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子》经典影评10篇
《面子》是一部由伍思薇执导,陈冲 / 杨雅慧 / 陈凌主演的一部剧情 / 喜剧 / 爱情 / 同性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面子》影评(一):同性恋该被一棒子打死?
并且不想过快地“挣脱”出来。
尤其是大多数人敏感的神经,提及同性恋尽是避而远之或鄙夷的姿态。
用的词都是些“恶心、娘炮、罪恶、变态”,全然不顾他们的感受和所承受的压力。
对于同性恋,他们有着著名的反同言论,
“上帝给了你一根棍子,你却用它去搅屎。”
理由也为之充分,这种背离男女感情的情愫是low到谷底的存在,传宗接代才是唯一根本。
荒唐,人什么时候沦为了生育工具,超越性别的爱什么时候违背过道德,可谓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词。
如果道德用来捆绑不违法乱纪、危害社会或他人的人群,那我们为何还要无动于衷,钟情于世俗的热闹。
但是这并不是肯定所有“出轨”而否定所欲的不认同。
“不要因为一时冲动而出柜,每个家庭都不一样,同样是父母,各自表现真的千差万别,不可强求,具体问题需要具体分析,但是背后的功课一定要做足,要有足够的爱心耐心信心;当真的决定出柜,可尽力让父母理解、宽容自己,如若不能,就不要强求父母理解接受,不要觉得人生就此灰暗绝望,要善于化解压力,想清楚自己没做什么坏事、错事,无须自责,人生匆匆,流泪或微笑都只有一辈子,来世间一趟不是来受苦的。”
不敢面对社会和大众,不敢在大庭广众之下与爱人像常人一样无所顾忌,麻烦似乎总比办法多。
那么,我们就透过一部电影来窥探一下家庭与爱发生冲突时,他们遭受的“苦难”。
《爱•面子》是美籍华裔导演伍思薇自编自导的一部讲述同性题材的轻喜剧电影。
在豆瓣上有2万多人评价,评分高达8.6分,好于97%同性片,好于96%喜剧片。
导演本身就是一名les,为了这部电影她放弃了微软的高薪职位,但是影片并不是她的自传,
是她献给母亲的一封“情书”,告诉她无论何时开始自己的初恋都不会太晚,同时,也告诫自己做自己最自由。
Wil,一个28岁至今未嫁的华裔外科女医生,也是一名同性恋。
她的母亲年轻时随父亲来到了美国,丈夫早逝,一个人含辛茹苦把女儿培养成才。
另外,还有一个把面子看的无比重要的外祖父。
在一个正常的华人家庭里,女性28岁还没有伴侣那可是一件天大的事,
突然有一天,比Wil更有女人味、更漂亮的母亲出现在她的公寓门口,
所有的正常外表也在这一刻被全部撕裂。
48岁的母亲怀孕了且绝口不提父亲是谁,
思想极其传统的外祖父为了保住自己在社会上的面子将母亲赶出了家门,告诉她不找个对象结婚就别回家。
Wil自小接受西方文化,对母亲肚中的孩子,没有过多的惊讶,但却也好奇、忧虑。
陈冲演的就是这样一个怀孕的中年单身母亲。
她的角色在很多中国家庭中都存在,对父母是女儿,对女儿是母亲。
也许当年的婚姻只是父母之命,难以违抗,
顺命了这么久,忽然有一天生活就偏离了轨道。
但是身为编剧的导演又掺杂了一个同性恋女儿,这就让故事的矛盾有了高潮和冲突。
Wil为母亲大为头疼,她的生活被拉成了疲于奔命的三角形,
她试图同时兼顾,却有些手忙脚乱,
同时发现自己的家被母亲逐步改造成一间陌生的中国屋子,喜气洋洋地充斥着些许俗气和温暖,
还会时不时地冒出大悲咒之类的养生静心的经文。
Wil和她的女友是在一次华人的舞会上相遇。
性格互补又有渊源的二人很快就变得如胶似膝。
电影走过大半,Vivian到她家做客,Wil的妈妈再聊天中处处话里带刺。
接下来,Wil和邻居的黑人小伙在天台吸烟闲聊,她说,我妈早就知道。
这就是中国式的母亲,
为了面子和爱,经常性的选择缄默,缄默到走自己不得已而为的路。
出了事就瞒,瞒不了就躲,躲不了就逃,真逃不了要撕开脸皮了,也还寻思着控制传播范围,能不张扬就不张扬。
但是Wil不是一个完全中国的女儿,
她的女友为了院长父亲的面子准备远赴巴黎的芭蕾舞舞台,也是因为Wil的不勇敢而伤心离去。
这时的Wil的心力交瘁,
终于在女友即将离开美国时对妈妈坦白:“妈,我爱你。但是我是同志。”
作为女儿气坏父亲的这个妈妈淡然回答:“你怎么可以一下说两件这么大的事情,你是我的女儿,你不会是les。”
而在妈妈的婚礼上,暂时放下自己的Wil终于明白自己的妈妈不能错过这辈子真正的爱情。
“他不爱我。”
“她爱他。”
“你不爱我?”
“我不爱你。”
“她爱的是他。”
“不,不是我。”
“是我!”孩子的父亲在婚礼出现,是一个29岁的年轻帅哥。
在颠覆传统固有观念里,这是一场撕破脸皮的选择自我的机会。
Wil在家族聚会上稳步走向vivian,她最终可以做到在众人面前亲吻她。
母亲和帅哥甜蜜的让人嫉妒,而外公也放下了压力,坦然接受了这一切。
妈妈没有随便把自己嫁掉遮丑,女儿也追回了总认为她有些胆怯的爱人,就连外公和青年女婿以及外孙女的女友坐在了一起,
这是泡沫般的暖色,只可能发生在银幕上。
就像影片结尾时妈妈对Wil说的那句:“就看你什么时候给我添个外孙了。”
最后用导演的一句话来结尾:
“我以前曾告诉自己,要成为这样的人,要成为那样的人,多年来我一直努力成为我期望的那样。现实是,做电影这件事会搞得你精疲力尽,耗尽你每一分力气,剩下来的你根本无心考虑要成为什么了,除了乖乖做自己。然后你忽然醒悟,这事没什么大不了。”
是的,没什么大不了,
《面子》影评(二):面子
除了春光乍泻外看的次数最多的电影,看了三遍。
会看这个电影是因为L看过。
这两天连续看了天使的性面子同心难改从开始到结束,又把yesorno12重新看了遍,这样我什么时候才能直回来,或者说 变直。
L说很喜欢面子的happyending,面子就是这么一部出奇顺利又不让人感觉这不现实的电影。
如果我遇到wil,也一定会喜欢她吧,最爱wil的小辫子。
yesorno2pie想让kim长头发,可是kim不愿意。两个人都美得不真实的电影最让人闹心了,丝毫不能引起共鸣。
长头发的外攻内受的妹子是我的爱。
我和L在一起的时候总是觉得自己如果能优秀点儿就好了,脸正一点儿,身材好一点儿,性格好一点儿,有钱一点儿。因为我一直觉得美好的妹子和美好的妹子大概就不会有人觉得恶心了吧。
我妈骂我恶心变态的时候我就很讨厌自己,都怪我不够好吧,如果我美好一点儿,我妈就不会觉得恶心了吧。
如果我真的直不回来了,该怎么面对家里呢。
如果我以后爱上别人,像对L一样,我会很讨厌自己。
wil和vivian会一直在一起么,我总觉得爱就该是日久生情。
陈冲的小男友会一直爱她么。
我总希望电影能拍到主角死掉的时候,因为只有两个人都死了才算有结局,不到死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比如我一直觉得黎耀辉说不定还会和何宝荣在一起,kim还会背叛pie,wil和vivian也未必会到老,tong和mew一定不会就那样分开,tom和fransisco未必两个人的世界只有彼此到死,我可能会知道how to quit u,L说不定会记起我的好。
一直好好活着直到死去,L,你说话从来不算话
《面子》影评(三):撇去面子 拾起幸福
继阿黛尔生活后又一部片子 感觉胜过那部吧 面子 一个中国人看的很重的东西 尽管最后 外公还是觉得丢了面子 可他是否知道 妈妈却有了真正的爱 她幸福了 这一生不会因为成全他的面子而错失了拥有幸福的机会 wil为了妈妈的面子 妈妈为了外公的面子 很有深意的一部片子 很好看 好片!! 还想再看一遍 并且影片中的声音很好听说英文时候
quot;t's not the time, Wil. It's how you feel. You're too scared to look the world in the eye...and let it watch you fall in love. You're off and running without a fight"
“kiss me ,right here ,and from all these people ”
最后却还是因为没有勇气而去做到
本来以为是个悲剧了
没想到后面回来了 两个人在一起
很棒
不用看任何人的面子了 追逐自己的心得感觉很好
希望以后中国真的可以变成这样子
能够更多接受这样的一种心态
不让他们因为面子而去丧失了原来的自己
《面子》影评(四):真正让我笑得出的喜剧
文理书上对于喜剧是怎样定义来着呢?等等,让我想想,还是算了吧,whatever。 人们貌似越来越青睐悲剧,悲剧是散发式的思维,悲剧激发人内心的崇高感,悲剧是未完成,悲剧激起怜悯使人看到美好。ahuh,悲剧多美好。当越来越多的人蜂拥而至围住悲剧这艘大船,我不确定他们内心究竟有几分的掂量,而我却想要选择暂时的逃离。我想要挤出拥塞的人群,看看那些纯净的事物,积淀感受,这样,未来的某天我才有可能真的了解什么是悲剧,而不是,战栗的紧握着那丁点所谓沉重的脆弱躲在角落。 BFF说我总是给人一种很积极很乐观的感觉,特别是在陌生人面前时。当时我就想伸出手穿过电脑屏幕捂住她的脸(其实手小捂不住,然后特真诚的说一句:“妈的,你明晓得哀家是悲观的理想主义者。”但事后我的确认真考虑过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反差?!其实想了会觉得也并不矛盾,内心的某种情绪积淀久了是会以另一种看似相反的渠道抒发的,这种潜意识的举动反应内心需求往往会更加真实,不是么。人总是潜意识的选择更接近自己本质的事物,就看电影而说,喜剧看得较少,自虐式的偏爱心理片或是讲人性的片子。其实那些沉重的东西很明显我是不够懂的,比如说阿莫多瓦的作品,以性作为灵魂的出口贯穿始终,再比如深海长眠、鸟人这样以恢弘深远的生命为主题的作品,我又怎么敢我说我真的懂得呢?懂是什么呢,什么才叫真正的懂得呢,那些我 以为我已经消化其实还不够懂得的潜在的未知又有多少呢?懂这玩意和努力一样,没法说,又不能拿尺量,站在那干瘪瘪的说我很努力或者我真的懂了好像总那么不可信呢,哎,见鬼,我又扯远了…… 渐渐的,我感到我知识结构上的,以及兴趣爱好所带来的失衡会一定程度的桎梏我前行。如果我不出去走走,我知道这不是世界,但我终究是成不了我自己。开始会有意识的选一些喜剧看来,或者轻喜剧吧。由于个人的笑点比较刁,同我一起看喜剧是一件非常令人扫兴的事情,我总是不笑的,沉静的到显得做作。(以至和表哥一起在影院看到好笑的部分众人皆笑我独冷时,他总要戳我胳膊说,笑撒,这好笑还不晓得笑,奏么司不笑)可以想象,让我遇见一部让我真心觉得开怀的作品该有多难,《喜剧之王》做到了,这等经典的喜剧本不该我多言的,话说回来,看喜剧之王和大话西游,通过周星驰的表演我突然感到,原来,喜剧也是有气节的。只是,只是喜剧背后的东西人们不太关注到,笑笑就忘了而已。 好吧,让我回到写这篇长微博的初衷——《面子》。这片子其实名字是《爱·面子》。一看就比较纠结比较中国的名字,故事虽发生在美国,主人公都常年在美国生活,但骨子里还是抹不开面子,甘愿一辈子活在看似完满实则破碎的生活之中。WIL干净利索活得跟爱的都很真实。她的母亲倒是中国式悲剧的典型(不算最后逃婚那部分的话),委曲求全一辈子,总想着后代好便行了。豆瓣上说这片子是导演伍思薇献给母亲看的情书,其中当时拍完有导演自传性质的出柜的那一部分时,在场所有人都看着导演,等待她的爆发,而她只是很平静得说OK而已,然后赶紧走开,独自一人,泪如雨下。导演很善良,让所有观众的情绪在这一段达到饱和后,让大家得以舒缓,一切矛盾渐渐平和下来,真爱着的人们不论年龄性别勇敢的相拥在一起,而毒舌妇们灰头土脸的离场,剩下的长辈虽不能理解,但仍表示宽容接受。 这该是最完满的结局了吧,虽不能说大团圆,但至少每个人都如愿。这部片子在我看来,与众不同的成功之处是其喜剧的讽刺效果贯穿在时时处处,细节处处理得很到位,作为处女作相当相当不容易呐!值得一提的是结尾的时候,妈妈当着大家的面对女儿开玩笑的说了一句,就看你什么时候给我添个外孙了,女儿一口喷出水。影片结束。也许是我多虑了吧,但依哀家浅薄之见,或者这结尾是导演特意安排的,是意味深长的。看似完美的结尾或许不会长久持续,没有温和的人生,这一路必定走得无比艰辛。他人的接受与理解,甚至有时是奢侈的。 看过了些许略显做作的悲情或者说故作深沉的片子,再来看这般真诚而足够深入的喜剧,真的是种享受呐!有时候,遇见一部令人心生喜悦的好片,不需要她如何的经典,甚至都不需要很多人都来喜爱,也是能让人在闷热的夏天有着如沐春风的滋润的。
《面子》影评(五):生活类电影
《面子》(Saving Face)
这是我目前很喜欢的电影
我觉得它具备了我现在想要的生活的一起
电影简单、入题快、不会有任何时间去浪费,
看我看第二遍,我是很少会看电影第二遍的,但是
它里面的主角wil实在让我难忘,所以我为了她再看一遍
她胆小、犹豫、但是温柔,不强势,有前途
是在实习医生但是潜力很大
不是美女但是看久了会觉得耐看,
她的性格,部分很像我,
对感情不会很勇敢,一切都是被动的
还是我很想像她,找到爱的人,找到很爱自己的人
温柔的对身边的人,有自己物质的支持
穿的朴实不追求其他的,很安静,也很平凡的过
但是
这样的活着会让人看不起吧,看不起这样脑袋里只有觉得
感情是最高的一切
我就是这样的活着的?
就像高更那样,知道自己表达的,就重新
我找到自己要的,我也要重新
我每一天都是重新啊
是吧是吧
不在意别人说什么,我每天都是很好的过着
写于2012.926
现在
2013.10.12
看不懂自己想说什么。
可能是:“还是我很想像她,找到爱的人,找到很爱自己的人
温柔的对身边的人,有自己物质的支持
穿的朴实不追求其他的,很安静,也很平凡的过”
为什么很喜欢?
因为,我有les倾向?。。。。
这部电影,也说了爱情不分年龄,不分性别。。。
《面子》影评(六):爱.放手
对喜欢看电影的人而言,“同志电影”是一个敏感的类型标签。仔细想来,除了好奇心和对好电影本身的欣赏,会偏好同志电影的原因,也许是欣赏在生命重压下依然勇敢牵手的勇气吧?相比于异性之间的情愫和纠葛,同性之间有着天然的阻隔,普世道德标准、社会舆论和父母亲人的压力,让同性情侣需要对抗的远远比异性情侣更多。加上这个浮躁时代里的车子房子票子的婚姻爱情附属品,圈外的看圈里的感情总认为那会更加纯粹,不能承诺不被法律保护,除了彼此不被其他人理解、不被这个世界认同,某种宿命感和非你不可的认定简直是爱情的催化剂,就像《大话》里紫霞仙子的台词:老天安排的最大。
深夜重看被贴标签的电影《爱.面子》(又译做《面子》),这部片总让我想起另外两部电影《安东尼娅家族》和《自梳》。相比“同志电影”的标签,我更愿意叫他们“女性电影”。《安东尼娅家族》说的是安东尼娅和女儿以及一群没有血缘的人们共同生活、相爱、感受生命直到死去,他们独立而自由,没有血缘却彼此羁绊,像是一群凡人的史诗。而《自梳》里两个被男人背叛的女人在纷乱的大时代里,被推挤到彼此生命中相互依偎,忠贞而坚韧,何尝不是另一种女性的幸福主张。女同标签的背后,是苦难生命抗争不公的勇气和对幸福的坚持。
相比这两部电影,《爱.面子》更像部温和的轻喜剧,虽然讨论的是同性恋、单亲妈妈、未婚怀孕等冲击华人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话题。难得的是整部电影的基调轻松,色调温暖节奏明快。固执传统的中国老父亲发现年近五十的离异单身女儿莫名怀孕,一气之下把她赶出家门;在美国几十年却依然对英文一知半解的未婚怀孕前单亲妈妈于是去投奔工作干练大龄单身的医生女儿;被母亲安排在华人联谊圈子不停相亲的女儿,最大的秘密是她是同志,有一个喜欢现代舞却被父亲逼着跳芭蕾的华裔女友。老父亲为了自己的尊严一再逼迫女儿选择自己不爱的人,丢了老父亲面子的未婚怀孕女儿在面对自己女儿出柜坦白的时候,依然选择否认和不接受,同志女儿在女友咄咄逼人希望公开的时候,显得有些怯懦,导致女友伤心离去。最明显的冲突感表现在作为女儿又作为母亲的角色身上,一方面作为母亲,她不能接受女儿是同志热衷为她找对象,另一方面48岁寡居单亲妈妈却与一个比自己小二十岁的男人相爱怀孕,作为女儿她让父亲颜面尽失。每个人在自己的角色里都有需要维护的所谓尊严,而往往以牺牲自己或他人的幸福作为代价。要面子还是要幸福?这个困难的选择题在善于克制隐忍和牺牲的中国人里屡见不鲜。作为中国人的长辈,背负着社会性的认同、周遭的舆论压力,要求自己的子女在普世价值标准下成功、在正常的轨道上运行,以维系表面看上去的幸福;作为中国人的子女,背负的亲情压力和道德准则,导致大多数人选择放弃和缄默,彼此无法沟通的结果只能是无法真正的理解和贴近。亲人的爱却变成了负担和压力的最大来源,这是爱面子的中国人无法逃避的问题。
无论作为父母、子女、爱人、朋友,我们都自认为某种人生的选择对他人是好的,是会让对方幸福的。可每个人的人生都是自己的,我们既无法代替他人去活着,也无法感同身受他人的痛苦,除了不痛不痒毫无用处的同情,我们不能替代另一个人去体验他的人生哪怕一秒钟。人生有千百种道路,幸福有千百种模式,我只愿他日我若成为他人的长辈,仍有足够的宽容和勇气对我的孩子坦然说:你是生活是你的,你的幸福也是你的。
《面子》影评(七):挣扎,哪怕一次,请为了自己
刚刚再次看完saving face,最动容的果然是"mom,I love you and I'm gay." Wil 噙着眼泪说出来,我的心中竟也亮了一片。Vivian在医院里公然引诱Wil,现在想来真是张力十足。所有的演技溶解进Wil迟钝,尴尬的神情里,让人忍俊不禁。时常怀疑,是不是真的只是舞会里的回眸一瞬,Vivian就抓住了胆小,善良的Wil,然后伺机邀约呢?Wil何其有幸,crush on 一位美丽且“主动”的舞者。不过,她呆呆的形象迅速被其床上的表现瓦解,爆发力,技巧,坦率讲,我无可挑剔,几乎无法相信羞涩的Wil会如此老练。难道真的是本性使然,无需练习?我甚至饶有兴趣地猜测Wil是一个压抑的摩羯女,在专业领域天赋极高,在感情方面胆小被动。当Vivian在机场要求Wil当众吻她时,Wil的理智让她只能痛苦地看着爱人离开,飞往巴黎。她失落地走出机场,在母亲怀里痛哭,或许她真的已经迈出了一步,只是这一步,在Vivian眼中还是太小了。
Vivian的爸爸让Wil放Vivian走,理由不是“同性爱的不可接受”而是“充分发挥Vivian的舞蹈天才”Wil便不接Vivian的电话,用沉默逼Vivian离开自己。惠兰说Wil一出生就是小大人,可见这个木讷的家伙有多隐忍善良,为他人着想。Vivian怨的就是Wil这点,一句话不说,就把自己往外面推。
如果说Vivian的巴黎梦想和Wil的无奈放手让这场爱恋走向无尽的遗憾和惆怅,我定会不甘心的,怪伍女士绑架了一场美梦。
三个月后,竟是双方的母亲暗中安排了她们的重逢,依旧是那个舞会。彼时的惠兰已经坦然面对了自己的真爱(小余),而Vivian的妈妈也老早就同意了这两个别扭鬼的感情。
Wil的目光,就这样直直地穿过舞池的人群,满是氤氲的情愫,降落在那久违的双眸上。刚从巴黎赶来的Vivian显然被这目光盯得局促,不安地看着Wil缓缓走近。
W:Vivian Shing,I'm asking you to dance with me.
V:I can't
W:(Silence)
V:There's no music.(smile)
我看着她们眉眼的笑,发自内心地为她们祝福。
.在海外第三代或者第四代香蕉人追求自我实现的时候,国内芸芸众生还在为各种证,各种试,各种工作,各种房,各种车拼命抵押自己的青春,还真是不同次元的挣扎呢。
《面子》影评(八):绿茶慕斯
清新的小品,看毕回味依然。
中国人在美国的故事,加点同性恋,加点忘年恋,一些亲情,一些想爱不敢的伦理羁绊,中间有生活里不能逃掉的小尴尬,大伤心,每个人都在小心翼翼地找寻着自己的自由, 想来李安的电影三部曲是这样电影的经典,
每次都让我看的微笑。因为了最简单的理解,还有符合我中国口味的大团圆。 这样的故事里面,中国的圆融和美式的幽默交融的滋味,象绿茶慕斯,是喜欢的西式甜点,却有了中式的滋味。
西方背景下的中国人如何面对同志和忘年恋情,不算是新鲜的题目,可话说回来,什么有能算是新鲜题目呢。大部分的时候,生活给我们的难题,已经是不知道多少人面对过的题目,只是考试的时候,每个人都只能靠自己。
WIL是钟爱JEANS的打扮,外科医生,不仅是职业的缘故让她象男人,有隐藏的秘密,关于爱情。然后,她遇见她,一个艳丽的跳现代舞的女孩,她的微笑,她充满诱惑的眼神和双关语,就开始这个故事。象所有坠入爱河的笨男生,开始手足无措,然后慢慢靠近,甜蜜的时刻,却总是被没有安全感的母亲的电话打断。还有,注定见不了光的爱情。WIL是这样一个独立率直的人,可以不在乎地开玩笑讲相亲的事情,却仍然无法摆脱身上的传统观念,不能去LOSING FACE,为了母亲,为了长辈们,却惟独不是为了自己。也许,对感情,我们最残忍的放弃的往往是自己。
妈妈年纪大把却仍然美丽地让人嫉妒。上天公平地造出这样一种美丽笨
女人,让她们的女儿来照顾他们。妈妈到了本命年的第四圈居然搞起了未婚先孕,还被赶出家门之后理直气壮地把WIL的公寓搞成中国主题公园,让人喷饭。但母亲的心是寂寞的,抛开那种种的流言蜚语,不过是一场情事,甚至因为妈妈守寡多年这根本也不是婚外恋。
不就是爱情么,插曲里唱到,I WILL LOVE YOU IN EACH AND EVERYWAY,觉得有什么不可以理解呢。世界上的事情,没有一件事能这样引人无聊地关心,猜想,传言纷纷。也没有一件事这样地其实与别人无关,它是两个人的事情,也仅仅应该是两个人的事情。为了别人的眼光的忍受或者隐藏,不过是对自己和他/她的伤害,而以为自己能够为了谁而表演一场幸福,却发现逃走原来才让自己快乐。而那些疼爱你的人,自然会理解你的选择。
好在还有亲情,艰难的时候我们不能失去的人,有他们就有了遮风挡雨的地方。即使是最狼狈的逃走,也有女儿陪着一起逃上公交车,然后在颠簸的车厢里一起笑的花枝乱颤。即使最心碎的错过,也有妈妈在机场外等待,做可以依靠的肩膀。母亲,总是爱得多一点,也许,不知道的背后,天涯海角的缘分,也是她为了孩子而精心编织。
于是,最后有了HAPPY ENDING。我冒着被炮轰的危险要再说一遍我多么喜欢大团圆的结局。就象无可救药地喜欢吃华而不实的甜点,相信任何一种爱情都会被祝福,因为这些可爱而不实用的小东西,生活有了新鲜的味道,有了可以回味的恬淡。
《面子》影评(九):温柔地表达残缺
无意间撞见《saving face》,然后就一再沉迷了。翻箱倒柜满世界寻找导演及女主女配的各种讯息,反复咀嚼细细体味,突然灵光一现,终于明白到导演Alice Wu的细腻用心和隐忍善良,她以一种淡淡的阳光般的暖色温柔地表达了在世间行走的种种无奈和残缺,有一种无限包容的心境和赤诚。
女主Wil和她女朋友Vivian是有残缺的人。Wil父亲早逝,和母亲相互依靠,幸而母亲家境殷实(外公和外婆应该是老一辈的技术移民老学究),没有物质层面的问题。Wil独立、勤奋、行事果敢,戏中有一幕她妈妈也说,“你不一样,你从我肚子里一蹦出来就是个小大人”,也说明了Wil天性里的疏离感,再加上年少时期的成长缺少父亲参与,性格独立干脆并且内心深处缺乏安全感,这在戏中Wil在爱人面前的胆怯羞涩,不善表达体现的淋漓尽致,她因为自己的同志身份不敢公开表达对女朋友爱,因为不想让母亲失望而逃避,因为不敢面对自己的恐惧左右为难。女主Wil的扮演者Michelle Krusiec把这个角色拿捏的恰如其分,Such a really good actor,我想这跟MK的天赋和勤奋分不开,其实当我八了MK的几乎所有以后,发现她表面上是个像Vivian那样的女生,但其实内里和Wil也有相似之处,比如敏感、层次丰富、多面等等,她做演员,做旅游节目主持,写文章,了解她就像读一本内容丰富有趣的书,处处都有欣喜。MK其实是个台湾人,在自己五岁的时候由于家境不是很好,由父母过继给姨妈(这是亲爹妈么!当然幸好过继到美国了,不然也就没有现在的Wil鸟~)而来到美国,随姨妈的孩子一起长大,这般经历本身对年幼的MK来说就是一个早熟的过程,在其中她应该比同龄孩子更早懂得人世的种种,我想这也许就是这个一眼看过去应该是Vivian类型的女孩却能把Wil这种看似与其性格完全相反的女孩精准演绎的原因所在。她能够理解和体会Wil内心的不安全感,这跟MK童年时候较为复杂的成长环境有关(寄人篱下的感觉应该多而不少有的,被父母过继不知道会不会有种被抛弃的感觉…poor MK!)所以她能表达Wil那种在面对自己深爱人时候,面对亲密关系时候的那种下意识的不安、惶恐、羞怯、木讷、欲言又止和顾虑重重。她爱她妈妈,她爱她女朋友,她无法面对她的恐惧,最后总是沉默相对。不知道为什么,总感觉MK在各种采访和花絮中真的很像Vivian,性格开朗活泼,有些调皮搞怪,漂亮又有味道的ABC,但在她的字里行间能读到一些Wil的感觉,有一些复杂深沉的感伤,MK把自己的家人保护的很好,完全保密,这和Vivian的扮演者Lynn刚好相反,Lynn把全家老小都晒完了!也许正是MK的这种复杂性让她和Wil之间产生共鸣,也是她能把女同志演活的根本,我想这种复杂性的背后也许就是Wil和MK共同的残缺。
Wil的女朋友Vivian是个美丽优雅、敢爱敢恨、勇于表达的芭蕾舞演员,她和Wil木讷害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特么佩服导演的营造的戏剧冲突!)。Vivian同样也有一个残缺的童年,9岁时父母离异,父亲的强势、挑剔,不断地提要求和批判让Vivian的成长一直在追赶,难以停歇。母亲的抑郁让Vivian早早的变成了一个protector and defenser,所以她勇敢、独立、坚强,勇于争取,追求expressive和outstanding. Vivian对父亲情感的表达总是带着某种自嘲、调侃和无奈。比如第一次Vivian去医院找Wil,在自动贩售机面前,她说自己的父亲在某种程度上已经病了,说他生活无趣,死气沉沉。第二次她和Wil在男装店,Vivian彻底地表达了对父亲的不满,说他只会批判挑剔自己,对她提各种要求,在众人面前得意地表扬自己是芭蕾舞演员,在没能获得年度最佳舞者的时候并没有安慰自己而只是表达对自己的失望。(天煞的亲爹!)于是,Vivian只有不断地拼命向上,向父亲不断地证明自己以期待得到他的关注。在Vivian生日当晚,她收到了两束一模一样的花儿,一束来自Wil,一束来自亲爹,多么让人无奈和失落,最后,她还是为了父亲的心愿去巴黎跳芭蕾。这也许就是Vivian的残缺,她永远都无法满足父亲的要求,只有通过一次又一次目标的实现来获得父亲的关注,这是Vivian无法泅渡的边界,所以她变得仿佛骁勇善战,果断决绝,从不拖泥带水。
不得不佩服导演Alice Wu,她是如此的聪明睿智和才华横溢,对角色和演员的把控也恰如其分,一点也不像第一次当导演的人。对女主Wil和Vivian演员的选择也眼光独到,直觉很准。MK说一开始以为自己是演Vivian的,因为自己和Vivian的个性很像,但是被选择为Wil很开心,因为喜欢挑战和自己完全不一样的角色,而Vivian的扮演者Lynn chen给人的感觉是比较sexy的,Alice觉得她们在一起是应该可以有很多chemistry的,确实,在戏中她们之间流露的情愫、挑逗以及ML都表达的自然、真实、真情流露又淋漓尽致,不得不佩服导演、演员的功力和对戏本身的理解、表达以及对角色的塑造。Alice是个很用心做事的人,她花了五年时间来做这个事情,从一个学计算机专业在微软工作的工程师转到导演这个行当,从开始学习如何拍戏做起,去专业的学院重新念书,这是怎样一种动力和执着。自己写剧本,自己导演,自己花钱独立制片。看过对Alice的一些采访和花絮,惊叹这不是就是Wil吗,当然,聪明如MK就是以导演为Model来塑造Wil的,动作、行为都很像。Alice说如果这部戏有任何自传的成分那就是Wil向母亲出柜的那一幕。当时全剧组都很期待,因为不知道将会是怎样一出戏,拍完后Alice说很好,然后一个人走出去泪如雨下,百感交集的释放,达到了一般人达不到的情感深度。Alice说,要了解一个人,不要去看他的blog,要去看他写的小说。(一般人写不出来小说的好不…)她说这部戏是自己给母亲的一封情书,确实让人动容,藏在心中的夙愿和执念,通过这种方式来向母亲倾述,情深意重又含蓄用心。在电影首映的时候,Alice的母亲邀请了自己的五个挚友来观看,她母亲从头到尾都在流泪。Alice说母亲能带自己的朋友来观看首映,至今为止仍是她最快乐的时刻。一场对母亲无言的倾述和告慰,完成了一场对自我残缺的泅渡和对母亲爱的感谢。
写到这里,突然觉得面子是在讲述一个补完的故事,让我想起自己很喜欢的日本动漫EVA,每个人来到世界上,不可避免地被打上各种烙印,带着各自的残缺成长、成熟、遗忘和消失。EVA采取了一种较为激烈的表达方式,血腥、残暴也震撼人心。而面子是温暖的、阳光的、娓娓道来,所有的残缺在曝光的瞬间总是伴随着世俗的嬉笑怒骂,让人觉得虽然遗憾唏嘘但又内心暖洋洋,贴近人心最柔软的部分。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大概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和心情,这大概也是这部电影让人深深中毒的原因,柔软、温暖、直指人心,最后借用导演Alice想通过这部电影对大家说的一句,“It’s never too late to start over”。
《面子》影评(十):柔软的摔倒
柔软的摔倒而不受伤
很喜欢她教她摔倒的那一段
我自己也曾经试过,其实不像想象中那样疼痛
要面子,无非也就是怕摔倒的疼痛
其实也就那么回事
陈冲很有味道
这对les很微妙,薇薇安很有女人味,虽然可以明显的感到小薇是男方,但不会觉得小薇变态或者男性化什么的
他们在一起的感觉很好
甚至看到他们上床也觉得不恶心
第一次感到les可以这么和谐的存在,她们之间是真的洋溢出爱情的感觉,而不是单纯的肉欲
最后他们俩你看着我,我看着你的轻轻起舞,感觉也很好
让我想到一首歌 every breath you t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