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修女艾达》的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修女艾达》的影评10篇

2022-03-15 11:00:4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修女艾达》的影评10篇

  《修女艾达》是一部由保罗·帕夫利克夫斯基执导,阿伽塔·特泽布霍夫斯卡 / 阿伽塔·库莱沙 / 大卫·奥格尼克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修女艾达》影评(一):《修女伊达》——波兰人的战后创伤及信仰危机

  同我们熟悉的波兰导演安杰依·瓦依达所导演的影片不同。《修女伊达》并没有直面描述波兰的历史苦难,导演保罗·帕夫利克夫斯基用极其克制的影像勾画出波兰战后的一个普通故事。说这个故事普通已显牵强,一个关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波兰犹太女孩儿的寻根之旅,影片的定位不但普通,而且稍显小众。

  经过二战以来对波兰犹太人的大屠杀,再到战后五六十年代斯大林所主导的对东欧各国的反犹清洗。影片所描述的1960年代的波兰犹太人已属于少数族裔,但通过这个关于犹太人的寻根故事,来整体描绘战后处于社会主义统治下的波兰仍然切中肯綮。

  安杰依·瓦依达的故事总是急于告诉你波兰所发生的一切,他的影像因为直接而极具冲击力。在《卡廷惨案》一片的开头,一群波兰人因为逃难拥挤于一座桥上,后面被德军追赶,而前面探子来报,苏军已然杀到。瓦依达用直白的情节向观众述说波兰的苦难。而《修女伊达》则不同,影片始终笼罩于压抑的气氛中,黑白的影像加上大量的画面留白制造出阴冷的气质,再加上影片克制的剧情使观众感受到波兰人民的战后创伤及信仰危机。瓦依达的影像外化而直白,适于描绘波兰人命运苦难,而本片内敛而阴冷,正适于表达波兰人信仰危机及历史的创伤。

  伊达和姨妈两人的现世生活及人生信仰如此不同,一个荡妇,一个圣女,这一黑一白正对应了影片的黑白影像。值得注意的是,影片中提到了两个彩色的美好事物,一个是伊达美丽的一头红发,另一个是伊达母亲在牛棚内安装的彩色玻璃。这两个事物影片都重点提及,但导演仍然坚持以黑白影像表达,于是这仅有的两抹亮色只留存于观众的想象中,于是这种只留存于观众想象中的亮色比之于斯皮尔伯格在《辛德勒的名单》中的那一抹突兀的红色更加高明。

  导演不但偏执地用黑白影像表达全片,他的拍摄角度更值得称道。影片很多主视角始终处于画面三分之一以下的位置,这种拍摄角度影史中很少见到,印象中始见于陈凯歌的《黄土地》和《孩子王》,影片的焦点处于画面三分之一以下的部位,或画面的地平线处于画面的字幕处,而画面以上是大块的留白,要么是天空要么是房间的空白墙壁。这种中国画独有的留白摄影,本片导演大量运用,且毫无违和感,造就了影片空灵荒凉的气氛。更让人惊喜的是影片用横竖线条建勾出平稳庄重的画面,比如伊达和男青年处于画面前部以下位置,而身后是线条规矩的窗户;还有医院及旅馆的画面,门窗及方格地板的横竖线条整齐而规律,使整个画面看上去既干净又肃穆,犹如圣殿般神圣。而影片的构图又没有因为过于整齐而显得呆板,比如画面中部是对称的修道院,整个构图稳定而庄重,而伊达正处于画面的右下方,她一直往下走直到走出画面。这种稳定构图中的不稳定因素,或有意为之的偏离表演区位的拍摄画面,总能暗示观众画面的重心在哪里。

  影片通过伊达及姨妈两人的生活反差勾画出波兰人普遍存在的信仰危机,又用黑白摄影及考究的构图成功营造了阴冷矛盾的内心。在内容和形式上影片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修女艾达》影评(二):走在历史创伤与信仰危机的道路上

  艺术作品脱颖于世向来需要耳目一新的创新力,不过很多艺术家并不追求题材的时髦度,而是在许多已经表现过的题材上再掘三尺或另辟蹊径,使其焕发别样的艺术魅力。《修女艾达》就是这样,从外表上看,《修女艾达》是一部公路电影,女主人公艾达为寻找父母的葬身之所,和姨妈旺达踏上寻亲之旅。导演帕夫利克夫斯基弱化故事叙述的冲突矛盾性和起承转合力度,追求影像的情感表达,通过沉静稳定的画面,探索单个镜头镜语的多样性与层次感,打破传统剪辑缝合理论,用割裂空间的方式,传达出导演需要的使命诉说,即在历史碾轮之下,一切小人物的命运都具有随意性、突发性,民族、家国的风雨动荡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千丝万缕的连接关系被扯断,呈现出冷漠、孤立的情感面貌。

  历史留下的创伤后世存活的人如何背负,宗教信仰在杀戮之后是否还能坚定笃信?导演的思考从这里开始出发。

  导演在刻画姨妈旺达这一人物的时候,采取了反差的方式。旺达是一个复杂的人物,整个家族、亲人被时代覆灭,她不相信上帝的存在,尽管是国家权利的行使者,但这一切都不复当年,在影片当中,她甜蜜地诉说着照片中往年的美好回忆,可是内心的空洞依旧无法填满,她沉溺在声色酒欲的享受之中,看待事物却直截了当,因为历史造成的创伤使她不具备了信任,民族与民族之间、人与人之间都怀揣着猜疑。因此,旺达表面果敢干练,不近人情,内心却是对这个时代的失望透顶,当最后将亲人的尸骨埋葬在家族墓园后,心无所念的她也了却了这痛苦的残生。导演在影片中,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假设,姨妈旺达送艾达回到教堂,试想如果旺达挽留艾达成功,是不是这最后的亲缘关系能挽救回旺达的生命。当然,导演最后告诉我们,假设并不成立,试着放弃天主教的艾达,并没有成功地改变信仰。

  《修女艾达》影评(三):信仰的深度

  这电影很好,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给《艾达》,是奥斯卡的光荣。

  就电影范围内来说,或者就更广泛的“文艺”范围内来说,很少有作者能达到这样的深度。

  这电影对非基督徒和大量信得很浅的基督徒来说,都是有益的。

  而作者很明智,他选择了一个浅显的角度:一个女孩,在她宣誓成为修女之前,在她立志要把自己献给天主之前,她经历的一种“准备”,就信仰的深度而言,这只是起步。

  犹豫了很久,想对这电影说点什么,但我自知不配。不是作为电影观众(或评论者)不配,而是作为一个信得很浅的信徒,我没资格对这部作品说三道四。

  信仰或信心生活(宗教生活)的深度究竟是什么?对信徒而言,生活的方向究竟是什么?这是教理问题。新教徒对这一问题几乎是无知的。

  去年我觉得有很特别的现象,也许只有不多的人留意到,——像我这样从誓反教皈依教会的人本来就不多,电影总体来讲,以好莱坞为中心,所反映的“信仰”主题大多是以新教教义为基础的美国主流文化,我一直把那叫作“好莱坞人文主义”,好莱坞人文主义不是不讲“上帝”的,是讲“上帝”的,这一讲“上帝”的人文主义,本质上还是属世界的,离真实信仰相去甚远。——就是有两部反映天主教(基督教)内容的影片在大众文化视野内引发关注(另一部是《苦路十四站》,片名即可见明显的公教特征)。事实上,在大众文化范围内,许多基督教作品是被新教化,做出人文主义解读的。

  本片对白极少,更没有任何教义辨析,作品通过形象所呈现的主题十分单纯:这个世界毫无吸引力。

  修女在宣誓修道时,要向天主发三个誓愿:圣洁,怜悯和服从。

  对新教徒而言,他们根本不承认圣品圣事,对此也就无从领会。这三项誓愿,正是影片的主题。

  什么是圣洁?作为一部电影作品的制作来讲,影片非常难能可贵的是艾达这个形象塑造的成功。在黑白影像中,我们知道她有一头红头发,用头巾蒙起来了,如同我们(人)的某种本性被遮盖一样,“红发”在语义上,可做出与“悖逆”有关的解读。她是犹太人,在屠杀中幸存,被教会(修道院)收养,在修院长大,作为犹太人她不太可能成为修女(基督徒),这不符合她所属民族的传统,——那么她究竟是谁,首先是谁?是一个犹太女孩,还是一个修院长大已养成良好品性的女孩?一个“身份”问题交给她,要由她自己去做出回答。在踏上这条“寻根”之旅的开始,姨娘问她:你有犯罪的念头吗?她说有。姨娘又问是肉体情欲方面?她说不是。——我们在影像中看见的正是这样一位(可信的)沉静纯洁的女孩,透过她的眼睛(她哪里都没去过)在看这个世界,究竟有什么,作为人生来讲,引人入胜的地方。——这样一个女孩,她是如此有别于这个世界和其他人,带着天主的圣洁,她本能地反感并抵挡诱惑,并不判断,也并不自以为圣洁,她出于某种单纯的动机想了解生活之路的其它可能性,对于爱情和世俗生活种种,她最终明确她不爱,不向往世俗生活的将来。她要回到修院去,她几乎是带着热情和投入的冲动要回到修院,那里才是她心所爱,她的家,虽然表面看来,修院生活难免枯寂。

  伟大的文艺复兴所造成的伟大欺骗就是,在世人心目中,中世纪是一个暗无天日的黑暗年代,禁锢人性,以修院生活为代表。艾达没受过世俗文化污染,她看不出这世界有什么好,她怜悯也同情她的荡妇姨妈,就像接受自己是犹太人,她友爱那位有吉普赛血统的流浪乐手(波西米亚乐手的地位即“文艺”的处境),甚至愿意与他尝试两性关系,但她不爱这种关系,她想要“认识”的不是他,她明白自己心所爱慕的就只有手中圣像上的这位天主,没有谁可以替代。对艾达来说,如果有更好东西能吸引她,她可以放弃信仰,她有理由这么做,她原是犹太人,她甚至在说服自己放弃,想学习放弃,她只是做不到,做不到可以不回到天主怀抱。

  这就是这部叙事单纯的影片与众不同的角度。

  将父母遗骸埋进犹太陵园时,艾达画十字的手式片刻有些犹豫(十架圣号的含义就是天主圣三,而不是什么含义模糊的“上帝”),在宣誓前她真实地退却了,她对天主说我还没准备好,在仪式上她泪水滑落,那一行泪水的含义非言语所能描述,在体会人物心境的同时,观众被触摸,与其说是一种内心挣扎,不如说是一种离开的难过。姨妈在堕落和绝望中放弃了自己,从战后犹太人群体角度说,这不仅是个人的悲剧,艾达对于自己身份的辨认,在这个意义上就成为一个象征。——艾达想知道,自己究竟有没有可以不做一个修女的理由?

  这里的不同在于,艾达要说服自己的不是去做修女,而是不做修女。——她只是做不到。

  天主教会的修道制度绝无逼迫,任何一个选择去读神哲学院的学生,将来要做神父,在七年时间里,随时可以退出,修女也同样,修院不仅给你时间,还会劝你三思而行。毕竟天主面前的誓愿不是随便发的。

  信仰生活的深度就是这种被动的从属关系,在渴慕中,与主亲近,平静地,丝毫也不勉强地,与祂相遇。对于这个世界的放弃,没有不舍。

  影片形式的单纯与主题丝丝入扣,叙事看似“简单”,却能使人屏息凝神。

  《修女艾达》影评(四):摘下世界漂亮的面具

  很久没看到如此美的影片了,精致的构图、漂亮的光影、恰当的留白、黑白的质感,每个镜头都是一副画,几乎可以成为摄影的教材。

  有人用昆德拉的话来评价片中结尾处艾达向宗教的彻底皈依,“令她反感的,远不是世界的丑陋,而是这个世界所佩戴的漂亮面具”,我认为,很贴切。

  《修女艾达》影评(五):小记 01.03.2015

  很特别

  越来越多新黑白电影,感觉其实还是很不错的,还有就是不常规的电影比例,像mammy用的1比1。这个4比3也是很特别,对我这种看电影不多的人来说真的很眼前一亮。

  导演对镜头的运用真的很特别,各种奇奇怪怪的构图。一开始看真的有点不习惯,但慢慢的就觉得很特别,很美。很多人物的特写都是从肩位切割,看得真的很奇怪。。这样造成大量的空白留在镜头上,如果加上无对白,这样的镜头就会显得十分的庄重,也看得跟压抑了。。。

  剧情方面说的是60年代的波兰,一开始看电影其实不是很确定的,但看了影评对背景的解释后,就对电影有了更深的理解。其实是个寻亲的故事,由于父母是犹太人,在ida很小的时候就被杀害,而ida由于年龄过小还无法认出是犹太人,所以就躲过一劫,但是从此成了孤儿。长大后到了宣誓成为修女的日子,在别的修女的建议下,找到了唯一的亲人,姨妈。然后他们就开始了寻亲的故事。寻亲的过程慢慢的揭开了故事的背后,慢慢的就压抑起来了,最后找到了亲人的尸骨,并埋在了家族的坟墓。寻亲到此为止。但由于这个过程中姨妈心中的伤口再次揭开,她无法承受这样的痛苦就选择了自杀。这就是全部片最打击我的地方,姨妈并不是一个虚弱的人,相反她参加过游击队,现在跟是一个法官,但她仍然无法接受这样的现实,选择了自杀。

  另一方面是ida,可能是因为宗教的原因,有或者是因为年纪小,接触到的比姨妈要少,她并没有受到太大的打击。而这打击则出现在了她对宗教信仰这方面,到底是成为修女还是放弃修女。经过了对性与爱的尝试,我相信她还是回到了修道院。可能是残忍的历史,又或者是因为音乐男生的回答,使他放弃了外面的生活,选择了修道院。

  其实整个故事真的很压抑,特别是姨妈跳楼的那段真的很压抑。

  本来给的是4星的,写着写着就想给5星了。。。

  《修女艾达》影评(六):小津的反面

  这个微评写在从Film Forum回家的路上,只能算一篇长微博,也就展开说了一点,但用手机写还是写到手快抽筋。。。

  天主教,犹太人与波兰共产主义被巧妙地集中在了一起。导演与摄影的处理方法非常值得一说。对风景的构图处理与Nebraska类似,主要通过黑白粗细线条、光区与暗区的对比与布置这种经典方法,美得就不用说了。但对人物主体的切割是无情的,带人的大特写与中景即便人物处于故事中心,但在构图布置上多处都是在最突兀的地方切割、最边缘的地方放置,比如只留半张脸的大特写与只留上腰、上胸以上部分且置于画面最下端。尤其是后者这样的构图,让人之外的场景永远都占有格外大的空间(以致好些镜头英文字幕都是打在画面上方的阴影处,不然人都看不见了),于是借助这个空间又凸显场景本身的构图,往往都是仪式性的十字架(窗框)构图体现宗教气氛与压抑的肃穆。这种双构图模式可以说是保留经典三分构图的前提下完全打破了传统摄影美学框架。表现了导演极力远离叙事主体的意图,就像一个想尽量减少观测对观测物体本身的影响的科学家一样。除此之外,有几处在祈祷的修女Ida与在床上熟睡的阿姨形成的十字架构图也是极为精彩,这个属于基督教的十字架的本身就是象征着矛盾,竖是虔诚的被动信仰了天主教的犹太人孤儿,横是虽然是犹太人却具有无神论特质的共产主义前prosecutor,这个十字架必然是不稳定的。于是我们就看到两人间相互影响的作用力,唯一的犹太亲人不仅“数典忘祖”信了天主,她那芳龄下美丽的长发也都藏在了修女的帽子里,这份虔诚让阿姨怀疑了,对她一直以来的愤世嫉俗与空虚一夜情的生活方式;同时Ida也怀疑了,她喜欢上酒吧男音乐家的才华,偷偷在厕所镜子前摘掉了自己的帽子。而这些在寻找被告密屠杀的Ida的父母亲与哥哥的遗骨的旅程中慢慢升温。直到最后十字架解体,一横一竖再也无法同时出现。在冷静到极致的室内镜头下与洋溢的留声机音乐中,阿姨打开窗子跳了下去,如同《灿烂人生》中马迪奥在烟花狂欢中跃下阳台一样,强烈反差让人几乎窒息。Ida在阿姨的葬礼后打扮成都市女郎的模样,偷尝禁果饮酒作乐。“跟我去海滩吧,那里特别好玩”“然后呢?”“然后我们就结婚,组成家庭。”“然后呢?”“然后…就普通生活呗。”她沉默了,因为正是这普通生活,让她的阿姨丧失了生活的勇气。

  回到电影本身,这种处理方式我认为是小津安二郎风格的一个反面。同样是固定机位,小津永远通过膝盖机位来观察人物,镜头高度是绝对的,而Pawlipowsky却是以人为绝对标准放镜头,把对人物的观察打碎在背景里。前者让人走近人物,家长里短;后者让人离开人物,冰冷隔绝,比擅长此道的贾木许(静止镜头,通过对白与表情来营造疏离感,可以参考《天堂陌客》,这部电影也是有对小津的致敬成分的)做得更绝,人物整个都好像找不到了。

  其实还有很多可以说的,这个故事的人设与基本矛盾要说清楚都可以贯穿整个二战波兰史了,文本很开放 ;还有波兰电影中对神性探讨的传统的延续,虽然并不是Ida的主题,但里面的一群修女十字伏地仪式令人想起年初还在林肯中心看过的波兰宗教经典《修女乔安娜》,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修女依然体现了电影风格的一致——她们也被置于画面边缘。

  《修女艾达》影评(七):修女艾达

  影片讲述了修女艾达在正式成为修女之前,与姨妈进行了一次寻根之旅,那就是寻找到自己二战期间被杀死父母的遗骸

  寻根作为主线,是揭伤疤的勇气,而真正煽起戏剧冲突的却是姨妈和艾达不同信仰的冲突、困惑以及郁抑。

  姨妈旺达身上交织着信仰的困惑和危机,显然经历了二次大战,而本身自己也参与其中,对苏联那一套已经心生厌倦,所以她的堕落并不是毫无来由,对信仰的缺失,很难感受到来自生活的信心。没有信仰的人是可悲的,因为没有生的动机,所以最终她郁抑自杀

  艾达跟着旺达的脚步,选择放纵了一次,在真正皈依到天主教之前,真切地体验到了红尘中的放纵与快乐。高跟鞋、口红、长裙、舞蹈、做爱,一番体验,使艾达再去皈 依时也多了一份果敢,少了一份遗憾。这是电影宗教主题表达的一种方式。

  《修女艾达》影评(八):一个少女的成长故事,一花一世界,一夜即一生。

  对于习惯了好莱坞娱乐化结构叙事的我们来讲,观摩IDA需要一个适应过程,但本片还是提示了我们艺术片在娱乐片乃至艺术在娱乐中的静静存在及其不可替代。

  于我来讲,娱乐构筑幻象,艺术提示真实。

  IDA的戏剧情境与战后东欧宗教危机的精神困境相应对,话题真实。IDA其实是一个成长故事,孤儿少女在宣誓皈依为修女前被要求去见唯一的亲人姨母。她意外得知自己原来是二战犹太遗孤(我是谁),接着两个“幸存者”因此踏上了寻找IDA父母的埋葬之所的旅程(我从哪来),两个幸存者一个是放荡的共产主义(无神论)者,另一个是背离了犹太教信仰但虔诚的基督徒,IDA的出现及疏离令本就孤单的姨母更加孤独直至自杀(死亡,负面结局)。IDA则在唯一的亲人死后(丧亲,重要的成长经历)终于突破自我,与喜欢的男孩交欢,体验人生,并决绝地离开。其实,人生经历并不需要精彩纷呈走很远的路认识无数的人,只要用心,一花一世界,一夜即一生。结尾场景充满希望,经历了人生的少女坚定地走在返回修道院的路上(我认为是这样,也或许是通向未来之路,我要往哪去)。

  电影“不好看”。画幅、构图、人体切割都很不常规,也叫人印象深刻;少女IDA大多数时间既不漂亮也不可爱,还是个黑白片,但全片的诗意现实主义手法和东欧的气质颇有塔可夫斯基味道,让人脱离娱乐环境,沉入本质问题的思考。

  《修女艾达》影评(九):凝视

  对历史的追溯往往很难让人投之以百分之百的感情,因为无论如何回头看,过去总是与我们保持一个相对较远近乎隐秘的距离。我们对过去能够探索、寻找、感知、了解、思考,却无法真正将身心投入其中,导演保罗•帕夫利克夫斯基也用他独特的视觉和阐述方式带我们凝视这一场属于波兰的历史过往。

  电影中的伊达是一个充满疏离感的个体:目光平平,表情贫乏,不多的对白中也常常表现出对生活、他人的毫无兴趣。她是一个“圣女”,修女的身份与她的面无表情时刻提醒观众她与尘世疏离的隐秘感。在旺达眼中她“迷人的酒窝”似乎从未在影片中真正出现过。在旺达对她讲述她的父母时,Trzebuchowska饰演的伊达依旧面无表情,只是放在桌上的手不易察觉的小小动作才体现出她内心可能正在涌动的情感。寻访双亲墓地的一路,伊达以一个冷漠的旁观者凝视旺达鲜活的生活方式:烟、酒、音乐、调情,这些让代表着冷漠审判政权的本该高高在上的“红色旺达”成为一个充满着肉欲的普通人。伊达凝视她探访Szymon时狂躁的敲门,询问自己儿子死时情景后崩溃的哭泣……伊达似乎在寻找自己身世的旅途中并没有彻底情感上认可自己的身份。她凝视、探索、思考,甚至偶尔内心犹豫(她在镜子面前摘下自己的头巾散落自己的头发),却并没有让她彻底从冷漠的修女身份中抽身出来。在旺达送伊达再次回到修道院的那一幕,导演给了伊达和旺达一个长久的静止镜头,她们彼此之间保持着恰当的距离,长久地互相凝望,这似乎也表现出伊达与旺达身份和生命的距离:她们有一片刻的交集,却注定长久分离。

  旺达的死似乎加速了伊达对自我身份认知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在旺达死前伊达在修道院的一个镜头表现得甚为明显。在厨房干活的伊达眼神停留在房间另一角正在沐浴的另一个修女的身体上,那一刻代替伊达视线的镜头下沐浴的修女虽身着单衣,却流露出一股与圣洁的修道院违和的隐秘的情欲气息,这一刻伊达的凝视终于从圣洁的“禁欲”身份中脱离出来,仿若从宗教的圣坛慢慢拾阶而下,走向人世。

  伊达最后一个长久的凝视是在她尝过情欲后在房间玄关处整理自己修女衣着时留下给那个萨克斯男孩的。这个凝望由于导演的机位而凸显出明显的空间距离感,而这种不可忽略的距离下伊达的眼神却不再如同电影开场时那样的冷漠疏离,那种若有似无情感或许还算不上脉脉温情,却不再冷如冰霜。可伊达终究在留下这个凝视之后抽身离开,她再次拒绝投身尘世,选择一个人孤单上路。

  是的,这就是回首历史的凝望——我们探索,寻找、了解、记录过去,却如无法沉浸于过去中的伊达一样,只能抽身离开,无论何去何从,而最终留下的,也只有那一个长久的凝望。

  《修女艾达》影评(十):回归宗教,以信仰抚慰心灵,拯救灵魂

  她在床上问他,我们今后会如何呢?他回答说,结婚,生子,然后一起生活。之后她静静地背对着他躺着,她在想什么呢?我觉得她在想着她的姨妈。她的姨妈,拥有美貌和才干,身居高位,物质生活充裕,她抽烟,喝酒,听音乐,参加舞会,跟不同的男人上床,然后男人一个个离去,只剩下她一个人。背负着痛苦记忆的姨妈旺达,无论如何享乐,麻痹的只是肉体而已,她的内心始终有一个巨大的空洞,她的灵魂始终被悲惨的家族命运所折磨,最后不得不自杀来结束这种难以忍受的痛苦。修女艾达,在见到姨妈之前,她内心是非常平静的。可是在跟姨妈一起找回父母遗骸的过程中,家族以及犹太人种族悲惨的命运给她的记忆和生命打下了难以磨灭的痕迹,她再也不可能回到以前那种平静安宁的状态了。她不禁想到,如果她选择跟这个男人一起生活的话,她难道不会像姨妈旺达一样被痛苦的过去所折磨,带给爱人同样的痛苦?她能够跟他一直生活下去吗?辗转反侧之后,她决定放弃爱情和世俗生活,选择回归修道院,用宗教来抚慰心灵,拯救灵魂。所以最后,她选择了离开爱人,成为修女艾达。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