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推拿》的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推拿》的观后感10篇

2017-12-06 22:42:3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推拿》的观后感10篇

  《推拿》是一部由康洪雷执导,濮存昕 / 张国强 / 李菁菁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推拿》观后感(一):大家都一样

  《推拿》的故事本身并没有多少新意,内容平常。只是故事的主角是一群盲人。这个平日里鲜有接触的群体,在我们脑中的形象大多是充满悲剧色彩,在社会各界帮助下,自强自立地生活下去。可是,在《推拿》中展现的却是另一个样子。他们和普通人一样,就像身边的好友、同事、家属。他们的生活琐屑、家长里短,和我们每天烦恼的生活一样。因为他们也是社会的一份子,是这社会的一份子,就必然参与其中。而社会之中往来的那些事,就是我们的普通生活。所以,盲人也是平常普通的。

  你会同情一个普通人吗?

  你会可怜一个普通人吗?

  你会悲悯一个普通人吗?

  不会,是因为他们不需要。

  所以,盲人也不需要。

  太多的健全人在盲人身上反而会选择性的失明,只能看见那些只是因为他们身体上的不足,将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悲剧放大,遮掩了盲人本身普通生活的精彩。在他们看来,盲人的自强不息、艰苦自立是他们的一碗心灵鸡汤,在自己人生不如意的时候拿来一喝,便自我安慰道:“残疾人都这样,我还怎么能不好好生活下去。”有需要升华一下灵魂的时候,再去残联做一天的志愿者,便能立马获得心灵从上至下的洗涤,仿佛如天使般不染尘埃。

  这些单单从自己内心满足考虑的健全人总是觉得自己替别人做了什么,别人就一定会感激。其实,他们的这些行为对于那些生理不足的人并不是帮助,而是一种伤害。在这些生理不足的人面前,他们心里不由自主地会产生一种高大感,这就使得他们的行为都建立在一种不平等的心态上,因此这些行为便不会真正地给他人带来帮助。只有将自己放到与他们一样的高度,从那些生理不足的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才能真正找到他们需要。这不仅是在对于那些生理不足的人,对待任何一个我们想要帮助的人都应该这样。帮助他人不应该是想当然,否则帮助的只是你那颗空虚的心。

  对于生理不足的人来说,他们不需要将自己的缺陷不停展示给别人看。比如盲人,视力的缺陷并不意味着其他方面的缺陷。或许在某些方面,他们不为表象声色美丑所惑,比健全人更能感受这个世界呈现的喜怒哀乐、人情冷暖。他们的自强自立为的不是为了报恩感激社会帮助、亲友支持,而是为了自己。作为一个社会人,就应该努力的生活下去,没有为什么。他们只是做了自己应当做的。

  所以说,大家其实都一样,在社会中努力认真地生活着。相互扶持,只为过得更好。

  ====================分割线========================

  手是盲人的眼睛,用手触识盲文,用手比量大小,用手交流情感

  当孔佳玉登上火车,终与王泉喜结连理,两只手相互摩挲时,我的眼睛和他俩人同时湿了。

  两只手紧握在一起,用力握住,轻抚到重捏,感情的含蓄到爆发完全通过手的动作表现出来,真的让我很惊喜也很感动

  《推拿》观后感(二):南京金陵中学 对面的盲人按摩店

  2012年6月份,我去南京出差,办完事后顺道看望一个同学。他跟我说的那个地铁站我记不清了。好像是跟北京的一个地名一样,到了那里他跟我讲怎么走。当时说的就是找金陵中学的对面,他在那里上班,盲人按摩院。

  他是个盲人按摩师,视力0.01,高二的时候开始视神经萎缩。后来就什么也看不见了,再后来就退学治病了。想想当时我们搞捐款、聚在一起给他打气、还煞有其事的说着以后我们上了班就算一个人拿出一点工资,也能够他的生活。高三的时候他跟家人四处求医,离开了学校,也离开了我们的视线。再知道他的消息,我已经在北京上班了,另外一个同学说他要来北京。我们约好了一起吃饭。后来才知道,他是和她的女朋友来北京考试的,一个盲人的什么证书。他的女朋友全盲,没有光感。小时候4、5岁的时候就全盲了。

  就像电视里说的,想起他们的时候。我总是唏嘘感慨,同情感油然而生。也只是这样,过后我会投入自己水深火热生活中,直到下一次的唏嘘。

  当我走到金陵中学的对面,他已经在等我。我们先进去他们店里,坐下来寒暄起来,说说他什么时候回的家、家人老人身体好不好之类的。过了一会,他媳妇下钟了。她能径直的走到我们对面的沙发坐下。对他们来说,熟悉的环境很重要。她媳妇很热情,很开朗。就像我前几年见得时候一样。同学特意请了一下午假,等我,陪我。并一定要晚上请我吃饭,我说我来请他,可以报销的。他坚持认为到南京,应该他请。

  我们坐在店里的沙发上聊天,等着吃晚饭。我意识到,来的太匆忙,至少该带点礼物什么的。就在门口买了好多樱桃,给她媳妇吃。我们去了他们的休息室,半地下的。很窄,格局跟电视里差不多。就是桌子上多了电脑,基本上每人一台。我当时就很诧异,他们要电脑干嘛。更惊讶的是,基本上每人都有QQ。

  后来,我们聊到结婚生子的事。同学说他们要不了,我说为什么。他说,两个人在南京挣的太少了,买不起房子。最关键的是,他媳妇不敢生,害怕孩子和他们一样看不见。知道现在我都没想好,应该怎样接她的话。安慰?鼓励? 我不知道

  也许是巧合吧,电视剧的故事发生在南京。还在金陵中学的附近。我没有看原著小说,只是感觉这个电视剧很有诚意,很有诚意。就像斜对面的按摩店里的一样,生活着

  《推拿》观后感(三):说说几个新加的人物

  第一是牛三勇,高唯作为推拿中心的前台,在原著里并不出彩,除了和金嫣的感情,与金大姐因为饭菜的矛盾冲突,就不剩什么了。电视剧里不仅保留了这些,还把讨债的牛三勇巧妙地安排为情侣,上演不落俗套的对手戏、感情戏。可以说,牛三勇是电视剧改编最大的成功,人物有来头、有去处,性格有缘由、立得住,有必须的冲突属性,要债,打架,耍横,为朋友两肋插刀,是撑起电视剧后期冲突的主要力量。在一帮盲人担当主角的世界里,一个健全人是非常有利于加快剧情的发展的。在和高唯斗气、怒斗混混挂彩、搞定两起诈骗案后,这个角色活了。在《推拿》贴吧中网友自行投票选择“最喜欢的男角色中,李博饰演的牛三勇高票率当选最受欢迎男角色。实至名归

  第二是韩秋霞,仅次于牛三勇的角色,甚至比他老公更出彩。赵倩是个名不见经传的演员,却有扎实的功底。一口武汉话抢了很多戏,敢爱敢恨,狡猾,小气,爱钱,爱家庭,也爱面子,集合了一个中年妇女所有的优缺点。在张宗琪和沙复明之间,的确需要这样一味药材,调理若即若离,合作又斗争的关系,她可以是引子,是由头,也是调和油。

  第三是崔云,连同吴和平,这是一对让人难以接受的人物形象,虽然可以互为因果——吴和平的狠毒猥琐造成了崔云的软弱小心。但是只是作为沙复明声音备胎的崔云,是如何占据几乎是女一号的角色的?换言之,视野能力和技术都是超一流的沙前辈,是如何“看”上毫无性格光芒的崔云?一个以毫无原则的乞求和逆来顺受生活着,一个毫无节制和顾忌的自由侵害着。再退一步说,以毕飞宇的笔力,会写下一对这样根本立不住的人物形象吗?我认为一部反映盲人世界的作品里,发生了连盲人世界都不存在的丧失尊严、歧视侮辱的可怕现象,这样的正常人是不正常的,这样的过度戏剧化没有什么艺术价值。随着剧情推进,观众自然恨不得掐死吴和平,但并不觉得崔云有什么值得同情。哀其不幸少,怒其不争是真。我认为给沙复明嫁接的这段感情纠葛是失败的,除了怜悯、帮助和不靠谱的对爱情的自我想象(哪怕只是声音),再没有了其他。

  即使这样,这部电视剧拿下今年所有电视剧高分:8.6分。甚至还是央视一套黄金卫视的电视剧。然而,从真挚动人的角度判断,我固执认为原著要比电视剧好不止8.6倍。所以,各位看过电视剧的朋友一定要看原著,附带链接: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4304993/

  《推拿》观后感(四):看不见的命,才是存在的

  很好看的片子,真实露骨。

  如果不是前台和黑帮之间的爱情故事拉低了正片的质量,我是要打五星的。

  我印象最深的便是王泉。

  开篇,看似憨憨的他搂着个如花似玉女友,对她描绘着一个又一个大饼,乐的女友开开心心

  尽管孔佳玉有一些世俗和小心眼,但她绝对不是王泉的对手。

  回到家里,准备参加弟弟的婚礼,却被告知婚礼已经举行。

  瞬间两人明白,他们不愿意这个瞎子出席自己的婚礼,尽管多年来都是他给家里提供经济支持。

  婚礼举行后,他轻描淡写地说,本来准备了礼金,看来也是不必要给了。

  他知道家里人长期将他当成挣钱的工具,而他能做到的报复便是,不再提供经济支持。

  在一个家庭里,长期受到排挤和剥削且带有残疾的王泉,从小独立生活,他懂得如何讨好家人,他需要家人的温情

  印象最深的便是他肉偿弟弟的债务。

  弟弟欠了赌债,他凑齐了钱,临终却不舍得还。便在身上狠狠划了两刀,看得人惊心动魄,正如哪吒割肉还父,割肉的过程中实际也是对于父母的深深谴责,我还肉了,你还好意思剥削我吗?

  割完肉,回家对孔佳玉说,因为舍不得把钱拿出来还,所以割肉了,那钱是要留给你买别墅的。

  这个动作真的一举三得,惊心动魄,这个王泉并不简单

  结尾时,里面的一个小女孩不小心碾断了手指,老板问他,这可怎么办?

  他说,命,是看不见的,却是真实存在的,你算不到下一次会发生什么,变化才是永恒的。

  分析后,他指出,如果要帮助小女孩,需要做到两点:

  第一,不要和任何人说起,她手指断了,这样她即便离开按摩店也能生存

  第二,可以练习足疗,让店里其他人把足疗的活给她,这样就没有竞争了

  《推拿》观后感(五):好享受此刻等待你来的每分钟

  唯一一部看完之后总是忘不掉却又让人没有大喜大悲大彻大悟的电视剧。但是脑海里总是回荡着一个个身影,或许这就是一种春华秋实的踏实感给人的抚慰吧。也许这是很多人都应该好好去感悟的剧,可惜他永远不会有偶像剧那样走红,太真实太踏实,太需要耐心的东西总是不如绝色外形,爱恨深刻,纠结复杂,阴狠算计来的有爆点。

  从原著接触了推拿这个故事,原著里大量奇幻的联想和丰富的内心活动构筑了人物血肉,有些晦涩和灰暗的人性冲突在电视剧里被弱化了许多,盲人的世界少了人性走不出的狭隘怪圈而被填充了温暖和谐的亮色。

  并不是很赞同原著里的人物设置,人物圈子联系太紧难免显得牵强和过于封闭,而小说里加进了崔云婚姻的纠葛和牛三勇黑道的牵扯反而更像一个真真实实的社会。没有圈子是可以孤立的,总是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和其他的社会团体保持连接和相互满足。

  故事的人物哪个单独拿来说都够丰满和立体,但缺少能够让人记住的独特性。而构成一个围绕推拿中心存在的小社会,则是一个很绝妙的点子。整个片子,留下最大的感触是平实,第一次体会一个流水一般平淡无奇的故事却带给你无法忘却烙印的神奇感受。这就是真实的力量,真善美的力量,无需倾国容颜,无需华服美饰,无需跌宕曲折,无需惊天动地荡气回肠,只是翻看一个个复制一般的日子,就留给你无数的感知和震撼

  所有的人物就像你,也不像你,就像邻居家的大婶,看门的大叔,卖菜的老王,隔壁的年轻姐姐,刚出门路过的民工叔叔,他们中发生着闺蜜家父母有偏又向,姐姐妈不同意她男友,自己有一个不争气亲戚,李大姐下岗自强不息开小吃铺的平凡故事。

  盲人的世界在相同的看不见的种子之上,结出姿态各异的心灵之花。

  ---老沙博学练达,成熟丰富,处事有分寸,做人情商,靠着人格魅力凝聚起一个推拿中心,实体是一个推拿中心,而实则是以老沙为中的一个群体。经过了各种波折,他坚强的去面对,不逃避不软弱,平淡踏实的走着他悲凉又成功的人生。最后和崔云组建家庭是他心灵完满的实体化,突破他的禁锢,就走出了一个灿烂。

  ---王泉又是一种风格的人生,他的智慧相比于老沙要朴实和本分,没有算计的头脑和旁征博引的口才,他的智慧是做出来的。出问题了,踏踏实实去扛,用血用肉用汗去扛,笨拙而有力。一个传统的好人,不会标榜不会说话,亏欠不得别人,生活可以欠他,他却永远没有那种能够预支生活的狡猾和精细。每次看着他遇到问题嘴唇不自然的抖动,下撇的嘴角,不安的眼睛,你又怎么忍心看生活辜负他。

  ---很喜欢看张一光的戏份,他的调侃每次都能让人笑死,无比实在的语言风格加上一定深度的人生阅历,他的看得透彻是建立在生活的摔打上。看着小年轻的爱恨情愫,看着推拿中心的模糊前景,他要急死。爱管闲事的热心本性,还未脱离山村的乡土习气,总是忍不住唠唠叨叨,不打紧还总是说着要害,无遮无挡,戳得人总是没有人愿意搭理他。

  ---小马在剧中显得稚嫩纯洁,没有过多的剧情张力。一个少年的困惑的心声,他的人生难题是闭锁的心灵和抹不去的对母亲的情怀。少年的眼睛,看到的是张扬青春繁荣前程,可惜十年的失明,让他需要成长的洗练去弥补这段灰暗的不同步,还好复明带给他了新的希望。

  ---牛三勇无疑会受到最多的喜爱,这才是平常观众最喜欢的角色设定,没有因为失明带来的人格难题要去突破,有着身在江湖的身份和人脉,有着闯荡社会需要的情商和精明,而偏偏有着正直侠义善良的本性,豪爽干练的处事风格推动了很多的情节发展。由对沙复明崇敬而连接的关系,自然得当。

  ---死心眼而自卑的曲芒来总是让直爽的人有掐死他的冲动,还好有金嫣死心塌地的爱情,去浇灌着他怯懦的心灵。一个豪迈有志气的医生,一个听话的病人,不失为一个好组合。

  ---不算是很欣赏崔云,懦弱拘谨的悲情女人,只有在保护孩子时候偶尔能看到生命的热力。不过好在她有踏实耐磨的韧劲和温柔本分的天性,有了守候的家庭倒也能从生活的荒地上种出平凡的花。

  ---有趣的韩秋霞,也喜欢她说话的方言,给电视剧加了无数的喜感。这个泼辣算计的精明妇女,真是武汉女人的典型写照,让人恨死又不能没有她。随时都能战斗的强硬嘴功,善变识时务的在社会摸爬滚打的适应性,当她面对失去一切的老公时,强硬忠实的生活作风让你不得不对她肃然起敬,你打不倒她的。

  ---小孔在剧中有着乖乖女的出身,她是每一个剧中都少不了的邻家女角色,想着该想的事,烦着生活的琐事,没有魄力眼光和城府肚量,做不了传奇,守着家庭和爱人,才是一个女人最踏实的宿命。

  ---都红是并不是那么有存在感的角色,性格温顺乖巧,内心倔强善良,纯洁青春是她最大的担保和财富。

  ---金嫣是一个有意思的角色,她独立勇敢,有自己的人生哲学,个性直率果敢,没有一般盲人的自卑和自尊交织产生的小心翼翼。如一朵红玫瑰,非她青睐的她会扎你的这么一个鲜明的姑娘,只是她把生命的着力点放在了爱情之上,却又偏偏爱恋这种温柔深刻的男人,那赢得爱情必然是她的一个要攻克的难题。

  ---最最喜欢的角色就是高唯,正直严谨的有点过了头,严格遵循给自己规章制度,对生活和工作都有着高标准严要求,独立严肃地外表下讨喜的在于她不依不饶却又不世故圆滑,是非分明而偏偏率真爽朗,在一大票精致市侩的现代女孩中独树一帜,个性鲜明。打得过流氓,撑得住台面,聊得起思想,你又怎么能够不爱她。

  除了角色,剧中有暗藏着丰富的社会问题和人生智慧。高唯维护盲人的利益却屡屡受挫,阻力不只来自行业惯例甚至是来自被保护者盲人本身。生理缺陷注定在心理上划出一道鸿沟,自动隔离的群体定位,盲人和健全人的世界相互交织,有着脆弱的平衡,敏感而易碎。健全人的爱心捐款,慈善演出,慰问作秀是否真是盲人需要的,是否真的贴合他们的生存需求和心灵状态,都值得我们调研反思。满腔的爱和善意,要以恰当的方式和合适的时机给出才是最正经的事,拒绝被善意绑架,拒绝被愧疚窒息,活在同一片蓝天下才能不是一句口号。

  电视的配乐很绝妙,美丽敦和,徐徐善意让人如沐春风。歌词委婉诗意的贴合了盲人的心灵渴求。台词说,盲人最需要的是耐心,也许在纷繁社会中,漫漫人生中,我们都需要的是耐心。心气高,心思灵,脑子精是好多现代人的状态写照,但是平凡的人生还是会在90%的人身上上演。

  你要学会很耐心很坦然的去摸日子,不要怕也不要束手束脚。

  你要学会走得很自然,花开花谢,日子流水滑过都是自然。

  日子就是这样,你急不得你走不得你逃不得你抓挠拧掐其实都没有什么用,日子该怎么悠然自得还是怎么悠然自得。命里该有的会慢慢来,命里注定的都不知怎么的会走一圈回到你身边。

  不如坦然踏实本分守己,保持好的心态不需每日保持巅峰但是安然平和度日,对生命抱有最本分执着的热情,珍惜一个个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日子,用这样的方式去品尝你的人生。

  《推拿》观后感(六):一如常人,是《推拿》从小说到电视剧不变的魂。

  作家毕飞宇的成名作是《玉米》系列,看似平静的笔触下尽是女性的残酷生存。这一度成为了毕飞宇的一种风格,故事平和,不动声色,却满怀着浓烈的黑色意味。

  在《推拿》中,毕飞宇展露出了作家的另一面,温暖的那一面。故事的主人是一群人,一群以推拿作为工作的盲人。他们的眼前是一片黑暗,人生却是五彩斑斓的。

  值得一提的是,毕飞宇并不刻意地去放大或者缩小盲人生存的沉重,但是黑色不也是五彩斑斓中的一种颜色?但与毕飞宇的前作们不同,《推拿》的整个故事是暖色系的,这是一群自尊、自重也自爱的人。

  小说长于心理,影视则长于画面。在电视剧版的《推拿》里,你不会看到小马独处时,那种汪洋恣肆的心理狂想曲,但你会看到小马本人,一个带着腼腆笑容的大男孩。

  如果说小说与电视剧版有什么区别,看小马的故事就足够了。毕飞宇在小马的身上,出格的使用了非叙事性的浓烈想象,小马的爱,他的困惑,关于嫂子的欲望,如此种种。所有的想象都是不现实的,超脱的,但落实到了荧幕上,就变成了一个具体的人,在琐碎的工作和生活中,在行动和语言里。

  在小说里,最为精彩的是盲人们的心理描写,他们的自尊和自卑、自爱和自怜。在毕飞宇的笔下,一位盲人推拿师在与同事、在与顾客们的交流中,时而切实功利,时而不切实际。这其实正是小说的魅力,在平静的描述下,毕飞宇创造了一个包括但却超越了生活的精神世界。

  从小说到电视剧,心理想象变少了,它们都在人物的一言一行中。务虚的精神世界则被落实到演员们的表演上。濮存昕、张国强、刘威葳等人奉献了国产剧少有的群像表演,他们举手投足各有风格,但又出奇地保持了身为盲人的一贯性。

  导演康洪雷显然是有意识地让人物以群像的方式来呈现,濮存昕依然是他的中年魅力男,张国强则选择了略微夸张的表演。电视剧不同于小说,说到底,故事要依托于人物而存在。在剧中,沙复明或者王泉们,都落实到了一个个具体的人。

  沙复明(濮存昕饰演)是《推拿》的灵魂人物,他固然是推拿院的老板,但更重要的身份则是带领人。正是沙复明的业务和运营能力,才让故事发生的背景是稳定的,不同于小说的点到即止,编剧陈枰大大扩展了沙复明的人生故事,一方面他是精明的老板,也是盲人们的主心骨;另一方面他不卑不亢的行事风格,让他不受限于自己身体的残疾,能和常人一般去追求事业和爱情。

  剧中的王泉(张国强饰演)是串起故事的主线,他未必最出彩,但却最丰富。烂俗一点说,这是个接地气的盲人。不同于沙复明的理想化,王泉更像是个生活中的人。 他的喜怒哀乐,他与爱人(也是一位盲人)、家人、同事、老板的关系,他的善良、勤奋、踏实又带着小算计的性格,都更符合我们的想象。

  这不是一部以奇治胜的剧,故事像是流水般平静或激烈,正是演员群体的妥帖,才使得这个故事成立。盲人师傅们本来都带着自己的故事,倘若不以猎奇眼光去看待,他们的爱恨情仇也无非就是我们生活的鸡毛蒜皮。

  在小说中,毕飞宇始终保持了一种平视角度,不是居高临下的猎奇或者挖掘,也不是一味拔高到仰视他们的奋斗不易。这一种平视的立场,也被带到了电视剧里,你可以撇开他们的盲人身份,他就是讲述了一群人生活的酸甜苦辣,一如常人。

  而一如常人这四个字,正是《推拿》从小说到电视剧不变的魂。

  @新京报

  《推拿》观后感(七):浪漫与现实的完美结合

  用了三天的时间追完了这部电视剧,这是我继追《士兵突击》之后再一次的心潮澎湃,充满热泪与微笑看完的又一部剧。从士兵突击到团长到推拿,康洪雷导演就像习武之人,修的不仅仅只是武技,还有内力。

  有人说舞剧和电视剧的结合感觉跳戏,但我却觉得到位极了。若要看懂了肢体的语言,不比从嘴里说出来的更具震撼力吗?何况,《推拿》的台词也精彩绝伦,情节的设置更自不必说。你以为盲人的生活会是磕磕绊绊的一团乱麻,但他们早已克服了这些环境障碍,他们反而比明眼人更能洞悉人内心的波澜。他们谦卑却有骨气,过度的敏感让他们每个人都在情感上徘徊辗转。

  金嫣刚出场时,那股子生鲜劲猛又超凡脱俗的气质,让我一度误以为她是个危险人物,可是又见编剧对她的偏爱,台词如此富有哲理和诗意,她的风骨显露无疑,表演上,金嫣突出了自己硬气的脖颈,每次说话,理直气壮,自成一系的逻辑完美的无懈可击。她是为爱而活着,而多少明眼人,又为了活着而忘了爱呢?她为了自己心中的杜鹃啼血而来到芒来的身边,芒来却又是个卑贱到土里的男人,他的沉默被金嫣误以为是神秘,他的逃避被金嫣误以为是拒绝。那一句“我实在配不上你”,打碎了金嫣所有的幻想,但更难能可贵的是,摸到了芒来的心之后,金嫣依旧选择爱下去。从前,她爱的是自己的爱,后来,芒来爱的是她的爱。

  孔佳玉,刘威葳真不愧是个擅长扮演“内心纠结的女性”角色。她的头颅永远高昂,似乎拒绝外界的一切,因为她早已对一切自有主张。对王泉有任性的拒绝,拒绝他的软弱和对家庭的妥协,对父母有娇气的拒绝,拒绝他们过度的担心和强硬。她说她是金牛座,掉进钱眼里的星座,她爱钱,因为每一分钱都是她和王泉捏了无数双脚,敲了无数副肩攒出来的,她更爱王泉,她用手摸索着王泉的大鼻子和大嘴巴,把他的头用劲地掰放在自己肩上,安慰他,像个母亲。刘威葳的手和脖子,是她在这部剧中最大的特色,也更印证了动作比语言更吸引人。

  崔云这个角色最让我动容的就是在前面教儿子坐公交车的段落,编剧设置的真是有心,坐上车还要再换乘一次车,一定要把每个冲突和桥段都做足,这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但是崔云的人物成长弧线似乎不够清晰,她依然只是从一颗小树换到了另一颗大树身后站着,我原本以为她一定能够开自己的面馆,自己靠自己站着。不过,也不是每一个人都想当人上人的,这也是十分合理的设计,有时只能笑叹自己对情节的幻想过于落伍,陷入窠臼。

  韩秀梅真是演的地道极了,金嫣的辣是冰水,韩秀梅的辣是泥土气。她就像是你见到的你身边的那些人,卖煎饼的、开饭馆的、你的妈妈、宿管阿姨。偶尔的幻想情节竟然也让你眼前一亮,原来大妈也是可以像明星一样闪烁的。台词好到爆表。

  只评论了女性角色,她们就像花,花钱的花和花朵的花都是一个字,她们是屏幕上的花,让明眼人看到了盲人世界当中的五光十色。

  沙复明是个必须有的正义大哥哥,虽极力想做到不俗但仍有对金钱的执念,很好,把人物往地气上拉了些。剩下的人物、高唯、张宗琪、马跃、牛三勇、人渣弟弟和人渣前夫,都让人过目不忘,塑造的淋漓尽致。这是群像式的创作手法吗?每个人的矛盾从刚出场就让观众一目了然,但是却玩出了三十一集的变奏和花样,真让我再一次的叹服,做足比做多更好的道理!

  感谢这部剧,让我经历了无数次的内心起伏,若要再盼得这样的好剧,不知又要等多少年。

  《推拿》观后感(八):明媚的黑暗

  擅写女性心理的毕飞宇,其实是个挺黑暗的作家,享有盛名的《玉米》系列,最令人动容的是女性被命运碾压到谷底的激烈反弹。毕飞宇的笔下似乎有一种乖戾之气无法消散,从行文到故事,都散发着一股狠劲。

  在《推拿》里,毕飞宇呈现的却是一种和光同尘的状态。《推拿》里也有缤纷的想象,铺陈到汪洋恣肆,但是更多的是踏实又温暖的现实。《推拿》写的是一群自力更生,也自尊自爱的盲人群像,毕飞宇的笔毫无戾气,也不是居高临下的同情,更多的是满满的温暖,带着敬意的平视。

  毕飞宇笔下的盲人群像,性格斑斓,但又有一致的群体特点。他们多数经历过触底的黑暗脆弱,才有不惧生活的坚强勇气;他们有微妙的自卑感,却又自尊自爱自强;他们乐于助人愿意释放善意,但也会好强不愿输人;他们维系感情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一旦认准了又炽烈燃烧不管不顾。

  盲人不好演,除了要模仿盲人的言行举止,更难的是演出那种略微矛盾的心理状态。在《推拿》里,濮存昕、张国强、刘威葳等人的演技自不必说,就算缪俊杰这样的新生代演员,也稳重妥贴。国产剧少看到成功的群像,《推拿》里的一群演员奉献了国产剧水准线之上的精彩表演,称得上是国产剧群像塑造的一个标杆。

  文字擅长写心理,影像长于表现感触,好比缪俊杰饰演的小马。在小说里,小马有着丰富的心理想象力,是脑中有小宇宙转动的青年,而在剧里,观众更容易被他的腼腆的笑容打动。原著小说是心理,细腻的,耐咂摸的,电视剧则是坦率的,直观的,热烈的。假如说小说《推拿》是在黑暗里写斑斓的心理,那么电视剧版则以明媚的感触拍出盲人的真性情。

  和那些煽情催泪的主旋律不同,有着满满的正能量的《推拿》,有着滚烫的生命热情,也夹杂着油烟味的生活气息。盲人群像的乐与愁、喜与悲,都并不是动辄凄苦的一味煽情。在剧中,盲人们面临的问题,家庭事业,房子股票,都贴近现实,真实可信。

  不做作,不苦情,《推拿》就像杯温暖感动的热茶,值得推荐。

  《推拿》观后感(九):金陵中学对面就是一个盲人按摩店

  2012年6月份,我去南京出差,办完事后顺道看望一个同学。他跟我说的那个地铁站我记不清了。好像是跟北京的一个地名一样,到了那里他跟我讲怎么走。当时说的就是找金陵中学的对面,他在那里上班,盲人按摩院。

  他是个盲人按摩师,视力0.01,高二的时候开始视神经萎缩。后来就什么也看不见了,再后来就退学治病了。想想当时我们搞捐款、聚在一起给他打气、还煞有其事的说着以后我们上了班就算一个人拿出一点工资,也能够他的生活。高三的时候他跟家人四处求医,离开了学校,也离开了我们的视线。再知道他的消息,我已经在北京上班了,另外一个同学说他要来北京。我们约好了一起吃饭。后来才知道,他是和她的女朋友来北京考试的,一个盲人的什么证书。他的女朋友全盲,没有光感。小时候4、5岁的时候就全盲了。

  就像电视里说的,想起他们的时候。我总是唏嘘感慨,同情感油然而生。也只是这样,过后我会投入自己水深火热的生活中,直到下一次的唏嘘。

  当我走到金陵中学的对面,他已经在等我。我们先进去他们店里,坐下来寒暄起来,说说他什么时候回的家、家人老人身体好不好之类的。过了一会,他媳妇下钟了。她能径直的走到我们对面的沙发坐下。对他们来说,熟悉的环境很重要。她媳妇很热情,很开朗。就像我前几年见得时候一样。同学特意请了一下午假,等我,陪我。并一定要晚上请我吃饭,我说我来请他,可以报销的。他坚持认为到南京,应该他请。

  我们坐在店里的沙发上聊天,等着吃晚饭。我意识到,来的太匆忙,至少该带点礼物什么的。就在门口买了好多樱桃,给她媳妇吃。我们去了他们的休息室,半地下的。很窄,格局跟电视里差不多。就是桌子上多了电脑,基本上每人一台。我当时就很诧异,他们要电脑干嘛。更惊讶的是,基本上每人都有QQ。

  后来,我们聊到结婚生子的事。同学说他们要不了,我说为什么。他说,两个人在南京挣的太少了,买不起房子。最关键的是,他媳妇不敢生,害怕孩子和他们一样看不见。知道现在我都没想好,应该怎样接她的话。安慰?鼓励? 我不知道

  也许是巧合吧,电视剧的故事发生在南京。还在金陵中学的附近。我没有看原著小说,只是感觉这个电视剧很有诚意,很有诚意。就像斜对面的按摩店里的一样,生活着

  《推拿》观后感(十):毕飞宇小说《推拿》与央视同名电视剧之比较

  将文学作品用光影的形式进行表现,一直是电视作品和电影作品被更广大受众所熟知的重要方式,每一种传播媒介都有其自身的优势与劣势,两种不同媒介间的改编也都应考虑这些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做出相应的调整,即使讲述完全相同的故事,各媒介形式也不能奢望获得所有受众的认可,在本文中,笔者将比较毕飞宇的原著小说《推拿》与央视同名电视剧,以期读者和观众对此获得更直观的认识。

  从叙述角度而言,电视剧《推拿》最大的改动,是将原著中的主角王大夫换成了沙复明,由他而展开了一系列人物关系,将戏剧冲突由推拿院员工之间的矛盾换成了推拿院几个重要人物的家庭矛盾,也就是说,将矛盾斗争放置在了“外人”身上,从这个层面而言,充分体现了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理念。(>^ω^<)

  将内部员工(特别是女员工)的勾心斗角基本去掉,让大家的生活、工作环境形成一派和气的局面,甚至几位姑娘偶尔用“嬷嬷”“小主”互相称呼,也反映了导演把握“潮流”的追求,台词、剧情均未被优秀的小说原著所限定。

  原著一开始就详细讲述了王大夫在深圳的生活及由此感受到的金钱的诱惑,也细致描述了他与小孔之间的情感发展,而这部分在电视剧中仅仅带过,这样一来,就使得人物表现比例与角色的轻重相吻合了。另外,原著中,王大夫的母亲非常市侩,而电视剧中的王母则要细腻慈祥得多,这想必是导演考虑到坐在电视机前观看这部电视剧的观众中,有不少是家庭主妇,这样的改编更容易引起母亲们的认同和共鸣。

  不管是小说还是电视剧,其中被主要描述的年轻员工,除了小孔和王大夫,就是金嫣与徐泰来(电视剧中叫曲芒来)了,“芒”音通“盲”,这种谐音的使用,在中国文学史上,《金瓶梅》和《红楼梦》是为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小说版《推拿》的“沙复明”这个名字就是个有意思的反讽(毕飞宇在原著中曾进行了相关描述,详见200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推拿》P35),就电视剧版《推拿》而言,这体现了导演通过人物姓名揭示人物命运的诉求,除了保留了沙复明的名字,由徐泰来到曲芒来,人物姓名的变化,也更增加了人物的悲凉感。而影片中吴和平一角的设置,也通过他的名字起到了讽刺的效果。

  小说用了一整章讲述了芒来(在下文中,笔者会将小说中的泰来也用芒来进行表述)的情史和金嫣由此产生动力从大连前往南京寻找她“命中注定”的爱人的经历,还用了一整章来描写金嫣对于婚礼的想象,而在电视剧版《推拿》中,则仅仅通过简单的平行蒙太奇介绍了四个人物(金嫣、芒来、王大夫、小孔)对婚礼的看法,这样的安排,显然是为了为导演增添的内容留出发展情节的余地。

  电视剧版《推拿》去掉了原著中的厨师金大姐,将这个角色设置为老板之一张宗琪的妻子,由此引出了一对夫妻日常生活中的有戏剧性的部分,藏私房钱、憧憬买别墅、为孩子的学习成绩担忧……这些似曾相识的场景天天都在每个普通家庭中上演。

  原著中芒来的初恋女友小梅离开后就杳无音讯了,而电视剧版《推拿》中,邓晓梅的归来,则增加了“三角恋”故事的可看性。金嫣去找邓晓梅谈判,金嫣谈话时的霸气与过后的脆弱也增加了人物形象塑造上的层次,如果金嫣真的那么自信,那么她完全不必去找邓晓梅谈判,然而,“这个男人是我的”的信念并不坚定,芒来总是一副优柔寡断的样子,这才更为故事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性。

  在濮存昕的演绎下,沙复明少了些精明多了些温和,小说注重描写了沙复明对于“美”的追求,这其中涉及了两个部分:与向天纵的“初恋”和对都红的心动,影片中设置了崔云这个角色,并用闪回、画外音及心里蒙太奇等方式吊起了观众的胃口:他们二人是不是早就认识?抑或是少年时代的沙复明曾被少女时代的崔云打动了?类似于将小说中的金大姐替换为张妻,这也给了另一个家庭发生矛盾的空间(这个家庭的组成人员为:崔云、吴和平、吴迪、吴母、吴妻)。而让沙复明觉醒到都红的美,不通过“剧组进驻”的剧情,而是采用一个瘫痪老头对她上下其手来完成,既增添了老头“为老不尊”的喜剧感,有一定会的社会批判力度,又顺利完成了让沙复明意识到都红是美女的任务。

  虽然电视剧版《推拿》是一部现实主义的作品,但导演仍不忘是不是地唯美一把,让金嫣与芒来跳了几段舞,也许两位演员是舞蹈专业出身,呈现的视觉效果还是颇令人满意的。相比之下,在同一舞台效果的烘托下的沙复明与牛三勇的京戏表演就略逊色一些。

  既然看电视剧是种娱乐行为,也许我们对于剧情不应太过苛求,因此,在文章的最后,略提一下演员的表演也是必要的。

  本剧云集了国内多位实力派演员,如濮存昕、张国强、刘威葳等,但在这些熟悉的面孔中,表演最到位的当属赵倩和李菁菁两位。眼睛是心灵的窗口,由于影片中的大部分角色是盲人,因此两位饰演健全人的演员就自然更有发挥的空间,李菁菁将崔云的小心谨慎、软弱善良表现得近乎完美,甚至走路姿势、哭泣的表情和骑自行车的动作等等,均贴合人物个性及命运,赵倩则将韩秋霞的泼辣精明刻画得入木三分,而濮存昕虽为第一男主角,但表演并无甚出彩的地方,而张国强更是把王大夫的内在的憨厚表演成了一种外在的“傻”,其他演员,多是限于戏份的原因,往往无甚发挥的空间。

  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作品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紧贴原著的忠实改编,二是对原著中的元素进行删减与曾经的自由改编,本剧则可被放置在后者中,从这个角度上讲,康洪雷导演的《推拿》基本是部优秀的作品,近期有传言说中国第六代导演娄烨会将《推拿》改编为电影版,作为大银幕之作展示给观众,让我们拭目以待。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