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利》影评10篇
《谢利》是一部由斯蒂芬·弗雷斯执导,米歇尔·菲佛 / 弗朗西斯·托姆利 / 汤姆·伯克主演的一部剧情 / 喜剧 / 爱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谢利》影评(一):女人老了,还玩什么爱情
繁花落尽何所有,一部《谢利》 曲终,一阵秋意上心头。
此片用华服珠宝着意堆砌出了一个娉婷袅娜、风姿绰约的美妇主角。她甫一出场,那玲珑剔透的身材一如风雨打磨过的太湖石,虽然瘦薄,却圆润奇巧,竟让笔者以为她年华只有三十许......唉——我见犹怜,何况青葱少年!
玻璃花房,晴窗艳好。花团锦簇迷离光影中,有子如玉,款款而来,气若兰芬,目如鲱鱼,流连处直钻进灵魂深处。一吻定情,男女主自此纠缠一生。
余下的富丽卧室、青翠花园,无不散发着柔情蜜意,让观众看得也未免春心荡漾,直觉日日如此,便是美好一生。
西风凋碧树,莱亚终究是五十老妇了,夏利终究会褪尽青涩混他的社会。分手在所难免。莱亚使出职业选手的功夫,分得真是优雅怡然,不着痕迹。
然而爱情,当它来临时,便是太阳神阿波罗,也终其一生无法放手,何况凡夫俗女。莱亚放不下,便只有痛苦。只因放不下,她违背了职业准则,在情人面前露出了一瞬间狂热的占有欲。铅华褪尽美貌逝,为爱一拼优雅失。小情人无法接受,惨然分手。
经年后谢利穿越俗世浮华,终于认清了自己一生最爱的女人就是莱亚,舍此无他,于是扣动扳机,追随爱人而去。。。
此片纯爱情,只为爱情而爱情。让以贩卖爱情为职业的高级妓女来演绎真正的爱情,着实华美优雅。玄妙要紧处,是作者大吼一声,青筋凸爆,使出了十成功力,让读者见到了高手失手的那瞬间,戏剧冲突达到最高潮时带来的震撼。
影片出来已有几年,感动了许多人,评论甚多。有些人写评真是好,明喻暗喻,峰回路转,如断线珍珠落玉盘,叮叮当当,随意而下,粒粒皆有宝光散射。笔者在佩服之余,见着一个观点,触动了心弦,不免疑问重重。
一个女人,那么老,还玩什么爱情?颐养残年就好!一如那位男主的母亲,与女主同是交际花的皮罗丝。年轻时赚足钞票,年老时锦衣玉食等待死神,未尝不是幸福人生啊!何必还要沉沦爱情,万劫不复呢?
如果皮罗丝的生活是唯一的正确选择,那么我们何来那么多的唏嘘那么多的评论呢?唯一的答案是不需要评论的。那么何物动人?难道是飞黄腾达的二月杏花八月桂?非也,非也,只因这个故事值得我们纪念,是因为它的美,它的纯,它是严肃的人生追求,而非一时的肉欲之欢。
莱亚,这个高贵优雅的妓女,临老,竟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把职业生涯中积累了一辈子的虚情假意爆发出了真情实意的最强音。她是如此真诚地去爱,又是如此真切地受伤害。
老的爱情注定死去,但爱情的尊严,随人格永存。米歇尔.菲佛演绎了一场站着去爱的爱情。
莱亚在这场爱中,只有付出,不求回报,纯洁犹如乞力马扎罗山顶上的积雪。但是这样端着,确实很苦,纵然是顶尖高手,也难免有失守的一刻。莱亚恳求谢利跟她私奔,完全地属于彼此。然而谢利崩溃了,无法原谅情人的庸俗。莱亚知其为难,瞬间恢复高手状态,优雅送别情人,把所有的不舍留在半掩的窗帘后。
莱亚的失守是可以原谅的,真正的爱情,是两个人的契合,不可能没有自我,没有自我,彼此去跟谁契合?莱亚的这次短暂失守,不减其感情的纯真程度,无损她在这份感情上所表现出来的人格完美程度。
谢利经历了人世种种,才发现莱亚的纯真与完美,终于承认她是他此生唯一爱过的女人。然而没办法,错过就是错过了。
无关乎谁先生后生,无关乎谁先老后老,不论是老与幼,还是生与死,认不清自己,才是真正错过了。
爱,是一种能力,真正能爱的人,穿越岁月,而不是被岁月穿越。而人,在真爱的时候,才表现出超脱尘埃的圣洁和美丽。
真爱只有一次,莱亚如是说。不管有八个君王还是九个豪富成为她的情人,于她的感情,都无关痛痒,那只是为了生活的劳作或是放松的娱乐。而真爱,是她一生的理想和追求,她努力想得到的东西。她选择的是一种需要严肃对待努力争取的人生,注定她要为真爱奉献整个生命的热量。
皮罗丝的一辈子,是没有这样的追求的。她选择的不过是随波逐流、放弃精神独立的人生。
所以即使老了,爱情还会降临到莱亚身上,只为了一生真爱一次!
看了两遍 Cheri 虽然中间只隔了短短两个月 但却有截然不同的感受 可能是因为自己处在不同的感情状态里 多少会有一些代入感 但是不妨碍我喜欢这部电影 浪漫的画面 微妙的表情 令人琢磨的台词 每次看都会有不同的感悟
第一次看的时候 只觉得爱人不能爱太满 爱得太满 在感情里的敏感度会下降 一心只想着怎么付出 满足自己的成就感 全然不管自己给的是不是对方想要的 最后才发现他不再需要这些 心碎的只是自己
因为当时自己的状态 主要思考都在男主角Cheri的身上 有好好的思考 这个世界上是不是真的有不愿意停下的男人 他们永远在追逐新鲜的 得不到的 是因为还不成熟 还是那就是永恒的样子
第二次看的时候 感触又多了一些 明白了 爱情不是游戏 它需要两个人共同的成长
如果当时Lea 没有假装大度的让Cheri 去结婚 她如果说 我爱你 我需要你 不能没有你 事情会不会有同样的结局
如果当时Lea 在Cheri蜜月回来之后 在Cheri最想念她的时候 出现在他身边 告诉他 我很想你 我在等你 故事会不会有不一样的结局
Lea把这段感情当做跟从前一样 欲擒故纵的游戏 却输的一塌糊涂
因为她忘记 筹码是感情 她动了真感情 没有筹码在手上 怎么赢
能把感情当做游戏来玩耍的人 不外乎都是没有把对方真正放在心上 所以游刃有余 有进有退 不失风度 临别的时候 还会说上一句 我们还是朋友吧
从你动了真感情开始 这场游戏你就输了一半
Cheri的小妻子 会仰慕他 会哭 会说我爱你 我恨你 我要你在我身边 跟Lea的高冷和女王 永远一副没有你我也可以活的很好态度 完全相反
如果我是男人 同样美丽的女人 一个很需要我 一个让我觉得没有我她也可以活得很好 我会怎么选择
所以最后Cheri从Lea的房子离开 没有回头 我并不感到意外
Cheri 已经不是当年那个19岁的孩子了 如果雄鹰一直呆在笼子里 他可能不知道他是鹰 但是一旦放出去 那就收不回了 Cheri在跟他的小妻子相处的过程中 发现了一个不一样的自己 发现了一个男人该有的责任感和担当 他不在是需要待在别人羽翼下的男孩子 而是一个要给妻子一个依靠的男人
Cheri成长了 但悲哀的是 Lea以为他还是那个当年的小男孩 那个听从她一切安排的孩子 人都在成长 没有谁是一陈不变的 在感情里也是 最可怕的是 他已经走远了 你还呆在原地
最后 感情不是游戏 如果真的在乎 爱一个人 要让他知道 如果你都不让他知道 你怎么确定这是最后的结局
《谢利》影评(三):loveless
quot;A romantic drama set in 1920s Paris, where the son of a courtesan retreats into a fantasy world after being forced to end his relationship with the older woman who educated him in the ways of love."
quot; 有些老女人是很经老的,她们削瘦,从背后看还是一副少女的玲珑骨骼,转过头来,暴露颈部的些许苍凉也不会很触目,反而惹人怜爱;她们苍白,回眸舒臂,你会不由自主被她的兰花手指引,走入神秘的原始洞穴,那里有一只潮湿的兽在蠢蠢欲动,她们甜蜜,把蜂蜜涂在灵魂深处,于是光明正大地招蜂惹蝶;她们忧郁,周身散发出酒精哀愁的气味,薰得人情难自控;她们很老,正在褪色,生命里的玫瑰红正一层层剥落,这凋零的过程异常迷人,上至年迈老翁,下至清俊公子,都无一幸免地成其裙下之臣。那么,什么样的老女人才具备此等魅力?既是讲五十岁于她来讲真地只是数字概念,用胭脂扫一扫,在镜前摆个昂首叉腰的姿势就能回复辉煌时代,很神奇,也很真实。蜜雪尔·费佛在《谢利》中就扮演了这种特殊的老女人,她就像某个蹊跷的传说,一段烟花散尽的艳史,一根发出过美妙声音的断裂琴弦,注定要被男人放在枕头上意淫的。 "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2585841/
ome wonderful comments.
this movie has been discussed in my gender literature class. however not that shocking or memorable to me. why, why two people who love each other cannot stay together.
love, some sort of disorted. cheri's love towards lea, i believe, originates from the lack of motherhood.
《谢利》影评(四):没有担当的爱
故事的背景是法国历史上娼妓事业最鼎盛的时代。谢利是一个妓女的儿子,醉生梦死的生活着,后来爱上了他母亲的同事、他的教母莱亚。两人相处了六年,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可最终谢利还是被母安排了一个门当户对年纪相当的婚姻。婚后谢利仍然深爱着莱亚,莱亚也在谢利大婚的当天独坐夕阳下号啕大哭。最后莱亚以四处游荡打发时间,谢利在沉沦中等待莱亚的归来。莱亚归家,谢利回归正常,两人相会,互诉思念。我以为有情人要终成眷属了,孰料谢利却忽然间想到所谓的责任,要求回到正妻身边。终于,谢利还是担不起自己的责任,在郁闷中自杀。。。。。莱亚,终身孤独。
真是一个杯餐的结局,可我觉得谢利是绺由自取。明明就是一棵温室的花朵,偏要逞强做给人遮雨的大树,最终自己搞不定,只好用一把枪搞定自己。终其一生,他都是个只能被人照顾的孩子,他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责任,他也担当不起。
被孩子爱上、被没有责任感的人爱上,后果很严重,结果很杯具。。。。。
《谢利》影评(五):骚年啊,让姐姐教教你吧...
就仿佛几年前,姐姐还在看《露西亚的情人》,如今看的却是《谢利》。
电影完后,还给自己做了碗排骨汤面,
姐姐当年也如你一般,想放肆一把,
生命会消亡,必须为自己的青春留下些什么,
或者干脆什么也不做,在生死的区间里去醉一场,梦一场,因为有个词他们已造好,叫醉生梦死。
你会这样想着,然后在茫茫人海中去寻找一个可以承载着想法的躯体,
“一起滚床单吧。”——是啊,青春的好处就是,所有的想法都会有机会去实践。
可从床单上醒来,身体之外的爱情会让你隐隐作痛。
姐姐也想告诉你,亲情与生俱来,友情不离不弃,唯独爱情,来了又走,走了却不一定会来,
或者,另一种悲观主义的看法是,爱情本来就是奢侈品,不是每个人都会拥有。
为了爱情,你想为自己的人生辩解,
就像刚才谢利跪在她的腿边哭泣。
你看见了生命的残忍,却永远看不清生命为何要如此残忍。
更残忍的是,残忍不会一劳永逸。
在下一个路口,一些关于事业、落差、前程、生养......的若干问题在等着你,
可当你走到那儿,你或许不会把他们叫做残忍,
你会称呼他们为“现实”。
是的,姐姐不忍心告诉你的,便是当你完全认识了他们,并最终接受了他们,
这些,才是生命之于你的,最残忍。
学会放弃吧,放弃束缚你真实想法的一切;
学会行动吧,让你的真实想法变成真实存在;
学会感谢吧,感谢你面前已有的好的或坏的存在;
学会去爱吧,学会去忘吧,学会吟唱、学会品尝、学会即使没有表扬或鞭策也会一个人安静地思考......
看到这,你笑着不置可否,还想对理想(梦想)说些插上翅膀之类的什么,
这时,脑袋里仅存的那些女人记忆已来不及为你拼凑词汇,你的嘴唇被无助的理智按住了,
你也终于明白,在成长为大爷之前,得叫我一声姐姐。
《谢利》影评(六):他是情人的Chéri,他更应该是妻子与母亲的Fred
太多的人聚焦在菲佛的风韵犹存上了,太多人关注这场忘年恋的凄美了,有多少人去想Fred的母亲与妻子?
母亲Charlotte
Charlotte,乃高级妓女一枚,一生苦心经营,不关注爱情。晚年的她,有豪华的住宅,奢侈的生活,俊美的儿子儿媳,偶尔有老友来探视与她打打牌、聊聊八卦、炫耀一下自己的儿子,一切看似完美。可惜啊,他这儿子不争气。过惯了富奢生活,抽烟饮酒吸毒搞垮了自己的身体,再也不是那个又乖又帅气的小孩子了。于是她想,让自己的老友兼同行管教管教他吧,儿子大了,不听娘的话了,总听教母的话吧。于是一场旷世忘年恋诞生了。
Chéri爱上与母亲年龄相仿的Lea。却并非源自恋母情结,而是源于他无法从母亲那获得他想要的母爱。他关心母亲,提醒她的健康状况,却随时都在揶揄讽刺她;他奉母亲的命令娶了陌生的富家小姐,却不安于家室,终因一个“老女人”而自杀。
Charlotte也算是个尽职的母亲,供他吃,供他穿,宠着她,各种为他着想、为他考虑。可惜,这在Fred眼里是不够的,或许,那句玩笑话似的“Ah, yes. You are my mother, aren‘t you? I vaguely remeber you a few times when I was little."正是他的内心所想。不然,他怎么会去Lea那寻找爱与关怀,还叫她nounou;不然,他怎么会哀伤地坐在妻子身边说,我们都是孤儿。就像大烟馆里的老妓女说的那样,”I know what the trouble is. You have everything you can possibly want, and none of these means a thing." Chéri一直都不快乐,与nounou的爱情是他快乐的源泉,却也是毁掉他希望的催命符。
妻子Edmay
她年方十八,青春貌美,她本应如瓷娃娃一般美丽惹人疼。可惜,她是妓女之女,不知道父亲是谁。母亲从来都不在意她,直到她出落成个美人了,便赶紧找个人家把她嫁掉。婚礼上,母亲迫不及待地离开,奔向自己的新情人。丈夫不爱自己,心心念念的是一个老女人。她终于忍受不住,崩溃大哭,却无法获得丈夫的理解。是的,他从不晚上独自出去,他也不分房睡,没有实质的行为上的背叛。他们都以为她小,以为她什么都不懂,她什么不懂?她懂他从没爱过她,也从没想要爱上她,他几乎不注意她的存在,他从不知道她要什么也并不关心。她不懂的是为什么丈夫不爱自己却娶了自己,然后每天想着另一个女人,她不懂他眼睛像soul的情话,她不想要他的怜悯与施舍可却只能得到这些。
因为这一天闹掰了,所以他干脆出去住酒店。等他终于因另一个女人云开雾散,回家来时,她满脸都洋溢着幸福。他带了一堆的礼物回来,吩咐佣人拿给“Madam Peloux,my wife“;他轻快地跑上楼,一把将她抱起,亲吻她,跟她说”Back for good“。这一次,他们的欢好是愉悦的,不同于以往,他机械的做爱,然后背向她而眠。此刻的她,简直就是《金枝欲孽》里的皓雪了。
可是,从头至尾他只爱nounou,只有nounou能够拨乱他的心弦,他与妻子相敬如宾,却也只此而已。最后,他为了nounou,为了这段感情,用左轮在太阳穴开出血花。
假如,假如他的生命中从未出现Lea,一切会不会不一样。毕竟,Fred与Edmay那么相似,一样的年轻,一样的美丽,一样的孤寂,一样的忧伤。或许,会造就是两个年轻人为彼此舔伤口,互相扶持爱恋的一段美谈。如果是这样,火车上的对话就会变成: Edmay ”your eyes are beautiful.” Fred:Yes. Do you know why, because you love them.”
吐槽
Rupert Friend在此片饰演男一号Fred,也就是女主口中的Chéri。异常地苍白瘦削,头发总是遮住眼睛,非常适合演小受或吸血鬼。哥们啊,你应该接个吸血鬼的片呀。我还是喜欢看他演Wickham, Prince Albert,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里的军官,或是《处女地》里的类似于山大王、流氓头子的角色。
老妓女形容Chéri的那句“You have everything you can possibly want, and none of these means a thing“很适合形容纳兰公子。
女主形容自己不该让Chéri与自己生活六年的比喻真是太妙了。“It’s a mistake to keep Chéri for six years. Being with someone for six years is like following your husband to the colonies. The time you come back, you forget what you are supposed to wear and nobody knows who you are.”
这是一部值得看的片子,至少,它有简单流畅的故事,融合角色的自然表演,如诗如画的植被风光。我说,男主他妈,你也忒有钱了吧, 那房子也太棒了吧。
女主Lea即男主口中的nounou,怎么说也是活了大半辈子了,该经历的都经历了,怎么在爱情面前这么糊涂呢???毕竟他们年龄相差太大,她应该明白最后放手,让男主一生一世都爱她,怀念她,远比与她一起生活,让小男生见证自己的衰老,不美好强吧。怪只怪,爱得太深。
《谢利》影评(七):君生我已老。{谢利}
你见过那样的侧脸么。
从黑暗的空气中升起。
氤氲出悲伤的幼稚的难以忘怀的气息。
谢利。
1
{你该劝劝他。你知道,他一直把你当成他的教母。}
夏利对莉亚这么说。
然后再谢利来时离席而去,默默允许了他们的放纵行为。
这个圈子,边缘化的高级妓女圈子。太小了。
教母?
当你要求她亲吻自己。Are you kidding?
教母?
是的。她交给你如何去爱。带你远离圈子的乌烟瘴气可卡因酗酒太多。她告诉你不要随意去伤害别人因为曾经自己被伤害地太多。
六年就这样过去。
十八岁起他的青春就永远属于她。
她在结束时说你在我面前一直像个十二岁的孩子。
到底是谁更难过。
2
影片采取了一个非常冷淡的结局。
用拉远的镜头和人物漫天的心情作为背景。
旁白平淡的语调。
清晨的街道长长的青石板路。他停下步子稍稍回头。
她在窗帘后面伫立满心欢喜以为他又选择了回来。
却见他慢慢又扭过头,戴上帽子,走了远去。
他如她所说,是那个十二岁的孩子,太幼稚太迷茫。
{谁也没想到战争会打到法国。他去参了军,安然无恙的回来。}
这到底是什么样的结局。
{其实谢利到很多年以后才知道自己这一生惟一爱过的人,就是莉亚。}
战争是否真的催人成长。
{当他意识到这点时,他拿起了战争时用的轮枪,朝自己的脑袋开了一枪。}
他从来没有长大过,这其实没有办法。他从出生在这样一个圈子,就注定是个悲剧。
不管有没有遇见莉亚。
3
影片的开头。提及高级妓女莉亚。
被认为最美。
她生活非常注意不去触碰职业的天敌——爱情。
当她徐娘半老后依旧注意保持紧肤瘦身。
但她明白她所处的位置。
她有自知之明。
可是,当她的教子挑逗般把自己英气逼人的脸凑了近,道声{吻我。}
漫长的职业生涯中,如何没有这般美好的脸?
但为何是他呢。
{你的眼睛真漂亮。}
{因为它们长得像灵魂。SOUL。鲽鱼。}
狭长。上弯下直。
{我的眼睛为什么漂亮。因为啊。像鲽鱼。}
只是因为她说过的。
所以这是标准答案。
4
我生君未生。
君生我已老。
如影片结尾所说。
这是给莉亚的不公平的惩罚。
相爱有时就是没什么力量。
它太晦涩。
使人迷茫。
《谢利》影评(八):你拥有一切,却仍觉毫无意义
初涉爱河的人,常常陷入一种关于爱的幻觉之中,他们为爱不惜离经叛道寻死觅活,但往往一转身又能投入到另一番火热的情感之中。他们想象中的爱比实际的要疯狂。同时也有另外的一些人,他们已在爱海中千帆过尽,却有时会爱得比自己想象的要深厚。也许是因为他们不敢相信,也不愿意承认自己会动真情吧。他们在爱情中显得那般潇洒,无所谓。但他们会在亲手摔碎手上的爱情之后,才猛然发现自己原来早已深陷其中。最后,他们只能用余生去追悔和惩罚自己。
电影中的谢利和莉都是久经沙场的人。一开始他们的靠近,那么漫不经心,甚至就好像去参加一个必须参加的训练班,一切只是一项程序。可后来他们爱得比自己想象中要深。那个念念不忘的身影,只有在阳光灿烂时才看得见。那就是在摇曳的身姿间,看到你;在别人的怀抱中,闻到你。越是热闹,越是寂寞,越是追念最爱的那个人。这是真正的爱情,大浪淘沙之后看见的那颗金子。
你拥有一切,却仍觉毫无意义。因为他不在这里。
如果他们继续走下去会如何?
莉于谢利来说是个导师,在他心目中她是个完美的女神。但是在爱情中,哪里会有圣人呢?爱情中的自私、占有,谁可避免?最终他会看到她完美的形象倒塌。这是一个矛盾。他们会互相伤害,越深爱越相害。直到他们其中一个不再爱了,重新回归冷静的距离。
现在这样的结局,凄美,但理所当然。
愿每份爱都有善终。
《谢利》影评(九):不对等的关系、结果已注定
全片华美、美~ 美到不禁令人想回到那个黄金时期一睹繁华、精致...
复杂矛盾的关系交织着复杂的情感...
心知肚明年华已逝、心知肚明进退的分界、她还是不可避免的沦陷,这于她是意料之外、确也是情理之中。这样一个在情场中老练的女人、却仍在最后失去她原本的游刃有余丧失了清醒的判断...情感实在是一个令人焦灼的东西!私心里想、女人能做到N这种份上已实属不易了。
至于C这样的男人,看似迷人、却丝毫没有对生命的承担能力、脆弱的一塌糊涂...他希求她要与他爱、与他关怀,如母亲、如情人,还要求着一并与他自由、成全,自己却承担付诸不起任何情感,没有丝毫力量。一个被惯宠了的孩子而已...这样的男人真的能给一个女人爱么?还是注定了这是令到爱摧折之手?即便末处那刻他暂与她一并离开、也不过是在加深等待她的悲凄痛苦...
一如影片开头所示,红尘中打滚的欢场女子啊、最好还是小心翼翼规避开职业风险吧...一个不小心、就覆没难翻身了。
《谢利》影评(十):哦,谢利
俄狄浦斯知道娶了自己的母亲后刺瞎了双眼;行刑人尔依用油灯照亮夜里幽会女人的面孔,抓了一把珠宝给她,让她再也不要来了;而谢利,在经历漫长的等待后,发现他的诺诺跟他的母亲原本是一类人,绝望着离开了。
诗意的悲剧从一开始就在谢利身上展开。如同被诅咒的俄狄浦斯,如同被父亲砍下头颅的尔依。
谢利,在他的女神眼中,一直是那个在黄昏的花园中吐着烟圈的忧郁男孩。她原以为将跟以前一样,很快就会厌倦她的年轻的小情人。但她却让谢利在她身边呆了六年。这种极端特殊化现象的出现,意味着边界的被跨越。潜意识的跨越直到米娅看见女伴搂抱着年轻的小情人时被激醒,镜头在唯美的情爱画面与让人作呕的激吻画面中切换,米娅看见的还是那个在黄昏的花园中吐着烟圈的忧郁男孩。
逃避从来都不可能解决问题,但能在一定程度减轻谢利跟年纪相当的女孩结婚带来的痛苦。诺诺的离去给谢利带去的打击几乎是毁灭性。习惯了依偎于诺诺的身边,谢利在失去她的这段时间内,显得无所适从。他既像一个反叛者,摒弃所有世俗的观念,迫不及待地和一个妈妈辈的女人结合;他又像一个顺从者,接受一切世俗眼光的价值审视,与一个拥有150万身家的女孩结婚。可诺诺走了,世俗与非世俗的天秤瞬间失衡,世俗的法码重重地压在谢利身上,几乎让他喘不过气来。他远离他的妻子,宁愿独自住进酒店;他疯狂地寻找诺诺,哪怕亲近戴着一串赝品珍珠的又老又丑的女人。
谢利似乎深爱着他的诺诺。事实上,谢利只在自己的乌托邦世界里塑了一座女神像,蓝色面纱下的米娅,他迷恋他灵魂深处的那个并不存在的灵魂。而他,亦不是米娅记忆中那个吐着烟圈的忧郁男孩,他需要的并不仅仅是爱情,并不仅仅是米娅。他想抓住最后的精神世界的幻想,却发现,他的诺诺跟其他人一样,有着绝对排他性的占有欲。世界在谢利面前坍塌,这一切,都是误会与误会的不断交错所诱发的幻影。没有什么能够改变他走向价值缺失后的最终死亡。与其说,谢利的死是因为对现实的失望,不如说,谢利的死是对自己的失望。
在叙述谢利之死的旁白过后,镜头最后定格在米娅业已哀老的面孔上,她的瞪大的双眼里惊恐不安,她发现她已经很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