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秋日奏鸣曲》经典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秋日奏鸣曲》经典影评10篇

2018-01-28 21:18: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秋日奏鸣曲》经典影评10篇

  《秋日奏鸣曲》是一部由英格玛·伯格曼执导,英格丽·褒曼 / 丽芙·乌曼 / 莱娜·尼曼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秋日奏鸣曲》影评(一):电影中的三人行 | 家是我们的生处,也是我们的死所

  在母亲女儿之间,我们看见最深的恋慕,也捕捉到最了然于胸的讥诮和厌烦。这种亦敌亦友、爱恨交织的情感,比父子之情更浓稠和伪饰。在日常平淡生活中,女人间特别敏感的心所产生的惊心动魄的交锋,如闪电的强光在柔软的心尖烙下伤痕,带着最残忍清晰记忆,纵使一辈子也无法黯淡和释怀。如张爱玲,老年在写作《小团圆》时还字字泣血地重现母女间的对峙,对母亲当年并非无条件的、充分的爱耿耿于怀,每枚情感的毒剑都怀藏在心,时常检视。

  鲁迅说,“家是我们的生处,也是我们的死所”,正因为我们无从选择出生,无从选择父母,摘下“父子情深”“母子情深”的“和睦”的面具后,其日深月久的拉锯和磨折才愈加显现这宿命般的冷酷

  《秋日奏鸣曲》影评(二):自私人们

  有时候 父母和子女关系非常复杂 虐身和虐心的层出不穷,昨天的新闻是讲一个父亲虐待亲身女儿的消息,今天看的这部则是母亲对女儿的漠不关心和过分关心造成的悲剧妈妈只是太爱自己了,她生活自己世界里,她需要爱而不给予付出

  伊娃很坚强,一小时后母女的谈心(发泄)是高潮,看着女儿的发泄,母亲其实很茫然,她没有想到自己的种种举动造成了女儿那么多的痛苦

  前半部的弹钢琴的那段,母亲纠正女儿的谈法,伊娃的表情隐忍,她的嘴角一直往下抿。

  人生百态,子女和父母的关系也是,我们只能感慨下人生了。

  :小说里,染香群的很多小说和金凌雪的<废物们>都涉及了父母与子女的关系,anti父母的情况还是很多的。

  《秋日奏鸣曲》影评(三):与母亲之间的隔阂

  看完这部电影,我被震撼到了。我小时候的一个愿望,就是不能变成像我妈一样的。不能像我妈一样的依赖男人软弱,肤浅,除了做家务好像什么都不会。但是小孩子潜意识是不可能去违背妈妈的,即使是指责,也像指责我自己一样的难受,我的个性思想完全全地继承了她。

  包括她对情感的不信任,自恋,拼了命地想索取别人的情感,希望同情又害怕伤害自尊,为了得到赞扬,虚伪地粉饰一切,从不关心内在,只求外在完美内心自卑表面骄傲。内心冷漠,表面热情。在我跟她相处的三十年里,她照顾我吃,穿,住,行,但我感觉不到她对我的关注,对我的爱。我一直跟她在一起,形影不离,我注视着她,就这样看着她,但她好像并不在意我在不在,或许她心底知道,我一直都在,我没不走开。她在打扮,她在烧菜,她在洗衣服,她在跟别人聊天,她在看电视,她跟爸爸对话,她在买东西,不管她在干什么,我都在。但我又好像自己是隐形的,她看不到我,我也看不到我自己,我的灵魂,我的情绪,我的喜好,好像都没有,只知道,这个是我妈妈,我跟我妈妈在一起。我不在意我自己的世界,这个不重要,妈妈重要,妈妈的世界才是真正的世界,我可以把我自己抹去,只占妈妈世界里面的一个角色就可以了。

  或许我也曾经期待过妈妈的关注与回应,但是很显然,失败了,我对她的爱伴随着我的长大,开始变质。我开始恨她,我厌烦了听她一直的唠叨,整天满脑子想着我爸爸以及他在外面的女人,为什么不想想你的女儿,她一直在你身边,她是那么地爱着你,为什么不问问她,你开心嘛?你在做什么?我是你的女儿,但是你真的把我当成你的女儿嘛?还是你排遣寂寞的对像,对你永远言听计从的牵线木偶。在被严重忽略掉的家庭里,我悲愤,绝望,你对我的要求,我拼了命的去完成。我的工作,我的学习,我的交往对象,不是为了我自己,我都是在为妈妈,我希望她为我骄傲,希望她更爱我。只有这样,我才能感受得到她爱我。三十多年来的我,生活对我是如此的残忍,活着就是为了得到妈妈的回眸

  或许,抛开人生角色。妈妈是一个女人,我也是一个女人。她有她的心理创伤,我也有我的心理创伤。她一辈子没有得到过父母的关爱,也命运般地层现在我的世界里。我现在能够看得清楚,真是万幸。我想走自己的路,真的,我爱我的妈妈,但是我跟我妈的关系,宿命一般的,不可能像我想像中的那样的亲密。没有得到过父母关注的孩子想好好的回过头来,爱自己,关注自己,拥抱自己,给自己最完整无私的爱。我接受命运,然后改变命运。

  《秋日奏鸣曲》影评(四):情感需要的是沟通,产生矛盾后需要的是宽容

  影片开始就借伊娃丈夫的独白谈到了感情的沟通问题,他提到自己不知道该如何对妻子表露自己的爱,他也感受不到妻子的爱,甚至觉得妻子不爱自己,觉得妻子对儿子的死感到无所谓。影片的主题主要是通过母女关系反应出来的——感情沟通问题。母亲年幼时没有感受到过亲情,以致于留下了阴影,对女儿也缺乏关爱。母亲掩饰着自己的脆弱,却无意中伤害了女儿。女儿得不到母亲的爱,对母亲的行为也不敢提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就这样母女间的感情渐渐变成了恨。

  母亲对生病的女儿伊莲娜有排斥态度,不愿见她,更害怕会女儿会和自己睡一起,这种一反常态的母女关系是冲突长期未得到解决造成的恶果。

  母亲批评女儿弹的肖邦的曲子谈的糟糕,并凭借自己多年的研究指出了肖邦那首曲子所要表现的是含而不露的悲伤,而不是外露的悲伤,但母亲亲自弹的时候还是不自觉的弹成了悲伤的调子。因为音乐表达出了母亲真实的感情。同一首曲子不同的人演奏表现出的可以是不同情感的,但都是表演者的真实情感。

  母女二人将各自的真实情感发泄出来,产生激烈冲突的那一幕是全剧的高潮,冲突公开了、汹涌澎湃,但一切平静下来之后各自都开始反思自己的对错。影片最后,伊莲娜给出的解决矛盾的希望——宽容。其实冲突结尾时母亲已经指出了“我们应该多交流”。相比之下个人觉得这种结局还是比较让人容易接受的(《第七封印》的结局就有点让人绝望)。

  至于剧中的几段很有哲理的台词,大多由伊莲娜口中说出,我认为这是因为伊莲娜经历了人生中很多的复杂,例如:和母亲的冲突、妹妹的病重、儿子的死亡。这些巨大的痛苦使其对人生有更多的思考,所以产生出许多感悟困惑。而且许多思考触及到了终极问题——人生的意义和死亡。

  影片反映的内容还是很丰富的,给人的启发和感受也不是几篇文字能够传达出了,而且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受,所以,推荐喜欢电影的朋友们自己去看、去体验

  《秋日奏鸣曲》影评(五):以爱之名

  她微笑了,是组织进攻的开始。“我最亲爱的”、“我可爱的孩子”,她可以用温柔的嗓音和甜蜜的称呼来召唤家人,却又将淡漠和不耐烦微妙地展现无遗,明确表达出拒绝的姿态。这是夏洛特,有造诣的艺术家,谈吐文雅、决策精明的成功人士,聚光灯下的演出天才

  她比任何人都了解母亲,却对她无能为力。她知道在母亲身上索爱无望,却只能沉默顺从,只有猛灌几口烈酒才敢与母亲对质,宣泄积压多年的怨愤和痛苦。伊娃,夏洛特的女儿,乡村牧师的妻子,经历丧子之痛,极度抑郁,以照顾家人为由才能摆脱自杀念头平凡女性

  这是英格玛.伯格曼影片《秋天奏鸣曲》里的一对母女。伯格曼的彪悍强大是公认的,英格丽.褒曼和丽芙•乌尔曼的对手戏也演绎得精彩绝伦。我想看过的人都会对那组母女演奏肖邦第二前奏曲的经典镜头留下深刻印象:先是一番推却,又找了一大堆借口,伊娃才战战兢兢开始弹奏。沉闷,犹豫不决,泛散当中又有突如其来的冲撞,即使外行也能感觉到琴声带出的情绪。夏洛特的表情也随着音乐变化着,先是绷得很紧的嘴角,略带讥讽,有种面对不可雕之朽木的懊恼和不屑。随后略带惊讶,垂下眼帘,有些温和气息浮现。最后她闪现了笑容,带着淡淡的无奈。当渴望母亲认同的伊娃忐忑不安问夏洛特是否喜欢自己的演奏时,她说了喜欢,但随即补充说明:“我喜欢你。”(潜台词为:不是你的演奏),将伊娃获得赞赏的惊喜瞬间碾碎。接着是夏洛特在分析肖邦人格作品之后的示范演奏,她眉梢微挑,闭着眼睛,心无旁骛沉浸其中。而伊娃至始至终瞪大眼睛注视着母亲,表情复杂凝重,交织着惊诧、痛苦、挫败、茫然……种种。

  这场演奏者和倾听者互为交换的戏里,伊娃做为演奏者时很少出现在镜头里面,反倒是强调夏洛特的半身特写,正面的脸;而到了夏洛特的演奏,则母女两人的脸部同时出现在镜头里,做了一个巧妙而别具寓意的画面构成特写——前方是半侧面的夏洛特,后面是略微被遮挡住的正面的伊娃,映衬人物背景单调干净的白窗纱。

  我想这里喻示了母女二人关注点的不同:夏洛特显然关注的只是音乐,在倾听的过程中,她只是做为她自己(而不是母亲的身份),以一种训练有素专业角度去感受去评价此刻的演奏,而忽略了演奏者。在察觉到音乐里流露出来的某种情绪之后,才将关注点转移到演奏者——自己的女儿身上,并且为之感动。但这样的感动转瞬即逝,她管这叫小儿女的自哀自怜,认为是演奏中应该摒弃的东西,在她诠释对肖邦及其音乐的理解之时如此提及。她可以精确剖析大师矛盾又深沉的内心世界,探索曲谱里不尽的奥秘,却无暇或者不屑于顾及女儿的绵绵哀痛和深切渴望。

  伊娃相反。无论是自己弹奏还是听夏洛特演奏,她的关注点从来没有离开过母亲。但是在演奏和聆听的转换当中,对母亲的看法和态度同样也在微妙的转换着。弹琴的时候,伊娃像个手足失措的女学生,此刻令她信心全无、惊惶不安的是母亲的社会身份——做为这一行权威人士的夏洛特。她所渴望得到的认可,也是超越寻常的亲情鼓励这一个界限吧?不过这又交织在一起的,母亲的形象里就是存在着这一无法剥离的社会面,这几乎占据了母亲全身心和全部时间,令伊娃无法享受母爱,并自幼受到其压迫。但是,她还是希望得到这一层面上的承认,是因为母亲重视这个,还是因为自我发展的欲求?也许两方面都有,并且难以截然区分。

  轮到母亲上场,夏洛特的琴声很有感召力,但是伊娃的心并没有放在音乐上,她专注又绝望地凝视着母亲,明白她已然是在另一个世界里,跟自己无关。后来母女对质的那段回忆里,有母亲练琴,小女孩被关在门外的镜头,在这里其实已经有了前兆。这时,伊娃眼里的母亲已还原到亲缘关系。

  当夏洛特意识到自己做为母亲的身份,被女儿所感动并说出喜欢她时,伊娃竟然是失望的。而在伊娃的请求下,夏洛特以钢琴家的身份全心全意投入对作品的演绎之时,伊娃又感受到了与母亲的差距和隔绝之伤痛。影片细致入微地刻画出了两人之间的流动性错位:在音乐理解上,身份意识上,情感需求上,甚至人生理念的不同。与其说是失之交臂,不如讲就是在两个空间里各自循环着,纵有碰撞却难以融合。

  演奏完毕,听了伊娃对母亲和她的音乐从崇拜至极到心生烦倦又回到重新欣赏的一番话,夏洛特拥抱了一下女儿,说希望还在。希望还在,不过对于这两个人,至始至终是两种不同的希望。

  她们爱着对方。虽然在矛盾激化的最高潮,伊娃喊出“一个母亲和一个女儿,是难以想象的最可怕的结合”这样的话语,声讨母女之间剪不断的脐带所带来的施虐和受虐关系,夏洛特也在震惊之中痛哭流涕,追溯自己的童年不幸并乞求女儿的原谅。寻求谅解也是因为爱意尚存,能够感同身受,明白了自己对所爱之人造成的伤害。如果没有强烈的爱,这样的恨意也就没有立足之地

  不过挑明了又能怎样?一切照旧,平缓之后又回到各自的轨迹皆大欢喜的和解并没有在结局里出现,而是以女儿重新向母亲伸去橄榄枝做为收尾——伊娃给夏洛特写了致歉信,喻示着这样的情感纠结还没完,希望还在,纵使问题没有解决。

  也许一生都不可谐调,这对母女两在情感上相互投射与映照。不,是母女三,还有个被病魔摧残兼被母亲遗弃的海伦娜。海伦娜与夏洛特的纠结,其实是更深的一出戏,这个绝对弱势的女儿竟然是母亲的情敌,虽然最终没能争夺过强势的母亲。夏洛特对海伦娜的排斥,绝不仅仅因为女儿病弱的身躯,还有这残损到不堪一击身体里所蕴含的强韧——对爱的执著追求。这是夏洛特在现实世界里无法面对的东西,因此当她在他人面前公然表现出对海伦娜的怨憎之时,其实也含着对对手的尊敬。

  以爱之名,有人占据、支配、索取,也有人牺牲、顺从、无条件付出,其实都是无意识的相互促进。而纠结在强烈的爱憎情绪当中,理解和感受力也必然会扭曲,又如同麻绳,扭曲的绝对不会只是其中一股。荒谬之处在于这股强力之下,依然你是你,我是我,只是纠缠着却永远不可能合二为一。

  却也不至于绝望。影片运用了大量的橙黄基调,就连最激烈的矛盾冲突都设置在如此安宁静谧的暖调里,证实了另一种温暖和坚实的现实所在。伊娃的丈夫维克多开篇就以独白的方式表述了对妻子全心全意的爱,伊娃对海伦娜无微不至的照顾,还有夫妻二人痛失爱子之后的相互包容和体谅。这些是平淡和日常的,但正是这样的平常支撑起了生活的继续。

  《秋日奏鸣曲》影评(六):“你喜欢我吗?”“你是我妈。”

  这几天又重新看了一遍《秋日奏鸣曲》。其中有几处台词印象深刻。

  夏洛特问伊娃:“你喜欢我吗?”

  伊娃答:“你是我妈。”

  面对应当回答喜欢与否的一般疑问句,伊娃抛出了一个令人禁不住继续追问的回答。“你是我妈。”

  你是我妈,我是你女儿,我们之间的关系不是“喜欢”这个动词得以概括的。“母亲与女儿,真糟糕的组合,其中夹杂了情感、混乱与毁灭。以关爱之名,什么都做得出来。”

  夏洛特是成功的,从来不缺巡演的offer,身边也不缺甘愿为她献身的爱慕者。她是优雅的,不管是简单干练的裤装还是烈焰红色的长裙都能凸显她的魅力。她是坚强的,相伴十几年的伴侣的去世似乎也并未将她打倒。

  这样的夏洛特在小伊娃心中的形象有种悖论的奇异色彩——明明是个几乎“不在场”的角色,但却存在感十足。

  影片中,夏洛特在偌大的琴房中弹琴,而伊娃则在关闭的大门之外默默等待琴声的停止。琴声停止,说明小伊娃终于可以让得闲的母亲看看自己。她欣喜又吃力地推开琴房的大门,将茶点放在母亲休憩的桌上后,却以跪坐的方式坐在了离母亲两米开外的地面上。看上去就像小宠物一般的小伊娃令人心疼,而另一边的夏洛特却只盯着手上的报纸,让小伊娃出去了。

  这一段,是稍醉的成年伊娃与母亲夜谈时插入的回忆。这个时候的伊娃借酒精的催化,向母亲说出了埋在自己心中许久的想法。伊娃是爱夏洛特的,而夏洛特也自称爱伊娃,但或许夏洛特不懂怎么爱自己的女儿,又或许她对事业的爱远远超出她对家庭的爱。

  夏洛特在家庭中几乎是个不在场的角色,但她那成功、优雅、坚强的形象却成为了伊娃的憧憬。这样美好的形象成为憧憬是自然而然,但这种愿景对于小伊娃而言却成为了一种折磨。夏洛特时而不经意地批评或调侃小伊娃的衣着举止,令伊娃愈加觉得与母亲间距离的加大。这导致的结果也十分明了,伊娃陷入自我怀疑,对于“我”究竟为何物越来越看不清。对于伊娃而言,这可谓是混乱,甚至是毁灭。

  单从小伊娃百般努力达到母亲的要求这一点来看,这似乎极为正常。子女会希望得到父母的认同,而父母也会根据子女的表现给出反馈。但在影片,我们几乎看不到夏洛特的任何积极意义上的回应。夏洛特在不知觉中不断地向伊娃提出要求,伊娃也不断地努力达到,但却少了夏洛特对此给予肯定的回应。本应当是一个环形结构的关系,顿时失去了另一个半圆。在这种情况下,得不到肯定亦得不到否定的伊娃只能陷入混乱,既不知道自己应当是什么样,逐渐地也看不清自己原本的样子了。

  这里或许还是需要引弗洛伊德关于原生家庭的理论,伊娃童年时期的家庭环境使得她一直得不到母亲的回应,这种情况下的伊娃在自我之中迷失了。这种迷失在成年伊娃的身上仍然能够寻到痕迹——影片开头,伊娃写信邀请刚刚失去伴侣的母亲来家里小住,明明已经写了两本书(似乎也已出版),对于短短一封信却如此信心不足。除此之外,不想在母亲面前弹琴也是一样的心理,弹琴时因为太小心翼翼而紧绷的侧脸也实在令人揪心。看着母亲游刃有余诠释乐曲时,伊娃眼神中的情感也与这对母女关系一般复杂,其中有爱又有恨,这种奇异的杂糅之物在那一刻早已通过伊娃的眼睛传达给了观众。

  我不得不承认,这里所写下的文字毫无保留地表达了对伊娃的同情和理解。这篇“影评”也绝对算不上所谓“客观”。(或许客观影评本来就不存在?)可能因为在我的人生经历中尚未扮演过“母亲”这一角色,在观影过程中,很容易便自动带入到女儿伊娃身上。而影片周全的细节处理也极易让人在其中看到自己的镜像。

  我心疼伊娃。正如影片开头伊娃丈夫念的那一段文字一般,伊娃也意识到自己无法审视自己、无法认清自己,这一点使得伊娃认为自己缺乏爱人的能力。与此同时,令我感到欣慰的是,丈夫一直在以实际行动肯定地告诉她,她是被毫无保留地爱着的,虽然丈夫从未将这句话说出口。

  虽然之前已经说过,但写到这里我还是不得不重申一遍,这是一篇任性的“影评”。而且对于极少写影评的我而言,这次较为正式写影评的经历第一次让我明白写影评原来是一件如此“断章取义”的工作。在写影评之前,你知道自己有话要说。但写着写着你就会发现自己好像切割了一部完整的片子。在写夏洛特与伊娃的关系时,我察觉到我忽视了海莲娜,也忽视了夏洛特对伊娃的感受,而一股脑地将伊娃看作为一个“受害者”的形象,还不管不顾地自我代入。呀嘞呀嘞,真是不负责任的评论。但我仍然选择暂且把想说的说完。而这对母女组合之中暗藏的其他意味,也值得日后再慢慢品味。

  《秋日奏鸣曲》影评(七):秋日,奏鸣曲,你的脸

  秋日奏鸣曲的任何一张截图都会是一张特写吧,你的脸,在快百米的荧幕上,时而哭泣如少女,时而坚定如战士,时而歇斯底里的叫喊着,在这部影片中,往往一个特写镜头就持续几十秒。

  很久没如此长时间的凝视一个人,看着她的脸,听着她讲话,嘴唇一张一合,鼻子也跟着附和,最有神的莫过一双眼,慢慢渗入的泪水,就像看到一个在空中不断上升漂浮的灵魂,她逃离着,追赶着,终于她回头了,诉说了一切。

  喝下一杯一杯的葡萄酒,却吐出了在身体内经年堆积的不快和童年的伤害。

  都是女人,可是女儿和母亲是多么“丑陋”的组合。作为一位母亲,到底是继续自己作为独立自我的路,继续自我生活,还是在此刻择一分叉,勇敢去面对女儿的青春活力和自己的衰老消停。勇敢去面对女儿的丑陋疾病和自己初出的骨肉的事实。

  若电影中母亲换做了父亲,是否会得到更多原谅,女性在自我事业和家庭选择中,似乎势必要成为更大牺牲方,如此才能换得各方满意么?当然夏洛特走了极端。

  生活,它有很多条路,充满了想象。而这两条路之间,你一定会有更好的选择。

  真的好久好久了,没如此长时间的凝视一个人

  《秋日奏鸣曲》影评(八):《秋日奏鸣曲》:女性的脆弱与母性的强大如何缝合?

  《秋日奏鸣曲》:女性的脆弱与母性的强大如何缝合?

  这几乎是一部室内剧,或者像一个独幕话剧。

  历史的过去,通过母女俩的重逢,而展开,既不是开始,也不是终结,只是一个横断面。

  人物的所有过去,所有的恩怨,都是通过人物的对话来呈现出来的,而在这一切交锋之后,影片里的人物,继续按照自己的进程向前发展。

  可以说,影片表现的冲突,既不是结束,也不是开始,只不过是一个微小的人生停顿。

  把这种停顿撷取出来,作出刻意的表现,也许就是艺术的发现的眼光吧。

  影片的母亲由褒曼主演,她的轮廓优美的面部弧线,显然比影片中的女儿显得优美而富于性感,但这种徐娘半老的风韵,却在女儿的声嘶力竭的指责面前,显得成为一种多余与丑陋。

  影片或许是一次女儿的报复,一个从生下来就在母亲的美丽与风韵的阴影下生存的女儿的报复。

  这种报复以发泄的形式呈现出来,因为女儿的成人资格,因为她终于长大,以及她在年龄的优势,她终于可以站到批判母亲的立场上,对母亲进行一次全盘的否定。

  她是在发泄,发泄过后,她会觉得依旧一无所有,所以女儿在最后向母亲说出了歉意。

  从影片的叙述来看,母亲是一个钢琴弹奏家,热衷于舞台演出,演戏成了她的天份,而除此之外的一切,都不是她所关注的。

  恰恰那一部分舞台之外她关注的部分,向她展开了讨伐。

  艺术家的光鲜,只能属于那一个舞台,而不会获得她身边的亲情的索取者的原谅。

  母亲常年外出演出,与人同居,女儿只得与父亲孤守在家,相依为命,盼望着母亲的归来,但是母亲对女儿是应付式的,每当女儿寻求与母亲亲近的机会的时候,母亲就以自己的心烦,而支走她。

  女儿感到母亲对她的不重视,尽管母亲装出一副爱她的样子,而母亲的肢体评言,都无一例外地表示着对儿女的厌倦。

  这深深地伤害了女儿,使她自卑,使她在母亲的华丽面前相形见绌,影响了她的人生。

  影片通过女儿对母亲的长篇大论的抨击,把她积压在心中的几十年的积怨给喷发出来了。

  这个喷发的由头,是女儿与母亲喝了酒,女儿借此放弃了对自己仇恨的隐忍,而一泄千里。

  母亲后来与一个名叫雷奥那多的男人同居,这个男人刚刚去世,母亲很是孤独,于是女儿好心地把她带回来,而事实上,母亲是并不想来的。

  在这里,母亲还见到了瘫痪在床的小女儿爱伦娜,母亲听说这个病残在身的小女儿被从医院里带出来,产生了一种本能的愤怒,显现出她拒绝去直面自己的女儿。但是,在伊娃的引求下,她去见了小女儿,立刻装出一副母亲慈爱的神情,而小女儿无法言语,看到母亲,露出了天真的满足的神情,一刹那间,母女相见的美好画面,呈现出一幅虚伪的人间天伦图。

  但是母亲在心里绝对不会牵挂着小女儿。伊娃很清醒地认识到母亲的虚伪与作戏状,与丈夫交流时,毫不隐讳地指出了母亲这种假惺惺的表现。

  女儿的指责是连珠炮式的,无数的细节,也许在母亲的眼里是忽略了的对孩子的细节,却一次次成为射向她的重磅炸弹。

  一个母亲眼里她制造的,从来没有正视过的生命,有了发言权,向她的权威展开了进攻。

  女儿的攻击显然是富有威力的,也显示出电影对人性的细节的把握与刻划。它的那种父母对子女的忽略感造成的仇恨,是一种高级的亲情的虐待。温饱之后,我们看到了孩子对于父母温情的更深层次的索取与需要。一个称职的供养着孩子的母亲在中国文化里,或许是一个伟大的母亲,但本片显然触及到了在中国电影里没有能力去加以触摸与涉及的爱的领域。

  没有爱的母亲之爱,其实就是另一种不亚于吃不饱穿不暖的虐待。

  女儿的申诉相当富有层次感。她说:我不能恨你,所以我的仇恨转化为一种疯狂的恐怖。

  当威权强大到一定的时候,压迫者实际上连恨的权利都没有剥夺了,最后只剩下一种失去话语权的恐惧。

  这或许可以把它的内涵扩大到政治生活中。

  当恨都被剥夺的时候,那种威权的可怕性太达到了峰巅。

  女儿的指责还有:“你想控制我,在爱的名义下。”“你关于作出爱的姿态,说出爱的话语”。

  母亲相当震惊,解释她也有生活的压力,有生活的不顺心,所以,她无力给予孩子完整的爱。

  这的确提出了一个关于母爱是否存在,又是否具有力量的深刻的社会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讲,女人是一个弱者,她在情感上的选择,往往是男人攻击的目标。她们的身份,在男权的体系下,实际上往往会成为一种“玩弄”的代名词。人类发生学为女人设置了许多保护伞,比如少女的性冷淡,女性的羞涩,女性的内向与冷静,目的都是使女性能够有效抵挡男人的如火如荼的进攻。

  但是女人的内在里,也会产生感情,当这种感情产生时,女人便会内应外合,配合着男人,俘获了女人自我。

  堡垒总是从内部攻破的,女人的弱,也许正可能在这里。

  诗经里说过,男人在感情上昏了招,还不会造成损害,女人“迷”了,就会很成问题。

  影片中通过女儿的大段对话,我们知道她在十八岁左右的时候,结识了一个男同学,更为可怕的是,她当时怀孕了,母亲令她去堕胎。

  实际上,这时候的女儿,体现出她是一个弱者,她承担了女性贪欢之后的后果的责任。

  母亲让她堕胎,也许是一个正常母亲的最理智与最正常的抉择。

  女人在成为一个母亲之前,她往往会成为狼狈不堪的一类。

  她连自己都拯救不了,连自己的欲望,自己的纯洁,自己的独立都拯救不了,但摇身一变,她成为母亲了,却突然要求她扮演一个伟大的施予的角色。

  母亲的概念里,是没有性欲的,是没有私心的,是没有软弱与失意的,母亲好像坚强如钢,像一座雕像树立在那里,眼睛里放射出坚定的光芒,母亲的形象,在离开了少女之后,竟然成为一种非人类的类型。

  怀孕之前的女人与怀孕之后的女人,真的有这么大的反差吗?女人,一个少女时代那种娇弱的女人,在成了母亲之后,真的可以给予孩子以一种全身心的、超凡脱俗的爱吗?

  《唐山大地震》里的母亲就是通过灭欲,强化了她身上的超人的成份,但这样的母亲存在吗?

  所以,影片里的母亲的解释是相当的有道理的,她对女儿坦白:我怕你,我只想让你知道我和你一样无助。

  是的,母亲并不强悍,她无法扮演一个强者的拯救女儿的形象,而女儿恰恰是如此要求母亲的。

  女儿借此反驳母亲:“母亲受到的伤害要传给女儿,母亲的失败要由女儿来偿还,母亲的不幸要成为女儿的不幸,好像脐带从未割断,女儿的不幸就是母亲的胜利。”

  可见,母亲与女儿之间的要求是不同的。母亲自感自己的脆弱,无力给予孩子的爱,而孩子却以为母亲可以给她们一种完整的坚强的爱,使她们受到关爱。

  从各个角度看,都是有道理的。但是究竟是哪一点上出现了差错?

  也许恰恰是女人之爱的脆弱性上。

  从女儿到母亲是一次大飞跃,也是女人难以承受的一种职责的提升。

  在影片里,女儿的生活也充满着不幸,她与丈夫有了一个孩子,但数岁就溺死,给她造成了极大的打击。因此,影片里的女儿始终是脆弱的,她的生活充满着艰辛与无力承受的痛苦与打击。她对母亲的要求,也是一种内心情绪的发泄。

  发泄完了她的心理也就获得了平衡。这也正是她最后原谅了母亲的原因,她应该从自己的切身体验,感受到母亲的无能为力,就像她自己的孩子溺死了,而她作为母亲只能看着孩子离自己而去。

  这一自我经历,实际上,也在启迪着女儿去原谅母亲。

  在影片里,女儿还提到一个事实,但电影并没有明说,就是母亲带着雷奥那多回来的时候,雷奥那多吸引了小女儿的注意,小女儿疯狂地迷恋上了他,而两个人在发生过亲吻。影片里暗示,她后来出去的时候,雷奥那多与小女儿呆在一起过,第二天小女儿就突然发病了,屁股开始疼痛,这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但无疑的一个事实是,母亲的姘妇,是造成小女儿不幸的源头。这一点上,母亲的确是不能原谅的。

  影片最后,母亲离开了女儿,她又招徕到她的一个异形朋友,继续用她所需要的异形之情来麻醉自己,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进行着她的人生。因为她是一个女人,一个女人而已,有着女人的一切需要,而不仅仅是一个被审判的母亲。

  2010、8、10

  《秋日奏鸣曲》影评(九):交织着爱与恨的人性奏鸣曲

  本片沿袭了Bergman一贯的电影叙事手法,主要情节都在短短一天,或者数天之内完成,时间轴压缩的很短,剧情浓度却极高,使人觉得好似几十年光阴般的漫长——一个人一生的故事都在这里了。

  作为导演为数不多的彩色电影作品,《秋日奏鸣曲》和《呼喊与细语》在很多细节之处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唯美而孤寂的拍摄视角与构图(剧中人物在同一画面内所处位置都是别有用心的巧妙安排,三角构图无时无刻不显示出人物之间心灵的隔绝与疏离);浓厚浪漫而对比鲜明的色彩运用(两部剧中女主角都常身着一袭红衣,Bergman似乎对红色情有独钟);人物直面镜头的自我独白;以及令人怅然,留有余白的结局。

  人性的异化,爱的匮乏以及童年的心理创伤是Bergman电影中反复叙述的主题,他乐此不疲地挖掘,重现,质疑与拷问,近乎偏执。他是悲观的,剧中主人公始终无法得到解脱,Bergman本身亦然。

  英格丽·褒曼的出镜自不必言说,这位瑞典籍的好莱坞巨星即便暮年已至,仍然优雅大气,精致迷人。莉芙·厄尔曼的表演也是相当出彩,从《呼喊与细语》中冷漠,自私与轻佻的安娜到本片中朴实土气,沉默内敛,一直在极度自我压抑中生活的伊娃,两个截然不同的角色她均能应承自如,且毫无造作和矫饰,惨然的真实。她们二人之间的对白与冲突占据了影片近70%的篇幅,我却不觉得单调乏味,唯平心静气默然看完了整部电影,想写点什么观后感,却写不出来,酝酿一夜,才坐在电脑前敲出了这些文字。

  这个标题起的实在俗,但一直想不出更贴切的概括了,只能凑合着用了。

  《秋日奏鸣曲》影评(十):有家人的地方才是故乡。

  电影里的对白与人物的神情构成电影深度的最大空间。那些情节,人物,情感的争拗在里边铺开,荡漾,翻卷,形成深深的旋窝,最终归回平静,不知深埋的暗涌何日又再突起。

  大体母与女之间的爆发都发生在某个熟悉的房间。彼此的感情得以在重逢中渗出于这个房间,记忆与情感充斥其中。深藏的种种失望、怨恨与责备,才可能在某个独处的午后或夜晚,在沉默中爆发。

  我记得多少次与妈妈的争执,正是在这样的时刻,这样的空间。

  “你爱我吧?”母亲问。母亲只是随性,而这索爱在这样的深夜里,直抵女儿心底的痛苦。这恨,与爱其实是同一情感的两面而已。

  先是失望,母亲扔下家庭,父女相依着编造虚假的母亲来互相安慰。远远的看着母亲好想接近,小小的心想着我要乖,但母亲却从不靠近。然后是自责,是我不好么。对着镜子,讨厌自己。我就是因为那小女孩对着镜子看自己的剧照,瞬间就想看这电影。直到我长大了,我才体会过那种类似的心情,穿上我妈妈喜欢的衣服,让她开心。

  母女之间的感情是很难平衡的。有时候是因为我们是两个世界的人。于我,我从小就是索爱的一方,妈妈的奉献平衡了我们的不同。然后我长大了。我深深记得第一次因为恐惧失去妈妈的爱,而在公司哭泣。刚上班的心情十分糟糕,因为与理想差太远。吃过午饭,给妈妈打电话。妈妈说以后我就是我了,她再不会理我了。妈妈是沮丧我选择了合租而不是单租,她一直渴望我工作了,就可以偶尔来深圳陪陪我,与我住几日。那真是我第一次知道自己多么需要妈妈的爱。

  片子里,女儿爆发在痛诉母亲是多么不认同她,痛彻心扉的是所爱的人对自己的不满如此之多。这表情我认得,在妈妈的脸上。有一天我工作到凌晨4点,就是为了第二天可以请假回家,给爸爸过生日。可是积攒情绪多日的妈妈见了我只是一脸黑。委屈的我吼出了一辈子最大的一声:你为什么!我一觉醒来,两个人互吼了一下午。妈妈面对我的远离,就像片中的女儿一样,生出了自卑,怨恨,痛苦。

  之后我们还吼过几次。再之后,我学会了跟妈妈说对不起。学会了在看到她难过的时候,哄她,不停的说,不停的逗。学会了在知道她还有心结的时候,还去找她说。离家的日子里,思家的感情会让我全身像发烧一样,会让我每天午后或早晨醒来虚弱不堪。我并不喜欢自己的故乡,亦不认同,我现在懂了,有家人的地方才是故乡。

  想到未来的日子还可能远离着家,心痛不矣。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