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朝圣之路》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朝圣之路》观后感10篇

2018-07-06 03:06: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朝圣之路》观后感10篇

  《朝圣之路》是一部由艾米利奥·艾斯特维兹执导,马丁·辛 / 艾米利奥·艾斯特维兹 / 黛博拉·卡拉·安格主演的一部剧情 / 喜剧 / 冒险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朝圣之路》观后感(一):我也想走这一段casimo

  父承子志,代死去的儿子走完了这一段从巴黎到西班牙圣地亚哥的朝圣之路,路上遇到有着各种目的同伴。我也随着电影和他们一起走,心里一直默默在说我也想走一趟,我没有什么宗教文化的目的,也不想摆脱什么生活中的不如意,只是渴望一段一直走一直走的hiking,看起来这段路没有特别高的山需要爬,大部分草原田野我喜欢种类型的徒步。

  上一次这样的暴走是两年前在Nepal安娜普拉保护区7天徒步路径,看着部电影又唤起了我暴走的念头,就像影片里那个荷兰人说的,为了减肥。

  凭我过往经验路途上不会发生什么,也不太可能如电影一样遇到好玩的人。可这又如何呢?

  对了,据说我最喜欢作家之一巴西的保罗柯略埃当年也走过这段路,还根据自己经历写了朝圣这本书。我没那么十足的出发理由冲动,所以我应该继续过寡淡的朝九晚六的生活?把这个念头种在心里,等待有个长假,就多了这样一个目的地

  《朝圣之路》观后感(二):The Way:与自己、与世界和解的路

  刚刚看完了。它是这两年来我看过的最好的电影。剧情说来其实挺平淡,只是一群人不停地往前走。可是这一路就像生活本身一样,有阴霾,有偶遇,有岔路,有重遇。厌烦、争执抵触感动接受融合人们最后来到终点。打着各种借口的逃离或者追寻,似乎成功了。也是这个时候,每个人却反而有勇气说一声,我接受我自己了。胖子接受了妻子离开,不再假装一切只是因为自己的体型,不再假装减肥了就能找回失去的某些人。女人接受了已成事实的过去,接受了孩子死去的事实;戒烟不过是她拼命躲在其后的借口。专栏作家呢?他可能是此行收获最为具体的人吧。而老人,那豁然开朗坚毅神情--我想他不仅从孩子的逝去所带来的痛、愤怒、懊恼中缓解了,而且似乎也看到不一样的世界。

  看这部片,从开头没多久就忍着泪。好几次都差点哭了。该怎么形容呢。一帮驴友一路说笑吵闹,互相看不顺眼,又关键时刻真心相助。沟通失败,厌烦,彼此争执,但是又彼此和解。也许这些人,就是我们每一个人,总有那么一个时刻、或者有的人就是一生,与他人、与这个世界、更多地是与自己过不去,充满了火气和愤怒。但是有一天,也许有一天,每个人都会用他自己的方式与自己和解。他会明白,他就是他,他也只是他,何必为了他是他这件事如此烦恼,苦废了大好时光

  《朝圣之路》观后感(三):给自己一个交代

  其实不想写影评的,但实在是没看到特别动心的影评,就自己动手写点吧。

  整部电影一半的时间在流泪,不仅是感动于亲情,更多的还是怜惜几个主人公挣扎无奈。几个月的朝圣之旅到底是为了什么?为了朝圣?为了奇迹?为了赎罪?也许没这么高深,没这么高尚,只是伤心的人或遇到瓶颈的人们,总要do something.光靠自己理智,光靠自己的能力,已经无法消解这突如其来改变,和心中的伤感罪恶感了。

  那就去徒步吧,去朝圣吧。不为什么,只为了能做出一个前进的姿态,找到身边可以实现的明确目标,让自己不要沉浸在消解不掉的情感当中,不要堕落在停滞不前人生之前。

  主人公一路为了儿子而走,女生为了戒烟,男生为了减肥,作家为了写作。但到达终点后,豁然发现自己收获的早已不同于自己的初衷,最终这条朝圣之旅都通向那个本我,也就是说,四个主人公最终看清了自己,找到了自己要走的道路

  有的继续回去原来的生活,有的开始新的生活。主人公选择了不返回,开启自己的徒步人生,这一幕特别令我动容。他的生命中背负的包袱终于全都卸下了。他固有的观念思维,他的古板任性,他对妻子的怀念对儿子的亏欠,他对自己“选择”的人生负责,这些他全部放下了。这一次,他要为自己而徒步;这一次,他的生命终于在历经风雨后洗尽铅华,生出生命的大美。

  这段路真的和他的儿子有关吗?其实没什么关系,这是他对自己的放下之旅。所以,旅行也好,创业也好,朝圣也好,最初的理由真的重要吗?或者不要这么自负,还是把生命的精彩留在未来的道路中而不是自己的规划里。

  他儿子对父亲说:每个人的生命之路不是选出来的,而是走出来的。若真能有此领悟付诸实践,那至少你把生命活成了一道光,让这个世界多了一些美好光明

  《朝圣之路》观后感(四):过日子少不得背包身体力行精气神

  我一时想不起来有什么事物比宗教更注重仪式,或许这种仪式感催化了信仰,看片中吊儿郎当胡渣唏嘘的作家男在圣母像面前情绪激动肩膀直颤,肥男跪着几步走到圣徒像前,一点都没有为此担心笑话,而愤世嫉俗的女人在神父们做仪式时有那么一瞬间似乎也被治愈,露出了一种安详微笑,更不必说男主角带着儿子的骨灰盒跪在教堂里那种心愿达成的坦然以及恍惚里看见儿子出现在圣坛时的欣慰。我明白那恢弘建筑精美神像凡夫俗子带来的永生的神圣感,一如徒步行走迎面撞来的这个世界的真实感。

  这是个老青年背包客的故事,其实。不管他当初为了什么目的,但我看到的是这一路行走给他带来的变化,还有他和驴友们逐渐打成一片温暖感觉,人与人从陌生熟悉这段时间是最为美好的相识,都压缩在三个人学着作家玩棍子玩的鸡飞狗跳险些砸到自己脑袋的那个片段了,而背后是广袤的欧洲的原野美不胜收。我们可以坐飞机汽车宾馆全天24小时热水导游全程陪同,我们也可以背行李山路帐篷,往田里撒尿半天喝不上一口热水,前者叫观光客后者叫旅行者。什么事情自己去摸索,总显得意趣盎然,而不正是趣味让生活显得引人入胜吗。

  男主角儿子的梦想是,看看这个世界。而男主角曾教育他,这个梦想太奢侈。儿子说,这是我们过的生活和选择的生活的区别。途中旅店瘦骨嶙峋满脸皱纹老板娘说,年轻时我也向往朝圣之路,可现在太老,走不动了。几十人一间的大通铺,有人鼾声如雷,有人半夜爬起来吃东西,第二天一早个个都收拾的人模狗样,说走就走,陌生人在同样的路上结识,彼此消除隔阂,每一天都在刷新人生,这***才叫生活啊。而暴走了三个月的人们,在教堂前彼此有默契的相视而笑,陪着老汤姆来到木夏的海边,看着怒涛拍岸的大海,在那样一种清冽气氛里,每个人因为有了这一路的阅历,悟出了自己的一直要求答案,像是都求取了自己的西经。

  我走过万水千山,我看过朝阳晚霞,我听过荒野风声,我尝过异域美酒,我想这一切,就是我们体验生命的仪式,使得从生到死的每一个瞬间都更为隆重。生命的真谛也许就藏在这里面吧。

  还真得用行者无疆来勉励自己。

  《朝圣之路》观后感(五):四个人的朝圣之路

  两个小时却不让我觉得太漫长整体平和基调比较激烈冲突有Tom喝醉和包被抢,其他大部分都是一路上小事,看完不能一一列出来,但就是有充实满足的感觉,最后朝圣之路走到底还给我一丝不舍。

  不同的人走在路上,为了各自或许说不出口的目的,三个路上认识的人一路慢慢敞开了Tom的心扉,最后四个人在豪华大酒店一人一间房却都挤到一间房里喝酒谈天真的很温馨

  最后也不必在意“为什么”走这一条朝圣之路了,总之大家相互陪伴着走完了,拿到了签了Daniel名字证书,看过了他曾经想看的风景。曾经你说“你没有选择生活,你只是活着。”那这趟旅途,确实是Tom亲自选择的了。

  uen camino.

  《朝圣之路》观后感(六):每个人的朝圣之路

  刚刚看完,还没来得及慢慢回味就迫不及待的写点东西。

  第一次有这么一部电影让我有冲动。

  这是一次心的旅途,对自己,对生活,对内心的路

  路上发生的点点滴滴和结尾触动内心的每个镜头。这个并不是你感到很触动就能体会了得 。没有真正在路上过 根本没法体会当你走在路上 当你 为了一个理由 一个梦想 或者只是为了一次的逃避而上路的时候 内心的想法和逐渐的变化的过程

  看片的过程中不断的想到自己出去的场景。那时候内心的孤独心灵疲倦会超过肉体的一万倍。

  没法去想想像你这样一个野男人,被关在笼子里是什么样子的。

  心灵没有归属感 这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你可以坐在四方框架里,工作。你也可以一生不羁放纵。人生态度的不同,哪一种都无可厚非

  遗憾的是那些被现实生生拽下来的还没来得及上路的人们。唉 那又有什么办法呢。遗憾但理解

  此片有一个关于信仰的说法。信仰也可以仅仅是一种生活态度。很好的是结局他们应该都明了的自己的心。烟继续抽又何妨,胖又何妨,小说为什么非要不真实的完美结局。

  最后有个问题想问下大家 “当一个人的信仰被粉碎之后,他剩下的只有求生的本能,他不想默默的死去,他该如何面对以后的人生,他该如何做????”

  《朝圣之路》观后感(七):The way to nowhere

  抱着看一部“走在路上”的感觉看到这部电影,也让我想到了之前看过的“天伦之旅”,不过,这部电影却不是这个主题,不是那种旅途中经历了多事,最后醍醐灌顶,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的类型。

  Tom的儿子Daniel和眼科医生爸爸的生活观念大不一样,“You don’t choose a life, you live one”。于是,他走上了他的朝圣之路。不幸的是,在出发的第一天,难以揣测的大自然就拿走了他的生命。Tom老年丧子,但仍然不能理解儿子追求的到底是什么。朝圣之路有什么神奇之处?

  就这样,第二天Tom带着儿子的行囊和骨灰走上了他们的朝圣之路。旅途的魅力在于总是能碰到各种各样的人,Tom第一个碰到的是一个荷兰大胖子,话很多,吃东西没节制。他走上朝圣之路的目的是为了减肥,然而在宾馆晚上会偷吃东西、一路上遇到当地特色的东西还会大吃烤羊腿。遇到的第二个旅伴是加拿大女人,她遇人不淑,与丈夫离婚,染上了烟瘾。一路上,这个带着愤怒的女人会说脏话毒品不断,叫Tom“Boomer”。第三个旅伴是一个语言浮夸的爱尔兰作家,他走上朝圣之路的原因写文章灵感全无。

  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成了现在的热词,我们认为通过出走就能抹去一些事情,就能改变我们的人生观甚至人生轨道。Tom和Daniel说过:“你知道,大多数人不可能那么潇洒,背起包就把一切抛在脑后。”

  旅途中爆发了一次大的冲突。Tom对身边这三位旅伴的种种缺点是颇不满意的。一次醉酒,他大骂荷兰胖子不知道尊重他人隐私,把Daniel的事和其他人说,没有节制力,说了减肥还是乱吃;骂加拿大女人就知道嗑药;骂爱尔兰作家把他人的苦痛当作创作源泉。骂完所有的这些,他就躺在了酒店的地上。

  这段旅程对于年迈的Tom是困难的,心怀丧子的苦痛,体力上的不支……在桥上休息的片段,他把Daniel的背包掉到河里去了,他冲下河捡回背包的场景十分触动人父母子女总是血脉相连。

  到了旅程的终点,大家还是原来的自己,没有什么变化。在盖章工作人员处,他们要说出自己的收获,能做的只是编出一些让自己安慰的话。荷兰胖子在终点城市的酒店点了大号牛排,解开衬衫扣子,他的大肚腩还是分毫未减;加拿大女人在终点海边又点燃了一支香烟,朝大海大喊“尼古丁真是好东西”;爱尔兰作家也没有像他预想的那样才思泉涌,笔下依旧无力;Tom把Daniel的骨灰撒在了旅途之中,了了Daniel的一桩心愿,却发现自己的旅程才刚刚开始。

  我们从母亲的腹中开始我们的人生旅程,一路走来本就是旅途。遇到了让我们困惑的事,如果是不负责任的逃离,毫无意义。这四个人的朝圣之路走下来却也有他们各自的收获,虽然不是他们所预想的那样。荷兰胖子决定要去买一件大一些的衣服;加拿大女人虽然烟瘾未段,却有自己的人生收获;爱尔兰作家没有灵感迸发,也收获了一路的故事和感情

  我们不一定要走到欧洲、南美洲的某个小镇才能醍醐灌顶,找到生活的真谛,我们在生活本身中朝圣、感悟

  《朝圣之路》观后感(八):分享几句台词

  - He wanted to see the world. 他想去见见世面

  - And he did. 他做到了。

  - You didn't choose a life, Dad. 生活不是选出来的,父亲。

  - You live one. 是活出来的。

  - Nepal, Morocco, India, Papúa New Guinea, Europe. I gotta go to these places. I-I gotta go. I gotta go. 尼泊尔,摩洛哥,印度,巴布亚新几内亚,欧洲,我得去这些地方。我得出发了。我得出发了。

  - You walk the way for yourself, only for yourself. 你是为自己走这条路,只为自己。

  - Well. You speak English. 你会说英语。

  - So do you. 你也是。

  - If it ain't Dutch, it ain't much. 天上九头鸟,地上荷兰佬。

  - Have you ever walked the Camino, señora? 你走过朝圣之路吗,夫人?

  - Never. When I was young, I was too busy, and now that I'm older. I'm too tired. 而现在,我又太老了。太累了。

  - Are you gonna make it, fat man? 你行不行啊,胖子?

  - Don't you worry about me, old man. 别担心我,老头。

  - I wanted to be a bullfighter.我一直想做个斗牛士。

  - My father wanted me to be a lawyer. 可我的父亲要我做律师。

  - Wanderer, there is no road.行路之人,无路可行。

  - Only the wakes on the seas.只留沧海中一缕航迹。

  《朝圣之路》观后感(九):值得再看

  无论你的社会地位有多高,无论你遇到了何种人生挫折,无论你有多大的能耐,我们的生活不是唯一的。或许我们在某一领域取得很高的成就,可是我们生活中的某一层面却是空白,我们的人生有很多没尝试过的东西;或许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了巨大的挫折,可是,只要走出现在的圈子,我们可能会发现很多很美好的事物在等待着自己。

  影片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但却在平淡中恰时地出现幽默的镜头。影片的人物很少,四位行者,似乎寓意不同的人生态度。四位主角来自不同的地方,怀着不同的目的踏上朝圣之路。四个人矛盾不断,但在不屈服的情况下,在没有利益驱使之下,能以自身的力量化解矛盾,自然地走到一块,这样的社会组合是非常的美妙。

  《朝圣之路》观后感(十):朝圣之路

  虽然没有完全摆脱美国影片模式,儿子好汉,老子也英雄,但依然情节生动而深刻。我更喜欢他们徒步经过的法国、西班牙的乡村风景,会注意他们睡在哪,吃些什么。看到这一行人徒步之旅,自己就也冲动的去买了件“漂流木”的背包,想着有一日也如他们那样的行走。

  有一段时间,自己就只喜爱这一类的题材,因为可以很近距离的观察,好多影片因风景促进了对情节的记忆,正如《西西里岛的美丽传说》中的西西里, 《圣安娜奇迹》中的意大利斯卡纳群山,《后人》中的夏威夷,等等,除了剧情外,这些美丽的景色,都可通过电影细细的领略,甚至不亚于身临其境,有故事发生之地,更有无限风情。

  你能身在此地是万幸的,更不要错过此地的故事,正像塞班岛海滩上许多国人,只知道欣赏热带美景,言谈举止还是在说家长里短;不是不可以这样,只是身处塞班,更应该去巴那迪洛洞穴和纪念公园,了解一下当时发生的故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