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回来了 第一季》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爸爸回来了 第一季》观后感(一):几期看下来的娱乐中透着一些些感想和思考
其他什么都不用说 只看几个宝贝和爸爸的相处过程 挺有趣的 作为放松时看的娱乐节目 挺不错 当然如果想从此类真人秀中看各爸爸和宝贝的性格的话 只能管中窥豹 毕竟后期制作太多了 呈现出来的虽是真实的但不一定是真相的东西
能看到的是 爸爸们不同的教育风格以及和孩子互动的方式
而且两人的气质也很像
也许是威廉弟弟 王中磊其实不是一个不善于表达爱的爸爸 但是他对男孩的教育是不同与女孩(王中磊对奥莉的那种关爱又是另外一种方式)他对威廉弟弟严格 让他有担当 自己做决定 又不失在关键时刻给予爱 从威廉弟弟见多识广英语超棒等看出 后天教育很是高大上 总的来说 王中磊的个人魅力最大了
贾乃亮一个大大咧咧爱搞怪的爸爸 难怪了小甜心也是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女汉子形象 她是几个宝贝中最不娇气的 而且她的语言天赋特强 虽然在几个宝贝中是最小的 但她很会表达自己 特别是自己的不满 “别碰我”怎么看都不像是她那个年纪的孩子能够说出的 虽然生来黑了点 说话声音粗了点 与“甜心”有那么点出入 但是小小年纪表现出的高情商就让人心里甜甜的暖暖的 小宝贝中 甜心是最有个人魅力的 当然对于后天的教育 希望能更高大上些
吴尊对neinei太溺爱太依赖 虽然在很多原则问题上能把握住 但从neinei对糖果的态度就能看出其实他对neinei教育上很少而且让她有中养尊处优的感觉 灌输给她的价值观就不是很积极 给予的更多的是肤浅的爱
再者,oli才两岁多,就已经自己吃饭吃得很好了,不会弄得自己身上很脏,也不会弄洒饭菜,而neinei比oli大,还要吴尊喂。我记得小s说过小孩吃饭最头痛了,要满场子喂小孩,小孩自己根本没办法好好吃,所以别以为小孩自己吃饭没什么,其实真的很了不起。
《爸爸回来了 第一季》观后感(三):我去评分6.8你们这群熊孩子是玩我啊!
是我的网络问题还是怎样,显示出来的影评就8篇而且还吐槽居多,整体评分就6.8,我去,至于吗!!!!
难道熊孩子你闷脚的如此萌美的综艺不够真善美不够傻蠢萌不够可亲可爱.....吗?
我是极爱此款综艺的,也就搬个板凳搁这儿跟你闷唠嗑唠嗑。
甜心的名字这么打貌似方便些,毕竟那个馨跟这位一岁半的奶娃娃相差甚远啊。甜心毕竟太小五官没长开,所以第一眼看到的话,就脚的.....尼玛这就跟自己家隔壁那个满地打滚的孩子一模一样啊。起初不经意。意外的是这孩子的语言天赋真真是远胜常人,一岁半不仅能一句话一句话连贯的往外冒还能字字珠玑一针见血的指出关键点,尤其那句爸爸笨蛋,真心是要有多中肯就有多中肯。贾乃亮的偶像形象估计这次是全毁了,那神经粗的真心难为他这么多谦谦君子的塑造了,也正是因为这样,我终于承认,这位是有演技的!生活中的贾乃亮,用甜心的话描述那就是哎呀呀,哎呀呀,哎呀呀~~~
同样是演员的还有这位帅哥标配吴尊童鞋,奶油小生啊,那长相,真心让我后悔错过了飞轮海的风华正茂啊。鉴于本人一向只好韩国欧巴这口美酒,对于国内的尤其是台湾的帅哥一直都是嫌弃的,脚的这些人帅则帅矣没啥气质,远不如欧巴们永远的君子如兰。BUT,这次真的脚的吴尊是有气质的。包括跟内内洗澡的时候,包括跟内内剪头发的时候,包括跟内内讲道理的时候,我这颗不安分的小心脏又砰砰砰的花痴起来了,纳尼,内内吴尊你们这是在拍偶像剧吗?尺度会不会太大爱意会不会太满啊~~再说内内,文莱女孩,亲们,文莱女孩,请表在说为神马对话都是英文了,别个是外国人啊。由此也不得不佩服浙江卫视的....国际范儿,够高大上了。内内完全就是被吴尊养着的公主,金丝雀,负责美丽负责纯真负责无忧无虑,也负责告诉我们这群屌丝,公主尼玛不是谁都能做的,至少你得有个把你当公主看待的男人~
其实每个孩子每个老爸都很有特点,无论是真的假的装的演的,呈现出来的这部叫做爸爸回来了的综艺节目,当做消遣当做故事都是很适合的,不喜欢那些较真的人带着偏见巴拉巴拉说这个不行那个有问题,你可以呲之以鼻,但是至少你应该先用心看过再做评论,这是对作品的尊重,也是对从你口中说出的话的尊重。
世界是美妙的,也是丑陋的,怎么看,看你的。
《爸爸回来了 第一季》观后感(四):浙江卫视继人生第一次那趟浑水之后又一蛋疼力作
跟湖南卫视比,不得不说浙江卫视真是小台格局。。一个连像样主持人都拿不出几个电视台的自从好声音红了之后就把自己当回事了,俨然以为自己在综艺娱乐节目已经一位大腕。。。
结果一上手真是。。屡败屡战。。屡战屡败。。。
人生第一次本来好好一节目。。。。一看湖南台爸爸红了第二季突然改成山寨版爸爸已经无比蛋疼:明星随便乱凑,也不管人家庭结构,更不管人家聚在一起搭不搭嘎,爸妈齐上阵让看点和故事性全无,完全变成举家出游遭遇剧组无故刁难的尴尬场面,被人骂了还大倒苦水,真是谁叫你没本事还学人家做亲子节目。红着眼一心拉就想着拉明星博收视,不好好做节目,不顾及观众不顾及嘉宾更不顾及孩子还想着红想赚钱真是可笑。
这次总算是不知哪位老师指点江山,知道上次失败的理由大约是:
1爹妈齐了就没了看点因为跟平时没两样。
2明星家庭凑一起不是那么好凑的。
3穷乡僻壤状况多不是那么好控制的。
所以,他们决定避开问题,降低难度,不拍外景也不搞互动,直接弄了一帮老爸在家带孩子。。。
但可笑的是即使这样还是状况百出,整个片子尴尬程度不亚于贾乃亮的这一天。
第一:嘉宾乱挑
剧组挑嘉宾只管牌大不大,签一个算一个,也不管孩子男的女的大的小的,可不可爱,合不合适,平不平衡,有没有特点。3个女的1个男的而且大的太大小的太小。
第二:毫无交集
本来即使不当面互动,四个家庭也应该通过拍摄和剪辑技巧,做一些有趣的对比来增加看点,比如每个爸爸在做同一件事情时候各有特色的表现或者孩子在对同一个事物时不同的有趣反应之类。但是显然剧组完全没考虑过这种作为娱乐节目的技巧,完全是平铺直叙。
第三 该解释的不解释
第四 该帮忙的不帮忙
贾乃亮的家事能力连零都不到,几乎算是生活不能自理类型,把一个一岁多的婴儿丢给他,帽子擦嘴袜子擦脸,菜不洗直接切,弄了一堆乱七八糟也不知道干不干净熟没熟的东西包进饺子里给孩子吃,剧组甚至连提醒一下都没有!万一吃坏孩子怎么办??给孩子洗澡把洗发水弄进眼睛,也不帮下忙任由他胡乱弄,就算是真人秀,作为剧组该提醒该帮忙的时候也不能真的见死不救吧?
第五 该回避的不回避
吴尊的女儿虽然只有三岁多,贾乃亮家的只有一岁,但是再怎么说孩子也有隐私的,而且还是女孩子,连洗个澡都要直播给全国人民看,顾忌到小孩以后会怎么想么??再说摄像师叔叔再帅也是陌!生!男!人!的好不好!!剧组有没有常识?
一颗星给吴尊父女,一颗星给小鹏家的奥莉,剩下的也没什么好说了就题外话想问问剧组,你们仗着华谊老总的特殊身份趁机拍大腕人家也不好说什么你们是不是暗爽的一塌糊涂?我怎么隐隐觉得这举动显得有点猥琐呢= =|||
《爸爸回来了 第一季》观后感(五):逗比贾乃亮和他的小逗比甜心
开篇之前先申明,再看爸爸回来了之前我不喜欢贾乃亮,也不喜欢李小璐,更加对于网友与李小璐就小逗比甜心的外貌争论不甚感兴趣,甚至在最开始看爸爸回来了的时候,在我第一眼看到小甜心长这样的时候,我觉得贾乃亮能把自己的女儿牵出来搬到电视上真是鼓足了巨大的勇气。
我第一次见贾乃亮就是看他和马苏主演的《大唐歌飞》,那个时候的马苏满脸的胶原蛋白真是年轻漂亮,那个时候的贾乃亮也妥妥的小生气息,在当年尚不成熟的审美标准里,我也觉得长成贾乃亮这样绝壁是帅,娱乐圈走红这种事情真是不好说,这么多年作为一名资深电视剧儿童,大大小小的电视剧我也算看了不少,贾乃亮在我家电视荧屏上经常从年头待到年尾,但是我妈对于他的印象还是一直停留在当年的《大唐歌飞》,而他真正意义上能被人记住是跟李小璐结婚之后,以李小璐老公的称号渐渐为各种大妈熟知。总之,能够首先被人知道就挺好,娱乐圈纷纷扰扰,多少前浪被后浪推到沙滩上,能够混到贾乃亮现在这样已然算是不错了,看着一家三口在三亚重温婚纱摄影之旅,谁都觉得很圆满。
贾乃亮这个人呢,因为跟杜淳什么的貌似玩的不错,以我对于杜淳插刀教教主的品性了解,我之前是没什么好感的,但是看完爸爸回来了之后觉得就是一个逗比啊,很有意思啊,不一定是一个能够跟所有人相处的不错的人,或者说是一个十分圆滑的人,但是只要是成为了朋友,应该是一个还算不错的逗比朋友。看非常静距离采访他,貌似刚开始在娱乐圈混的时候也很努力,我听到他讲自己刚开始跑剧组找角色也很辛苦,这么多年看他百度百科里的影视介绍,在事业上也算是很用心,接了不少戏,红与不红不说,起码一直在拼搏,总归来讲是一个很努力很有意思的人。
李小璐怎么说呢,作是真有点,白百何拍完私人定制接受采访时说跟李小璐玩不到一块,因为李小璐喜欢各种粉红少女系的东西什么的,总归觉得不是一路人。白百何说话算是坦率,李小璐起点不低,混成现在这个样子算是可惜,性格决定命运,一个有个孩子的妈还是保持着一颗粉红少女心,正好找了一个喜欢她少女心的帅老公,事业虽然不如起点那么辉煌,但是也还不错,生活几乎没有什么大的挫折,天分里的灵气磨尽之后就只能剩下演戏经验了。从前长了一张跟周迅傻傻分不清楚的脸,这么多年相由心生,现在只像她自己,她比周迅现实,所以成不了戏精,可也不能说家庭美满不是幸福,至少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成为李小璐比成为周迅要幸福一点。
富二代什么的,看甜心回爷爷奶奶家那次,我觉得贾乃亮家应该至少生活优渥,不大富大贵也比普通工薪家庭强太多,不然只靠着善良什么的李小璐未必看得上。甜心爷爷奶奶我很喜欢啊,一口一个大宝孙的,看着就是直率的人,甜心爷爷看孩子还不如贾乃亮呢,不能够要求人人都是事无巨细的吴尊啊,我看各种亲子节目就喜欢出糗的,看着王岳伦抖面才有意思呢,谁想天天看万无一失的吴尊呢。
小甜心呢,目前的样子算是白瞎了父母的好基因,不整容前的李小璐也是青春逼人,童年照也水灵灵的,甜心奶奶都是好看的老太太,小甜心怎么谁都不像呢?不过长开了也许就好看了,才一岁多说什么都为时过早,可是逗比女汉子属性大概就是天生的了,森碟女汉子至少有一张清秀的脸,小甜心要是一直像目前这样恐怕就真成了不折不扣的女汉子了。
《爸爸回来了 第一季》观后感(六):女儿真的是是爸爸的小情人
最近看妈妈是超人,看到萌娃又想到爸爸回来了,这是两个相对的节目啊,一个是妈妈带娃,一个是爸爸带娃。
第一季的时候好喜欢奥莉,长得太漂亮了,奶萌奶萌的,声音软软的,穿上小体操服可爱到爆,扎着信号的小辫子,大大的眼睛,好想抱抱。又爱撒娇又可爱的萌妹子怎能不喜欢。
威廉弟弟虽然比较大了,但是谦逊有礼貌,又有才华,很招人喜欢。BOss王家的教育挺好的,弟弟帅气有才,和奥莉好有CP感。
乃乃好可爱,继承了老爸的颜值,活泼可爱的小公主,吴尊是最会带娃的奶爸了,也是合格的帅气奶爸。两人的婚纱照满满的爱,印证了女儿是爸爸的小情人。
小甜馨压轴,第一季就展现女汉子本色,小小年纪金句频出,“别碰我”“爸爸笨”,亮哥实力演绎“不合格爸爸”“坑娃奶爸”心疼父女两一分钟。
妈妈和爸爸带娃,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招,但是父母对宝贝的爱都是一样的,让我们看到了满满的爱,也让我们看到了女儿真的是爸爸上辈子的情人。
整体来说,爸爸们带娃的技术不逊色于妈妈,小宝贝们也很喜欢和爸爸一起相处。其实孩子要的不多,最开心的是父母的陪伴,父母既然生了宝宝就一定要多陪伴他们。
《爸爸回来了 第一季》观后感(七):爸爸的小情人
爸爸的小情人
一直以来就有一个问题是我十分想要知道的,那就是当一个小女孩喊你爸爸的时候,爸爸内心是怎样的感受?
曾经就听到以为爸爸讲:他的心都要懵掉了,不知道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就像是搁在火炉上的雪块,有一种慢慢的,滋滋啦啦融化的感觉。
我就感觉很神奇,怎么会有一个流淌着我的血液的小女孩,她的小手,她的小脚,他看着你的眼神,她糯糯的叫你的声音,他对你的完全的依赖,你对他的不舍,真的有一种,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就是很喜欢看着他,什么都不干也好,就是看着她心里就满满的。
但是你又会为她担心,看到她哭你的心就像是被谁捏着一样,很揪心,很心疼,想要给她世界上最好的,舍不得她难过,伤心,不想别人伤害她。把她抱在怀里,她想怎样都行,会让她骑在自己的肩上,爬上自己的头顶,什么样的第一次都会为她奉献。换尿布,给她洗澡,为她喝牛奶,看她的小嘴一口一口吃你做的饭,那时候就是一种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幸福。仿佛你拥有了全世界一样。
这些都是我对于爸爸对女儿的想像。
但是在《爸爸去哪儿》仿佛一切都得到了验证。
在哪几期节目里,我看到田亮为了满足女儿cindy从高处滑沙的愿望,自己从七十度陡的沙坡上一手拉着女儿的滑板,一边跑步下来,最后在安全的高度放手。看到这里我哭了,一个父亲既想要满足孩子的愿望,又想要保护孩子的心情。他让我很感动。
还有一次,在厨房里做饭,因为女儿想要揭开盖子看看饭好了没有,于是他给了她手套,当女儿打开锅盖的一瞬间,一股热的蒸汽迎面扑来,他的第一反应是用自己没有戴手套的手护住女儿并且迅速的转身,把女儿放在自己身后,自己的身体挡住了蒸汽,随后先问问女儿有没有受伤,然后才是自己被蒸汽烫到的手。那一刻,他就是以为全心全意爱自己的女儿的父亲。不会先想着自己的安慰,孩子为重。
《爸爸回来了 第一季》观后感(八):要不要生小孩,以及什么时候生小孩。
周六跟朋友们吃饭,两个妈妈,孩子一两岁,都是女儿。一个妈妈每周去一趟香港,给女儿所有的吃的东西——奶粉、大米、果泥、零食、水,都购自香港;不然就是海淘/代购自日本(妈妈在日本呆了几年)。觉得食材放心、标准放心。两个妈妈都在头疼着入学的问题。好在都是女孩儿,妈妈都觉得生得美、气质好最重要,没有报其他的科目,只是练习跳舞。二人世界自然是没有了,都是孩子、孩子、孩子,同时职场亦有压力。
劝着我不要那么早要小孩,却又在琢磨生二胎。人的繁衍本能真是厉害!
上周六也是跟朋友吃饭,意外怀孕的双胞胎,现在两岁多了。怀孕后老婆一直在澳洲育娃,澳洲产假很长,朋友在香港赚奶粉。后期老婆带着两个宝宝来香港团圆,租了三居的房子。二娃+夫妻一间,两个菲佣一间,妈妈一间(双方妈妈轮流去香港照顾)。孩子很活泼很活泼,在家完全无法思考和工作。
虽然跟老婆回首时都说不后悔,但是力劝我不要那么早要孩子。
看完结合友人们的交流,觉得物质基础真的很重要。
让你少操心很多,钱确实能解决很多育儿的问题,比如一个好的月嫂、一个好的保姆、一个好的幼儿园、一个好的钟点工、一个更大的房子。
是,最重要的是爱——亲生的,说的好像谁爱的会少一点似的。
所以,在没有良好进行自我心灵的建设时,还是不要破坏我的生活吧。
《爸爸回来了 第一季》观后感(九):这期《爸爸回来了》可以打四星了
《爸爸回来了》从开播到现在,在我心中一直维持在三星左右,买了韩国KBS《超人回来了》的版权,算是做了一个比较乖巧的学生,做得中规中矩,没有特别大的亮点,但也没有特别差的败笔。浙江台与芒果台不同,芒果台节目做得怎样另说(反正我一般不爱看,几个主持人太咋呼。《花儿与少年》还不错,因为没有主持人。),炒作宣传的能力确是一流的,而浙江台则显得保守一些,也没有几个能拿得出手的名MC,如果不是因为《中国好声音》的那段“中国好舌头”秀,连华少也拿不出手。看到华少在上一期《爸爸回来了》里的客串,我快哭了,这简直是最无趣最尴尬最沉闷的几分钟了,从剪辑的内容来看,本意是给弟弟惊喜,可是,等谜底揭晓,露出华少真容之时,也没见弟弟有多惊喜,全让王爸爸代劳说明了“这是个惊喜”。瀑布汗。解释就是掩饰,好吗?
但对于《爸爸回来了》这样的节目来说,保守一些是对的。即使是韩国版的《超人回来了》,我也是在《爸爸去哪儿》第二季捉襟见肘之时,才发现这个于去年9月份试播,与《爸爸去哪儿》在同时段竞争,收视平分秋色,甚至互有胜负的“亲子互动类观察综艺”。《超人回来了》的节目容量和可塑性要比《爸爸去哪儿》更强一些,《爸爸去哪儿
》讨论的是父子(女)关系在户外环境下的发展,户外天地虽宽广,但对出演者的要求太多了,长得好不好看,个性是不是有魅力,综艺感强不强;对制作团队的要求更高了,配几台摄影机,航不航拍什么的根本不是重点,重点在于找到适合旅游的地方,设计符合儿童特点的任务,剪辑展现人物性格和矛盾冲突的片段,还得编排得有条理,搭配欢脱又温情的字幕。当《爸爸去哪儿》第二季找了《我们结婚了》的PD担任PD,终于把《爸爸去哪儿》做成《我们结婚了》时,这个节目就显得单调而乏味了。《超人回来了》的基本模式是“爸爸育儿”,而从其发展过程看,可以互动的关系就更多了,父子、夫妻、母子、婆媳、朋友、小伙伴们……场景除了家中,还有室外、郊外和海外,这样,可选的素材更多,可讲的故事也就更多了。
回到《爸爸回来了》,节目本身做得不算特别好看,也没有特别难看,一定要说难看,上一期最难看,上上一期倒数第二难看。看上去的感受是,切换得频繁,剪得碎,互动少,字幕书面化,华少装有趣,其实很无趣。不过,把杭州拍那么美,把西湖上泛舟拍得那么浪漫(天知道跟船老大们讨价还价得多费劲),把杭州野生动物园拍那么干净,倒是惊讶了一下。
而这一期,完全可以打四星了。字幕终于开启了吐槽模式,捕捉人物眼神,透露人物心理,模拟人物动作,又欢乐又亲切,而且,字幕君终于会用口语了,摆脱了90年代小学生作文的僵硬套路,可喜可贺。人物互动更自然了,爷爷奶奶的表现超我预期,贾爷爷呆萌属性的综艺感很好啊,李爷爷严肃得也很可爱,这期里可以有几个说得出有意思的场景,比如贾家三代松花江边钓鱼,贾氏父女广场上喂鸽子;李家奶奶教读唐诗(长沙普通塑料话,奶奶很有综艺感啊),奥莉照顾弟弟;王中磊父子喂猪,威廉弟弟田野斗牛,另外,威廉弟弟和云南小伙伴的早餐对话(这不有趣,这很现实);NEINEI禁不起吴尊糖果的诱惑,吴尊、唐志中、黑人的咖啡店聊天,黑人赤裸裸的广告打得蛮妙的。排名不分先后,观察综艺也得有内容才行啊。
但为什么不能给五星呢?旁白始终不尽如人意。李钟赫参加《爸爸去哪儿》时,表现很抢眼,没有他身影的《爸爸去哪儿》很不对味,然而,他为《爸爸去哪儿》做的旁白就是要逊李笛一大截;姜诗拉为《超人回来了》做旁白,我总觉得影响自己的注意力,而一换申爱罗,又熨帖多了。原因何在呢?亲子节目的旁白,音色要柔和,音调要平稳,音量要适中,起着理顺节目逻辑、衬托节目的作用。李钟赫的音量忽大忽小,音调时而过重时而飘忽,口齿又含混不清,听着太累;而姜诗拉则总是通过旁白来抢戏,音色偏尖锐,音调偏高,起伏也大。但《爸爸回来了》的旁白问题不在此,而在于太平淡了,平淡得没有性格了。旁白也是有人格的好嘛,不是光声音好听就可以了。比如,这是一个阳光大哥哥的旁白,这是一个亲切大叔叔的旁白,而不是这是一个可有可无的旁白。
字幕还是忍不住要煽情,煽情的工作本可以交给旁白来做,三言两语抓出要点就够了,每个小故事都要安排一段肉麻的文字,还是草写的字体,看着太累。(煽情是否属于绝症啊?)
学原版可以不那么刻意吗,这一期我觉得最差的安排是NEINEI剪头发,活生生要照搬秋小爱理发的场景啊。当吴尊拿出手机,给NEINEI看发型时,我心里默念,千万别是奈良美智千万别是奈良美智,TMD,还真是奈良美智。秋小爱那是真的长得跟那幅画像,后来剪出来的刘海特别短,也与画中一模一样,所以才觉得特别可爱。而NEINEI本身是甜美小可爱型的,剪了以后也就是个童花头的感觉,也没有特别戏剧性。这段真是落了个“画虎不成反类犬”,或者索性就把秋小爱那段剪过来,做个对比,可能还好些。(好学生要学的是节目背后的规律,而不是照搬桥段,硬做模仿,好吗?)
只有片段,没有主题。这可以说是节目播到现在的一个硬伤。韩版每一期都会有个题目,比如,《第29话,伟大的遗产》啥的,而《爸爸回来了》各家各自忙,忙完了,还不知道编导想表达啥。亲,如果要给每一期归纳个中心思想,咋说啊?
综上所述,《爸爸回来了》这一期可以打4星。
《爸爸回来了 第一季》观后感(十):《爸爸回来了》:星爸萌娃居家宝典
文/黄鑫亮
从节目的名字来看,又是一部“爸”字头的亲子类节目,看来将来综艺节目排辈分,谁也不能忽略了“霸”气的“爸”字节目。尽管不少朋友认为此类节目会在各大卫视遍地开花,情景犹如当年的选秀节目,但他们往往忽略了亲子类节目的局限性——嘉宾的数量有限。娱乐行业的从业人员本就屈指可数,参加亲子类节目的明星们至少要在观众面前混个脸熟,而明星们的孩子又要在规定的岁数里更是堪称稀有,通常参加过一档节目的星爸们也不会继续参加别的节目,因此星爸们已然成为这档节目最宝贵的资源,节目的制作人员可能对于近几年有多少明星升级为爸爸谙熟于心,然而他们的孩子究竟是否适合上节目也是需要删选的,比如有两类孩子就不太适合亲子类节目,一类是过于木讷,眼神深邃,小小年纪似乎已经看透了世间百态;另一类是哭闹不停的,我想《爸爸去哪儿》的森碟是哭闹的底限了,如果星爸的孩子比森碟哭得更没完,哄都哄不好,那亲子类节目必然是不适合的。不过森碟这么爱哭大多数人也会谅解,毕竟他爸曾经辉煌的时候与水太过于亲密了。
浙江卫视的《爸爸回来了》只是居家式的亲子抚育,而不是旅游式的亲子秀,只是亲子不是秀,这个理念打得鲜明而让人一目了然其与《爸爸去哪儿》的差异性。旅游式的亲子秀无论从星爸还是萌娃,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心灵包装,毕竟到了一个自己没有去过的地方遇到一群生疏的人,怎么样也要先将自己包裹,而了解一个孩子真正的性格无疑是到他的家里去看看吧,因此熊孩子的大本营就是他们的家(也包括熟悉的亲戚家)。从任务挑战的难度而言,《爸爸回来了》的星爸比《爸爸去哪儿》的奶爸有过之而无不及,面对自己熟悉的环境却要驾驭自己陌生的家务,这真的是没有退路啊,不像是去荒郊野外的体验,再不堪也能给自己找出无数的理由开脱。
《爸爸回来了》让焦虑的普通父母得以一窥明星父子父女们的居家生活,这其中有与普通人相似的初为人父的手忙脚乱,也有不同于一般人的豪华家庭环境,不过天然的亲情无论放置于什么环境里都是相同的。只是从教育方式而言,太多的父母没必要当作一幅被打乱的拼图,按图索骥的把每一个元素拼接到完整,只需如节目里的星爸萌娃一样充分利用自己的特点来扮演自己除了父亲以外的第二角色,犹如是七巧板,你怎么拼,都能拼出不同的图案,一切等你大胆的尝试以后,无论拼出什么样的形状,都能找到这个形状所依赖的根据和原理,七巧板你信手拈来拼出的图案,别人想要拼一样的那可比拼图更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