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所罗门的伪证后篇:审判》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所罗门的伪证后篇:审判》观后感10篇

2018-04-26 21:5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所罗门的伪证后篇:审判》观后感10篇

  《所罗门的伪证后篇:审判》是一部由成岛出执导,藤野涼子 / 板垣瑞生 / 石井杏奈主演的一部剧情 / 惊悚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所罗门的伪证后篇:审判》观后感(一):中二少年作死记(含严重剧透!以及大部分为吐槽)

  以下估计有严重剧透!!!!!!

  ---------------------请自行斟酌避雷---------------------------------

  本来看上篇的时候,对于结尾处放的后篇预告片真是喜欢不行。吊胃口吊到了极高的程度!!但是看完结局之后...... 我只想说你逗我吗...我觉得电影票的钱都白花了....

  其实这部小说本身评价不错,而且题材的话也算非常吸引人的社会派推理系列。但是这个结尾真是烂到我觉得毁了全篇的地步了... 可能是因为我原先报的期望太大吧...

  尽管大家都知道日本社会派推理的作品事件真相往往会让人难以置信,甚至让人对于人性黑暗面到了细思恐极的地步。但是这篇作品的结尾,对于柏木的想法做法我除了神经病、中二晚期,真的想不到别的更合适的形容了。(虽然大家经常吐槽霓虹人民SJB或者中二,但我自身比较怪胎大部分时候都不会那样觉得,所以这个真的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

  ---------------------下面真的就是剧!透!啦!-------------------------

  随着后篇审判的步步推进,已然可以确定不是大出杀的人,他只是被陷害而已。那么问题关键就在于,谁是凶手以及杀人动机。而这时,所有的疑点都指向了神原。于是凉子找到了神原的养父母,询问到了重要线索,才产生了在最终日,发生了检察官藤野提问辩护律师神原的戏剧场景

  一开始肤浅地以为凶手应该就是神原了,接下来只是杀人动机的问题。后来又各种小反转,变成了柏木其实是自杀。

  而这一切的契机,只是因为他觉得这个世界很无趣。所以他专门把神原叫出来,让神原去和亲生父母有关场所,且每到一个地方就要给自己打个电话汇报感想目的是为了让神原感到崩溃,进而和他一样对这个世界感到绝望。(毕竟亲身父亲母亲给杀了...)但神原故地重游发现他以往逃避回忆虽饱含痛苦悲伤,可同时也伴随着温暖亲情,随即他在最后一个电话中把这一感受告诉了柏木,表示了感谢

  看到这里我还很天真啊!!!我以为也许柏木实际上是为了让神原正视自己的过去才做这种事的啊!还觉得好基友呢... (事实证明我只是被社会上的bl风给带偏了orz

  扯回来....

  然后柏木同学就整个人不好了... 心想我明明是要把你玩崩溃的结果你丫竟然变成世纪青年了?逗我嘛?!于是说你现在马上来三中?的顶楼,你不来我就死给你看!(这傻白纯爱片的即视感...)没办法可怜的神原君只好又跑过去了。结果柏木见到他就破口大骂,大概就是“你这种人真是没救了,回到你老爸杀了你妈妈的地方居然还会觉得温暖,你就应该去死啊”;“像你这样的杀人狂的儿子长大后肯定也会重蹈你爸的覆辙杀了自己妻子的,所以还不如现在就去死吧!”balabala(看到这儿老实说我真的想扇死柏木啊,不是中二病是什么?!!)

  但是我们的神原君反驳“尽管如此我也要活下去,没有目标盲目地只要活下去就好,终有一天我会找到理想的”;“就算我最终也会重蹈我父亲的覆辙,我现在也想好好地活着”;“亏我一直把你当作朋友,看来你从来没有那样想过。现在也晚了我不想陪你了要走了”

  此时柏木到了精神崩溃的边缘“你不准走!如果你离开了我就从这里跳下去”,神原实在受不了了就负气地说“你要跳就跳吧我不会陪你的”就走了。嗯... 接下来你们能想象到的,柏木同学跳楼了。

  (此时我的内心凌乱的....... 尼玛啊这就是你们弄这么个审判的事由经过?!全部的起因就是一个中二少年的作死啊完全......

  回到审判现场,神原强调自己就是杀人凶手,要求被制裁,这也是他努力要促成审判的原因。当然了,审判长说这一切只是校园内部的审判,不具备任何的法律效力,也不是为了制裁任何人,它是为了追求真相而存在的,就这样无视了神原。

  最后结局... 差不多算个大团圆吧。没有什么人受伤,有误会的道歉就道歉,该原谅的原谅。大家还忙着备考呢...

  ---------------------------------剧tu透cao完毕-------------------------------

  本来预想是更加巧妙的结局,然而这种完全是一个中二少年的作死记我真是........无言以对

  总的来说亮点应该集中在审判本身的跌宕起伏与其起势,但是很可惜我没有感到那种紧张感。(也可能是原作也没渲染严肃感?求问小说党!!)就是很平淡地铺叙发展。所以也导致它更需要一个新意的案件本身。

  不过怎么说呢,可能宫部想要表达意图,是不管真相如何令人无法相信,我们也想追求真实心情

  可是不好意思,这个结尾真的好出戏... 我当时简直在电影院都要气哭了→_→ 天知道我当时看完后篇预告片那激动到落泪的期待之情啊!!!这个落差也是... 不想回味...

  说回一下演员配角真的都是大物啊!随便一个都能叫出名字的!女主角还算演得不错,但毕竟初挑大梁,一些细腻心理戏还是不太到尾,这就导致了要么面瘫脸要么就是背影戏... 比如说藤野发现了神原对她说谎关于初次见面的话题的质问戏:本来应该着重表现凉子的愤怒怀疑与不解,全程只有她的背影啊!!!脸部的特写没有一秒...

  饰演神原的板垣我还挺喜欢的,感觉有点像高良健吾唉ww

  至于电影里有两个关于人性的小细节抓得还不错,挺喜欢的。一个是原担当老师(黑木华)出庭后遇到了一直对她造成伤害的一个女神经来给她道歉。本来还以为她会圣母接受道歉,结果她忍不住一巴掌扇过去,痛苦地大喊“你对我的人生造成了多大的伤害现在一句对不起而已就想我原谅你嘛?凭什么?到底我为什么要受到这些不公平?” 这一段看的很心疼。

  还有一处暂时不记得了... 想起来再补吧...

  失望大于期望。

  以上。

  (因为过了一段时间才写的,如果有一些出入欢迎指出。但是这本来就是篇吐槽向影评,想要来吵架的还是算了。

  另外希望原作党有什么意见多来讨论啊~太大块头我真的懒...QAQ )

  《所罗门的伪证后篇:审判》观后感(二):迟到的正义不是正义

  审判开始的时候,会场里闹哄哄。即便有亡者父母在场,台下的孩子们准备看好戏,台上的孩子们像过家家酒,对他们来说这次审判只是无聊生活中突然有趣起来的一项活动。只有凉子和神原是作出觉悟打算付出任何代价寻求正义的审判。因为这是对他们自己的审判,如果以学习为重为借口一直作为优等生生活下去,成年后大约会是一个选择性漠视对自己不利现实的上层中产。但在这经济泡沫破裂的前夜,虚伪浮躁氛围格外使人想要打破现实。

  相对于凉子和神原,三宅和大出是被动面对自我的人。这一点上两人又稍有不同,三宅是举报信败露的惶恐、被霸凌的恐惧、和对松子的愧疚交替出现的。不管是她自己还是她的母亲,都鼓励她以逃避和撒谎的方式解决问题。但每次凉子一出现,她又有了面对自己的冲动,于是只说出了对自己有利的现实,不利的部分继续撒谎。大出的问题更多是源于他的父亲,无力反抗乱暴的父亲于是向其他的弱者施暴来发泄自己的愤懑。一旦父亲这个外部压力消失,他就可以按照自己的行为意愿来行事,在神原的压力下也能当众承认自己的过错

  柏木一出场就已经死去,他所有的行为和性格都是通过他人的回忆和叙述完成的。他人所知的柏木,表面上不甚起眼,但是对校内的霸凌和暴力、同学的伪善和软弱、老师的回避和不作为都看在眼里。即便看穿这一切也不能改变什么,除了愤世嫉俗地跳出来刺痛他人,他没有做任何事,甚至完全融入这虚伪的背景之中了。这样的自己他也感到无聊了吧,所以决定去死。死前他找了神原,可能是他唯一朋友的人。但是在生与死的节点上,神原打算超越出身活下去了。这对柏木是最后的打击吧,他不仅是可笑的,而且是孤独的。

  也许不必等到多年以后,在审判结束时他们再来看这件事发生的动机和背景,已经是幼稚可笑。竟然会为了这样的理由去死!竟然当初没有发现身边人的变化!竟然等到事情失去控制追悔莫及!对中学生而言,学校、老师、同学、朋友、父母这些就是全世界,其间小小的崩坏都会让整个世界倾覆。如果等到看一切已幼稚可笑的时候还会这样诚挚地回顾往事悔不当初、寻求忏悔和告解吗?如果人生已经改变,正义昭彰与否根本有意义,只能接受现实。年轻人总是好的,只要不是致命错误好好反省会有重头再来的机会。像津崎校长和森内老师那样,走错一小步,是要以自己的人生负责的。

  《所罗门的伪证后篇:审判》观后感(三):《所罗门的伪证 后篇:审判》:法律解决不了的 只能交给道德

  导演: 成岛出

  主演: 藤野涼子 / 板垣瑞生 / 石井杏奈

  这部续集和上部连接紧密,没有多说废话便进入正题,在上一部中所铺垫悬念在本集中全部得到了解答,学生的审判和调查穿插进行,在人性上的争论似乎比案情本身更为重要,毕竟一个自杀的案件本省没有太多的争论余地,反倒是案件背后的林林总总可以说反客为主成为了电影的最大焦点

  看到上集结束的时候隐约间有一种朝着《十二怒汉》的方向发展的倾向,也为这部电影捏了把汗,毕竟这样的局面已经无法表现出《十二怒汉》式的张力,照抄或者借鉴是个不明智的选择,好在这仅仅是我的杞人忧天,导演完整思路很好的表现了电影的主旨,在围绕着上集留下的悬念中徐徐道来,人物关系也有所反转尽管早已有的蛛丝马迹已经令观众有所察觉,这也是本片的一点点小瑕疵,在结尾时没有能给观众惊喜,一切理所应当合情合理的发生了,而且或许对于一些观众来说自杀的结论是不是也有一丝失望呢?

  两部四个半小时的片长对于任何一部电影来说都是一个挑战,在我看来本片所呈现出的成果来看质量还是值得称道的,尤其是在法理之外的呈现将故事引向了更深层次思考,社会问题的讨论是影片显而易见诉求,而在审判之中导演力求不再泛泛的讨论社会问题,而是通过角色来阐述人性,尽管表达的不算深刻有些流于表面情绪,但导演的用意很清晰的传达给了观众。

  影片最终非常明智的没有以法律做结,毕竟这样的校园审判根本也不具备法律的意义,若是一味的强求将会难以服众,令本片显得小题大做。而且就自杀的案情而言也没有什么法律的讨论余地,模拟法庭更像是一个道德的审判庭,而最终得出的结论也都无外乎道德的范畴,影片以此做结,也表明了一种态度,法律有时解决不了的只能交给道德。

  《所罗门的伪证后篇:审判》观后感(四):《所罗门的伪证》:小鬼当家,各有各命

  法庭戏一直是我比较偏爱的一类电影,不同于警匪片的刺激,法庭戏更是充满了机智、反转和对人性的拷问。本片是用了模拟法庭的方式,它非常讨巧,因为故事涉及的都是未成年人,用校园里的模拟法庭,既历练组织的担当同学,又保护了涉事的同学。而前不久中国的一部《12公民》也采用了校园模拟法庭的形式,但原因是不同的,因为国内还没采取完整的陪审员制度,无法直接复制《12怒汉》的故事。

  (上部的海报设计参考了《最后的晚餐》,颇有讲究

  影片的剧本还是不错的,峰回路转,最终用意是实现全民自省的教育意义,可谓正能量爆棚。但为此换来的牺牲是不是有点太大了,这与日本的自杀文化以及残酷青春泛滥有关,倒也与以上海报中的耶稣等神灵“舍小我成大我”的道理一脉相承

  虽然影片直接的表现方面还比较传统,大量长镜头对准人物大特写,叙事缓慢表演画面都追求模式化,显得刻意和做作,但这些都也是可以接受的,毕竟这是日式风格体现之一,可谓不功不过。

  故事中的角色较多,每个重要角色都有较丰富交代,尽可能塑造地比较饱满。第一个死者是柏木卓也,他长相清秀,却我行我素思想成熟甚至偏激,早早退学并一心寻死,经常会孤独幽灵般地行动神奇地出现在高处给女主角藤野凉子和男主角神原和彦以苛刻批评和打击,然并卵,死后才给他们以神谕一般的警示。直到真相大白,很多观众其实也并不同情他多少,单身狗要作死,神也救不了。他有闲工夫怎么不去斥责真正的坏分子?也许还更有成就感。而导致第二个牺牲者出现的则是第一女配角的三宅树理,她的戏份不轻,她的表演难度是最高的,从满脸痘痘的自卑,到腹黑的编造谎言,再到遭遇友人意外后的突然失声等等,她经历了大开大合,虽然是个缺点明显的反面教材,但并不是真正遭人厌恶的角色。还有就是唯一的被告——大出同学,他担纲了最大的恶人形象,众口铄金之下,校园审判几乎是完全为他逆转了命运,同时也让他当庭认错,这比暴力地拘捕和让其父亲把他打一顿要更有价值。

  真正的案件还原只出现在这部长达四个半小时的最后半小时,这是日本悬疑片的通行套路,这个真相现在回味起来依然比较吊诡,难以服众。当然了,这不是真实案件,毕竟还是一个故事。任务完成,所有人完成了蜕变,该自省的自省,该赎罪的赎罪,该宽恕的宽恕,该内疚的内疚,该感谢的感谢,皆大欢喜。只有胖丫头浅井松子最冤枉,一家大快朵颐时的幸福时刻永远不会有了,三人长得真像,怀疑演员就是一家子。

  总的来说,影片是中规中矩的一部青少年版悬疑法理片,塑造了一群有颜值有担当有演技的新偶像(据说才读初中),同时具有对全社会叩问的现实意义,对其他国家也有借鉴,可看性还是相当不错的。最惊喜的来自片尾,当U2的《WITH OR WITHOUT YOU》响起,我立马被带回了我自己的校园时光,就像影片的双线叙事一样,把我一下子拉回了23年前,差点泪涌。

  《所罗门的伪证后篇:审判》观后感(五):成长之路,并不始于说谎

  始终迷恋书封上这样一句话“少年的死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恶与善、虚伪与真实。”

  对这句话反复咀嚼不少于几十次,一直在细细品味它的奥义。话中的“恶”可以是包含大出等人欺凌弱小同学的恶以及森内老师邻居恶意盗取信件的恶等等;而“虚伪”可能包括藤野凉子的面对他人遭受欺凌的冷漠、卓也超龄的内心及最终怂恿他人一起寻死的心和树理将最好的朋友松子当成靶子将所有责任推向她酿成悲剧。

  而“善”呢?那是当神原拼命为求大出亲自到校园法庭不惜挨拳挨踢;是判长及辩护方和检控方的耐心,追求真相的勇气;是凉子父母的关心与支持。最后谈及“真实”,不由得想起宫部美雪对《所罗门的伪证》书籍标题的讲解“所罗门是以色列最具有智慧的国王,而所罗门的伪证是指唯一知道真相的人撒了谎。”而书中的所罗门却仅不止一人……

  从图书到电影跨越三年,而书籍也是去年才登入中国,可是美雪却花费了九年的心血完成了这集大成之作。电影上篇事件在日本反响强烈,获得不少好评,而下篇却反响一般。由小说改编成电影向来就是一件苦差事,要修修剪剪且保持前后连贯。

  如果从画面上谈,电影依旧保持了残酷青春类日影的美学元素,樱花、校园、橘黄色的灯光、街巷小道,飞奔的火车等等,那些身边暖人心田的风景,而风景的背后却是与其产生巨大反差的黑暗深渊,被欺凌时的痛苦,撒谎时的复杂内心,知晓真相的落泪,寻求解脱时的瞬间崩溃,让情节跌宕起伏,紧抓观众的内心。

  从选角而言,不得不说角色们的演技都非常过硬,教师的卡司已经非常强大了,而从日本罕见的万人挑选出来的小演员们更是如此,让人记忆犹新。

  但内容上,尤其前篇会感觉情节转换太快,似乎还没彻底讲完一件事另一件事就发生了(美雪的书中也如此,但有时让人感觉过于冗长,但却会将事情的真相讲的彻底)。

  而主旨上,电影追求扬善贬恶,鼓舞人们怀持勇气去追寻真相,积极面对未来。记得最后新校长说的一句话“一个人若怀疑他自己的内心,就会只能看见他想看见的,相信他想相信的,这才是最可怕的。”

  最后不得不说看完原著后对电影内容改动的失望感。

  书中原本的野田健一的内心戏与背景戏缺失,让他从一个书中由内心阴郁转变阳光的少年成了完全活泼青春的孩子,使电影中向坂与野田的形象基本趋于一致,只是野田似乎多一份成熟冷静。

  选角上感觉向坂与野田的演员其实应该互换(基于书中身形的描写,野田算是个身体柔弱的少年),包括神原,按书中描写应该是个矮矮的男生,可惜在电影中却成了最高的……但他清秀的模样确实很动人。

  书中柏木宏之一、补习班的老师、卓也戏剧社的同伴等角色并未在荧幕上出现,他们作为最了解弟弟卓也的人,更能深刻体会到卓也超龄的内心与哲学的想法。而这些想法都交给凉子、森内和神原来表现了。

  部分戏的消失,比如森内邻居,她因为嫉妒森内才干出如此卑鄙之事,而电影中却没有给出解释为何邻居就无缘无故地去干坏事;大出家纵火案,电影中很少表现,却直接将纵火人的辩护人带上了法庭,有些牵强;而电影中悬疑感感觉消逝太快,似乎很快就揪出了说谎家等等。

  结局也是,我认为比起电影仅将神原与大出定为无罪,书中还将卓也定为有罪,是他杀,是卓也杀死了自己。

  成长之路,始于说谎。

  我认为并非如此,成长之路,始于勇气、信念与善良。

  第一次写长影评,还比较拙劣,谢谢看完!欢迎与我交流这部书籍与电影!

  《所罗门的伪证后篇:审判》观后感(六):在成为大人之前要做的事

  看到《所罗门的伪证 裁判》中津崎校长在证人席上陈述完毕,藤野凉子说完感谢的一番话鞠躬之后陪审团的成员全部起立鞠躬,但当镜头到全景,坐在旁听席的同学们并没有全部站起来,仍然有同学很多坐在座位上。在这个感动点上还能如此克制的表达,也是这部作品的整体精神上比较统一的地方。这部电影让我激动的原因还在于,它正戳到了我对校园这个题材最大的痛点。

  《所罗门的伪证》从根本上剖开了学校的现实,像展示一个真实校园的断面一样罗列出了形形色色纠缠影响的人物。显然《所罗门的伪证》并不是一部主打校园题材的电影,不过它和它选择的校园这一舞台是真正血肉与骨骼般契合的。

  《事件》相比《审判》更为出色,最精彩的莫过于“为什么要审判”的这个原因,我深深为这个精巧的构架所折服。首先是凉子、柏木、三宅和松子这三组人物间的关系。这一关系由三宅和松子被欺凌开始,柏木和凉子目击了这个现场。像微型蝴蝶效应一般,从这场欺凌之后他们的命运随之转变。

  三宅和松子因为被大出欺凌所以将柏木的死嫁祸给大出,并寄信给班长凉子。

  凉子因为目击了欺凌没有伸出援手被柏木指责为“伪善者”,以至于面对柏木的死和告发信她只有找出真相才能安心。

  柏木大概也不会想到,因为他看到那场欺凌,让三宅和松子利用了他的死来惩罚大出,也是因为他关于“伪善者”的那句话,让凉子无法对告发信坐视不理,只有站出来探求真相。

  在这三角关系之外,其他人物关系穿插其中。三宅和松子“从属型共犯”关系,虽然三宅树里看起来软弱自私心理脆弱而且为了自保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但对松子来讲这样可以“崇拜”的对象是必要的。尽管三宅这个角色黑的可以,不过松子追来和凉子道谢时看着她松子的眼睛,我觉得她是在这段关系中快乐的人。三宅强势的让松子“臣服”于她,在被欺凌的时候大出要踩碎松子重要的东西的时候发出的刺耳声音才是她的本音,否则这段关系也是无法维持下去的,我并不认为松子是被三宅蒙蔽。(虽然三宅这个角色真的有点太黑了,这部分我持保留意见。)

  神原和凉子的关系变化也是重点之一,从同为柏木口中“伪善者”的共鸣,到凉子对神原“你到底是什么人”的质问,神原作为本作中的“所罗门”是把握着钥匙的人,无论是谜题还是整个作品。而柏木这个同学我就真心有点不解了,说他是太早看透世事了那也不会纠结在同学的认同感里,说是在求救为什么不能好好说话,整个结局因为柏木同学的部分着实让人有点出戏,因此《审判》整体感觉也不如《事件》。

  很多人看过这部电影之后觉得“中二”,我倒是持完全相反的意见。(柏木同学除外)如同作品中的每一个学生所想,大人并不知道我们背负着什么,不论是自己还是身边的事只有弄清楚才能前进。日语中的“大人”和中文含义有微妙的不同,成为“大人”也是他们作品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算是已经工作的现如今,我仍然背负着学生时代的某些事情,虽然淡了但是它并没有消失。如果现在发生了什么不被其他人所理解的事,也错过了抗争的时机了。

  这部作品里的演员也是一大胜景,只出场几下的角色也是叫得出名字的人,光是看人也是很值。软弱的班主任黑木华、无力的母亲永作博美都挺有看头的。有人觉得藤野凉子演得不够精彩,我却觉得她看似没有表情的脸上却有很多情绪,长达几秒的特写镜头中藤野凉子的表情可以说是恰如其分。要说最让我shock的是清水寻也,我一开始就觉得这个孩子很眼熟,后来猛然想起来,这不是《渴望》里那个被欺负的男生么!到了这里染个金毛演起嚣张的头头还真是蛮像的,让人不禁感慨风水轮流转【。

  《所罗门的伪证后篇:审判》观后感(七):“我们每个人都有罪,犯着不同的罪”

  宫部美雪取名叫所罗门的伪证绝对不是一拍脑袋想出来的。所罗门,即所罗门王,是犹太名族远古时代一位伟大的君王。据说他在20岁登基后在梦中向上帝祈求智慧,上帝不仅赐给了他无比的智慧还有无尽的荣耀和美德。这里的所罗门,应该是指那个本来位于最高地位,占据主导位置的人,现在给出了伪证。但耐心看完全片,你就会发现,这也是小男主自证无尽美德与祈求生活智慧的过程。名字算是已经把故事整个核心都讲述得一清二楚。

  电影分了前篇·事件和后篇·审判两部分,每段总时长都在两个小时样子,全部一下子看完需要四个小时。我暂时还未看过原著,不过,原著有三大本,每本都非常厚实,每个人物都具有丰富的性格和背后的故事,所谓事无巨细,宫部美雪都给写了出来。虽然四个小时真的有点漫长,电影拍摄节奏又确实有点缓慢,但好在演员包括那些被选中出演的小演员们演技算是爆表,而相信原著党也会认为已经删减掉许多人物刻画了吧!

  对电影片场的吐槽和不满声音很大,但如果你耐着性子慢慢看完,尤其是还未看过原著的,提醒大家结尾很反转,会令你萌发想要一看纸书的愿望,甚至对推理书籍、作家、电影全部产生兴起,这算是好事咯!

  日本校园暴力题材

  曾经有调查显示,日本学生中有百分之八十七表示遭受过不同程度的效果暴力行为。而在推理小说中,日本作家也都喜欢用校园暴力作为故事背景。所罗门的伪证如此,凑佳苗的告白也是。这种题材给人物、故事设定了一种非常局限的背景,就好比描述中国古代时期的封建爱情,总是受到各方面势力的压制。这种既定的背景,给了故事发展的可能和解释得通的各种情形。

  压抑,是所有此类作品中最常见的整体气氛。不论是学生之间,还是教师之间,甚至师生之间的暴力或冷暴力,从始至终都影响着主角们在事态上的行为。他们根据剧情的需要不断地做出光怪陆离的发展。

  不作为犯罪

  作为宫部美雪公认为集大成作的这部推理小说,不同于像《life~人生》这种反抗校园暴力,以和谐友情对抗校园问题的题材,所罗门的伪证之所以了不起是在于它思考了一个法律名词;不作为犯罪。这是一个相当复杂和专业的名词,出身于律师事务所的宫部美雪想必很早就对此心有疑存和思考,才会在小说中融入这个看似高冷但实则无时不刻在发生的犯罪行为。

  概念的复杂,不影响优秀作家说故事。宫部美雪用一个少年们的集体故事,阐述了一个道理:除了那些被判定有罪的不作为,那些没有被人判定的不作为正是因为人人都有这样的不作为,也就是说,其实我们或多或少都有罪,但不可能我们人人都被判刑。如果说所罗门伪证里是男小主和女小主面对该救的人而没救,放弃了对抗阴暗与暴力的争议,而成为说着谎话的伪善主义者,那你我也都是,曾经某个时刻一定是!

  和解,活下去

  男主和女主,也就是宫部美雪说的那个所罗门,他们一直以判者的姿态出现,但随着最后真相的揭开,所有的疑点都渐渐褪去的时候,他们真挚地道出了自己在整个事件中所谓的不作为对死亡者柏木卓也造成了何种伤害,而正是这些累积的伤害,让柏木卓也走向了死亡的道路。男主精心策划这一切,有一个虐心的理由:他希望自己的所作所为如果在法律上无法得到的审判,那起码在这里最终可以偿还。

  然而,生活还是要活下去,就好比柏木卓也对男主恶言相向的时候,他还是坚持认为自己得活下去一样。让自己接受审判是无法越过这道不作为的心坎,全部说出真相,精神才能接到解放,才能继续往前走往前看。

  宫部美雪不知道是不是想说,故事中并没有人真正杀死了受害者,人人都是凶手。但我们总不能总沉溺在这种难以自拔的痛苦中,认识到它,然后跨过他,最后打败这个困难,当下次问题再出现的时候,起码可以以有力和正确的方式去克服它!

  《所罗门的伪证后篇:审判》观后感(八):战胜邪恶

  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少年在圣诞夜那天坠楼身亡,引发出警方,校方,媒体,学生,家庭各方之间的态度和联系,进而让大家一步一步发现事实的真相和隐藏的故事。我们生活中许多欺凌事件,其实都存在一个强方与一个弱方。而这双方的角色会随着环境会更换。也就是说,在这段关系中的弱方换到另一个关系中可能就成了强方。

  影片的表演不错,这部主题就是审判,也揭示了案件的真相,原来还有同志情节啊.....影片对于青少年的教育还是有点现实意义,要勇于承担责任,要敢于面对恶势力。

  很赞同小男主的观点,可能我们出身在一个并不好的环境里,但不代表我们以后的人生都要受这个环境所影响。也不代表我们要把所遭受不好的这些,发泄转移到另外一个人身上。我们完全可以让自己战胜懦弱,战胜邪恶,战胜阴暗,成为更好的自己。

  《所罗门的伪证后篇:审判》观后感(九):就算这样,我也要努力活下去。

  这部影片给我的触动很大,我甚至有点震惊,一群初中生为了寻找两个同学的死亡真相而组织了一场为期五天的审判。这是多么大的勇气啊……

  感触最深的还是女主那句:我们背负着所犯下的罪行前行。成长不就是这样吗?我们一路走来,披荆斩棘,风尘仆仆,那颗不谙世事的心不可避免地蒙上了一层阴影。

  我老是想起自己小时候,我想那时大概是有些抑郁的,五年级还是六年级那年,为了一次不理想的考试而割腕。当时边哭着边拿着剪刀不断地在手腕上划,现在想来也是触目惊心。但也正应那次疯狂的举动,才有了现在想好好活着的自己。

  关于柏木,我不太理解为什么有人咒骂他。这个孩子像个受伤的野兽,对着这个世界大吼大叫,用恶毒的语言刺痛周围的人。他为什么这样做?他又为什么在临死前对神原说出那样的话?他太孤独了,孤独到被巨大的怨念吞噬了所有。

  关于凉子,我挺喜欢她的,她正义,她理智,她雷厉风行。作为一个14岁的初中生,她真的很优秀。她虽然畏惧,却不退缩。她每次悲痛不动声色地滴落眼泪,都是一种坚韧的隐忍。

  关于神原,这个男生帅帅的,他的父亲酗酒后家暴他母亲致死后,在派出所的厕所上吊自杀。那年他才七岁。正是刚懂事的年纪。但他依然正义,依然勇敢向前,依然好好活下去。对于柏木自杀而深深自责的自己,他也勇敢面对。在“法庭”上,他说“请判我杀人罪”。他真是一个奇迹,出淤泥而不染,我俗气地想。

  关于树理,真应了那句“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她被大山欺凌,心中被怨恨所扭曲,一封谎话连篇的举报信将大山推到风口浪尖,而自己躲在角落中丑陋地笑。我理解她的心情,那颗建立在自卑之上的倔强的、不甘示弱的心情。她常常讥讽松子,言语之恶毒令人不齿,但松子懂她,每次都是笑笑而过。树理仗着松子对她的一片真心,肆意践踏松子的自尊和感情,因为她看不起松子,认为松子不会背叛她,这种优越感却是松子在友谊面前的卑微态度所滋生的。但是,树理只有松子这一个朋友,无论是伤害松子,还是利用松子,她只有松子这个好朋友。所以,她最后哭着说:”对不起,松子。“关于松子,我觉得这个乐观的女孩子是全剧最可怜的角色。她被欺凌,她被看不清,她被朋友欺骗,最后意外出车祸而死。但我认为她的父母有错。善良又怎样?善良连独善其身都做不到。麻烦再教她乐观之时,告诉她这个世界有多残酷,人心有多恶。你弱自为砧上肉。

  关于大山,我本来想这种孩子就该抓去少管所,但是神原最后还是感化了他。他以一种令人发指的暴力行为欺凌同学,不管脚下的同学如何苦苦哀求,他们依然笑着践踏着他们的自尊。不能原谅。绝对不能原谅。如果是因为在家中受气而将愤怒发泄这种说法就将他洗白,那么我只能说:tan90°。但是,法庭上神原质问大神那段真是大快人心啊。

  好了,总结一下。我觉得每个孩子一开始都是水,他们最后变成什么模样,几乎是环境这个模具所决定。他们所遇见的人,他们所听到的话,他们所看到的画面,都在潜移默化地塑造着他们的身心。家庭尤其重要,我认为凉子那股正义感,来自于她的警察父亲;树理的尖锐,受了她那无能且三观不正的母亲的影响;松子无可救药的乐观来自于她父母的“精心教导”;大山的暴力直接遗传了他那发疯般的土豪父亲。

  《所罗门的伪证后篇:审判》观后感(十):社会派的众生判

  首先,篇幅实在长,前后花了一星期才看完。不知道有多少人可以一口气坚持看完两部。宫部美雪的东西常常就是把所有细节都写得具体啰嗦。其次,伪证集中在痘痘女,而审判是针对漠视和实施暴力的众生。虽然家家酒一样五脏俱全,但从取证到辩护前半段,一直替他们捏把汗,如果不是辩护人自己才是解密钥匙,审判对揭发真相根本没有什么推进。所以这部作品只能列为社会派吧,有效推理真的很少。第三,女主的演技不足在后半段单一表情显露出来。小演员们特写给的太多了。最后一个晕倒也真是略shock。最近几年和社会暴力特别是校园暴力有关的影视作品真是太多了,相对这部,可能还是“告白”给我的震撼更大。如果生活已经很痛苦,为什么还要把痛苦放大了给我看?自我保护是人的本能,如果人为了自保而无法做到舍己为人,我不觉得是什么羞愧的事,何必要徒增压力。暴力问题需要更好的解决方式。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