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闪亮的日子》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闪亮的日子》影评10篇

2018-01-19 20:21: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闪亮的日子》影评10篇

  《闪亮的日子》是一部由C. Jay Cox执导,史蒂夫·山德沃斯 / 韦斯·拉姆齐 / Rebekah Johnson主演的一部剧情 / 喜剧 / 爱情 / 同性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闪亮的日子》影评(一):The connected dots make up the whole picture.

  有被打动,洗衣房,做义工,机场等情节设计可圈可点,Chris做义工和Aaron传教,教区审判和live相互交叉的感觉很好,歌也好听特别喜欢Chris还怀表的那段〜但是结尾太弱了!很仓促,而且老板娘的一番话作为结尾有些空洞。。有种资金有限场地到期就草草收场的赶脚,不免虎头蛇尾

  quot;Life... Everything... Even this makes sense. It's not just dots. Instead we're all connected. And it's beautiful. And it's funny. And it's good. From this close we can't expect it to make sense right now." 电影很好地呈现了这一点,Chris做义工给艾滋病人送餐,两人成了朋友。无意中送去Julie的demo成就了Julie的音乐梦想。Julie基于Chris的日记写的歌在电视上播出,Aaron看到后才重拾信心鼓起勇气决定去找Chris。Aaron在医院安慰Lila,后来拿着名片找来店里,最终见到Chris。

  一切都是无心插柳,但冥冥中又相互联系,引领着两人最后的团聚。太多的巧合就不是巧合,只能说是注定了。

  《闪亮的日子》影评(二):闪亮的日子,闪亮的感情

  Christian是个住在LA的年轻英俊、风流倜傥的花花公子,甚至能把找错地方敲了他家门的直男勾引上床。这天,有四位摩门教徒搬到Christian的公寓隔壁,成了他的邻居,Christian和同事打赌可以追得到其中一位英俊的Aaron。于是Christian开始制造机会和Aaron相遇,终于在一次摔伤之后假装伤情很重,骗Aaron把自己搀进家里,Aaron忍不住诱惑亲吻了Christian,却被Christian满不在乎态度激怒,转身离去。经过后来的接触,Aaron发现Christian是个很好的人,慢慢也开始喜欢上Christian。Aaron在路上不小心造成教友受伤,一个人惊慌失措的回到公寓,Christian借机安慰他,两人在Aaron家中忘情亲吻,却被随后回到家的而其他三名摩门教徒看到,Aaron被迫回到父母那里接受惩戒。Christian第二天发现Aaron已经坐飞机回家,这才意识到自己是多么在乎Aaron,于是赶到因暴风雪关闭的机场,见到了滞留在机场的Aaron,Christian在雪地向Aaron告白,两人终于放开心防。

  经过宾馆的忘情一夜和互诉衷肠后,Christian在第二天起床发现Aaron离开了他,只好怅然若失的一个人回到家,舍友Julie看不下Christian自暴自弃鼓励Christian通过摩门教的通讯录找到Aaron。而另外一边,Aaron的父母正因此事大发雷霆妈妈挂掉了Christian打来的电话要求Aaron以后不要再提起此事,并告诉Aaron这不过是Christian的一个打赌游戏而已。伤心欲绝的Aaron一时想不开,在浴室中用刀片割开自己的手腕,被抢救过来后又被父母送往一家医院接受心理治疗

  舍友Julie看到了Christian思念Aaron记下的日记,将那些文字谱成曲子演唱,并送往唱片公司发行,还在医院接受治疗的Aaron在一个夜里偶然听到这首曲子,决定跑出来去找Christian。最后的结局是好莱坞式的Happy ending,两人在Christian工作餐厅相见,相拥而泣。

  看多了同志电影让人气滞的结局,这样的情节安排让人欣慰却不觉得太过夸张,Christian的生活方式虽然让人无法苟同,但相信他那个活泼幽默乐观向上的舍友Julie,宽容大度善解人意的老板Lila,还有其他几个虽然取向不同但都能相互分享心情好朋友,是很多同志都渴望拥有的生活方式吧。

  能记住的场景很多:Aaron刚刚来到LA,在出租车上和刚好站在餐厅门口的Christian打了照面;Aaron坐在阶梯上看书,Christian和Julie心照不宣的试图和他聊天;Christian第一次把Aaron引诱到床上,Aaron的迷惑和不安;很多次他们在洗衣房的见面,带着小小的尴尬喜悦;夜半,睡不着的Aaron会起床翻开窗户的百叶,看看很晚回来的Christian;舍友Julie看到失去Aaron后颓废的Christian写下的日记,决定帮助Christian寻回真爱;在暴风雪的机场,两人在漫天雪花下拥吻;在机场宾馆的床上,两人激情之后相拥睡去;Christian焦急的一个接一个打电话寻找Aaron,被Aaron妈妈挂掉之后却欣喜若狂;Aaron在医院的夜里听到Julie的歌曲,有所触动;Aaron去寻找他曾经帮助过的Lila,在Lila的餐厅遇到正好端着餐盘出来的Christian。

  这些让人心感动的情节,就如同片中阳光英俊的两位主演一样,是闪着光的珍珠,串起了这部《闪亮的日子》。

  《闪亮的日子》影评(三):几度风雨几度春秋

  一个不怎么好的故事

  很难说得清我现在的感觉是什么,心里沉下去一块,但也为美好的结局扬起嘴角

  一篇情感的发泄物,不需要斟字酌句要交给谁点评。我于心不忍

  我不是很喜欢看裸体,但我觉得裸体是比所有衣服好看东西

  两个男人,肢体交融,no talking,就是深情可爱的是阿龙做完了还问我们做了多久,还让你满意吧。瞬间就觉得,总算还是很平凡的人。

  之前他们聊到信仰,我很为此感触,有信仰的人,我都认为是不平凡平凡人。

  我有宗教情结,我喜欢面对巨人这样的作品,不是真的相信上帝历史,而是觉得,上帝像母亲一样,在门外看着自己的孩子苦难,克制住自己想要推开门帮他的冲动,流着泪看孩子遍体鳞伤地作战。

  真的令人心疼。

  看到阿龙回家后的待遇,我有点感同身受。为了坚持也跟家里人闹翻,也有过跟母亲对峙,然后抱头大哭。我有过要是父母都开明一点就好了的想法,没恨过,但我一直明白父母无论怎样都是为了孩子。

  在母亲眼中,上帝,信仰不敌自己孩子面对社会重要,孩子气的母亲。笨拙的保护,在孩子的坚持下,像一件多余物品,静静地呆在角落,被无视,甚至憎恨,旁观者心酸

  我们就像小点,相互联系。当我看到纯白色的阿龙在各种混色衣服里摩擦,被很残忍的对待,我仿佛就在门外,流着泪,酸着心,好想当一把伞,不求为他抵挡风暴,只愿有一份暖心的支持。在他身上

  ,我一下子就感受到那些不被理解的同性恋者曾有过的剜心遭遇,我支持同性恋,像是支持异性恋那样的支持,他们不特别,很正常

  我知道我是个敏感至极的人,别人一言一举会放大千百倍传达到我的感官,让千万脑细胞激烈运作,半分钟想到百种我记得过失别人的动机客观影响等。

  看到这部电影,像万只爬虫钻过心灵,在血液里翻跟斗,我想到太多的东西,包括音乐人的过去,克里斯顿的父亲,血液像江河一样,表面沉稳,深处却翻涌不息,我感到深深的难过

  希望我的坚持也可以像结局一样美丽,愿每个阿龙在自己的风雨里坚持,慢慢强大遇见圆满

  《闪亮的日子》影评(四):Tuesday,3 am

  写于几天前,粘过来、、、、

  今天的心情糟到了极点。我不想熬夜,可是躺下也睡不着。貌似只有看Gay片能治愈我了,当然,得是喜剧。找这部片子的资源费了一定的周折,最终找到了完整清晰的版本。故事情节并不新鲜,但是却处处流露着感动,我哭了好几回。也许是和今天的心情有关

  在这样一个浮躁世界,当性成为家常便饭,还有没有true love呢?影片告诉我们,有的。这让我想起了《风月俏佳人》,妓女薇薇安和高富帅的爱情故事。宗教有时真让人憎恨。曾经看过一则新闻,好像是伊朗,处死了一对Gay,他们还是孩子。宗教是什么?披着高尚的外衣,虚伪的对神的崇拜。就像影片中Aaron在被逐出教会的时候对他父亲说:我们的祖先?爸爸,你的祖父有六个妻子,在座的每一个人也一样。我要说的是,我们就是定义非传统生活的原型。他爸:“你认为我们是伪善者”?Aaron:“不,爸爸,我已经超出了伪善的范畴了,爸爸,现在我们只是卑贱而卑鄙的。”同性恋就是耻辱了吗?那些表面衣冠堂皇的人其实才真正的让人唾弃。就像后来,餐厅女老板说,你们教会不接受酒精和同性恋,我肯定不会加入,难以想象这两样都没有的天堂是的,所谓的那些教规,都是扯淡,在真爱面前,显得那样低俗,虚伪。

  当Chris的朋友把他的日记写成歌,唱出来,MV放映在电视上的那一幕,真的让人很感动。那种心境是那么真实,那么揪心。我就知道Aaron一定没有死,我无法想象如果结局是Aaron死了,就像《我是城堡之王》那种的吧。但是美国片,貌似还是喜剧的比较多。不得不说Aaron真是我喜欢的类型,好纯,好腼腆的感觉。尤其是穿上白衬衫,真的太萌了。哈佛毕业的,真是NB啊。说到这里,想说些题外话。前不久,林书豪挺热门的。那时看了一篇文章,叫《中国为什么不会出现林书豪这样的人》,提到,林书豪,哈佛毕业,在NBA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当然,这是众所周知的,各种优秀。其中一点,为什么中国不会出这样的人呢?反问一下,如果你的孩子是清华的高材生,你会让他改行去打篮球吗?如果你自己是一名清华的高材生,你会转行去打篮球吗?答案是不会。可能中国人更倾向于过一种安稳有把握的生活,而不愿意去做自己认为不靠谱的事。但美国人就不同了,他们会很随性,自己喜欢什么就去做什么,即使可能是没前途,没保障的事。他们会说,哈佛高材生就不能打篮球,不能拍电影了?不想去评论孰好孰坏,但其实我更喜欢那种自由,随性的感觉,而不是半被动地安排好的人生

  摩门教,因为这部影片,知道了这个教会。其实很多所谓的信仰,都是装B。没有什么能超越内心。就像呼啸山庄里的经典台词:世界上没有东西能够消灭燃烧的激情,包括死亡。所以,所谓的信仰又是个毛呢?好在这个神马摩门教还没有很残忍到处死同性恋者。同性恋不是一种罪,不应该受到惩罚。也不是一种病,不需要治疗。说到这里,我发现我太逊了。看别人影评的时候才意识到,有段情节原来是心理医生用电击法治疗Aaron.我开始还以为是Chris或者Aaron做的梦。所谓的电击疗法,实际上就是厌恶疗法的一种。在给Aaron呈现Chris的照片同时,给他的性器官以电击。试图建立一种刺激—反应的关联,让Aaron一看到Chris的照片,身体上就会产生痛苦,然后为了不受痛苦,就不再想着Chris。行为主义的最大缺点就是完全忽略了意识。试想,这种行为上的刺激,会改变一个人内心的真实想法吗?即使电击让Aaron很痛苦,但他厌恶的是电击本身,很大程度上是不会对意识造成影响的。这必然让我想起了《莫里斯》里也涉及到了对同性恋的治疗。那时还是20世界的初期,弗洛伊德的催眠,自由联想那一套,风靡欧洲,或者更广的范围。那个年代同性恋是禁忌,在英国是会被判刑的,也被人认为是一种病。于是,莫里斯寻求精神医师的治疗。当然,医生采用了催眠的方法。在医生的催化下,莫里斯很快地进入了催眠状态,然后医生给他呈现一些美女的照片,告诉他,你看她们多美,你的内心其实很喜欢她们。结果是什么?莫里斯说,no,no,我不喜欢长发,我喜欢短发,喜欢男人。失败的案例。后来莫里斯醒过来,医生对他说,你走吧(隐含的意思就是,我救不了你了),你可以去某些没有禁止同性恋的国家,我不会揭发你的。医生还是很有职业道德的,为治疗者保密。我不知道是因为Gay片要有意强调同性恋是天生的,无法根治,还是现实中,那些同性恋的案例都是类似的结果呢?毕竟我没有见过和听说过现实中的案例。无论如何,其实我很鄙视用这些疗法来“治疗”同性恋的,尤其是厌恶疗法,真的很不人性。满肚子的心理学知识,难道就是用来做这种事的吗?如果我以后当了心理医生,一定不会接受这样的案例。当然,这种情况大多都是被家人强制去看心理医生的,就像Aaron,也有人是因为自我的认同障碍。不知道那些心理医生是出于什么样的心态接受同性恋案例,为了钱?Shit。或许,他们本身就认为同性恋是一种心理问题,或者,更严重些,是精神疾病?这样就更无可救药了。

  其实对于Aaron的妈妈,我想说说。最初的时候,当Aaron的妈妈对Chris说,因为你,我儿子割腕了,我失去了我儿子。我当时就在想,他妈妈说这样的话是出于什么目的。骗Chris,以让他死心吗?后来才发现,不是。Aaron妈妈所说的“失去”,不是生命的失去,而是在信仰上的失去。Aaron背离了摩门教,即使还是她的儿子,但不是她的教友,同僚了。其实他妈妈,比他爸爸好多了,即使如此,她妈妈还是很爱他。从前面,Aaron对Chris谈起他家人的时候,就表现出了对他妈妈很深的感情。后来Aaron出事以后,她妈妈一方面恨Aaron成了同性恋,为他们蒙羞,同时又很心疼他。再者,当Chris到Aaron家去还怀表的时候,Aaron妈妈在Chris走之后极力想叫住他,说些什么。我想,她要说的就是告诉Chris,Aaron没有死,而是在治疗院。这也意味着Aaron接受了Aaron和Chris的感情,原谅了Aaron,也原谅了Chris。总之,她妈妈真的是一个好人,不像他爸一样。

  每一个角色都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如果没有Chris工作的餐厅的女老板,没有她和Aaron的偶遇,也就不会有他们最终的重逢。如果没有Chris的闺蜜,把Chris的日记做了歌词,录成MV,并在电视上播放,Aaron就不会明白Chris的真心,当然也不会有后来的结果。如果没有Chris送餐的那个病人,Chris的闺蜜也不会出名,Aaron就不可能听到那首歌。Ps,那个病人真的很能看出Chris的心。但其实,这一切也是得益于Aaron和Chris他们自己。之所以有Aaron和餐厅女老板的相遇,是因为Aaron的善良,即使是陌生人在哭泣,依然会热心地去安慰。Chris会参加“天使送餐”活动,也是因为受到了Aaron的感化,发现了自身的不足,真心地想做一些助人的、有意义的事。与其说是很多巧合,更不如说,是他们自己成就了自己。

  -------------------------------------------------------------------------------

  很喜欢片子里Julie唱的那首歌——《Tuesday,3 am》所以就以此作了标题。下面附上歌词和下载地址,也可以在线听。歌词的Christian的日记,后半部分是Julie的感受,很宏厚的女声。演唱者是一位大妈级的歌手,并不是片里的Julie。豆瓣上也有整个影片的原声带。

  Tuesday, 3 A.M,.

  Once again I'm wide awake.

  Waiting for time to mend this part of me that keeps on breaking.

  ewpapers I threw away, washed the dished in the sink.

  3 AM on Tuesday, I have too much time to think.

  And I could call up to heaven, or I could crawl down to hell,

  othing will hange the way things are and nothing ever will.

  He thinks i can't hear him cry and I pretend that I don't know, or

  aobut all the 3 AM's he spends wrestling with your ghost.

  I hear him call out to heaven, I watch hime crawl down to Hell,

  He still can't get over you, I know he nver will.

  othing he says will bring you back,

  He's got nothing left to show

  ut a pocket watch and memories of a kiss out in the snow.

  And I hear hime call out to heaven, I watch hime crawl down to Hell.

  He still can't get over you, I know he never will.

  http://www.songtaste.com/song/202439/

  《闪亮的日子》影评(五):动心而不痛心的同志爱情童话

  明明很好莱坞、很套路也很商业,但就是对这种浪漫爱情剧感冒,轻松而愉悦地看完整部影片,意犹未尽。

  普通看客看电影,就图一痛快,愉悦精神罢了。搞出许多晦涩不明的影片让人捧着脑袋思忖究竟在讲些什么,的确有够讨厌,还是学院派花时间琢磨去罢。喜欢这种明媚的色彩、流畅的叙事、适当的小悬念、一点点虐心的曲折、大团圆的结局。

  不似大多数同志影片的无奈与悲情,没有那沉重压得人透不过气的现实枷锁,《闪亮的日子》像一部同志童话故事,纯真而美好。不羁的浪子因为打赌赢得了一场爱情,虏获如天使一般的爱人。摩门教的英俊小传教士,透着纯洁、禁欲却又诱惑的气息,情场浪子带着摧枯拉朽直击人心的魅惑魔力。魔鬼引诱天使,确实充满让人心悸的刺激。明知结果如何,还是在两个人追赶与逃避之中弥漫着的情爱张力下沉醉。看似天使遍体鳞伤,最终结果却使魔鬼变身为另一个天使,胜负立分。

  轻松的影片,实则传递一种倡导真爱的同性爱理念。影片不赞同将性爱作为家常便饭的圈中普遍现状,一夜风流、一拍两散,那只是肉欲的放逐。不论同性还是异性,信仰真爱才是心灵的归宿,幸福的感觉正源于此。

  《闪亮的日子》影评(六):摩门教有点被黑暗了

  大尺度的男同激情戏让我暂停了几次,需要平静一下才能继续看。同性恋能够拍到如此程度,让我觉得未来20年大家都变成gay都是可能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嘛。

  事实上据统计,同性恋组成的家庭有着异乎寻常的稳定性,几乎没有什么离婚一说,这让异性恋同志们情何以堪啊。

  不过片中对摩门教的描写与我的观感略有不同。10年前我去美国出差,真巧有机会参观了摩门教堂,摩门教堂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有钱,真的有钱,教堂的装修不是盖的,是真正的富丽堂皇。同伴告诉我,美国的很多亿万富翁是摩门教徒,有大量的捐献。接待我们的前台姑娘只有16岁,这一点和影片一样。她做的详尽介绍和不厌其烦的回答让我们感动不已,姑娘宣讲的教义我早就想不起来了,但她眼中的光芒我始终记忆犹新。如此纯净而充满信心的光芒,如此幸福而坚定的光芒,这辈子我只见过这一次。这是一个16岁的小姑娘,但让我们这些所谓的成年人顿觉猥琐。我们每天有多少杂念,我们每天的眼神要流离多少次。但这位16岁的姑娘,在整个陪同我们参观的3个小时里,她的眼神没有任何流离和不定,始终不变的光芒。我甚至有那么几秒怀疑自己遇见的是人是神。

  但摩门教究竟什么内容,我真的想不起来了,对不起那位圣母一样的女孩的一上午了。

  回来的路上,我专门向内行了解了一下。才知道美国很多人至今认为摩门教是个邪教。但事实上,摩门教行事一直比较低调,加上很多美国的顶尖成功人士(包括几位总统)具有苦修的性格,都是摩门教众。一个教会,如果又有钱,又神秘,自然会让人乱猜。比如犹太人,到哪儿都被认为阴谋推翻当地政府,其实就是这种有钱加低调惹的祸。

  我觉得电影里把摩门教写得太dark了点。实际上摩门教虽然实力庞大,但仍然只是一个正常的社会团体。如果摩门教真的强大到那种程度,这个电影也无法公映。不信你试试把犹太人拍成那样,你看看有哪家电影公司敢发行。

  《闪亮的日子》影评(七):彩色的衣服能不能和白色的一起洗?

  如同狮子不能爱上绵羊,彩色的衣服不能和白色的一起洗?

  这是Christian和Aaron在洗衣房闲聊时提到的,可是他们偏偏就相爱了。正如同Aaron的怀表上所写的那句话一样:“the greatest of these is charity”,这其中更伟大的是爱。

  一开始,风流倜傥的Christian只是因为与朋友打赌才会去招惹身为摩门教徒的Aaron,但是你们知道的,这样恶俗的开端往往会有不怀好意的那人反倒先坠入情网的后续,只是我没想到的是,Aaron对Christian的好感似乎更早,并且差点很早就失足——他可是一位摩门教徒!在有着浓厚宗教氛围的家庭长大,成为虔诚的教徒,不喝酒,不乱性,但是,却那么早乱了心!

  直至后来,他与Christian的情事被其他摩门教徒所知,让父母愤怒,他哭着在母亲面前说道:“万一这是我的天性呢?”我才有所悟。也许,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曾真正明了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直到遇见,遇见了,就激发出了最心底的渴望,和……本性。

  可是Aaron毕竟有着自己的信仰与判断,当Christian以不以为意的态度对待他们之间的接触时,他失望地指出Christian的缺乏内涵,除了英俊的外表,Christian一无所有。“肤浅”,谁不是呢,什么是深刻?不管怎样,因为Aaron的话,Christian的人生开始了变化……在接下来的相处中,Christian终于完全赢得了Aaron的心,两人开始拥吻,却被其他摩门教徒看到……Aaron被遣送回家,Christian只能在他被滞留的机场追上他,一晌贪欢又怎么样,他还是得走,只留给他一只怀表。

  我很喜欢Aaron被送回家后的那一段。同性恋者最大的敌人也许不是世俗,而是亲人。他可以远离世俗减少伤害,却无法承受亲人的冷淡和厌恶。更何况,Aaron的家人都是那么虔诚的教徒,除了人伦的不理解,还有宗教的严苛信条!所以,我喜欢的Christian所在餐厅的老板娘的那句话:“哦,你们教派禁止酒精和同性恋,不能想象天堂能没有这两样东西。所以,我一定不会入教的。”

  起初我不能理解Aaron的那种无力感与脆弱感,为什么还要回家,为什么不能和Christian留在洛杉矶?但是仔细想一想,如果不回去承认他所犯的错,那么,他之前的生命算是什么?那些信仰,那些感情,如果全盘否认,也许,他真的会找不到自己。所以,他后来的割腕就也不难理解了。并不是真的因为受了刺激,或者伤心到无法活下去,而是愧疚,愧疚到无法活下去……对身为教会主席的父亲的愧疚,对让亲人们遭受恶意眼光的愧疚,对爱人的愧疚……

  我以为他死了,并且认为以这样一个悲剧结尾,这个影片够打动我,够精彩了。因为Christian得知Aaron死后的表演真的太动人。如同他在机场对Aaron说的话:“万一你就是我等了那么久的挚爱呢,我就这么放你走了?”正如同他的朋友为他写的歌里唱的那样:“周二,凌晨三点,再次毫无睡意。我在等待时间治愈,一再破碎的心。报纸已经扔掉,干净的碟子在水槽边……”话说,这首歌真的很好听,电影里的原MV更是惊艳!

  可是Aaron没有死,他被送到医院救活,并且之后被父母送到特定机构矫正——可是他没能忘掉Christian!怎么说呢,Christian这种人,在中国就应当是哥哥那样的人,是阿飞,是程蝶衣,你没法忘了他,应为他美得像罂粟。之前有看过一个片名很雷的较老片子,《美少年之恋》,冯德伦和吴彦祖演的。Christian也像其中冯德伦演的Jet,放荡不羁,英俊潇洒,但是一旦真的爱上,又至死不渝。正因为现实中这样的人少到没有,所以,他们才那样迷人。

  之后的一切,就自然而然,也没什么亮点的,唯一的动人之处不是Aaron回来找Christian却误会公寓里有了另一个人,那不过是导演在最后俗套的小把戏,一眼就能看穿。真正让我觉得这部电影应该拍成这样,而不是在Aaron“死去”之后就结束的,是另一个场景。Aaron在试图矫正他的机构里劳动,擦地板的时候,好像听到了天使的声音……他跑出去一看,那不过是有人在看电视,电视里放的,正是Christian的朋友Christian的日记为歌词写的那首歌:“周二,凌晨三点半,再次毫无睡意……”他知道,那是对着他一个人唱的。

  Christian表面是彩色的,他的生活多姿多彩,但在遇见Aaron之前,他的内在却几乎空白,空虚;Aaron是白色的,纯粹到让Christian不想伤害他。谁说彩色的衣服和白色的不能一起洗?只要不掉色就行!

  《闪亮的日子》影评(八):闪亮的日子

  摩门教,我只想到了换妻。但Aaron和其它三个elder,肩负在天使之城去宣传教义,拒绝酒和同性恋。

  隔壁住的Christian则每天都换着不同的男伴,爱情和性在他的世界里等同于握手。

  50块钱的赌约。一看就知道Chris绝对会爱上Aaron,但“你只值50块”的梗却没有虐的观影者心肝颤(至少我觉得没用到极致)。

  放纵一次。开始救赎。自杀。被送去机构治疗。

  我爱你。我也只是跑到你家门口送去了怀表。我爱你。在我刷地的时候听到那首歌。此刻,我听着《闪亮的日子》,刘文正版,其实我最爱胡彦斌版,只是虾米没有版权。

  编剧套路太明显。扭转的太突兀。功力不足。但,闪亮的日子,意义就和这部电影的功力一致吧。青春年少的相遇,让彼此安定的相遇,经得起错过与等待。

  《闪亮的日子》影评(九):爱情那么大,什么容不下

  爱情那么大,什么容不下。

  今天在看《自深深处》的书评,很感慨这样一句话。

  爱情因为其深,所以博大的能包容所有;爱情因为其真,所以脆弱的能感受每一丝痛苦。

  latter days因为有宗教色彩,以及传教的男孩阿隆(演员是哈佛高材生啊,真是上帝的宠儿)真的非常纯洁可爱,所以总想到“天使”——为了爱情,生生折断了自己的翅膀的天使。他的微笑是那么纯真可爱,他的爱情是那么真心无瑕,他的挣扎是那么痛苦无望却又不顾一切……他的信仰告诉他不能这样,他却遵从了自己的心;他的心告诉自己选择爱情,但是玫瑰的尖刺扎的他遍体鳞伤……那样美丽的男孩啊,如何忍心……

  不过,也不觉得健康漂亮的克里斯蒂安是魔鬼。后来,爱上了阿隆的他不再潇洒自信,他追到机场瑟缩在寒风中,一个一个试着未知的电话号码,在手机里写下自己伤心孤独的心情日记,哽咽着还掉定情信物说“心痛”,变得不再滥交,很有爱心,还会脆弱的哭泣。算个爱上天使的凡人吧。

  正如很多人所说,同性电影不管在什么时代,因为其与主流社会的不同,总有根深蒂固的矛盾和纠结存在,所以悲伤,痛苦,阴暗等基调伴随着对人性的探讨出现在很多影片中。这样的电影总是承载着许多沉重的思考和导演的理想,看得人心肝乱颤。

  latter days虽然也在探讨一些诸如宗教,偏见等问题,但被两个美丽纯洁的男孩照耀的光彩熠熠,温馨灿烂。

  真的!爱情那么大,什么容不下呢!

  《闪亮的日子》影评(十):mormon

  最近看了那个摩门提案,也就是八号提案的那个纪录片。

  摩门教是真的会穿着白衬衫,别着name card上门传教的。事实上,在他们争取八号提案的过程中,他们也利用了这个方式。kinda working(-_-)

  摩门教一夫多妻【曾经,现在就不知道了。这也就是小A在面对他父亲时说的那些的话的原因。思考之后认为是因为,他的父亲为了追求家庭完满(这样才能得到救赎)而忽略了对儿子真正的、内在的关心。也因为他儿子的行为,他可能会失去最终的救赎[我也不太懂啦]

  另外,那种同性恋的治疗,是真的存在过的,大家有兴趣可以去搜那个片子来看。里面有当事人的叙述,很让人难以想象。

  摩门教出了不少同志,但是因为不正确的引导或者说因为从小的教育与信仰,他们很迷失,很多选择自杀来解决自己的问题。

  所以,这部片子在我看来,不仅是一部洒狗血、HE的同片,更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美好的设想:设想那些过早失去生命的孩子,能够重新回到爱人的怀抱,一如A。

  tw,盐湖城是该教的聚集地,这也是他本家住在那儿的原因。

  and ps, 这部片子前确实有洒狗血不少,但是不妨碍它的美好。美好的结局更是一种伤感,因为有那么多人还在struggling with this kind of things…还有许多人走不出来,不能回到自己的真爱的怀抱。

  语言苍白无力,只是想让大家了解一些,本身我也不太了解,刚巧看了8而已><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