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妈妈,不当你的女儿可以吗?》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妈妈,不当你的女儿可以吗?》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2018-03-29 20:35: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妈妈,不当你的女儿可以吗?》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妈妈,不当你的女儿可以吗?》是一部由笠浦友爱 / 佐藤让 / 大桥守执导,波瑠 / 柳乐优弥 / 麻生祐未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妈妈,不当你的女儿可以吗?》观后感(一):原来这也是一种爱?

  其实才看了两集,看到母亲因为女儿没有按照自己意思,执意和影帝交往,就病倒了的情节。有种恍然大悟感觉,由于儿时一些原因,我是奶奶带大的。她非常的疼爱我,照顾的我无微不至,直到十一岁我才重新和父母一起生活(总自嘲老一辈的留守儿童)。开始,每个周末都回奶奶家,从来不做别的安排,奶奶总是重复着你不想我了,和你爸你妈过去吧,让我越来越害怕周末。渐渐长大周末也想有别的安排,和同学玩玩之类的,奶奶就会说白疼你了,你不孝顺,周末给你做好吃的买好吃的,还不回来。。。。小时候,都不知道过年可以出去玩的,我家过年一直是我们一家三口要从除夕一直在奶奶爷爷家过到初六才能走,最不舒服的就是初六,因为那天奶奶的脸都是沉着的,她不能理解你们为什么非要回自己家。对了,就是如果像剧里那样有相悖的观点时,奶奶就会生病躺下,小时候我会非常自责,使劲儿的道歉认错,家里大人都会说奶奶那么疼你,你怎么能让她生气呢?看了剧才明白真的有这样的情节,我也在思考这真的是爱吗?还是控制欲?

  和奶奶生活的时候,有时会想妈妈,奶奶会说白疼你了,还是想你妈之类的,后来不管我多想我妈妈,我都不敢表现出来,这就是波磂开头能非常敏锐的知道母亲的喜好来迎合。所以我练就了察言观色的技能。。。。

继续看下去吧,目前的共鸣太多了,波磂不是妈宝啊,是妈妈的爱太特别了,期待后面的剧情啊

  《妈妈,不当你的女儿可以吗?》观后感(二):伪善的母亲

  女主

  女主的演员是南波瑠。身材高挑,短发。下巴上有一颗痣。她的表演非常自然沉稳,有都市女性时尚靓丽,又有传统女性的端庄气质。另一方面,她对于情绪把握收放自如,比起她的乖乖女形象,她所表演的情绪失控状态更加有看点。她发怒时,霸气十足。责问时,义正言辞咄咄逼人。她曾在获奖感言时说希望演一些坏人角色,令人期待。

  制作团队

  虽然看不懂日语,还是翻了翻该剧的官方网站。好像剧中的人偶展和校园祭鬼屋都曾对外开放。也就是这些精心的布置和道具也不只是一次性使用的,单独拿出来仍称得上艺术品。影片拍摄在名古屋,网站里标住了剧中重复出现场景具体拍摄地。摄像与后期很注重画面色调人物情绪的融合。在制作团队中我看到有人偶制作师和心理咨询师名字,这涉及了该影片的两个核心,果然都请了专业人士。网站的一个板块有很多留言,标注了观众的年龄发现中年妈妈居多,想想影片的内容这也正常

  人偶

  人偶在剧中象征了母亲对女儿的控制。人偶外观很漂亮,不过没有自己的感情,全凭他人玩弄。人偶没有生命,却有一副人类的面相,这就是为什么人偶有时候看起来很恐怖。心里想:“会不会有个死人混在里面?”。剧中的人偶风格属于放大的洋娃娃,但更写实,类似与蜡像,服装是巴洛克式的。

  伪善的母亲

  剧中的母亲对女儿有极强的控制欲。只要女儿一点不听话,就会用手托腮做牙痛状,干涉女儿的恋爱工作。母亲口口声声说是为了女儿好,其实是为了自己。母亲觉得自己人生失败,要女儿代替自己实现老师愿望,在女儿到了谈恋爱追求幸福年纪时,又满心嫉妒,不想放弃自己对女儿的控制权。来自《少有人走的路》里的观点: 这位母亲自己是病态的,自己不愿付出努力成人目标,不是因为真爱而有目的性的草草结婚,即没有实现人生价值又没有情感归属,自己也不愿正视。为了维护这种病态,她所能做的就是对他人的控制。女儿是她最容易控制的对象。对他人的控制就是对他人生命力的扼杀。当一个人受到外部压力逼迫而把选择自由交给他人时,他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死了。

  谎言

  《少有人走的路》里说伪善的人比恶人和罪犯还可怕,而且他们藏在那些善良的和再正常不过的人们当中,他们无可救药,原因是他们满嘴谎言,自欺欺人。大结局中所有人都说了真话。但现实中不可能发生,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活在自己的谎言中。

  《妈妈,不当你的女儿可以吗?》观后感(三):妈妈 我可以做自己吗

  花了一个下午看完 剧情有些地方很拖沓 快进快进快进 全剧最吸引我的是 妈妈的假睫毛 女儿的颜也很赞 心水的类型 剧情变态中又透露着不变态 像是把现实生活中父母对子女感情放大到电视剧中 激化矛盾 这个母亲其实就是大多数父母的投射吧 把自己的梦想倾注在子女身上 希望子女能够按照自己规划道路行走 当子女偏离那条道路的时候就开始崩溃 大骂不孝 开始用自己的行为来抵抗这种叛逆 或者说自认为的背叛 结局可以说是个大团圆结局 母亲想通了 但是可能是一种妥协吧 我放弃做你的妈妈了 在女儿二十五岁的那年 终于斩断了线 可以自由飞了 可是在现实生活中 我们能在几岁的时候 才来斩断这根线呢

  《妈妈,不当你的女儿可以吗?》观后感(四):亲妈抢了女儿男朋友?在这剧面前,《贤者之爱》都要甘拜下风。

  本文为电影天堂原创,电影天堂公众号:dianyingnew

  《昼颜》,把出轨拍得美好初恋,刷新了我的认知,重塑了我的三观

  《玻璃芦苇》,女主恋上父亲,后又杀死母亲,再次刷新我的认知;

  《不愉快的果实》,女主不仅搞婚外恋,还搞多角恋,我的三观再次受到冲击

  《妈妈,不当你的女儿可以吗?》观后感(五):极端的形象,却带着所有母亲的影子……

  这可能又是一个开局惊艳,后半部开始平庸,最后强行洗白收尾的典范

  首先不得不说演员演技全面上线,和国内的小花小鲜肉相比,这才是演员啊。

  特别是妈妈的演员斋藤由贵,我早年看过她和及川王子合作的“吾輩は主婦である”,饰演被夏目漱石附身的主妇,从而自带两种人格,演得极为精彩。在本作中更是演技爆表,把心理活动极其复杂的母亲的形象刻画得极为生动。时而让人同情,时而让人恨之入骨。无论是脸部表情,还是小动作,还是局部细节的刻画,眼神……绝对的老戏骨。

  故事上,其实本片是少有的对“母爱”进行深度剖析甚至批判片子

  一般都认为母爱是世界上最无私的爱,妈妈对子女的付出是无欲无求,是真心对子女好的。哪怕不对,也是出于好心和爱,始终站在道德制高点,从而让人没有辩驳的权利

  然而,这种视角其实是忽视了母亲作为一个独立个体个性、情感、私欲,乃至本能,造成了“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的错觉(一首歌就是这样唱,我一直觉得很莫名)。

  人类从进化中带来的诸多本能:对所有物的占有欲,对同性的竞争感,对外来入侵者的自发排斥感,对自我付出的夸大……这些本能在本片的“妈妈”身上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呈现。

  她对女儿有着极为矛盾的情感,一方面是强大的占有欲,强大到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女儿的方方面面,包括穿着喜好。另一方面却是潜意识中的竞争感 - 正如那位人偶教室阿姨道破的那样。

  我认为编剧受到一种社会理论影响,认为女儿进入繁殖期(青春期)且母亲尚在繁殖期的组合很容易造成各种矛盾,因为两者基于动物本能,潜意识中已经形成了对优质雄性基因竞争关系,从而产生对立。本剧中的妈妈因为没有嫁给爱情,所以对“找到爱情”的女儿多加干涉,到了“看不得女儿好”的地步。这部分情节让诸多观众感到匪夷所思,但这一心理的产生却也是有科学依据的。

  这些细节的思考融入到了整部片子里面,让前半部片子的行走值得玩味。

  不知道是因为播出后受到的舆论压力太大,还是什么特别原因,片子进入后半段后开始略有荒诞,对社会心理的震慑力量弱化,剧情限于浮夸。母女对战那段极为奇怪,特别是最后一集母亲的陡变让人无法完全理解或接受。估计因为一则没时间讲长故事,二则也不想剧情太虐吧……

  不管怎么样。我觉得是一部让人思考一下的片子。对两性关系、家庭关系有兴趣的童鞋,可以一看。

  《妈妈,不当你的女儿可以吗?》观后感(六):占有欲不杀人,却叫人生不如死

  冬番未开始之时预测的几部黑马也许是由于前期宣传过于侧重于黑暗和不伦关系的原因,受众定位过于窄小。然而追剧之后方才发现不伦情结仅仅停留在点缀的层面,侧重于描述父母对子女的变态控制欲则占据了绝大部分篇幅。

  自幼被母亲悉心照料长大成人的早濑美月享受着看似超越常人的父母挚爱。无论在任何场合的表现和决定,美月都与母亲心照不宣,展示着超越恋人般的亲密默契。从应该穿什么样的裙子出门,到对待问题学生应该采取怎样的做法,懂得察言观色的美月能够读懂母亲的每一个动作和表情,不由自主地按照母亲的心意替自己做出决定,却并未感觉任何不妥。就这样走过25年人生的早濑美月似乎认定自己一生都是妈妈的孩子,即便偶尔和母亲打趣,也从未对恋爱结婚等现实问题真正上心

  一家三口来到正在装修中的新房,遇到负责现场监督工程部工作人员松岛太一。一贯擅长讨雇主欢心的松岛对早濑一家客气地寒暄,善意地谎称是由于显子名字的读音与自己母亲相同,所以会对早濑家的工程特别关注。松岛还开玩笑称要将自己当做早濑家中的一份子而融入,没想到一语成谶。也正是由于松岛的率真与独立,唤醒了美月的自我意识。几番接触,擅长察言观色的松岛看出美月对于母亲显子的处处迁就,明明出于好奇却是关心则乱,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向美月提出约会请求,竟然在对松岛毫无防备的显子的怂恿下就此实现。

  在美月担当英文教师的女校,问题学生后藤礼美常以头痛为由请假旷课,出于对学生的负责,美月来到后藤家中拜访,却被粗鲁的母亲当面呵斥,单纯以为天下父母与孩子均以温馨形式共存的美月被从未经历的母女撕扯阵仗吓的六神无主,慌乱地逃离。松岛在与美月约会之时,一针见血地指出美月所做的决定都是迁就母亲的想法,并鼓励其按照自己的意志做出决定。被学生家长大声呵斥得惊魂未定的美月听完松岛直戳内心的一席话,慌乱的内心方才开始平静,岂料正在此时,照片展墙上作品的反光映衬出一直在跟踪自己约会的母亲的身影。六神无主之时,美月竟然向松岛提出,如果能将新家中自己房间天花板高度提升50厘米,就认真考虑交往。松岛信以为真地与各方尽力沟通,变不可能为可能,赢得了美月的芳心。对妈妈心存芥蒂,美月才选择将学校遭遇与松岛分享,这也几乎是第一次与妈妈之外的人说出如此隐私事情开朗的松岛带给美月从未见过的思路,并让躲藏在暗处的显子第一次意识到这个男人可能从自己身边夺走女儿的威胁

  不安的显子开始后悔当初撮合女儿和松岛的决定,希望用一贯对女儿的专制来破坏二人的关系,岂料在心生嫌隙已久的女儿内心,自我意识早已被松岛唤醒,加之与婆婆在生前的深谈,对于妈妈的生平有了更加透彻的理解,却眼看着母女间的裂痕越来越大,逼得美月最终决定前往松岛的住所同居,尝试逃离妈妈的控制,却被心仪松岛的同事从中作梗,暴露了住所的地址,将美月折腾的几近崩溃。妈妈丧心病狂般游弋在极端的爱恨之间,每一寸喜怒都被美月牵动,明明是喜爱玩偶,并在潜意识中将女儿也当做任由摆布的玩具,却未曾意识到自己才是被左右了方向

  剧中出现的四对两代关系,分别是美月和显子、显子和婆婆、后藤母女,以及松岛母女,代表长辈对待子女的四种另类形式,分别是控制表达爱、厌弃表达爱、暴力表达爱,以及疏远表达爱。

  控制表达爱对于普通观众最为稀松平常,我们总是能在人生的各个阶段,在经历各种事件时听到诸如我这是为你好的劝告,稍有意志不坚定便会缴械投降,难以反败为胜

  厌弃表达爱则是出于一种对子女期望值过高的副作用,怎样看别家孩子都顺眼,看自己孩子都不顺眼,表面是一种嫌弃,实际上是将激励扭曲化的理解,否则无论如何,也不会临终前留下“真是没用的孩子啊”这种如此极端的遗言。

  暴力表达爱,也很容易理解,其实是父母无能的一种体现,多出现在接受教育水平不高的父母家庭中,不懂得如何婉转地讲道理,于是只能棍棒相加,孩子一天天长大,暴力的强度也必须随之提升,否则起不到压制的效果,却容易走极端,要么孩子老实懂事胆小懦弱,要么孩子自由独立却暴戾成性。

  最后的疏远表达爱,相比以上三者,母子关系客套的恰到好处,其实是另一种极端。子女独立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和父母完全断绝来往,即便松岛年幼遭遇种种不幸,之后也的确存在许多补救的机会,过于客套的疏远设定,纯粹是为了拉高早濑母女关系的平均值,现实中也绝不是完全可取的做法。

  那么怎样的做法才算正确呢,适当保持距离是剧中给的答案,然而,现实中也许根本不存在答案。

  母亲跟着父亲远赴印尼,是以盼望着爱情和事业双双从头开始作为美好动力的,倘若现实中没有上天同样美好的编排,恐怕大多数的保持距离都是无法令人愉快的无奈之举。

  世间没有绝对正确的做法,相同的方法也不可能适用于所有不同的家庭。

  正因如此,才没有俗套地苦口婆心句句箴言,人生都是自己过出来的,何况谁人都经历过的孩童时代,父母是无法选择的命运安排。你看美月最后也强势起来,仍旧敌不过母亲的以死相逼。母亲的意思很明确,离开我就死给你看,然而却很难要求美月以牙还牙地反击,靠近我也死给你看。

  看到这里,整个人是崩溃的,因为人生总会有无论如何拼尽全力都无法改变的东西,倒不是说完全没有可能,只是会突然在某个瞬间让你完全沮丧毫无办法,却万万没想到扮演这个角色的会是将自己带到这个世界上的母亲。

  倘若剧情沿着亲情的脉络挖掘得更深入些,至少能够提供对症下药的方子,也不失为亡羊补牢,只是目前看来,整部剧更像是一组编排精美的恐吓和震慑,搭配极易被忽略的平均水准之上的主题音乐,对所有接近平淡无奇的生活发出提醒,就像小时候父母常用的手段:你再不睡觉,妖怪就要来抓你喽!

  个人影评公众号,幕帷糖(movietongue),看日影聊人生。

  《妈妈,不当你的女儿可以吗?》观后感(七):母爱之深成毒药

  一个像是白雪公主的黑童话故事,但结局却是美好的。毒苹果暗喻印象深刻。母亲对孩子爱之深反而成了一杯毒药,一种束缚。

  女主一直以妈妈所期待的模样活着,当着一名老师,她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选择老师这个行业,只是因为说当老师,妈妈很开心而已。长大后的现实是爱情和工作都很糟糕,不知道怎么和男性相处,不知道怎么和学生相处,如何当一名老师,一直寻求妈妈的意见,和妈妈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唯一不敢告诉妈妈的就是头上的十元硬币大的秃斑,但却很轻松的和男主说了。或许在母亲的心里,她是完美的,认真善良的孩子,没有任何缺陷,比起失败的自己,女儿一直就是她的骄傲,是她的分身,替身,另一个完美的自己。最后女主有勇气说了,妈妈却难以接受,不愿承认。还有妈妈制作的娃娃看似以女儿为原型,实际是母亲所想女儿的样子,其实也就是她自己。而女主的前25年就压抑着自己的感情按母亲所希望的活着,通过母亲一个细微的捂脸动作就明白了一切,为了家庭的和睦活着。爸爸作为家中本是最为重要的一份子,却话语不多,其实他都明白,只是不想面对,一直在逃避而已,他的逃避,没有担当,实际是在纵容着这一切的发生。女主的妈妈看似可恶,其实又很可怜,自己的妈妈也是从小严格要求自己,形成了一种习惯所在,虽然后来背叛了母亲,并老是和自己的母亲抱怨你看我没有像你一样强迫我女儿,但她却又无意识的把自己母亲的意志强加在自己女儿身上,女主简直就是按照外婆的意愿活着。

  这部剧看似母亲对女儿的爱很夸张,但却很现实,是现在某些现象的缩影而已,父母亲对孩子的期待过高,把自己当年未完成的心愿强加在孩子身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看似出人头地,其实不过是父母亲自己的意愿,并不是孩子的。

  第一次写影评,不好请见谅。

  《妈妈,不当你的女儿可以吗?》观后感(八):妈宝女和控制狂母亲的不归之路

  短评写不下了,所以想到长评来。

  第一回,危险的蜜月,最后一幕女儿无意瞥见妈妈真是看的我背后冒冷汗。感觉她们母女关系是一脉相承的,母亲被自己的母亲那样控制,很反感,所以也想要控制自己的女儿。每次和人偶说话时就不寒而栗。

  明明女儿喜欢的穿衣风格、喜欢的家具风格还有壁纸风格都是简单的,却在每次看到妈妈的标志性动作(手抓脸)后言不由衷,选择了自己不喜欢的华丽风。

  这种一味迁就其实不是你的本心,所以男主看穿了,女儿只是抓住了救命稻草?女儿的那个不敢告诉妈妈的秘密相信会在未来告诉男友的。

  这种母女关系本身就是畸形的,目前她到底是报复妈妈居多还是只想摆托妈妈随意找了个人呢?我觉得是前者。因为比起妈妈了解女儿,女儿更了解妈妈的喜好。妈妈只是了解自己以为的女儿的一切。

  影帝演的浮夸和小聪明还有狡黠有点感觉。

  爸爸好多余,好可怜啊。每次被当空气,作为旁观者他看的最明白,也默许了。

  之后会展开的可能有爸爸那条线、男主那条线、学生那条线还有妈妈童年那条线。

  正如妈妈的朋友说的,女儿就像妈妈的分身一样,细思极恐,玩偶就是女儿,任人摆弄。

  原来有妈宝男,现在有妈宝女,希望影帝能解救她于水火之中,最后不会同归于尽了吧?

  感觉像女主一样从小到大都没有朋友,这种把妈妈当朋友甚至是恋人的关系太恐怖了,完全没有隐私,下集好像就要反抗了。

  还有妈妈不仅想要控制女儿,还想要控制女婿,现在失控了,所以会发生妈妈勾引女婿的戏码,那画面太美,我不敢看。

  《妈妈,不当你的女儿可以吗?》观后感(九):女儿,把男朋友让给我可以吗?

  怎么开头我思考了很久,直到我在知乎上看到了一个答主的举例——

  【老公31岁,挑食,不吃韭菜饺,那天他老爸煮了韭菜饺白菜饺等等一锅,傻傻分不出,然后他妈咬了其中一个看了看馅“xx,这个不是韭菜馅的”,然后把剩下的半个放我老公碗里我当时感觉三观碎了一地,再不敢在我老公每晚刷牙前亲他⋯⋯】

  这真是一条有味道的回答。

  《妈妈,不当你的女儿可以吗?》观后感(十):从人设的角度谈谈这部剧:妈妈,我不做你女儿可以吗?

  说起起初追剧的缘由,单纯是为了影帝。在宽松世代里被影帝圈粉,虽然是我看的第一部影帝的作品,但由于形象塑造深入人心,已经习惯了那个叫着欧派的、有个中国老婆的、睡了好兄弟妹妹帕露露的男人。

  再来说这个设定。和没看过剧的朋友聊了这个剧情设定时,她说,噫这不就是我和我妈吗。我想想也是,中国很多传统的母亲,跟这个剧里的设定好像本质上也没差,只不过戏剧夸大了这一个设定,让你觉得「既有认同感也很夸张不敢相信」。

  女主设定:一个看上去很乖巧的高中老师。她作为班主任和英语老师,管不好全是女孩的班级,她不怎么处理得好和同事的关系。越往后随着剧情的推进,女主的衣服越来越好看,在最后一集更是走上了巅峰。这也大致等同于她的心路历程:从最初的无条件顺从,到不断波折的过程,到最后真的可以做自己。

  男主设定可以私心的说是全剧最喜欢的了。一个普通的建筑公司职员。普通到:每天都穿着一样的工作服、耍小聪明骗客户套近乎、没车、租房、不怎么浪漫。但他工作负责、做人不拐弯抹角、很会照顾人。(奇怪,我怎么列不出什么优点。)戏份不多,但绝对举足轻重了,尤其是无数次拉女主一把走出深渊,功不可没。

  女主爸爸,普通的公司职员,处于被辞职边缘,和他的家庭地位差不多,边缘到好像已经掉下去。写企划给部长没有用,正如他对这个家的掌握:没有用。他自己最后也说:「我不是一个合格的丈夫,也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好在结局完美,爸爸也走出了安全区,开始一段新的旅途。

  至于女主妈妈,得先夸一下演技。把一个反面角色演到观众看的恨之入骨,绝对是演技高超。全剧对母亲的历史几乎都是侧面描写,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不被自己的母亲喜欢,临终前连一句道歉也没有,当年可能是为爱和老公在一起,也可能是为了反抗自己母亲所带来的压抑才在一起的吧。但是当他有了女儿,精神上的不堪重负,让他把所有事情压在女儿身上。悲剧的延续。

  还有两个配角也很出彩,分别是坛蜜和妈妈闺蜜。坛蜜作为松岛的公司同事,看得清这错综复杂的关系。闺蜜妈妈仿佛手拿剧本,关键时刻更是像催化剂,推动了剧情的发展。这两个人可以归类为,旁观者清,但也不至于站在上帝视角。

  在最后一话,女主再一次的答应回到妈妈身边的时候,弹幕很多人说,为什么都这样了还要选择暂时的妥协?我看的时候心里已经有了答案:因为这是你妈,这不是一个陌生人。不管她爱你的方式对不对,不管她对你多不好,她是你妈。但是此时的女主跟前面的女主已经不一样了,她知道自己到底想怎么样了,而不是如以前一样迷茫、软弱。所以最后能改变妈妈的想法。

  四星好评,缺一星给每集乌压压的氛围,这全是为了剧情,但看了真压抑。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