圆,是佛教轮回观念和包容一切的宏大,这里的节奏在时间性上被赋予神性,其节奏的精神指向是放大化的。铺满舞台的稻米作为大布景,是流浪者们的物质倚靠也是精神支柱,无论是麻风女患者,还是农耕为生与土地深深连接的劳动者,抑或是虔诚的朝圣者,终其一生都在寻求和流浪,佛教对于芸芸众生的超度却不过是教会人放下和谅解。

  最暴烈的流徙成就温柔的小团圆,最简单的渴望证明最荒谬的大时代。在黑暗卑贱和光明圣洁、苟且求生存和超然求来生、围城和理想国……作品在诸多矛盾中寻求一个统一的答案——流浪而歌。

  在繁华喧闹、争战不断的现代社会,《流浪者之歌》带人进入最原始情景和最安宁心境理解宇宙苍穹和人类个体之间的小大关系。向黄土灰尘、恩怨爱恨、肉体灵魂、芸芸众生,说感谢和对不起。

  《雲門舞集 - 流浪者之歌》观后感(二):从现在起,开始流浪

  观舞注意

  ……

  迟到观众只有一次入场就座的机会,如果错过,无法进场;

  手机铃声将会破坏节目极度安静氛围,请将手机关闭。

  ……

  走过剧院长廊的时候,忽然有种朝圣的感觉。这场即将到来的90分钟的心灵洗涤,让我等了好久。

  2011年4月,云门舞集首次“流浪”大陆,1号、2号晚上分别两场表演。各路舞迷,无论资深资浅,早已蠢蠢欲动。同来观舞的还有许多佛门弟子、瑜伽修行人士,据说当时周迅也在。

  生怕错过开场,早早就位端正坐好。透过剧场的灯光,依稀可见帘幕后面的剪影——是打坐冥想的舞者吗?

  早年看书介绍云门舞集,立刻被这充满诗意的名字吸引。据说那时演出开始之前,所有舞者集体打坐、哼鸣,陆续到场的观众受到感染,于是静静找到座位,或是无声地观看,或是默默跟着哼鸣——俨然一处神圣的瑜伽道场。

  “OM”的哼鸣还在继续——那是瑜伽世界认定的至高无上的神明。若干年前,我曾学习瑜伽,最常吟颂的就是这个音节。虽然不懂梵语,但总能在吟唱中找到和谐、静谧的感动

  节目快要开始,帘幕之后悠然跳出一个仙风道骨、头发斑白的先生——大师来了。感慨云门大陆首度流浪之余,他说:很多观众认为现代舞蹈是个高深莫测东西,而他一直觉得舞蹈是个稍息而非立正的动作;语言不能表达的东西,就用唱的,唱歌不能表达的东西,就用跳的;以前演出的时候,总能遇见这样的观众,激动告诉自己,你的舞蹈真好,虽然什么也没看懂……云门舞集的舞蹈,没有一个特定的释义,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版本,希望大家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感觉……

  开始流浪

  舞台左侧一角,忽然追出一束暖黄的灯光,光影笼罩之下,一名舞者宛若一尊佛像似的,双手合十,一动不动,头顶上方不断落下的金黄稻谷,就像沙漏一样流在头上、滑落脚下,融入地上稻谷堆砌的塔里。其他舞者陆续登场,由右至左,行动缓慢,如同卷轴一般落落展开。他们无不弯腰弓背,手持一根枯枝,另一只手向前探出,时而做出乞讨的样子女人清瘦,身裹长裙,男人半裸,露出诱人的胴体,配合伸展,整个线条曼妙至极。我几乎能看到他们腹部规律的起落,从而感受他们的呼吸、他们的用气。据大师后来介绍,这些服装布料都是他一手从印度当地购回,采用最最便宜的原料——印度贱民阶层的服装原料。

  整部演出分为10个段落,中间没有停歇。那尊佛像似的舞者始终如一,唯独裙摆不断随风飘起飘落。舞台中央的表演时而静谧,时而恢宏。我能看到各种修行的动作,各种苦练的痛楚,还有拜日的情景,就像书中介绍的那样:太阳刚刚升起,透过饭店的窗口,就能看到恒河河畔,平民百姓面朝自己心中的圣地虔诚祷告,那份虔诚简直可怕

  高潮之处,600公斤的稻米从天而降男男女女欢腾起舞,他们将那捧捧稻谷抛至空中,于是金黄的稻谷像被施了魔法一样舞出一个一个完美的弧形。灯光之下,那些谷物好似黄金,灿烂夺目——虽然衣衫褴褛,虽然无处可归,但是流浪的人们内心丰盈而且强大

  演出结束,全体演员谢幕,掌声雷动,但很快,又归于平静

  只见一个舞者,手拖一根长耙,在那铺满“黄金”的地上犁出无数大小圆环,好似生命的往复轮回……忽然想起之前网上看过两位僧侣用沙作画,历时数月终于完成,就在观者叹服画作的精致繁复、他们二人的能工巧匠之时,僧侣一鼓作气拂乱沙画,瞬间眼前一无所有

  Mr.林之FAQ

  顽童一样的大师复又跳出,观众提问开始。在此汇整几个自己比较喜欢的问答。

  1.其中有一段落,舞者随着音乐不断转圈,这样安排有何寓意?

  没有。就像气功一样,舞者用气时会自然旋转。其实整部舞蹈,都是随性的安排。你们听这音乐,觉得非常安详,其实它讲的是喝酒作乐的故事。一次,一个印度朋友来看我的演出,看完感动涕零,他告诉我这里其实讲的什么、那里讲的什么,而他说的我统统不懂。

  2.将来会出家吗?

  不会。年轻的时候,我听Beatles,觉得世上最好的地方就是纽约。有次去到外国朋友家里,看到一幅很美的图片,问他那是什么地方的东西,他很惊奇地反问:来自敦煌,这个难道不是你们国家的吗?我很羞愧。之后回到大陆,四处旅游,就在敦煌,苦守数个日夜。最让我感动的是,那段时间,看到一个当地的老人,守在景点旁边作画,画得很好。我想如果他来北京这样的国际都会,画作一定大卖。但是他不,那是他的坚持他的理想

  3.去印度是为了什么?

  不为什么,当时就是忽然想去。印度的乞丐出奇的多,街上到处都有。我在佛陀得道的地方,看到许多穷人病人,稀烂的伤口爬满蚊虫。那些乞丐伸出的双手对我是最严酷的考验。你给一个,就会接着跟来两个,然后是成群结队的乞丐……你会觉得自己人道主义、有幅温柔的心肠,那么,是给还是不给?给,给多少呢?

  4.佛陀曾说,众生皆为佛陀,可是您却觉得佛陀就是凡人?

  印度所见,一度让我感到困苦。我在寺庙里对着佛像问道,两千五百年来,你做了什么?问完我忽然醒悟,我意识到佛陀并不是神,而是凡人,为了利益众生,他苦思出一套生命哲学,让人能够安身立命的生命哲学。

  《雲門舞集 - 流浪者之歌》观后感(三):黄金稻谷 流浪者 大地 河流 生命与瞥见

  解读一部作品,往往会超出作者本身的意图。就如音乐的间隙与画的留白,我们能瞥见佛,就因为那没有说出的种种。艺术伟大之处不在于艺术家本人及其创作,如许多艺术家谦虚地坦白:音乐自己来的,色彩自己来,舞蹈自己来的……在存在之前,存在已经存在。

  如是我闻。不旅行的人绝无快乐,罗希塔。

  活在人的社会,最善良好人也会变成罪人…

  那么,流浪去吧。

  流浪者的双足宛如鲜花,他的灵魂成长,修得正果;

  浪迹天涯疲惫洗去他的罪恶。

  那么,流浪去吧。

  他的福份跟他一起作息,跟他一起站立,睡眠,

  如影随身和他一起移动。

  那么,还是流浪去吧。

  ——大神梵天晓谕一个名叫罗希塔的青年,摘自《婆罗门书》

  今年4月林怀民带着《流浪者之歌》来到广州大剧院。本来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但文化消费如同消费奢侈品,价格不菲。在犹豫与犹豫之间,错失了机会。

  本来,这世上也无什么是非看不可非听不可的。但事实上,就有一些是非看不可非听不可的。

  神迹如彩虹,稍纵即逝

  人生苦短亦苦长,有自来之美,也有寻寻觅觅,历经艰辛才可见得之美。

  错过也没后悔,不过因缘是否际合而已。

  下载了也有些时日,一直静不下心看。

  打开,若惊鸿,一瞥,由静至乱再归静。

  “1994年,我带着赫曼•赫塞根据佛传故事改写的小说《流浪者之歌》,流浪到印度菩提迦耶。季节风的盛夏,大地冒烟,万籁俱寂,唯有大觉寺内,佛陀得道的菩提树终日清凉,百鸟喧歌。毛躁的我,坐在树下,很快就安静下来。许久许久以后,恍然感觉到眉心的温热,打开眼睛,才发现是由树隙斜斜照射到脸上的阳光。一份从未有过的,安静的喜悦笼罩了我的身心……”——《高处眼亮》菩提迦耶的阳光 林怀民

  在把稻米搬上舞台的想法先于把《流浪者之歌》搬上舞台的想法,而两者是如此契合,以至若不追究舞台背后的细节,便以为这是天才的构想。一位艺术家最伟大的创作绝不是一时灵感的迸发,灵感背后永远是不懈的追求、探索、思考、记录与试验。

  稻米如黄金,如沙,喻恒河,喻众生,喻恒河沙数

  肢体的痛苦如生命的挣扎,如苦难,艰难的前进,踽踽的旅人。

  这场舞蹈的细节尽可一一分析,分析舞者的动作如何迸发出生命的力量,分析带着铃铛的树枝与火焰的暗喻,分析河流如何带来生命又将之带走。

  而观者,实不必去思量。

  在紧绷着的视听之弦猛然断开瞬间,就如:“…由树隙斜斜照射到脸上的阳光。一份从未有过的,安静的喜悦笼罩了我的身心…”。

  现场必然更震撼

  《雲門舞集 - 流浪者之歌》观后感(四):不懂乱讲讲 现场观感

  上周末去看了云门的舞。期待已久的。看完之后感觉复杂,一方面多少有点失望,一方面好像又觉得这失望来得不应该。就像是附庸风雅的人是没立场开口批评的。人家这《流浪者之歌》跳了16年,誉满天下,我既不懂现代舞也不懂艺术,凭什么说三道四。还是就讲我自己的感受吧。

  第一,这是我看过的跳得最不痛快的舞。云门的舞蹈编排非常内化,在舞者肢体如计算机程序般精准的缓慢移动中,无论是人体自身力与美的呈现还是整个舞台构图的任意定格都完美得无懈可击。但却始终给人一种追求形式感(或者说是某种更高层次的意义?)大于一切的印象,人在这里被物化了,成为一个符号。在严苛的规则控制中,我看不到任何属于舞者自身的情绪需要和本能,毫无生趣。我得承认我就是个土人,与这种在云端的艺术相比,我还是更热爱接地气的东西,当年看杨丽萍的《云南映象》,那股子跳大沟追羚羊的劲头,朴拙的浓郁的生命力能把我激动个半死。

  第二,《流浪者之歌》给人印象最深的是被广为传诵的黄金稻米,背后的故事很多我就不重复了。现场看视觉上果然不同凡响,我原以为这些美丽的米仅仅只是道具,看完了才发觉其实它们才是主角。且不说标志性的场景设计,一僧人立于流淌的米下受洗礼足足90分钟,乃至全剧的高潮皆由倾礴而下的黄金米带出,在舞台上开了一场极端奢侈的“人工”黄金烟火。谢幕的时候,受足苦的僧人出场总能赢得最热烈的掌声,他满脸悲摧的表情还挺可爱的。对于“米”之凌驾于人的设计,我理解为某种神圣的象征。这还是挺像林怀民能干出的事。

  第三,舞剧用的音乐据说是某种很有因缘的格鲁吉亚民歌。可是在看舞蹈的时候,我总觉得是在讲耕田的事。比如开头的地方,一群匮乏的流浪者遇到淌着金色稻米的河流,停顿下来。我就想当然的以为舞蹈讲的是他们开始耕作生息繁殖各种欲望各种纠结等等等等。可是差不多快看完了,才想起来这剧名字都叫《流浪者之歌》,又是从宗教故事来的,人想说的根本不是耕田,而是生命的磨砺、救赎、内心召唤等等更伟大的主题。一下子觉得哈沮丧,自己太渺小了,理解太低级了。可是的可是!林怀民在最后答观众提问的时候竟然讲,他原先并不知道,后来查了才搞清楚用的这个格鲁吉亚民歌的内容是有关耕田的。我算是high到了,搞了半天还是耕田。

  第四,演出结束后林怀民的讲解值得一听,还是挺能拔高主题的。尽管他讲的大部分幕后故事网上都能搜到,但这个人风范和气质俱佳,简直就是云门的灵魂。无论懂不懂舞的,感受一下他的谈吐,都能起到升华和净化的功效吧。我想。

  《雲門舞集 - 流浪者之歌》观后感(五):人,生命終其永恆無盡,一步一步,只求圓滿更圓滿。

  很驚訝這版有這麼多人評論卻這麼少人看得懂.....

  這是一齣過多解釋就偏離原意的舞,

  每個行走在靈性道路上的人,看見此舞劇,無需多言,直擊靈魂。

  語言是意,而這舞的不是意,是精神。

  生命的困頓、苦難、沉思、喜悅。

  時間不在,空間不存,世界其實就只是心。

  雖被時光如穀粟無間的洗淋,心隨時光中的一切幻化,

  但從無始久遠的過去,直至無盡永恆的未來,

  人,生命,終其永恆無盡,一步一步,只求圓滿更圓滿。

  所以,當年紐約公演,那些整整滿滿的數十分鐘鼓掌、落淚,無法停歇。為了生命。

  《雲門舞集 - 流浪者之歌》观后感(六):流浪者之歌从何而来?

  舞台上的稻米:

  1990年,林怀民在纽约的中央公园看到几个黑人小孩在玩沙子,他觉得很美,于是萌发把金灿灿的沙子搬上舞台的想法。不过由于沙子对舞者健康的影响,后来改进用了稻米(林的家乡台南生产稻米,于是稻米成了他最容易想到的替代品)。这种稻米是需要前期洗晒、过塑、蒸热等工艺,每三场演出就需要全部替换。

  不过对于这些稻米要做什么?他还没有主意。

  流浪者之歌:

  1994年,林怀民带着黑塞的《悉达多》(台译《流浪者之歌》)踏上印度之旅。很多人无法接受印度,因为那里的火车飞机永远晚点6个小时以上。不过你只要知道火车、飞机总会来的,打坐、看书,去注意观察那一张张脸,调整心态,其实便释然了。

  又或许因为在恒河边,在四个等级以外的贱民生如草芥,死如浮游。而在佛教圣地菩提迦耶,在佛陀得道的菩提树下,却感到了一生中从未有过的宁静和释然。此刻领悟到:佛陀亦是凡人,他所能做的只是领悟这之间的哲学,去布施当下与慈悲。

  而此后林一次次去印度,是为了让自己被提醒,生命和生活的模样就是如此。

  他走过瓦纳拉西,唐三藏当年走过的河岸,1000多年后依旧是这个模样不曾改变,过去与此刻重叠,沧海一瞬。

  于是林怀民决定把他的舞蹈定为《流浪者之歌》。

  在旅行中他见到了不同的修行法门,而苦行僧的树杖给他印象深刻,于是舞蹈中有了树枝。

  身体与舞蹈:

  林怀民说他的舞蹈分成两个阶段:《流浪者之歌》之前和之后。在印度之行回来后,他练习了气功。他要求所有的舞者每天都要打坐1小时,让他们感受身体,让他们去舞出冥想后身体自然呈现的动作。舞蹈从大脑控制身体变成由身体去自由挥舞。

  其实如果了解一点修灵知识后知道,其实身体比大脑(即小我)更接近本我。

  于是他让舞者们练气功、练拳术、书法等,让他们的身体去自然引导舞蹈。

  乔治亚民歌:

  高加索地区歌唱犁田、喝酒和婚礼的歌声。美国俄罗斯书店里的最后一张乔治亚民歌唱片。

  综上,很期待4月的演出。

  《雲門舞集 - 流浪者之歌》观后感(七):挺无聊的

  舞者身材很好,基本功强大。除此之外,所谓乔治亚的民歌更类似诵经一般的枯燥。舞蹈的动作也多是扭曲身体+高难度慢动作的移动,结合太极瑜伽动作的想象。舞者应该跳起来非常非常累。

  其实, 完全没有被感动到。中间一些段落跳的很痛苦很惊悚,抽风装倒下又倒下,在稻米上滚来滚去,拿树枝抽打自己。。。坐的很近所以舞者的呻吟都听得到(抽风状的舞蹈动作很频繁,很不喜欢)。我看的也很痛苦,把火盆放在盖了头巾的女生头上我觉得那个造型太可笑了,但是又强忍住不能笑场。谢幕之后还有24分钟制作同心圆的过程实在是在修炼本人的耐心。看看照片真的挺美的,但是坐在那里一个多小时看全剧就很痛苦。

  我果然是没有艺术细胞的粗人啊。同去的文艺男说被感动了几段,我老老实实告诉他:惭愧,完全无感。

  也许别的舞集会有不同的风格吧,不会一概否定。但这个流浪者之歌,实在是喜欢不上。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