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四重人格》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四重人格》经典观后感10篇

2018-09-11 01:57: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四重人格》经典观后感10篇

  《四重人格》是一部由弗兰克·罗达姆执导,菲尔·丹尼尔斯 / 莱斯利·艾什 / 斯汀主演的一部犯罪 / 剧情 / 音乐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四重人格》观后感(一):亚文化中虚妄的存在感

  本来不喜欢摇滚的我,爱上了电影里面的每一首背景音乐。 冲音乐就可以打五星。 人们真的可以从亚文化中找到自身价值吗? 我的答案是,不能。 摩斯族们在亚文化中得到的是安慰,是从繁杂冗长工作中的解脱。在这里吸毒盗窃打架可以被标榜为个性短暂欢愉与享乐带给他们满足和虚妄的存在感。 但这些享乐背后是无尽的空虚,是年轻人们对成长迷茫恐惧,亚文化对他们而言既是解脱也是桎梏。他们局限在亚文化的世界里,和外界格格不入。 但是依然佩服摩斯族们和现实对抗勇气,虽然终将屈服于现实,但谁又能说这样的反抗不是一种悲壮的美呢?

  《四重人格》观后感(二):跟影评沾不上边儿

  短评码不了那么多字。长篇我又写不来。

  最后一刻由四星改成了三星,纯属个人爱好。这被吹捧为可与trainspotting媲美,再加上THE WHO的亲自打理和STING叔。直观上来说4星+是无可争辩的,三星以下很可能会被鄙视太过主流没有青春。可现在正是我的态度,TRAINSPOTTING这种片子只适合高中那个年龄段年轻无畏,一心想成为spot center,rebellious。

  虽然有些片段让你恨不得掐死这群年轻人。但不失年轻的可爱

  某一瞬间,那些装满镜子的motor让我犯了密集恐惧症。

  that's all

  《四重人格》观后感(三):我们终究还是要选择生活

  摇滚族也好,MOD族也罢,我们其实都一样

  原以为自己不可一世与众不同,身边到处充斥着一群俗人,然而自己又何尝不是这群俗人里的一份子。

  原以为爱情会像想象的那样,白头到老,然而一切不过是自己太过于天真

  那个被视为神一样的偶像生活中不过只是一名饭店小弟,爱情不过只是把自己当做傻子一样玩耍,突然发现所有的一些不过只是逃离现实的自我欺骗

  当我们骄傲地大喊着:“我们是MOD族!”的时候忘记了生活中最真实的自己。

  人生是什么?无法理解

  当被捧成至高信仰的MOD族文化最后留下的只是穿在身上那件M51外套后,所有的一些都只剩下躯壳

  这个世界并不像我们想得那么美好孤独、迷茫、无奈随之而来的只是感觉情况变得越来越糟糕

  坚持自己喜欢事情难道有错吗?

  选择摇滚也好,选择MOD也好,我们终究还是要选择生活。

  《四重人格》观后感(四):反叛精神的破灭

  因为“轻音少女”电影片尾曲的关系,慕名找到这部电影。果然没有失望值得一提的是,山田尚子导演的另一作品“声之形”的片头用的也是The Who乐队的音乐。

  还有一部mob风格人物形象动画片是“旋转少女”,其中形象最典型的是骑scooter(区别于“摩托”)穿绿色大衣的御园千绫。动画的副标题也明确了这是一部讲mob的动画。

  电影里的这两群年轻人是一代人的反叛精神的最好的代表。机车。打架。吸毒。随着The Who乐队的音乐狂欢。主角则是这些人里反叛精神最强的一个。相较于别人离经叛道的出格行为,主角的种种反叛早已到了失掉分寸地步,使得周围同辈的小打小闹相形见绌。所有车友都是工作日白天打工挣钱,晚上出来放纵一番,惟独主角能任性到一旦不爽就真的赌气炒掉老板。一群人搞不到毒品,主角就大胆去找毒枭火中取栗,后来又带头入室盗窃。没有受到邀请就带头闹事闯入聚会。一时没有抱得佳人就骑机车大吵大闹碾压花坛。把众人跳舞的音乐停掉换成自己喜欢的。跳舞为抢风头就跳到音响上扭,结果保安扭送离开

  有过追求憧憬,很快又陆续破灭。好不容易心上人得偿所愿,很快发现她并不对自己钟情。第一次见到Sting惊为天人,一同进局子上法庭与有荣焉,可是最后却发现对方也不过是个酒店门童。在电影的结局里,反叛的挣扎不切实际的憧憬,终于伴随着机车一起摔得粉碎,只剩下电影开头里主角的一脸茫然疲惫

  这部电影讲的是一个时代一群人中的一个人的反叛精神的破灭。很自然联想到了“海盗电台”,关于一个时代一群人的反叛精神的不死。

  《四重人格》观后感(五):从Quadrophenia看Mod

  看完了Quadrophenia(四重人格)这部1979年的影片,心里说不出的滋味。正如片名对The Who乐队1973年同名专辑的致敬意味一般,整部影片充满了对20世纪60年代伦敦青少年部落中,年轻人的精神状态及生活方式追忆

  quot;WE ARE THE MODS! WE ARE THE MODS! WE ARE WE ARE WE ARE THE MODS!"

  这个镜头是整部片子最令我记忆犹新地方。1965年的伦敦,Jimmy厌恶他那永无休止的工作和顽固不化父母,但他不得不忍受着一切,为了他的Mod身份,他拉风的Lambretta绵羊机车以及同样可人的Mod女伴儿。

  这部堪称掀起了:“Mods”风潮复新的影片,听说在1994年时,如果你不能连续的背出三句Quadrophenia中的对白,你将不能进入Camden Britpop酒吧。呵呵~在我看来也许只能用那句:“痛并快乐着。”来形容这群二战结束之后的60年代伦敦青年不断寻求的阶级存在感与空虚失落矛盾心态最真实的写照了。

  然而时隔四十多年之后的今天,在复古、回归这一系列时尚风潮之下,人们的追忆也仅仅只能建立在追忆一种精神或生活方式的最外在的表现而已。

  更多:

  http://www.douban.com/note/28693985/

  《四重人格》观后感(六):四重人格,我们是Mods!

  “这是我们一代,这是我们一代,宝贝。” Roger Daltrey在伦敦奥运会闭幕会上唱起他们The Who时代最经典歌曲《My Generation》,全场沸腾。他68岁了,嗓子依旧高亢但不再清亮,似乎也少了年少狂妄欢快。他没能如歌中唱的那般“在变老前死去”,依旧身体强健欢蹦乱跳——但那有什么关系呢,我们知道“死亡”永远是种象征性修辞手法,即使在青春片里。

  伦敦,1964年。Jimmy Cooper(Phil Daniels)骑着小摩托飞驰在大街上,耳边响着《My Generation》。

  他们是Mod族,英国60年代的新新人类自我标榜发起了“战后第一波青年运动”。他们留着法式盖头,穿着Fred Perry或者Ben Sherman的t恤,Levi’s 501牛仔裤,骑着意大利产的Vaspa脚踏摩托。当然,还会再添点工人阶级式的行头,比如背带裤、马丁靴和M65军大衣(传说这么穿只不过是为了怕弄脏昂贵西装),品味永远最重要。有人说他们是“出身工人阶级家庭花花公子,过度痴迷时尚”,但也有人反驳“Mod根治于50年代的垮掉派文化”。而他们自己则说Mod取义“modernist(现代主义者)”,意味着爵士乐和萨特。其实,他们和后来那些企图政治或者摇滚乐反抗父权或者生活无聊的青少年没什么区别。

  Franc Roddam导演的《四重人格》来自The Who同名摇滚歌剧专辑,也是Mod族的圣歌。不过,原来Jimmy cooper被剧烈社会压力击垮从而精神分裂、产生四种人格的概念化故事变成了Jimmy Cooper闲逛、追女孩与Rocker族(参见马龙•白兰度的电影《飞车党》)大打出手无所事事的人生。当然,和所有青春片一样,我们的英雄经历了短暂的青春狂欢然后跌入了迷茫。他爱的女孩无情的抛弃了他,而他的偶像“Ace Face”(差一点没认出来这货竟然是Sting)原来不过是个旅馆小弟,在富人们的吆喝中低三下四。他开着摩托狂奔在英格兰潮湿灰色悬崖边,最终,将摩托甩进海中完成仪式化的死亡。但未来还是未知

  或许因为拍摄于1979年,影片遥望的是没有逝去太久的青春,所以没有染上那些故作姿态伤感莫名乡愁——不像瑞奇•热维斯的《陵园路口》或者《海盗电台》絮絮叨叨如老人怀恋自己初恋般最终迷失于泛滥的自恋自艾中。《四重人格》如此的干净纯粹,充满了粗糙力量,让人动容。

  .如果你喜欢《四重人格》,不妨看看肯•拉塞尔的《汤米》,同样是根据The Who的摇滚歌剧改编,只不过更加概念化,将60年代的迷幻劲儿展现淋漓尽致

  《四重人格》观后感(七):小评“亚文化”在电影中影响和在中国前景 ——以英国电影《四重人格》为例

  作为英国电影史上的杰作之一,《四重人格》在1979年上映后,就饱受欢迎经久不衰。片中对1960年代伦敦青年群体,也是青年亚文化史上最著名的代表族群——“Mods”(“摩登族“)生活状态和生活方式的刻客观反映。使其在没有过高艺术成就商业成功下,成了经典“邪典”片和亚文化电影之代表,根本原因,就在其片中对亚文化的关注和呈现。

  作为意识形态所包含的内容,亚文化即指与主文化相对应的那些非主流,局部的文化现象,是属于某一区域或某个集体索持有的观念和生活方式,它不仅包含着与主流文化相通的价值与观念,也有属于自己独特的价值与观念。它受“婴儿潮”影响,以青少年为中心。因此,服饰,歌曲,流行文化,便作为其生活方式的体现,也开始受到了人们的重视

  而“摩登族”就是在亚文化和流行文化大行其道的六十年代的典型代表,他产生于50年代末的伦敦,并在60年代中期达到顶峰。他们在生活方式上有着独特的“嗜好”,并将这个“嗜好”提升区分自己族群和他人的标准。这些“嗜好”在片中得到了充分体现。片中的主人公吉米是典型的“摩登族”代表,他经常攒上一月的工钱用来买订做西装(摩登族的标志性服饰),并在出外时用派克大衣进行包裹。听黑人R&B音乐(通常是“摩城灵魂乐”)和英国摇滚乐(The Who,The Kinks等乐队),并通常购买Vespa摩托车来作为交通工具(便进行装饰),每年夏天要去布莱顿海滩集会。而片中更是有这样的台词——“当你是一个Mods,你必须24小时都得是Mods”。Mods族的人员通常出身于工人阶级家庭,并与另一个亚文化族群——Rockers(听50年代早期摇滚乐,飞车党打扮,开哈雷摩托,大多出身中产阶级家庭)保持敌对,并时常发生冲突。这成了片中的重要情节,并不时体现,如吉米去澡堂洗澡,听到隔壁有人唱着“猫王”的歌曲(Rocker族听的歌曲),便大唱其族群代表歌曲来互争。然而出澡堂后,却发现唱歌者是以前最好的朋友

  作为艺术成就和商业价值普通的影片,《四》的追捧不是特例事实上,亚文化充斥着西方人生活的角落,电影更是其重要宣传场地。电影中大量亚文化的出现,对电影本身的影响有着如下两点:

  1.亚文化角度平实,产生于青年人间,并通过其生活方式来形象的反应影片中历史背景和时事环境,这与传统地再现方式——历史和新闻不同。历史和新闻对社会背景描述过于宏观抽象,时而沦于空洞。在表现角度上过于单一,笼统,并且扁平。让人毫无印象。而亚文化角度平实,方式形象,跟电影的视觉表述不谋而合,甚至起到了衬托作用,给观众以更加直观的冲击力,仿佛亲临现场。“影片中背景时代的“亚文化”高度还原,可信度和感染力远胜过几个高难度的电影镜头。”

  2.在表现亚文化的大多数电影中,在剧本主题却都保持了“大众性”。比如《四》围绕年轻人的生活主题——在某个族群中得到归属,得到朋友尊重异性欣赏,最后却归于虚无,抛开摩登族本身,这又是一个典型的青年成长的故事。又比如著名的《周末夜狂热》,虽然是一部反映迪斯科音乐的电影,但是电影依旧是一个青年无用武之地,最后有所归宿的故事。

  具有共性的剧本的主题配合着对片中年代亚文化的精确再现则让影片更有感染力,故事上更有深度广度,让观众回到“片中的年代”或是“自己的年轻时代”。“我认为电影创作不应脱离社会,每当我构思时,都要问自己,是不是发生在你周围,是不是你周边的事情。”(马丁西科塞斯访谈,1990年)

  然而在中国,作为当今电影票最高和娱乐行业发达国家,亚文化或者是流行在我国,却呈整体空白,偶有碎片之状。整个国家在如今网络全球化的时代却依旧只停留在热点营销和官方语境两个状态。在电影中,更是毫无体现。这也不是说我国没有亚文化。(我国有着诸多的青年族群)。但是在电影当中就变成了“结婚买房”“婆媳关系”这样落后孤立的,与世界不相连的状态,给人一种春晚小品的既视感,更让人想起“世界流行拳击,中国独自禁拳”的尴尬状态。这造成的结果,就是在我国的电影制中出现大量的山寨和“中年热点”,在剧作和呈现上都给人以“隔靴骚痒”之感。原因不外乎就是跟当年我国的青年亚文化没有关联。没有关联,这就使得剧作上没有真实性,呈现上没有形象化。电影只是沦为“周末放松”的工具,与西方“艺术作品反应时事状态”的理念南辕北辙,要想观众和创作者本身在欣赏电影和研究电影中有所共鸣和收获,对亚文化的加入和诠释在片中就得必不可少。

  《四重人格》不仅是一部优秀的邪典电影,也是对60年代“摇摆伦敦”,婴儿潮时代青年形象和生存状态的真实反映。同时,这部电影也告诉了我们在技术研究和创作深度外,电影创作的第三标准。同时它的成功也是西方电影创作者创作思路的正确反映。对社会的关注,对族群的反映。亚文化根植与社会,根植于各样的意识形态,亚文化是社会的最好反映,是电影创作的最好素材和电影艺术展现的第三武器,《四重人格》无疑是此类电影里的优秀代表。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