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对话尼克松》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对话尼克松》经典观后感10篇

2018-08-16 02:57: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对话尼克松》经典观后感10篇

  《对话尼克松》是一部由朗·霍华德执导,弗兰克·兰格拉 / 麦克·辛 / 山姆·洛克威尔主演的一部剧情 / 传记 / 历史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对话尼克松》观后感(一):咱们大家都是人

  这部片子让我想起了去年同样关乎政治的Charlie Wilson's War,但其实本片才真正像是一场战争。一场精心策划的访谈,两个人野心唇枪舌剑之间,两颗心隔着看似平静面容针锋相对。这才是智慧勇气毅力的角力,一场博弈,一场战争。我现在终于可以毫不犹豫地说Peter Morgan是目前好莱坞最有才华编剧,他的剧本永远充满矛盾复杂的矛盾,一丝不乱的矛盾。他似乎总有一种神奇力量,能完美地将这些矛盾交织穿插得表现,让矛盾在看似平静中渐渐爆发,抑或顷刻喷薄,最终幻化成袅袅余音

  ixon与记者Frost之间的战争,实质上就是一场公众人物与广大民众之间的战争。并不是说Frost有“替人民说话”的主观动机,但他起码代表着一种普遍的公众态度:你自己究竟干了些什么,你觉得自己究竟干了些什么,你为什么不道歉?关注疑问指责,不理解,民众对公众人物的态度其实到哪儿都一样。公众人物之所以称为公众人物,就是因为他们是活在人们视线里的,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会被关注,都会被臆测,都会被评论。其实人和人中间永远横亘着不理解,人也永远对他人有控制欲,而公众人物的可怜之处就在于他们在被不理解的同时自然而然地称为民众发泄控制欲的出口,或者说,公众人物存在意义就在于对大众好奇心和控制欲的满足。那么公众人物自然也就不再被当人看,他们称为每个人脑中迥异的理想范型,称为被民众意愿牵动的木偶。而公众人物们又是怎么做的呢?他们自愿或者被迫放弃自己人属性学会满足大众的好奇心和控制欲,学会了“装”,在别人面前“装”,在自己面前“装”。

  Frost与Nixon的对话就是这样。Frost以一种大众的眼光“审问”着Nixon,而Nixon也像一个老奸巨猾的公众人物一样冷静睿智地“装”着,化解着一次次责难。但Frost步步紧逼,两个人交锋的气氛也渐渐发生着逆转。Nixon开始变得吃力,变得疲于应付,而更重要的是,他那自以为坚强的心在慢慢变得脆弱。终于,Nixon撑不住了,他受不了了,他爆发,他重新变回了一个人。没有谁能永远压抑自己的人性,那情感终究会在某个时刻不可阻挡的涌出。那静默的短暂几秒钟,Nixon布满皱纹的脸上,写满了沮丧痛苦无可奈何,这时,我们看到了一个撕碎所有伪装的真正的人的心灵。Nixon终究还是一个人,他有人的渴求无奈幸福、痛苦,光荣耻辱,他终究还是一个人,他的故事并不只是满足大众好奇心的传奇,而是一出真正关于灵魂悲剧,这悲剧和所有的大众都没有关系,这悲剧由他创造折磨的只是他,说到底,他是一个生活在悲剧中的人,他是一个可怜的普通人

  只是一个普通人。没有谁是不平凡的,没有人是为别人活着的。每一个公众人物其实也都是有着和我们一样的喜怒哀乐的人而已。

  影片站在客观视角观察着这一切,记录着这一切。访谈中间穿插着的记录式的短片带着观众从各个角度打量着中心事件。对背景全面描述和对人物的深入刻画使电影越发地“有劲”起来。导演节奏的完美把握使Frost与Nixon的交锋永远那么充满让人紧张的力量,那些言语碰撞进攻、防守、反击;心灵的碰撞,惊惶、得意忍耐,自然流畅细腻无以复加,喷射着让人惊心动魄绚烂火花。影片一直在一根紧绷着的线上上下震动形成一种舞台剧般的压迫感,然而最后,随着Nixon伪装的撕除,影片水到渠成上升为一种抒情和悲悯,用一种四两拨千斤方式摇撼着你的心灵。

  Frank Langella的表现是我看过的今年Oscar竞争者中目前为止唯一一个能用“冒着火花”形容的演员。其实他的表演空间仅仅局限在语言神情,但单纯用这两样东西便能演出震撼感觉,你除了佩服得五体投地还能说什么?更难能可贵的是Frank Langella完成的可是由舞台银幕迅速完美转换!他就是把Nixon处理成一个普通人,从普通人的喜怒哀乐来读解他,并且让我们也从普通人的角度来读解他,因此Nixon这个人物异常充实,异常有力量,辅以Langella对角色精准拿捏,最终使我们为这个角色心软,悲叹,怜悯感慨,为这样一个看似不凡的普通人。

  《对话尼克松》观后感(二):价值观被扭曲了Nixon居然比David看着顺眼.

  裸看的电影.

  我承认看之前我完全没有做功课.

  只隐约记得水门事件大概.

  对我而言.

  派Frank Langella男主明智之举.

  电影看下来对David是没有丝毫好感.

  quot;让Nixon承认有罪"感觉上并不是他的功劳.

  反而败掉前三城都是他的责任.

  电影中他playboy的作风以及纨绔弟子搬的行为让我有点郁闷.

  后来再看真实的访谈.

  David并没有电影中的嬉皮笑脸反而是有点有气无力.

  感觉上整体而言.

  这个访谈成功了.

  归功于某队友找回来的未公开的关于Colson的录音资料.

  感觉上随便抓一个人丢掉前三天开门见山地问关于Colson的事情Nixon都必须认错.

  David在电影中并不讨好.

  甚至到了结局.

  居然有这样的错觉.

  觉得Nixon比David更顺眼.

  当然实际上David是极其受欢迎的.

  我相信我以上可能带有偏颇感受跟电影本身有关.

  跟纪录片转半纪录片的二次转译失真有关.

  至于有人说要找David Frost访问小布什.

  杀鸡何必用牛刀呢.

  《对话尼克松》观后感(三):绝地大反击

  前三节的失败,让Nixon失去戒心。有一组镜头对比有点意思,frost准备材料困到睡在沙发,Nixon轻松地起床听音乐原地跑。

  类似的切换镜头很多,frost的酒杯变成Nixon酒杯,frost宴会钢琴变成Nixon钢琴。。。。。

  总的来说,片子还是宣扬了美国的民主新闻媒体公正,颇具奥斯卡像,看好这个。贫民富翁和返老还童虽然好,但是富于表面形式大于内容

  刚看完胡写一通,觉得片子叫《绝地大反击》的话,可能更能吸引中国观众。

  《对话尼克松》观后感(四):《福斯特对话尼克松》:没有硝烟战场

  距离尼克松因「水门事件」辞职已然过去了四十年,而这位美国总统离开人世也有二十载春秋。所谓「白云苍狗」,当初的人和事都已湮没在了历史长河里。因此,再去追究当事人是非功过似乎没有太大的意义,即便当年的事件对美国政坛和社会影响是相当巨大的。那么,对于观众而言,这部《福斯特对话尼克松》除了能让更多后来之人了解那次足以被载入新闻史史册的访谈外,还有没有其他看点呢?

  答案必然肯定的。正如其言简意赅片名所示,本片所有出彩的地方完全是由两大主角支撑起来的,既是角色本身的魅力,也有演员表演之功。作为一部以对白为主的电影,初看或许稍感无聊,但当剧情渐入佳境后却是越品咂越有滋味

  这场「角斗」的双方皆非泛泛之辈,一方是英国知名的脱口秀主持人,另一方则是在政坛摸爬滚打多年的前总统。同时,对两者来说,这次访谈的意义非同寻常。之于前者,事业遭遇瓶颈,且为了访谈而背负了很大的财务压力,一旦失败将跌入谷底;之于后者,政治生涯几乎走到尽头,若能借助此次访谈挽回形象,或许还会有东山再起机会。所以,无论是对哪一方,这个访谈都不啻为一场战争。

  从过程来看,这次历史性的访谈充满了心理智能上的较量,可称「斗智斗勇」。福斯特的长项在于勇气、自信心交流方面天赋,而尼克松则更加狡猾、老于智机。访谈的前三场,福斯特招招受制,他的提问一一被尼克松用「太极推手」化解,并转化为对自己有利的辩解。可就在制作团队哀鸿一片、行将解体时,福斯特以强大自信周密的准备以及改变提问策略,在第四场中一击致命,攻破了尼克松的心理防线,被迫承认了自己的过错

  然而,本片的精彩尚不止于访谈中的唇枪舌剑,而是人物更深层次内心世界。编导从访谈外的人物行为、语言、活动,包括双方阵营的准备等等细节反映当事双方的性格及心理变化,加上迈克尔·辛(饰福斯特)和弗兰克·兰格拉(饰尼克松)的完美拿捏,成功地塑造了两个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尤其是后者,从开始时的居高临下盛气凌人,到后来的疲惫不堪坦诚相见,将其极度自尊自负多疑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让我们多方位地了解到了「尼克松」这个当年的风云人物

  历史真相纵然重要,但对于一部传记片而言,却并非最重要的。与此相比,能不能让人物在史实与人性的交织中变得鲜活,能不能让观众深入体会到历史人物的心境才是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对话尼克松》观后感(五):生而为人,再多的光环,我们也只是一个平凡悲喜的人

  “水门事件”无论是在现实中还是电影里都自带聚光灯,在电影方面有许多的讲述,直接或者间接,优秀不在少数。《惊天大阴谋》、《尼克松》、《迪克》等等影片都是该事件的真实反映,《对话尼克松》也不例外

  本片是真实事件改编,聚焦当时的戴维和尼克松的谈话,在这次谈话中尼克松首次承认了自己的非法犯罪行为并道歉,在当时轰动一时。虽然本片并没有直接谈到水门事件,但是显然它依然是重中之重

  影片力荐!因为生而为人,我们都有错。

  郎霍华德真的是一位不可多得出色导演,其对剧本的选择、演员的挑选和调教、影片节奏的掌握、类型的结合、剧情思想的走向、等等的关键看点编制的堪称完美!

  太多的因素让我们流连忘返啦,我就举一些浅显有目共睹例子。算是观影感受。

  首先是剧本的选择就很抓观众的心理和眼球。对话呢就代表着平等坦诚的交流,没有虚伪做作。而对话的对象呢?恰恰又是前任总统,一位把玩权术的政治家。那么究竟能不能平等的坦诚的顺利进行对话呢?看影片就知道啦。这就是本片的了解水门事件、了解尼克松的一个切入点——一场对话。不得不说这个切入点相当高明!后面的我就不多说啦,涉及影片内容,关键还是大家去欣赏

  其次是导演对影片节奏的掌控力,我简单将其概括为“快、稳、准”。每个影片都有其节奏,不分闷闷的文艺还是刺激商业片,然而节奏不是真的能够形成节奏的,大多数情况下它总是成为了观众的“安眠药”。《对话尼克松》的开头是一连串报道和人物采访,来将观众快速带入尼克松和戴维的对话的未知事件的情景,让观众产生好奇心,并且铺垫人物性格和故事发展。这里是快速的未知的节奏。(十几分钟左右)

  两人的对话的开始(30分钟以后)影片从快变慢,开始第一场对话。第一场对话为什么慢呢?因为要营造尼克松强势,戴维弱势的情景,其次是要改变观众快节奏的视觉疲劳。接下来又回来戴维一方的快节奏的失败讨论和第二、三次谈话。再下来就是重头戏啦,几乎全是慢节奏的——那通深夜电话和第四次对话。 其中的精彩大家赶快去看吧。

  再次是对尼克松这个人物的再次解读。作为一个在任全是负面政绩又深陷政治丑闻成为首个在任被迫辞职的总统。尼克松神秘又可憎。不过影片从尼克松的角度解析将其的行为解读为一个底层人物为自尊而奋斗从而犯了错误,进而在影片延伸讨论作为人的情感和命运

  《对话尼克松》观后感(六):历史 迷人的历史

  我们怎样去面对历史是一个经就不衰的话题,去年看完《女王》之后我被震惊了。竟然有这样一批电影人可以以近十年内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蓝本,以现今依然处于政治高位的一大批政治人物为主角,拍摄一部传记题材高潮迭起剧情不输于任何一部电影的影片。历史是讲述的历史,是众家之言,只有以一种冷眼旁观的客观观感来冷静地评述才能够不引起争议,而想要做到这一点非常的困难。从话剧本身剧本的着笔点来看,似乎编导力图透过丑闻外衣来窥探当事人真正的内心,从而书写一个更加人性化的尼克松。历史就是历史,是由很多机缘巧合构成的,所以真相到底为何并不是唯一的追求。编剧也并没有试图将自己主要的精力花费在如何真实地还原历史,摩根在采访中也表示“我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切入点,那就是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的人,而这个人的自然属性又会制约他的社会属性。尼克松,是个政治家,可是他的消极、内向、多疑的性格就牵制了自己,所以才会有水门事件。而福斯特却是个天生的和别人交流的高手,很多人都会不由自主的喜欢他。所以,在我看来,他做一个主持人是再合适不过的”。也正是如此,大银幕版的《福斯特对话尼克松》的注重点既不是追求历史真相,也不是力求真实还原当时的情境,而是从人性的角度来深入体会这一历史事件下对话的双方。

  其次,从影片本身来看,还是保留了摩根编剧以往的风格与导演霍华德的执导功力。虽然编剧极力避免,但此片还是不可避免地算入了政治影片的行列,也正是因为此,本片仅仅只在美国地区上映。拍摄政治电影需要制作者对当时时代背景有极其深刻的了解,只有这样才会使导演能够更好地发挥。这一点上霍华德导演做的很好,影片从头到尾紧密地围绕着大卫·福斯特对尼克松进行的那场为期四天的访谈,几乎没有任何的冗余。

  再次,因为影片本身的访谈形式以及客观历史的存在,片中所有的台词内容都得照搬当年的对话原文,这样就极大地限制了编剧的发挥。不过我们依然可以看出编剧的功力,故事的重心在不经意间被移放到了访谈之外,访谈前后对阵双方心里变化的加入与访谈本身相得益彰,从而全然起到了《女王》中行云流水的故事效果。

  最后,正如前文所述,由于影片体裁和内容的限定,这部影片从头到尾都是台词、谈话、独白以及人物内心交代,但一如《女王》故事的出彩,观看的过程中并没有丝毫的沉闷或者是乏味之感。其实只要做到了这一点,这部影片就已经成功了。

  不论是出于对历史的沉迷,还是对影片本身的兴趣,它都值得我们关注。

  《对话尼克松》观后感(七):Bush/Nixon

  又一部冲击奥斯卡宝座的电影,原以为政治色彩很浓,一看原来是一场智慧和胆量的交锋。导演朗•霍尔德完成了一次完美的大银幕转型,我们看到的不是一场话剧,而是一部紧凑、连贯的电影。

  故事讲述1977年尼克松在水门事件后下台,却始终未曾对公众承认过自己的错误,欠美国人民一个道歉。英国的Talk Show Host福斯特便踏上了采访尼克松逼其认错的伟大征程。典型的小人物战胜大智慧的传奇故事。如期发展,福斯特团队招不住尼克松滔滔不绝的自辩,陷入万劫不复的困境。大战前夕,尼克松打来的一通电话成了一切的转折点。次日,福斯特破釜沉舟,一役定胜负。

  那一通电话将福斯特和尼克松联系起来。虽然看似天壤之别的两人却有着息息相关的地方:同样凭借努力攀登高位却依旧受到势利小人的冷嘲热讽,同样遭受着比比皆是的失败者训言,同样做好了被同情的努力却仍要遭受莫大蒙羞。

  这与当代的一个政要人物颇为类似——布什。

  布什与尼克松的确有着很多类似之处:尼克松的越南战争,布什的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都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政支出。尼克松因水门事件下台,又公然逃过法网,成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自动辞职的总统,受人唾弃。布什将美国乃至全世界拖入了2008金融危机的泥潭,虽然没有什么暗箱操作曝光,但好歹也是60年来最不受欢迎的总统。

  1974年尼克松下台了。1977年福斯特代美国人讨了声道歉。2009年布什下台了,将美国卷入两场战争的他早已被钉上了战犯的靶子,似乎也欠美国人民一个道歉,莫非暗示着人们不要那么容易放过布什?莫非期待着几年后又一个福斯特套出其心声?

  一部以布什为题材的电影也赶在他卸任前上映。《布什w》,一部描述布什一生的喜剧。对,是一部喜剧。同样是总统,貌似尼克松更适合也更配的上严肃的题材。布什是认真的,只是民众或者观众已经受够了这种认真。因为他已经是个满嘴段子的形象,似乎他在影片中还要装模作样地认真是在反讽一般,这是布什的悲哀。

  很难理解一个叱咤风云的人的悲哀,很难想象一个独领风骚的人的自卑。以至于片末尼克松还玩笑道:“倘若我们对换会更好。”它出自一个总统之口。而不管是一个总统还是一个talk show host,都有活在想象中的时候。有些人只是表面看起来很风光,谁能保证他心底有多少个伤口在隐隐作痛?所以你绝不会愿意与任何一位伟人彻底对换身份,即使他有多么的伟大。

  片中最受争议的就是那一通“芝士汉堡”电话。我想其实尼克松是有心忏悔和道歉。所以他不希望赢来唾手可得的胜利,他希望在一个适当的时机在一个适当的对手面前做回一个真实的自己,表露歉意。于是在大战的前夕,在酒精的作用下,他开始忧虑,开始了一通与对手的通话,开始了一次自我灵魂的窥探。从某种程度上这激励了福斯特,让他找到了击败自己的突破口。之后,尼克松有模有样地将胜利让给了这位年轻的talk show host,以至于智囊团对他“情绪宣泄”的警告也于事无补,以至于福斯特在成功后脸色也无半点喜悦,他只是紧锁眉头,目送着这一落寞的巨人。

  “我的政治生涯已经结束了。”

  尼克松离开了一个不属于自己的时代。正如布什一样。

  布什或许还要感谢尼克松,更确切地说是要感谢朗•霍尔德和弗兰克•兰格拉。正因为他们,我们窥视到了大人物内心的波澜。乞丐绝不会嫉妒总统,但任何一个乞丐都有资格批评总统,这是一种矛盾的境地,坚强而又稀罕怜悯,坚持正确却犯下错误。于是我开始同情尼克松,开始同情布什。至于以后的,我只能想象布什已经在忏悔中自责了。

  福斯特或许是幸运的成功者,但尼克松和布什何曾又不是社会的幸运儿呢?记忆的碎片上落满尘埃,晃动的瞳孔不堪回首。

  电话的真假已经不那么重要,只见他站在海边,陷入沉思。被送了一双鞋,成就了一位名记者。

  布什也被送了一双鞋,同样也成就了一位名记者。

  《对话尼克松》观后感(八):电视的辉煌时

  You know the first and greatest sin of the deception of television is that it simplifies; it diminishes great, complex ideas, trenches of time; whole careers become reduced to a single snapshot. At first I couldn't understand why Bob Zelnick was quite as euphoric as he was after the interviews, or why John Birt felt moved to strip naked and rush into the ocean to celebrate. But that was before I really understood the reductive power of the close-up, because David had succeeded on that final day, in getting for a fleeting moment what no investigative journalist, no state prosecutor, no judiciary committee or political enemy had managed to get; Richard Nixon's face swollen and ravaged by loneliness, self-loathing and defeat. The rest of the project and its failings would not only be forgotten, they would totally cease to exist.

  你知道吗 电视节目的最大的罪行 或者说是诡计

  在于它简化 并缩小了

  宏观的 复杂的想法 还有纷杂的时间

  整个职业生涯被简化成了一个单一的镜头

  开始的时候 我没法理解为什么

  ob Zelnick在采访结束之后

  比他在那之前还要欢欣

  还有为什么John Birt兴奋得脱了个清光

  冲进大海里来庆祝

  但那是在我真正地理解了

  那个特写的还原能力之前

  因为David在最后那天成功地得到了

  虽然仅仅是一霎那

  没有任何调查性的新闻工作者

  没有任何公诉人 也没有任何审判委员会

  或者任何政敌所费尽心机想获得的胜利

  Richard Nixon的脸

  被落寞 自我憎恨和失败感所吞没和蹂躏

  那个节目和它的缺陷不仅被遗忘了

  它们甚至完全失去了存在意义

  《对话尼克松》观后感(九):真诚,最高的访问技巧

  我是用一种很复杂的心情来看这部电影的,因为这部电影的评分很高所以我很有兴趣,但是这部电影的题材是我不熟悉的,我不知道什么是水门事件,也不知道这件事为什么经常被人提起;我喜欢看政治人物的传记,因为我觉得政治人物所从事的事情是在创造和改变历史,这个是我很向往的一种影响力。但是我始终不习惯用电影这种方式去表现。看这种片子应该会让我很压抑吧。只是实在是无法抵挡那种改变历史的影响力,所以断断续续地看了,有些地方还有倒回去再看,因为有看不懂。看上去很轻松的访谈节目,原来其实是那么多角力的,双方均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准备,很有战略,很有技术,是一场battle。看着看着我突然感动了起来,福斯特把标满策略的访问稿往地上一扔,用一种很真诚的态度去问,尼克松不再以防为的心态去应对,还有尼克松最后的那个特写镜头。虽然,所谓的真诚的态度其实也可能是访问技巧的一种,但是我更愿意相信在那一刻福斯特已经放开他的压力而是从一个很普通的角度问,因为他很尊重尼克松,一句老话,最了解自己的可能是自己的竞争对手,所以竞争到了一种境界后,双方都会彼此珍惜。在《毕打自己人》里面殷赏的一篇访问连环杀手的得奖稿子写道:我之所以有机会,面对面听他说出心底最黑暗的一面,不是因为我的访问技巧出色,而是因为他根本一直在等人,可以把他从黑暗的深渊里拉出来。当然,《毕打自己人》只是一个虚构的故事,旦夕它这句话,我觉得其实都可以用系呢部电影。因为尼克松其实自己也处于一种黑暗的深渊中,但是因为他的好强,讨厌别人的怜悯,所以始终没能直面自己。如果不是,他就不会醉了之后打电话给福斯特,跟福斯特说了那么多,而自己酒醒后却忘记了。因为在他心里,在这件事上,福斯特是一个最相近的人,某些时候福斯特也面临着尼克松的局面,被瞧不起,渴望被拥戴,只是正如他们两人确知的那样,胜利的光明只会照向一人……

  影片最后有一段话,大概可以用来解释大家命名事件都爱用“门”的起源——His most lasting legay is that today any political wrongdoing is immediatelly given the suffix "gate".

  《对话尼克松》观后感(十):这位一切太突然

  没有达到期待值,影片的一半都是福克斯和他的助手们在做准备,后一般本以为会有一场拳击赛般的对话开始,但是前三次采访福克斯却表现的像个没有目标的八卦记者,好像他更加关心尼克松的私生活一样。直到最后一次采访,才问道一些火药味。

  影片中尼克松打给福克斯的电话是不是真的有,尼克松难道真的老到喝醉了完全不记的,最为一个谨慎的政治家,在前三次采访中几乎是滴水不漏,严防死守的捍卫者自己的话语权,完全没有给福克斯机会,为什么忽然间打电话给福克斯?他又不是擂台上第一次赢得比赛的选手想在胜利后讥讽一下对方。那么,作为一位前总统,是想选择意一位倾诉对象,倒倒苦水,诉说他的总统抱怨?

  如果这一切都不能解释,我只能把它当作是酒精的作用。就像战前的两军双方还要进行一次和平会晤,杯酒言欢间套出对方的军事秘密。

  我只能说,这一切来得太突然……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