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加一》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加一》观后感10篇

2018-01-10 20:33: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加一》观后感10篇

  《加一》是一部由蒋能杰执导,蒋佳伊 / 范梓沐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加一》观后感(一):《加一》观后感

  “加一,你躲在被子里干什么?你妈妈和你外婆要出去打工了,你还不去欢送她们?”然而加一依旧捂在被子里嚎啕大哭,不愿出来,因为她知道,倘若她出去送行,她会更加舍不得妈妈的离开。 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会是团圆的,即便是整年在外打工的人,也会在这喜庆的日子里赶回家,与家人欢快的度过一个完整的年。但就如纪录片中所说的,这个世界上还有千千万万个留守儿童家庭),他们和小加一一样,长期见不到父母,就连举国同欢的春节,也只能短短的与父母见上一面,于是又要含泪看着父母的背影逐渐远去,逐渐消失。这也导致了加一爸爸所说的“有时候回来,孩子都不认识我了,还哭着不愿意我抱”的情况出现。看到这,我的内心感到一阵寒酸。 回忆自己童年,仿佛没有一段回忆不是和父母一起度过的,和父母一起游玩、一起逛街、一起放鞭炮,但这些对于加一这样的留守儿童来说简直就是奢侈的,即便加一也曾与父母一起出去游玩过,但那也只是曾经,也只能通过翻看照片来回忆当时游玩的情景生活在迫于生存的家庭中,想要再一次与父母出去游玩,甚至是春节放一次鞭炮,那都是这个家庭难以达成的事情更何况近年的行情不景气,各大工厂都在裁员减少支出,而留守儿童的父母身无技艺,难以保住工作,难以支撑起这个家庭。 家庭贫穷、生活困难,让他们成为了留守儿童,让他们缺少了儿童所应该拥有美丽的梦幻的童年,让他们缺少了父母的关爱。即便如此,我们社会这个大集体,虽不能改变他们家庭的现状,但仍旧可以凭借我们每个个体的一小份力去弥补他们所缺失的关爱,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感受到生活仍旧充满着希望。 与他们相比,我们都是幸福的,我们拥有着欢快而又完整的童年,拥有着丰富的关爱。他们生活艰辛,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配拥有童年,不配获得关爱。在他们看来,我们都是富有的。不错,我们确实是富有的,我们拥有太多他们所没有的东西,无论是精神上的还是物质上的,以致于我们并不去珍惜所拥有的一切。倘若换个角度来看待这一切,我们又是否会珍惜所拥有的?又是否会愿意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去帮助每一个留守儿童,去多给他们多一点照顾,多一点关爱?对于看完纪录片的我来说,答案肯定的。我们是祖国未来的栋梁,他们同样也是。在我们有着优越条件同时,我们也更加有义务的要去帮助他们,去让他们如我们一样茁壮成长。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呼吁社会各界人士,去多给予留守儿童一份照顾,一份关爱,让他们的世界也充满暖阳。 最后想说的是,愿世界温暖永存,愿留守儿童不再孤单

  《加一》观后感(二):《加一》有感

  我从小就生活在一个海边的小镇,那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是以捕鱼为生。于是那里也有了许许多多的留守儿童。我见过很多这样的留守儿童,他们家里多多少少都能盖起一个几层楼的新房子,吃穿不愁,但是他们也大多性格怪僻,很难相处。当然也有性格开朗,乖巧听话的,但毕竟是少数。即使再调皮,从懂事起他们也学会了如何自理,不仅要照顾自己,还有年迈的爷爷奶奶和年幼的弟弟妹妹。这样的孩子,都应该被好好地呵护。《加一》只是一部简短的纪录片,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最真实朴实画面。而思想深度却是许多所谓抒情片所不及的。这部片子就像一条安静的小溪流,没有汹涌的浪花,只是静静地流淌,一低头便可以看见清澈的溪底有着细腻的白沙,有着圆的鹅卵石。我们的身心得到放松平静地去思考片子想要表达的主题。没有泪点,却让我们眼眶发热。

  《加一》观后感(三):看完《加一》后

  看完纪录片,果然心情仍如以往一样沉重。本以为自己会因为某个动情的画面或细节而哭,但是并没有,尽管如此,却也笑不出来。

  从拍摄角度来看,《加一》应该是我看过角度最新颖独特的纪录片。说起留守儿童问题,不论是报刊杂志电影亦或是纪录片,人们便会不自觉想到“贫穷”,“可怜”,“孤独”等字眼,因为人们已经习惯特殊定义留守儿童这一群体,仅仅是这四个字就已经看出它的不同所在。然而蒋能杰导演拍摄的《加一》却一改以往此类创作风格,以一个全新视角让我们看到了最真实,朴素得在不过的留守儿童生活。

  蒋导通过围绕蒋加一和范梓沐姐弟俩的日常生活这一主题,记录了包括整个家庭无论是生活上,学习上,工作上,心理上的大大小小事情。在这个家庭里,有亲人互相关爱的幸福,农家生活的淳朴安宁,以及为工作忙碌奔波的疲惫,甚至是无法改变命运无奈。八岁,在别人看来应该是懵懂无知纯洁年龄,而在加一身上,我们却看到了一个成熟懂事乖巧的小女孩身影。如此幼小的躯体,却承担了全家人的家务活,学习之余还要帮助爷爷奶奶干农活,照顾调皮捣蛋的弟弟,这是身为姐姐需要承担的责任。看到她拿着一个偌大的水瓢舀出煮滚了的热水给弟弟洗澡,我的心一下子很震撼,也很心酸,她是如此的幼小,万一不小心把水弄倒,烫着自己了该多危险,然而这却又是她不得不干的一部分。这大概就是留守儿童总是比同龄孩子早熟的原因

  留守孩童是无奈的,他们需要饱受与父母的离别之痛,不能接受完整的父母关怀与教育,不能在他们的保护下平安长大,与此同时,他们也不能理解大人们的这种取舍。久而久之,随着年龄的增长,父母的远离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他们仍然高高兴兴上学,与小伙伴一起做游戏放学后一起放牛,光着脚丫奔跑在漫山遍野的草丛里,玩耍之后也会因为作业而头疼,也会因为成绩差而被老师被父母责骂········这些都是属于他们的童年乐趣,多么天真多么灿烂。蒋导特写了许多蒋加一和范梓沐玩耍的镜头,几乎让人感受不到留守孩童的童年只是灰色阴冷的一面,除此之外,还有孩子们童真无邪的笑容欢乐快乐是难得的,尤其是在当下这么一个优胜略汰的社会,许多父母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过早地让他们接受超负荷的教育,而留守孩童们却有无尽的玩耍机会。可是他们大多数会输在起跑线上,没有良好的教育条件以及以身作则的榜样,没有过多的关爱甚至是宠爱,有的只是在已有的有限条件下自己成长,用脆弱的小心灵去抵抗这个年纪不该承受的困难。

  坦白说,曾经自己很害怕甚至是选择逃避看到类似题材的纪录片,画面太真实总是能勾起类似的童年回忆。留守儿童并不一定都是贫穷的小孩,只是因为某些原因而被迫在与众不同环境中成长,他们也有自己的快乐,同时也有自己的隐痛。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制度也不可能惠及到每一个人,只是真心希望他们能以自己快乐幸福的方式平安健康成长,尽自己的力量帮助他们。

  《加一》观后感(四):为关爱留守儿童《加一》

  《加一》是80后新晋导演蒋能杰的又一部关于留守儿童的纪录片电影。

  电影的开头是以朗朗的读书声为开始教室里的孩子欢快地读着课文,天真无邪。放学后,一个小女孩背着大大的书包一个人走在绿油油的稻田间回家。走到家门口,便蹲在门口的石墩下,把作业放在石墩上埋头写字。刚写了几笔,屋里便传来奶奶的声音,“加一啊,加一啊,做起作业去放牛啊!”写作业的小女孩乖巧的“嗯”了一下,便拉开了电影的序幕。电影是以湘西南山区农村儿童加一的留守生活为背景,把中国南方山区农村生活通过电影一幕幕真实的镜头慢慢向观众展示。

  电影人物都是使用湖南邵阳新宁县一渡水地区方言。电影里主要人物是加一和弟弟还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加一、梓沐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爸爸妈妈常年在广东打工。电影通过纪实手法展现了中国南方农村爷爷奶奶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在整部电影里爷爷奶奶从来没有过问小加一的作业做得怎样,那道题不会做之类的情况。大部分是爷爷奶奶要加一做着忙不完的事,放牛、洗碗、给弟弟喂饭、给弟弟洗澡、插秧、打禾、打豆子……奶奶只会关心加一和梓沐是否吃饱饭。有个情节,很有意思。弟弟说自己的鞋子太挤脚了,姐姐要弟弟穿上鞋踩几下,小梓沐跑去和爷爷奶奶撒娇,爷爷奶奶要小梓沐别穿鞋,打赤脚算了。梓沐满脸呆萌。冬日里,加一自己说穿了棉袄还冷,奶奶直接回一句,你走到教室里就不会冷了……其实爷爷奶奶这样回答他们,并不是不关心他们,这只是一种农村里简单的生活习惯。若是孙子的鞋子真穿不得,奶奶会再买一双。若奶奶真觉得加一穿得很少,也绝不不会让加一去教室的。这种简单放养式的农村生活,也不就是我们童年里出现过的场景么?

  电影里很多故事情节都是我们经过的。有一个片段,因为加一考试没考好,爸爸罚加一跪神龛,特别经典。在中国农村这是很常见的一个现象。我记得我读初一时,英语考了8分,父亲勃然大怒,把我拖到供奉列祖列宗的神龛前反省罚跪。我跪在神龛前泪流满面,羞愧难当,并当着列祖列宗发誓一定好好学习,英语再也不考8分了,并跪着写了保证书念给列祖列宗和父亲听了,父亲才作罢。导演坚持用了这个用手机拍摄不太清晰的画面,更像是在强调和讲述,在中国农村里还广泛保留着这种非常传统的儒家文化的家训教育方式。这种教育的方式好与不好我不置与否,但无疑这种教育方式是严厉而稍显落后的。

  电影里还由加一的视角展现了中国湘西南农村的各个节气的日子。春耕、夏种、秋收、冬雪。还有春节、中元节这些中国传统节日,南方农村生活和祭祀的场景。电影里纪录了一场加一姑姑的婚嫁。这场婚嫁,中西结合。新娘穿着西式白色的婚纱,婚礼却全部遵从中国南方传统的方式。奶奶哭着埋怨女儿的远嫁,颇有趣味。电影里反应的中国农村文化还不单是婚礼和节日。像范梓沐姓范不随爸爸姓蒋的情况,这就是典型的中国南方山区农村文化特征。电影通过加一的讲述解释,范梓沐有两个爸爸,一个爸爸,一个亲爸爸。在中国南方山区农村小孩出生后,一般都会认一个八字相合的人做干爹,叫亲爸爸,然后亲爸爸会帮干儿子取个跟自己姓的名字家长认为小孩认了八字相合的亲爸爸后,能够顺利的成长,而且长大以后会更有出息一些。虽然这里面有些封建迷信思想,但更多的是父母亲对孩子未来更美好期盼

  加一的奶奶是整部电影里最具喜感的人。他一边埋怨梓沐好吃喜欢讨东西吃,一边埋怨梓沐爷爷不买好吃的回来;一会不许加一看电视,一会又要加一带弟弟看电视;当别人面夸加一读书不错,在家里就骂加一读书不努力,并罚她不许吃早饭。奶奶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农村妇女,他们身上充斥着严厉与慈祥,看上去很矛盾,生活里却毫无违和感。电影里的山区农村并不是十分贫穷,但是精神生活非常贫乏。奶奶对加一参加儿童节跳舞不止一次的抱怨,每天干完农活后就带领加一和梓沐看抗日电视剧,并时不时的和爷爷骂几句日本鬼子。加一很认真的看着,但我不能确定她是否能看懂抗日剧。但爷爷奶奶骂日本鬼子的时候,而加一却一脸茫然。加一更多的娱乐是与弟弟打闹和与家里的小狗、小猫、小牛戏耍。加一很多时候也会想念爸爸妈妈,她会拿出自己和爸爸妈妈的照片和弟弟一起分享,或许对于加一最幸福的时光莫过于放暑假去广东爸爸妈妈那里和爸爸妈妈从广东回家过年家人团聚的日子。只是这样每次幸福短暂相聚后又要分离。每一次分离,加一都会哭一次。小孩的喜怒哀乐是藏不住的,表达的情感也是最真实的。纵然加一多么开朗活泼,但是和爸爸妈妈分别是她最苦,最无法逾越的痛吧!

  日子在平凡和安静里悄然无息地逝去。加一做着家务,带着弟弟,又迎来了一年的开学季。在他们的世界里爸爸妈妈是非常近,却又那么远。村里的喇叭不知道多少次得响起了国家的各种新闻政策,却没有一条是关于留守儿童的,而这些农村的留守儿童继续悄然的长大着。春夏秋冬,他们的年龄加一,他们读书的年级加一,而我们对他们的关爱,什么时候能够加一呢?

  《加一》观后感(五):加一简评

  这是一个很有情感的片子,亦如人是讲感情的,感情却是看人来。片中,佳伊对弟弟子木的关爱,子木对姐姐的依赖。这看似合乎情理与中的姐弟情深。但细来推敲难道说母亲对佳伊的冷漠便是无爱吗?姐姓蒋,弟姓范,缘此?但同是一脉生啊。

  我不这么这可,正如 “多数人认知里,留守儿童就该是贫困艰辛,童年无爱的。但我这个片子却反常规来纪录表达——农村留守儿童并非这样。"导演如是说。其然,来看全片,讲述的是一名农村八岁孩童的生活现状,还原本身,我们大多数人认同的角度——贫穷。片子主人公蒋佳伊白天上课,还要忙做家务,忙农活。晚上忙完弟弟洗澡后,才能有空闲时间挑灯写家作。这看是我们认识的艰苦的桥段。但不然这是受众在相提并论下的肯定句。然在我看来,这却是疑问,导演的客观真实表达,从一位年仅八岁的孩童的行为上,却表达出如成年的很行事作风,有些却比某些成年人更好,我想起片在蒋佳伊为洗完澡的弟弟穿衣服时,弟弟无理取闹拒绝穿的那一刻,蒋佳伊使出吓唬的手势,虽然还是打下去了,但未成岁却成年,这理应当然?还是留守孩童所本有?

  回到母亲的无情,相比父亲更疼爱佳伊,暑假爷爷带着久年未见的姐弟俩去广州见父母。晚上佳伊爸哄抱着娃娃的佳伊睡觉,然后熄灯,这看似司空见惯,但久年末见的父女俩,相拥入眠,佳伊却仍抱着娃娃睡,这也应该是留守儿童仅剩依靠。想必,倘若在家,此时的佳伊应该是在哄着弟弟子木睡觉,可惜这次却和爸爸交换了任务。但却依然没有安全感的睡下。这一晚上我们可能我们会想,不应该是佳伊母亲来照顾吗?没错,片子很自然切到翌日早晨母亲提着一家人的早餐回来。佳伊爸工作不景气,母亲图晚班工资高,坚持扛起家庭重担,片子中母亲并没有太多言语。放下早餐后,子木在一旁吵着熟睡的母亲。实在是太累了吧,这种互换角色的家庭重担,难何无情?

  总而,这是个很有情感的片子,很值得看。

  《加一》观后感(六):愿每一个人都是“加一”

  我不懂电影,纯粹是从一个观众的角度来看。本片虽然是一个讲诉留守儿童的纪录片,但是不同于一般的煽情或者悲悯。几乎没有采访片段,极力淡化音乐背景,尽可能的从客观公正的角度记录加一及其家人的生活。导演的态度是隐藏在电影之外的,而将思考完全交给观众。这样做或许没有一般电影的冲击力,但是它真实客观,它所表达出来的感情却是细水长流的。

  一般谈到留守儿童,我们第一印象好像就是贫穷的农村、破烂的房子、肮脏的衣服、老旧的教室、哭泣的脸庞……

  而本片给我的感觉,虽然不可避免的出现了贫穷的场景,但是导演却进行了淡化处理,着重点是人:加一的乖巧懂事,弟弟的调皮搞笑,父母的努力奋斗,爷爷奶奶的坚韧,以及全家人对于加一教育的关心于看重。

  如果不看家庭的经济状况,单单一家人的相处,我想世上或许找不出比这更好的一个家庭了,家长努力,孩子乖巧!

  而恰恰的,没有了那些高人一等的悲悯,以及故作清高的煽情。电影或许一霎那的对我的冲击力不够大,但我却被一家人的乐观努力所打动,特别是加一像小草一样的坚强乐观。

  这满满的正能量是他们带给我的,她们一颗坚强的小草!

  从公益角度来讲,在所谓的主流横行的大背景下,煽情的电影有时候给人一种类似道德绑架的善良:我既然愿意看这类电影,我本来就想关心帮助她们,结果我被狠狠的“煽”了一巴掌了,我们带着高人一等的悲悯,去表达对于“加一”们的关心以及帮助,她离我很遥远,这是一次性的,主动变成了被动。

  而《加一》,加一以及其家人的韧性,正能量。我从她们身上学到很多,感受到一种阳光,我会想帮助这样一位小妹妹,她给我的感觉离我很近,看她就像看着乡下的小妹妹,或者童年的某个玩伴,这是主动的。

  几年后,我还会记得加一,记得那个笑脸。

  《加一》观后感(七):所有的分离都是为了更好的相聚,为勇气加一

  看的时候其实看到了很多自己的影子。虽然我并不是留守儿童,但是爸爸常年在外务工,我也有过哭着不让他走的刻骨回忆。今年暑假走的时候,母亲因请不下假而没能陪我最后一天,到我走的中午,从岗位上匆匆赶回来,却在小区的巷道里打了个照面,我坐在出租车里喊她,她非要我下来,要做饭给我吃。边喊边大哭。成长就是被强迫与父母心理上断奶,就像影片里出嫁的女儿,终究要随着婚车远去,独留母亲哭喊:要发人发财啊崽。这部片子不是让我们悲悯留守儿童,而是提醒我们,在这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时代,人人得为生活奔忙,所有的分离都是无奈与酸楚的。如果可以相聚,谁愿意选择人各一方。还有我的爱人,远走他国,也是为了能有个好生活,虽然我并看得到所谓的未来。但是总要为未来鼓鼓劲,加加油啊。

  《加一》观后感(八):纪录片《加一》主创蒋能杰阐述

  谈起留守儿童,我们好像已经习惯以“可怜”、“贫穷”、“孤独”等眼光看待他们,但是纪录片《加一》颠覆大众对留守儿童的固定思维,以独特的视角呈现最真实的留守儿童生活。本片就是要告诉大家,留守儿童并不是“苦逼”的代名词,他们有他们的快乐,有他们的纯真,但他们也确实要忍受同龄人少有的孤独和无奈。正是这种最立体和真实的呈现,才让我们能更近地了解到这一一直备受大众关注的群体。

  本片着眼于一位留守儿童——蒋加一的生活,我常是驻扎他们家中,长时间和他们“厮混”在一起,一起无聊、一起疯狂,甚至一起和他们不厌其烦地重复着同一种游戏。拍摄之初我就在提醒自己,不要可怜他们,不要悲情于他们,当我真正和他们一起忘我地玩耍,一起在看望他们父母的路上奔波,一起和他们的父母分别时,我才彻底进入到他们特殊的经历搭造的丰富的内心世界。

  当走进他们的内心,你会被惊讶到。她会翻着家里的相册和你说她很怀念和爸妈一起出去游玩的日子,在妈妈外出打工时,她没有送妈妈,居然躲在被窝里泣不成声,那个时候你会特别近距离地感受到她的伤心、不舍。但是过几天,她就会忘掉这些悲伤,继续上学,继续照顾弟弟……在痛与乐中成长。

  这样的拍摄和这样的视角,对我来说也是一次突破,因为我要做一个最冷静的旁观者,把我看到的和感受到的传达到已有定义的观众心里。

  如对片子有其他想法和建议,可以直接微信我本人:1714371600 (QQ)

  2016-08-20 蒋能杰于湖南 棉花沙

  《加一》观后感(九):公益纪录片《加一》观后有感

  现在网上有关留守儿童的资料都是 可怜 弱视 群体 叛逆,但我知道这只是一小部分的情况,我也出生农村,身边有很多留守儿童,他们有些出生不到一岁父母就去打工,由爷爷奶奶照顾。 这部片子的主人公加一,感觉她才是我印象中的留守儿童的形象,早上起床去上学,放学后要带弟弟,洗衣服,洗碗,干农活,做不好了还要被爷爷奶奶骂。

  平时从来不会关心她的作业是否做完,更加不会抽时间会辅导她的学习,但一旦考试没考好,那就是天大的过错了,要挨骂,被从广东打工回来的爸爸抓去罚跪,还要被奶奶拿来跟同伴比较。

  小小的孩子年仅9岁,看到后面越来越觉得加一的辛酸,她表面坚强,懂事,能干,5岁开始就会洗碗,照顾弟弟,但其实她也有她脆弱的一面,会对着相片想爸爸妈妈,回忆小时候爸妈带她出去玩的时光,过年时妈妈回来3天就要去广东打工了,加一却没有去送妈妈,因为她不舍得,只能躲在被子里哭泣流泪.............

  但不管怎样生活还是要继续,年后开学,她还是要去上学,放学后还是要带弟弟,还要帮奶奶做农活........

  《加一》观后感(十):为你的坚强加一

  在这个和平年代,我们过的是大多数人的幸福生活,而总有这么一群人过的是少数人的“不幸”生活。蒋加一,一个来自农村的留守儿童,就是这一群人中的一员。 加一是一名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每次短暂的相聚都会牵动加一幼小的心灵:长途跋涉和爷爷去看望在外打工的父母,离别时躺在爸爸腿上静静落泪;春节过后妈妈提前出去打工,没有说再见是因为偷偷躲在被窝里泣不成声。然而父母离开后生活依然要继续,忍受过难尝的别离滋味后,依然要忘掉烦恼,快乐地和同学玩耍,淘气地逗哭弟弟后又像大人一样哄着他。每天和弟弟徘徊在哭与笑之间,就这样在痛与乐中成长着。看完这部纪录片,我并没有像看其他关于留守儿童的纪录片一样哭的稀里哗啦的。与其说感动,还不如说是心里产生了一种难以言说的微妙情感。一提到留守儿童,自然会与“贫穷”、“可怜”等词挂钩。没错,这是大部分留守儿童的共性,但他们有他们的快乐,有他们的纯真,他们也确实要忍受同龄人少有的孤独和无奈,还有无法推卸的责任。帮弟弟洗澡穿衣、寻找弟弟、洗衣做饭……是加一的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她就像一个“小妈妈”一样包揽家里的一切家务。生活在这种环境中,她别无选择。姑且不说留守儿童的生活有多凄惨,我颇有感触的是他们与父母的感情。看过这么一个报道:走访的人询问一个一年级的留守儿童:你爸爸妈妈去干什么了?她回答道我不知道,我不想他们。忘却了父母的存在感,心酸的同时不免觉得凄凉。在纪录片里我们也可以看到类似的场面。春节过后,加一的妈妈提前出去打工。“来,亲妈妈一个”对于父母与孩子而言,这是一件喜以为常的小事,可是在他们之间仿佛隔着一道墙。当加一的弟弟凑上去要亲妈妈的时候,妈妈满脸难为情地躲开了。这是多么令人心酸的一个场面!这些留守儿童的父母由于经济原因外出工作,长期与孩子分离和缺乏联系,亲情教育自然缺乏,使的亲情关系出现障碍,还影响孩子健康性格的形成。都说“家家有本难念经”,我们不能过的的埋怨这些父母,但是这些孩子的家庭教育,性格培养以及爱的缺乏,我们不容忽视。俗话说,少年强则国强,这些孩子是祖国的花朵啊!很多人都打着帮助留守儿童的口号,然后用赤裸裸的金钱资助他们。我不敢说这种做法不好,但是站在我个人的角度,我更建议的做法是能够有更多的社会人士进行走访,亲自走进留守儿童的生活,感受他们的“不易”,真正走入他们那一颗颗幼小的心灵。鼓励学校,企业等组织一些捐赠学习文具,生活用品等的爱心活动。一棵棵快要枯萎的花朵,等待您的滋润。关爱留守儿童,让他们像小树苗一样,健康成长,不要毁灭了一个个的可爱天使。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加一》观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