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在切瑟尔海滩上》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在切瑟尔海滩上》影评10篇

2018-06-22 20:49: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在切瑟尔海滩上》影评10篇

  《在切瑟尔海滩上》是一部由多米尼克·库克执导,西尔莎·罗南 / 安-玛莉·杜芙 / 艾米丽·沃森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在切瑟尔海滩上》影评(一):在切瑟尔海滩上离岸

  本文已发表于【看电影看到死】官方公众号

  美人美景美妙音乐,是其给我的第一印象悲伤、黯然、细腻情感,是其给我的最终印象。

  故事有趣,在结合背景小人物故事的传统模式下,不局限于对社会描写,但是男女主最表面冲突来源于此。而二人在这段感情中的成长也被刻画得极为隐蔽,却逃脱不开时代背景。如果简短地来描述故事,大概“一场尴尬的初夜导致的离婚”已经很合适了。 故事叙述方式特别,基本符合了原著的叙事结构——在描写一次初夜的同时插叙二人过往的故事。这样的叙事手法,在刻画当下二人尴尬、笨拙的初夜同时,扩充了对两人性格的刻画以及二人感情关系的描写,这种过去与现在双线交叉的叙事方式,毫无疑问起到了1+1>2的效果影片对于比利·霍尔饰演的爱德华描写更多,从碎片记忆中可以明显看出其成长历程。从孩童时期得知母亲疯癫的真相坦然接受,又因为自己好斗失去了朋友从而更加成熟,但是,其成长路程并没有结束。在结尾处我们才知道,他与西尔莎·罗南饰演的弗洛伦斯的婚姻,也成了其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块砖瓦。 而对于弗洛伦斯,在闪回中,我们更多地能看到其在二人关系中处于被动一面——她总是在夸赞他。从初见时她耐心倾听他的喜悦,到面见丈母娘时她通过细心与温柔得到男方一家认可,再到初夜时强忍着不安试图用手去引导爱德华。毫无疑问,如果有人问弗洛伦斯最终与另一位小提琴手组建家庭是否代表其当初对爱德华的爱仅仅浮于表面,我会立即反驳。

  影片的节奏看似沉闷,但是二人感情矛盾不断堆积,最终爆发于切瑟尔海滩上。他们门第悬殊专业迥异,兴趣大不相同,性格也无半点相似之处。但就是这样的他们,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最后的纯真时代”里,成为了深深吸引彼此的存在。同时,双方对彼此的珍视,导致了初夜的紧张错乱,加上“性教育”的缺失以及过于保守的时代风气爱情悲剧不可避免。 而这场原本羡煞旁人的婚姻,仅仅存在了6小时曾经所有的憧憬幻想,都在切瑟尔海滩上离了岸,沉了海。 有趣的事,尽管个人认为“性关系”这一诱因只是二人分拆断带的一个表面原因,但是在性教育依旧缺乏的我国,反而使得这部英国电影具有了现实意义

  诚然,这部电影的缺点颇多,例如多米尼克·库克导演存在感很低,而对佛洛伦斯与其父亲间紧张关系的描写太过稀缺,导致人物刻画的残缺全片的运镜也没有令人印象深刻之处,尽管最后一幕通过移动镜头将二人的渐行渐远距离生动体现出来但也只是很寻常的技法。 不过,这一点也不影响我的感动,这也是我头一次与电影中的角色在极为相似的场景中以同种泣不成声的方式泪流满面,我想也是这种极度相似的情感共鸣让我加深了对本片的喜爱。再度回想,影片中那些不经意提起的细节与性格对比,足以令人再多加回味

  而且,我想哪怕对剧情以及影片节奏无感的观众,也一定会惊叹于罗南小姐精湛演技。 早在2008年,因为出演《赎罪》中的13岁小女孩,就被提名奥斯卡最佳女配角,立刻让全世界认识到了这位拥有蓝色瞳孔的英格兰小女孩。 之后,尽管罗南出演的影片口碑褒贬不一,但是观众普遍对罗南的表演印象深刻,哪怕是在凯特·布兰切特和艾瑞克·巴纳这种级别巨星环绕下,她在镜头中依然是最闪亮的存在,难怪时光网如此评价她——“演技派们没有让罗南成为陪衬,反而,他们的存在,更加突出了罗南”。 之后,在参演了韦斯·安德森的《布达佩斯大饭店》后,罗南迎来了演艺事业高峰期。2015年的《布鲁克林》让其获得了第88届奥斯卡最佳女主的提名,去年的《伯德小姐》让她第二次获得该奖项的提名。尽管最终罗南与此失之交臂,但是其在金球奖中获得了音乐/喜剧片最佳女主角,无疑是官方对其拿捏得当的演技的肯定。 而这次在切瑟尔海滩上,罗南成功刻画了在新婚之夜时既渴望满足丈夫而克制内心紧张又因对性爱恐惧心生抵触心理状态。初见爱德华时其眼睛里闪耀的光芒,以及二人泛舟湖上时其嘴角自然流露微笑,活脱脱一个陷入爱河的少女形象。而在被父亲呵斥时的胆怯,与面对父亲询问爱德华家庭时正面回击的强烈对比,展现了一个因爱而获得力量坚韧形象。在恋爱关系中更倾向于被动,与拉提琴时更为主动的形象对比,也展现了弗洛伦斯对爱情的观念。初夜时,尴尬与青涩,紧张与恐惧,在罗南富有层次性的表演中不断切换着,纠结的情绪也因此传递给观众。而在切瑟尔海滩上,其爆发的痛苦、悲伤、卑微等多种情感,为我们完美展现了人物复杂心理。 可以说,当导演在用更多的剧情篇幅来描写爱德华的成长历程时,罗南用恰到好处的演技丰富了弗洛伦斯的心理状态。

  影片的结尾很容易让人想到《爱乐之城》,只是这次,在从前幻想的情境中,在从前熟悉的四重奏中,没了另种可能的蒙太奇,只剩现实无语凝噎。就像无法挽回的那次离别,切瑟尔海滩上的海浪声,淹没了佛洛伦斯离开脚步声,淹没了二人短暂的婚姻关系,也淹没了那个纯真时代中被压抑的情感。 我们仿佛总是这样,错过了最爱的人,从而学会了爱。 “若我再遇见你,事隔经年,我该以何贺你?以沉默,以眼泪。”——拜伦

  《在切瑟尔海滩上》影评(二):诗意后的骤垮

  #BIFF2018

  今年北影节看的第一部是BBC出品、舞台剧导演Dominic Cooke首导的改自Ian McEwan(代表作:《Atonement》)同名小说的长剧情片《On Chesil Beach》。

  六十年代,乡气的砂石海边(英格兰东海岸净是这样抑郁的海岸),某蜜月酒店里是新婚洞房日的Florence和Edward。在他们怯窃的对话和笨拙的亲昵开始穿插色彩斑斓的爱情追忆画面音乐总是充满了各种柏拉图式爱情的美好,每一次都让观众深信他们是一见钟情、天作一对、相敬相爱,让对方生命充实快乐恋人。于是他们虽显笨拙,但越贴越近...

  之后情节的急转让人叹息,而结局是40年后C排9座D大调的感伤

  很喜欢导演细腻的笔触,能够把作者某些诗意的语言移植到电影语言中。Saoirse的演技包括口音模范让人耳目一新,虽然带有《布鲁克林》般忧郁气质,但又融入了高知家庭艺术专业的矜持。敦刻尔克男主略显稚嫩但也大致符合人设

  河边的泛舟,乡间的绿草,绅士的板球,牛津的叹息桥,英伦学院风弥漫其中。

  配乐选择的是海顿、舒伯特、莫扎特、巴赫、艾尔格,电影里自然还要提一下英国的国宝Benjamin Britten。海边的景色像极了我曾经做咨询项目去过的suffolk。

  影片终,提琴奏,一声叹,两颗泪,掌声响。

  《在切瑟尔海滩上》影评(三):我就瞎聊聊

  巨幕看的,头一次觉得罗南妹子好看,比起赎罪这次的难度大了不少,片尾还有年龄跨度的戏。小哥的表演印象更深刻,各种微表情(包括xx时刻)拿捏得很是细致。叙事主线清晰的,多段插叙丰富了节奏,以及奠定必要的时代基调

  至于主题,借《芳芳》说半句玩笑话,“只恋爱不做爱,再好爱情也歇菜”,当然多段插叙中对时代背景的铺垫,使得初夜过后男女过激反应展现为可以解释必然。片尾长镜头的切瑟尔海滩缓缓拉长,伴着走向两端的两人很有意境

  (抛开时代掺杂点个人情感--兄弟你就不能转身把她压海滩上嘿嘿嘿吗,明明人家已经在服软了)

  最后引一下弗洛伊德:性是人类创造力源头

  《在切瑟尔海滩上》影评(四):一见钟情危险的爱情

  我看《在切瑟尔海滩上》这个小说是三年多以前,应该是我在香港的那个学期。那时候我上大三,以我当时的程度理解,这个美丽悲剧的写作动机是“观念解放”,或者说“性解放”的重要意义:不成功的初夜毁掉了年轻人脆弱自尊心,爱情再强烈也不能放下骄傲重来一遍,由此可见“性教育”或者“婚前性行为”的重要意义,说明婚前守贞的“陈腐观念”实在要不得。以上这些其实,用我现在的思维思考,其实是一个非常套路化的答案,一个“大路货”,是随便一个看过小说的人都可以“总结”出来的道理,非常浅薄。但是鉴于我当时的理解能力,和情感的成熟度,我也就理解到这个份儿上,而且就我当时所处的情感状况,这个理解也算是应景。所以结果就是,despite this shallowness,直到我今天看电影之前,我对整个这个故事的印象,也就是一个“控诉封建礼教”的故事,昨日英伦,今日中华。就算是现在看这个电影条目下面大家的短评,绝大多数人也是这么理解的。

  看完电影以后,我觉得这样一个三流作家也能说出来的道理,并不完全是麦克尤恩想说的东西。一个非常明显的悖论,如果女主确实是性冷淡,她连和自己最爱的人、主动提到说要生女孩儿而且给她起名字叫chloe的人进行性行为都完全无法接受,是怎么最后接受和自己的第二选择结婚并且生了好几个儿女的。

  所以性不是问题所在,只是问题的载体,非常具体的载体。实话讲任何初夜成功率都不会高,双方都是初夜成功率我觉得会非常凄惨,男主这种过于激动然后秒射的情况完全不少见人们不常公开谈论这种事情理智对待也不能说一点心负担也没有(直男尤其,我很理解),但毕竟不是一个新鲜的道理。性是非需要精神共鸣的事情,精神因素至少要等同于身体因素,对于受过越高级的教育的人越有对“爱情”的追求的人越是如此,好的性非常难得——性的问题,是普世的问题,不单单是他们悲剧的起因。我觉得问题在于他们的爱几乎是完全依赖纯粹的情感认同来维系的,是那种最理想状态,最为浪漫,无法解释原因,没有来由的“一见钟情”。我个人对这种爱情可以讲“激赏”,out of nowhere,这不就是“纯粹”的爱情?但是这种爱情是异常脆弱的。从头到尾,电影(或者说小说本身)都在暗示这两个人的反差女方是传统的富家女,之前和UCL的男生喝个茶都要被爸妈嫌弃说UCL实在是差学校,后来找了男主这个一等牛津历史学士爸妈又开始讨论出身,身处60年代却不听摇滚乐,生活一帆风顺却也一成不变,选择当一个最古典的小提琴手;男方呢拿了这个一等学位家里没人care,妈妈疯疯癫癫妹妹傻不拉几,非常羞涩不善言谈但是内心是摇滚青年,时代大潮在前的那种感觉。他们爱上对方可能是因为对方和自己所处的圈子反差鲜明,成为某种吸引人的特质,但是他们的所有一切都建基于此,这种对爱情的确认掩盖一切骄傲、偏见或者简单不适应,成长环境、兴趣爱好未来规划都被掩盖。在强烈爱情的对比下,找一个自己圈子内的男女朋友(比如女主后来的丈夫)变成一个无趣、对世俗妥协的选择,强烈的爱情反复加深这种对爱情“纯粹且高尚”的确认,确认他们为了爱改变自己原来的生活方式或者价值观是一个值得的事情(比如男主去女主变态老爹手下工作,女主去听chuck berry,她居然用bouncy和merry这俩词来形容摇滚乐,我的妈,这真是译不出来的味道)。这一切都很好,很理想主义,但是有趣、强烈而且美丽的东西往往危险脆弱,只要对爱情的确认有些许动摇,所有当时被掩盖的矛盾都会一下冒出来:不成功的初夜,不成功的工作,不成功的孩子,或者就是简单的一次出轨,这个导火索可以是任何严肃到可以伤害自尊的东西。秒射是怎么毁掉一切的?秒射不会毁掉一切,本来就都是空中楼阁

  所以我讲《在切瑟尔海滩上》内核里是一个让人绝望的故事。那些能走的扎实的感情,往往是同学、同行、同事之间的日久生情,是你爸你妈和他们的老朋友之间“指腹为婚”“门当户对”的结果,无聊,但是对人生轨迹会做出可以预期、也可以交汇的选择。骂了这么多年“臭不可闻”的阶级论出身论,情场还是容不下理想主义,我们自己无法免俗。麦克尤恩自己不是oxbridge出来的,想必体会尤深了。只要我们想做(怎么能不做?)爱情以外的事情,人生轨迹的选择就赤裸裸铺在面前,女主无论如何也不会和男主在伦敦开唱片店搞性爱party吧。奇伟瑰怪之观在于险远确实不假,可是对美丽爱情的向往却经常反噬爱情,只有平淡的东西得以长久。这样一想,人生真是不值得,简直让人绝望。

  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我身边的科学家圈子,尽管有各种“不要睡同行”的劝诫,大家内部解决概率相当的高,即便是在号称约会文化的美国。可能这个适用于所有professionals。总之有人爱你已经不容易了,自己快乐与否,实在难以预测,还是不要苛求吧。

  《在切瑟尔海滩上》影评(五):那海滩上的风景已是永远的尽头

  #北影节2018·16th film# 真心感慨,《赎罪》里虽然稚嫩却已光芒四射的小萝莉,到了同一个原作者的《在切瑟尔海滩上》,已经变成灵气有增无减魅力颜值都让人心折的罗南妹子了。

  这是一部难成经典,但精致细腻的英式小品。秀丽恬淡的英国田园风光、富有年代感的服化道、迷人优雅的口音和措辞,都让人心生好感。叙事和摄影也不无亮点,以新婚首日的场景为开端,在尴尬失败的初次性尝试中,穿插两人相识相知相爱的过程,然后当回忆与现实汇合在一起时,在那切瑟尔的海滩上迎来最终的决裂。最后两人背道而驰、渐行渐远的一幕尤其让人印象深刻,镜头不断后拉,两人始终同框,但随着景别越变越大,两人的距离也越来越远,直至几乎不能同时存在于一个画面中,直至一方终于走出另一方的世界

  这是一个发生在性解放的年代来临前因对性的恐惧而导致与所爱分离的故事,但我认为除了阶级背景的差距,除了时代的错位,说到底或许更因为爱得不够。女方爱得不够。所以不能接受他的进入;男方爱得不够,所以不能容忍她的抽离。这不是柏拉图之恋与世俗之爱的冲突,只是又一段无疾而终的初恋。他们自以为找到了可以托付一生的对象,到头来才发现那海滩上的风景已是永远的尽头。

  《在切瑟尔海滩上》影评(六):关于婚前性行为重要性的教育片

  这篇不是影评,只是随便写点个人东西做记录啦...不用认真看了

  英国院线上映的第一天,我抱着挪威海鳌虾和香茅草酱沙拉的便当,两瓶金汤力冲到电影院,和平时一样,迟到了一点。凭我对院线的了解,新片都是同一天上的,这周几部大片一起上,那个时间多数人才去吃晚饭,略早,这种IMDB评分也不高的文艺片我是大概率包场的,可以一边饕餮喝酒一边躺着看片儿。结果走进放映厅我被那满场乌压压的人震撼到了。要不是每次习惯性定掉双人沙发的两个座位,估计连沙发都要和人共享了。

  当然,不出两分钟,看见牛津的风景,我恍然大悟。再看下去几分钟,不忍直视,这简直就是你我的本科年代啊。弦乐四重奏的背景音乐很美,我尽量在两人每次开始用回忆带起音乐的时候开始撕咬沙拉叶子,以免太大的声音和这部安静的片子格格不入。这么一来二去,便进入了一种对影片回忆杀节奏把握和预测的游戏中。要不是这个游戏,估计我早就在这一部分睡过去了。当节奏进入摇滚,我突然开始真的兴奋。后边的二十分钟节奏太快,但却突然潸然泪下,让我决定把这部本来想打三分的片子加了一分。

  当我也觉得自己非常老,所以有那么大女儿的三十六岁老妈妈放在今天简直是黑色幽默的背景下,一部历史上关于性与家庭的片子是多么需要感同身受才能体会的滋味。六十年代的英国,似乎却和平移五十年的中国有太多类似的语境。情人坡上想牵不敢牵的手,紫操上觉得某人太猥琐恨不得一巴掌扇过去的耳光,宿舍里一起看电影当年让人面红耳赤,今天简直就是过家家的情节。虽然两个人因为新婚夜的误解就可以分道扬镳终生的作死心态还是无法理解,不过关于性教育重要性的点是一定传达到了吧……少女啊,一定要充分理解才能不会错过真爱吧。

  《在切瑟尔海滩上》影评(七):这个故事存在《爱乐之城》的那种“如果当初”吗?

  早前在电影贴片预告中看到了这部电影的预告片,看到罗南的脸基本上就能确定这部电影不会差到哪里去了,再加上之后出现的作者名——伊恩·麦克尤恩,因此对这部电影更是充满了期待。

  光看预告片其实并不是很能完全猜测出故事到底发生了什么,但是又隐隐约约地能让人猜测出一些东西:男女主角之间有某个东西出了问题。而这种隐隐约约、似是而非的感觉就像是问题本身一样,是一个大家避之不谈却又不得不要面对的事情——性。

  之前大四读闲书的时候,有幸读过几本伊恩的书,知道他描写故事基本上都是从小处着眼,但情感的描写非常之细腻,甚至都很让人怀疑他作为一位男性作家,是如何深入细致地描绘一些女性的心理和情感变化。本片的编剧也是伊恩,虽然没有读过原著,但内心还是相信这种细腻的心理变化会最大可能的在电影中有所保留。自然而然的,在片子开始的前20分钟,我就开始期待导演如何用镜头体现出那些细枝末节,那些难以捕捉的情绪变化。

  电影采用了插叙手法,以夫妻两人在切瑟尔海滩边的酒店度过的新婚初夜为主线,时不时穿插一些两人之前幼年和恋爱时的闪回。不出我所料,在一个个细微的镜头下,可以看到两人无声的心理变化:那种拘谨,害羞,紧张,害怕,期待……但这些情绪无论正面负面都被各种回忆和此刻的经历所放大。

  女主出生在一个算是比较有钱的中产家庭里,父母管教十分严格,因此对女儿的教育十分挑剔,无论是桌边谈话,到女主幼年和父亲出海,再到网球场边父亲愤怒的质问等等,可以看出女主是一直压抑的状态,碍于父母的权威,为了博得父母的喜爱和关注,能够牺牲自己的意愿,步步妥协退让。这一点最后在海滩上女主自己也承认了,她总认为自己达不到别人的期望,总是要答应他人,满足他人的要求,但其实内心一点都不快乐。

  而男主则和女主不一样,出生在一个乡下家庭,家庭并不算富裕,并且家里人数多,因此家人对他的关注并不是很多,即使他获得了优异成绩,但家人要么不感兴趣要么不理解。再加上母亲有些精神疾病,男主多多少少对此感到有些自卑,但碍于面子总是不愿意承认,无论是他在酒店面对服务生的嘲笑,被安排在女主父亲工厂工作等等,他对自己的社会地位感到不自信。因此也导致男主郁郁不得志,而这一点在家里得不到发泄,因此他就选择在平时与朋友相处或独处的时候爆发出来。

  而恰好这两种性格碰撞在一起,他们都希望一切事情都是完美无缺的,然而一旦问题出现,一个怪罪别人,一个责备自己。再加上两人结婚之后面对初夜同房的问题又毫无经验,矛盾更加升级。

  电影剧情慢慢推进着,我们也通过闪回部分了解了这两个人的情感经历。不可否认,他们是真的深爱着对方:为对方演奏,为对方鼓掌,互相鼓励和支持,安慰对方脑功能受损的母亲,接受对方父亲的工作安排,为了讨好岳父的网球比赛……然而这一切都在面对两人对于性的态度上,分崩离析。

  虽然可能初夜的那段情节会显得很荒唐(毕竟电视电影上宣传的都是水到渠成、干柴烈火的性),但是两人的反应却都是细思恐极的,因为这可能十分真实,根据他们各自原生家庭对他们性格的影响来看。

  就我个人观点,全片高潮有两处:一是海滩上的坦白和争吵;二是男主最后去听女主的演奏会。

  海滩上的争吵基本上把两人的心理问题表现的十分完整了。男主出了问题之后因为自卑,觉得是对方是在羞辱自己,再加上冲动的性格,急于发泄,所以将所有坏情绪都宣泄了出来,怎么样都不愿意原谅对方。而女主则依旧认为一味忍耐是解决问题的方式,她深爱男主,所以宁愿退一万步,允许男主去睡其他女人也不想破坏这段婚姻。

  而男主最后看到女主的女儿,才明白女主其实是真的爱着他的,也许只是当时无法接受性(女主自己在海滩上也坦白了,也许之后会改变但她不清楚)。而只怪当时他一时太冲动太愤怒,所以面对女主的挽留,选择了(字面上)turn a cold shoulder to her。这一点在影片最后一个镜头也体现出了那种“一转身就是一个世界”的感觉。

  而男主在现代选择最后去一次女主的演奏会,那个场景我觉得简直可以媲美《爱乐之城》里最后那个场景,Mia去Seb's看Sebastian演奏。那种其实依旧深爱对方,但是却最终错过,而音乐里表达的都是当初我们在一起的那些美好回忆和梦想。看着男女主遥相对望,默默流泪,不禁又让人想起拜伦那著名的《春逝》的诗句:

  If I should see you,after long year.如果我们再相见,事隔经年。 How should I greet, with tears, with silence.我将以何贺你,以眼泪,以沉默。

  因此到最后镜头切回当初那片海滩,看着两人渐行渐远的背影,作为观众,我不停的在心里问自己:如果当初他们的选择不同,结局会不会不一样?因为女主最后还是有了孩子,甚至孙子。说明她最终还是接受了性,那她到底是迫于生活接受了性,还是她最后真的改变接受了现任丈夫?我更愿意选择相信前者。就像她自己在海滩上说的,他们可以只有爱没有性,也依旧能够过的很快乐。所以她最终妥协接受了性,那她是否真的感到快乐了呢?如果是的话,为何见到男主依旧止不住眼泪呢?

  可惜这部电影不是《爱乐之城》,没有办法有幻想的平行空间存在,那个当初改变两人命运轨迹的又一种结局。(当然我觉得这个也是可以的,毕竟伊恩和罗南之前合作的《赎罪》就用了这个手法,不过这样就会显得现实更加残忍。)

  最后说说电影拍摄本身。本片的画面和色彩实在是太美了,还有女主的各种裙子和英国的自然风光,有好几次都想截屏做背景了哈哈。而且可能是因为故事主要发生在60年代,所以电影画质还有一种颗粒感,不是现代那种特别清晰的感觉,多增添了一份意境。

  而电影的音乐也很优美,可能和女主的音乐背景有关,全片大部分都是古典乐,尤其是两人相处的时光,但演到最后却发现,男主其实爱的是摇滚乐(从之前学生时代去酒吧听乐队演奏再到最后开了一家唱片店),所以不知道这里是不是也是一种暗示,其实两人需要面领的挑战不仅仅是性,还有社会阶级甚至是音乐品味?

  全片的镜头无论是风景还是人物,还是细节捕捉(如两人交握的手,以及两人在酒店桌下的脚等等),都十分美丽。可以说构图十分匀称美观,尤其是最后两个人海滩分手的场景,一个长镜头从男主冷峻的面容一直延伸至将两人全身都呈现在镜头中,并且随着镜头调整,在之后几分钟内依旧努力将越走越远的两人包含在同一个镜头中。到了最最后,到达了镜头范围的极限,只能让女主慢慢走出了镜头,留下男主孤单的背影和绵长的海岸线。

  男女主的表演都十分到位,女主罗南自然是不用说,心理上的变化从细微之处就可以看出来,比如去见牧师时微微皱起的眉头,阅读“小黄书”时那种不是很自在的感觉。而男主体现出的那种有些呆呆的老实,又十分感性(会偷偷抹眼泪),到后面在海滩上的暴怒和冷酷的情绪恰到好处地表现了出来,再到最后和他人诉说自己的故事时的神情以及最后见到女主不可抑制的眼泪,表现可以说是十分惊艳了。

  这部电影看完之后给我感触很深,这个故事感觉很小,但又总是真实细腻的可怕,就像一张细密的网,看到最后将观众的情绪全部包裹了起来。于是,我觉得有机会要去好好拜读一下原著。

  《在切瑟尔海滩上》影评(八):特别特别能理解她

  北京电影节看的,巨幕,很棒。

  很浓郁的英国风格,海边乡村草地花,倍儿美,看着就舒服。

  其实我特喜欢这个故事,我也特别能理解罗南演的那个妹子,那种爱和抗拒。

  片子前面有很多好笑的地方,俩人笨拙的新婚之夜,拘束,紧张。可其中还穿插着那些最美好的恋爱时光,那所谓的一见钟情,眼里的光。那为了见你拿着地图走过的那些路,seven miles,脸上的欣喜和雀跃。那双为你母亲轻轻穿上连衣裙的双手,那些鼓励的话。那在饭桌上与自己父母的小小争执,也只为了你。最大的梦想是四重奏能够独立演出,也为了你,献给你。怎么能说她不爱呢?

  其实特别能理解罗南的flor,也特别能理解她说的那些让ed可以去找另外的人来满足生理需求的话。可能在男生看来就是一种侮辱,一种看不起人?但这样不好么?她就是害怕啊,就是抗拒嘛,她努力学了但是做不到啊!爱她难道不应该包容这些么?两个人在一起重要的不是情感上的契合么?不是那种坚定的要一起度过余生的信念么?有性无爱可以,有爱无性就不行么?那这么看来,在普世眼中生理还是大于情感?当然这也可能是导演编剧要探讨的问题。海边爆发似的争吵,ed的口不择言,you like a bitch这种话真的很伤人。她没给他一巴掌真的很温柔啦,一开始还以为是直接走掉了,到最后才发现原来也挽留了,只是ed倔强的没有回头。有点儿难过。所以到头来ed是真的很后悔吧,回家之后跟妹妹们说的那些话,特别像发脾气的小孩儿,可能是他真的还没有足够的成熟。

  flor很酷啦,又温柔又可爱,又有想法又坚持,最重要的是美。对待喜欢的人从不吝惜赞美,不光对他也对他的家人很好,而拿起小提琴的时候就像个女王,是四重奏的主心骨,是可以散发光芒的主角。这段感情里她付出了,她去爱了,她把最好的一切都给予了。所以年老的ed一直在后悔吧,最后讲故事的时候也一直在说she loved him。

  但这个结尾我没太懂的点在于让flor跟大提琴手结合并且有一个这么美满的家庭是啥意思?是说她最后克服了自己的困难还是可以的,只是ed没等到么?电影前面那里大提琴手想约她以及结婚前跟长者的对话也是伏笔么?跟ed分开之后投身于事业然后随随便就嫁了?啊其实还蛮想知道这一段儿的故事,想看女主视角,但是电影里可能就没必要放了,也是留给观众去猜测吧,每人心中的哈姆雷特。不过我倒是觉得如果是她独身一辈子会更酷吧。

  最后最后,想吹一波罗南的演技,真的发光发亮,演啥是啥,这里的性冷淡跟鸟小姐里面强把timmy上了的是一个人吗?是的都是她。可塑性太强了,奶一下,她一定会搞一座小金人回家的。

  《在切瑟尔海滩上》影评(九):影史最尴尬的初夜,也是最纯真的初恋

  带图版原文地址

  作为一个铁杆麦克尤恩书迷,这两年是幸福的:《在切瑟尔海滩上》、《时间里的孩子》、《儿童法案》先后被搬上银幕,后两部分别由卷福和弃疗姨艾玛·汤普森主演。

  麦克尤恩的书至今改编最成功的依然是2007年的《赎罪》。虽然惜败于当年奥斯卡,但丝毫不影响它成为影迷心中的一代经典。里面的敦刻尔克长镜头在今年诺兰的《敦刻尔克》上映时还反复被拿出来比较。更重要的是,当年那个让人恨得牙痒痒的妹妹,不仅长大了,还主演了《在切瑟尔海滩上》,延续与麦克尤恩的不解之缘。

  这几年在影院里看到的爱情片大多已经不是爱情片了。而是打着初恋、青梅竹马、蓝颜红颜各种名头,大玩荤段子、嘴炮、擦边球、用各种生编硬造的情节,来伪造爱的证明。

  这些要花100分钟、用整个宇宙的巧合,才能让男女主人公认清彼此才是一生挚爱的电影,只见初夜不见初恋,只见性不见爱,莫名其妙地上床,莫名其妙地怀孕,莫名其妙地堕胎,莫名其妙地分开……全国观众都看够了。

  初恋和真爱,可不可以用性来书写?可以的。

  女主从头到尾脸上都写着性冷淡可不可以?可以的。

  有的导演,能把床戏拍得既香艳又唯美,但是底子里的那种悸动和真情是看不到的。

  而有个导演,他拍了个长到不行、尴尬到不行、难看到不行的床戏,却令人深深记住了男女主角那深沉、澄澈、纯度爆表的初恋。

  就是这部《在切瑟尔海滩上》。

  这部电影由BBC制作,英国国宝作家伊恩·麦克尤恩亲自编剧,导演多米尼克·库克过往履历集中在英国国家剧院,执导过的影视作品貌似只有翻拍莎剧的《空王冠》。卡司也一水儿是BBC熟脸。可以说,本片的英伦血统比《赎罪》还要纯正(《赎罪》为环球影业作品)。

  同时,原著虽然高度浓缩(整个故事仅仅发生在6小时以内),但算不上紧凑。相反夹杂着大量意识流的倒叙章节,将男女主角的一生都追溯了个遍。电影也延续了这种现实与闪回频频交错的叙事。

  再加上缓慢的节奏,决定了这部片子不会是一部容易观看的电影。但它的走心、精良,加上改编上的可圈可点,都值得你沉下心去品味。

  故事讲述的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一对新婚小夫妻爱德华和弗洛伦斯在切瑟尔海滩度蜜月时,因为新婚初夜的紧张、恐惧而最终走向分道扬镳的故事。这场初夜戏贯穿了全片始终。

  它有多尴尬呢?

  明明自己是来度蜜月的,又在自己的酒店房间,两人却好像寄人篱下的小朋友,还不如侍应生来得理直气壮。吃饭的时候,男主还要忐忑不安地问你们必须在这儿吗?(看过唐顿的同学应该不会陌生,上流阶级吃饭时仆人会在旁边伺候)。

  两人之间的差异及随之而来的紧绷感悄然蔓延,女主弗洛伦斯的父亲坐拥一座大工厂,平时的消遣是网球、板球,富家小姐弗洛伦斯学的是小提琴。而爱德华自己虽然在伦敦念历史系,但出身平民,家里有个疯癫的母亲,院子芜杂乱草丛生(花园可是英国人的本命啊)。

  餐桌上,爱德华浑然不觉地喝着被掺了水的酒,在向新婚妻子表白“我爱你”时也被夹土豆的餐钳粗暴地打断,最后因为忘记给小费,出门后侍应生们毫不遮掩地爆笑(这一段让人想起《美人鱼》里派出所那两个警察),剩下小夫妻在屋内隔着凝滞的空气面面相觑。

  爱德华的母亲(由一美前妻安-玛莉·杜芙饰演并贡献了全片最大尺度的演出)因为一场意外而导致大脑损伤,终日神志不清疯疯癫癫。爱德华突然对弗洛伦斯说:“我母亲脑子有问题,但我不是她,我不是我的家人。我现在很兴奋,好像我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听起来是不是很熟悉?

  饰演爱德华的比利·豪尔身形高大,长相略带粗犷,很适合演这个一派天真热情的愣头青。

  两人相识,是因为男主在学校拿了个一等荣誉学位(first class),但找不到人诉说(家人直接无视了他)。于是他骑了好远的自行车,又坐上公交,跑到牛津,随便走进一个酒吧,看到了女主。

  然后他直接冲上去,搭讪词是这样的:“我能跟你说件事吗?我只是很想找个人说说。”

  被这个傻小子搞懵逼了的女主,在完全不认识对方的情况下也善良地卖力捧场。本以为这是一次你来我往的礼貌交谈,结果男主突然粗暴地打断了她的发言,问你得了第几名。女主尴尬了半天,才羞涩地说,跟你一样。

  男主语塞半天,说:“那你也是很棒棒”(Well done)。

  有着一双温柔的蓝眼睛的西尔莎·罗南,向来长于塑造纤细敏感、天真雅致的女性。陷入初恋的弗洛伦斯可能在没有意识的情况下,就一直在妥帖地照顾着爱德华的情绪和自尊,抚平他内心的柔软和脆弱。

  在回忆段落中,她总是不遗余力地捧场,对他赞美,夸他特别,知道各种花草鸟兽的名字。替他照顾生病的母亲,打扫脏乱的房子。体贴入微到,爱德华的妹妹们爱她到极点,而父亲干脆直接下令“快娶了这个好女孩”。

  于是女主的父亲给他找了个工作。两人顺理成章地结婚。影片里没有出现任何婚礼的细节,只有弗洛伦斯逃避选婚纱的碎片。

  婚前,弗洛伦斯阅读了一本叫《爱,性和婚姻》的性教育书籍,得知“女人像门廊一样,让男人可以进入”,令她十分惊恐和厌恶。但这并没有影响她嫁给深爱的爱德华。

  再回到那场尴尬至极的床戏。

  银幕上大概很难再看到这么令人不适的亲热戏,明明这两个年轻人均受过高等教育,性格天真温和善良,更重要的是深爱着彼此,但观感却无异于在观看一场强奸。

  大特写不遗余力地捕捉着爱德华笨拙的动作,沉重的呼吸声和衣服摩擦的声音都被放大。当他的舌头粗暴地伸进弗洛伦斯嘴里时,你几乎能感觉快要窒息。

  弗洛伦斯把他推开,爱德华粗暴地扯起了她的拉链,弗洛伦斯好几次提出自己来,他只是烦躁地叫她待着别动,然后把她转过来背对着自己。

  但还是没有成功。这时爱德华爆发了。

  “连最简单的小事我都做不好,我肯定有问题。”

  弗洛伦斯尽管对性充满恐惧,又加上对爱德华暴力倾向的担忧。但她还是战战兢兢地躺到床上。

  镜头反复切到爱德华抓着床沿的手上,以及男性躯体对女性躯体极其不舒服的压制。

  哪怕在紧张到不行的时候,弗洛伦斯想起了书上的话,还是主动用手去引导爱德华。这一善意的举动却引起了爱德华剧烈的反应,提前缴械。

  看着大腿根上的遗留物,弗洛伦斯突然崩溃,不顾一切地冲出房门,跑到海滩上。

  影片发生的背景,是性解放运动(sexual liberation)尚未普及的60年代。在那之后,美国的年轻人们提出“要做爱,不要作战!”的口号。

  披头士、嬉皮士、毒品、滥交、艾滋病像病毒一样扩散。而爱德华和弗洛伦斯所处的,正是最后的纯真年代。

  弗洛伦斯虽然深爱着爱德华,但绝不盲从。她的琴友就曾经说过:“你看起来虽然很害羞,实际上还挺有主见的。”

  在清冷萧瑟的切瑟尔海滩上,两人爆发了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的大争吵。

  弗洛伦斯:这实在令人作呕。

  爱德华:是你一直在拒绝让我靠近。

  弗洛伦斯:我想让你开心,但我做不到。你总是索要更多我给不了的东西。哪怕我答应了,我也达不到你的这些要求。

  爱德华:是钱的问题对吧?!

  弗洛伦斯:你要这么想也行。

  爱德华:别像个婊子一样说话。

  弗洛伦斯:你能不能走开让我自己待着?

  爱德华:我们还是可以让对方快乐。

  弗洛伦斯:你可以去上别的女人,我不介意,我们可以继续在一起。

  这句话直接引起了爱德华的彻底爆发。

  两个深爱彼此的人离开了切瑟尔海滩,并将对方从生命里抹去。这段婚姻只维持了不到六小时。

  后来他成了嬉皮士,开了唱片店,有不止一个伴侣,他也终于从板球场上替富人们除草的穷小子,变成了衣冠楚楚的玩家。

  醉生梦死中,他有一次恍惚提起,从前我认识一对纯洁无暇的恋人……

  他的其中一个伴侣问:那她爱他吗?

  短短半秒钟后,他回答,爱。

  接着他怅然若失地说,她真的很爱他,不想让他失望。她想和他在一起,她想让他开心。

  影片的结尾改动了原著。她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而他兑现了自己的承诺。两人隔着几十年的光阴泪眼婆娑地相看无言。

  画面回到那一天的切瑟尔海滩上,她乞求他回头,他却背过了身。这一转身就是一辈子。

  弗洛伦斯就像你的初恋,秀秀气气白白净净,有自己的爱好,自己的坚持,但只要在你身边,就只会一门心思地对你好,不管你家里多落魄、母亲多疯癫。

  而爱德华,莽莽撞撞,神经大条,一上来迫不及待地想展示自己,一点点挫折都能轻而易举地击碎他的自尊。但是在你面前,他从来都不吝惜装疯卖傻,只要能逗你开心,他愿意当白痴。

  但弗洛伦斯是性冷淡。

  她不介意他有别的女人。他却极度介意她有这个想法。双方都把对方的感受看得比自己的感受更重要,结果却是悲剧的。

  是因为初夜的失败吗?是,又不完全是。

  虽然中间隔着几十年的历史变迁和不容忽视的文化隔阂,但看完电影后,再联想起一些社会新闻——当下我国,性的教育和爱的教育,依然同等匮乏。

  我们可以从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艺术学、甚至是鸡汤学等方面去分析爱德华和弗洛伦斯的悲剧,提出许许多多的问题,诸如:肉体和感情是可以分裂的吗?我们真的能够摆脱父母的影响去爱一个人吗?家庭出身不同的两个人真的能够在一起吗?为什么最初最纯的爱恋往往会失败?……

  电影一样没有答案,只提供了丰富至极的细节和情绪烘托。

  如果一定要用一句话来概括这部电影,大概就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相信不少人会在观影时回忆起青春时的好奇和试探,以及后来如何从屡屡试错中学会在精神恋爱和身体和谐中寻找平衡,然后无可奈何地承认:

  没有得到的那份爱,却成为了一生的牵挂。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