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昨日狂想曲》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昨日狂想曲》观后感10篇

2018-05-16 21:51: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昨日狂想曲》观后感10篇

  《昨日狂想曲》是一部由黎小锋 / 贾恺执导,纪录片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昨日狂想曲》观后感(一):“符号崇拜

  看我这部纪录片和现在写评论心情完全不同的,当在看部分独立纪录片的时候,人是处于一种窥伺状态的,因为我们企图通过影像距离地注视着一个人或者见证一件事。所以当我再观影《昨日》的时候,我是处于一种主动涉入人物所处在的环境心理世界。但是当我要评论这部纪录片时,我则需要主动脱离情感转而进入到理论状态。因为从情感上,我无法与主人公老刘引起共鸣,虽然我在观影的时候很感动,但是那种感动在我自我分析批评发现是出于一种同情和悲悯,然而这种同情和悲悯又是一种窥伺欲望后以自我为中心的膨胀,甚至可能是一种潜在的对人物不尊重体现

  《昨日》从叙述上看,是典型的多重叙述,人的声音历史的声音,媒介的声音和隐藏的声音。但这是这部纪录片的成功之处却是将这种多重叙述转化成一种不可见,即因为导演拍摄者)的介入让这种不可见以可见的形式呈现出了一种多样的不可见。具体说来,老刘在和拍摄者的互相“利用关系影片中是可见的,正如导演自己所说的“博弈”。拍摄者的镜头让老刘获得了部分人的关注甚至是认可,而拍摄者则是用镜头记录到了老刘的时间空间。但是这样可见的关系背后的不可见的则是“符号”崇拜与媒介利用的演变。在70、80年代作为象征的雷锋和雷锋精神如何被塑造起来的?翻开那段历史的画卷,我们可以看到各种照片文字官方意识下喷涌而出,在此作用下的集体意识变得空前一致。老刘也因此得到了官方性的荣誉认证。那是一个“符号”崇拜极为普遍的年代,雷锋的英年早逝不知道是不是对这个“符号”崇拜兴盛时代的一次显性提示。日本文化研究家大塚英志说道“如果偶像是虚像的话,没有生命的‘虚拟偶像’才是真正的偶像。”这句话也许很好地解释了符号体系中的人在官方媒介宣传下的主体丧失以及对“符号”进行崇拜模仿的人主体的同等丧失。而当到了现代社会,即使官方媒介依然宣传着雷锋和雷锋精神,但是随着具有与官方势力可对抗的个人主义核心的新媒介的出现,官方话语面临着被束之高阁境地,人的主体性似乎慢慢被重新建构。“符号”崇拜自然也转向了个人主义为中心的更为广泛的对虚拟性的崇拜。最为典型的应该是资本主义语境中的明星崇拜和消费崇拜。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刘光建的出现无疑是一次双重棱镜,他一方面折射了过去,另一方面也反射了当下甚至是未来,所以作为纪录片的《昨日》不仅仅反思了历史也在恐惧当下。影片中,老刘到北京领奖事件,则是通过新媒介的镜头呈现出的一个官方景观,而这个可见的官方景观则将不可见的官方媒介的缺席作为影片中的隐藏声音呈现了出来。官方对刘光建的态度发生根本变化,官方一方面表彰刘光建的行为,另一方面也在拒绝,它拒绝刘光建这类人作为个体的出现。影片从头到尾都没有任何一个“官”来主动帮助刘光建实施他的学雷锋计划,而却在最后以奖状红花仪式嘉奖了老刘。

  官方的隐去与个人主义的红火无疑是一次有效呼应,或者说是一次共谋。因此,也出现了一组矛盾景象,官方依然以其强大但无效用的宣传媒介进行群众工作,而另一方面,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新媒介则担起了伦理道德甚至是“符号”崇拜的宣传工作。两者的话语必然会有异,也可以产生同。但《昨日》则将这样的异同边界通过拍摄者与被拍摄者“互利”的方式进行了模糊。正如前文所说,在拍摄者和被拍摄者之间博弈的过程中,《昨日》呈现出来的故事既让官方话语和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新媒介话语达成共识,即刘光建作为一个积极正面的追求雷锋精神的具有光辉形象代表群体的形象存在,但与此同时又像变魔术一般,产生了异,即从刘光建的“长征”中批判性地看待了历史和现实中的“符号”崇拜与人的主体性的消失与建构。这里异同并不并存,但也不矛盾。

  最后,在官方对刘光建作为个体的拒绝背后隐藏着这样一个问题,也是在看完整部影片后我的一个疑问,虽然一开始我持否定怀疑态度,即刘光建作为个体在现代社会有没有主体性?我现在认为是有的。他有选择,有坚持也有反抗。他在对“符号”崇拜的道路上已经偏离,他也许根本不崇拜雷锋,但他需要雷锋的话语来证明自己的存在。只是他将证明自己存在的方法笼罩在了历史的阴影中。

  《昨日狂想曲》观后感(二):逝去的精神是否还该活着?

  这部片子恰好击中价值观中最混沌的部分、判断力灰色地带认知发展最不成熟地方

  问题在于,人的信念是什么?这种信念,是今天树立明天丢弃,还是像老刘这样,死守几十年?面对责任,是自觉还是盲目

  他,一辆车,向雷锋同志学习标语,贴满车的报纸,近二十年寒暑,走遍全国,过家门而不入。坐在街头,免费给人擦鞋,好像也没别的。人们对他毁誉参半。这难道就是雷锋精神吗?挺表面的吧?真表面啊!偶尔碰上有人慷慨解囊,老牛直喊导演到跟前拍下这一刻,用于日后的宣传。挺假的吧?好假啊!后来干脆把秀场移到天安门广场,挺可笑,也挺可悲的。

  雷锋精神之于现在,是否还要弘扬,还要践行?还是别人践行就好,自己顶多弘扬?我为什么还要雷锋精神?别人会说我是傻子吧?然而我又为什么不要雷锋精神?现在的社会是多么冷漠人心是多么惶惶,信任一文不值,不是不去信任,而是不敢信任。可是,雷锋精神驾驭不了这个复杂病态的社会。当助人为乐变成宣传工具,谁还能主动站出来?有一个镜头,老刘站在北京万寿寺地铁站打电话,几个女孩一看他包上的“为人民服务”,笑着像躲瘟疫一样走开。在这一刻,我终于站向老刘,人总该对信仰有点儿起码的尊敬吧?年轻一代信仰缺失,自我膨胀,谁来埋单?

  老刘有点儿愚忠,满腔热情地全国长征,希望全国人民重新回到学习雷锋好榜样红色时代,还炮制了宏大共产主义大学的计划,寄希望于某个同样愚忠的企业家无私地献出300亿。我不能说他不对,我有什么资格说他不对,说他傻?

  也许我们需要的,是另一种雷锋精神,一种符合时代的雷锋精神。

  我实在是厌倦了满大街政治标语,不会有人为之热血沸腾了,不会有人甚至给予哪怕一瞥,其实,做好自己的本职,就是为社会主义贡献。也许是我狭隘了。于是乎,我们要的是政治标语,还是一种内化于心的思想自觉,主动服务社会,提升自我?

  所以我说,这片子把我推向无法思考和不知何为正确

  《昨日狂想曲》观后感(三):历史的荒诞

  本片将老刘行走全国各地的片段与沙画片段拼接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超现实的氛围

  现实拍摄的部分从最开始观众对其行为的反应到他四处奔走跟不同的朋友见面聊天再到最终对其行为追根溯源的揭秘,层层推进。

  沙画的部分更像是一种氛围的营造,一种解释,一种隐喻。

  随着时间的递进,拨开事件的表象步步深入内核,看似不动声色,实则鲜血淋淋。整部影片的氛围也随之发生微妙的变化,从最初各地的观众对其不同的态度:有怀疑、嘲笑、诧异到最后一些人表示理解支持,其中也不乏一些讽刺、揭露的片段。从一开始怪诞疏离,到最后对其伤痛的理解,影片也从冰冷的旁观记录变得加入了一丝人情落寞情绪

  在如今的历史环境下去观看50年代的人的生活,更像一部荒诞的喜剧,你很难去理解他们的行为和思想的偏执,这恰好也就是问题之所在。表面上老刘被其他媒体塑造成了一个关乎信念和执着理想英雄故事,到最后你会明白它可能并不是你所以为的那样,他可能只是一种妄想,只是个人无法愈合的伤口,是对被牺牲被无法掌控的命运玩弄的愤懑,是面对历史的强大力量无法反抗无处宣泄的情绪的释放

  所以影片的一开始,导演就引用了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的一句话:“我们是历史的人质”。

  个人的历史是被时代的历史所挟持的,个人的命运不过是庞大时代中微不足道的一颗螺丝钉,被丢弃在哪里都不是自己所能选择的。

  《昨日狂想曲》观后感(四):快乐的猪与痛苦的人

  导演花了三四年的时间完成作品。作品真的非常棒,内容丰富,镜头也设计得很好。我在学而优书店观看,现场观众非常有水平。他们提醒我,沙画中的白菜可能意味民众没有主见,以及沙画跟版画有点像,可能是某种程度上映射文革时期大字报。主持说电影主人公是幸福的,因为他的信仰没有破灭。不过我感觉,那是因为主人公拒绝接受外界信息。又回到了快乐的猪还是痛苦的人的讨论上了。此部纪录片也刷新了我对纪录片的看法,比如表现手法运用了沙画主持人介绍道,纪录片还有运用动画创作的,因为导演觉得,真人演不出她要的感觉。唯一感觉不足的是有些镜头偏长咯。整体的感觉有一种黑色幽默的感觉不过同时也觉得,作者提问的时候语气有点苛刻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