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二十四城记》经典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二十四城记》经典影评10篇

2018-07-24 03:02:0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二十四城记》经典影评10篇

  《二十四城记》是一部由贾樟柯执导,吕丽萍 / 陈冲 / 赵涛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二十四城记》影评(一):听普通人普通故事

  成都,可能是我这辈子去过次数最多的城市了。

  06年游九寨黄龙,07年川西北转了个大圈,09年夏去甘孜爬雀儿山,秋天到三奥参加苏拉婚礼,10年夏川西南贡嘎徒步,秋川北七藏沟穿越(临行前未遂,往返机票作废)。

  如果没有工作家庭羁绊,真想把家安那儿算了。

  未来,可能还会无数次去到那里,当然不是为了送奶粉。那里有半脊、雪宝顶、田海子、党结真拉和无数的未名峰、未登峰在召唤,还有数不清的风景绝美又各具不同的沟谷等待穿越。

  最后,当拖着疲惫身体山野回归城市,成都,有万千种美味满足你的味蕾,夜晚灯火通明的暧昧里,会让旅程中的紧张疲累变得酥软香甜

  从地狱天堂。这一切,既虚幻真切,你以为是在梦里,其实这是真实无比的经历。只要你曾经到过那里。

  引子有点长。今天要说的其实不是这座城市,而是发生在这座城市里的一群普通人的故事。这些故事既平凡又真实,不单是成都,搁哪儿都一样,都会这么发生,这么生长。因为,它就出现在你我身边,没有戏剧性,没有起伏跌宕,没有热泪盈眶,却依旧感人触动你的心弦。只要,你也曾是他们中的一员。

  有人称贾樟柯的这部作品是“伪纪录片”,言语中好像很不待见这种自叙式的拍摄方式。我不能说这些人目光短浅之类的批语,不过电影有它的定式么?还是我们已经在自己内心里早已把它定式了?当一部电影需要表达它的某种观点时,当贾樟柯想给未来留一点念想时候,这种借助纪录片的形式的表达方式,未来的你,或许会认为这正是恰如其分的一种方式。只要,你曾经从那些日子,走出来,一直走到现在。

  让每个人镜头前凝视数秒,如同拍照。让未来的岁月,记下这些普通的面孔。告诉你们,我曾经来过,曾经爱过,曾经哭泣,曾经欢喜。在二十四史之外的历史里,留下一抹浅浅印记

  成都,仅你消逝的一面,已经足以让我荣耀一生

  《二十四城记》影评(二):换个角度去看《二十四城记》

  看完电影之后,脑海里依旧萦绕的是那句古诗:二十四城芙蓉花,锦官自昔称繁华片子没有想象中的好看,或许是之前被吊足了胃口缘故吧。一直以来我都觉得中国导演在讲故事时很矫情,放不开视角,尤其是自去年以来的几部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电影。在这部电影里,我同样感觉到了贾樟柯的矫情,将一个有着宏大叙事背景的故事拍成了商业化和怀旧情绪纠结不清的电影,实在可惜了这样好的故事。

  “以小见大”是历来中国人讲故事的范式,所谓“管中一窥,可见一斑”的教条指导了很多导演去讲述一个个有着“深远意义”的事件,在此我并不想就电影应不应该表达某种意义发表任何的看法,只想从另一个叙述角度去解构《二十四城记》。

  故事是一个军工企业60年的变迁为背景的,似乎以此来表达某种“现实意义”,或是折射成都的变迁,抑或是反映中国的沧桑变化,恕我愚钝,很难想明白。导演刻意追求用纪录片的访谈形式来还原历史,这倒让我想起了近几年由凤凰卫视的《口述历史》节目所掀起的一股“口述历史”热,让当事人回首那段历史成了某些纪录片唯一的方式。似乎是在这方面受了某种启发,导演将故事分成了若干部分,分别交给了几个人去叙述,试图以此来涵盖企业50多年的大事小情,然而,不知道是导演的刻意安排还是实在找不到真实人物,几位“大腕”的表演实在太会“表演”了,这倒不是说他们的表演有什么问题,而是说在这样的访谈的形式下,他们让导演追求的“记录”的效果荡然无存。当陈冲电影里说到,厂里的人都觉得她长得像陈冲时,我想全国人民都笑了,片子到这里,人们很难能在用一种还原历史的心态去看了。

  别以为去讲述一个真实的故事就可以构成一部纪录片,其实纪录片是最能彰显导演功力的片子。导演固执的用几位大腕去硬生生讲述和自己不相关的故事,却又在中间夹杂了几位真实人物的叙述,这似乎是在玩所谓的“虚实结合”。却只让人感到了某种混乱。其实,如果换一种“虚实结合”的角度,或许可以把这个故事讲的更动人:如果这些大腕明星们去把他们的故事背景演出来,而不是这样干巴巴的坐着将自己并不熟悉的故事。他们表演的故事背景可以衬托真正人物的叙述,让每个人不仅有语言记忆,更有了图像的记忆,使得每个人的记忆变得更加立体而有角度,也使观众看起来更有层次感,不知导演在设计剧情时,想没想到这样的叙述方式。

  有多少个导演就有多少个讲故事的方式,没有理由因为贾导没有按照某些人的想法去讲述这个故事而去指责他,只是,我觉得,这个故事本该更感人的。

  《二十四城记》影评(三):“我不是怀旧,我是要记得。”

  看完《24城记》,打了四颗星。

  三颗星给电影,加的一颗星给导演。

  相比之下,我还是更喜欢那部《三峡好人》。

  《24城记》半纪录片半电影的定位使得整片的主旨不够集中。

  影片讲述所采用的采访形式则使得情节有些松散。

  和最开始的真实采访相比,中间穿插的演员表演虽然不算太糟,却总有脱节感。

  要怪只能怪这片的主角并不在他们任何一人身上。

  他们所讲述的事情并非自己的生活

  若作为纪录片,显然他们还不如开头那位已退休的老技工无泪的哽咽来得真实。

  这是旁人无法企及的触动。

  不需要任何揣摩,也不需要任何技巧

  这本是他的故事,他的人生

  那都是些压根不需要表演就会流露真情

  但若硬要选一位演得最为触动的,我会选陈冲。

  她的表演总是有细节可以挖掘。

  采访时不断搓手的小动作,讲话时脸上细微表情变化,以及会有细小高低缓急变化的语调语速

  陈冲是个老练的演员。

  即使是她提到厂里人都说她长得像《小花》里的陈冲时,我也觉得是小花在说小花的故事,而不是陈冲在说小花的故事。

  三颗星给这电影也就只因为上面这个原因

  说到底,这电影就是一部伪纪录片。

  我只是在不爽,贾樟柯在《24城记》里想要表述的真实不如《三峡好人》那般纯粹罢鸟。

  不过,却值得感谢

  贾樟柯是个懂得如何有效使用话语权的人。

  他镜头下的中国有发展也有消逝,有苦难也有欢欣,有浮夸也有稳健,有焦躁也有期盼,有混乱也有秩序,有阳光下闪闪发光的一面也有在阴暗蛰伏着很少被人提及的另一面。

  而这才是当下的中国。

  在中国,个人的生存状态远不像西方那般强调个性的张扬,极力凸显个人的独立性,推崇个人的价值地位

  近些年来,社会所给予个人的关注虽不断在发展却也还远远不够。

  在如此一个泱泱大国之中,被忽略的存在必然会存在的事实

  边缘弱势底层

  有很多概念可以来框定这些人群生活

  显然,在目前,一小部分人得到的关注远远超过一大部分人理应得到的。而这一偏失的问题在于,这一大部分人的身上所留下的才是这时代刻下的最大真实。

  因而,当贾樟柯将镜头移向这些个人的时候,他们被放大的生活才会引得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目光。他不光是在说故事,他更多的是在讲一个真实发生的故事,他是在记录一种曾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真实的状态,他是在记录历史的故事。

  一个时代可以无视一个人,一个人却无法无视一个时代。

  为此,我才加了另外那一颗星。

  给导演。

  最后,片中提到二十四城这名字来自一句古诗。

  二十四城芙蓉花,锦官自昔称繁华。

  而24city的英文译注却完全没有表达出这一意境

  这大概也是那帮老外这次没有给贾樟柯金棕榈的原因。

  这太中国了,他们看不懂。

  《二十四城记》影评(四):劳动赞美

  昨天托李哥的福,送来《二十四城记》北京点映票两张,等待了一年多之后我终于看到了这部电影。

  说是下午六点半开始,五点多影院门口已经聚集了很多观众和媒体记者,主办方《外滩画报》干脆把书摊摆到了见面会现场,大家看起来都很兴奋,挤在隔开红毯与影院通道栏杆外为造势做着充足准备。之后便是很官方的见面会,没什么值得说的。倒是赵涛看起来和以前大不一样,有惊为天人之嫌,果然是出道久了,已经不见当初那份生涩和质朴;贾导倒还是一如既往腼腆

  在包厅里和众多靠关系拿到票的各色人物坐下,我竟感到忐忑。这种观影特权让我不舒服,自己却也是其中的受众,只好无话可说。记者们又冲撞进来在身边推挤着对后面几个名人猛拍了一通,他们的蛮横引发人群中一阵抱怨,深感名人们的不易折腾再三,放映终于开始。

  该怎么说这部电影呢?显然不能用简单的“好”或者“坏”去评判,因为它的兼容并包和它的复杂。让人欣慰的是贾樟柯仍未放弃对电影形式的探索和创新,身体力行陈词滥调的宣战。电影的叙事并不是线性的,它被打磨成一个棱形,通过对每个面的展示共同构成电影主体——四二零厂的五十年变迁。人物在事件面前显得无力和焦灼,事件又像是整个社会背景的道具,被不断制造作用于人,最后丢弃。留下来的只有那些在镜头前老泪纵横的脸,他们的陈述各不相同却又如此相似,那个年代的记忆是他们所共有的。由于它曾经的疯狂动荡,每个人在几分钟的镜头中完成了对时间跨度,与现实达到了某种微妙的和解。我们稀缺的是这种对记忆的坦诚,是亟需修正的中国现实主义,而不是蒙着眼睛虚构那些公然宣称立足于现实的粗制滥造。我们把结尾那句诗里的地名换成“中国”,正好适用于这里:“仅你消逝的一面,足以让我荣耀一生”。在记忆上,相对国外我们真是不折不扣的土财主,有大把的东西可供吸纳。这给中国艺术家造成一种错觉和麻痹:依靠经验天赋灵动轻取,信手拈来即可。殊不知这正是作品流于肤浅,导致“伪现实主义”的罪魁祸首。电影为何要竭尽全力不计代价构造真实?因为只有这样它才能凸显自身价值:照亮现实,引导我们更好地生活。尤其在转型期的中国,倘若人们已经不再相信任何一部电影,这无疑是一种比现实更加深重灾难

  昨天在和朋友谈论时对方提出这部电影主题是关于人类生活状态的,暂且把这看做部分观众的观点,我不能认同。指向人是无可非议的,试问哪部电影又不是直指人性的呢?但个人的力量又何其渺小,尤其在社会现实面前,做出的任何对抗微乎其微摄影师余力为的表现让人惊艳,正是在他的镜头下,环境物质被赋予情感,此刻注视那些冰冷的车间,机床和螺丝犹如注视一个女人金属性感在镜头下展露无疑。人物用台词和表演的张力,而它们用线条光泽度和碰撞与观众交谈,直指那个与今天如出一辙的转型期。因此整部影片可以看做是工业时代以它穷途末路的呼告向体制敲响的警钟关心那些普通人,不要忘记他们。否则若干年后依然会有人在镜头前独自叹息黯然神伤

  贾樟柯终于用一部影片完成了他向劳动和诗歌的致敬。他尝试着以一己之力唤醒我们对基本常识遗忘:劳动是美的,性感的。因为它带给人的责任和不易,因为它的简单与真实。他的可贵之处就在于明白这个社会真正需要什么并用最与众不同的方式将它呈现出来。而影片中插入诗歌亦是一举两得,既了结了自己的情怀,又使影片主题与引用诗句共同构成自身的诗意,而诗意的伟大之处便是它的强制记忆,进入现实发人深省功效无与伦比。尽管影片中部分虚构人物的设置和表现值得商榷,陈冲饰演角色在影片中与自身的对冲和演技太过是绝对的硬伤,小聪明没有为影片带来任何帮助,因为观众聪明和拒绝愚弄的程度总是令人惊讶。赵涛饰演的80后代表也略显单薄,这从另一方面也反衬了对影片探索和追求的必要性,求安稳方法自然实用,但接受它带来的往往是甘愿沦为平庸。这个道理放之四海皆准。

  至此想到观影日的特权问题与操蛋的媒体依然横行,深感“路漫漫其修远”,但愿深爱的贾樟柯的影片中能永葆那份穷人快乐和那抹民工脸上如小花绽开的微笑遗憾的是,在现实面前,这部影片更像一面镜子而不是一记响亮耳光,我们必须更努力一些。

  《二十四城记》影评(五):行走的贾樟柯,无敌的陈冲

  个人觉得这部电影没有展现出贾樟柯实力,但这部电影的创作对贾樟柯的好处要比我们看到的大得多,收集这么素材并加以组织的工作本身,对创作能力内容就是巨大丰富,而成品之后所表达出的更多商业元素,更开朗的情怀,更简练的手法,还有略有不同的对音乐运用,都是值得一说的,但让我最开心的还是从这片子里透露出“走出汾阳的他”对我们的生活的兴趣和态度。平实自然忧伤,充满温暖感情希望,可贵的是他还在积累,还在行走,我喜欢这样的中年人。

  专业与群众演员的融合

  我所理解的使用四位专业演员的原因是他们所代表的背景最有时代性和群体性,这四类背景的素材较多,纯粹的群众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到足够的信息量和情绪的传递,而且艺术化和纯写实的结合也对电影做到了有益的丰富,这是贾樟柯愿意尝试的。

  表演的比较是评论的焦点

  我对四位主演的感觉

  赵涛偏生活,但节奏过快,动作偏紧,台词的问题最大,生活化的讲述是没有那么多“我xxxx”“我xxxx”的语言连接的,削弱了感染力

  吕丽萍则是传统式的功底和表演,而且讲述内容和情境过于浓烈,和记录感有些断裂,她所带来的不同可能会让很多青年影迷们不满,但估计多数的中年人会有不同的感觉

  感觉上赵涛和吕丽萍各占一极,同时对另一极有缺失

  陈建斌的表现不错,片子融合的非常好,可以说是了无痕迹,但可惜的是在回忆的内容上过于平淡了,据我所知他代表的那个群体和年龄段正是中国的转型期,是故事最多的。

  电影整体是美丽恬静的旧花园,陈冲是其中最绚丽的小花

  如果说陈建斌代表了24city的水准的话,那么陈冲的表演绝对让这片子大大的加分了,生活和艺术,内容和表演熔为一体,神采飞扬又收放自如,我上海籍的女友觉得她就是上海人,而言谈间对小花的提及也充分凸现出生活本身的幽默和魅力(我觉得肯定是有这么回事,才会有这样的安排)

  是贾樟柯面对束缚最多的一次,这些束缚可能是他自己要求的,肯定有人不满意,但不管你怎么不满意,我觉得1、这是部真诚的电影;2、这是目前大多数老百姓都愿意看的电影,只可惜这些大多数人都未必有时间、闲钱、心情去看到;2、这将是他目前为止国内票房最高的电影

  《二十四城记》影评(六):何必期待热烈相见

  前一段时间,总跟一个流亡美国的朋友在电话里大声地辩论贾樟柯。

  他也做电影,常在剧组里打灯送饭补衣裳召之即来挥之即去,是资深的影人。一直对贾樟柯的电影不存好感,他的倒贾理由就一句话——“太他妈装B了”。

  我自然不能容忍这样的一句话评论。我一气不停地用长达两个小时时间向他倾倒了几年来我对贾导的种种倾慕,种种欣赏,种种厚望,引典列据,锐不可当。

  最后我理直气壮地甩下一句:你即使要骂,也得骂得有理有据!就像我夸得有理有据一样!

  风儿吹,狗儿睡,时间慢慢走,过去了一些日子,某日骑车下班,不紧不慢,橘红的路灯下车轮和自己一遍一遍被拉长,消失,拉长,突然怎么就想起来那天的电话。

  心里怎么就突然虚了起来。

  我想起了刚看的《二十四城记》。

  影片戛然而止在娜娜登高远望的迷蒙视野里,一座雾气中的城市,“成都,仅你消失的一面,已经足以让我荣耀一生。”——它完全不同于我曾今看过的电影。我一时找不到扶手来支撑自己略微茫然的感受。

  以这样的方式来表达一个关于纪念关于消失的主题,贾樟柯究竟要说什么?

  整部片子里,每一句话都饱含了导演的心计,用喋喋不休的倾诉继承了《三峡好人》欲言又止的隐忍。还是脱不开那个尴尬的“真相”。

  贾樟柯从《世界》就开始了对“真相”的探讨,剧中人面对微缩景观的不可进入、也不可脱离的事实,将一个原本紧缩的对话空间拉伸至每个人的身后,如同一声叹息轻轻披在漂泊者的肩头;在《三峡好人》里,贾樟柯又将这种空间再次拉伸,延展到一个荒诞、随机的破败河山之外,并且谨慎地表达了对话的不可实现性;《二十四城记》则显示了贾樟柯更大的野心,他居然从银幕之内向外生生拉开了一个空间,将寻求真相的绳头一端递给了观众,观众拉啊拉,拉啊拉,都以为会拉出来一头巨大而硬实的伤感,没曾想,绳头的另一端什么都没有。

  实景的缺失和演员的介入使得一段历史变得更加迷离不实,更加难以接近;很显然,演员的表演越是逼真,我们越是远离那个荒芜的真相。空空如也的绳头上缠绕的忧伤就是贾樟柯要递与我们的、更加确凿的真相。

  但这就是贾樟柯想告诉我们的吗?

  许多人说《二十四城记》是“伪纪录片”,我不能苟同。

  如果要说一个东西“伪”,那起码先要明确它的“真”。

  而我一直都在质疑纪录片存在的可能。所有的历史,大到一个国家,一场运动,小到一个个人,一句散话,都是不可还原、不可重现的过往,所谓纪录片无非是执镜者自己打碎重组的解读和立场。

  所以,用全景式、追寻式的传统纪录片手法来表现尽管会卖座许多,但动机本身就值得怀疑。贾樟柯似是在提醒我们,面对一段隐没的历史,不可参与和不可感受性才是真实。

  的确,面对那个个体被悄无声息吞没的时代,无论如何我都无法做好被感动的准备。

  我没有这样的经历,没有这样的记忆和由心而生的疼痛。

  我只能说:不能说这与我无关。

  不可不说,对于今天的观众,阅读电影是有障碍的。这种障碍更多是来自于我们对电影的定义和阅读经验——大量的欧美大片开拓了我们的眼界,但却狭隘了我们的心界。

  长期习惯了故事性阅读的观众仅仅是坐在欣赏的位置上;还不能做到站起来,接受来自影片的拷问甚至质疑。

  这就好比是闲听评书和促膝谈心的区别:前者花了钞票,听的是故事,必定要辗转低婀,峰回路转,惊心动魄,容不得半点的停歇;后者拎瓶老酒,叙的是心肠,任由他涕泪滂沱,语无伦次,戛然而止,纳得下一夜的无语。

  中国的观众往往将所有的电影一并划入评书之列,带着先入为主的目的向一个无语凝噎的苦闷人儿索要凤头的精妙,品味猪肚的起落,挑剔豹尾的短长,当然是不可能如愿的。

  这就是长期被经验训练的结果,导致我们给电影下了一个娱乐的定义。

  《二十四城记》就是这样一部被大多数人归错类的电影。它肯定做不来雄赳赳地亮相,顿挫嘹亮把歌唱;它未必是你的朋友,但它找上门来决不是为了逗闷子的。

  《二十四城记》的“四不像”该是刻意为之的,它同时走到了虚构和纪实的对立面,它不掩饰自己的尴尬和局限,试图用第三种方式来放大这种尴尬和局限,寻找接近真相的新路。

  几位主演的演技如何并不重要;我更愿意相信这是导演深有预谋的安排。他可以成功地让非职业演员忘记镜头本色发挥,也可以将职业演员骗入一个圈套。

  贾樟柯把自己也伪装起来,装出一副弱智的摸样,等着的是走失,不是与你热烈相见。

  但这都只是我个人的解读。我依旧不知道我理解到的就贾樟柯想要表达的。或者说,我不晓得自己误读的成分有多少。

  我的这些解读也不是空穴来风。贾樟柯早期的《小武》《站台》《任逍遥》就建立起了我对他实力的足够信任。尽管他还远远不是大师级的导演,但他的荣耀和失败都已经不是他个人的事情。

  我不是挺贾派。但我只是希望一个能述清这个时代的导演继续走下去。走好。

  当下的中国,不要说述清现实,真正能直面现实的就导演乏善可陈,所以我不愿他消失。中国的历史在影像里已经有过巨大的断裂带,我不相信一个贾樟柯倒下去,千千万万个贾樟柯就能立马站起来。

  另:

  说起来还有件颇可寻味的趣事:前段时间有幸与贾导某位御用演员共进咖啡,三个小时里我像个语无伦次的土老冒自作多情地胡说八道,完全忘了自己的身份,没有防备地将对方当作了能相互读懂的朋友。

  事后我才知道对方的防备从来没有松懈过。看似轻松随意的谈吐里其实藏着对方的审视和挑剔。

  那一刻,我这个初到京城的外乡人彻底迷离了,站在路边不知所措,点了根烟,带着顾影自怜的心态让自己像个沧桑的男子,眼神如长镜头缓缓摇过万家灯火……还没摇到一半,却又被一阵突来的风迷了眼,吹掉的烟头差点烫了衣裳,捂着帽子赶紧去扶倒掉的车子——简直斯文扫地!真丢死人了!还是回罢!

  《二十四城记》影评(七):《二十四城记》:何人不是一把辛酸泪

  吕丽萍举着吊瓶出来时,还没啥,一说话就不行了,演!演和记录真是有质的区别,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大丽的故事其实是《二十四城记》里最具冲击力的,老让我想起形容“老西藏”的那句:“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1958年,厂子从东北迁成都,21岁的大丽那是第一次出远门,带着3岁的孩子,舟车一坐就是15天。在奉节,孩子就那样没了,被人拐走了?走失了?还是掉江里了?不能留下来找,那是一个军工厂,“汽笛一响,就跟吹了军号一样,必须得走。”那是怎样的撕心裂肺?初到成都的那些日子,怎么熬?一辈子夫妻俩为此争吵怨恨吗?后来又养过孩子没有?“全国劳动模范”的大丽,荣耀背后有着多少悲苦?吕丽萍的表演,可以明显地看出非“亲历”的隔靴搔痒,感同身受能力的不够火候。

  但当陈建斌突然问:“你是哪一年的?”镜头外的记录者答:“我70年的。”“我66年的。” 他说。记录的感觉瞬间像是又回来了些,就是那种自然到真的“演“。

  到了陈冲,其实是最“演”的。陈冲说她因为长得像《小花》里的陈冲,而被厂里的人一直叫“小花”,真名“顾敏华”倒是没多少人知道了。但就这么一个很纠结的设置,被陈冲演得来,我真相信她就是那个长得酷似陈冲的上海姑娘顾敏华。顾敏华说厂里派她到上海她搞销售,“天天陪人喝酒,胃都喝坏了。”脑子里立时出现一个周旋在一桌男人间,八面玲珑,外表光鲜,心里却哪哪儿都不济的上海女人的形象。她是大上海的,那怕不闺秀不碧玉,弄堂里的姑娘,尽管是“螺丝壳里做道场”,那道场也都是有板有眼,一点不马虎的。出得弄堂,那也是见过大世面的。偏居成都,遥望上海小姐妹们个个嫁人生子,自己的感情运却横竖不对。近四十了,只能释然了,“一个人也蛮好的,我原来那些姐妹们,原先结婚的,现在也好多离婚了,还不是一个人过,还不都一样……”

  赵涛演80后娜娜,真的是老了点。“睡在床上的那一刻,我觉得我长大了,我开始心痛我爸我妈了。”她泣不成声地说,我鸡皮疙瘩都起来了。“我觉得我长大了”这种话真的不适宜上了年纪的人讲。她那个故事,实在也只能算《读者》级的。赵涛于贾樟柯的电影真的不可或缺吗?我怎么总觉着她在贾导的电演里,永远符号大于意义,不,意思嘛。

  何锡昆师傅因为多年未去探望师傅而内疚,一声又一声叹息,这次去看师傅,既满足他的心愿,肯定也是剧组的心愿。“你现在想告诉我什么不?” 何锡昆问了师傅两遍,师傅也没听懂。确实,好拗口好唐突的一句话。看来,既便自己演自己,也会演失真。“你想对我说什么不?”他终于换成更容易理解一些的句式,但唐突未减。哪有上门探望师傅,却如此喧宾夺主反客为主?师傅“哎呀!”一声,不,是一串。老人一直有复杂的喉音,听上去既像呻吟,又像喘粗气,或者只是喉头有痰、支气管不好。“哎呀”后,老人歉意甚至是羞涩地对前面的冷场揽了责:“见面了我心情有点紧张!”自个儿家里,徒弟来访,那怕间隔久远,何至于“紧张”?自然是紧张尾随久未谋面的徒弟而来的摄制组吧。但师傅并未对这场“探访秀”表示不满或者干脆拒绝,只说自己老了,脑子不好用了,记忆不如从前了。讲起这些家常话,特别是回忆起年轻时的干劲来,满脸的生动呀,看得我直心酸。“你对厂里面贡献很大的。” 何锡昆又冒出这么一句悼词似的话,差点没把我吓晕。一个人,蛮好的一个人,干嘛一对着镜头就讲不来人话了?最后,何锡昆深情地伸出手去,像抚摸婴儿一样温情脉脉地抚摸师傅的头发,就在我抓狂的前一秒,注意到他突然的哽咽和深长的轻叹,这回光返照般的真实,打动了我。

  1953年出生的侯丽君,1958年随父母出东北,1972年陪母亲回沈阳探亲,母亲和姥姥姥爷见了面抱头痛哭,“记得,记得,岂止是记得哦,岂止是记得……”侯丽君回忆那次母亲离开东北14年后的第一次探亲,用了很多重复的词。从父辈祖辈,讲到自己41岁时下岗找工作,直到现在退休了,还在干缝纫。她哭哭笑笑,叙述无比生动。只有初中文化的她,说当年下岗吃散伙饭时,小姐妹们哭成一片,她没哭,她劝大家多吃点,她说自己那是在“掩泪装欢”。“不论是顺境还是困境,我都要勇往直前!”她说是她下岗后给自己写的座右铭,以激励自己每天冲出门去找工作。她还说:“人有事做,老得慢一些。”

  (请勿转载)

  《二十四城记》影评(八):《二十四城记》,时代的边界

  记忆之所以不容易遗忘,是因为它是真实存在的。

  《二十四城记》,名字来自古诗:“二十四城芙蓉花,锦官自昔称繁华”。这是一部有争议的电影,喜欢的人觉得它拍的深刻,记录下了时代变革的边界;不喜欢的人觉得它是一部伪记录片,沉闷乏味。

  影片通过9段采访讲述了一个真实发生的事件。一个老牌国有企业,经过了时代的辗转反侧,最后被房地产商收购,变成了一片楼盘,承载了多少记忆的厂房,最终将变为一座座高楼大厦。而那些附属在厂房的记忆,也慢慢的淡出了人们的脑海……

  整个影片完全采用的是镜头摆拍的采访形式,如果剥离了吕丽萍、陈建斌、陈冲、赵涛四位演员的表演,则完全可以作为一部记录片。把他们的表演穿插在其中,则开创了一种新的形式。游走于真实于虚构之间,因为实在的现实代表着一种不可辩驳的存在,是必须保留的。同时虚构的部分代表一种普遍性,一种提炼和归纳总结而来的记忆的普遍性,因而也必须存在。当真实的420厂工人向观众讲述后,突然看到了熟悉的明星的出现,则又把你从真实的生活拉回到电影,让你发现这原来是部电影,而不是一部纪录片。

  第一段对何锡昆的采访,凸显出来工人的可敬,在强大的劳动面前,一线的工人是多么的伟大和高贵。时间把一个帅小伙磨砺成了一个退休老工人,而他却忘不了刚进厂时师傅对他说的每句话。第二段通过对关书记的采访,把420厂的历史展现在了观众面前。最有力量的是对侯丽君的采访,那个小跟着母亲来到成都的小姑娘已经成为了另一个青年的母亲,国企的辉煌伴随着她青春的记忆,而时代的冲击则影响了她中年的命运。下岗时的座右铭“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我都要勇往直前”,没有空洞的说教,有的就是平白直叙的真实,让观众看到了一个普通女人的坚韧与伟大。赵刚,420厂工人的子弟,从小对蓝色的厂服心存向往,而当他真的穿上了厂服成为了名工人的时候却发现了理想于现实的差距。从小被教育劳动最光荣,而当他在强大的劳动面前却发现战胜劳动才是光荣的,而人在强大的劳动面前往往显的 苍白与无力。因此真正的劳动者才由此而显得崇高与伟大。

  一代人从东北及全国各地,来到了成都这样个陌生的城市,通过艰苦的努力,从无到有把这样一个大厂建立了起来,经历了空无、辉煌、衰败到凋落,420厂已经不仅仅是个工厂,而是凝聚了几代人的青春、命运以及喜怒哀乐的情感。他们有自己的幼儿园、小学、中学、电影院,以及游泳池。他们很少与这个城市的外界所交流,甚至可以说420厂就是座小城市。这座小城的人们,无论愿不愿意都已经绑定在了这个地方,或者可以说420已经被绑定在了这群人上,人的行为影响着厂走向,而厂的走向又影响着人的生活。

  他们,活在我们身边。甚或者,他们就是我们的父母亲人,就是我们自己。在这部影片中,总能找到一种能触动你我内心最深层,也最贴近自我的共鸣,让我们忍不住潸然觉悟,心生敬佩,理解,愧疚,还有更多情愫。

  这是部超越了电影的电影,是诗,是画,是种语言。说它是诗,因为影片中运用了许多诗人的现代诗作为访谈的间隔,“整个420厂就像个眼球,而劳动是其中最深的地方”。说它是画,许多定格的画面无疑都能成为北京789里现代的艺术品。说它是种语言,只有有过这种经验的人才能够听懂,就像疼痛一样,只有有过痛感的人才能够真正理解,而没有疼痛过的人是无法从字典里和语言中真正体会的疼痛的意味的。

  《二十四城记》带给我们的感动,仍旧是“在社会飞速发展进程中,那些被撞倒,被忽视的人”的命运,情感和尊严。劈开嚣攘,坐进黑暗里,《二十四城记》依然是现实非常重要的佐证之一。“仅你消逝的一面”显然不“足以荣耀我们的一生”,因为我们无能又孤独。  

  《二十四城记》影评(九):突破固有电影理论框框,是件不容易的事

  今天在NYFF回来,看豆瓣儿上看过的很多人评说看后的失望,说第一次大规模使用专业演员的做作,软广告...这样那样关于片子内容和以外的争论。虽然这些细微"作"和"演"的痕迹我也感到了,而整体的感觉非常强烈:干净,酣畅。抛开那些国际化考虑而出现的吸引眼球的细节,后期处理形式和煽情因素不谈,只说他的创意,我很欣赏。

  起初我很困惑的问题就是:如果混淆了记录片和故事片,那电影本身的意义何在?这和定位大众的庸俗商业娱乐片有何本质区别,除了形式略有特殊?我确实认为艺术应当是以记录生活,思想状态,折射社会为目标之一的(当然没必要时刻当座右铭来挂在嘴头上,显得假惺惺的有社会责任感的样子,而是这些想法会自然而然的流露和渗透在日常的读写创作的philosophy中),就如同我们写blog,警察局写犯罪记录,以及档案室的工作一样,在慢慢的历史长河里,那些发生过的事情们,deserve被记忆。

  大概这是很多看过的观众普遍的问题,于是贾在还没有正式回答问题时,就自己先解释了。只是觉得需要记录下来,让中国的发展在每个细节里都能有物可追,哪怕是从影响角度来追也好。说到这儿,他即便不说后面的话,我也明白了。顿时觉得贾樟柯这次的飞跃了不得,不是技术上的(况且技术和演员可以挑剔的地方确实挺多),而是逻辑上的,观念上的。他不一定比那些大导演有才华,但这次我眼睁睁的感觉到他参透了电影这件事儿(至少对他自己以前的观念来说),就像熟练的琴手自如的按照自己心中的曲调拨动琴弦一般,他可以想怎样就怎样了。

  我猜,这片子一定会在归类性质问题上还将继续争论下去。理论和习惯都告诉我们,电影的类别应该这样那样区分,看电影的拍电影的,不管多前卫新潮也基本上都不跳出这个最最基本的类别框儿。但其实,如果你表达的思想主线清晰,叙述的记忆完整,那表现形式和真假,关系有多大呢?正所谓:假作真时真亦假,真作假时假也真。我完全接受。

  其实,这个过程,也是一个让自己思想发展和解放的过程。

  电影里很多小细节,让我这个半大院儿孩子也颇有感触。灯光球场,沈阳口音,群架群殴,杏子时代,还有420厂...是我一个工作好友小时候呆过的地方。确实,当发现艺术作品中有太多你生活缩影时,你就无法不为之动容。仿佛看到了我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还有在中国的那么多人的缩影。真想让我爸妈也看到,我爸一定会哭...历史是人类一辈子一辈子摞起来的,在这一辈子两辈子三辈子里,我已经能看到生命的价值所在。我为看到不同的人生而激动,不知为什么。只是看到一个个生命,即使静默,但仍有力量。

  仅你消逝的一面,已经足以让我荣耀一生。

  《二十四城记》影评(十):我要写点什么

  上午看完这部“不伦不类”的电影,还是颇有感触的。

  尝试着用自己笨拙的文字写下一些感想。

  按理说,80后看这部片子是很艰难的,尤其是我这个80末。

  可是父辈们和影片里相同的生活背景(姥爷南方人,建国前大学生,建国后到工厂当工程师,后来调到河南的一军工厂,从此便在此扎根,终老一生。母亲接姥爷的班,也在工厂工作)

  还是能够唤起我童年残缺的记忆,使我对那个时代的生活产生联想的:小时后在厂子弟幼儿园,小学上学。,家长都是工友,互相熟识。厂家属院,电影院,澡堂,灯光球场。就好像生活在一个城中城一样。

  小学毕业便离开了那个环境

  大学学理科,因为金工实习过,诺大的厂房,轰鸣的机器,这些熟悉还不曾陌生。钳工,铣工,车工,磨工,焊工也有概念和印象。

  回到这部电影,很明显

  一个个城中人

  是按照年龄顺序依次展现在观众面前的

  不同的人,不同的经历,不同的故事。

  但都发生在相同的地方--24城。

  一个感性的人

  对历史总会充满了幻想。

  对曾经的时代充满记忆。

  对逝去的并不久远的岁月,充满怀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