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推拿》影评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推拿》影评精选10篇

2018-05-22 20:45:0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推拿》影评精选10篇

  《推拿》是一部由娄烨执导,秦昊 / 郭晓东 / 黄轩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推拿》影评(一):致娄烨

  娄烨的电影里有一种精神,一种恍惚的的不确定性,很真实,也很悲伤

  他不断摇晃的镜头没什么形式感也谈不上美的画面和极低的对比度都让我觉得不太舒服

  观感不是特别好,让我看下去的原因是他的片子让我想起了金基德。直到我看到《苏州河》

  看多了,也就习惯了。有一段时间,我甚至觉得所有的片子所营造出来的美感氛围都他妈是瞎扯淡,全是装腔作势。真实的东西本身就是那样,他只是拍出来给你看。

  可是假的东西也有它存在理由价值,“假的有趣,假的好玩儿。”

  只是我不太喜欢

  回到影片,第一遍的时候关注气氛,和片子带给我的整体感觉

  第二遍的时候我开始关注细节,关注场面调度,关注演员表演。可是整个片子最震撼我的仍是小马因为意外复明的那场戏,镜头的运用,画面的形式,尖锐配音所带来的不适都让我身临其境欲罢不能

  所有演员的表演都让我感动,所有幕前幕后的工作人员都令我肃然起敬

  二零一四年十一月二十四日的晚上是我人生中重要时刻,我见到了你,在我心里像英雄一样的你,没有任何时刻再能超越。在我再次清醒之前,我所存在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为了你,为了再次遇见你。

  感谢

  对了,娄烨的声音可真他妈好听

  《推拿》影评(二):可能是今年最好的国产片

  虽然昨晚已经做了各种观影的前提准备,比如了解故事梗概,梳理人物关系,差点没把原著找来读一遍,但在没有任何预警的自残戏面前还是怵目惊心到惊呼。

  电影人物关系并不复杂,多而不乱,但因为片子没有绝对主角所以最好还是提前梳理好关系再去观影。昨晚看黄轩微博(也算是前提准备吧),说自己在《春风》里的戏全都被剪了,这次娄烨让他过足了瘾。的确,小马算是电影里最明快的一条线索,对嫂子冲动,对小蛮的感情,还有最后闭着眼睛微笑的镜头,简直鲜肉出新高度(不过他的侧颜总让我觉得有点黄海波的影子)。

  作为继郭晓冬和秦昊之后的娄烨的第三枚御用鲜肉不露肉露点似乎不大可能,但很可惜国内公映版本剪掉了。电影后半部里那些潮湿的雨分分钟回到《浮城谜事》,我觉得那是娄烨把故事讲得最好的一部作品,据说是放弃导演署名才得以公映。

  总得来说,片子的总基调有点儿压得有点低,但并不是在讲盲人的苦情戏,而是最普通爱情故事。诚然盲人需要处理自己的世界里和健全人的世界的关系,但更主要的是处理自己的世界里的问题,娄烨这一点把握得特别好。健全人爱上一个人时,我们常喜欢说爱上了他某一瞬的侧脸;而盲人则说,你比红烧肉还好看

  最后两点:

  1.电影开头用画外音读片头的点子很合主题,但过度解读就不对了,毕竟这是个形式,而不是真的要我们闭上眼睛只用听的电影;

  2.如果你曾吐槽《春风沉醉的夜晚》《观音山》里晃动的镜头,建议不要观看,没错,摄影又是曾剑,还拿了金马奖。

  [关于摄影其实很赞,尤其是表现小马复明的时候,没有悲喜交加的“啊我终于看见了”这种呼天抢地的表演(当然导演还是用黄轩的嘴对梅婷说了一句“你很美”),而是拍出了他扔掉导盲棍跑着去迎接光明的跌跌撞撞感。]

  《推拿》影评(三):推拿:一部不错的影片

  影片讲述在盲人按摩中心男女技师们之间的爱情故事。这里有一个风流外向、能吟诗跳舞的盲人老板沙复明,也有经常被顾客赞叹其美貌的“会所之花”都红,还有整天沉浸于自己精神世界里的“小正太”小马,以及热恋中的刚从外地投奔沙老板而来的王大夫与小孔,还有公认的“开心果”、多才多艺爱洗头的技师张一光,以及隔壁洗头房美丽温柔的发廊妹小蛮等,生活各自精彩人们彼此相安。然而正是“嫂子”小孔身上特有的女人气味突然唤醒了小马对爱的渴望,不断念着“嫂子”的他不经意转动了命运之轮,使得整个推拿中心各个盲男盲女技师们之间的爱情与生活发生激烈动人转变

  中国有那么多盲人,却没有人关注他们。这次娄烨能够拍出这样的一部片,真是不容易。赞一个!片子本身也很好,没有象《颐和园》无病呻吟地大段背诵现代诗的文艺青年病,也没有《浮城谜事》的故作惊悚,更没有《春风沉醉的夜晚》的同性题材挑战,导演能够平视的去看待盲人,没有可怜,没有悲悯,有的只是普通人悲欢离合

  影片让我对以盲人为代表残疾人群体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他们也是这个社会底层人民缩影,但可惜的是这个光怪陆离却又快速发展的社会对待底层人民并没有应有的尊重和帮助。当王大夫以死相逼一刀刀往自己身上割时,我已出离愤怒,震撼又痛心。他们能怎么做?他们还有别的办法吗?但不管怎样底层人民的生命力是最顽强的,他们就像野草,只要还有一丝希望他们就会朝着向阳的路,走下去。

  影片关注边缘人甚至用妓女和盲人的故事来突出最后的结尾,相当有意思。当片头用旁白介绍里面的主创时,突然意识到这部吉吉www.chenchenv.com电影不仅仅是拍给正常人看的,还给一些视力困难的人听。最后的故事也用了他常用艺术手法,突然小人物之间的宿命感,很现实、很有冲击力。

  影片不足地方是故事有点支离破碎的。盲人的生活细节表现很少,都在表达七情六欲,演员们发挥都很好。就是盲人的肉欲戏让人看着又些不舒服,小马复明后的大段炫技拍摄看得也难受

  总的来说还算一部不错的影片

  《推拿》影评(四):推拿:且行且练习

  推拿》是部电影——现在称的上是电影的电影是少之又少了,而称的上好电影的电影几乎可以说是濒临灭绝了!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

  倒不是说电影非要怎样怎样,而是当你看电影的量(当然,这个“量”,不仅是数量,而且也有质量的成份)达到一定程度后,你就会发现大多数后来的电影都是先前的拷贝,当然也有些主创不惜拷贝自己——一辈子都在,在炒同一碗饭,旧饭;而且总能摆出一副津津有味嘴脸:看,“我们”舔的多陶醉!

  疲了,懒看舔了,来看《推拿》这部片本身。电影说的是一帮盲人按摩师的生活,当然也具体性生活。电影总是不可避免增加几个娱乐性十足的噱头,才能迎来观众。管他是不是剧情需要呢!而我不能对这部称的上电影的电影过多的剧透。一来,是尊重电影本身;二来,是尊重未来的观众,怕误导他们;三来,是很多剧情里都需要渗入主观因素体会,我的眼睛看到的重点不是你的重点。

  然而,不幸的是,总要剧透一下才能继续把剩下的字码完。就整部片的题材跟剧情还有人物表演上看,还算差强人意了;毕竟很多其他的自称是电影的广告、MV、AV,或者采访屏幕上艰难的闪了一两个小时,你都以为在看个人相册;或者,干脆直接不明白这整个过程播的是什么!但是,电影虽然是电影了,我还是不明白突然冒出来的旁白算是什么事儿;它不像《赌城风云》,陈述旁白的就是主角本人,很自然。而《推拿》的旁白更像乱入者,完全没有必要,至少,大部分没必要。另外一个槽点是,旁白明明说了,“自那以后,没有任何人再见过小马和小蛮”;后来小马又再现屏幕了,他妈的再现了——当然小马作为正常人与盲人之间衔接的桥梁再现无可厚非。只是作为一个观众,我在看过之后,总不能原谅我的智商被污蔑的事实

  而现实生活中,总有很多事是你局部不能原谅,整体看上去又无伤大雅的。再说了,这部电影叙述的是一群弱势群体的故事,当然也可能是事故,比正常人承受更多的事故;却要艰难的跟正常人抢饭吃,不容易,真的。一个身体缺陷的人,因了生理问题,在生活中总给自己带来诸多我们正常人想象不到的麻烦困惑无奈不仅如此,还要同样面对正常人所要面对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各种各样问题。生存跟生活都不容易,且行且练习。

  末了,希望每个人都懂得自尊,也都懂得他尊。但愿,类似于《推拿》类的电影会多些,而不再是《推拿》。

  更多精彩,详情请看我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3628159017

  《推拿》影评(五):我也不得不当你们是异类

  我一直不喜欢娄烨电影的调调,是那种掐着脖子透不过气的感觉,无论是故事还是色彩说实话,这部的压抑感没那么重,但是出现了另一个让我个人难受的点,我是无药可求的外貌协会,大家可以鄙视我,我也绝不是在歧视什么人,纯粹感官而已,电影出现太多路人,还是眼睛一翻一翻的盲人路人,我知道这是为了更真实的还原盲人的世界,但是作为观影人,我看得见~~~~于是我难受了。

  故事没有特定的角色作为主角,而且将盲人这个群体变成的主角,表现了这个群体在失去视觉变成少数和弱势后,在生理心理和社会角色上的变化。镜头运用,光影和色彩的变化,那迷迷蒙蒙的色块是试图表现盲人的感官吗,说实话我没什么很深的感觉,相比一下“香水”用镜头语言来表现气味~~~~让我印象极深,作为视觉艺术的电影和盲人这个点本身就是矛盾的吧。就电影的描述,盲人是带着一颗脆弱傲娇的心战战兢兢得活着,他们视正常人为异类,我不得不说,看完这部电影我也视他们为异类了,就算我本来想当他们为正常人,人家也完全不接受,总觉得正常人那看不见的眼神和我们的心一样捉摸不透。就这样的效果,我得说娄烨成功了,成功了让我用某种方式了解盲人的状态,只是这个效果是消极的。

  《推拿》影评(六):因“无有”而无戾: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爱

  看完王家卫的作品,我会欣喜,然后滔滔不绝;看完娄烨的作品,我会嫉妒,然后如鲠在喉。

  娄烨的电影有一种特殊魔力,只要一开画,便像蜂巢被打翻,一个个带刺儿的飞行体在散漫空间横冲直撞,在心头扎了无数个小孔,阴冷潮湿的气息便从每一个洞口缓缓流进你的心窝子里。《春风沉醉的夜晚》,《推拿》两部连着看下来,大概要一周的时间精神才能恢复过来,但也所幸先看的《春风》,后看的《推拿》。因为《推拿》里有一束光,洒进了雾蒙蒙的《春风》里。两部影片都讲述了非主流的爱情故事,一个是同性间的爱情,一个是盲人间的爱情。

  “惊蛰节到闻雷声,震醒蛰伏越冬虫。” 惊蛰之后,无处安放的春心隐隐作祟,呈现了以江城为交叉点的两个三角关系和零零散散的荷尔蒙冲动。和《春风》一样,《推拿》的故事也发生在多雷雨季的南京,一群盲人间的激流暗涌裹挟着友情,爱情,利益和性冲动。

  看完后的第一感受是:无戾,纯粹且哀而不伤。如果让我填一张分析电影的调查问卷灯光设计,叙事手法,剪辑,配乐,造型设计等等问题。原谅没有电影理论基础也非科班出身的我什么都答不上来,哪怕是是选择题也不知道选哪个。但幸好,每一个问题下面都有一个选项:“无”。凡物分两种存在形式,一个是“有有”,一个是“无有”,没有也是存在的一种形。放在电影的语境里,不用“高于生活”的态度创作也是创作的一种技巧。或许,正是因为“无有”的纯粹,所以带走了艺术作品中的戾气。娄烨最常见的“作案工具”只有主人公肉体,也是角色和世界对抗的唯一武器;而“作案地点”就是这个真实存在的世界;“作案手法”:偷窥。

不是圣母

  若问非主流的世界和主流世界一样吗?当然一样。

  同性恋,盲人和妓女都是社会的边缘角色, 与主流社会隔着挺远的距离。按照政治正确路线坚决抵制黄赌毒,举报色情交易;弘扬人间大爱,帮助弱势群体,构建和谐社会。但在两部影片里,导演没有展现人文关怀精神,没有圣母般的同情心怜悯心和对弱势群体的保护欲,也没有为了唤起大家消灭社会对同性恋的歧视,而故意掩盖爱情本身丑陋一面。反而是毫不留情的展现小小推拿中心的腐败世故虚荣欲望。沙老板喜欢都红,都红喜欢小马,小马爱小蛮这一串的感情路线以及王大夫和小孔,金嫣和泰的感情纠葛,也让观众不再觉得盲人群体代表着团结互助友爱,也没有像《逆光飞翔》一样,把失明当作追梦的助推器。

  沙老板面对老王的投靠,以老同学身份热烈欢迎,但也用生意人的深谙世故一视同仁;因客人对都红的夸赞对她格外关照,抑制不住地想去触摸。放在主流社会里,就是精明的老板对老同学一毛不拔且意图潜规则漂亮员工。金嫣向泰和炫耀“我是推拿中心第二漂亮的,你老婆是亚军哎,是可以升国旗的!” 可见,虽看不见,但女人的漂亮与否仍然是能否征服男人关键因素之一。老王上班第一天,就默默地往推拿中心前台高唯手里塞了200块钱,全然一个精通人情世故的职场老手。张一光喜欢去洗头房,用荤段子开老王和嫂子的玩笑,和妓女打成一片,把小马带进了成人的世界,是一个满嘴跑火车的老司机......和主流社会一样,金钱,爱情,虚荣心和性都是生活的必需品,每一个人物都有各自不那么“体面”的行为。

  《春风》里,江城先后做了两次第三者,插足了王平的婚姻,而后介入陈思成和阿静的感情。道德上说,是个不折不扣破坏别人感情的混蛋。但道德是什么?用余虹的话说:两个人在一起就是道德。

  有时候,最大的慈悲是视而不见,给予平等的对待。肆意泛滥的“善”和“美”只是圣母婊们自我意淫出的高潮罢了。正是因为没有虚假的圣母心,影片里真实的人性让生活的无力感直抵观众内心。

是偷窥狂

  若问非主流的爱情和主流社会的爱情一样吗?当然不一样。他们爱得更用力。

  《春风》里,我几乎可以想象出,摄影师扛着的机器,逼仄在狭窄的汽车后座,监视着驾驶座上江城和副驾驶上王平的一举一动,还得寸进尺地把镜头凑到江城的脸上,大概是在数秦昊脸上的毛孔吧。导演就像是一个有偏执狂燥症的偷窥狂,非要把人心弄个明白,看看到底是他爱他?还是他更爱他?于是便让摄影师把镜头蹭到对方的脸上去,不对,大概是想把镜头塞到他/她的身体里,把生理窥探个干净,把心理琢磨个透彻才肯罢休。两部影片的摄影师都是曾剑,大量的特写镜头把人物的情绪视觉化地展现出来,在他的镜头下,每一个微妙的神情都无处遁形。

  极致的窥探欲是人类的天性,对于非主流事物的窥探欲更是让人浴火焚身。如果说《牯岭街杀人案》里静止的远景镜头是为了表现情节的日常性,那娄烨如此“窥视性”的镜头就是为了表现故事的不寻常性。

  相比看得见的人,盲人更需要安全感和归属感。于是,在面对荷尔蒙冲动时,他们比常人更勇敢,更无所畏惧。在集体宿舍里,小马第一次嗅到了嫂子身上的气息,便一发不可收拾的迷恋上了这气息,在“众目睽睽”之下也忍不住对嫂子的冲动。沙复明努力相亲,努力想留住都红都说明了他对爱情的渴望。金嫣处处向泰和示好,陪他吃饭,喂他吃橘子,因泰和的拒绝而深夜大哭,只因她太想抓住这场爱情。

  而同性间的爱在主流社会显得太脆弱,爱得稍显用力些就很容易被别人抓住性别的把柄。王平的妻子在江城办公室大闹后,留下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记住,你是个男人!”所以,江城首先错在性别,其次才是错在插足王平的婚姻。江城和王平的关系里,王平更勇敢些,既然得不到想要的爱情,只能用自己的身体证明自己真的爱过。这一点和小马自杀,老王自残一样,是一个非主流角色在用身体找寻找存在感并以之与世界对抗。后来,在江城和罗海涛的关系里,当他看到阿静孤独的唱着《那些花儿》时,心软了,再一次选择了退出。不能说江城爱不起,只是说每个人表达爱的方式不一样罢了。影片快结束时,三个人坐船从江心洲返回南京市区,江风嗖嗖地吹,一分半钟的人物面部特写镜头,三个人沉默着,各自的不知所措随风盘旋。江城坐在前面,中间是阿静,罗海涛坐在最后,这样的座位顺序很有意思:在这三个人的关系里,江城是一个“保护者”的角色,在高速上,故意生气把罗海涛赶走,自己来承担失去的痛苦和无尽的孤独。和对待王平一样,他表达爱的方式是退出,把自己喜欢的人推回主流世界里去。最后,江城找了一个似乎更爱自己的人,勉强度日。

  摄影师除了“偷窥”人,还很热衷于通过窗户偷窥窗外的主流社会,是非主流群体融不进去的那个社会。巫山云雨后,王平给江城念郁达夫的《春风沉醉的晚上》,镜头缓缓移向窗户,偷窥着窗外;沙老板撞着墙,默念着三毛的《如果有来生》,镜头徐徐转到窗外的雨景。如果有来生,他一定选择窗外的那个主流社会。

是自由主义者

  小马是《推拿》里的一道光,唯一一个重见光明也获得内心光明的角,也是娄烨作品里唯一让我感受到温暖的角色。

  当知道自己失明时,小马毫不犹豫地在脖子上狠狠剜下了一道口子,浓稠的鲜血溅了我一脸。剧烈晃动的画面局部虚化,失焦对焦来回切换,医生和小马的脸部模糊特写,忽明忽暗的背景灯光,淹没父亲求救声的刺耳背景音,让我充血,头晕,耳鸣。穿插其中的小马主观视角,朦朦胧胧看到了父亲和医生的脸,扫过医院的天花板,张力强大的画面将我带进了一个极度缺氧的状态里。我猜,小马一定是一个特别酷的人,除了对自己即将失明感到痛苦无奈,更多的是想用肉体寻找自己的存在感,用鲜血酣畅琳琳的释放自己一下,痛快一把,过瘾一次。

  后来,当小马被暴打后,突然能感知到光亮时,挂着鲜血的脸横冲直撞地走在街头,恐惧地狂喜着。汽车的警报和高分贝的背景音乐,扭曲模糊的世界,小马看到了柏油马路,隔离栏杆,行人,店铺,广告......还是主观和客观视角的来回切换,晃动的镜头,忽明忽暗的灯光,小马看到了浴缸,楼梯,镜子里的自己,看到了泰和,嫂子,金嫣,沙老板,都红等等一系列人物和推拿中心的日常,把声音和面容一一对应。小马傲娇的一笑,他没有欣喜若狂的告诉所有人这个好消息,只说自己摔了一跤。

  小马带着小蛮离开了,在大院里开了一家小马按摩店。渐近的镜头,全身,半身,头部特写,面部特写,小马的暖笑让观众的心也颤抖了。被他的笑感动的我也傻笑了起来,是青春懵懂时候,见到喜欢的人那种控制不住自己,装不了矜持的傻笑;是一种约好晚上五点见面,早晨五点就在睡梦中笑醒的状态。最后,小马闭上了眼睛。小蛮给了他心理的光明,但只有把小蛮放进了自己熟悉的黑暗里,才能给自己稳稳的安全感。他是幸运的,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

  而《春风》里的江城却没这么幸运了,送走了王平和罗海涛后,在街边开了家服装店,找了个新情人,过着平淡的日子。结尾镜头扫过街上各色行人,大家都看了眼马路中间内脏外翻的狗尸体,然后匆匆走过。江城也是芸芸看客之一,但他也是马路中间的异类,被别人所看。但他毫不介意,看就看呗,一个漂泊者而已。

  小马和小蛮,江城和新情人,都在非主流的世界里找寻到合适自己的那一份自由,正所谓:此心安处是吾乡。

  对了,想了想我为何对娄烨影片的人会有嫉妒的感觉,大概是影片里的人都是没有理想主义的捍卫者,洒脱肆意追求自由的勇士,然而纯粹理想主义在现实中的宿命是玉石俱焚,灰飞烟灭。他们成为了我渴望却不敢成为的样子,多少有些戾气,所以我嫉妒了。

  《推拿》影评(七):暗处的信号

  《推拿》,英文译名:Blind massage。

  很偶然的机会下看的这部片子,因为刚好离为数不多排期的影院很近,就果断去看了。

  对于处在一个凡事看脸的时代来说,看这部电影,会有特别的触动。

  盲人因为用眼功能退化的原因(我猜的),眼睛会越来越小,眼尾还会往上提,这样造成的后果就是,相对于正常人来说五官会稍显扭曲。那么,在看这一部讲一群盲人推拿师的日常的电影时,我的观影过程其实是难受的。

  尤其是,王大夫和大嫂这一对。

  王大夫还算清秀,大嫂的相貌却引不起好感,他们不是男才女貌,也不是都丑,而是在光明人眼中反差巨大的一对情侣。而且,在大嫂相貌引不起好感的前提下,年轻帅气的小马却也同时迷恋她。可能,仅仅是因为大嫂身上的洗发水香味。

  盲人看不见,相爱自然首先不会是看脸,而且由始至终都不会是看脸,所以即使是相貌反差如此大的一对,他们却也真真切切地相濡以沫,相爱相伴。

  少了对于相貌的迷痴,不说这种爱更接近真爱,而是光明人真的很难做到,这么说来,盲人视乎还爱得纯粹一些,简单一些。蒙去了双眼,会用别的感觉来感知另外一个人,对于盲人来说,爱的信号,是来自暗处的信号,有时候这种信号,或许会比肉眼看到的信号,来得更明亮,更直击要害。

  沙老板爱上沙宗琪推拿中心的院花,客人热捧的美女盲人推拿师——都红。都红稍显哲学意味地拒绝沙老板,她说,你以为你爱我,其实你不爱,那只不过是你的虚荣心爱上的一个概念。她说,盲人感受爱的能力比看得见的人更强,她知道什么是爱,什么不是。

  暗处的信号,是盲人感知另一个人的所有信号,是光明人感知另一个人时常常忽略的信号。

  这是我看这部电影时候所感受到的。

  丧失了视觉交流,他们也没有充分去发展语言的交流,反而我看到里面的盲人,讲话是谨慎的,小心的,不多言的,甚至是温柔的,有时候会像是沙老板那样,爱念诗的,像都红那样,是个思想家。

  在我的生活中,会遇到挺多的聋哑人,聋哑人给我的感觉大多是健谈的,不过这也可能只是我看到的那部分,他们会手舞足蹈的表达,迫不及待地交流,常常一群聋哑人聚在一起,旁若无人地舞动他们的双手,说着一些正常人看不懂的语言,他们是没有防范的,因为他们讲着一些正常人不知道的密码,他们甚至显得更高级。成功引人注意,却也让人猜不透。

  盲人不是这样的,他们处于更弱势,光明人在明处,盲人在暗处,盲人觉得光明人的世界,是危险的,藏着伤害的。

  大嫂跟王大夫在一起的时候,大嫂问王大夫,你说,我们是几个人。当时整个画面很昏暗,那个时候我还脑补,我靠,难道还有很多别人在床上吗,哇塞,盲人这么混乱搭(X.X)。

  王大夫说,一个人。我就瞬间明白了,盲人和盲人相爱,他们是更紧紧相依的,黑暗的宇宙中,他两是一体的,相通的,一起对抗外面的世界的。

  《推拿》影评(八):诗意浪漫和残酷现实

  只有娄烨能将诗意浪漫和残酷现实如此无缝对接成了电影《推拿》。

  以前常说,某某受党教育多年,而像娄烨、姜文、宁浩、方励这些老运动员们,则是受电影局教育多年,他们依然有力,只是更懂得表达,懂得战术。通过,拿龙标,你想说的才有意义。唯一可惜的是黄建新,当年也是拍过桌子骂过国骂的,不过好歹还是留下了三个伟大的“三部曲”。

  娄烨的前作《浮城谜事》是一次小品式的探索,而这次《推拿》则是一次全景式的人性扫描。

  毕飞宇的原著小说当然极其出色,它成功地打通了盲人与所谓“健全人”、喜剧与悲剧、通俗小说与经典文本、小众题材与大众观感等内容与形式的种种界限,几乎每个人物都有光辉的人性,也都有为活下去而计算的欲望,他们的心理活动成为一个种动作,无力又有力,一种独特的语言,隐秘又嘹亮。

  鉴于之前有过改编的舞台剧和电视剧的经验教训,以何种基调述说和怎样表现这个“不响”的感情世界,是我的疑问,也是我对娄烨的期待。

  聪明的娄烨其实是用我的第二个问题回答了第一个问题,即放弃原著中相当精彩的勾心斗角,而将重点放到他们的情感生活,也包括性生活。

  担纲本片的专业演员中我最喜欢秦昊和黄轩的表现,不过他们还是太帅了,郭晓冬和黄璐应该还可以更好,梅婷还是太漂亮了。都红也漂亮,但应该还是气质更胜。

  几位盲人演员则都很出色,当然赢得金马奖最佳新人的张磊确实表现流畅,金嫣、泰和、张一光却也并不输她。

  我是和二十多位盲人一起看的,电影放映的同时还有一位解说,基本是把剧本读了一遍,包括这群特殊“观众”看不到的动作和表情。我发现,很多我特别激动和感动的段落,他们的反应平静如常,甚至还有小声说笑。这些惊心动魄百转千回天地不仁于他们不过是山重水复疑无路轻舟已过万重山。或许,他们的内心早已百炼成钢,或许,平等地对待他们看待他们才是对他们最大的尊重。

  金马获奖的摄影曾剑确实好,虚虚实实,写实写意,最大限度地捕捉、放大了演员们的优点。

  音乐我觉得比《归来》更应该得奖,结果都没入围,搞不懂的金马。

  对同样获奖的改编剧本我同样有点想法:张宗琪似乎可以不要,杜莉与高唯的斗法似乎也可以相应拿掉,反而金嫣对泰和的一往情深缺乏交代(那个段落实在是原著中的精华和亮色)。

  另外一个对原著的较大改动是给小马和小蛮一个归宿,复明的前“盲人按摩师”,正在洗头的前“洗头妹”,让我们看到了他们的幸福。

  最后说点看片时的走神,这部在民国故都拍摄的当下中国写真,或许最打动评委的是它的真实,以及为真实而做的种种更真实的努力。开始我想,演员里都选了南京的梅婷和泛江苏的郭晓冬,音乐何不叫上李志?想想还是算了吧。

  字幕结尾看到我的前老板,加了黑框的“李明”。无限怀念他。

  《推拿》影评(九):人类,动物,为什么会有残疾

  人类,动物,为什么会有残疾人?

  是人类程序的bug?

  或者我们的凡身肉体这个body还没有找到更先进的替代品?

  我心底一直都倾向于相信上天对每个人都是相对公平的,只有想到残疾人时有点矛盾说服不了自己。

  不要说富二代官二代我觉得在人生这条长河里,相比健康那些差距在上帝看来都是微弱的,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只有24小时,时间是最宝贵的,相比非健全人我们不是"百万富翁"我们是"亿万富翁",相比有人开豪车有人开普通车或者没有车都真的在有人看不见这个世界,看不见五彩缤纷的颜色,不知道自己和父母长什么样这样的差距面前不是天上地下的差距是一辈子也追赶不上的差距。

  我自己觉得非健全人里聋人和盲人是最被不公平的,因为他们无法看见这个社会,听不到美妙的音乐。有时候快乐多少就和心的大小一样,心有多大快乐就有多大,当小马恢复微弱视力后就像拥有了全世界,笑容藏也藏不住,黄轩演的不错,里面所有演员都演的很真实。

  《推拿》影评(十):撕开的世界 闭上的眼

  撕开的世界 闭上的眼

  小雨,北京三里屯。我举着长伞,在天桥下的霓虹车流中攥着几张电影片张望。通常别人看电影迟到,我总愤愤。但对这次我等的人,我只有微微不安。

  许久我手机灯亮,我叫电话那头的他把手机给司机。司机讲清楚东西位置,我快步走到跟前。20岁的周冬,一身素净的防风外套,系着米白色围巾,推开车门下来。我拍拍他的肩膀打招呼,他给我一个歉疚的微笑,迟到因为学校门口拦不到车。这次,他没有拄着导盲棍,而是拉着女友的小手,尽管那个女孩也几乎全盲。

  第一次见他,是两个月前,在他兼职弹钢琴的饭店附近的地铁站。视力极其微弱的他在入口的花瓣形园圃里左碰右撞,我走过,又折返回引他进站,如此结识。今天,讲述盲人悲欢的电影《推拿》上映第二天,我领命写一篇稿子,想起他。

  进影厅已经开演,偌大影厅里隐约是满满坐客。周冬和女友有些兴奋。他们感受不到周遭漆黑环境,甚至有点大声地问我演员是谁、谁在说话。听到其中一个盲人的名字,他们都惊呼了一下。原来盲人的圈子并不大,按摩圈的他们也熟悉。开始的五分钟,周冬听音儿猜,演员里谁是真盲、谁是演的。他说,哪怕演得再像,真盲人从语气可以听出来。我讲,那你讲话就很标准啊,哪里听得出来?他笑。

  《推拿》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商业片,娄烨把这部戏放在旧都南京的弄堂,他一贯的手持摄影法,叫人觉得那像故乡巷子,戏里的天空也灰蒙蒙总在落雨。每次场景转换,或者新人说话,我都会压低声音,给小周说戏。比如,现在又回到按摩院,是一只手,在别人后背上轻轻按摩,如此如此。而小周再转过头,告诉他女友这些。

  演到盲人去发廊找小姐、演到一群盲人拦不着出租车、演到一头撞到电线杆,周冬都会小惊讶:电影和现实一模一样,我就知道有三四十岁的男性按摩师,没有结婚,沉溺于找小姐。

  影片里有一幕场景在阴天的室内。大概感觉到了光线变化,小周问我,这么暗你们怎么看得见?

  娄烨的戏里,常有股叫人憋着的压抑感。在《推拿》里,不能接受失明打击、以碎碗瓷片割破脖子的小马;以菜刀剖腹,血淋淋喝退讨债者的郭晓冬;吐血又拦不到出租车的沙院长。这几幕,普通人看得不忍,我身边的他们更煎熬。娄烨曾说,“这是一个关于听的电影,声音优先的姿态。”但片子里一刀刀用力割在身上的声音,在看不见的人联想起来,恐怕感受比看见鲜血更可怕。小周的女友别过头,蜷缩着侧脸对着荧幕。

  片子结尾,娄烨乖乖给了成全和圆满。复明的小马开了一家“小马推拿”,沐浴在阳光里,他和发廊妹小蛮终成眷属;小孔和郭晓冬幸福长相厮守;沙复明提前过上老年人的生活,每天与老人们跳跳舞。但直到走出场,那股子悲并没有散掉。周冬看起来还好,那姑娘说,盲人真的是太惨了。我安慰她,娄烨那家伙不过把大招往戏里使,只是剧情安排。但我心里知道,现实里的苦哪里会少。入夜寒风凛冽,我们躲到星巴克。没有座位,就在吧台边站着。周冬知道我拿着采访机,他懂事地转圜:这片子让更多人关注盲人真实的就业、情感等问题,让大家更关注我们,挺好的事儿。

  送完这两个孩子回校,我开始写稿。其实看之前,我心里大致就知道这部电影的调调。三个小时前,坐在我对面的就是娄烨。上海出生的他,有南方男人再老也抹不掉的斯文素净,黝黑的脸、细长的眼、短发干练。说这部戏,他提到两个字最多:障碍,让普通人感觉什么是视觉障碍、什么是身体障碍、怎么去面对障碍。他也不讳言别人对这部戏“重口味”的评价,说浓缩到两小时,重口味会有一点。

  面对话筒,娄导举重若轻。他本就不是在意话筒的人。倒是这次拿得金马奖最佳新人奖的盲人演员小孔,就被我抛出的第一个问题梗住。我问她拍戏哪部分最难,她说“就那…两部分”,然后就涨红脸,一个字说不出。

  戏里小孔其实有漂亮的句子。在突然停电的时候,她牵引着视力健全的前台服务员下楼。她说,“眼睛是有分工的,一部分眼睛看得见光,一部分眼睛看得见黑。你还是跟我们走吧。” 真实生活中的小孔是小儿按摩师,她一天要为六、七位患儿做推拿,经常要工作十几个小时。

  娄烨讲,这些盲人演员本就来自各个推拿店,演完了、拿奖了,也还是各回各家,继续老本行。倒是小孔一旁说,我不想回去做推拿,我一直就不喜欢推拿。她说,她更喜欢和声音有关的工作,甚至有机会想当电台主持人。其实谈何容易。视力限制使得盲人的就业渠道相当窄,有八成多的盲人从事与按摩相关的工作。人生太多不同,仅仅因为一双眼。

  比光更亮的是心灵,比夜更黑的是眼睛。当眼睛都不再拥有之时,拿什么去感知光影的交错。片尾曲叫《他妈的》:“我深爱的那个姑娘,她一点一点吃掉我的眼睛,我的世界,只剩下红色。”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