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正义》观后感精选10篇
《寻求正义》是一部由罗杰·唐纳森执导,尼古拉斯·凯奇 / 盖·皮尔斯 / 詹纽瑞·琼斯主演的一部剧情 / 惊悚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寻求正义》观后感(一):相关影讯
IMDB评分 6.1/10 from 3,352 users
幕后制作
尼古拉斯·凯奇、詹纽瑞·琼斯、盖·皮尔斯主演的惊悚片《寻求正义》于2011年9月曝光英国版预告片。其实,这并不是什么新片,《寻求正义》最早名为《饿兔子跳》,早在2009年就已摄制完成。但因为种种原因被一直拖延至今,但随着凯奇近几年来名声一路下跌,《寻》似乎也一直没能找到公映的好时机。即使如今影片发布预告重新包装,也只暂定在英国上映,估计美国本土会直接发DVD了事。如果你看完《寻求正义》的预告片,就不难明白它为何一直被搁置至今。虽然影片导演罗杰·唐纳森曾执导过《谍海计中计》、《银行抢劫案》等不错的作品,但这次他显然失手了。故事讲述尼古拉斯·凯奇在妻子詹纽瑞·琼斯被袭击后,接受了盖·皮尔斯的邀请被拉入了一个复仇组织。有人说《寻求正义》让凯奇与妮可·基德曼主演的那部只发DVD的《非法入侵》看起来都成了好片。不过,对于凯奇的影迷来说,这不过是另一部他的烂片经典。
·《寻求正义》最早名为《饿兔子跳》,早在2009年就已摄制完成。但因为种种原因被一直拖延。
·影片导演罗杰·唐纳森曾执导过《谍海计中计》、《银行抢劫案》。
《寻求正义》观后感(二):丧尸正义
我每次看到锁链式的情节都会觉得很恐怖。杀人是隐喻和延伸。在这个锁链里传递的不是一种杀人的义务,而是一种恶念。为什么只靠几个光头就能控制一座城市?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不公平,但是这个程序的冗长、严谨带来的不公正,都只是一种借口,是一个完美的实验环境,为了恨。 或者说恨又是一个太理想化的描述,更多时候是一些微小的恶念。我们每个人都与之斗争过,受其驱使过。 【虽然这个电影里本应该最精彩的情节设计得快得简直毫无逻辑一点也不动脑子】 我想不出来怎么定义这种感情,或者说心情,或者说标准。当我们受到了伤害,我们就想把对方也置于同样甚至更恶的境地,甚至因此由一个人而恨一群人。一名婚姻不幸的女性,因为使她不幸的那个男人是来自A市的,于是她不止恨A市的人,也恨整个A省的人,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她的子女也不只是恨他们的父亲,也不止恨A市的人,也恨整个A省的人。子女长大后,会把这种经验再传达给他们的朋友,闺蜜,同事,网友,于是这种从特定指向转化为一个群体的敌意就这样传播开来。 而受到这敌意的人群,又对已接受或无从知道谁最先散布的经验的人持有某种类似的敌意。这样一种丧尸般的情绪就传播开来。一个被咬,之后再去咬人。不可逆。因为已有这种恨意,也已行过这种恨意。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按照这个标准,把世界分为两种人,同自己一样受害或可能受害的,以及使自己受害或与之有类似点的人。这个时候容易联想到佛家所说的冤冤相报何时了,但是谁也没立场说这句话。这个世界的很多方面来说都是客观的,物质的,可量化的,但是唯有感受这件事无法量化。经历的千变万化使我们绝对无法等同两种失去,因而也无法去要求他人忍耐。 我想讨论的是将这个正义抽离,缩小,具体。正义的欲望是一种保全的欲望,这个欲望正常、正当,无论是否正义。我目前所能认知到的关于正义、善良的标准,都是取决于是否不伤害、利于他人。这个微小的欲望具体之后,我们就能非常清楚地看到一种瘟疫。 一个孩子原本考不上大学,但是因为父母有某种关系网,于是他进入了名牌大学。当考虑到其他有类似背景的孩子,或没有类似背景的孩子,这个行为是不是正义的?其他孩子的父母,是否就因为这个事例,而更加努力地去追求关系网,进入人情买卖的市场? 为了不被咬死,就要努力成为能够咬死别人的那一群。这是一种单纯的,软弱的无奈,当大多数人把公理当做真理,把惯例当做正义,行贿、卖淫、拜金,一种行为的认可度只与参与的人数成正比。 这个组织无法被覆灭,不是黑道也不是白道,因为在被伤害的恶意面前只有肉做的人心。每时每刻有人出生,有人死去,有人在悲痛和无奈中产生恶念。这是一条奔腾不息的血管输送热度到他们想去的地方,就像便利的交通线路总有人使用和维护,即使有漫山遍野的收费站。这不是一个可以被解决的命题,因为这是个必须相互倾轧才能有人生存下来的体系,我仅仅是因为生活在这样一个世界里感到害怕。
《寻求正义》观后感(三):HUGERY RABIT JUMPS
还是充当体制之外的第三者 略过程序
直接作出自己的判断和处置
社会的进步总是在不断地牺牲一小部分人的利益
哲学上有一个这样的问题
其中九个孩子在分叉的一边 另一个孩子在分叉的另一边
这是一列制动失灵的火车过来了
让你作出一个选择 你会让火车轧向哪一边
是九个孩子 还是一个孩子?
《寻求正义》观后感(四):一把辛酸泪,老了凯奇叔
看这片最大的感受是凯奇确实老了。电影中的他佝偻着身躯,在娇艳的少妻面前显得是那么地不般配,一身棕色的夹克,一脸中年胡,眼神浑浊,尽显疲态。
他是真的老啦,跑起来既不是空中监狱那般威猛,也不再是勇闯夺命岛那般杀气腾腾。他跑起来显得力不从心,重心前移,双臂摆动依然迅速,但步伐却慢得出奇,极度的不协调感令人唏嘘。他跑几步停下来,在高架桥上费力地爬上围墙,小心翼翼地钻到下面的孔洞里,再一步三试探地跳下去,摔个大跟头,带着一身的灰尘缓缓地离去。这就是现在的凯奇,他已经明白自己是个老骥,不会有千里之志了。
凯奇是真的老啦。他的电影要么被人骂作烂片,要么上映后反响平平,偶尔的坏中尉还有些回光反照,更显凯奇境遇的尴尬。这部电影竟然在2009年就已经完成制作,一直扭扭捏捏,左顾右盼,如同一个不自信的面试者在犹豫了两年后才以最低调的DVD方式与观众见面。作为曾经的奥斯卡影帝,凯奇竟然如此落魄,估计他的心里也不是滋味。如同电影中的男主一样,当妻子遇到灾难上,面对着主动找上门来的帮助,内心倍受煎熬,既想往前一步,又怕步入地狱。那种选择的犹豫,我想凯奇总会想到自己的现实吧。
电影不是一部好电影,勉勉强强达到了美剧的标准,如同今天的凯奇大叔,经济状况的不如意,接拍起电影来也不太在乎什么标准,只要能够帮自己度过难关,被人骂两句又有什么呢。这就是老了的凯奇,他没有了当年的雄心,如同落魄的英雄躲在乡下不知名的酒馆里遭受他人的奚落,除了默默地酌着廉价的兑水酒,一句反驳的话也说不出来。
凯奇没法反驳,他的演技确实还在,但精光早已不存。就像这部电影,偶尔还有些闪光点,但很快又陷入到平庸之中,继续着没有光彩的前行,一如凯奇的命运。他是当年的虎王,现在老来落入平阳,难免自弃与被欺。
凯奇,真的老了。
《寻求正义》观后感(五):没有法律的世界——《寻求正义》
凯奇接拍的电影水平越来越差了,从当初的万众瞩目的影帝到近期电影的万人叫骂,颇有些英雄落寞的感觉。凯奇的演技还是那么好,不过听说他最近遭遇经济危机,所以接片子不再那么谨慎,让我们这群影迷觉得非常心疼。
这个剧本比较烂,不过倒是揭露了一定的社会弊端。我们总在抱怨法律的不公正,总想靠个人的力量来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平。我们坚定地相信,道德的力量要大于法律,法律过于冷酷,完全不考虑人心的感受。强奸罪可以毁掉一个家庭,但是刑期却只有偷税的一半,合理么?好吧,法律有太多让我们无法理解的地方,由于要保证维护大多数人的利益,因此在个别案例上的确有些不尽人意的地方。
那么道德呢?它是个人心中的准则,或者是群体的生存底线。道德不像法律那样冷冰冰,但它有太多的变数,在我们遇到一个问题时,该听从谁的或是哪个群体的道德标准?犯罪的人都该死吗?未必吧。
没有法律的约束,哪怕这个世界由那些所谓的高尚的道德所控制,也未必会和谐吧?对于判断一件事情对与错的标准还是需要一定的标准的,有句话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总不能在判案的时候也由一大堆人在那里吵来吵去,搞个全民表决吧?
这部片子09年就杀青,扭扭捏捏了这么长时间才发片,是不是也被禁过?导演也太不给司法部门面子了,祝愿他不要被美国的民主社会和谐掉,并希望下次他选剧本的时候能找个好点儿的编剧。
《寻求正义》观后感(六):寻求未知的未知
其实演员阵容还是不错的,可惜拍得实在很像电视剧,不知是导演的问题还是摄像的问题还是剪辑的问题,我估摸着最大的问题可能是经费。
十分费解有人说此片不能上映是因为NC不红,《先知》、《坏中尉》都是09年的片,好歹可以趁着《先知》的势头随波逐流。接着10年又出了《海扁王》和《见习魔法师》,好吧,这俩片都不是正统主角,但看这两部片的人好歹大多都冲着NC去的吧。再接着11年有宗教大片《女巫季节》和《狂暴飞车》,女巫要说在中国不行吧,人家又不是拍给中国人看的,中国属于无信仰国家,看看人家在多少国家上映;狂暴彻头彻尾的耍酷片,玩的就是3D暴力。
也有人说NC老了,估计这个人人都知道。但我一直认为NC的眼神演忧郁2B男还是很到位的。就像阿尔帕西诺,老了跑不起来,演自己适合的角色一样传神。片子的好坏并不能单单在NC身上定夺啊,里面基本的4个演员我认为都非常卖力了。NC痛苦、茫然、惊诧、恐慌、忧郁、坚定,我认为都很好的从自身表现出来,唯独欠缺的是摄像和剪辑,情节该快的时候太拖,该惊悚的时候也不来个环绕或者特写。
另外皮尔斯也是蛮喜欢的,以前就觉得如果他演Xman的激光眼应该更像漫画原著。看迷失认识的哈罗德派瑞欧总体也不过不失。但群众演员和小配就不敢恭维了,尤其如果全在新奥尔良找的演员。开头的那女医生和刑警一开口说话我就欲哭无泪,绝对的经费有问题啊。
C拍这部片说不定是欠了人情或者欠了钱人家不让他还只好以身相许??不过导演虽然不算异常牛叉的人,但他在本片反应了很多新奥尔良本地的问题,包括最后警长所说的那句话“这里是新奥尔良,就是这么结案”。是出资方要求的还是导演自身原因不得而知,反正此片无法上映我认为也逃脱不掉政治因素。别以为美国比起中国真的有多自由,影片审核每年枪毙的电影照样一堆堆。
《寻求正义》观后感(七):人性、理性和正义
中国有一句俗语,叫做“兔子急了会咬人”。用以警告做坏事或者准备做坏事的人不要欺人太甚,以防被伤害的人会做出超出他们想象的报复行为。作家刘慈欣在小说《三体》中警告人类“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一切.”我的理解就是人首先是作为动物存在然后才是人,兽性是天生的,人性是后天的。如果人失去了兽性也就失去了作为动物存在的前提,做人就更谈不上了。所以说人人皆有兽性,至于是不是人人皆有人性就不太好说了。
影片《寻求正义》由罗杰•唐纳森执导,尼古拉斯•凯奇主演。影片讲述美国新奥尔良市一位中学英语教师威尔(凯奇饰)与爱妻(詹纽瑞•琼斯饰)一直过着甜蜜的二人生活,他们与世无争胸无大志,是美国社会中极普通的一对夫妻。结婚周年庆后的某一天,威尔的妻子回家途中被一劫匪抢劫殴打并强暴,祸从天降如晴天霹雳,看着爱妻被殴变形的面孔威尔悲愤欲绝。这时一个神秘的复仇组织找到他,声称可以帮忙料理掉伤害他妻子的凶手,代价只是将来威尔在他们需要帮忙时协助他们做一些小事。为使妻子不再受到伤害威尔最终决定答应他们的要求,作为回报他也尽力帮组织完成一些“小事”。但事情远非如此简单,威尔一步步陷入为他设计好的圈套。实际上组织是由美国司法机关中的激进分子构建,他们不相信现行法律制度只崇尚以暴制暴,通过控制像威尔这样一些人杀死他们认为该死的人,名为“铲除城市垃圾”。善良的威尔不愿成为杀人工具,同时也不认可组织的做法。为摆脱组织的控制,威尔将历尽千辛万苦搜集的组织犯罪证据交给最高司法当局的探员,结果却又有了惊人发现。
影片中有一句类似中国俗语的暗语,叫做饥饿的兔子会跳跃,简称“饿兔跳”。但与中国人理解不同的是他们用饥饿代表人性,兔子代表理性,跳跃代表正义。可以假设一下:如果威尔的遭遇发生在中国,可以肯定一点的是任何人的第一反应都不会拒绝“组织”的帮助且不会有任何道德良心的负担。因为我们民族是一个信奉“杀父夺妻不共戴天”的民族,牺牲生命都不足惧何惧法律的制裁,可见这种组织如果在中国出现生命力一定异常强大。但也非常可怕,毕竟这是一种缺乏监管的力量,很容易被滥用而失去原有的正义内涵。这也是威尔最终反对这种做法的原因。但在个案上我们仍会因为同情弱者而在情感上支持“组织”的做法,我想这可能也是本片迟迟未能公开发行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影片2009年就已拍摄完成,由于选材和档期等多种原因直到2011年才与观众见面。有人因此断言这会是凯奇的又一烂片。我不知道这些人的标准是什么,但我坚决反对将一切非NO.1的影片统统划入烂片的行列,这是极不负责任且十分弱智的分类方法。本片中凯奇的演技一如既往的精湛,敬业态度丝毫没有让影迷失望。你可以看到威尔与爱妻的恩爱缠绵,在爱妻遇袭后,威尔的悲愤与无助,获知组织可以帮忙时的迟疑纠结。凯奇真是越老越有味道。为逃避组织追杀,威尔从10米高的桥墩上跳下跌跌撞撞跑过高速公路摔倒在护网上,想想老哥也快50的人了如此玩命真替他捏把汗。影片故事情节悬疑惊悚,开放式的结局给了我们续集的期待。希望续集中凯奇可以加入组织并成为真正的复仇天使,至少比蜘蛛侠蝙蝠侠更靠谱些。
传言凯奇债务缠身面临破产,为还债拼命拍片赚钱,好友约翰尼德普承诺将协助凯奇还钱,说明其圈内人缘奇佳。凯奇接受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的邀请,担任联合国毒品与犯罪办公室亲善大使以来,多方奔走,出资出力,由于成绩突出于2009年12月获颁联合国人道主义奖。凯奇表示,他的身份是“一盏聚光灯照亮全世界每一个需要正义的地方”。同年拍摄的本片《寻求正义》应是凯奇这种意思表示的最佳诠释。
《寻求正义》观后感(八):关于尼古拉斯凯奇
这两年,凯奇接了数不清的电影,口碑平平是基本盘面,还有几部让人着实无语,于是被冠上了烂片之王的头衔。上一个被冠上这头衔的好像是史蒂芬席格,对比两个人就会发现凯奇真是比窦娥还冤!
也许影迷对他期待过高,设的标准也就和一般演员不同了。
席格大叔不管是扮厨子、扮游民、扮警察、扮神父,他只要一站出来,角色设定马上变浮云,站在你眼前的永远都是那个一击毙命的史蒂芬席格。凯奇就不同了,虽然烂片之王接演了几部不靠谱的电影,可是看完之后,我也只能吐槽电影离谱剧本瞎,凯奇大叔绝对千变万化,演技就在那里摆着,多么不靠谱的角色都连骨带皮一起消化了。
虽然这两个人都被冠上了烂片王的头衔,可这些烂片也绝没有烂到一塌糊涂的地步,席格的片子票房一直不错,晚上没事喝着啤酒看还满欢乐的。至于凯奇,等他熬过财务危机,他还是那个杠杠的影帝。
这部片子虽然结构上有点问题,但是节奏十分紧凑,凯奇、皮尔斯和一众美剧卡司各尽其责,剧情虽略显平淡,整体看来足够吸引眼球了。以主角的设定来看,开放式的结局有点多余,最好不要拍续集了。
在非法正义的题材里,这部电影不能算是上品,可他的基调和视角比较特殊,算是独树一格。值得一看。
《寻求正义》观后感(九):【看了这么多吐槽“凯奇最近连出烂片”的评论我彻底无语了】
【看了这么多吐槽“凯奇最近连出烂片”的评论我彻底无语了】
这部电影是凯奇09年旧作。
《寻求正义》最早名为《饿兔子跳》,早在2009年就已摄制完成。但因为种种原因被一直拖延至今,但随着凯奇近几年来名声一路下跌,《寻》似乎也一直没能找到公映的好时机。要说只能说时运不济。
我个人非常欣赏这部电影,平淡中深刻的刻画出了一个温和的当教师的普通人,如何一步步变成拥有胆略、探求真相的勇者。
它不同于好莱坞大片、没有多么宏大的动作场景,但是,其中蕴含的对这个社会、对人性、对正义更多的内涵,确实那些大片无法比拟的。
千里马须有伯乐识,真正有内涵、是文化大餐的电影作品也不是那些只看的了快餐大片的人所能欣赏的。
《寻求正义》观后感(十):尼古拉斯烂片之科教版
这部片子单看情节还是很紧凑的,但是我们对尼古拉斯的期望往往不止紧张的场面。
首先这部片子还是很有科教意义的。欠人家的总是要还的。当时因为渴望为妻子报酬而作出决定让组织帮助除去杀手的时候正常人都知道这面临着一个很明显的偿还问题,还好这部科教片在这个问题上观点明确。西蒙让尼古拉斯做的几个任务其实不告诉尼古拉斯内幕也是很正常的,这毕竟是一个非正规运作的组织,在寻求正义的同时也要抹去组织谋杀所留下的污点。尼古拉斯负责的任务正好就是擦屁股的事情。
其次就是该片的扯淡之处。如此有规模的组织不可能在擦屁股这件事情上还要找替罪羊的,这些人为什么要杀凯奇的原因也没有介绍清楚。再谈谈凯奇的黑人朋友,既然很早就加入了组织,肯定也碰到了许多很凯奇类似的经历,不可能会帮助组织找到凯奇的妻子威胁凯奇,如果非要当做黑人六亲不认,那又无法解释最后时刻他跑出来开枪就凯奇夫妇了,既然知道会有这一出为什么当初还要带人去找凯奇的老婆呢。
在拍摄技巧上这部片真的不算太差,对情节的把握很到位,在凯奇这几年的烂片史里还不算出众。
如果足够爱凯奇的朋友还是建议观看的。
:还是很喜欢The hungry Rabbit Jumps这个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