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恐怖分子》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恐怖分子》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2018-02-03 20:19: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恐怖分子》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恐怖分子》是一部由杨德昌执导,缪骞人 / 李立群 / 金士杰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恐怖分子》观后感(一):杨导偏爱的手法和主题

  按我自己看杨德昌电影的时间顺序,依次是《一一》《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独立时代》《麻将》和《恐怖分子》。

  他喜欢的那种拍摄手法,即影片分成若干线索并行,每个小故事都有自己独立的主人公情节。当然这些故事独立又相互联系,打个比方就是A 打了 B, B受欺负不服气又打了 C, C一冲动最后杀了偶遇的A …… A就这么莫名其妙的死了,他当然不会知道原来自己的死是拜当初那一巴掌所赐。导演是想说明 世界上的事都是有因果关系和报应的呢? 又或者只是钟爱这样的戏剧效果?反正人生如戏嘛。再离奇的事谁能保证不会发生说不定隔壁王二感冒就是你前天吐的一口痰造成的呢。

  在导演的拼接下,我们总能看到那个时代台湾的转型和变化。而这些严肃、抽象的概念又被摄杨德昌转变成台湾本土小老百姓的日常琐碎生活,这个就是我欣赏喜欢他的最大原因。 他是如此善于发现生活的美,这美是相当的广义。可以说是生活的美,也可以说是生活的和谐残酷魅力…… 总之叫看的人着迷。 你会有种感觉,好似自己的生活经他拍摄也是一部半吊子文艺片。 比如关于我的电影完全可以起名为《王二风流史》嘛(片名仅是本人美好畅想、完全不暗示任何信息

  另外我还有一个心得,就是杨德昌喜欢刻画小人物力量。那些平日不起眼唯唯诺诺之人最后却容易爆发惊人之举。 摆脱沉闷单调日复一日的生活、杀人或者自杀,被日子逼急了谁都一样,只不过杨更喜欢单纯可爱的市井小民。

  杨导已经不在了,这真是件可惜的事…… 我们继续生活的时代又少了一个细腻敏感的观察者

  《恐怖分子》观后感(二):如果正视孤独,许水德——李立中的第三种结局

  小时候逢年过节总被大人嘱咐要多说吉利话、不许提”死“字,确不可规免了便用其它字来代替。

  古时候季路问孔子什么是死亡,结果孔老夫子生气了:“未知生,焉知死”。

  对于死亡,中国人向来避而不及。仿佛提了它便会让厄运降临——可是死亡何尝不是生命的一部分,是生命中多么重要的一部分啊!不谈死亡的民族,终会成为一个甘于沉默软弱的民族;不敢正视死亡,所谓”仁义“就很容易走向荒谬。

  儒家文化从来都不教人正视死亡一如向来避谈孤独。

  相反的是在西方,一如萨特,他说人从出生那一刻起,就开始走向死亡。死亡是那么真实,他们一直在探讨,了解这生命本质的孤独。

  而张艺谋的“死”,是死也要死得“舍生取义”(《英雄》);

  陈凯歌的“死”,是死也要死得“成魔成活”(《霸王别姬》);

  杨德昌因其特殊成长背景复杂的融贯中西的教育工作经历,于是他始终能够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待中国社会文化。他所有的作品深刻地展露人们在当代社会中的孤独与无奈,直击生命的本质。

  在周郁芳失踪三天回到家并向李立中提出要搬出去住的时候,李立中发来一连串的质问,

  “我是哪一点又做错了?”

  “这几年来你到底是怎么搞的?”

  “明明知道是这样的话又何必当初呢?”

  一个问号便是杨德昌对社会环境的一次检视,对于孤独的一次正视。

  在老顾问起周的下落“有没有和她的朋友打听打听”,李立中说他怕别人知道,连家里都没敢问。可在周郁芳准备搬出的时候他又帮着收拾行李。他从来都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他从来都不正视自己的孤独,他以为自己做得足够好。

  而事实是正是因为他内心极度的不安或者孤独,所以当在医院休息闲聊的时候,小金说起组长的死,“他生活太单调了,一旦出点事,反应不过来一定会出问题”,李立中犹疑地看着他们,明显是被这话击中,仿佛说的就是他自己。导演也在此暗示了故事的发展走向和结局。

  那个玩相机年轻人许水德也是孤独的。在我看来,他分明是年轻版的多一条命的李立中。

  早晨7点听到距离百米的警车声音便立即拿起相机下楼,与其说这是相机员的使命感或者责任感不如说这是导演设置的对其二人关系的讽刺——他的女友戴着又大又厚的眼镜竟就看书看到第二天的早晨。而这幅眼镜非常重要,在许水德在那位“坏女孩”身上历练一番后敲开女友的门,我们看到她摘掉了这幅象征混沌愚蠢看不见自己孤独和爱人的眼镜,女孩变得非常美丽

  年轻的恋人们最后的拥抱原本该是李立中的另外的一种结局。

  《恐怖分子》观后感(三):錯愛

  此片最大的特色是一個少年問題引發出婚姻問題,原本的情殺可以串起所有的場景,甚至達到一個輪迴,結果出現了妥協,也是本片最大的敗筆——自殺。

  其實,一個女人再美麗,再優秀,如果不懂愛,那也還是由她自由的翱翔吧。一個男人,特別是一個愛著的男人,不應該沈迷在愛的對象上,而是扛起那份愛,繼續生活,繼續見證那份愛的榮光。

  可是,愛錯一個人,真是撕心裂肺痛不欲生。人處在希望落空的困境真是很難再去努力,何況愛得那般深情,換作我只有一條路,旅行。這部電影無解,讓人唏噓不已。個人覺得導演在故事上安排有炫技之嫌。

  《恐怖分子》观后感(四):这是个概念化的死

  一刷,剧本非常出色

  李立群的角色,不是一个耿直的人,甚至表现出奸诈,他愿意变得世故,但是后来却不能与各方相容。

  缪骞人的角色,是怀疑文艺的,她不爱文艺,她求变,不是求好,是求新,是求推倒重来,是求随时可选择、可抽身的处境。搞文艺最要紧的就是自信,她没有,她的确不是这块料。可是她又成功了,她的成功可以看成一种投机。这种成功很难长久

  富二代,也不单纯,他的爱来的非常突然,走的也突然,他就是空虚,想证明自己,这个人看起来很老实实际上是混蛋。

  不良少女,戾气很重,她身上倒没发现什么矛盾地方

  金士杰、顾宝明角色,陪衬而已。

  摄影印象,绿莹莹的,会议室、警察局、大厦前厅的灯,用了很多绿色

  细节很棒,每个人的房间设计的很好,空间感很强,李立群家的文艺腔,富二代家的老派新潮混搭,警察局的世俗化,金士杰公司的轻薄疏离,不良少女家的堕落气,都很为电影增色。

  动作戏真好,整个片子的节奏生硬而沉闷,显得“干”,不好看,很多日常的细节拍起来,没有太多零碎儿,都直给。但是动作戏也同样干脆利落,又很好看。开始的枪战,最后的抓捕,尤其不良少女刺嫖客,都太好看了,“快”、“脆”,精彩

  片子叫恐怖分子,最后主角崩溃了,坦白讲,到不到崩溃的地步?其实不到,最后崩了,我觉得有一种中产阶级情怀在里面,底层老百姓是不会因为这些事情崩溃的,这都是中产阶级的想象

  中产阶级的戏,就得有点自找不痛快意思

  李立群的角色最后死了,这个死震不震撼,震撼,有没有力量,有力量,但是这个死仍然是概念化的死,就像推销员之死,他死的很戏剧。

  我们只能说,他该死

  这片子是不是讲夫妻不和,讲感情,两类人,两种生活方式?不,这就是个寓言,主题还是控诉社会,调子比较悲观形而上的,我不是很喜欢,但是杨德昌故事讲得好,手法我很欣赏。群戏详略得当,娓娓道来胸有成竹

  开头顾宝明摆手让富二代离开现场那段,那个距离感处理得很好,定了个调子,让人感觉通篇看下来,一直处在一个很远的位置上。一直是旁观,感情一直很克制,这个体验好,这样对每个人物都没有太深的了解,对他们的动机啊、心理啊,其实还是半陌生状态,一直保持了这种距离,最后虽然也有触动,但是并不会太动情。

  《恐怖分子》观后感(五):什么最恐怖

  弱肉强食吗?心灵扭曲吗?社会之中的一些现状弱者选择了结自己生命,而强者选择另一条出路。他们的初心还在吗?梦想是在希望建立的,还是希望在梦想中建立的?还是我们本身就有梦想,之后是满怀希望与期待中去实现的,随后在变化不一的,现实的,环境的,社会的,各种情况下,坚持是给站在人生顶端的人们去实现的吗?每天重复的事情总有那么几件,选择权实在我们手里,但是有勇气的少之又少,你想要什么,喜欢做什么,干什么,追求事物是什么,你在寻找吗,追寻吗,你思考了吗?你有独立人格吗?我们从出生就开始新的旅程,可是完全掌握自我意识思想信仰信念信心,总的就是完全明白知道自我真正需要什么。可怕的不是人心,而是没有意识的自我,被这个世界的杂志广告,娱乐节目外界繁琐的事物给“洗脑”了,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恐怖分子》观后感(六):那个男孩说,只有我知道是怎么回事

  (谨从电影的角度看电影)

  每个人都在沿着时间的轨迹线性发展,过程中有意无意的一件事情,比方电影中的一通电话,就会把熟悉和陌生人命运关联到一起,使事态朝着不确定的方向发展。而电影里的每个人是不自知的,人们看不到事情的逻辑,或者说是关联。直到影片中的那个男孩说,太可怕了,只有他知道是怎么回事。所以他必须要揭露真相力挽狂澜。男孩是谁?我想他可能就是杨德昌给自己的或者说给导演身份定义。记得《一一》里的洋洋说过,将来他要把人们看不见的东西告诉他们。

  片中,男孩把知道告知当事者,但他还是走向毁灭。片外,杨德昌也把它看到的知道的告诉我们,我们.........

  《恐怖分子》观后感(七):过程当中的人

  昨天资料馆放映《恐怖分子》,片尾没有播就给掐掉了,散场时候听到有人说是因为时间不够电影院还要准备下一场。总之有那么一点不顺畅,好像突然被人咣当一声打了头从梦里叫出来。

  微博上一个相交不深的学弟说看了这部喜欢的不行,简直要哭。我心想有这么好看?因为是第三次看了,想不起自己当时初看它的感受。清早起来我又禁不住想起它,想要试图揣测导演的想法

  几年以前一个朋友和我讲他是通过这部电影看懂杨德昌的。1986年的电影,当时《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麻将》、《独立时代》和将杨推向神坛的《一一》都还没有被拍出来,真的能从如此早期的作品看懂一个导演吗?

  再看它的过程里,几个感受比较明显。这一部电影和杨其他的电影相比,去中心化的特点更重,像远远旁观不带情绪的局外人对一个家庭悲剧平铺直叙记录。女主和男主都是不讨喜的角色,被赋予明亮性格的角色差不多一个都没有。年轻的摄影师或许勉强算得上是一个带有善意正直少年角色,却淡到不足以化解整部影片的冷色。

  对自我认识不清是所有人物的共性。片中试图以结婚、写小说离婚等动作为生活寻找一个新开始的女文青,沉浸于自我感,丈夫对她而言只是一个改变生活方式的工具,用过之后便只想利落得丢弃掉。被动而软弱的男医生,除了生活表面构架出的种种空壳外里面空无一物,面子太重要了,虚荣心和自尊心一旦被打破,绝望感可以让他走向死亡。

  金士杰饰演的男上司与李立群在警队的那个老友看上去像是两人分别所有的两对重要关系,这关系却不能像真正有质量友谊给两位主角带来希望。李立群饰演的男医生完全无能力与人交心,临死前找老友叙旧,说出口的也都是言不由衷的话。缪骞人扮演的周郁芬看似与旧情人小沈重新相爱,谈的也全是自己平庸生活的困扰和情绪被掏空的恐惧。她忱于幻想,不愿同人建立实质性的关系,真实生活离她是远的。当小沈和她讲,她写的那篇小说里男主角突然结婚让女主角陷入困境,他知道那男主角是自己因而感到罪恶,而周郁芬只和他说要分清小说和现实。对她而言,生活的真实让位于作品的真实,她是只有新鲜的体验就足够的。男友离去,丈夫出轨的秘密电话带给她更多的是小说发展的可能性,她不以此为苦。这样看,周郁芬恰好像加缪笔下的局外人,如果你爱我,我愿意同你结婚,但你若问我是否爱你,那大概是不爱的。

  故事里另外一条线索中的少年们,好看的女混混,逃避兵役想做摄影师的男孩和他热爱读书的女友。所有的关系都那么轻巧,容易连接也容易断裂。看到男孩儿在暗室里将女孩儿照片分解成像素块贴满一面墙,女孩儿意外闯入晕倒在房间里。他们短暂交谈后相拥。男孩儿说你要一直陪着我,不要离开我,我会回来找你。两人揭开暗房的壁纸看到窗外刚刚升起来的太阳,一起睡去。醒来后男孩儿发现女孩拿走了自己许多昂贵的相机。

  杨德昌安排那女孩儿把相机送回来了,她和自己出狱后的男友回到故事发生前他们原来的那种生活,男生也找回被自己轻易丢下的女友。少年的生活暂时性的回归往日轨迹。这部分的段落,我只想到青春时候的感情是多么的形式主义,荒唐的让人伤心。就像缺少发现真相所必要性的线索和证据,发现一个人与本质相关的核心也那么难以寻得,少年们只能凭借面孔,一些动作和眼神来选择暂时相拥的伴侣。

  我还是没能通过这一部电影看懂杨德昌。也许我多了一点认识,我想杨德昌的电影所表达的全是过程当中的人,没有人得到答案,没有人已得到切实的归宿。走向悲剧性结局的人需要开机重启,侥幸活下来的人还要继续在世间寻觅。

  《恐怖分子》观后感(八):一些我自己的想法

  偶然间,有幸得以观看杨德昌导演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迷上了这位导演的电影作品,之后又相继看了《一一》与《恐怖分子》,《麻将》还在路上。每观看一部这其中的作品,便对生活有了更多的几分认识与思考。

  还记得那个晚上观看《牯岭街》—一部长达四个小时的影片,在刚刚接触杨德昌导演的电影作品时,我自己会感到镜头有些拉长与缓慢,对于丝毫不懂拍摄的我甚至会在较长的播放过程中昏昏欲睡,直到影片结尾小四的一个动作将我再次惊醒,我想或许导演所要传递的正是这样切实的感受: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枯燥无味的生活所给予一个小四那样少年的就只有影片结尾那样残酷的现实吧。同时自己也被影片中小明的一句话影响颇深:“你怎么就不明白呢?这个世界是不会为你而改变的!我就好象这个世界一样,是不会为你而改变的!”最后,到底是小四杀死了小明,还是小明杀了小四呢?或许都不是,我想真正的元凶是当时的社会环境吧。

  接下来的日子又观看了《一一》,看完这部影片,我的心里很压抑,但同时又感到前所未有的释然,当然,这只局限于我自己的狭隘的生活。看过之后我在微博写过这样一段话:

  每个人都想要重新过一遍自己的一生

  但实际是 再重新经历过

  不过是另外一个“一”

  每个人都在向前张望

  但实际他看不见自己的后脑勺

  难道生活所给予每一个人的就只有剥夺吗?

  剥夺他从一个呱呱坠地时的婴儿起

  所原有的活力

  最后到看过了世间万物一切的老人

  所有的最后终究会回到原点

  这是当时的自己内心的一些想法。还有就是观看过这部影片后也消除了自己一些曾经幼稚和执拗的想法,那就是想要重新过一遍自己的人生,现在的自己再也不会有这种想法出现。

  然后就是刚刚看过的《恐怖分子》了。自己本以为结局会和影片中周郁芬的小说结局一样,但一声枪响,我发觉自己的想法错了。残酷突兀的一声枪响不仅把观众从自己理想的结局中拉回,也把影片中的李立中从自己的失败生活中“解救”,对于他的死,我很难过,或许也就是这样,在生活完全不给予我们任何施舍与怜悯后,我们还要像李立中一样笑着欺骗自己:自己被上司重用了,升职了。在内心强大的压力下,或许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恐怖分子,但这或许仅仅是其他的人对自己的一种畏惧,我们每一个人真正的恐怖之处并不在于会给其他人带来任何的威胁,而真正可怖的是:我们连那唯一可以恫吓他人的机会都放弃了,反而是把最残酷的一面最黑暗的一面让自己默默的承受。所以选择闭眼,选择用结束去结束一切。就像李立中的结局一模一样。

  但是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应该像我以上的想法那么消极,不是吗?反倒是应该懂得发现自己生活中的精彩之处,因为毕竟还要活着。但对于我来说:偶尔的不影响他人的颓废一下消极一下又有何不可呢,只要明天太阳升起的时候依旧照常洗脸刷牙吃早餐上班不就可以了吗?而这一切就是因为我是人,是有思想的动物,是会感到有压力的人…

  好了,赘叙至此。仅仅是我自己的一点想法罢了。

  《恐怖分子》观后感(九):杨德昌:让阴影说话之一

  软弱的限度

  如果说《麻将》是以瓦解群体的叙事方式来检验善恶的限度,那么,《恐怖分子》则是以追踪的方式在检验软弱的限度。这是一个男人的软弱,是男人在家庭、社会当中生存态度的软弱。

  《恐怖分子》是杨德昌第一部获得广泛国际声誉的作品,它完成于1986年,先后荣获1987年英国国家电影奖、毕沙洛影展最佳导演奖、金马奖最佳剧情片奖和亚洲影展最佳编剧奖。

  之所以说这部电影运用线索追踪式叙事,是因为故事发展当中存在着非常强的悬念感,随着悬念的不断被解除,人生的软弱被逼到人所能够承受的极限,是继续软弱下去?还是向软弱发出反抗?成为主人公不得不面临的问题。

  医生李立中有一份安稳的工作,一个令人羡慕的妻子。妻子周郁芬爱好写作,辞职在家写小说,但慵常的生活使她在把自己的经历贩卖一空之后,感到贫乏、焦躁不安与才思枯竭。问题少女淑安从一桩罪案中逃脱后,被母亲关在家里,百无聊赖之余,淑安找出一本电话簿,打各种各样的骚扰电话,在打到李立中家时,她扮作李立中的情妇。创作与精神屡遭挫败的周郁芬无法面对这种打击而出走。

  这使李立中习以为常的生活被打断,一再谦让妻子,甚至不敢轻易走进妻子书房的他陷入了迷局。周郁芬回到了仍在牵挂着她的旧恋人身边,并以这个匿名电话对一对夫妇平静生活的影响为素材写了篇小说,并一举成名。成名后的周郁芬更加重了对从前生活的厌弃。

  百思不得其解的李立中在事业上也遭到了挫败,原本提升组长的愿望落空。家庭危机和事业危机双双涌向这个一直谨小慎微的男人。在一名见证了这一切的摄影师的指引下,他明白了妻子出走的原因。但一切已无法挽回。

  李立中带着欺骗的微笑与警察老顾庆祝自己当上了“组长”,并偷走了蒙在鼓里的老顾的配枪,各种暴力报得一一开场,枪杀主任、枪击妻子及其情夫、追踪报复淑安,最后以自毙了却所有的一切。

  在电影叙事当中,李立中始终是个被蒙蔽者,是个弱者。在实施报复之前,他最大胆地表现,是用一个小伎俩陷害了与他有竞争力的同事。但这种陷害,也是阴柔的,像一把软刀子,而且是在仓惶之间迅速刺了出去。

  这部电影的追踪式叙事表现在两层面:一个层面是李立中在追踪自己突临不幸的原因,这是叙事的表面;另一层面,则是叙事者在追踪李立中的生命意义,并最终向他的人生提出质问。

  作为导演的杨德昌向影片人物发出质问,其回答者必然是他自己。在构造这部电影的结局之时,杨德昌也一定面临了生命的诸多可能性,是让李立中继续软弱地活下去,还是就此了就以前的软弱?

  杨德昌选择了后者。这种选择大约会受到两种因素的影响,一种是戏剧冲突的需要;另一种则取决于对这样的人生可能性的分析。杨德昌必然认为软弱的到达了极限,人的行动概莫如此。

  其实,我们完全可以给李立中设计另一种人生,从当下的事业与家庭中退却出来,选择另一次平静而温软的开始。这种结局虽然散漫化,会减弱戏剧冲突,但也能够符合另一类李立中们的精神气质。

  很显然,这部电影所体现的反思集中于家庭伦理方面。在家庭伦理当中,一个核心的问题是家庭生活的管理形式,这种形式在现代社会当中一般分为一方独揽和双方合治两种。在李立中家,女性专权是比较突出的,李立中在家庭当中小心翼翼,连家庭中的设计摆设都要听从于妻子。妻子由于长期在家的写作,并且不断地面临着精神上的虚无,以及长期缺乏刺激的家庭平淡使妻子生命的虚脱感更加加剧。

  对一个家庭当中夫妻双方而言,能促成其稳定前行的因素大致有二,要么各行其事要么同心协力,这两者以爱、理解以及容忍为前提。

  在李立中家,李立中从不认为小说难写,也不看小说。这种事业上的隔阂必然使他们的家庭归属到各行其事的行列中,李立中在事业上尚能从容应对,但周郁芬在写作道路上已经寸步难行。

  周郁芬在遭受这种挫败后曾一度想要个孩子,形成家庭的稳定性,但这一计划又落空了。长时间的相互隔阂、缺乏理解,爱的力量的衰竭,必然使这个家庭危机四伏。

  一种不和谐的存在,在面临偶然性的袭击之时,必然不堪一击。

  而淑安的匿名电话成了这一危机爆发的导火索,但也正是周郁芬后来所说的,这个电话也只能算个导火索。面对李立中的软弱与平庸,周郁芬已经需要一个开始,一个新的开始,只不过她一一直需要理由。

  电话来了,理由来了,周郁芬借此高飞。

  一个软弱、简单、平庸的男人,而且从没有泯灭对妻子的爱的男人,最需要一个稳定而体面的家庭外壳,当这个外壳破了,而且在诸多意外原因作用下破了,这个男人能够怎么办?

  李立中选择了破解原因、竭力挽回。当这种努力不能成为可能,他又能怎么办?杨德昌提出了这些问题,并把李立中逼到了软弱的临界点。李立中开始使用暴力,暴躁地到妻子单位,要求其回家,结果又是一败涂地。

  与此同时,李立中又面临了事业上的危机,当组长的愿望也落空了。如果他在事业上能够得到满足,也许故事不会以暴力的结局结束,李立中也许能从个人的膨胀当中重新找回自己,重新上路,但这种假设也被杨德昌取消了。因此,李立中只有报复,也只剩下了报复。

  报复之后,李立中结束了自己。

  如同电影当中的那个见证这个故事整个过程的青年一样,作为见证者的杨德昌,见证了生命的脆弱,以及脆弱到达极限直至崩溃的完整过程。

  《恐怖分子》观后感(十):膜拜,大师。

  20年前的电影,现在看竟然所有的镜头都不过时,真是大师啊!

  杨德昌的电影总是这样,看似缓慢,没有急于抓住你的企图,却就那么紧紧地抓住了你,目不转睛,随着他的每一个镜头,读着他写给你的故事,没有故作聪明的设置陷阱,就是这么带着你,毫无保留的告诉你故事的来龙去脉。不是让你唏嘘不求让你感慨,就是说,看,有这样一群人,在我们这个世界里,这样生活过。

  服装,场景,都是20年前的,夸张的垫肩西装,整齐的办公桌上标配一台拨号电话机,带着明显的旧时代的特征,但你不会觉得过时,不会发笑,不会因此而出戏,你看到的每个场景都一丝不苟。甚至,如果仔细看,你会发现单件的布景道具都用了心,周郁芳家客厅里的每件家具,沙发,灯,用作茶几的木箱子,放电话机的小几,墙上的挂饰,每件都很美,放在今天也不过时,当镜头随着令人不安的电话铃声转到那台电话机时,这些细致的道具就告诉了你,导演有多么用心。

  人物的表现,更是拿捏有度。女作家和前男友会面回来面对丈夫的愧疚隐藏在写不出东西的痛苦背后,接了无名电话赶去看到开门的少年又决然转身离开,在久久的得不到认可的自我怀疑后突然得奖后的光彩,在公司会议室面对突然爆发的长期默不作声的“老好人”丈夫的惊讶气愤惭愧还有一点讨厌和害怕混合而成的无以应对,连和前男友走在街上的背影都带着戏。

  怪不得25年只拍了7部电影,因为每部都是艺术品,而艺术品是要孕育和打磨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