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淹没》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淹没》影评10篇

2018-09-06 02:07: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淹没》影评10篇

  《淹没》是一部由李一凡 / 鄢雨执导,纪录片主演的一部中国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淹没》影评(一):《淹没》电驴下载

  “舍小家,为大家”——最真实代价

  上:http://is.gd/hElQu-

  下:http://is.gd/hElTb-

  《淹没》影评(二):06.10.14宋庄观感

  一个城市河水淹没,居住多年的房子即将拆迁,人们应该如何面对?《淹没》纪录了这种焦虑,包括人们为了自己所在团体如何争取利益,对补偿不满时如何在断水断电情况坚持自己的初衷,甚至不惜在街头拉扯;老红军在拆迁办求助无门,而街头闲谈,也始终围绕房子这个话题打转,人们在面对社会巨大变迁时的心态变化历程,全在里面表现淋漓尽致。李一凡在放映后的回答时谈到,当时他就是想拍改革开放发展十年来,人们的心理历程、价值观的变化,而恰好有三峡工程这么一个强烈背景原本至少要花十年才能拍到的东西,他们在奉节呆了11个月就完成了。这是一次非常好的机遇,而他们恰好捕捉到了,包括影片开头时人们原本的日常生活场景政府机关里的民众争执,以及后来拆迁楼房爆破等场面完整的撑起了片子骨架,使之言之有物。这是一部胸有成竹的片子,从影片的节奏、分镜头等看得出他们在剪辑方面下了很大功夫

  有人问到为什么被摄者怎么会同意公开那些较有冲突的场面,李一凡回答说,那是因为都觉得自己问心无愧,是为公家做事,包括在财务上做两本帐。但他们把一些稍微涉及隐私的场面都放弃了,保留下来的,就是被摄者愿意公开的。

  《淹没》影评(三):如今还有几人知道千岛湖下沉睡的城镇

  残墙败瓦,一片空城

  被迫搬迁的老百姓希望能争取到最大利益,是因为对前途一片迷惘,只想有更多一些保障

  那些曾经一起争吵的人们,或许永远不会再见面。故乡已经回不去,不知道这些散落各处的三峡后代们如今安好?就像下岗潮的那些人,已经没多少人记得他们了。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就像如今还有几人知道千岛湖下沉睡的城镇村庄一样,三峡水下的城镇村庄,也渐渐被历史湮灭!

  犹记得97年长江三峡一期工程合拢时,和同学们在电视机前颇为激动。那时候给洗脑说这个工程如何利在当代功在千秋,不但水灾减少,用电也便宜了,还多了个人造的景点……如今再去回看,觉得自己那时候真太年轻天真。我只知道多了一个巨大无比的定时炸弹战争可能杀伤力比核弹还厉害

  一曲德沃夏克送给那些长江故人们:念故乡,念故乡,故乡真可爱。天清清,风凉凉乡愁阵阵来。故乡人,今如何,常念念不忘。在它乡,一孤客,寂寞凄凉。我愿意,回故乡,重返旧家园。众亲友,聚一堂,同享从前乐……

  《淹没》影评(四):2002年拍摄

  怎么说呢, 只能说 太真实了. 比沿江而上真实. 真实的让你感受人性在利益面前是如何扭曲的, 是如何被淹没的. 其中反应了的问题在当今非常之普遍, 是现在拆迁的前奏. 怎么说呢, 现代社会的总总阴暗面归根结底都会回到体制上, 一个200万人的县城的拆迁, 搬去哪里, 是县委会的一句话. 根本没有规划, 没有计划, 连水电都没有, 让人搬家去住. 所谓的基督教徒家人根本就不理解什么是教义, 什么是信仰, 藉由过世人的信仰来骗取钱财. 人在利益前太渺小了. 最底层人的生活的艰难, 为了糊口, 甚至失去生命. 当看见垃圾 看见污水, 我还提出了问题, 就是 难道这些都沉在长江底么, 难怪长江现在如此浑浊, 而且, 这长江水要怎么喝? 长江要经过多久才能够恢复自我的生态系统

  我特别能够体会导演自己说的那句, 我自己最初的那些感受, 那些文艺, 那些悟性, 被长江水淹没了. 在那里待了11个月, 经历了县城的消逝, 绝对人生中的一次影响深远过程. 导演应该会感谢这次体验,或者说觉得这次的体验很值得.

  为什么没在国内上映, 不知道为什么. 难道是太底层了? 呵呵, 中国的现代化, 老百姓买单.

  《淹没》影评(五):三峡故事

  一直在想这样一部纪录片该以怎样的方式结束结局果然是预料中的连续爆破,大楼轰然成粉尘,城市淹没成废墟时间尘封成历史。 众生群像。 街道集市饭馆码头教堂会场,爆破现场,水手,棒棒,餐馆老板房东,老年夫妻婚礼,中年夫妇与病瘫母亲,爷孙,官员商人...这影像像被切割了最多面数的钻石,时间透在面中闪烁。

  人们争执不休,多数时间方言听得人头痛欲裂,拆迁,拆,骂,围绕拆迁的争吵,组织行为与被惊起的居民,城市已死,死亡的推进者,与食腐的尸体本身,惊惶出逃的血肉,到最后光秃秃的骨架袒露成废墟。

  远足寻找暂居处的老者归途扭了脚被老伴抱怨,说着说着开始抹泪,自己没出息没有给她一个好的归宿,再想起他出门前为了几块钱的盘缠被老伴甩脸色,贫而爱的夫妻。另一段的一场婚礼,丈夫背着穿婚纱妻子,纷杂的场景里一对新人显得茫然,他们还未意识到这婚姻意义。教堂拆迁过程里的神职人员,信众,与商人,都随着教堂牌匾的倒塌烟消云散触动情节太多太多。

  作为一个有大江情节的北方人,自江城起就对三峡移民感到着迷,自今终于看到了影像,这原本是因某幺而起了兴致的“重庆印象系列观影下载的影片,如今看来倒是圆我两心愿了。

  片尾以破败的拆迁现场为背景,担着酒桶的人沿途叫卖着,谁要酒啊谁要酒啊,倒是这一片废墟里燃起的新的生机了。

  有机会的话很希望去三峡看一看,有淹没,那么必有新生。想在新生的城市里走一走,带着对沉寂水底的历史的怀念

  (我只是想写个短评......)

  《淹没》影评(六):《淹没》李一凡,鄢雨。

  昨天看了一部关于2002年奉节老城移民搬迁的纪录片纪录片《淹没》,是李一凡和鄢雨导演拍摄的第一部纪录片,贾樟柯导演的《三峡好人》拍摄灵感来源于此片,《淹没》同样也在国际上获得了不少奖项。本片忠实记录了2002年为保证三峡水库第一次蓄水成功,在水位上涨前,奉节老县城搬迁毁灭的全过程。如果说《三峡好人》是对于三峡奉节移民故事的呈现与纪念,那么《淹没》则是带你穿越回2002年那个时代,这也是我第一次通过影像观看到奉节老城搬迁的全貌。移民,拆迁,生存的希望和绝望洪水来临前全县城都要搬迁,在这样的背景下全片充满了不安全感,也是那时的县城人们生活和内心充满了动荡不安,失去故乡搬走的人们,未来居无定所缺乏保障的人们,在这种国家级的政策被动的人们,人人都知道底层落实时会出现资源分配不公,但都抱着幻想自己最后不会是最倒霉的一个。最后,很多人离开了,但有一些职业只要还有市场需求就会存在。 《淹没》导演李一凡作为一个观察者、纪录者,对现实主义题材表现的一种实验性、多样性可能性,并提出一个问题:在改革开放20年历史进程中,人们为此付出的代价到底有多大? 拆迁期间干部群众无休止的冲突和争斗随之展开。所有争斗围绕的核心都一样:搬迁与否,房子,利益,钱。在利益和生存机会的残酷争夺中,人变成了疯子。爆破使县城成为一片废墟,人们的心灵也成为一片废墟。人们彻底失去了家园,不仅仅是物质的,还有精神的。 这座有这两千多年历史文化的老县城里每一个人都在讨论房子,就连教堂里每一次唱诗的主题也变成了房子。房子成为所有人唯一的梦想,甚至信仰。——这就是我们真实的生活,在路上,餐桌上,办公室微博上,为房子喋喋不休,为房子而奔忙,至今都是如此。 虽然现在这部纪录片至今已经过去十五年了,除了环境发生改变,但生活的中心观念依然存在到十五年后的2017年。因为我本人就是重庆奉节老城出生成长的90后,所以看《淹没》这部纪录片和贾樟柯导演的《三峡好人》特别有代入感和感触。在这里同时分享资源,有时间朋友们可以看一下,但是没有中文字幕,语言是奉节老城的方言,大概可能只有重庆人才能听得懂吧!哈哈。

  《淹没》影评(七):无病呻吟

  《淹没》是一个关于三峡移民故事的纪录片,在国外拿了很多奖。昨天在小黄那看了,很坦率的说,不知道这片子在说些什么东西,场景很真实的展现了当地02年左右的状况,这一点,对很多人来说,可能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但是这不应该成为一个纪录片的看点,既然是一个关于三峡移民的故事,那么这样一群人他们从过去的生活状态因为三峡而改变的状态才应该是故事的主线,但《淹没》里面没有。

  看了《淹没》我想起的是我从小生活过的地方,这样的场景,曾经在中国很多小镇都是雷同的,凌乱狭窄的街道,拥挤人群破旧店铺。关于这一切,我有一个很阴暗想法,《淹没》给观众(仅仅指片子的粉丝)最大的感受不过是满足了最廉价的自我优越感,一种近乎于无病呻吟的小资情调。我从不认为在这样的小镇中生活的人会有什么所谓的对人文精神的向往,这不是我武断的猜测,一个人的精神状态绝对的与他所处的社会阶层经济地位密切相连的。至少,我,无法想象一个三餐不继的人——假设他就是三峡移民中的一员——在那思考三峡移民对社会人文,对人的精神状态有多大的影响。这绝对不是我觉得这样的人群没有这样的能力去思考这些问题,只是,人是一种现实的社会动物,我不排除有天才,但就普通人而言,在思考这样一些问题之前,首先考虑的只是如何让自己的生活舒服一些,这是人的本性无可指责

  一部好的纪录片,我以为,它应该有它自己的价值取向判断,《淹没》中看不到,真实并不等于琐碎的生活场景的堆砌,作为社会话语传播声音,没有自己的价值取向,就象一个人没有自己的灵魂。片子中唯一我觉得两个地方比较好的就是中间出现的两次婚礼,因为那是一种希望,做为这样一个大工程的移民,我以为,这中间绝大多数人,是希望通过这样一次变化能让的的生活更富裕,很俗气的说,就是有更多的钱,这样的一些移民,他们不象很多看这片子的观众是都市里面的白领小资,他们并没有太多的精力感叹因为三峡移民而消逝的那些传统文化。就象我曾经去过一个藏区的小镇,在那吃饭的时候和老板聊天,老板说他们那马上作为旅游区要开放了,他很高兴,我当时很惋惜,我说,一开发肯定会来很多的游客,这里源生态的藏文化就要消失了。那个老板说了句很实在的话,他说他知道,开发后,他们能因为旅游赚很多钱,他们的物质生活会更好,至少,不会一天到晚还担心挺电了。那时,我突然觉得自己是一个很浅薄的人,所有人都权利为了自己更优越的生活而去改变,凭什么别人就为了要满足我们一钱不值的猎奇心理而放弃更好的物质生活?

  尽管我们一直不愿意承认,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类似这样的片子,在国外能拿很多奖的原因,是因为满足了一种居高临下的猎奇心理,同样的原因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这些片子在国内的受众也是以文化层次收入相对较高的人群为主。从本质上讲,这应该是一种很病态的心理,一种自我优越感和自卑心理纠缠在一起的体现

  作为一部要立志在国外发行拿奖的纪录片,毫无疑问《淹没》非常成功,但是如果作为一部给三峡的移民看的纪录片,似乎,它是失败的。毕竟生活中喜欢无病呻吟的人并不多。它并没有告诉我们,这样的一群人,他们在想什么,他们希望的生活是什么,他们到底发生什么样的改变

  《淹没》影评(八):淹没的与消失的 ——《沿江而上》与《淹没》之比较

  《沿江而上》与《淹没》是两部反映长江三峡工程移民的纪录片。《沿》是一位加拿大裔华人导演张侨勇拍的,《淹》是一位重庆本地的导演李一凡拍的,二者有着一个共同的主题,但拍出来的效果定是不尽相同的。其实准确的来说,《淹》比《沿》要更加记录。纪录片最基本的一个评价尺度就是看其是否真实记录,而其所反映出来的更深层次的思考则是后续问题。

  《沿》更像是一部“纪实电影”,里面有很多导演自己的独白和对记录对象采访,那么这样就会或多或少的给片子添加上很浓的导演的主观感情(当然,没有导演的主观感情是不可能的)。而《淹》则是作者完全站在一个旁观者角度,没有与里面的人物、场景发生关系,如果真说发生了关系,那就是使对象走入了镜头的画面。这个画面其实就是导演的独白,肩扛的录像机就是给整个事件的采访筒。纪录片导演的角色不是新闻记者,能够被做成新闻的往往都是不真实的,因为凝固的图片和主观的文字已经给事件贴上了被利用标签

  这两个片子的主线索都很清晰。《沿》是余水一家艰辛的生活。《淹》则是围绕拆迁而引发的向海渔老人与政府的矛盾和教堂内部的纠纷。宏伟工程带来的不仅仅是政绩效应和经济价值,还有更深的社会与环境问题。

  连电灯都没有的余家无奈只有把余水送到游轮上去打工,家境好一点的陈博宇也由于不愿上学而来到了这座游轮上。他俩正好反映出了当下中国年轻一代的特征,余水无知而又不懂得与人相处,陈博宇充满信心却过分自大,不懂得深层次的去看待社会。张侨勇是想通过对沿长江而下的旅游和大坝背后人们的生活的细致描写来揭示大坝工程的社会意义。游轮上一位导游的关于转向灯的段子,恰当的指出了当前中国的经济现状。高速的经济增长与下层人民的生活成鲜明对比。

  相比之下的《淹》则是很直接的把视角放在了拆迁的问题之上,通过赤裸裸的爆破拆迁和复杂的利益关系来阐释移民。这与张侨勇的含蓄的隐藏的表现手法是不同的。参加过抗美援朝的向海渔老人在江边开了一间极为简陋的供棒棒歇脚的客栈,但最终还是因移民拆迁无法得到应有的安置,落得无家可归。教堂的拆迁问题也终因三千块钱而把人性的自私黑暗的一面在教会这个特殊的背景之下表露无遗。再神圣的耶和华在个人利益的跳动之下也都是无用的。信仰在人性这只大狗熊面前只能是一个嗡嗡飞的苍蝇罢了。在《沿》里面也出现了对信仰的描写,不过只是一位不愿搬迁的老人借助基督的名义在为自己的孙子祈祷。信仰在这里发挥了其真正的作用,就是作为人自我安慰和自我解脱的载体。

  一座城市或者一个地域不知道需要多少年才能够孕育出深厚的人文积淀,更不知那些根植于民间的生存方式需要花费底层民众多少的心力心血。但我知道,摧毁这一切却很容易,至少去摧毁这一切的表面。

  《淹》里面用了许多的爆破的镜头,印象很深的一个画面就是爆破所起的浓烟雾慢慢地推向镜头,直至充斥整个画面。我明白导演这样做的用意。李一凡就是想用这种快速的,震撼的,强暴视觉式的效果来告诉人们,要使这些承载了人们生活的物质基础消失是很容易的,它只需要几十个雷管就能完成,但是再把这些物质基础重新建立起来又是多么的不容易。因为你不仅要建造房屋,更重要的是去重塑这些物质所承载的人文程式。

  《沿》则没有这些相对赤裸的画面。它从一开始的大船慢慢驶进闸门,就奠定了整个片子比较平稳的叙事基调。只是在最后,余水一家站在江边,江水慢慢的一点一点的把她家的岸滩吃掉时,才让人直观地感到一股莫名的感伤,伤的不仅是余水一家,伤的不仅是我,伤的是所有“为大家而舍小家”的人们。李一凡用的是爆破,张侨勇用的淹没;一下沉,一上升;一震撼,一平静;但二者都是批判。

  其实,大坝的建造是离不开其背后的深刻的政治隐喻的。我国已故着名水利专家黄万里生前是反对建造三峡大坝最坚决的人。三门峡悲剧何故要再次上演呢?用他的话说就是,三峡工程祸国殃民,永不可修。国家用两千多个不懂水利的人去表决一个关系国计民生的水利工程,这本身就是个极大的错误。用生态环境,可耕用地,百万移民和贪污腐败去换取电,可取吗?三峡现已建成,这只能留给赤匪以后作自我检讨了。

  《沿》这部片子里的政治因素表现得是很明显的。从转向灯的笑话到官员腐败到“做人难,做中国的老百姓太难了”再到“他不相信政府”,这都给原本已经实质失败的移民工程再添了几笔浓墨。其中有这么一个场景,就是导游带着一群外国佬到建设得比较好的移民村去参观,并向他们说明中国三峡移民工程做的是多么多么地好。这让我想到了朝鲜,因为到了朝鲜,你必须要跟着朝鲜导游按着他给你划定好的参观路线去参观,不准乱跑,不准乱问,不准乱拍照。他只会带你去看那些能够代表朝鲜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地方,除此以外,一概不看。虽然咱们中国的导游没有那么绝,但是我认为,这二者无异。这都是自信心不足的胆怯表现,诚然自信是建立在坚固的事实基础之上的,我们没这个事实,胆怯也就无可厚非了。这是一场十足的意淫者的游戏,这是对官方论调和统治权威最有力的一记耳光。

  《淹》的里面也有。向大爷多次到镇政府去理论,去为自己的房子及拆迁找个说法,可镇政府却一次次的以国家没有相应的政策来予以回绝(或许国家真没有,但可以肯定得是,这绝对是国家的不对,是政府的不作为)。无奈的向大爷只有在跟老伴说话的时候落泪,只有孤独得坐在向家客栈门口发呆,只有在走八卦练推手中去消磨着不属于自己的时间。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矛盾是永远不可能调合的,个体诉求在国家机器面前只有低头(当然这只有发生在人民大众与国家机器产生分歧的时候)。

  这两部片子的结尾也都挺耐人寻味。《沿》是以大坝的闸门开始的,也以大坝的闸门结束,我想这是导演有意为之的。闸门的一点点的开放,昏暗的光线,暗红中墙上的一道绿光,水面映射出了多少的无奈蹉跎与彷徨。闸门开启了三峡沿岸居民新生活的序幕,同样也关闭了他们曾经的梦想。

  原来是一片高楼的地方被夷为平地,人们爲了生计而都去捡拾钢筋混凝土里的钢筋,两个抬着自制白酒的男人穿行其中。你眼前所能看到的就是一片废墟和被人们检出来的废钢筋,还有那不断翻腾出来的烟雾。整个片子就以那两个卖酒人的背影结束······这就是《淹》的结尾。它留给人们的不仅仅是对三峡移民工程的思考,更多的是对正统意识形态控制之下的现代化发展的深刻的反省与质疑。

  淹没了,但其还存在着,只是看不见罢了;如果是消失了,那就再也找不着了。

  《淹没》影评(九):Before the Flood

  efore the Flood, which is the most problematic documentary film so far, is indeed a film that seems like it wants to provide the raw material of daily life in the town of Fengjie before it was flooded. Honestly, it is not a readable and pleasurable film from an audience perspective. However, to criticize the film is not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Here, I would like to talk about the experimental structure, the organized content, and the complementary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irector and the audiences.

  As a verité-style documentary film, the director faithfully documented the residences of a thousand year old town that were forced to relocate from their hometown in order to make way for China’s greatest project, the Three Gorges Dam. This documentary film records local citizens who are not content with the local government’s bureaucratic mismanagement. The ancient town is going to be submerged in several months; everyone shows their anxiety, unhappiness, and dissatisfaction regarding the government’s evacuation policy, including unequal compensation, an unfair lottery for apartments, and a complicated beneficial relationship during the relocation process. All of them play a victim-witness double role in the film.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parts of this film are very poetic to some extent. The opening part starts with Libai’s poetry, Early Departure From Baidi Town. However, after this flood, all of the spectacular scenes will disappear forever. Here, Libai’s poetry depicts the natural views to the readers. At the end of the film, the most impressive shots are the explosion scenes. Having witnessed the collapse of the city, the dense smoke rapidly moves toward the camera and then devours the entire screen. This part is also very poetic to some extent. But it is a poetic collapse. The poetic feeling, no matter if it is the natural scenes depicted by the intellectuals, or the accumulated poetic human civilization left by our ancestors, will be soon destroyed. Another shot is the collapse of the church’s wall, after haggling and deceiving; the people finally dismantle the church. This story also symbolically and metaphorically shows the loss of the faith. The whole dislocation process is a trade between the citizens and the government, between the past and the future, between tradition and modernity, between the individual’s benefits with Chinese collectivism. Before the flood depicts different individual citizens of the town. Especially Xiang Haiyu, who joined the army during the Korean War and owned a hostel in Fengjie. He tries to best find a new place for himself and his wife, as well as his shabby hostel. When the camera follows him climbing up, down and under the bridge in New Fengjie, I felt a pain in my heart. The pain reached its climax when Xiang wept in front of the lens.

  In this film, the director requests that the audience play an active role in the film instead of responding negatively. The director seems to want to make the film tedious and verbalized to some extent, and one question that often occurs to the audience is, why does the director made such a huge effort on documenting. Nevertheless, it is still a film that presents the reality of the past time. Bill Nichols divides documentary films into six modes: Poetic, Expository, Observational, Participatory, Reflexive, and the Performative mode. This film belongs in the category of observational mode. The opening long sequence shows the camera moving freely in order to follow the daily life of labor workers who used a large plastic bucket to carry fishes from port to the market. The camera faithfully records what happens. It ostensibly give the audiences the impression of recording the ongoing process of this event faithfully, but in my opinion, the director already picked the scenes according to his taste. The contemporary film that we watched this semester shares a similar feature. Most of which demands the audiences’ participation. “The filmmaker’s retirement to the position of observer calls on the viewer to take a more active role in determining the significance of what is said and done.” (Nichols, 111) The whole film follows an informative logic: to tell the audiences the truth. As indicated by the director, Li Yifan, “use a simple constructed way to criticize and refute an elite’s interpretation.” He did not impose any ideological conclusion on this event but provides the audience with a terrific feeling, and an overwhelming display of humanity and morality, which is echoed in the title of the film.

  Works Cited

  ill Noichols. Introduction to Documentary.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01. Print.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淹没》影评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