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新浪漫主义:李云迪传》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新浪漫主义:李云迪传》经典观后感10篇

2018-06-26 03:48: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新浪漫主义:李云迪传》经典观后感10篇

  《新浪漫主义:李云迪传》是一部由芭芭拉·威利斯·斯威特执导,李云迪 / Seiji Ozawa / Peter Oundjian主演的一部纪录片 / 音乐 / 传记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新浪漫主义:李云迪传》观后感(一):不曾长大

  这部片子我看到四十几分钟的时候,终于从一开始囧囧有神风中凌乱状态中调适过来了。这显然不是一部符合我心理预期纪录片。剪辑很凌乱(比如说拍一段蜡像制作,然后切成大师班现场,再跳跃到红磡体育后台,再往后居然还有周杰伦闪亮登场,场景之间几乎没有连贯性可言),素材选择也很奇怪(为什么要拍一家人吃片皮鸭和翻来覆去放回娘家?)。后来想了想,这个片子的正确打开方式大概成长录像或者拍摄花絮。它有主题吗?没有,或者说,主题就是——其实如标题一样——云迪之像。那么李云迪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年轻,浪漫,句号

  这其实是很浮泛的两个形容词。而这片子里由零碎散乱片断堆积而成的李云迪,看起来也就只是“年轻”而“浪漫”的惨绿少年了。片子里采访小泽征尔,问他李云迪的优点是?老指挥回答含蓄客套:年轻,非常年轻,二十年后会很不同。从纪录片看,普二是指挥一句一句调教出来的说法属实。很多人对他有伤仲永的感慨激烈地抨击他的乐感在过去的十三年里已然消磨殆尽。而我看了这部片子之后的感想是,他似乎没有长大过。

  当做成长录像看,这部片子里的李云迪还挺可爱的。很青涩小朋友,话都讲得不大利落,有点扭捏又挺得意介绍深圳艺校给他搞的肖邦塑像。家人献宝式的介绍——小时候最爱唱回娘家,日记里写要做钢琴家,得了什么奖,上了什么杂志,等等,其实也很温情眼睛闪亮亮地看小泽征尔,被夸奖了就很开心,好学生态度

  可是他早已不是学生的年纪。他是成年人,还是职业音乐家,一个外部竞争激烈、内心天人交战,需要不断折腾自己和自己较劲的职业。一个独奏家必须无止境地打磨自己、相信自己又质疑自己,以强大企图心和进取心为内驱力,去追求艺术完美。而至少这部片子里呈现出的李云迪,几乎看不到这样的能够独当一面特质或对独当一面的追求。唯一一次流露专业上的企图心,是谈到普二:“有些曲子很难,可是我一听到就已经爱上它,所以必须得弹出来。”

  单看这部纪录片,你也很难认为他是一个习惯探索自己内心且擅长用言语表达的人,绝大部分时候,说的全是浮泛的套话和场面话,说不清了就笑两声。介绍拉威尔的钢协时这样说:“这首作品呢非常有意思,因为它是法国的一个,额,近现代,额,那个,印象派的,作品,那它会表现很多音色的色彩啦,还有颜色,就像那个莫奈,啊,梵高啊这些画一样,会非常有这种,额,意境吧。”听得人又着急,又难受。但是公允地说,他并不招人反感,包括那句引起很多争议的very funny,听起来也并没有恶意,只是显得他不知道说什么才是合适的。总之,他看起来更像是一个没长大的小孩,习惯了在温室生活。家人宠着,老师护着,长得好,天赋高,年纪轻轻得了奖,出大名众人追捧……没有在绝境里走过一遭的痛苦经历,也没有将自己置之死地而后生勇气,就这样,一天天安逸顺其自然地过活。

  生活如果可以混着过去,就不想费力气折腾自己——而生活又确实不曾给他极大的磨折。事实上作为普通人,这是很好而幸福的生活状态,可只是浮泛而平浅地生存下去,无法成就至高的艺术……

  我猜想他是希望别人喜欢自己的性格,喜欢被肯定赞美,他享受小泽征尔在乐曲完成后的夸奖,也享受演唱会上歌迷的欢呼。我不确定这两种赞许对他而言,是否是同等的存在。如果得不着专业的肯定,有小女孩子的爱,也可以满足——这样的生活方式,对身心健康有益,却对艺术有害。艺术也许需要一些更尖锐、更明晰、更不死不休的品质。这当然也许只是我的偏见,通过单一摄影传递出的形象更有极大失真的可能。不管如何,李云迪本人的天赋和曾经的成就无可置疑,而三十岁的艺术家仍然处于事业的上升期,他可以更好,只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手风琴悠长的乐音里,他的妈妈说,我还是很担心他,他离我们的距离有些远了……也许让人担心的,并不是李云迪已经走得太远,而是他还未曾长大。

  《新浪漫主义:李云迪传》观后感(二):梦想不在你的梦里

  李云迪太美妙了。

  这是我看《新浪漫主义》的第一印象、最后印象。这部纪录片与他在国内出版的一部传记小说全然不同——那本书评价不高不低,读者对它的感受多是:把李云迪写得神乎奇乎,极力赞颂他的奖项、他的成就,让人读起来自然是很不舒爽的。

  李云迪是音乐界的一座丰碑。然而我不觉得他是中国的丰碑、中国的神话。近现代中国的古典音乐作曲家极少,这让来自中华的一批演奏家们无从传播中式的西洋乐曲;假若是用钢琴、小提琴、圆号在偌大的演奏厅里上演老中国的宫商角徵羽,又是不合适的。因而我说李云迪他不是中国音乐的神话。

  他是属于世界奇迹

  纪录片里当然少不了他的一些私人记事。启蒙老师、钢琴教授、世界级指挥家……这些曾经帮助过他的人,一个不落下;他所获得的殊荣,纪录片也一一展现。然而全片重点不在于此。这不是中式的空话夸赞。

  李云迪弹琴时在笑。片中,在柏林的一场音乐会前几日的彩排中,他手指在琴键上尽情舞动、奔腾,那是拉威尔的协奏曲——李云迪说他是有色彩的,他年轻的脸庞上不仅有从额头滑下的激昂汗水,还有儿童一般毫不掩饰的灵动笑容;与此同时,小泽征尔也笑着,他们对视着;流动音符穿越时空般洗刷了五十年的间距,小泽征尔和李云迪都年轻着,在被顶上的水晶灯闪耀的大厅里书写着愉悦乐章

  一个音乐家不可能仅仅拥有高超的音乐技巧,我不是说他还需要高贵头衔或是文雅举止高尚人品,那是人们臆想的音乐家。音乐家需要一份真诚,在面对一本现代印刷时的乐谱时,所要怀揣的一份超越古今、置身于作曲者本人所在心境情感。李云迪做到了。他不特意迎合,也不夸大表情空旷舞台上只有他一个人,他本人早已融入了或悲或喜的情绪中,那是我所崇拜的专注。李云迪四年级的日记里写道,他长大后要做一个好的音乐家。他做到了。

  我爱把梦想放在梦里,我还很年轻,我的梦想比我的岁数还要多,每一个梦想我都在心里仔细勾画过。

  然而那叫意淫,不是奋斗。片子里不过分提李云迪成功前的努力,李云迪也没有多回忆。他在钢琴以外的生活里平静脸颊,静静待在等候室里、看着窗外,他说他要使自己在演奏前找到音乐里的感觉镜头忽地给了他的手指一个特写,李云迪背对着摄像头,面朝绿荫,那双手是有些狼狈的:指甲严重磨损,指头上的茧也微微改变了手指原本形状——一双不符合年龄的手。

  就是这双手织写了他的梦想。而我,纵然有多么精细计划,那只是扩充了我的精神领域,让自己更加地迷失未来方向。我需要专注,我需要决心,只有一条路、两条路,而不是水系发达的梦想。

  我还在寻找这个梦。

  《新浪漫主义:李云迪传》观后感(三):it's funny?

  本来想给三星,一颗给影评里面美妙的演奏,一颗给云迪的奶奶,一颗给少年成名的起起落落。最后加一颗给李云迪本人,感动与他的坚持热爱

  很羡慕能把兴趣作为事业,并且因此过上很富足生活的人。

  同情他的父母和家人,怎么去表达,怎么去爱自己父母,他或许真的不清楚

  有人说我长得像云迪的妹妹,我承认嘴巴比较像,嘴唇比较厚。

  希望他能坚持自己的音乐道路,不要和谁比较,在这个喧闹社会里面做好自己。

  真心不知道大家为啥都那么腐,我喜欢力宏,喜欢云迪,但不喜欢他们俩在一起。这种影响人生活的调侃,还是适可而止吧。

  《新浪漫主义:李云迪传》观后感(四):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

  1.

  记得高中时写作文,我刻意显摆,堆砌满纸辞藻写“民国临水照花人”。卷子发回,老师没给打分,评语只有一句:你并不认识她。

  我受此教诲心悦诚服。那些隔着时间空间名满天下的人,不知被多少次的夸大其词以讹传讹,以至于往往到了盖棺,都难得定论

  那么我这次写人,就换个方式:像我们看不到冷热空气对流,却能道出吹面不寒;无法细查月球表面,却能描摹别枝惊鹊,我就试着只谈感受,不做修饰。

  也说李云迪。

  2.

  我们的祖国从来不缺乏少年天才,但他们中的大多数都会拐到方仲永的路子上去,泯然众人矣。

  如此想来,至少前十八年的人生,李云迪足够幸运。他有难得的机遇可靠家庭支持,合适的社会氛围,当然,还有过人的天赋。这四样,无一例外的可遇不可求。而他又真的肯下功夫,于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协同兼备,在他肖赛夺魁时发挥到了极致,完美且令人望尘莫及

  十八岁,他还没来得及入选十佳青年,就率先成为了楷模典范。和钱学森袁隆平一道被印在人教版的教科书上,作为祖国花朵们的榜样,颇有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意味

  写他的那段儿文章我没背过,罚抄了三遍。但就这样我那时还是没搞清他的年龄,印象中,这大概是个弹钢琴的老人家,也不晓得还活着没。

  3.

  当然,人不仅是还活着。

  他去了汉诺威,罕有新闻。这于人于己都不是件坏事——

  一如前辈波利尼,尚有丰厚潜力等待挖掘,退而修行是条正路子。坐上了墙头,就不能光顾着看风景,得补齐下面的砖。省的哪天墙稍微晃两下,就有人来帮着推了。

  这所谓的伏蛰也算让了步棋。我常想,若不是李云迪在终南山后死磕了几年,同行今生都恐怕都没有自诩天仙难配机会

  给人留条路,总是积德的。

  4.

  可惜不是人人都信佛。况且,汉诺威毕业后,李云迪就像半道儿从教科书上跑下来,还依旧鲜衣怒马的少年模样,吓都能把人吓死。

  一如钓鱼岛一时半会儿还摆不平,失地,从来都不好收复。他却偏要底气十足的劳心费力,不是没事儿找事儿,而是恃才傲物。人人心里都有杆秤,几斤几两自个儿最清楚。掂量过了轻重,他不过是不想委屈自己那点儿得天独厚罢了。

  千难万险荆棘满布,但毕竟他是上道儿了。可上了这道,就像上了大戏台,台上三教九流粉墨登场嬉笑怒骂皆是剧情——配角和龙套总想掩盖主角锋芒,就像峭壁边儿上永远散不去的烟雾缭绕。

  台上的人,个个心里都要吃劲儿,唯有观众,才能拿包薯片在下面看得轻松欢喜,抽空还能写篇影评。

  至于蜚声海内的所谓“腔骨”,其实并不罕见。六百年前,阿雷提诺就靠和米开朗琪罗过不去在历史上留了名。受人托付,写诽谤性的文章领取佣金,或向艺术家索要作品及其他好处,不成则发表攻击对方的杂文——一直是古往今来艺术蛀虫们的主要财路。

  他们掀不起大浪,却有能耐搅乱社会注意力。可是您这一时兴起泼两盆黑水匆匆下台了,主角和工作人员还得留下来拖地。不过还好,能擦干净

  5.

  其实我一直坚定不移认为我党的思想路线伟大的。实事求是求真务实与时俱进还真是放哪儿都行得通的绝对真理。领会到这一点,我就不太反感古典圈的所谓跨界,只要别以跨界的名义糟蹋本行就好。

  不过就目前而言,跨界的这几位多多少少都糟蹋了本行。谈到这里,就不得不提起李云迪出没娱乐圈的这几年了。

  6.

  他不是个有多少热度的人,却在那几年,几乎爆发式的燃烧自己的全部热情

  那姿态颇有些飞蛾扑火架势,就像张爱玲背着骂名嫁了汉奸分手后不忘给对方寄钱。莫不是少年天才们举世闻名来得太容易,就稀罕一个知音了?

  带点儿风流暧昧的韵事,成不了传奇,就要沦为笑柄,这也是游戏规则之一。奇就奇在这笑话硬是从单口相声说成了群口,最后竟演成了场情景喜剧。于是,这场戏可就有的看了。

  7.

  娱乐圈鱼龙混杂众所周知,但熙熙攘攘,说到底都是为了一个“利”字。既然目的相同,那么追求利益手段就成了考量人的标准。对这手段,与其虚晃晃的拿道德框出君子小人,不如直接用高明与否立判高下

  能来参演这剧的,都是聪明见识的人,可有时候无论你多聪明,道理浅显,不是机缘巧合你就是明白不了。

  比如,吃谁的饭就别砸谁的锅。来人家搭的台子上演节目,演得好坏另当别论,但和搭台的人唱反调就容易被视为故意破坏气氛,何况这还是国家的台子。

  又比如,脚踏两只船,最后都得翻。作为一代名家,改国籍这种事,要选对时候。要么趁早,要么就算了。让所谓凝聚百年梦想的中国奥运会上坐一个弹钢琴的美国人,确实很有国际范,但实在不够和谐。以后还是免了吧。

  8.

  这场戏到最后几乎演变成了战争。去年年末,李云迪算是等到了一个机会——而且这一招,似乎出的并不差,还带点天地同寿般的悲壮。

  其实真相永远不是最重要的,只要主宾尽欢,观众散场,演员就能下台休息了。因为这一招,李云迪阶段性的谢了幕,而至今还在台上的人,恐怕还得继续演下去。

  这几年,他经历起落,可能有过轻飘和眩晕,但总归恢复清醒。

  比起朝秦暮楚的媒体,七嘴八舌的围观者,现实接触的人给他的打击才有可能致命。上帝应该对天才多点宽厚,不是每个人的才情都经得起风雨洗礼。好比张爱玲离婚后仍然写作,却再也写不出有灵性的作品,其实我始终怕见他也在才情上绝了弦。

  9.

  黑塞的《德米安》里说:“在世上,最让人畏惧的恰恰是通向自己的道路。”对一个艺术家而言,这通向自己的道路,走起来尤为艰难。这其中有无数个岔路口,会让你不由自主的拐错方向。坚持走下来的,必有禅心和定力——

  除了无所畏惧,还要懂得取舍。

  常常,这条路他们走得很孤独,却要拿出十足克制,让自己既不贪恋泥沼里的温柔,也不沉迷于泡沫里的绚烂。

  这种孤独,就成就了艺术家特有的气质,这大抵就是曹雪芹所说的灵秀聪慧与不近人情的相合了:

  “使男女偶秉此气而生者,在上则不能成仁人君子,下亦不能为大凶大恶。置之于万万人中。其聪俊灵秀之气,则在万万人之上;其乘僻邪谬不近人情之态,又在万万人之下”。

  有了这份不近人情,罗丹敢于砍去《巴尔扎克》精致的双手,亨德尔在英国获得认可就不再回汉诺威。

  其实对不仰仗炒作生活又注定史书留名的李云迪来说,公众无关于艺术本身的褒贬,大多数时候都不过是过眼云烟。翻翻历史书,它向来只记录大事件。

  古罗马写悲剧的Seneca总结:对成功者而言,能够抛弃无用的东西是必须具备的能力。

  10.

  《我与父辈》的腰封上写着:“预售销量超过《小团圆》。”看到这儿,我就认定,这本书无论如何也比不过《小团圆》。

  物理大家袁家骝的名片上只印三个字——“袁家骝”。故而我觉得“大师”、“国际”这些词,加在钢琴家的名字前面都多少显得过犹不及。

  这两个地方李云迪没犯忌。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记得李云迪有次录访谈时说:“大家对年轻艺术家的期待方式和心态应该平静一点。”

  这话委婉得有些搞笑,其实他就是想说: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

  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

  《新浪漫主义:李云迪传》观后感(五):【脑残粉的第一步:看完传记哭一场】

  我最早曾在某次闲暇的时候

  于电视换台之中看到过这个传记的结尾

  当时我不认识屏幕上的年轻人

  但是当时我停下来

  认真地看完了这个钢琴家自传的结尾

  看见他走上台 走向那架钢琴

  如今我是带着不轨之心来重看这部传记的

  我却收获了太多

  我哭了

  眼泪流下来的时候

  我想起了生死朗读里

  汉娜在小教堂听唱诗班时也哭了

  我想此刻我很像她

  我一直觉得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个追求欲念的过程

  在我们这个年纪 无非就是那些新鲜的情欲

  像是奶油一样涂满了我们的身体

  而对于云迪

  他是属于音乐的

  我看着一张张他从小到大的照片

  他的整个生命就写满了音乐

  他跳过了我们的窠臼

  他在一个叫音乐的世界里

  但是那里也有它的欲念

  将人从生活中剥离

  于是他们称之为艺术

  可惜镜头太锋利了

  割得人心口疼

  我看着空荡荡的席间

  人们笑着谈论他中风的奶奶见了谁都叫云迪

  他也笑着低下了头

  我看着他年迈的爷爷坐在他中风的奶奶身边

  轻轻地说

  “我本来以为这次他会回来了”

  看着他妈妈说

  还是很担心他

  觉得有了代沟 没有以前那么多沟通了

  看着他爸爸说

  他现在看的东西比我们还多

  他在思考这个世界

  可是我们每个人还是被迫在生活

  生活在这个庞大而复杂的世界

  这个世界如此残缺和美好

  但是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魔法

  去治愈这个残缺的世界

  我是哭了

  我看到这世界上最美丽的和最残破的

  我又怎么忍心不留下几滴可怜的泪水呢

  影片的结束

  响起了他儿时最喜欢唱的一首歌 回娘家

  远离家乡 不甚唏嘘 幻化成秋叶

  我相信云迪选择这首歌有他自己的理由

  他是如此地年轻孤独美丽脆弱纯粹而又痛苦

  【云迪!我爱你!】

  《新浪漫主义:李云迪传》观后感(六):来自音乐星球的小王子

  很偶然的机会在网上看到了李云迪的纪录片,看完后发现,李云迪其实和中国其他的成功人士一样,年少时志向远大,家人望其成才,刻苦、坚持,一朝成名后,与长辈便是聚少离多,经年难见一面。骄傲之余,是满满的惆怅,就像他爷爷淡淡地一句,我原本以为这次他会和你们一起回来的。

  真正能让我感受到李云迪对音乐的无限投入与执着,是贯穿全篇的他与小泽征尔指挥的柏林爱乐乐团的排练。他年轻自信的与小泽探讨乐章的节奏、该如何表现情绪,然后一遍又一遍的演练;但与此同时,他也会紧张忐忑,在登台演出前仍要见缝插针的弹上一小段,还被小泽调侃“太晚了”。

  不到90分钟的片子,音乐占了绝大的部分,或许音乐对于李云迪而言,也是他人生中比重极大的一部分吧。我越看到后面,越觉得李云迪就是一个来自音乐星球的小王子,周游各地,最终还是独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钢琴是他心中那一朵独一无二的玫瑰花,而家人更多的是像那只小狐狸。即便小王子驯服了狐狸,却不懂的如何应对狐狸的感情,他的心里只装得下玫瑰了。李云迪也一样,所以他听到爸妈说中风后的奶奶只会说“李云迪”时,只能沉默片刻,然后没头没脑的回一句“That's funny”便再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新浪漫主义:李云迪传》观后感(七):云端的迷迪

  图文日志:http://www.douban.com/note/257986310/

  首先请出度娘简短作科普:

  李云迪自传式纪录片《新浪漫主义》,这部音乐电影是受霍洛维茨晚年的电影《最后的浪漫》启发而拍摄的,投资200万美元,由曾担任《红色小提琴》、马友友的《来自巴赫的灵感》等50多部电影制片的大牌电影人NivFich-man执导。三年来,摄制组拍下了李云迪在德国、日本、加拿大、美国以及中国各地演出、在大师班进修的实况,还记录了他与小泽征尔、柏林爱乐合作录音的过程,也包括一些他的私人生活片断,该电影时长约90分钟。

  很遗憾,就在昨天无意间瞥见这个视频的时候我尚且还以为这是云迪今年拍的新片,便兴致盎然地点开了观看。之后才发现这部自传式纪录片早在2008年就已拍成,那时候我正值初三毕业季,中考完了一股脑和基友团扎游戏堆儿里了完全不知道这回事儿,如今想来实属惭愧。

  因为当时没有关注,手头也便没有这张珍贵的纪录片光碟(据说里面有云迪的童年照独家收录T.T),所以只能转战网络寻找高质量的视频源,但可惜的是我搜遍了平时每天在用的电影资源站都找不到720或是1080P的高清,有些失落,但也无妨,这部《新浪漫主义》显然是先以声动人再带起画面,是需要听众、观众用耳朵和心去听去看的声&光影而不是单纯的画面影像剪辑。

  在这篇不能算作影评的影评里,我不想用任何术语去将这部纯粹的、简单的纪录片分段落加以解构和剖析,也不想一个劲儿地鼓吹溢美之词赞许云迪的琴技多么出神入化,对艺术的追求多么不食人间烟火 —— 这些个艺术家生后的美誉就全攒下留给后人们几十年后再评去,说去吧。

  我只想用最质朴和令我表达舒服的文字,来谈一谈我对于李云迪的认识,以及他这部自传电影给我带来的感动和激励。

  早在2000年云迪就代表中国参加肖邦国际钢琴大赛并技压全场最终夺冠,震撼了古典音乐界,并被欧美权威媒体称为“巨星的风采”。在他声名鹊起的那一年,我小学,当时还跟父母忙着办转学和搬家的事宜,这事儿的轰动自然是家喻户晓,街知巷闻,那会儿我虽然没有看新闻的习惯,但这个消息还是第一时间就知道了的,不过对李云迪的所有印象和记忆也只停留在了报纸上油印的李云迪三个大字再无其他,我既对不上他的脸,又不曾在现场或是在播放器中听到过他的弹奏。

  因而,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光里你要和我提起李云迪,我的反应大体可列举为以下几种:听过、钢琴家、肖邦金奖、牛逼、天才。

  一直到了我认真地看完了这部《新浪漫主义》之后,我才猛然惊觉眼前这个头发微卷、五官清秀、衣着得体、气宇轩昂的邻家阳光男孩其实是那样触手可及。

  他几乎没有一丁点的架子,成名后如此,成名前那含辛茹苦的低调可想而知。我想这也是为什么,从最开始我就更欣赏李云迪而非郎朗的根本原因所在 —— 我认可并且敬佩郎朗那种激情洋溢到近乎癫狂的舞台表演和音乐热情,他将行为艺术和古典音乐甚至流行元素都可以无缝地杂糅起来,在这个普遍被定义成“高尚、优雅、风度、端庄、得体”的偏静态的钢琴表演行业里,郎朗的风格可谓独树一帜领尽风骚,并且他这种敢于对传统美学和古典艺术加以重塑和颠覆的举动需要极大的勇气。

  但或许也正应验了“过犹不及”这句四字箴言,郎朗在他后阶段的诸多表演中不再能给人曾经的震撼与感动,究其原因,他本人这种豪放派的暴力美学式钢琴弹奏法,起初确实是如同打鸡血般让人亢奋令人澎湃的,但是,就像前段时间一篇很火的讨论“阈值”的文章所言,带有强烈感官刺激性的事物,注定是要在岁月的长河中慢慢被冲淡,注定是要在新鲜劲儿过去之后为曾经的观众们所忘记的。

  郎朗的作品以及他的表演风格,绝对不是速朽的或是值得被抛弃的,但他这种多少透着些轻狂和浮躁的气质就目前看来已经不能够再助推他到更高的层次。

  而李云迪给人的感觉截然相反 —— 他太静了,静得心如止水,静得一尘不染,有时候,甚至静得让人产生一种他没有个性的错觉。早年即使是在云迪最巅峰的时光里,我也没听说他有多少多少代言、商业活动,抑或是以大师自居从此不思进取靠上节目吃老本讨好观众过活,这些世俗和喧嚣气儿都和李云迪格格不入。

  他是这么低调而又自我地陶醉在属于他的音乐王国里,指应键起,意随心动,为自己弹奏,为自己喝彩,做自己的听众……以至于除了如雷贯耳的几大国际钢琴音乐奖之外平时极难再有机会听到关于他的新闻。

  在那时候我就对这个略显腼腆和不善言辞的谈钢琴者心生敬畏,觉得他日后必是还能有大飞跃和精进的艺术家,并且这一天的到来不会太久。

  想到了南怀瑾年轻时一个算命先生寄语他的十六字真言,“身无分文,富可敌国;手无金印,权倾天下。”

  李云迪给我的感受概括起来就是这么一种意境,他那极度收敛的外表下是舍我其谁的王者之气和将才英姿。

  还有一个最触动我的点在于影片中对于云迪童年故事的白描式的叙述。

  我从前一直都是个相信人与人之间不可避免地要用天赋、资质、慧根来区分贵贱一比高低的事实,我相信这个世界上有一部分人生来就是被优待的是具有超凡的天才的是被选中的孩子是注定要来改变世界甚至拯救世界的;

  但现在我对于这个论调的所有幻想与期待都不复存在,我唯一信仰的是努力以及再努力。

  我不再认为一个勤奋、踏实、努力、低调、并且善良的人会没有成功的理由和一飞冲天的翻身日。

  我从最初的信奉万事万物皆有定数皆为天注定到现在的坚信人定胜天一切的努力最终都将开花结果得到回报。

  对于那些活得光鲜的人我们永远是先抱着羡慕甚至是嫉妒去上下打量一番然后迟迟不肯接受他们是我们同龄人或者准同龄人的事实,将他们膜拜为大神或是诋毁为庸人。

  我们的第一反应不是反思如何努力提升自我而是先争先恐后趋之若鹜一探究竟,幸运的寥寥几个抱上了神之大腿,而围堵在外圈的一干乌合之众则像窜场的戏子一样散落在了这个终究不属于他们的舞台。

  看到李云迪一字一句地说出小时候那个带他的男老师特别严厉,甚至在美国的法律中这些体罚都是犯法的,那一次次练琴过程中的无情痛打,那些不知道掺混进了多少泪水汗水的琴键,不知道陪着李云迪一起默默无名了多少个春秋,才换来千禧年的那一次技惊四座。

  我们都习惯于放大他人的光鲜面而对其背后的心酸苦楚熟视无睹,我们总贪慕着别人的所谓风生水起而太容易沉沦于妄自菲薄。我们都不切实际地总想选一个人,和他过换位的人生。

  学期过半以来,很多、很多人羡慕我可以在大学修电影专业,可以干自己喜欢的事,可以不用做无谓的理科演算,我的生活在他们的观念中就是每天闲来无事看看电影,喝点小酒,然后到处周游,天天都有新鲜事儿去玩味和摸索的自在的逍遥的小日子。

  但事实却满不是这么一回事儿,如果我告诉你我这样的选择的代价是节假日都不睡一天懒觉每天从不例外在6:30之前起床洗漱开始2-3小时不间断的阅读,每天的休息时间就是一个不到1小时的午觉和吃饭都在看电子书的三餐,想看一部能放松的电影结果还强迫症地捧起笔记本然后红笔黑笔交错着开始记着一页又一页的笔记,整理,消化,你们看过笑过算过的电影我要额外思考然后挑切入点写出和绝大多数人都不同的有新观点的影评,你们也许连脸都对不上的明星我要一个个抄写在本子上然后把英文名也一个字母不差地拼写出来,然后每天或者没两天都逃不过的给自己布置的至少3000+字的写作…… 还有很多很多……

  如果是这样的你还愿意和我交换着过上一阵子甚至几年吗?如果你愿意,那我一定不拒绝,只要你能承受得下来。

  就像李云迪成名前也是默默无闻的隐忍一样,我们其实谁都不是生来就成功或是努力了就能扬名立万的,这些都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完美比例结出的漂亮成果,但又不意味着我们可以不努力坐享其成。

  努力与成功的不可预期性和不成正比的荒谬性,其实也正是我们生活最大的乐趣和魅力所在。

  贝多芬、李斯特、肖邦、舒曼、莫什科夫斯基,花了些钱,把云迪的几盘精选集的下载版都一一收了下来,我想我要去听演奏曲了,相信今晚的梦会有曼妙的琴声相伴。

  什么样的男人最帅?认真投入在一件事里的那类。

  最动听的也从来都不是肖邦,而是对音乐的那股狠命的执着劲儿

  《新浪漫主义:李云迪传》观后感(八):诗人和王子

  声名鹊起那年,他拿到肖邦金奖,我才10岁,转学半年风调雨顺。

  看到电视里面这个脸长不输卷福的人,立刻奉做偶像,也没有判断和思考,盲目又专心。二娃再红也无法挤掉他的地位。

  当时我是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后来学琴的曲折起落。他自己也一定想不到12年后再次被热议瞩目是因为娱乐绯闻和性取向。

  2010年12月,纪念肖邦200周年,黄龙体育馆的演奏会我去了。终于。

  他穿着白衬衫、黑色燕尾服走出通道的时候,我就哭了。没错我又哭了。满场坐着家长和小孩,苦心和辜负,必然是要无奈地一直循环。小时候被打骂拘禁辛苦练琴,心里全是愤恨和委屈。但是若无法坚持,日后也是悔恨多一些,一定的。

  关于这部纪录片。

  剪辑有点小混乱,李云迪也忽胖忽瘦。最感动我的部分倒不是父母的含辛茹苦,而是他和小泽一起排练的那些片段。专注地沉陷在音乐里其实特别幸福,也更孤独。小泽真是个可爱的老头儿。

  最精致的琴,最豪华的音乐厅,最顶级的乐团,最敏感的耳朵,最灵巧的手指。掌声落幕,回家继续独自练琴。

  《新浪漫主义:李云迪传》观后感(九):Yundi 新浪漫主义诗人

  云卷卷 新浪漫主义诗人

  There are at least 20 million aspiring concert pianists in China…

  在中国,至少有二千万壮志待酬的钢琴演奏家

  25-yuar-old Yundi li is a hero to most of them

  25岁的李云迪是他们大部分人的偶像

  y age 18 Yundi Li had already won the Chopin Iternational Piano Competition,the most coveted award in classical music.

  李云迪18岁便已赢得肖邦钢琴大赛

  这是古典音乐界中最权威的奖项

  与德国爱乐乐团合作演奏前三天

  在练习时云迪弹错了,调皮的吐了一下舌头。

  看云迪练琴时,总会被他手腕上的镯子闪到,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卡地亚的价值5W的手镯?真是亮瞎屌丝女的双眼啊。。。。

  我觉得云迪才是逆生长的男神呀,林志颖是一直帅,而云卷卷是越来越帅嘛。

  对于古典音乐完全是白痴级的我来说,庆幸云迪在演奏前有曲名,让我普及一下吧

  1. Mozart Sonata No.10 in C 莫扎特C大调10号奏鸣曲

  2. Prokofiew Piano Concerto No.2 浦罗柯菲夫,第二钢琴协奏曲

  3. Ravel Piano Concerto in G 拉威尔,G大调钢琴协奏曲

  4. Schumann-liszt Dedication from Liebeslied 舒曼和李斯特 情歌的献词(好听)

  5. Chopin Scherzo in B Flat minor 肖邦降B小调诙谐曲 (一曲成名)

  6. Chopin Andante Spianato 肖邦,自然的行板(很安静的)

  原来,云迪小时候最爱唱的歌是《回娘家》啊,“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

  小时候的云迪好可爱。。。照片墙

  一开始并不是学的钢琴,而是手风琴,那张拿着红色手风琴的相片萌到我了,不愧是萌主啊,小时候就有这种潜质。

  云迪四年级的时候就在日记里写道要成为一名优秀的钢琴家了,咱想想自己小时候无知的童年,惭愧啊,而且知道现在,都不知道自己想要成为什么。。。

  没有机会见到云迪本人,那就去杜莎夫人蜡像馆看看他的蜡像吧。

  与周董的跨界合作,两人都很用心,共同的目的就是将这美妙的古典音乐让更多人听到。

  柏林的街道好干净啊,有生之年能去的话就太好了。

  记录片中记录了很多在演奏钱练习的场景,他的生活中这样的练习肯定上演了无数遍吧,不管在镜头前还是生活中。

  云迪在18岁的时候太。。。了 在比赛时看到了手上的那枚戒指,是当时房东太太送给他的礼物,幸运之戒。

  第一名 Yundi Li 他是ZWYCIEZCA 是冠军!

  For 15 years, no competitor had been deemed worthy of a gold medal until Yundi won che Chopin piano Competition. Yundi was the youngest winner ever, and the first from China.

  15年来从未有参赛者 被认定具备金奖资格 知道李云迪在肖邦钢琴大赛中折桂 李云迪是历届最年轻的首奖得主 也是中国获此殊荣的第一人

  云迪的嘴和肖邦的嘴都是国际嘴。。。还开玩笑,云迪你太调皮了。

  吃货的你终于暴露了 喜欢吃粤菜 在演奏时也会想哦

  受了伤还坚持演出的你,只是为了不让每一个期待他弹琴的人失望。

  乒乓小子~玩的时候和吃的时候笑的多么天真!

  原来钢琴与手风琴合奏的音乐这么动听

  结尾是《回娘家》,所以,云迪,回国看看吧。

  《新浪漫主义:李云迪传》观后感(十):新浪漫主义 观影笔记 20130225

  前两天看了《新浪漫主义》,一部关于李云迪的记录片。摄制组跟随李云迪三年,记录了他生活的点点滴滴,其中包括他与柏林爱乐乐团的合作、在香港授课大师班和些日常生活。不少看过此片的人都称受到了他大师风范和对音乐热爱的感染;但单就影片而言,显得过于杂乱,剪辑更是遭到不少诟病。对于这点,我不赞同。

  首先,剪辑杂乱、制作粗糙的作品是不会感染人,只会让人觉得恶心。既然观众受到了感染,从逻辑上说,这不会是一部差片子。其次,在我看来,《新浪漫主义》有严谨的结构和强烈的主观性,绝不是一阵乱拍后再一阵乱剪的结果。全片分别从钢琴、蜡像、李云迪、音乐演奏这四个方面的最初产生,到后来塑造,不断打磨以至最终成型为思路,夹叙夹议地娓娓道来李云迪成为大师的各种原因。影片采用平行剪辑分别展开这四条线,其中以三四为重。中国观众对平行剪辑并不陌生,特别是在刚经历了《云图》的六世轮回之后。而《新浪漫主义》让大家感到不适应的主要原因有二:其一、四条线的模式不同,钢琴制作和蜡像塑造是最简单的记录,没有故事性,而李云迪从小的经历和与爱乐乐团的合作则是带有故事的;其二、除了钢琴制作这条线,在场景上与其他三条线有明显区别,易于区分识别,另外三线的素材大多都取自于那三年的拍摄,在时间和场景上多少有点交错的感觉,也就导致了杂乱感。当然,片子也可以剪得更清晰点,但这是他们的决定。

  而关于主观性,主要表现在第三条线。由于缺乏素材,为展示李云迪的成长历程,剧组采访了他的父母、爷爷奶奶、手风琴启蒙老师和后来的钢琴老师。透过他们的叙述,我们才看见了以前的李云迪。为何很主观呢?很好理解:若把这条线单独从片中抽取出来,则会是个缩略版的《公民凯恩》。叙述本来就是表达观点,不是陈述事实,是很主观的,这就事先限定我们无法接触到最真实的李云度。再加上后期剪辑时对素材的选取,又多了一层摄制组去次留主的判断。还多次采用了慢放的效果,如云迪拿着香港报纸时的骄傲,以及爷爷奶奶谈到他已几年未归家时的怅惘。对于想要被感动的观众来说,是很受用的;对我这样想要看到一个人的挑剔观众来说,就有煽情之嫌。

  本片还有一个让中国观众不适应的原因就是音画不同步。自法国新浪潮以来,音画不同步已经被玩腻了,早已不是什么新东西。而中国观众看这样的片不多,一时还接受不了。我们简单地认为,若一个片子里,要是听见人说话而画面是路上的车,那它就太粗糙了啦。但法国人好像很喜欢,那是他们“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的新式浪漫。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