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妙笔生花》经典影评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妙笔生花》经典影评集

2018-06-09 21:0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妙笔生花》经典影评集

  《妙笔生花》是一部由布赖恩·克卢格曼 / 李·施特恩塔尔执导,布莱德利·库珀 / 奥利维亚·王尔德 / 佐伊·索尔达娜主演的一部剧情 / 爱情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妙笔生花》影评(一):好故事

  真是一个好故事,有必要说一下,好久没有看到这样的故事ww

  一个青年作家,要以作家为职业,三年写了一本书但是被所有的出版社拒绝。对,他相信自己才能,或许是在逞强相信自己才华。跟他父亲生活费时候,他爸爸残酷的是作为成人要自己谋生,更残酷的是要承认自己能力的局限。真的是很残酷的话,对于一个励志要以写作为生的人。

  然后跟妻子到巴黎度蜜月,淘到一个旧公文包,包里有一本书稿。读过之后,除了惊叹之外,也会意识到自己资质平庸,无论怎么努力永远无法写出这样伟大文字。越是懊恼嫉妒就越喜欢那篇文字,想要据为己有,想要变成他的作者。最后他一字不漏地把文稿敲到自己电脑里。他妻子无意中看到让他拿到自己工作出版社。此前他没有想到要署上自己名字出版发表,作为写作者的他懂得文字对一个人价值胜过所有,他只能爱它恨它恨自己不能释手。

  最后书出版了,但是一位老人出现,对他就是文稿的作者,老人开始对青年作家讲述文稿背后的故事。因为女儿去世妻子离去,这些苦难才催化出那些文字。他不是要向大众公布真相也不是要向青年作家索取什么,他说既然你(青年作家)占据了这个故事这些文字,那么也必须承受这些文字背后的苦难。我们每天都要作出选择,做出选择之后的生活才是最艰难的。为了减轻自己的内疚,青年作家向妻子和出版商坦白,也想向所有人坦白,妻子出版商还有老人都阻止他这么做。

  最后老人去世了。中年作家出现,不太清楚中年作家这条线的意味。他的书就是上述这个故事。老人去世秘密得以深埋地底,青年作家之后的生活呢?中年作家说他名利双收继续幸福生活下去,说这是一个没有道德说教因果报应的故事,一个人做了坏事之后依然可以幸福的生活。真的是这样吗?或许真相是青年作家跟妻子离婚,因为没有相当的才华,虽然有那本老人的书得到的名声,但只会越来越走下坡路,最后销声匿影吧。

  只是单纯喜欢这个故事。另外还有什么意味其实想不出来。

  《妙笔生花》影评(二):文字人生

  片子很好,颇具欧洲儒雅的电影气质,尤其是新泽西车站久别重逢感人肺腑的一瞬间! 电影评分不高,但是评分根本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遇见

  三个作家:老人、青年、中年

  三个困境现实、道德、自己

  三个代价:沉溺、谴责、追问

  时刻不经意的选择把人生的路走得曲曲折折。是的你可以如同疯狗一样咒骂,但最后,你不得不让一切归于平静生命中会犯一些错误,我们可以改,但是不要奢望能够通过弥补错误来忘记所有

  经典台词

  We all make our choices, the hard part is living with them.

  我们在人生中会作出许多选择,带着这些选择继续生活,才是人生中最难的一课。

  It's about the joy and the pain that gave birth to those words. You take the words, you take the pain.

  是欢乐苦痛使那些文字得以降生。你拿走了那些文字,便要承担相应的痛苦

  You have to choose between life and fiction, the two are very close, but they're never the actually touch.

  你必须在现实和小说之间作出选择,它们可以无限接近,但永远不会重合。

  《妙笔生花》影评(三):The Words, no Words

  似乎剧情嵌套已经是最近流行模式,这片子不由自主的让我想起盗梦空间不同的是那个是嵌套的梦境,而这个是嵌套的小说,都好像在一个两面都是镜子房间里,看着镜子里一层层的影像

  这不是个欢快的故事,也并不是个打怪的英雄故事,所以没有激烈高潮干脆结局,只是在波澜不惊叙述中,慢慢的让人不停地追问和思考

  当第二层故事中的Rory,读过捡到的这本小说后,心中的震撼激动难以表达,以至于不得不承认在读过这部小说之后他想做一个作家的梦破碎了,他是无论如何都写不出来这么好的一部作品,似乎以后也再写不出了。如果说要把这本书的最终出版作为一个阴差阳错,那其实在他往电脑里面打字的时候,就决定了他想要把这本书据为己有的心态。接下来,必然是他以此书成名,随后真正的作者出现了,真正的作者把这本书以及背后的故事倾诉而出。

  或许是对这本惊为天人的书期待太高,所以第三层故事也就是真正的作者讲出来的时候,虽然说是有一个动人的爱情以及令人伤心亲情故事,并没有觉得这故事有那么大的魔力。唯一对这个故事中觉得神奇地方,是他说觉得写这本书的时候,文字像泉水一样喷涌而出。不由得让我联想起在某些书中看到的,如有神助一样的灵感,于是伟大的著作就面世了。同时,也不由得联想起来,是不是拥有这个故事的人都会不幸?第三层故事的老人,为了这个故事而舍弃了爱人,于是幸福的家庭就那么飘散了,而后过了不知道多久他才意识到家的意义远远超过一本书的成功;第二层故事的Gory,一直在受到良心的拷问,和妻子也因此而开始疏离,潜在的麻烦似乎如影随形。

  这个纠结的故事,到最后,并没有上升到道德的制高点去让Rory去完成大义,而是live with the secret,背负着他的行为所带来的后果一直生活下去。很难说这样是上天的眷顾还是变相的惩罚,只是生活,生活而已!

  第一层也就是讲这两个故事作家,看到后面会让人不自觉的联想或许他也是故事中的主人公,其实猜测这个的答案,貌似在老人不决定要版权之后已经让人没有什么特别想要探索的。但是他这个故事的启发是说,别人有时会分不清什么是故事,什么是真实,尤其是对于一些创作故事的人,但别人分得清或是分不清又有什么意义呢?当局者自清,生活完全是另一番样子,永远都看起来是故事但又不完全是故事。

  最后,木有底稿就是个悲剧!永远要存个backup啊!!!

  《妙笔生花》影评(四):作家的困境

  和前不久的《恋恋书中人》类似,《妙笔生花》是一部以作家为中心的电影,探讨了作家在写作过程产生的各种欲望,以及对笔下角色方法问题。不同的是,《恋恋书中人》以一种类似魔幻的臆想方式模拟这个过程,而《妙笔生花》则是以异常复杂的嵌套形式讲了几个故事。

  所谓嵌套,举个简单例子即可明白,也就是像克里斯托弗·诺兰的《盗梦空间》那样的“梦中梦”。《妙笔生花》开场,是丹尼斯·奎德扮演的作家在宣读自己的著作片断,而布拉德利·库珀的作家则是奎德书中的人物;故事紧接着往下发展,库珀得到了一本无主手稿,此后又与手稿的主人杰里米·艾恩斯相遇,老头给库珀讲了手稿的故事,他自己就是主人公。所以,这是个“三重门”,编剧出身导演初次出手,在剧本上玩得非常花哨。

  《妙笔生花》的三个故事里分别有三对男女

  时代最早的艾恩斯及其爱侣成为故事的起因:一个百废待兴年代,两个热烈相爱的年轻人组成了家庭,巨大变故摧毁了他们的爱情,在痛苦中艾恩斯爆发出难以想象的写作激情,将自己的痛苦变成了一本天才手稿,但他的妻子不慎将手稿丢失,两个本将破镜重圆的人因此再也无法走到一起,情爱随风而逝。这是第一对。

  库珀和他的妻子索尔达娜则是承上启下的一环,突出影片所探讨的道德困境:男人一直热爱写作但寂寂无名,在俩人的巴黎旅行中无意中得到了艾恩斯的手稿,发现这本小说的天才之处——与此同时也发现了自己永远无法成为真正出色的作家——使他的贪欲战胜了良知,据为己有并由此声名鹊起。这第二对始终生活在内心的巨大冲突里,关系紧张,充满了不确定性尖锐反映了写作者内心的囚笼状态

  最后就是影片的最外一层:奎德和在宣读会上邂逅小姑娘,也就是他的崇拜者。中年作家已然功成名就圆滑处世,还试图和粉丝来个一夜情,但在探讨他这本新书的过程中,背后的故事越挖越深,逐渐触及到奎德内心的黑暗隐痛,两人终究不欢而散。奎德推开小姑娘的同时,也是他内心困兽低吼的一刻,影片是否暗示了他和库珀的对应关系,这不得而知,但可以确定的是,他作为一个写作者,同样被生活和小说夹击,跌跌撞撞。

  这三对关系中,男性似乎都是故事的主角,但女性成为了故事和情感动力。在第一段关系里,妻子因为女儿早夭而始终沉溺于思念伤痛之中,直接导致这个家庭破碎,而之后又是她丢失了手稿;在第二段关系里,妻子是丈夫奋力写作创造美好生活的动力源之一,也是他欺世盗名行为某种程度不可告人原因,但最后真相毕露,妻子也成为了道德和良心的代表放弃名利谴责丈夫,督促其寻求救赎;第三段关系里,小姑娘看似幼稚天真,实则直觉犀利,没有她的层层逼问,奎德仍然沉浸在名利场制造虚幻里。

  片子本身结构固然花哨,但情感上毫不示弱。谎言和真相,欲望与困境,始终交织在这三层故事的相互穿插里,而这背后是导演(编剧)对作家困境的深刻思考和自我反省。片中有句台词谈到:“You take those words, you take the pain.”是艾恩斯对攫取手稿的库珀所说,意即“你接收了那些文字,也就接收了我的痛苦。”这是一个写作者对另一个写作者一语成谶的告诫。

  艾恩斯对库珀最后说:“我的悲剧就是,我的女人激励我写出了这个故事,我却爱它比爱妻子更多……每个人都要在生活里做出选择,选择并不难,最难的是对这个选择负责。”这无疑是《妙笔生花》这部电影及其三个故事的核心意义。

  《妙笔生花》影评(五):第一次写影评,我带好纸巾

  《妙笔生花》看完整部电影,忍不住想写写体会。向来比较喜欢这类反映人性的作品。但是国内可以拍出这种水平感觉少之又少!让我这拥有过人的哲学思维的怪咖带你哇塞走起~

  影片发生在米国,一个青年作家的写作生涯进入瓶颈期,他非常迷茫,因为所有题材都写过,似乎才华已尽,正当他人生道路充满悲观情绪笼罩的时候,忽然有了转折点

  他在一间旧货市场,淘了一件宝贝。一个跨越了半个世纪的公文包。回家后他打开公文包,想将自己的物品整理整理,但是发现了一叠写作手稿,他细细的阅读了,他开始激动,这简直就是他的救命稻草文章里的故事真实细腻,仿佛就发生在眼前,历历在目催人泪下,只有在抗战时期并且亲身经历才能写出如此深刻的作品。青年作家颤抖了,因为他深知这作品发表必火。

  就在这个时期,他不得不选择把作品投到出版社。

  果然,这作品超级畅销,为青年作家带来荣誉,他在作家圈子地位一跃而起,他顿时好大尚起来!奖项无数,掌声四起,他频频到各地演讲

  原作家当然没死,这个跨越半个世纪的作家终于找回了自己失而复得的作品,想当年他为了这部作品,把家庭都抛弃了,这部作品贯穿了他整个生命,他当年就是在一部小小的打印机前废寝忘食的完成整部作品的,可想而知此时此刻的激动。如今真的是天意弄人,这部作品成就的是别人。

  整部影片考验人性的时刻到了,这是影片的精髓之处,我认为,老作家找到青年作家,他的表现非常平静,平静的把自己创作的人生感悟跟青年作家复述了一遍,他什么要求都没有提…似乎与相隔半个世纪的作品重新相遇他就已经非常满足了。

  青年作家的愧疚感顿时油然而生,是自己倒取了别人的智慧成果,他每天为此事内疚得不行,侧夜难眠,耿耿于怀。这点可以看出,青年作家是个非常有良知的人,他就这么锲而不舍的找到老年作家,想补偿点什么,但是老作家坚持需要,因为他认为那个时段已经是历史,这种人的境界是要达到多深的境界,整部影片的素养都是神一般的高!至少对比国内我认为国内落后了十万八千里…

  每个人真的都会有自我谴责自我反省么?我觉得很少,因为大家会对自己的过错找总总的借口,以掩饰自己的过错!

  人素质提高靠什么呢?第一是教育吧。读幼儿园开始老师就教育我们讲文明礼貌,这套规则不是可以一身受益么?为什么反到成人世界它就开始不受用了,我开始困惑。什么药佳鑫、马家爵、校园投毒案这类悲剧的发生其实都是小小的一件事情为导火线,彼此尊重这样就不会出问题了…

  第二我想是宗教?一个有宗教信仰的国家文明会有质的飞跃,因为做错事可以有倾诉的地方,让人的心灵得到净化,因为人是需要精神寄托的,寄托到神灵身上虽然是有点不切实际,但是终究还是有效的,宗教的思想还是积极上的。

  国内全民素质能达到那种程度或许还需要很长时间,但是从身边做起吧!

  《妙笔生花》影评(六):Words

  We all make our choices, the hard part is living with them.

  You have to choose between life and fiction, the two are very close, but they're never the actually touch.

  “It's not right!Nothing's right! I'm not who I thought I was,okay?I'm not.And I'm terrified that I never will be."

  You can't just make things right,Things are just things.No matter how you try and martyr yourself."

  A writer without a pen. "May I borrow ur pen?"

  《妙笔生花》影评(七):what do you want?

  库珀给我的感觉一直都是活力性感熟男,这次在这部电影中,他却让人觉得他在尝试一些新的东西,但是决定表达方式的却是话外的大叔作家和沧桑的老者,似乎库珀只能扮演一个承受者,在一个尴尬的年龄,过于帅气的他承担着被他人指导甚至决定的角色。

  o what do you want?通过一本书,我们也找不到答案,即便是文思如泉涌的妙笔生花。有时,文字能承担的东西实在是有限,他也许是一段记忆,即使是最好的时光,也许是毕生追求的名与利。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作者通过文字与世界沟通,却不能最直接的与读者沟通,也不能通过一部文字了解到自己真正追求的是什么,因为文字的撰写是有限的,而生活的波折却是无法用文字来定量的描绘就能说的清的。于是就连作者自己也会迷茫,也会选择逃避,也会无法解释自己书写的文字究竟是想要表达什么,试问他人,无论是对自己了如指掌的大学生粉丝,还是一个普通读者也好,我想他终究得不到一个可以让所有人信服的答案,这是文字的魔力,也是生命所折磨着他的——余生所无法参透的迷茫。

  有时我会觉得,人的一生会始终伴随着迷茫,因为你不可能完全的领悟这个世界,也不可能完全主宰自己的生活,每个人都被身边的事物所羁绊,这也正是证明一个人存在的方式,然而这种迷茫究竟是生命的历练还是自卑的人给自己造成的心理困境,我还不得而知,但可以确定的是,迷茫促使人不断的思考,迷茫促使人不断的尝试,从这个角度来说,迷茫似乎也是一件不是很坏的事。

  在迷茫中勇敢,在天真中改变,这是我现在唯一能做的。而我现在,23岁。

  《妙笔生花》影评(八):哪个是故事,哪个是现实

  看到最后应该知道Clayton就是Rory,其实他的生活就如同小说一般,窃取一个出色的作品成为有名的作家,接着再此经历写出另一本作品,写出的结尾无法令人信服。连the old man 都没有名字。

  电影结尾,Daniella 不相信Rory背负这样虚伪的成功继续安然的生活下去,逼Clayton 说出实话,但他还是狡辩也许Rory在编造老人的故事,接着又说到他有俯瞰纽约的公寓,为他献身的年轻女孩,结果他还是骗不了自己,他骗了几乎所有人,掩盖真相,即是他已经出版自己真正属于他的作品,自己也仍无法相信自己。他说现实和小说如此接近,但没有重合根本就是自欺欺人的话!当D问Clay到底想要什么,结果切到Rory对妻子说对不起,其实Clay想要的,无非就是自己与妻子的释怀,但是"You can't just make things right,things are just things."

  Clay最后 让D离开,应该是无法继续下去对自己的伪装吧。You take those words ,you take the pain.

  《妙笔生花》影评(九):Not the words, But the life.

  故事一

  我不是作家,更不可能是有天赋的作家。但却隔着朦胧的纸张,真实的窥见了一遍又一遍那些伟大的作家,赋予文字魔力时,那种或痛苦或狂喜的情绪。所以,我相信,真正有感染力的作品,就像武侠里的七伤拳一样,伤人之前必先伤己。读者感到一分的快乐,作者就要吐出十分的幸福,读者觉出一分的悲伤,作者就要刻入十分的痛苦,读者感到一丝的压抑,作者就要把所有的情绪都堵在心口,读者触到一点的紧张,作者就要让思维像奔马一样不得停下。

  如果不把作者本身掏空,就不能让写出让读者全身心投入的作品。

  这似乎变成了某种我笃信的戒条。像诅咒一样,很多的人无法真正的写作,也就在于他们无法真正的伤害自己到那种程度。

  所以,当老人在生活的巨大玩笑之后,用痛苦写下的那些巴黎街头的爱情,婴儿的哭泣和女人的歇斯底里,就如此如此的充满了张力。

  那我们能责怪一个如此的作家,爱他如此的这篇作品,胜过他身边的女人,胜过他真实的生活吗?

  能,当然能。我最最难过的便是这个故事。因为明明,明明,完全可以依靠自己的选择来改变人生的走向,却在能够做出选择的时候完全没有意识到所拥有的窗口时期。

  故事二

  我不会给这个故事四星,是因为作者对道德原则的不做判断是犬儒主义的不判断,而不是虚无主义的不判断。

  在作者笔下的男主人公Rory,以一种作者Clay对自己的wishful thinking的方式勇敢的去面对了自己犯下的错误,却最终只是背负着错误过得更加好而已。在这一点上,Clay用一个开放式的结局,换得在与记者讨论新书时的一句“小说的魅力在于我们提出问题,即使这些问题我们根本无法解答”。但在电影里面,这个问题被提及,并且被解答,但却被忽略了论证的过程,原因是电影的制作者并不想真正的回答这些问题。Rory在得知真相之后的所有行为在电影的表述里面都缺乏合理的节奏与合理的情绪铺垫,一切都变成了为了提出这种道德问题的答案而设计的道德问题。没有内心戏,只有直观的行为,A,B,C,这就像是Rory本人的作品一样,没有切肤之痛,没有伤己,所以不能伤人,不能真正的让作为观众的我入戏。

  从这个角度来看,这部电影本身就好像是本文开头的那种观点的一个例证。作者没有投入情感的情节与人物,就无法让观众获得共鸣与享受。

  故事三

  年轻的女研究生,堕落版Rory的Clay。我在故事的第二层里就几次走神,希望编剧能在第三层故事叙述中给予我以惊喜和震撼。但Daniella的设定做作到不能再做作,漂亮的出现,调情,引导Clay把故事讲完,继续调情,发出几个本来隐忍不发反而更加有力的提问(这个地方演得就好像编剧生怕观众看不懂电影一样,满满都是编剧对自己故事的不自信,和对故事主旨的执念。。。)如果只是这样的叙述结构,还不如让Clay在阅读会上读完所有的故事,让他直接回到空荡荡的家里,再安排他臆想中Rory对妻子的道歉。Daniella的出现,就好像是这部文艺调调的电影里一定要有一点商业的美女调情才能带动票房一样。但导演又不愿意完全屈从于商业,于是又让美女的调情在最后时刻戛然而止。除了做作感,再无其他。

  这部片子其实不值得写这么多,但在所有“大”的诘问之下,还是有让人动容的一个贯穿全片的提问:现实与书稿,你更爱哪一个?不爱书稿,你便写不出伟大的作品。太爱书稿,你甚至可能毁了你真实的生活。就是这样。

  You take the words and you take the pain.

  《妙笔生花》影评(十):如何选择,请慎重

  The Words,翻译成最通俗的中文即是文字的意思。但因为一部电影,译者赋予了其一个美妙的意思-妙笔生花。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位想出名而始终不得志的作家,无意间获得了没有署名的一部小说手稿,阅读后发现这部小说是如此真切感人,同时也痛苦清醒认识到自己永远无法比及,永远只能是个三流水平。而他的妻子误以为这部作品出自他手,并表示出无限崇拜,极力推崇他讲此书交给出版社,望着妻子殷盼仰慕的神情,他答应了。书出版发行后,反响强烈,名与利接踵而至,他想要的一切都来了,当他沉迷于这一切忘乎所以时,一位老人找到了他,跟他明示这本小说是他写的,并讲述了这是他亲历的过去,这本书真正背后的故事。作家猛然清醒,受良心折磨,想去坦白自己的行径,但已晚亦。

  在我觉着, 但凡一个真正的作家,总要经历过一些变故,有了痛彻的领悟,才能写出让人真正感动的作品,孤独使他思考,变故使他更加历练,灵感随之而来,所以老人年轻时仅以两周时间便写好作品,上帝在让他的孩子因病死去的同时,赋予了他另一个意义上的"孩子"。对,就是孩子,他把他的作品当成了孩子,是他生命中的一部分,所以当他的妻子丢失了他的作品后,犹如再次失去了另一个孩子。他没法再去面对妻子,默然离开,然而生活表面的平静只是假象,他无法忘怀这一切,再也写不出任何东西,他明白了,所有的作品灵感都来源他的妻子,妻子不在,一切也皆不寸在,如此浅显的道理他花了那么长时间才明白,他悔恨万分,但此时妻子已为他人妻他人母,而他则带着这种悔恨过了一辈子。

  电影里一句话: 人都有各种各样的选择,有对有错,但如何带着这些选择走完一生,才是真正艰难的。 所以选择剽窃别人作品的作家也注定是要背负道德的枷锁、良心的谴责。老人说过:you take those words ,you take the pain 。这话灵验了。名和利只是痛苦的障眼法,犹如水中月、镜中花,得到名利,失去快乐幸福。

  整个故事是以回述的方式,故事里套着故事。表面上是三个作家,一个作家讲述他作品的内容:老人与剽窃他作品的作家之间的故事,而在这故事里又包含着老人讲述的故事。但不难明白,讲述作品与剽窃作品的作家是同一人。其实做为老人的爱情故事并没有太多吸引之处,但这种之后几个人层层叠嶂,云里雾里的关系让人去揣摩,倒是一个可取之处,故事也变得耐人寻味,人性在黑暗面反倒得以升华。

  应该说故事没有什么结局,生活在继续,带着自己的各种选择,抑好或坏。留下的是更多的回味与思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