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伊豆的舞女》经典影评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伊豆的舞女》经典影评集

2018-01-25 21:4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伊豆的舞女》经典影评集

  《伊豆的舞女》是一部由西河克己执导,三浦友和 / 山口百惠 / 中山仁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伊豆的舞女》影评(一):世间永远没有平等

  最开始是在手机对照中日版看的,后来还是买了书,是林少华老师译本。

  读的时候可能中日双方文化差异,好多地方不能理解,我的第一映像中男主的思想有些猥琐,看书的时候以为会很长,谁知读到川岛乘船离去,与舞娘分离,故事戛然而止,还不理解。

  故,来看电影。看电影时的确加强我对原著的理解,不过,最大的不同遍是我对川岛的评价变了。

  虽然电影与原著有改变,不过改得却很妙,君ちゃん的出现与熏形成一种对比,电影结尾更加完善,整个故事更加细腻

  喜欢三浦,三浦笑容真的太温暖了。

  整个电影两个地方最触动我的心:

  1.熏找到了阿君,阿君是待她病愈一定会回大岛

  2.川岛乘船离开前一日,同熏分离之际,川岛本来谆熏的约定,带她去外面玩,阿婆却突然不同,阿婆说就是知道川岛是好人才不允许熏出去玩。

  结尾,川岛乘船离开,两人都沉寂在悲伤中,熏蓦地醒悟,即使不能一起,离别时也当互相珍重。如梦初醒

  片中两人赶路在山顶休息时,提起熏的玩伴,列举到一个名字,文子,当时便想到川端另一本书,「千羽鹤」。其后,熏在等川岛带她出去玩的时候,折千纸鹤打发时间期盼川岛到来……

  又与「千羽鹤」相照应。此外,当熏看到川岛本来时,那个笑容包含由失落到期盼的情感……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伊豆的舞女》影评(二):纯爱之美

  高中时,读川端康成的《伊豆的舞女》,当时仅觉得作者的词藻优美内容充实,对于作者想表达的主题还是不那么了解,这次重新观看《伊豆的舞女》影片,一下子豁然开朗感觉影片很好的演绎了文章表现爱情是那么唯美,纯真羞涩。我觉得这是最好的表现东方人爱情的电影,也是日本爱情电影的上乘之作。

  川岛与小舞娘阿薰之间那若隐若现若即若离的情丝,是影片的精华所在。在雨中,他们偶然到了同一家茶馆躲雨。雨停之后,川岛与艺人们通过聊天渐渐熟悉,从而一起上路。川岛与阿薰的交流多了起来,他们的关系也走入了一个新的层次。即使没有一个人明确地表达出来,我们也能透过画面看到两人间那互相牵动的情思。比如一次卖艺人们到某旅馆表演,有一位客人欲对小舞娘无礼,川岛本来饶有兴致地在远处观看表演,看到这一幕,脸上的笑容马上转为一脸的愤怒,甚至把旅馆的灯都给打破了;他们去温泉洗浴时,小舞娘赤身裸体地从温泉里跑出来向川岛打招呼,一脸天真无邪的笑容,让川岛看得呆住了,随后有一句他的旁白:“看着她的样子,我感到有一股清泉洗净了身心,有一种透心凉的感觉”;在影片后来的许多细节中,可以感受到双方的关系已经进一步深化,彼此之间的好感和情意也自然地外化出来。

  最后的码头告别戏是全剧的高潮,在整整十几分钟的戏里,阿薰没有说一句话,只是那样地忧郁着,满腹的心事,重重如山,语言又怎么可以承载的了呢?轮船汽笛一声惊鸣,阿薰突然手摇手帕,奔向码头长堤。川岛一个蓦然回首,猛地看见阿薰遥立岸上,向他挥舞着彩帕告别。川岛朝着阿薰高喊:“哎——哎——”呼声凄厉。

  三浦友和饰演的川岛朝气蓬勃,书卷气十足,身世又令人怜惜,山口百惠饰演的阿薰的出镜是那么清新脱俗,眼波柔美的浅笑,一种清风徐来、佳期如梦的空灵感觉荡游心生,高高的发髻,鹅蛋的脸蛋,纤巧的眉峰,温玉的鼻梁,这种天生取悦眼睛的优美弧线那么玲珑精致的镶嵌在臻美的头颅上,那么的纯真,两人完美演绎了剧中男女主角,剧中表现的感情真挚,令人向往祝福结局又不免使人落泪和惋惜,还好现实中的山口百惠和山蒲友和有情人终成眷属。

  《伊豆舞女》是西河克己第二次翻拍已逝川端康成的成名作,西河克己以近似身临其境的细腻还原了这段人性中最迷人画面豆蔻年华情窦初开的心灵历程,用阿薰和川岛9个平凡的细节性事件构建了故事的血脉灵魂,从小茶馆不动声色的让座,到汤野驿馆呆板笨拙的献茶,从露天温泉里光着身子冲出来天真无邪的招手,到本田屋聚精会神的下五子棋,从一丝不苟的听川岛读书,到蜿蜒曲折的山路上小跑着挑选手杖,从不肯落下一步的登上山顶,到当晚悲痛欲绝的失声恸哭,直至港口岸使劲的、努力的、不停的挥舞手臂为川岛送行,饱满而纯挚的情感流露如滔滔江水,温馨至情而感人肺腑,伴随着这对金童玉女天涯两隔,一曲绝美成遗憾的人间绝唱随着渡轮的远去尘埃落定

  影片的背景时值20世纪20年代的日本,当时巡回艺人的身份是最为低贱的,而大学预科生的读书人却是备受尊敬的,这些在片中通过很多细节体现出来,这些细节就已经预示着这段朦胧感情的结局,其实身份地位的悬殊差异不只在那个年代,一直都是阻碍有情人的一大无形却无法逾越的屏障,更何况这段发乎情止乎礼的纯爱,他对于纯真的小舞娘阿薰更多的应该是珍宝般的爱惜,不过在现实的面前他的力量那样弱小,他无力改变什么,明知一别之后绝难再见,也要等上汽船离去。最后一个镜头预示着小舞娘的未来,花臂酒徒搂住了她,她却只能强作笑脸,她的命运也许好过阿君那样过劳而死,但显然不会幸福。这是一个凄美的爱情影片,它对初恋诠释得淋漓尽致,也提醒着人们要珍惜能够抓住的爱情。

  与其说命运是小舞娘的紧箍咒,倒不如说人类进化链中最大的败笔万恶的等级制度击碎了小舞娘向往理想生活的纯真梦想,在读书人普遍受到人们尊重同时,四处漂泊的艺人们却遭受白眼和驱逐,当川岛决定和小舞娘结伴而行的时候,似乎是纯洁高贵的读书人受到了肮脏、低贱艺人们的污染,于是乎,以世人世俗观念标准,川岛只能居住在干净、宽敞、独立的上等旅馆,而艺人们不得不蜗居在污浊、狭小而阴暗的小旅馆中。事实上,川岛和荣吉由浅及深的友谊,却根植于命运中漂泊、孤零的共性所培养起来的,川岛与阿薰的朦胧爱情,却得益于追寻美好生活的青春幻想强大引力,这些与“知识”有蛋疼的关系,既无法医治小茶馆中风老头子的疾病,也无法救治身患重病的濒死阿君的性命,知识只是一顶套着等级制度、散发高贵光环的学生帽,既不能实现川岛和荣吉同室吃饭的最基本愿望,也不能让小舞娘和川岛快快乐乐的观看电影,千代子妈妈的蓄意劝说虽然与小茶馆老婆婆的鄙夷话语诉说对象不同,以等级制度为中轴的传统观念本质上无情的摧毁了以“情”为根基的人心夙愿,那是世间真正美丽事物,美的震颤人心,美的千古流传,却被它们的合力活生生屠杀!

  《伊豆的舞女》是一部创造“美”却又撕碎“美”的人间悲剧,这段没有结尾的爱恋,这段如圣水荡涤人心的爱恋,这段带着遗憾、带着绝美、带着小舞娘无尽忧伤的爱恋,永远激荡着一代又一代人深藏于心中纯真渴望的浪花,掀开这片掩盖渴望的厚土,驱除层层叠叠的腐朽发霉的等级制度和世俗物欲,人与人的这种天生的渴望、这种已逝的纯真、这种依然鲜活的美在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曾经存在过,当感觉到小舞女臻圆的头颅和川岛缓缓靠近时,当听到小舞女清澈透亮欢快的像只百灵鸟的问候嗓音时,当看到小舞女两行热泪悲恸的滑过淡妆犹存的面颊时,是否情不自禁过?是否心花怒放过?是否刻骨铭心过?

  《伊豆的舞女》影评(三):怀旧进行时

  有段时间很喜欢看山口百惠和三浦友和的电影,觉得虽然节奏不是那么轻快,有时候还略显压抑,但就因为这一部《伊豆的舞女》,我居然都能忍下去。说不上为什么那么喜欢这部电影,只是觉得那少年干净的脸,和舞女纯真的情怀,以及分离时那淡淡的忧伤特别真挚特别能打动我。看这部电影时并没有哭,只是心里觉得太遗憾了太遗憾了。只是他们注定不可能在一起,注定得分开。

  我记得山口百惠演这部电影时只有17岁,所以她充沛的活力年轻的羞涩赋予了这个角色无穷的生命力。所有山口百惠的电影中,我独爱这一个。虽然不记得角色的名字了,只是那美丽的和服总在脑海里,成为挥之不去风景

  记忆中最深的两个镜头,一个是舞女在沐浴时看见远处山路上行走的学生,她激动衣服也没穿就这么一丝不挂地冲出来对着山路上的学生大声呼喊道。第二个镜头,就是学生离开的时候,她手里那条黄色的手帕,那么挥舞着挥舞着,逐渐没了边际。

  看这部电影的年代较早了,大约是小学。还记得是看完《正大综艺》之后,在《正大剧场》看的。那时好象是山口百惠电影联播,连着几个星期的《正大剧场》全都是她主演的电影,我一个不落悉数看完,却惟独对这部记忆深刻

  《伊豆的舞女》影评(四):邂逅在青春回忆

  我是先读了原著,感触颇深,意犹未绝,所以又到网上乱找与之相关的内容,结果就发现了这部电影。山口百惠的清纯与美丽确实打动人心,她演绎出了我心中小舞女的形象,甚至犹有过之。

  很难描述自己的感受是什么,对“伊豆的舞女”这本书、这部电影有一种抓不住、说不清的感受。硬要探寻,浮现而出的,是那弥漫清爽、悠曼之情的的风景,旅行路上美丽、乖巧、纯情的小舞女,欲语难言、朦胧青涩恋情,和青春时代那一份在路上的随性与成长

  这份经历,仿若一个梦般,摇荡在失去的青春里,未曾开始似已结束。一个美丽的邂逅,一份真实的纯真,有掺杂了几许现实的无奈,都将在回忆的深处,永留淡淡的温馨与芳香

  《伊豆的舞女》影评(五):百惠版伊豆的舞女展现的岛国风情,最后一个镜头令人肝膻

  看了百惠版伊豆的舞女,又连夜看了原著,里面展现了很多日本民间风情,其中最有感触的是日本人内部真是非和谐,虽然有高低贵贱,重男轻女,但总的是各安天命,平安相处,没有各种没有来由的矛盾和互相倾轧,忍耐力超强,团队精神超赞,同甘共苦,没有过多的埋怨和迁怒,陌生人之间也没有那么多戒备,很容易就混熟。像流浪艺人团,由一个老女人带队,也没有几个男人保护,女人们每天提着沉重行李风餐露宿忍辱负重漫无目的地游走于乡间各地的酒馆、客栈、浴场,干的其实就是流动陪酒卖笑的营生,其艰辛真是不可想象,女人在路上流产、早产、婴儿早夭就是反应

  有几个小细节,妈咪说她们卖艺不卖身,其实是自我安慰。原著里妈咪阻止客人骚扰阿薰,只说“阿薰还小”,意思就是14岁,还没到接客赚钱的时候,其实迟早要走出那一步的,处女还能卖个好价。她们的身份就是艺妓。

  荣吉其实非常希望“我”带走他妹妹阿薰的,毕竟他深知其中的苦,妻子多次流产早产,不想妹妹也受苦,但荣吉的经历又活脱脱展现了娶一个舞女将会多悲剧。男主自己穷学生一枚,其实也自顾不暇根本没有能力带走小舞女。

  另外,百惠的笑容真是无敌,后来又补看了吉永小百合版,尽管吉永的演技更好,但还是让第一次演电影的百惠更深入人心原因就是百惠的无邪笑容。

  最后一个镜头,百惠无奈送走学生后,一切回归原状,在一个地方,舞娘们正给一群有纹身的客人表演(大约是山口组),一个客人上前缠住阿薰,电影嘎然终止。阿薰正式下水了。

  《伊豆的舞女》影评(六):ZZ比较电影《伊豆的舞女》,吉永小百合版与山口百惠版

  ZZ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07d64e0100k9sf.html

  《伊豆的舞女》是曾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著名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成名之作。小说根据川端康成本人1918年在日本伊豆半岛旅行的亲身经历改编,最早发表于1926年《时代文艺》,迄今为止已经被6次搬上银幕。小说和同名电影中“我”与小舞女“阿薫”唯美、淡雅、纯洁、朦胧而令人叹惋的初恋与爱情故事感染了无数读者和观众。各个版本电影中所共同塑造的“阿薫”的形象成为了电影中女性形象的经典,《伊豆的舞女》本身也成为了小说改编为电影的成功典范。

  无论是《伊豆的舞女》小说原著还是同名电影,都已经有很多人进行过大量的分析和品评。但是还未见有对电影《伊豆的舞女》最著名的两个版本进行比较的文章出现。而且国内对于各个版本电影《伊豆的舞女》的资料中有一定的错误,流传甚广。本文将对其进行一定的纠正。除了对比这两个版本的电影以外,也会以电影和小说原著进行部分对比。当然,这并不说明什么,因为改编自小说的电影,与原著的相符程度并非是电影成功与否的绝对标准。

  这6个版本的电影《伊豆的舞女》分别是:1933年版,田中绢代主演;1954年版,美空云雀主演(而并非如很多资料宣称的“吉永小百合主演”);1960年版,鳄淵晴子主演;1963年版,吉永小百合主演(而并非如很多资料宣称“吉永小百合再次主演”,吉永小百合只主演过一次《伊豆的舞女》);1967年版,内藤洋子主演;1974年版,山口百惠主演。其中1963年吉永小百合版和1974年山口百惠版《伊豆的舞女》,导演都是西河克己。基于同一个导演的两部电影自然就有了比较的基础。而且这两个版本的《伊豆的舞女》也是中国观众最为熟悉的两个版本,其中1963年吉永小百合版由上海电影译制片厂配音,1974年山口百惠版由中央电视台配音。二者相对来说,中国观众可能会对山口百惠版更为熟悉,这当然要归功于中央电视台的广泛传播与山口百惠此后主演的一系列影视剧如《血疑》的知名度等等。我个人最先看过的版本也是山口百惠版《伊豆的舞女》,应该是在1990年—1993年之间,那时我自己也很小,只有5—8岁,但是山口百惠扮演的舞女与他们的故事已经给我了很深的印象。大约10年之后,2000年5月,我首次在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看到了吉永小百合版的《伊豆的舞女》。从第一次看到山口百惠版《伊豆的舞女》至今的近20年间,我曾看过山口百惠版7次以上,看过吉永小百合版《伊豆的舞女》6次以上,则共看过两个版本的电影13次以上,才决定动笔写这篇对比性的影评。

  《伊豆的舞女》小说和电影都讲述了一个故事:青年学生“我”在履行途中结识流浪艺人一行,与其中的小舞女阿薫产生了朦胧的情愫,但终因日本社会的等级观念和双方社会地位的巨大差异而未能眷属。为了使分析更为流畅,在正式进入分析之前先对电影中几个主要人物进行简单的介绍:

  “我”:青年学生,20 岁,孤儿,独自出来旅行游玩。

  阿薫:小舞女,吉永小百合版为16岁,山口百惠版为14岁,与“我”产生情愫。

  荣吉:阿薫的哥哥,与“我”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

  千代子:荣吉的妻子,因流产而体弱不佳。

  阿妈:或称“伯母”,千代子的母亲,荣吉的岳母。

  百合子:雇佣来的舞女。

  一、1963年吉永小百合版序幕:

  之所以要把这一段单独列出来分析,是因为山口百惠版并没有一个与之类似的“序幕”。可以说,吉永小百合版《伊豆的舞女》电影主体部分都是一个大的“闪回”。但是同样都是以回忆的方式,山口百惠版就没有交代“回忆”这个叙述行为所进行的时代,而吉永小百合版就明确告知,“回忆”进行叙述的年代是“现代”,或者确切地说是日本60年代。甚至明确告知了叙述人也就是“我”的身份和年龄段。

  吉永小百合版电影开篇,首先是两个特写镜头表示了墙壁上的扩音器,同时出现扩音器中的声音:“康德长期以来把人对幸福的追求和人的道德观念对立起来,他认为只有在理想的世界里,幸福和道德之间才会取得和谐统一……”接下来,镜头反打,全景镜头,呈现声源——背向镜头的老教授;交代环境——教室和满教室的学生。教授又说:“我对此表示反对,对于每个人的本性所固有的东西,那就是最善良的东西,最美好的东西。因此说,遵循理性的生活,不仅可以使人获得极大的充实,而且还可以使人获得幸福。”

  再看这一段,影片以对教室中扩音器的特写镜头开始,迫使人先注意声音而不是画面,那么也就是说,这段加进影片中教师授课的内容并不是无意义的。否则,影片第一个镜头完全可以直接呈现教授上课而没有必要以具有明显强调意义的特写镜头给扩音器。

  那么扩音器中传出的声音,也就是教授讲课的内容是什么呢?是康德的哲学关于“幸福”与“道德”之间关系的问题,也就是康德《实践理性批判》中的“二律背反”问题。所谓幸福的人不一定道德,而道德的人也不一定幸福。无论追求道德还是追求幸福都是正确的,但是实践中的情况却往往是二者不能统一。康德自己将这个问题的解决最终引向了宗教。本文并非要论述康德的哲学,不再深究。而老教授对康德这一论断的反驳是因为他认为“每个人本性中固有的、最善良和最美好的东西”可以使幸福和道德在现实世界里和谐统一。就逻辑本身来看,我个人认为这一说法并未能反驳康德的论述。如果“每个人本性中最善良和美好的东西”可以使二者和谐统一,那也就是说这种“东西”可以使人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不违反道德,其实这就已经是在说,每个人心中都有道德或者“人性本善”。老教授所谓“遵循理性的生活,不仅可以使人获得极大的充实,而且还可以使人获得幸福”,与前文中老教授对康德的反驳又毫无逻辑关系,似乎是因为电影是截取了课程中的某一段才造成了这种逻辑的不连贯,而我们又不可能回溯电影截取前课程的内容。那么我们就只能认为,老教授所谓“每个人本性中最善良和美好的东西”可以使人“获得幸福”。其实这种观点也就是康德所提到过的,古希腊哲学中斯多葛学派的观点,将“德性”理解为“幸福”。这并非老教授的独创,也并未从根本上解决这个二律背反的问题。与其说这段康德哲学的引用是在说明什么哲学问题,不如说这是在说明电影中的某些情节:“我”当年本着“理性”(确切说是东方式的“入世”理性)认识到了现世的“道德”观念不允许我和小舞女在一起,所以最终情断景迁,因而丧失了“幸福”,而“本性中最善良和最美好的东西”也就正是记忆中的小舞女。

  下课后,一个男学生追上来请求老教授帮忙,因为自己要和一个舞女结婚,自己的母亲反对,希望德高望重的老教授能从中做媒,说服自己的母亲。羞涩而不敢过来的舞女在远处向老教授行礼,她的扮演者也正是吉永小百合。

  如果我没听错,给这个男学生配音的应该是童自荣先生,可惜童自荣在此片中只配了这么个跑龙套的角色,电影后半段还有个跑龙套的学生角色也应该是他配的。不过由于童自荣的声音过于华丽,更适合给欧美电影配音,亚洲电影跑龙套就跑龙套吧。

  往下看这部电影就会知道,这其实是一部彩色电影。但是整个“序幕”却全都是黑白的。尽管我们知道,黑白和彩色镜头在一部电影中都有出现最早是源于一次巧合,那就是资金不够用了,所以后面的拍摄只能用便宜的黑白胶片。但是后世也真的形成了这种在黑白电影中出现彩色镜头或者在彩色电影中出现黑白镜头的表达方式,而且这种表达方式也确实都有其独特的意义。一般来说,如果有回忆的部分出现,那么往往“过去”都是用黑白的,而“现在”都是用彩色的。那么这部电影为什么又要反其道而行之呢?这点将在后文叙述。

  随着身份和相貌都与曾经的“阿薫”何其相似的舞女出现,老教授的一段回忆也随之展开。

  二、初遇舞女,吉永小百合版段落,山口百惠版场景:

  吉永小百合版,随着老教授的记忆,画面逐渐变为彩色。那一年“我”20岁,还在大学里念书,暑假独自出来旅行,在天城岭遇见了流浪艺人。在这一场景中,舞女一共看了“我”三眼,将小舞女对“我”的好奇与年轻男女之间的情愫表现了出来。镜头,远景,群山、森林、山路,在路边休息的流浪艺人处于镜头的正中央,虽然很小,但交代了“我”的视点。随着我不断走进,镜头切全景,在此镜头中,小舞女远远地看了“我”一眼,低头逗狗。在此镜头中,流浪艺人一行5个人,只有小舞女是蹲着的,其他4人都是坐着的,而且小舞女处于4人的中间位置,在构图上就对小舞女进行了突出。“我”继续走近,装作不看小舞女,镜头切中景,小舞女再次抬头暧昧地看我,低头逗狗。“我”走远,但是镜头却继续表现流浪艺人一行,切全景,小舞女目送我远去的背影。最后这个镜头表现得非常成功。看起来这个镜头似乎缺乏代入感,因为人向前走,头不可能总对着后方看。但是实际上,这个镜头表现的不是“眼睛”看的视点,而是表现“我”虽然走远,但是心却还在那个小舞女身上。摄像机此时表现的不是“眼睛”而是“心”。另外,整个过程中,表现小舞女都是以“我”为视点,但是当小舞女看“我”的时候,却从未有任何小舞女的视点。即使在镜头对着“我”的时候,也都是随着“我”运动的跟拍,从小舞女的角度没有任何代入的可能,也表现了“我”看,小舞女被看这一“男人看,女人被看”的传统方法。而且整部片中,因为小舞女的性别、社会地位的低下,也很少占有视点权。

  第二次相遇小舞女看了“我”两眼。“我”正在村口吸烟休息,村口告示牌上写着“乞丐与流浪艺人不得入内”。先是“我”回头看流浪艺人一行,与小舞女对视,小舞女低头,“我”不敢看小舞女。走近,小舞女看“我”。在“我”初遇小舞女的过程中小舞女看“我”的这五眼清晰地将小舞女对“我”的感情呈现了出来,为之后“我”与小舞女的故事做好了铺垫。在这部片中,吉永小百合将不止一次地使用自己的眼神成功地塑造小舞女的形象。

  进村后,孩子们要求小舞女敲鼓听听,却被阿妈制止。小舞女脸上的笑容转变了僵化的冷漠。尽管此时小舞女占有镜头的前景,看似更有表现力,却不得不听从镜头后景中阿妈的命令。村民签过的一头黑白花奶牛更是与村口的告示牌相映成趣。我们知道,这种黑白花奶牛是从欧美传入日本的,确切说,原产地是荷兰(也是历史上最早打开日本国门的欧洲国家)。在明治维新之前,日本人是没有喝牛奶的习惯的。电影在此处表现了日本明治维新近50年后的社会状况,那就是西化与传统的并存,或者说西化的“表”和传统的“里”,正如这头黑白花奶牛与村口的告示牌,或者正如穿着一身学生制服的“我”与穿着传统服装的流浪艺人。

  不同于吉永小百合版,山口百惠版显得更为开门见山,没有吉永小百合版的“序幕”。电影就以小舞女开场,而且是以小舞女的手和红色响板的特写镜头开始。直接表明了电影要表现的人物——伊豆的舞女,其实也是在说明这部电影首要表现的人物山口百惠,目的性很强。我个人认为首先表现小舞女也是因为尽管山口百惠也很漂亮,但是比吉永小百合来说还是略逊一筹,尤其她缺乏吉永小百合的那种外在的表现力,而且至少此时的她在演技上还远不如1963年的吉永小百合,所以必须首先凸现小舞女这个形象。然后才是摄像机慢慢推向台阶上看小舞女跳舞的“我”,虽然没有像吉永小百合版中的“我”那样穿着学生制服,但戴着的学生帽也足以表明“我”的身份。就“我”的形象来说,山口百惠版高中三年级、不穿学生服的“我”更接近小说原著。原著中“我”也是在路上和旅馆都遇见过流浪艺人一行,这两部电影实际上是把原著的相遇分开拍。在这一段中,小舞女只看了“我”一眼,而且这一眼非常普通也非常匆忙,感觉上就是很正常地看一眼楼梯上的观众,而不像吉永小百合那样眼中含“情”。更突出的是“我”对小舞女的好感而不是小舞女对“我”的好感,从这一点来说也是更接近小说原著的,因为小说里面初遇小舞女的时候也是“我”的好感在先,只是作为电影来说,山口百惠版的这一眼表现力远远不如吉永小百合。

  三、茶馆相遇,吉永小百合版段落,山口百惠版段落:

  “我”在暴雨中冲进茶馆,小舞女又看了“我”四眼。第一眼,小舞女见“我”冲进来,低头擦鼓;第二眼,只匆匆瞥了“我”一眼,抬头不抬眼,把少女的那种羞涩表现得淋漓尽致;若有所思后,第三眼抬头看“我”,推来了烟灰缸,“我”对着小舞女紧张地一点头后小舞女又在羞涩之中飞快地转过头去,隐约之间嘴角带笑;老太太出来迎“我”进屋里烤火,“我”恋恋不舍看了舞女一眼,舞女转头看“我”进屋。

  同样,山口百惠版小舞女也看了冲进茶馆的“我”一眼,但是这一眼照比吉永小百合也是差的很多,眼神无物。给“我”让座,也不知道是出于日本社会男尊女卑的传统和艺人对社会等级高低的自觉还是对“我”有情,倒是把坐垫翻过来这点非常符合原著的细节。之后,小舞女又匆忙看了“我”一眼,就自顾擦鼓去了。被老太太推进去烤火时小舞女也探头看了一眼,但是这一眼仍然少东西,只是在“看”没有“戏”。吉永小百合版“我”冲进茶馆时,是俯拍小舞女,明显是“我”看小舞女,而山口百惠版拍这一镜头却是平视,缺乏代入感,更像是观众在“看”而不是“我”在看。

  就茶馆本身来说,1974年版的茶馆明显要比1963年版的更破旧,屋内的光线也明显更暗。1963年版老太太只说屋内“脏乱”,而1974年版却提到了“穷”,而且光线也更暗,这当然不是无意义的,后文再说。1963年版拍摄“我”在屋里是从门廊向屋里拍,而1974年版是从屋里向外拍,这个处理我认为不成功,因为本来屋里处就已经因为药和纸堆无处下脚,此处出现视点就不如在门廊处更合理,电影中的摄像机视点本来就应该尽量伪装成角色的视点以隐蔽叙事行为的存在。在这一段里,三浦友和扮演的“我”反而成了演技派,把“我”关注小舞女焦急的心态把握的不错。

  山口百惠版中这一段还刻意表现了百合子这一角色。在吉永小百合版中,百合子基本是一个打酱油的角色,无所谓美丑,但是山口百惠版百合子却被丑化了。一路上不断照镜子,而且懒惰又贪吃,阿妈说她:“别照了,再照也是那个样”。

  四、路上再遇,吉永小百合版段落,山口百惠版段落:

  “我”终于摆脱了执意送行的老太太,追上舞女一行。两个版本的舞女都看了“我”一眼,山口百惠在这一眼中终于稍表现出了一丝暧昧。在荣吉与“我”搭话后,提到很多学生去波浮港游泳,小舞女说冬天也有去游泳的,大家笑她冬天怎么可能有人游泳。在意识到说错话之后,吉永小百合羞涩的反应就很可爱,而山口百惠就突然不说话了,表情严肃,这种表现就很唐突,让人实在不知道究竟哪不对。

  有意思的是,山路上聊天这一段,同样是一段下坡路,吉永小百合版中西河克己是在下坡方向的左边拍,路从镜头右方斜向左方,拍人也是摄像机从人的左手边向右手边拍。而在山口百惠版则正好相反,山路从镜头左方倾斜向右方,拍人也是摄像机从人的右手边向左派。在两部电影中这种有趣的对比还有很多。例如,吉永小百合版“我”是从镜头左边冲进茶馆,而山口百惠版“我”是从镜头右边冲入茶馆等等。大概是西河克己不想重复当年的拍摄,让人觉得这只是一部换了演员的1963年版《伊豆的舞女》才这样安排的吧,也难为他了。

  山口百惠版在这一段结束后才开始表现社会等级的问题。当他们在村口看到“乞丐与流浪艺人禁止入内”的告示牌之后,荣吉明确地提了出来,“你看告示牌上是怎么写的?”随后,他们商议有“读书人”带着他们,村民应该会让他们过去,而且一路上在不断地向村民道歉。很明显地突出了等级森严,阶层压迫这一社会矛盾。吉永小百合版,告示牌起到的作用就很有限,流浪艺人们在进村后也只是在不断地问好而已,社会矛盾的问题就被弱化了。

  五、客店倒茶,吉永小百合版场景,山口百惠版场景:

  这一段场景,小说原著中小舞女给“我”倒茶时一坐下来就“臊红了脸”,手在不断颤抖,茶也洒了。这种真实的心态如果不是女孩子真的遇上什么让自己心如撞鹿的男人是不可能原封不动地表现出来的。像这种考验演技的戏来说,自然还是吉永小百合更胜一筹。同样,西河克己在这两个版本的电影中还是从两个不同方向拍了这场戏,吉永小百合版是从人的侧后方向拍,山口百惠版是从人的正面拍。吉永小百合版是小舞女对“我”动了情,而山口百惠版则是“我”目不转睛、目瞪口呆地看着小舞女。

  六、楼上扔钱:吉永小百合版场景,山口百惠版场景:

  吉永小百合版中的荣吉在这一段中的表现比山口百惠版中荣吉的表现要更合理一些,一开始推辞的原因是“让您破费这可不行”,而山口百惠版中的荣吉设定得太硬气,“我送你来是用不着小费的”,显得略为生气,这很不符合流浪艺人低下的社会等级。

  在吉永小百合版中设定了恶少这一角色,这一角色的设定颇受争议。流浪艺人一行出门表演,在酒席上,小舞女受恶少变相欺侮,咸猪手吃豆腐,荣吉看到自己的妹妹受欺负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下围棋的“我”身在围棋心在舞女,顿时乱了分寸,而且又看到了小舞女在阿妈的指使下跟着恶少一路小跑,心里不好受。又在梦中梦到自己夜半爬到对面的楼上破门而入,看到小舞女和恶少睡在一起。这一段拍得十分有趣,摄像机先是模仿“我”的视点镜头进入他们的房间,就像1946年失败的实验性电影《湖上艳尸》中的彻底的自知视点镜头一样冲向惊恐的小舞女,又被恶少拦住。镜头转而向我,恶少将“我”一拳打入楼下河中。“我”从梦中惊醒,发现这原来都是恶梦。小说原著中既无恶少这一角色,也无“我”做恶梦一段出现,“我”只是听到喧闹的声音而没有看到任何影像,对此的担心也是睡不着觉而不是噩梦。根据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人的梦都是现实中受到压抑的欲望在虚拟中的反映和实现,那么导演对这一段的设定难道是说“我”希望小舞女被别的男人奸污吗?当然不是。如果想合理解释这一段还得结合小说原著来谈。

  小说原著中,“我”只是听到喧闹和杂乱的脚步声,担心“那舞女今晚会不会被人玷污呢?”这还不能说明什么。但是在前面茶馆一段,小说原著中“我”曾问老太太这些艺人住在哪,老太太回答他们居无定所,哪有客人就住在哪。老太太的话“煽起了我的邪念:既然如此,今天晚上就让那位舞女到我房间里来吧。”这是小说中的原话。就这一段,曾有过争论,有日本研究者认为这是“超越了色情堂堂男子汉的正义感,即不含邪念的保护意识”。大概是因为中国川端康成的读者们想维护自己偶像的形象,所以纷纷赞成这种观点,从而美化川端康成在小说中的这句话。但是他们怎么就忘记了,连小说正文都说这是“邪念”呢?因为川端康成的拥趸认为这个故事应该是一个纯粹的精神恋爱,所以希望其不含一点肉欲的杂质而显得“不洁”。但实际上这没有任何必要,这种主观臆断是对原文内容的抹杀。别忘了,日本有着相当发达的色情文化,性在日本文化中是一个很自然的话题,肉欲并不一定带有贬义。就小说原著来看,“我”对小舞女有肉欲或者是“因性生爱”也未尝不可。晚上要一个自己倾慕的小舞女来自己的房间难道还是要聊康德的哲学吗?直到客店小舞女倒洒了茶,阿妈说“这孩子有恋情”,“我”在小舞女“羞涩柔媚”的美中想到了自己,这种“被老太太的话煽起的遐思才戛然中断。”这就是在说,当“我”意识到小舞女有可能是喜欢我的时候,才中断了一下肉欲的想法。那么这样以来,吉永小百合版中“我”的恶梦就可以解释了。弗洛伊德也说,人的梦,那些现实中被压抑的欲望在虚拟中的反映和实现,是通过变形后的伪装实现的。如果结合小说原著中“我”对小舞女的邪念,“我”梦见小舞女被恶少奸污,就是在给自己想占有小舞女找一个理由。“我”的“本我”对小舞女存在“邪念”,但是“我”的“超我”也就是道德原则却不允许它实现,那么“我”的“自我”就在梦境中编造了一个这样的故事欺骗“超我”——小舞女已经被别的男人奸污,或许她就是自愿的,本来就是个下贱女孩,那么“我”再占有她则无可非议;或者她被别的男人奸污就不是处女了,“我”再占有也无所谓。但是最后“超我”还是在这种斗争中暂时占据了上风,用一种惩罚的方式终结了“我”的梦境,也就是让恶少打了“我”一拳,“我”掉进河里。其实梦开始就表现出“我”并不真的想小舞女和恶少在一起,他们睡觉的时候各自冲着相反的方向,也就是“我”希望他们貌合神离。只是这种解释不得不依赖小说原文的存在,而且茶馆里“我”的“邪念”在电影中也并未有表现。因而不如说这段就是为了表现“恶少”这个人物和小舞女“可能”的命运,这一点在后文再说。

  七、阿君的设定:

  小说原著里并没有阿君这个人物存在,因而两部电影阿君这个人物的加入也颇受争议。阿君的作用无非就是为了凸显舞女的命运的悲惨。大概是为了避免对过去的重复,西河克己在山口百惠版中重设了阿君与小舞女的关系。但是阿君与小舞女曾经是朋友的这种设定太费口舌,从电影开篇的茶馆一直延续到电影57分钟处才结束。小舞女对阿君的执着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与小舞女爱情的戏份,看起来仿佛小舞女对阿君的执着要超过对“我”的爱恋。很显然,山口百惠版这样设计是为了突出那个时代流浪艺人的悲惨命运。而吉永小百合版设定为阿君是小舞女跟孩子们玩捉迷藏时候偶遇的一个将死的妓女,然后由照顾阿君的另一个妓女说出:“你最后也会是这个结果”,对年少的小舞女杀伤极大。从此,小舞女除了受到社会等级的压制以外,还多了一个由此遭遇产生的自我压制。

  八、客店下棋,吉永小百合版线性叙事组合段,山口百惠版场景:

  吉永小百合版“我”故意在小舞女上来找“我”下棋之前装作在学习一段,让人觉得“我”这个角色比较年轻和稚嫩,但是作为一个男性角色来说,没有山口百惠版中三浦友和扮演的“我”更压台。

  吉永小百合版中的小舞女把这一段演的十分活泼,像蜻蜓点水一样洗了澡,然后就冲上去找“我”下棋。尤其那句“我要白子,黑的给你“,把十几岁少女的活泼、可爱和任性通透地表现了出来。发现自己的头发与“我”过近后局促地反应也很符合那个年龄段女孩子的敏感和羞涩。山口百惠版中的小舞女这段戏一旦与吉永小百合版相比就相形见绌了,小舞女也过于大方了点,也不知道究竟是想下棋还是想跟“我”下棋,径直拿了白子,“我”的手无意碰触了小舞女的手腕后,小舞女也没有任何反应,其实本来这个地方是可以拍得很暧昧的。

  两部电影下棋这段,导演都在拍“我”和小舞女的二人世界时,都使用了一个表现力很强的稳定性结构的构图。“我”与小舞女正好占据了整个画面“井”字形的四个交叉点。依然有趣的是,“耳鬓厮磨”一段,吉永小百合版中“我”在镜头左边,小舞女在镜头右边;山口百惠版中“我”在镜头右边,小舞女在镜头左边。

  九、隔楼看戏,吉永小百合版线性叙事组合段,山口百惠版线性叙事组合段:

  这一段中,那个爱占女人便宜的商人,明显是山口百惠版中的塑造得更成功。尤其是那一阵“噼里啪啦”的咸猪手,以及被阿妈制止之后,借念书中人物武打动作的机会表示对阿妈的愤恨等等,都很生动。也是在这一段,山口百惠版中“我”给小舞女读书一段首次让我感受到了“我”与小舞女的暧昧,而吉永小百合版这种暧昧几乎是从头至尾的。“我”看小舞女跳舞一段,山口百惠版明显比吉永小百合版使用了更多的近景镜头,吉永小百合版则使用了更多的中景和小全景镜头。很明显,山口百惠是在突出小舞女,而吉永小百合版是在突出吉永小百合跳的舞。从舞技来说,吉永小百合跳得明显更流畅和熟练,而且曲子的节奏更快,动作符度也更大。

  十、走向下田,吉永小百合版时序组合段,山口百惠版时序组合段:

  “我”和流浪艺人一行人走向下田的路上,分别有两段戏,爬山和拿竹竿。吉永小百合版是爬山在前,拿竹竿在后,山口百惠版则反之。

  同样相反的是,拿竹竿一段戏,吉永小百合版是先从近处拍中景镜头,当荣吉说换一根竹竿之后,再从高处俯拍一个大全景镜头;而山口百惠版是先用一个大全景镜头表现一行人的山路,然后再切近景镜头和中景镜头。相比之下,我认为吉永小百合版的镜头更有表现力,尤其后拍的那个大全景镜头,很明显表现出了小舞女拿着要给“我”当拐杖用的竹竿跑了多远,而山口百惠版切换过一次的变焦镜头就对这种距离的描述进行了打断。

  爬山一段,山口百惠版本来可以在一个地方把“我”和小舞女的暧昧彻底地表现一下,那就是在山顶“我”帮小舞女把掉下来的梳子插在头发上一段。二人世界,无他人打扰,本来可以发挥一下,但是却没抓住,小舞女笑一下就完了。而吉永小百合版则把这个梳子的暧昧留到了下山泉边喝水一段,“我”说小舞女的梳子好看,本来准备到下田买新梳子换掉旧梳子的小舞女立刻开始珍视起这把梳子来。女孩子自然最重视自己倾心的男人对自己的评价,所谓女为悦己者容就是这个道理。尤其是在大家都渴的时候,小舞女看见“我”喝水解渴的样子,便笑逐颜开,不喝水也不渴了,这种喜悦的情绪也只是情人眼里才有的吧。吉永小百合的演技真是太出色了。

  十一、情难再许,吉永小百合版时序组合段,山口百惠版线性叙事组合段:

  到了下田之后,“我”和小舞女之间的感情终于造到了危机。阿妈阻止小舞女和“我”出去“看电影”或者“出去转转”。同样是为了表现阿妈的权威,包括荣吉劝说阿妈允许小舞女和“我”出去玩一段,吉永小百合版更多使用构图中人物在镜头中的位置和人物的正侧面的方法,山口百惠版则是更多使用近景镜头和人物处于前景的方法。例如,吉永小百合版,阿妈虽然并非处于前景和近景,但却占据了镜头了中心位置,而且人物是正面出现;荣吉则是在镜头的边角并且是侧身,表现力明显不如阿妈。山口百惠版,阿妈则通常处于近景镜头和前景位置,使用更小的景别来表现自己的权威和意见的不可逆转。

  在阿妈告诉荣吉为什么不允许小舞女出去和“我”玩的时候,小舞女占在客店的楼梯上听到了这段话。客店二楼的阿妈和荣吉,与楼梯上的小舞女,构成可位置上的两个空间。为接下来镜头不断蒙太奇式的切换创造了条件。而描述小舞女站在楼梯上听阿妈说话一段,两部电影的表现更形成了非常明显的对比:

  吉永小百合版,小舞女是因为听到了其他房间里为生病的孩子祈祷而敲的竹板声才犹豫着停下的——小舞女冲到楼梯一半,画外敲打声响起。这明显让她想起了偶然遇到因病垂危的阿君,那宿命一般的敲打声,让她想到了自己的身世和社会地位,想到了自己和这种枯燥的敲打声一样的宿命,所以停了下来。而山口百惠版,小舞女因为什么停下来了则不得而知,在逻辑上缺乏说服力。

  就在阿妈说“一个江湖女艺人和一个学生不会有好结果”的过程中,镜头不断在阿妈与小舞女之间来回切换。从小舞女在楼梯上站定,到小舞女再次迈步下楼之间,吉永小百合版共给了小舞女镜头4次,第1次3秒、第2次5秒、第3次11秒、第4次7秒,共26秒,加上下楼的7秒总表现时间33秒,而且全部是从下向上的小仰拍镜头,拍的是正面;同样从站定到迈步下楼之间,山口百惠版共给了小舞女镜头3次,第1次2秒、第2次3秒、第3次6秒,共11秒,加上长达13秒的下楼,也只有24秒,而且除了站定和下楼,其他镜头都是从楼梯格栏之间的缝隙进行的平视镜头,拍的是侧面。无论是表现小舞女镜头时间的长度上还是机位的选择,吉永小百合版的表现力都更强。其实这也是对演员演技功底的考验,同样是听阿妈说话那一段话,演员只能用面部表情和眼神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绪。虽然究竟是某种视听语言成就了演员的表演还是演员的表演成就了某种视听语言是很难说的,但是吉永小百合的演技确实是有口皆碑。包括“我”临走时,吉永小百合可以直接拍一个近景镜头,梨花带泪,而山口百惠只能拍一个躲在光线暗处遮面而哭的镜头,恐怕这里演员的表现功底决定了很多。

  吉永小百合版又加了一个交替叙事组合段,镜头在来回表现不能跟“我”去看电影而在酒席上表演的小舞女和在客店里听着酒席的鼓乐心情焦躁的“我”之间来回切换。这样一种平行蒙太奇的表达方式同样十分有力。吉永小百合在音乐和客人们的吆喝中跳舞,在动作上看完全可以说是在秀舞技,标准、卖力,但是表情上却僵硬无比,没有一丝笑容。小舞女使尽浑身解数表演,甚至原先唯恐不及躲避客人骚扰,现在却主动与醉醺醺的客人“互动”,抢客人的手帕编进舞蹈的动作中。与其说这是小舞女表演的认真还不如说这是一种对自己命运不公的一种发泄。这种舞蹈只是在机械地完成一串标准的动作。对自己的表演无动于衷的小舞女,与欢天喜地开口大唱的阿妈,以及烂醉如泥的客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跳着跳着,小舞女的眼中噙满泪水,让人心酸。最后小舞女从嘴边挤出的一点笑容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什么叫“强颜欢笑”。而这一切都只能用吉永小百合的演技来体现。另一边在学业和小舞女之间挣扎的“我”则强迫自己扔掉小舞女给“我”的千纸鹤,闷头读书。

  十二、码头离别,吉永小百合版交替叙事组合段,山口百惠版场景:

  最后的离别,在情节的设定上,山口百惠版更接近小说原著。小舞女一大早就在码头处等着“我”,而且一言不发,眼睛盯着水面。吉永小百合版,小舞女则是因为半路上受到流氓骚扰,又被不怀好意的恶少救下,所以耽误了时间,等来到码头,“我”已经上船。

  从表现力上来说,其实吉永小百合版的设定更有表现力。尤其是小舞女在海堤上眼睛注视着远处的客船,脚下从小步快走到小步快跑的一连串跟拍实在太棒了。而且极少地给了小舞女视点权,镜头中出现了从小舞女的角度注视的客船,让观众将自己的角色代入小舞女以身临其境地体验其碎裂的心情。再到小舞女与“我”遥遥挥手,小舞女颜面而泣。相比之下,山口百惠版中的小舞女就太勉强了,尽管我们也能被这种别离的气氛所感染,但是一旦对比吉永小百合,山口百惠的表现力就显得不足。当然,可能这样的表现更符合日本传统女性那种内敛式的性格。

  吉永小百合追船那一段,眼睛从未离开过“我”,这一连串的跟拍对演员的要求很高。在这一段中,吉永小百合的悲伤是动态的,而山口百惠的悲伤是静态的。最后,吉永小百合版中的“我”看着心爱的小舞女消失在视野中,山口百惠版中的“我”则在泪水中拿起了小舞女送我的红色梳子,心中想起了茶馆中老太太的话:“谁知道那些卖艺的在哪歇脚,哪有客人他们就到哪去,就在那歇脚,谁叫他们是卖艺的呢?只有四海为家。读书人,我劝你别跟他们在一起,对你不好。”骤然间个人的小情感上升为社会问题,凸现了社会等级差异和矛盾这一主题。

  十三、尾声:

  山口百惠版,用一种类似于预言式的镜头,在不知时间不知地点的酒席上,舞蹈中的小舞女被一个纹身的酒肉之徒纠缠。小舞女被强行搂住了脖子,在反抗之际,镜头戛然而止,在悲怆的音乐声中预示了一个悲剧的未来。

  吉永小百合版,老教授在回忆的沉思中醒来。看着年轻的“学生哥”拉着与当年自己的阿薫一模一样的舞女在欢笑声中奔过斑马线。气度不凡的老教授嘴角荡漾着欣慰的笑容转身走向人海,而年轻的“学生哥”拉着自己的小舞女在车水马龙的大街上伴随着画面背景音欢快的西洋音乐跑向远方。

  以上即是大体总视听语言的角度对两部电影的对比。虽然也涉及了一些克里斯蒂安•麦茨“八大段落”的方法,但是并非完整地进行此种方法的分析,而只是选取了一些段落进行对比。相比之下,我个人觉得1963年吉永小百合版的《伊豆舞女》要比1974年版山口百惠版的《伊豆的舞女》更好一些。在川端康成生前,吉永小百合版的《伊豆的舞女》也是最受他本人首肯的电影版本,至于山口百惠版他的意见则无从可知,因为川端康成已经在1972年自杀身亡。

  总结性地对比一下两个版本电影中的一些人物:

  阿薫:山口百惠版的小舞女是14岁,这和小说原著一样,而且山口百惠出演这一电影时也是14岁;吉永小百合版的小舞女是16岁,吉永小百合出演这一电影时18岁。也可能电影原文是14岁,而中文翻译认为太小改为16岁,这我们无从可查。但是吉永小百合身材不高,而且长了个萝莉脸,所以饰演16岁的角色也毫无破绽。可以说,“扮演”,“扮演”,从“演”的角度看,很明显吉永小百合要胜出许多。山口百惠“扮”得很成功,就其本身的形象来说,与纯朴的小舞女的形象非常贴切,但是就其演技来说此时还欠火候。就舞蹈水平来看,吉永小百合也明显优于山口百惠,看起来更专业更流畅。从服装上看,吉永小百合的演出服是白色黄色点缀少许红色碎花,山口百惠是红色蓝色点缀金黄色碎花,总体来说山口百惠的演出服颜色更偏深偏冷,吉永小百合偏浅偏暖。电影中的吉永小百合性格更开朗更活泼,像个可爱的小雀一样跳来跳去,是个行动者,所以可以用暖色来搭配;其皮肤很白,所以更适合穿浅色衣服。而山口百惠性格就显得内敛得多,虽然也有偶尔天真可爱一次,但是总体来看较为被动,所以用冷色搭配;而且肤色也没有吉永小百合那么白,所以更适合穿深色以看起来能稍微白一些。可以说两个人扮演的阿薫都是一个很纯的萝莉的形象,但是吉永小百合的阿薫是“清纯”,而山口百惠的阿薫则是“纯朴”。

  青年学生:吉永小百合版中“我”的扮演者是高桥英树,山口百惠版中的“我”的扮演者是三浦友和。二者在外形上都是英俊小生的类型,与中国的电视剧《十六岁的花季》中袁野的扮演者很相似。吉永小百合中的“我”显得比较年轻,尤其在澡堂中还自我回味地模仿小舞女的口气说:“请带我去看电影,啊~”。但是就电影作为“行动者”的男演员来说,这样的表现不是很压台。相比之下,三浦友和就更沉稳一点。而且三浦友和的演技也比山口百惠要强一些。在《伊豆的舞女》之前三浦友和就已经演过戏,而山口百惠在这之前则是一个歌手,《伊豆的舞女》是她的首部电影。总体来看,三浦友和在这部戏中略胜高桥英树,但是所胜不多,并不如吉永小百合超过山口百惠多。

  荣吉:吉永小百合版的荣吉要更成功。因为山口百惠版里面中山仁这个角色找的演员太失败了。并不是说他演得不好,而是荣吉这个形象应该符合低下的流浪艺人这个身份,更不能有压“我”的地方。吉永小百合版中荣吉的个子没有“我”高,也不英俊,稍微还有点猥琐。但是中山仁看着并没有任何像一个社会地位低下的人的感觉,而且在电影中表现得也很有骨气,面相虽然不是英俊小生,但也气度不凡,这要是放在中国抗日战争的电影里,演个敌后武工队的队长或者村干部之类的完全合适。例如“我”给荣吉扔钱,荣吉还说不要小费这种话,明显就是不符合当时流浪艺人的社会等级的。中山仁这种硬朗的影响容易对三浦友和英俊的形象形成压制。换句话说,山口百惠版中,既不应该找这个演员演荣吉这个形象,也不应该对荣吉这个形象这么设定。

  阿妈:阿妈是一个承认并且维护社会现行等级地位的人,一个“认命”的人,既是等级压迫的产物,本身也是一个等级压迫者。其实最可怕也正是这种认命,她宁愿鼓动小舞女去讨好那个那个恶少也不愿意小舞女和“我”在一起。她实际上扮演了“我”和小舞女爱情阻碍者的角色,是一个“坏人”,当然这种“坏”并不是道德意义上的。吉永小百合中的阿妈心机更重一些,更善于察言观色,小市民气息更重。山口百惠版中的阿妈则更侧重权威性和压制性。

  千代子:一个被边缘化的角色,戏份不多。吉永小百合版中基本是一个低眉顺目,贤妻良母的角色。山口百惠版中戏份稍微多一些,看起来也是颇贤惠,但是思想似乎更先进一些,可能是70年代日本社会女性社会地位进一步提高所致。

  百合子:在小说原著中,百合子是一个完全被边缘化的人物,吉永小百合里的百合子也一样,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在室外的镜头中,她一般出于队伍的末尾。在室内镜头中,她不是面对着墙背对着镜头,就是被其他人物遮挡,或者出于镜头的边角,或者出于镜头的后景,总之百合子就是打酱油的。但是在山口百惠版中,百合子成了一个被刻意丑化的人物,又馋又懒,无时无刻不在吃或者照镜子,而且还有单独表现其丑态的镜头。本来这种边缘人物的丑化是不必要的,但是由于山口百惠的形象和演技都稍逊吉永小百合一筹,为了凸显山口百惠这个形象,就不得不找一个丑角在一起对其进行衬托。而吉永小百合自身就富于外向性,也就不需要以一个边缘化角色的丑化来衬托。

  从剧情我们可以看出来,其实这部电影就是“我”,小舞女,阿妈,荣吉四个人的戏,其他人物的设定并不重要。而矛盾的焦点则是日本现代性与传统性的冲突,那就是是否承认这种社会等级制度的存在,以及是试图冲破还是试图维护这种社会等级制度。根据结构语义学家格雷马斯的理论,如果我们将命令的发出者和接收者都简略为主体自己,那么我们很轻易就可以建立起一个《伊豆的舞女》中角色的动素模型:

  青年学生“我”(主体)

  ↓

  阿妈(坏人)→ 小舞女(客体)←荣吉(帮手)

  再由这部电影中的两个矛盾焦点,是否承认这种社会等级制度的存在,试图冲破还是试图维护这种社会等级制度,得出格雷马斯叙事文本中两个二项对立式的意义矩形:

  荣吉

  ↓

  不承认等级制度——————————维护等级制度

  青年学生“我”→ | | ←阿妈

  冲破等级制度———————————承认等级制度

  ↑

  小舞女阿薫

  其中矩形中对角线之间呈相互矛盾关系,平行线之间呈对抗关系,竖线之间呈互补关系。从此中我们可以看到小舞女作为客体她始终挣扎于自身对这种社会等级压迫的承认和试图冲破这种等级制度压迫之间。她的现实社会地位和遭遇(阿君的作用在此明确了,那就是加重小舞女对等级制度的承认)使其不得不承认等级制度,但是其年龄又使其试图冲破这种制度与“我”在一起。荣吉并不认为小舞女与“我”在一起,等级制度是限制条件,但是阿妈的劝说让其选择维护这种制度,至少是选择沉默。那么站在矛盾最极端的两边的,就是“我”和阿妈了,二者代表着西方文化、现代文明、富于理想的日本现代性和依旧存在的日本传统文化、等级压迫社会现实的日本传统性之间的矛盾。直到今天,日本社会看似“现代性”很高,但是连日本人自己都认为自己活在一种“二元结构社会”中,缺乏本质的现代性。按照我的话说,其实本质上也就是西方化和本土传统的民族性之间的矛盾——现代化“不应该”是西方化,但是现代化“实际上”却是西方化。

  同样,从视听语言到精神分析,再到叙事理论,并不是为了将电影中的人物和矛盾准确无误地安插进这样一个模型中。最终还是要回到福柯的那句话上,“重要的不是神话所讲述的年代,而是讲述神话的年代。”两个版本《伊豆的舞女》之所以会呈现这样那样的不同,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它们反映的各自所处的时代不同。在电影中一个看似西方化与日本传统化之间的矛盾冲突,却实际上在反映日本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各自的社会状况。20世纪60年代,也就是吉永小百合版拍摄的年代,日本引进了大量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管理制度,以生产加工工业制成品为主要产业,使当时的日本经济得到了飞速增长(像不像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状况?)。当时整个日本社会一片繁荣,西方化大量传入,全体沉醉在一片经济腾飞的迷梦中。而70年代,日本经济开始衰败,再加上第一次石油危机的冲击,股市低迷,资产泡沫化,房价飙升,地价飙升(像不像今天的中国?)。日渐发达、现代化和西方化的日本在1963年出现了吉永小百合版《伊豆的舞女》。有没有发现,1963年版整个电影的影调都是偏亮偏暖的?人物的衣着相对1974年版的都更为鲜艳,偏暖色和亮色,夜晚的大街上也是歌舞升平。而1974年版电影整个影调就是偏暗的,即使在白天也有种阴冷的感觉,仿佛阳光不足或者总是天阴。夜晚的街道上比较空荡,而且建筑也更破旧。这种影调甚至表现在屋内灯光的明暗上,1963年版,即使是艺人们住的那种客店,灯光也往往是充足的,可以照亮整个房间。而1974年版屋内的灯光则总是不够亮。我们再回忆电影中人们躲雨的茶馆。1963年版中老太太说屋里“脏乱”,但是实际上看起来并不是很脏乱,而且很温暖。1974年版中,老太太不仅说“脏乱”而且提到“我们这个穷地方”,这是小说原著中所没有的。那么穷的是哪里呢?是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经济衰退,人们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压力都越来越大,买不起房子,才导致的“穷”。

  我们再来看1963年版中恶少的作用。恶少实际上是对小舞女命运威胁的一个象征,而且是一个具象化的威胁。尽管小舞女以后不遇见这个恶少,或许还有其他的坏人。但是一旦有一个具象化的威胁,那么观众的潜意识中无疑会产生一种侥幸心理——只要小舞女躲过了恶少,那么小舞女就安全了。设置恶少这样的一个形象,实际上是在弱化小舞女命运的悲惨。整个吉永小百合版对社会矛盾、等级压迫制度的表现都不如山口百惠版更明显。也正是因为在一片升腾的日本60年代,找一个活泼好动的吉永小百合来饰演小舞女才“符合时代精神”。到了经济滑坡,人们普遍哀叹困苦的70年代,显然更平民化,更纯朴的山口百惠而不是更有明星范儿的人来饰演小舞女才更容易得到大家的接受。山口百惠版的末尾,出现的对小舞女命运的威胁是一个纹身的恶徒,但是你并不知道这个人是谁,他可能是任何一个心怀歹意的男人。这种未知的、潜藏于未来的威胁远要比吉永小百合版那个具象化的威胁更可怕。这样的设置更突出社会矛盾,也更符合70年代日本的社会经济状况。所以就从对社会矛盾的侧重程度上来看,我们可以说两个版本《伊豆的舞女》都讲述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只不过山口百惠版更侧重“凄”,而吉永小百合版更侧重“美”。

  最后,老教授的眼中,为什么现代是黑白的,而过去的回忆是彩色的?因为他已经老了,暮年的视觉中似乎一切就成了灰色。而心中那个小舞女的回忆却充满生命的色彩。而当他凝望自己学生的女朋友,那个同样由吉永小百合饰演的小舞女时,在瞬间也就建立起了一个拉康式的镜像结构,老教授看到的不是男学生和舞女,而分明是40年前的自己和小舞女阿薫。正是在这种本应对等的镜像结构中,40年前小舞女阿薫离别的遗憾和这个对等形象的缺失,促使了老教授的回忆,并且同意了男学生的请求。这个镜像结构的两边分别是40年前的日本20世纪20年代前后和现在的日本20世纪60年代。在这种一个是两情难许,一个是两情相许的对比中,促使人们通过老教授的经历得出“昔不如今”或者“万恶的旧社会”,“现代社会真幸福”之类的结论。而山口百惠版,因为“现在”本身就是一片暗无天日的状况,也就无法拿现在与过去进行比较。仿佛现在就像过去一样黑暗,每天的工作压力让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和流浪艺人一样深受压迫的社会底层。最后那个不知是谁的恶徒,更是当时日本国民对自己命运茫茫未知的恐惧最真实的写照。

  《伊豆的舞女》影评(七):从小说到剧本……

  看完这部电影以后,我非常的喜欢,这几乎是近来看过的最好的电影。虽然并不讨厌其他日本故事中的慢悠悠的禅,但对这一部在细节上炉火纯青,故事又相当丰满有趣的电影,还是相当的佩服。

  于是便找了小说来看,才知道电影在剧本上有不少的处理,小说很好,电影也很好,各有各的心思和侧重,挑一些地方来说,也可以看出改编的高明了。

  1、悲情色彩

  首先在小说里,阿熏一家虽是流浪艺人。但照阿熏哥哥的说法,其实他们还是有大房子的(在电影里也没有剔除大房子的说法)。阿熏哥哥还说自己有个混得不错的兄弟,倒是自己混得不好。但对不愿意妹妹做这一行,电影和小说都是保持了这个说法。

  电影加了一个悲情人物,阿君。事实上,小说是以男主人公为视角的中篇,所以阿君这个人物,是剧本独有的。剧本中对于阿君的职业没有仔细说,似乎是失足妇女,呃,又似乎可能不是。总之就是个工作太累的患病少女,并阿熏年纪要大一些。

  另外,在小说中阿熏也并没有被什么猥琐的大叔纠缠(至少没有直接写出来),更没有人和她妈妈问起阿熏初夜的价钱。

  2、美化了故事主角

  在原著中,男主角穿的是一件白色的和服。另外,男主角好像也并不是什么孤儿,只是有一句仿佛自己是孤儿的年轻人的无病呻吟。在电影里,男主角自称死了父母(不确定),而且穿的是好看的学生装(至少是学生样式的和服)。总之,电影加重了男主角的忧郁气质,突出了他的帅(小说中男主的牙齿可不好),这和电影把故事悲情化的方向是一致的。

  阿熏应该是和书中几乎一样美的。只不过在书中,阿熏的一场裸体戏份要大胆一些。光着身子,想要跳水,而且有7,8个人,那是不是有男有女呢,书中没有仔细说。总之,阿熏在书中是一个对男女之事还不那么晓得的美少女,而且还在变声期。

  3、两人的爱情故事

  在原著中,爱几乎是男主单方面的。阿熏也只是对男主有好感。而在电影里,就几乎是直白的明说了。阿熏的母亲的那一些阿熏爱上学生哥如何如何的话,都是剧本中独有的。事实上,在小说里,他们并没有过多的反对阿熏和男主来往,也邀男主一定要再来玩。只是对阿熏夜里和男主出去玩,稍微管束了一下。毕竟是美少女,阿熏妈妈不愿意交由陌生人带出去罢了。

  两人的分手戏码,也是电影独有的。当然,这是拍得极好极经典的戏。在小说中,阿熏不过是小姑娘般的黯然相送了一番,男主也只是独自猫在了船上。另外,小说还有一个男主送老婆婆的戏,电影嫌宣兵夺主,就删掉了。

  再者,小说中男主之所以回家,其实主要是旅费没了。电影没有说这一层,倒加重了两人的诀别戏码,其实在小说里,两人就是萍水相逢,而男主自己意淫了一番,至于小姑娘,也确实对男主有一些另眼相看。但却只是那种遇到了有意思的哥哥,稍微有一点暧昧和尊重的小情感。

  小说更多的象作者的一个回忆,一个在旅游中遇到一个美丽姑娘,还有机会看了她一个精光,于是便做了许多的“意淫”。另外小说中隐晦的写到,男主本以为女主是17,8的姑娘,结果看了酮体,才知道原来还是个小女孩子。

  总之,我以为,这是小说改编成剧本,极成功的典范。并没有一味的跟随小说中真实贴近生活的路子。而是把小说艺术化了,说得通俗点,就是把故事弄得煽情了一些。但导演在镜头上的功夫,演员的完美演出,以及很棒的原声,加上剧本中挺有意思的对白,都让这个小说的电影化,有了一个完美的结果。

  :写完以后才查资料,才知道有许多电影版本,每个版本又可能有异同。本文仅就山口百惠版本来简单分析一下小说到剧本的改编工程,对几个版本的对比和各个版本的改编“妙笔”,就不做分析处理了。

  《伊豆的舞女》影评(八):风一般轻盈,水晶一般永恒

  川端康成,山口百惠,西河克己。同样是写一个朦胧的纯情故事,就远远胜过了艾米,周冬雨,张艺谋大放厥词的伪纯情,伪真爱。一段徒步枯燥的旅程,一个偶然的邂逅,萌生了一段淡然却铭心的爱情。初恋之美,美就美在一份不经世的不经意,某个瞬间,开始关注一个人的一颦一笑,它不讲道理的占满自己的生活,却又使生活变的更明亮开阔。初恋之铭心,或许只一个声音一个眼神就填满我们整个脑海,寤寐思服,辗转反侧。而那时都还不懂世界大生命长,对永恒的贪恋和对占有的痴迷让我们泪流满面。青春的韵律本就凄美,不需要可歌可泣,不需要生离死别。也许擦肩后的回眸,也许回眸时的泪眼,都成了这段感情最后的休止符。不需要续集,不需要安慰,甚至不需要言语的表达。淡蓝色的日子,纯净,透明,随意丢掉,却封成了永恒,至此不忘

  《伊豆的舞女》影评(九):最好的时代 最坏的时代 爱情一直都在

  春天的季节,讨论爱情的话题,正是时候。

  经常听身边的人,这样说:高房价毁了年轻人的爱情;这个时代已经没有了爱情;我们再也没法等到爱情了~~总而言之,一个结论,没有遇见爱情,是因为生不逢时,是因为这个最坏的时代,操着一把屠刀,谋杀了我们将要遇见的爱情。反正绝逼不是自己的错。

  近来看了1974年的电影《伊豆的舞女》,一个日式初恋故事,淡淡的、暖暖的、有点忧伤但不哀伤的爱情故事。如果说《罗马假日》是西式浓烈的爱情,那《伊豆的舞女》就是东方清淡的爱情。清淡的像一股山泉,带着一丝丝甜腻,又带着一丝丝冷冽。三浦友和自带孤独又温暖的眼神,俘获万千少女和少妇的心啊~

  20世纪20年代的日本,豆瓣有评价说,那是个可以发生爱情的时代,是一个我们再也无法企及的理想国。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简单、容易互相信任,所以才有了熏子舞女和“我”之间还没开始就已结束的初恋。20年代的日本,明治维新多年后经济发展成效不错,开始步入西方世界,一战后也获得一些国际地位,经济上也捞了一笔横财,有点欣欣向荣的意思。社会主义思潮有所传播,这种左派的政治潮流,希望能消除社会阶级,重新分配社会财富,更容易被激进的学生们所接受;不过主流的政治氛围还是偏向于保守,不支持普选,想搞独裁,警察权力不断扩张,军国主义也在滋生蔓延。电影本身完全看不出任何的政治倾向,作为高等学校的“我”,只说是在学校里感觉到苦闷,所以一人独自出来旅行。这苦闷的背后,大概是因为这个社会背景。

  如果说那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为什么电影里有病的奄奄一息最后被活埋的阿君,还有企图买下熏子virgin一夜的商人,还有各种想吃熏子豆腐的看客,明明还是一个丛林法则横行的社会,怎么大家都觉得那是一个无法企及的理想国了?如果是因为理想国如此美好单纯,才有了纯洁的熏子,才有了纯洁的爱情。那,就好像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完全没有了意外的惊喜,一切都是直接明了。那这种爱情,还有什么存在的必要,还有什么让人觉得美好的地方!就像奇葩说里,柏邦妮问,一个心里很苦很苦的人,要有多少甜才能填满心里的苦?马东说,只要一点点甜,就会觉得很甜。就是这个逻辑啊!那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却仍然还有纯纯如樱花般的爱情,淤泥里长出一朵花来,那不是要叫人一辈子都怀念的事情吗?

  那的确不是一个好的时代。原著里并没有阿君这个女孩,熏子儿时的玩伴,在信中约好要在巡演的途中去看她,但是等熏子找到她的时候,她孤独的躺在被隔离的病床上,奄奄一息,熏子还不过是个十三四岁的孩子,不知道要怎么帮助她,送上在修善寺求来的护身符,希望能让阿君赶快好起来。阿君将死,老板也不愿医治,人还没断气,就装进棺材拿去埋了。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电影和原著的差别,在于电影里有了这一则小小的插曲,让这个社会冷酷的一面暴露出来,也让熏子的善良和单纯显得更为动人,也让这还没开始的爱情,带着一丝淡淡的忧愁。我在一旁看得急死,男女主最后甚至连告白也没有,就分别了。那是一个“车马很慢”的年代,分别以后还不知道是否能再相遇,带着未知的憧憬,未知的结局,爱情才美出了新境界。

  我们的确不再可能遇见爱情了。有了电话有了网络,一切的偶遇都变成了计划中的安排;一切的告别,都只是象征意义的暂别;一切的结束,最后也许都会变成藕断丝连的回床客。没有结束,又何来开始?在陌生的街头,在安静的茶馆,猛然抬头,遇见多年前的你,那种美,再也不会遇见了。

  我们的确不再可能等到爱情了。青春时期懵懂的说不出口的情愫,简单的只想和他静静的呆在一起的愿望,最后变成了一句味同嚼蜡的“我爱你”,变成买房买车门当户对的匹配,或者变成一场社会舆论操纵下的婚嫁盛典。不是这个时代已没有爱情,是我们的心理已经污浊到不配拥有爱情。问问你所期待的、所谓的爱情,包含了多少跟爱情无关的东西?物质、情欲、陪伴,一旦你在索取这些所需的时候,爱情就已不是爱情。甚至一旦和婚姻扯上关系,爱情也面目全非了。婚姻主要目的在于繁衍后代,繁衍最重要的基础在于钱在于稳定的家庭关系啊,但是爱情跟这有什么鸡毛关系?爱一个人无非是想要跟他在一起说话,在一起沉默,在一起哭哭笑笑,总之在一起就好了,唯有这一点能跟婚姻目的想通。然而爱情之所以让人觉得欲罢不能,就在于它的不确定性,承诺是不是可靠全凭当事人心情,爱不爱你全凭当事人的感受,在这个社会,还能找到这点不确定性,还能保有一点不确定性的东西,算是不幸中的万幸吧。

  我们也许还会遇见爱情。青春期的时候,我们很容易遇见一位穿着白T在球场上奔跑的阳光男生;因为涉世未深,所以单纯的、蠢萌的、对世界不了了然的状态,让我们戴上了美图秀秀的滤镜,看一切都美的不真实,所以才有了蠢蠢欲动的爱情;我们不在乎将来是不是永远在一起,甚至根本就没什么“永远”的时间概念,时间多的是,未来还要有很久才会来;我们会羞于开口,觉得自己低到尘埃里,仰望很久终究没能在遇见那一刻开口说一句“hi,好巧碰见你”。这是仅属于青春期的爱情,暧昧的从未说出来的爱情,就像樱花,还正在盛开的时候就已凋落,才是真正的日式爱情。然而,时间这把杀猪刀,不仅让我们变成皱巴巴的老头、老太太,还把我们心中羞怯也一同掠夺了去。

  如果一定要追回,也不是没有办法。

  涉世未深的纯情,只能算是天真;经历过背叛、离合、历练,还能保有一颗洁白的心,那才是真纯情;我们遗世独立,不在乎世俗给予时间的安排和定义,就可以倍有范儿的说一句——我愿意等你;我们愈来愈修炼得道,不害怕孤独不害怕困苦,不再需要予取予求的模式,只是想要和你在一起呆着慢慢的消磨时光;我们不在乎结果,心意是否被接收,全靠对方接收频率调对了没有。你好比一个广播电台,发射的信号,也要有人把他的收音机调对频率才能接收到啊!这个匹配的过程,未知的过程,就是你老年痴呆了也不会忘记的感受。

  爱情从未离我们远去,任何时代也从未存在过一个真正的“理想国”。你会遇见什么,取决于你想要什么?而想要什么,却需要有一颗冷静的心和漫长的冷静时间。如果,爱情真的如此稀缺,那一定是我们沉溺在物质洪流和精神荒漠里,不再需要爱情了;如果你真的想要,它就在朝着你缓缓走来,爱情就在前方等你。

  《伊豆的舞女》影评(十):观后感

  自然,乡村,高三的少年爱上了小舞女。一点肌肤之亲都没有的旅途,留下短短的回忆。

  电影的音乐虽然比较匮乏,但仍然很好地烘托了情感,把握了电影节奏。友情、亲情、爱情,寥寥几人之间的关系,都非常美好。整体并没有极端恶劣的人物出现,虽然最后一幕预示着种种不详,但这就是生活吧。

  电影并没有试图掩饰悲伤,这也使得美好的人和物显得更加珍贵。在电影中间才揭晓,原来男主人公童年便失去了父母。舞女读完小学二年级便没有继续读书。他们的爱情没有结果。但是这一切仍旧不能掩盖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与互相之间的理解。他们还可以拥有许许多多的回忆。

  今天是我的好朋友25岁生日,希望她可以继续勇敢地生活下去,幸福快乐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