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爱》经典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爱》经典影评10篇

2018-06-26 03:19: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爱》经典影评10篇

  《爱》是一部由迈克尔·哈内克执导,让-路易·特兰蒂尼昂 / 埃玛妞·丽娃 / 伊莎贝尔·于佩尔主演的一部剧情 / 爱情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爱》影评(一):简单记录

  1. 摄影机的位置,比我们所习惯的视平线位置要略低一些,这很怪。但也刚好使得远景中的一个人从头到脚完整出现画面里。现在很少看到这样完整优雅镜头了。第一个镜头,非常长,完整,跟着入屋的警察实际上绕着屋子走了两圈,呈现整个屋子作为事件将要发生场所。第一圈警察没有进入卧室(被密封),但开了窗。第二圈卧室门被打开,他掩鼻走了进去。这时消防员和他的对话是:“C'est vous qui ouvre la fenetre?”,警察回答,"Non"。但是注意,这时卧室的窗是开着的,谁开的,为什么窗会开着,影片没有回答。但观众可以回答。

  有兴趣的话可以画画看这个房子平面图,重现一下摄影机的运动轨迹

  2. 片头结束后第一个镜头。音乐会,长镜头,摄影机的位置,还是略低,而且视野很窄,透视很怪,舞台上看观众席也不是这样的。所以这是谁的视角?老夫妇泯然众人。这段用声音,落座前观众的喧哗,开场前的广播零落咳嗽声,鼓掌声音符起,都有节奏上的需要。画面转场,交待学生和老夫妇的关系音乐继续,画面继续转场,公交车上的低机位,陌生人的视角,事实上老夫妇仍然泯然众人,音乐继续,到老夫妇回家开门有对话为止。

  非常节制运用音乐。

  3. 老夫妇回家,摄影机不动,但是贯穿三个空间,通过对话可以知道,这对老夫妇对外人戒心很重。老太太对有人破门而入行窃的担心。对照一开始家门被消防员洞开的情节,很讽刺。之后还有与大楼管理人员的对话,请护工的问题,以及不接不认识的人的电话态度,分别暗示这对老夫妇日益孤绝的生活状态

  4. 早餐场景,摄影机已经不再闹别扭了,恢复正常的视平线。长镜头,正反打。水龙头开了未关所起到的作用,大家都看得出来,既有情节上的作用,也有情绪上的作用。

  从音乐会开始,摄像机移动就显得很迟缓,画外音,好像总是忘记反过来拍说话的那个人。如音乐会上音乐家的镜头一个也没有。而只是固执地盯着观众。这段也是。

  5. 15:04左右出现的一组空镜头,为什么要加在这里?和后面对应的一组油画空镜头明显有对应关系,如果拿掉,会怎样?当然无法拿掉。静静的黑暗的室内,和静静的死去的绘画风景视觉语言优美无以复加,当然作用远非如此。

  6. 女儿出现,正反打。大部分时间都在说自己的事,最后问候母亲情况。被父亲婉拒。注意父女之间的座位关系,这个关系一直保留到结尾都未有变化

  7. 36分45秒左右,老先生回家,发现太太倒在地下。意欲自杀未遂。窗开着(又一次开窗),在下雨。承接之前讨论葬礼话题段落

  8. 学生来访,又是一个摄像机不肯离场的设计。老先生起身去推太太,摄像机固执地盯视着学生,他甚至非常不安地在沙发里转了转身体紧张而别扭。说明什么?我的解读是,这个摄像机是有意识的,非客观观察者,这说明什么?(宗教意识有关。)

  9. 老先生的噩梦。影片中惟一一次走出公寓,当然你可以说未关的水龙头对应着漏出的满地水。但是水代表什么?行于水上代表什么?最后扼住老先生嘴的手是谁的手?这不重要,但那是一只老人的手无疑。到处是门的死胡同楼道意味着什么?表现潜意识梦境在电影里已经被用得很多了,但导演清醒的,观众也是清醒的。

  10. 老太太病况急剧恶化,在她意识清醒想要自我了断的时候未能如愿。失去行动能力后的第一个镜头,是和女儿在一起。于佩尔的丈夫,只露面一次,但有三次描写。第一次女儿描述,第二次母亲描述,第三次露面寥寥数语,但角色塑造已然完成。女儿最后转过来对父亲说:“Et de quoi?” 意即除了母亲的正在病逝和父亲亦无话可说,两代人之间的鸿沟,有时候比生死的鸿沟都巨大

  11. 老先生的努力,表现在随着老太太每一次病情的恶化,都一再地作着徒然的努力和坚持,甚至在她失语面瘫之后的歌唱也是。老太太最后在意识清醒的时刻表现出的不配合和想死去的意志,使得他万分恼怒地打了她一耳光。没有不分日夜亲身照顾过瘫痪病人的人,恐怕很难理解这样的行为。没有什么好多指责的,在这样的极端情况下,什么都合理

  12. 女儿来访,说:“Tu peux pas continuer comme ca, papa”,老先生抛出两句话异常锋利:“Tu veux prender Mama chez toi? ”。这片的对话总是这样,像刀锋,瓷器店里的大象,只能眼睁睁撞碎一屋子东西。不能这样下去要怎样呢?把瘫痪的母亲接到女儿那里去照顾吗?送到养老院去吗?当然是毫无结果,大家都有等死的觉悟,可过程还是难以忍受

  13. 老先生在刮胡子,为什么是刮胡子?活着的人就得修剪胡子。老太太在呼痛,为什么是痛,单一音节的“Mal, Mal, Mal”,纯受罪,连基督这时候都受不了,哀哀哭号主已离弃了他。老先生一如既往过去温柔安慰,然后拿起枕头闷死了她。意料之中,又意料之外。老先生讲了最后一个故事,和前面我还有很多故事要讲给你听对应。温柔极了,爱极了,在这样的爱里面,讨论伦理有什么意义,太荒谬

  14. 买花,写信,封房间,做得好像一切都深思熟虑过千百遍。

  15. 扑鸽子,很重要。鸽子出现过两次,第一次只是挥挥手将其赶走。这一次及其有耐心,慢慢扑抓。又是长镜头,及其缓慢凝长,最后艰难的起身让人猛想起,他也已经是垂垂老人。鸽子代表什么?宗教比喻,和水代表什么一样。想一想。老人抓住鸽子,抚摸着,但又放了他。说是圣灵也好,生命本身也好,本不属于你的,抓住,然后放掉,让生命走掉。

  16. 最后幻听,太太恍然回来。梦境,现实回忆想象,全部用统一手法风格凝练,根本不用拙劣的特技,转场都只用切。这片一点也不极简,倒是深思熟虑得不能多加一点东西罢了。欧洲导演修养好,哈内克拍得真优雅。

  17:小空间的场面调度很难。最后是女儿回家,对比开始的警察的走位,有非常大的不同。为什么?女儿最后落座并非她常在的位置,而是父亲的沙发上。时间在流逝

  18.再说一遍, 这不是伦理片,也毫无意识形态污染,带出一些基本的社会规范的变更以及伦理状况的讨论也都很节制。所以不要再去讨论杀人不杀人的问题了,这根本不重要。

  人那,总以为用文明(音乐),艺术(绘画),物质(公寓),后代(女儿)和爱(伴侣)就能抵抗生命本身的来来去去,结果总是失败的,必然是失败的。因为你根本就不拥有生命,甚至有时候生命主动闯到你面前你都像瞎子一样视而不见(第一次赶走了鸽子),固执地抓住一些“还活着”的幻影不放。(老太太失禁以后恶化的非常快。)一直到真正解脱了这个执念以后,才恍然大悟要捉住它,而捕捉的过程又那么漫长笨拙,让人伤心。每个人都是这样,像个白痴一般度过了一生。而最终你总得放掉它,爱和死亡抗衡,才能放掉生命。

  http://t.cn/zYIrwFh

  《爱》影评(二):满溢的心,无从落笔——谨以此文献给<Amour>

  终于,在这样一个平静的雨夜,独自斜倚在床头,看完了这部雪藏已久的“金棕榈”。

  此前,是知道剧情的。正是因为知道这影片的剧情,才迟迟没有下决心双击那个静静躺在文件夹里的图标。对导演哈内克的风格,尝了解一二。是以对这部去年就斩获“金棕榈”的电影,心存敬意,总感觉必须找一个心无旁骛空白时间段,在无任何人和事干扰情境下,安安静静地,品赏。

  一贯深爱法国和波兰电影,画面简洁干净色彩祥和恬淡,<Amour> 亦如是。

  全片场景并不多,除了开头热闹的音乐会场面之外,绝大部分故事的场景都在 Anne 和 Georges 这对老夫妻的家中——起居室、卧室、厨房卫生间,都几乎能符合戏剧的“三一律”了。

  对于电影编剧和导演而言,场景太过集中,通常是个在创作过程中需要尽力避免的情况。印象中能够将电影的场景高度集中,且依然丝毫不影响叙事,影片依然精彩案例寥寥无几:《水果硬糖》、《终极面试》、《死亡实验》等 ,大多都有强烈悬疑情节支撑

  而 <Amour>,却独行其道。故事,与其说是剧情,不若说是生活更为贴切。每一场戏,每一个细节,没一幅画面,都是真真切切的生活写照

  两个人一起听音乐会、坐公车、吃饭、睡觉、看书、洗头……整整两个小时,尤其最初两个人坐在方桌边,吃着盘子里的食物,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恍惚间,思绪远扬,感觉这便是自己晚年生活状态的描摹。平淡、翔实,无需山珍海味、不必豪宅深院,只要有一人执手,足矣。

  不由想到大学时代读契诃夫的《戏剧三种》,其中有句话印象颇深:“在舞台上,得让一切事情像生活里那样复杂同时又那样简单。人们吃饭,仅仅吃饭,可是在这时候他们的幸福形成了,或者他们的生活毁掉了。”

  生老病死,是每一个人都无法躲避的自然法则。尤其迈入老年的人,心中早已有了想象和准备。曾听一位老人说过:“每天晚上临睡前,把拖鞋放在床边,都不知道第二天是否还能再穿上它。”

  Anne 和 Georges 无法料到岁月带着死神使者——病魔突然造访,不知应当感激死神的怜悯、并没有一下子从 Georges 身边夺走 Anne 呢?还是该憎恨它的残酷生生用时间和衰竭来折磨这一对彼此深爱的老夫妻!

  爱,在一生漫长的时日中,宁静如流,相濡以沫令人羡慕;然而,最终将近尽头处,却抵不过渐渐衰亡过程中的耻辱解体。Anne 中风手术失败、彻底半身不遂后,Georges 对她无微不至的照顾——不止生活、更时刻关注她的情绪和感受,这让他们的邻居感动不已。

  但这实际却丝毫不能减轻他们各自心底深深痛苦开篇听音乐会这场戏,已充分展现了这对老夫妇的格调品位不俗普通世人。因而不难明白,令患病后的 Anne 感到最无法直面的,不是身体机能的逐步丧失,而是人格上的独立不复存在。从走路、到睡觉,从上卫生间、到洗头洗澡,最后到喝水进食……这一切最基础的生活技能,都需要借助别人才能完成。这对她而言,是一种耻辱,因之她羞于求助丈夫、羞于会见他人。

  脑海中盘旋着 Anne 最后清醒时分,坐在餐桌前执意要 Georges 拿相册来。这是她第一次如此固执地“要求”丈夫替自己做事。一页页缓缓地翻着簿纸,Anne 喃喃自语:“生命,那么漫长……漫长的生命。”

  她是对一段早已预知尽头、抵达却遥遥无期的过程,感到不耐了吧?有时候,当死亡突然降临,生命突然消失,人们会感叹世事无常,生命短暂。然而,有些时候,无能为力等待和不可阻挡的孱弱,才是最残忍的消磨。

  Anne 的眼神天天黯淡、昔日风采不知所踪,开始还积极练习挪步、单手翻页看书,到后来 Georges 为她读报,一转头,却发现她早已沉沉睡去。

  起居室里,Georges 呆坐在书架前,CD机里播放着他们学生寄来的音乐会钢琴曲,恍惚间,他看见 Anne 端坐在屋子正中央三角钢琴旁,表情专注沉醉、手指活跃动,一抬眼透出的美,难用言语形容——这是让我极其动容的一场戏。

  曾经,她是那么风姿卓绝,古典气质烘托着她的高贵;而如今,病榻之上,吊瓶悬挂,苍白脸庞嵌着一对失焦的眼球

  一分一秒地体验这场缓慢的变化,于他,又何尝不是一种痛入骨髓的折磨?

  他抄起枕头的刹那,我震惊得合不拢嘴!尽管,早已明了故事的结局;尽管,在哈内克冷峻、沉着基调中,心似被一点一点冰封。但前一刻正娓娓讲述少年时期夏令营往事,下一秒便辣手狠心得犹如刽子手——突变猝不及防

  整个过程持续了近一分钟,他把头深深埋在枕头里,隔着棉絮、紧紧地抵着她的脸。纯白的枕套、纯白的床单、他上身穿着的纯白汗衫、还有远景中白色透明窗帘……占据画面绝大部分的主色调,使得这一场“谋杀”,几乎成了一场仪式是的,他解脱了她,也救赎了自己。

  感觉到她终于不再挣扎,起身坐直的他剧烈喘息着,十几秒,他始终不曾落下一滴眼泪,而我却早已透湿双颊。

  太多太多的感触纷至沓来,心几乎满溢,而不可言。行文至此,感到自己像一头慌不择路的小鹿,在苍莽无边的森林里四处乱撞,撷取一片片散落的枯叶,在键盘上敲击出不甘沉寂的触动。

  最后提一下鸽子,这个在影片中两次出现的符号化象征。鸽子作为一个电影常用的意象,让不少导演情有独钟、用不胜用。而在 <Amour> 中鸽子出现在屋子里的这两场戏,是我最喜欢的段落之一。第一次,Georges 不由分说把鸽子赶出了窗口,再三驱逐;第二次 —— Anne 去世后,Georges 正在“布置”屋子,准备同往的时候,鸽子又不识时务地前来打扰。这一次,Georges 有点生气了,他执着地追着鸽子,一下、又一下,直到抓住它,致使自己跪坐地上,险些站不起来。

  导演却不正面交代 Georges 是如何处理怀里的这只傻鸽子,镜头一转,开始了代表最后时刻的遗书写作。他放走了它,并不出于对鸽子本身同情或慈悲之心;放鸽子一条生路,实际象征着放爱一条生路,放爱妻和自己的灵魂一条生路。

  在这个符号性的隐喻中,生与死,是一场错位。Anne 生命的终结,Georges 为自尽做的准备,实是他们两人灵魂和尊严的重生。他们身死,而心复生。鸽子生命的延续,正象征着他们爱情的延续。

  爱情的生命,是不灭的——虽然未必永恒。

  影片的结尾,是一场亦真亦幻的梦境。梦的主人是谁?女儿,还是 Georges 本人?已无需考究。当舒伯特的曲子又一次响起的时候,爱情便进入了下一世的轮回。

  Amour, seul l’amour éternel.

  《爱》影评(三):那个我们需要直面的事实

  老妈和老爸爱旅游,退休后的这些年,走遍了世界各地,甚至去尼泊尔看喜马拉雅山的日出,去以色列耶路撒冷的哭墙朝拜。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也许是每个人心中最理想的晚年。老妈经常用吴江话跟我开玩笑,将来我要“沃得甲,西得跨”,表面上我哼哼无语,心里却是认可的。过年前,我去医院看望了老公的博士导师,曾经南大的一翩翩才子,素日里与弟子们在一起谈文心雕龙,讲刘易斯芒福德的城市理论和人文主义技术哲学思想,高谈阔论,神采飞扬。两年前一场大病,卧床不起,如今全靠师母照顾,不能言语,几乎认不出弟子来了!

  最近看了不少好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007大破天幕危机》,还有《塞拉菲娜》,都值得一看,但没写什么,今晚的这部《爱》,让我忍不住写两句。

  法国新片《爱》讲述了一对厮守一生的退休音乐教师夫妻乔治与安妮,影片的开头是作为老两口参加了一场音乐会,尽管岁月侵蚀了他们的容貌和活力,但是他们举止优雅,相敬如宾。音乐会后,两个人心满意足,有说有笑的回到他们那个简单而整洁的公寓。第二天早餐时的一个小插曲,女主人公安娜忽然目光呆滞,静默无语,男主人公乔治大惊,呼唤她的名字,用冷毛巾为她擦脸,尽管安娜很快的恢复了正常,但乔治的慌乱中预示着未来的手足无措。

  未来的日子缓缓展开,从轮椅到卧床不起,从起初安娜尽量保持着自己的风度和尊严发展到在床上吐字不清,痛苦的呻吟。乔治尽最大的努力照顾着爱人,虽然晚上他会做噩梦,白天他依旧温柔而耐心的对待自己病床上的爱人,不仅仅是喂食,擦身和活动身体,而且陪她读书,陪她讲话,安稳她的情绪。可是,慢慢的,他的爱人的生命只剩下痛苦和厌倦,不忍卒睹。身边的人,子女、护工、邻居,固然有关心和同情,但于事无补。甚至那些那些他们曾经热爱的象征着艺术的东西,音乐、油画,在脆弱的生命面前也无比苍白。最后,乔治选择了“37度2”的方式,一种法国人的方式结束了故事。

  故事的主题是爱。可爱比死更冷。乔治对妻子的深情表现在生活的点点滴滴,少年夫妻老来伴,年轻时候吵架,做爱,欢笑,流泪,老的时候都浓缩在记忆里,剩下的只是在生命长跑终了时竭力放慢脚步的相濡以沫。当那个捆绑在你身上已然成为你的一部分的人,就这么眼睁睁的越来越渺小,终将叫不醒、触不到的变成泥土,那是怎样心痛和无奈的爱啊!如果说最浪漫的事就是一起慢慢变老,那么最残忍的事就是看你慢慢的死去。

  故事的第二个主题是尊严。在欧洲生活的经历,让我了解那些老派的欧洲人多么在乎自己的尊严。但人生的终点是没有尊严的。无论你年轻时如何呼风唤雨,等到老去、孤独、病痛、死亡来临之际,如果你还可以自主的选择死亡,那已经是最大的尊严了。

  导演迈克尔.哈内克用了非常冷静的语气讲述了这个故事,没有很多配乐,只有缓慢的长镜头、男女主人公之间的对话和表情,绝大部分的场景也就是那个狭小的公寓。两位主演,82岁的简-路易斯•特林提格南特 (Jean-Louis Trintignant)与85岁的埃玛妞•丽娃 (Emmanuelle Riva)的表现太真实、太残酷,让人无法直面。导演在细节安排、画面剪辑与镜头掌控能力都是惊人的。而摄影师,一直用柔和的、安详的光来烘托场景氛围与人物心情,让观众与男女主人公一起沉浸在温柔的困境中。

  据说这部影片好评如潮,原因无非是太贴近生活了,而且直面我们每个人的未来。

  《爱》影评(四):原来爱跟苦难是一回事啊!

  隔壁房间正在喂姥爷吃面条的姥姥已经累了一整天,姥爷最近两年总是睡不着觉,他总是三更半夜推醒熟睡的她问睡不着怎么办呢。如此反复,甚是磨人。家里有人出主意喂他安眠药,可她总是不太同意,害怕安眠药伤了他的脑子。他自从得了脑血栓她就没有好过过,当初她为了能让他下地走路每天都要帮他按摩双腿,现在他能走路了可她的腰却劳损了。他们今年十一就结婚满60年了。他从没有说过感谢她的话,她说上辈子欠了他的。他从小衣食无忧,娇生惯养。她从小颠沛流离,凄凄惨惨。姥姥真是苦了一辈子,而别人都说姥爷有福。有时候姥姥累极会发很大的脾气,但却从未做过伤害姥爷的事情。他们有三个孩子却未必有爱情。他自私极了,她渴望得到的爱都给了他和孩子们,然而自己所得到的爱却微乎其微。

  我劝他不要折腾她,他说你别管。不知道他是否真的是故意的。

  虽然电影是多年前看过的,但印象极为深刻。中风的老太太一天不如一天,越来越折磨人。老头子最后选择亲手结束两人的生命。这部沉重的电影我只看了一遍,因为太过沉重所以第二遍打算跟另一半看。可现在看来还是电影更为美好一些,生活远比艺术作品残酷的多。我不明白为什么许多人都在美化爱,而大部分人恐怕还不理解没有痛苦和伤害也就不会有爱。人是因为痛苦才想要爱的,爱的越多也就说明越痛苦。所以大概爱跟苦难其实是一回事吧。

  年近而立还没有找到能与我一起看这部电影的她。日子仍旧一天天的过,我也会老去,将来有可能中风,也有可能阿尔茨海默。我不知道自己能否有幸遇到温柔的人,寿则多辱,若我情况糟糕我会选择自我了结。我愿意自饮痛苦,留些许爱给身边的人。正如电影中的老爷子、生活中的姥姥一样。

  《爱》影评(五):隔着枕头的亲吻

  这部片子深深地打动了我,没有冗杂的配音,没有人物内心的独白,只有生活中自然的声音和几支钢琴曲,这部电影如此自然而真实。

  片中也有部分的虚幻的镜头,比如老头在书房里放着cd,眼前出现了老太太在弹钢琴的幻觉。片子剧情一直比较舒缓,老头细心的照顾着老太太。在电影后半段,老头在床边慢慢讲着年轻时的故事,讲完故事后他拿起了枕头压在老太太头上,隔着枕头吻着她。这个镜头很有表现力。在生活中一向十分温柔的老头,在此时表现的却一反常态,他带着婚戒用力压着枕头的手和深深压进枕头的脸。这份深沉的爱瞬间在这几个简单的动作中爆发出来。

  也许他们年轻时有过很多美丽的爱情故事,也许在欢畅的青春里他们常常在花前月下接吻来表达爱意,但是那一切都不如这最后一次隔着枕头的吻来的深刻隽永。

  《爱》影评(六):你问我爱你有多深

  我的评价只关乎感情,没有拍摄分析!

  看了这部《爱》,我觉得很惭愧,每天纠结于小情小爱的我没有认识到这个层面上的爱……

  原来爱是心灵上的相通,像他们都对音乐执着;爱是一方受难时另一方的坦然接受,像他对待她的病倒;爱是在长久病榻前的不离不弃,像他每天照顾她吃喝拉撒;爱甚至是“送”你直到生命终结,像他最后痛苦的按下她头上的枕头……

  在《爱》中,死亡并不可怕。我不想拖累你,“没有什么活着的理由了”;但是换位思考,假如我生病了,你会这么轻易的就放弃我吗?只要有我在,我都会尽最好的努力,但是我答应你,不去医院~

  故事的结局我并不意外,哀莫大于心死,你走了,我也没有活下去的理由了,不,这是在他“送”她走之前,就下定的决心!还好,你来接我了,我们一起走吧……

  为什么我的眼泪还是停不下来?

  《爱》影评(七):想自杀而不得最后死掉的故事

  如今,不少人已经失去了区分词语间细微界限的能力,他们把“人性”等同于所有情感,然后居中一刀,一半为善,一半为恶,善的那半贴上一个标签:“都是因为爱。”

  本片不少影评也是如此。演员的表演风格、定格的长镜头、稀少的配乐、极简的人物关系,还有楼道、鸽子、水龙头等意象,这些细节都被归为“影片在表达爱”。

  这些细节确实摄人心魄,但我没有从里面看出所谓“老年人的爱”,影片让我屏息,只是因为它所弥漫出的垂死气息。

  爱情片的冲突中心是排他性的恋爱关系,而本片的冲突中心是生死,导演和演员像画工笔画一样描摹了生死之际的人类情感。

  记得有人将《霸王别姬》归类为一个“想说真话而不得然后自杀的故事”,我觉得《爱》所讲的是一个“想自杀而不得最后死掉的故事”。妻子想死,丈夫不想让她死。妻子失去了去死的能力,丈夫帮了她。这个过程中,双方的行事准则是理解这部影片的关键。

  妻子的准则应该是独立。不想去医院和自杀都是她深思熟虑的想法,不论是性格还是教育还是别的,总之她要抵抗人生最后一段路不能由自己掌控的现实,她不想给疾病吃掉自己的机会。而病后的其他事情,对她而言都不重要了,学生、轮椅、丈夫,都不重要,回应他们已经不是她关心的事了。

  而丈夫,是不知所措的。他对妻子的令人脱帽的照顾,源于习惯。这种习惯被人们认为是爱情,也许可以这么说,但我更愿意理解为:我的partner遇到麻烦了,我要帮助她。更准确地说,是“我的生活遇到麻烦了,我要解决它”。同时,他也是痛苦的,因为他理解妻子的思考,同她一样预见到他们被疾病吞噬的前景,他肯定同意,与其被疾病消磨然后品味丧妻之痛,不如帮助妻子主动面对,结束一切,理性地面对。但是,他发现自己没办法。

  是啊,你让他怎么做呢?丈夫发现自己除了把妻子当成一个病妻来照料以外没有别的选项。这可以说是没有行动能力的濒死者及其身边人的最大悲哀。

  夫妻两人长相厮守,思想水平接近,他们都想得明白最好的选择,但是却不能这么做。这种压力有很多名字:孝道、亲情、生命是第一位的,等等。

  如果这对夫妻的三观并不追求个体独立,他们也没有痛苦。可他们偏偏与群体的价值观不同。

  剧中,女儿对男人的出轨淡然处之,却无法接受父亲不把母亲送进医院,这是最让我感叹的一个细节。不要说什么现在已经是是追求独立的时代,即便你对自己是这么要求的,但是对别人呢?

  这背后不是文明的落后或是别的,只是人和人的互相理解是那么难,所谓“推己及人”,是永远不可能完全做到的。这是我理解的本片的内核。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丈夫只能接受这样的痛苦,他知道妻子不要医院,也不要他,因为照顾意味着被他人控制,但没办法,他只能照顾,照顾到妻子只能用本能来抵抗,照顾到自己被双重的负罪感填满。最后,妻子没有按照自己的意愿死去,而丈夫也完全失去了面对死亡的能力,两个人就这样被毁掉。

  这是一个普遍的模式,而本片的出色之处就是在于它原样地展现了这一模式,其关键就在于:没有高潮。这一过程没有我们想象中的“一切累积到不得不爆发”的点。丈夫每一次遇挫,我都觉得该结束了,同时每个点也让我觉得,既然之前都没做那还可以撑下去。到了影片最后,夏令营的故事和之前的情节没有什么区别,丈夫只是在这时候这么做了而已。连选择放弃的能力,最后也被磨掉了。

  在濒死的时候,思想可以“向死而生”,但是生活在社会里的人们,却无法做什么,你可以因此绝望,也可以无动于衷,反正就这么着了。

  《爱》影评(八):以不同的方式理解爱

  电影的名称Amour是法语中对应爱情的那个单词,一直以来,我对“爱”这个恢弘宽大而又细腻深邃的主题抱有着一种敬畏的感情。记得高中在文学社那段年少轻狂的岁月,写过一篇名叫《关于爱情》的散文,大致写出了那个时候对于在少年、中年和老年的爱情的粗浅理解。现在自然而然重读那篇文章是想让人付之一笑的,但是扪心自问,即使是在成熟的过程中,对爱的理解又有了多么深厚的见解呢。

  这部两个多小时的电影一直都是缓慢而沉静地去表现着主人公之间的感情生活。女主人公瘫痪之后,生活中各个方面都需要被照护,内心的尊严让她一直很抵触这种方式。她不愿意自己最狼狈最难堪的时候被人看到,即使是自己最爱的老伴以及儿女。而男主人公一直都尽力悉心地照料着她。电影中镜头很简单没有过多变化,但是因此表现得很真实很细腻。

  当我看到他给她向嘴中喂着水的时候,她干瘪的嘴却一直紧闭着,透露出不肯屈服的倔强。这时候他突然强行灌入,并给了她一巴掌。看到这里的时候,内心中有种说不出的沉重和悲痛。之前所有缓慢沉静的情节好像一直积聚在心里到了此刻终于酝酿成情绪,缠绕成情感,氤氲着一种沉痛的伤感。

  电影最后的结局是让人始料未及的,也很引人深思。以道德和传统社会观的价值观来看待,当然这个也与不同国家文化背景有关系。如果是在中国,应该是两个人相濡以沫,彼此不离不弃一直守护在她身边直到她死去才是最完满最令人期待的结局吧。可是这部电影却是男主人公最终用枕头了却了她痛苦的余生。能说这不是一种爱吗?他对她有包容,有关爱,有责任,最终却以这样一种尊重的方式来表现了自己内心最深处的那份情感。

  到了电影的结尾部分,再现了他们一个平常的生活场景。她在水池边静静地洗着碗,一如往常地对他说着相同的话。我想她的这种最美好的状态会一直留存在他心中。

  对这种爱的表现方式,我们可以不以为然。每个人穷极一生都在探寻着自己所认可的对爱情的理解和表现方式,对于“爱是什么”这个聚讼不已的话题,没有一成不变的标准答案。

  或坚持,或放弃,或执着,或放手,都存乎一念之间。但是不置可否的是,我们都是在爱中,学会了成长。

  《爱》影评(九):结局的意义和鸽子的定位

  不得不说,这个片子前面看得很折磨,主要是静态画面实在是太多了。

  以为就这样烂片了,哪知道到了最后才急转直下。

  关于结局,我的理解是,老头已经无法忍受病痛对老太太的折磨,以及照顾老太太对自己身心的双重折磨,于是拿枕头闷死了老太太。

  或者说,老头子已经知道自己快死了,至少也是觉得自己也即将不能自理了,反正是自己也无法照顾老太太了,于是拿枕头闷死了老太太,免得受折磨。

  而在做完各种善后,自己的生命也结束了(老头又看到了健康的老太太,老太太带他走出了门)。

  结局肯定是两个人都去世了,因为最后女儿推开门一个人凭吊时,老头和老太太都已经不在。

  鸽子有点象征意义。如果最后鸽子是被老头杀了,那么就得把老头定位为心理或精神上已经出了问题。没有杀死,证明这就是老头清醒时的选择。

  《爱》影评(十):在生死之间找爱

  一部冷峻克制以至残酷的电影。寂静的片头,寂静的片尾,纯黑的背景,简洁的字幕。不加任何多余的情感,就像电影内容一样。

  片头是隐身在音乐会中的男女主角,彼时Anne就已有中风症兆。在人群众之中毫不起眼的主角,出现在镜子中,分割的构图里弱小的人。

  看书,钢琴,家庭布置。生活是音乐会,餐食,阅读的奏鸣曲。然而突然有一天,所爱的人突然瘫痪,彼此都毫无办法只能看着事态一天一天恶化,变糟,直到深爱的Anne再也不是Anne了。一个只会在床上重复「mal,mal」的妻子,还是那个坐在钢琴前演奏、做饭洗碗、欣赏音乐会的爱人吗?

  如果说半边瘫痪的Anne还能听他说小时候的趣事,抚慰从噩梦中惊醒的George;那么二次中风后的Anne,已经不可避免的成为George自己的噩梦了吧。

  他所爱的女人毫无尊严的被护理人拨来拨去,被她们脱光了揉搓,被她梳头梳的不停喊疼。这是多么捶心刺骨的痛苦。而这痛苦又伴随着他不可避免的对她的不可忍受,这又将这痛苦深化了多少倍啊。

  而对于Anne,当活着意味着再也无法欣赏艺术,甚至成为深爱人的负担,又该如何?她对生命也早就不再留恋了。过去的回忆,美好的人生,只是,太漫长了啊。

  舒伯特钢琴曲,满房间抽象画,两个空镜头最让我想要落泪。但是导演是如此凌厉,没留给煽情任何空间。画作是空间的寓言,房子早已成了梦境中进水的囚笼,就像那些原本装饰在不同房间的画作突然静止的呈现在漆黑的荧幕上,一幅一幅生硬的转接着,只让原本优雅的空间蒙上了一层死寂的味道。同样,当钢琴曲也只能勾起对往昔的回忆而不是当下的快乐时,也只能在George的手下仓促停止。

  克制甚至于刻意的不煽情,在生与死之间去讲述一个爱的故事。没有任何判断,不着任何感情,在隐忍的表演与冷峻的画面中去拷问每一个人:

  究竟是在不可避免的死亡面前爱情输的一败涂地?

  还是,

  亲手杀死心爱的她,是爱情面对死亡宣战时所取得的高贵的胜利?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爱》经典影评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