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怀疑的时代需要怎样的信仰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怀疑的时代需要怎样的信仰经典读后感10篇

2022-03-23 03:02:5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怀疑的时代需要怎样的信仰经典读后感10篇

  《怀疑时代需要怎样的信仰》是一本由徐贲著作,东方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25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怀疑的时代需要怎样的信仰》读后感(一):现今中国是一个伪怀疑时代

  才云鹏

  刊20130415《河北青年报》http://www.hbqnb.com/news/Html/Supplement/duzx/2013/415/10495421334054.html

  自从诗人北岛喊出那句著名的“我不相信”,是否震醒了酣睡的国人无据可查,但“有所怀疑”开始入驻国人的后脑,应无异议。著名学者徐贲在新著《怀疑的时代需要怎样的信仰》中,重点对国人的各种怀疑指向进行了有趣的分析。

  然而,任何一种逆流在发端时都具备三个特点:令统治者生畏,令既得利益者恐惧,令普通民众分成左中右三派。当奴性固存导致灌输来的思想依然滞留难化时,即使深具普世价值的怀疑,也不一定能开花结果。怀疑者的眼光开始变得游离,真正的怀疑开始消失,现今的中国,恰恰是这样一个伪怀疑时代,并与信仰缺失共同交织成一幅欲望市井图。

  这是时代的悲剧,但徐贲的目的显然不是为了单纯批判。在揭秘悲剧起因的同时,他平和地指出,这种现象也是一个过程。问题在于,走出信仰缺失的价值荒漠,找到真正的信仰所在,必须靠泥足深陷的民众自己。如果把这个过程叫做寻根,那么在徐贲眼中,因沦陷而怀疑,因怀疑而迷信,是令国人伤痕累累的第一个三段论;因失落而反思,因反思而清醒,是民众脱离迷惘、展开自救的第二个三段论。本书就是两个三段论的结合。作为一部时评集,作者尽量摒弃专业术语,每篇文章都令我们有时鲜入口之感,这是本书在文笔上的可称道之处。

  事实上,国人并非没有经历过拥有“坚定信仰”的年代,然而,当民主的思想被专制主义所利用,曾经的“信仰狂热”长久在误区徘徊,其疯狂与愚昧世罕其匹。是愚昧导致的疯狂,还是疯狂导致的愚昧?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但无论如何,这种疯狂和愚昧的混合体一路至今,使“今天的怀疑主义不仅怀疑现实世界中的那些伪价值,而且从根本上怀疑人类是否真能拥有长久和普遍的价值。”这是信仰缺失的根本原因!

  事实上这种现象并非中国独有。在著名的“请愿书签名公案”发生后,哈维尔说,“昆德拉也许会成为他自己的怀疑主义的俘虏,因为这种怀疑主义不允许他承认冒着受人讥笑之风险而做出勇敢的行为可能更有意义。”昆德拉将世界的荒诞展示出来,至于过后如何,他的书中找不到答案与出路。哈维尔则不同,他竭力在无意义之中发掘明亮的意义,在黑暗之中义无反顾肩起通往光明的闸门。这是有信仰者和无信仰者的典型案例。

  藉此,徐贲对现今中国的“公众话语状态”进行了一针见血、毫不留情的批判,并指出了挽颓的路径:要想发出真正的、有价值的异议,首要的是要拥有正确的信仰。读到此处,我们自会想起,曾经的“解放全人类”的可笑之处,在于其忽略了自身是否具备真正的公义。在奴性桎梏中彷徨四顾的人,是没有资格侈谈“崇高理想”的,伪怀疑时代充斥的都是伪命题。徐贲鲜明指出,只有建立在人性而非奴性基础上的理性思考,才是正确信仰的起点,也才能发出时代的最强音。本书试图带领读者走出国人几十年来的信仰误区,并强调宗教(非强迫本质)并非迷信,领袖(专制主义的皇帝新衣)绝非神话。这是本书的核心所在,亦即序言之题:怀疑的时代,需要自由的信仰。

  徐贲对所有人的智慧给予同样的尊重,言下之意是我们拥有相同的怀疑权力和怀疑能力。然而,很多人自动放弃了这种权力,久之则丧失了这种能力。这样的人将不会再有信仰,有的只是对迷信的热衷,陷入拜物教和拜偶像的泥潭中。恩格斯说过,“在没有科学的时代,迷信就是科学”,同理,在没有信仰的时代,迷信就代替了信仰。政治哲学家列奥•施特劳斯说的“在小事上理智而冷静,在面对大事时却像个疯子在赌博”,则更形象地阐释了现今国人的处世之心正危险地向曾有的狂热返潮。

  现今中国究竟是一种什么状态?王尔德说过一句很妙的话,当时很少有人能明白:“宗教一旦被证明是正确时就会消亡。”统治阶级深谙“驱使人民狂热信奉的东西不可打破”,这个道理于今也正被很多人利用。但是,真正的怀疑者因其信仰的成熟与坚定,永远对现状拥有清醒的认识。正如北岛所说,“当年我说一个我不相信就足以表明我的立场,而面对当今的复杂局面,恐怕说十个我不相信都不够。”在这种情况下,有建设性和推动力的怀疑,具有金子般的价值。徐贲对犬儒怀疑者的抨击,可谓看到了纷乱世俗的真相。

  是什么原因使我打开这本书,并长久停留在某页陷入沉思?信仰和我们息息相关,但并未有很多人意识到这一点,当年“无法无天”的狂言让国人对无神论顶礼膜拜,殊不知却陷入了个人崇拜的深渊。说实话,很多人在今天的无所适从,同样来自于信仰的迷失。而对多数人来说,信仰至今仍和信念被混淆着。真正的信仰应是一个遥远的乌托邦,而“真正的政治信念应该是每个公民在充分具有信息的情况下,对不同的政治可能性做出自由、理性选择的结果。在缺乏民主条件和公民文化的社会里,这样的政治信念即使不是完全不可能,也是极端困难的。”作者通过法国学者韦尔南的事例,点明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党员身份的异同之处,文字朴素,听来却如惊雷。

  没有信仰的人就不会有真正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这是“人格不独立、思想不自由”的必然结果,跟没有灵魂是一样的。而放弃了灵魂的可悲性,连《暮光之城》中的吸血鬼爱德华都很清楚:他不肯让爱人变成吸血鬼---那会丧失灵魂。能够在阳光下堂堂正正行走的人类,该不该为此而羞惭?如果说,失去信仰是一次严重的思想危机,那么,重拾信仰需要先有一个怀疑的过程。徐贲指出,“通过不间断的教育,使之(奴性思想)得到彻底的清算”,才是唯一之解。但拥有坚定信仰的徐贲对此表示出相当的乐观。正如哈维尔所说,“病人比健康的人更懂得什么是健康”,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懂得怀疑的人,比所谓顺天知命的人更能明白人生的意义。如果不想成为勒庞笔下的一群“乌合之众”,就请保有你的理性思考,摒弃疯狂激情,如此才能避免失去批评与批判能力,避免盲从与冲动成为我们可笑的标签。

  徐贲的一个鲜明特点是立意深远。作为亲历了专制主义肆虐的一代人,他没有简单对某人或某种制度进行控诉,而是用冷静的、宽阔的历史眼光和方法去探求之所以如此的原因和可能的突围途径。本书中,他把视野放大到古今中外,克服成见和意识形态的干扰,对东西方文明的特性、信仰的起源和发展形式、当今中国的纷繁世相、无神论与宗教的纠葛关系、信仰对推动民主形成的可能途径等重大问题做出了自己的解答,闪耀着智慧和良知的光辉。

  《怀疑的时代需要怎样的信仰》读后感(二):自由的信仰最可贵

  在怀疑的时代需要怎样的信仰?这是这本书的书名,也是这本想要探讨的问题。那怀疑的时代到底需要怎样的信仰?其实这本书的序言标题中,就表明了作者的态度,需要自由的信仰。这本书的作者徐贲教授没有用深奥的理论和空洞的说教来讨论这个话题,而是从一个一个具体的事例切入,以通俗易懂的话语来进行说理,让人信服。

  不少人认为我们现在处于“礼崩乐坏”的时代,没有信仰,没有精神上追求,物欲横流,我们不排除有一些人依然持有坚定的信仰和追求,但据我观察和一些媒体的报道,从统计学的意义上来说,中国当代的确是处于一个“怀疑”的时代或者说是信仰危机的时代。

  这里先要说明的是,不是说“怀疑”不好,其实人有怀疑精神是一种很可贵的精神。对事物或是别人的言论有质疑或是怀疑的态度,是一种很值得肯定的精神的态度,往往这种精神可以带来新的启示,甚至新的发现。但问题是怀疑什么东西,怎样怀疑和为什么怀疑。是不是什么东西都怀疑?这其实是不可能的。人们总是在一定的价值观念的基础上提出不同的看法,表达他的怀疑。换句话说,人们总是在对一些价值观念的坚信的基础上进行怀疑的,这对这些价值观念的坚信实际上就是一种信仰。当然信仰的内容随着人的认识和体验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的。在现阶段,比较公认的价值观念是自由、平等、民主、宪政等。

  我们进而讨论一下信仰的意义。信仰的意义何在?关键不在于它是一是一种信仰,而在于它是一种怎样的信仰。我们随着自然科学的发达,人们对于宗教信仰越来越抱有怀疑态度。如同这本书提到的那种,美国是一个世俗思想严重滞后的国家,宗教的虔诚度远高于欧洲国家。早几年美国校园里的无神论组织只有50来个,但现在“世俗学生联盟”在美国加盟的组织已经超过350个。在不久的将来,无神论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多。尽管无神论在美国也是少数,但在美国社会中,这些人的言论和文化权利是受到保障的,因此美国社会可以算是一个理性的社会,理性的可贵之处就在于有怀疑精神。理性的很重要的一个作用是人的精神的发现。随着历史的发展,理性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人们的理性的认识也越来越来全面和深入。信仰的灵魂是什么?是自由!没有以自由为灵魂的信仰,那么那些敌视自由的“神道设教”就有可能成为信仰的代替品,历史的纳粹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纳粹信仰就是一种与人的自由为敌的,是一种反自由、反民主的伪信仰。

  作者认为我们思考信仰,尤其是怀疑的时代需要怎样的信仰, 应该把公共文化作为一个重点。这种一个很有见地的看法。这本书的第一部分“文化是一种怎样的教育力量”关注的就是公共文化及其对民众的教育作用。我们需要反思我们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把培养能够独立思考,有理性精神的自由公民才真正是我们教育的目的,而不是其他。自由、理性的信仰是我们这个怀疑时代走向更为文明、和谐社会的重要的精神力量。

  、

  《怀疑的时代需要怎样的信仰》读后感(三):学着做公民

  徐贲的《在怀疑的时代需要怎样的信仰》是一本简单而又复杂的书。说它简单,是因为这本书涉及的都是常识性的问题,我们应在怎样教育子女,我们应该怎么识别谬误,我们应该怎样做出是非判断,我们应该信仰和相信什么。都是很简单很常见的常识性问题,也没有太多的理论和复杂的思考,以至于我怀疑这本书在重视公民教育的国外不可能有市场,我猜他们的中学生都不需要读这本书,可是在公民教育缺失的中国——我们学语文学数学学物理学化学学英语学政治,就是不学怎么做一个人——这本书就成了一本复杂的书,复杂到我读起来都有点费劲。

  之所以费劲是因为这些观点都有些熟悉而又陌生。说熟悉是因为这些观点基本作为普世价值——某些人最讨厌的词——听得耳朵都生了茧子,说陌生是因为很少接触这种专门的阐释和分析。虽然我已经三十岁了,但在这方面还像一个混沌懵懂的少年,只知道它是好的,至于好在哪里,却是懵然无知。于是细看。细看之下发现徐贲先生很杂,文章中上至希腊先贤,下至国际时事,左到左派,右到右派,言必称美国,虔诚又如基督教徒。徐先生的庞杂常给人无所适从之感,经常是某某大贤曾经说过,如何如何,或者某位学者某位议员的言行,作为徐先生点评时事的旁证,虽然杂,虽然繁,倒也始终坚持“吾道一以贯之”,人文关怀和人道主义始终占据主流,公平、正义、信仰、自由、宽容始终是徐先生的精神支柱,换言之,都是敏感词。

  全书共分四部分,分别是文化教育、逻辑说理、人道主义以及信仰问题。就个人而言,我喜欢前两部分胜过后两部分,作者从身边(国人身边或者美国人身边)琐事入手,探讨的却是大道理,条分缕析,如家常闲话,我尤其喜欢其中《让孩子慢慢长大》和《我们可以从奥运期待什么》两篇文章,尤其是后者,将我们金牌至上主义背后所隐含的心理期待分析得淋漓尽致,发人深省。当然所谓的金牌至上主义又可以从合法性角度来分析,或者用《一九八四》中的资源利用角度来分析,这又是另外的视角了。

  总之,《在怀疑的时代需要怎样的信仰》是一本不错的公民素质读本,虽然读完后未必能找到什么信仰,但是消除一点戾气,增长一点知识,大抵是不会错的。

  《怀疑的时代需要怎样的信仰》读后感(四):定义时代的后果可能很危险

  这本书的题目是对一篇题为《在怀疑的时代更需要信仰》的回应。虽然徐贲先生在序言里认同了原演讲者关于当今缺乏信仰的看法,但徐先生并未质疑“怀疑的时代”这个前提。其实无论是“需要信仰”还是“需要怎样的信仰”都是存在信与不信的问题,而未涉及到时代的特征,也就是说,原演讲者和徐先生均未对“怀疑的时代”予以澄清。

  我们所生活的时代,到底是不是一个怀疑的时代?如果是,那么如何证明?在未经证实的情况下,一旦前提虚假,我们很容易被迫接受论述者给出的结论。

  小时候看《福尔摩斯探案集》,长大了看《名侦探柯南》,看的时间不可谓不长,但悟到其中的门道儿,却还是近几年的事情。这类侦探类影片,总是先设下一个读者或观众无法解开的迷局,在勾起人们的好奇心之后,由主人公揭开谜底,让人恍然大悟获得解谜的快感。然而,在揭秘过程中,主人公总会说出一些我们不知道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很容被处于压抑中的读者和观众接受。这种技巧,作为娱乐时情感的宣泄手段当然无可厚非,但如果在分析社会现象时也这样有选择地介绍信息,恐怕对受众来说就未必公平了。

  以上的饶舌,只是要说明自己在阅读本书是的感受。不可否认徐贲先生具有很强的公共意识,而且能在博学多闻的基础上独立地思考,充分展现了一位现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境界。但是正如有的书友在评论中指出的徐先生在视野上依然存在一定的缺陷一样,我在阅读这本书时,同样感受到,徐先生对西方的文化的热衷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知不甚详。在徐先生的文章中,反复提到文革,而却未见他对历史上欧洲的殖民行为,美国的种族歧视、越战及各种影响西方文明发展的事件的微词。固然这些话题,可能受到了一些环境因素的限制,但我仍然不禁有这样的疑问:难道徐先生是专为启蒙国人而来?

  在书中,徐先生征引了大量的书籍,以佐证他的话语颇有令人不容置喙之势。在一个“怀疑的时代”是否我们只有接受徐先生的言论才是走出“怀疑”的良方?我个人的回答是否定的。虽然徐先生为向我展示了他的独立与自由,展示他应对这个时代变化的学习和思考,但我并不会接受他所限定的前提——“怀疑的时代”。

  时代是时间流逝和人事变迁而自然形成,而并非是可以贴上各种标签而贩卖的商品。虽然人们可以在某一范围内界定某一阶段的思想或科研特征,但那只是为了方便研究和讨论,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把它作为给整个时代打上标记的理由。

  至于“信仰”还是“信任”的问题。我只想说“信仰的自由”、“自由的信仰”、“自由地信仰”、“信仰自由”是几个不同的概念,而人们无论选择信仰,还是放弃信仰,都是一种选择,都要自身承担这样选择的后果,所以尽管徐先生可以认为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们需要启蒙,但事实上,比起启蒙来,所有的时代都离不了理解和尊重——即便您是先知,但请您别按照您的剧本规划他人的人生。

  《怀疑的时代需要怎样的信仰》读后感(五):凭什么怀疑,拿什么信仰

  我们现在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如果借用狄更斯在《双城记》开头中的那段话来形容,确实非常贴切。无论美好还是糟糕?智慧还是愚昧?希望还是绝望?光明还是黑暗?拥有一切还是一无所有?走向天堂还是跌落地狱……这无不在说明,现在是一个充满矛盾、倍受争议的纷乱时代,一个信仰缺失、道德沦丧的堕落时代,一个人人都自以为是,偏偏又无以为是的病态时代,

  在徐贲看来,我们无疑正处在一个怀疑的时代。对于我们凭什么去怀疑,他似乎连论证都懒得给,好象只是在序言中对一位演讲者在北大中文系2012年毕业典礼上的一个提问——当利益成为唯一的价值,很多人把信仰、理想、道德都当成交易的筹码,我很担心,“怀疑”会不会成为我们时代否定一切、解构一切的粉碎机?我们会不会因为心灰意冷而随波逐流?——表示了赞同,就为当下盖上了一个“缺乏信仰,迷失价值”的戳记。

  仔细想想,这的确是一个无需论证的命题。这个世界,我们还有什么能够相信呢?是天天喝的牛奶吗?那里就加满了三聚氰氨;是顿顿吃的菜肴吗?那里用的是昨天还流在地沟里的液体;是天天坐在台上大讲人生道理的领导吗?背地里他在某个小区里养了十数个二奶……在这个变动不居,底线没有最低,只有更低的社会里,一切的一切都在呈现出一种自由落体的状态,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什么发生不了。再仔细看一下徐贲这本书中87篇文章所论到的那些我们已经司空见惯的事情,不正在提供无法相信、必须怀疑的理由吗?

  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信仰缺失,甚至基本的信任感都将不复存在的社会,人们所花费的额外成本是非常高昂的,让人苦不堪言。因此,有人怀念起了盲目狂热、个人崇拜的时代,这让徐贲感到恐惧、愤怒,甚至是一种悲凉。他在直斥其信仰为“伪信仰”而大加挞伐的同时,为当下社会的沉病旧疴给出了自己的药方——抛除愚昧的“自然宗教”和功利的“实用宗教”,以自由的理性思考来建立平等、尊严、人权原则为代表的普世价值,来重建以“自由宗教”为信仰的公共文化和公共生活。这是他所有87篇文章的核心所在,也是理解这些文章的钥匙。

  徐贲集中火力批判的,是每个中国人心中都会存在的“功利的实用政治主义的信仰”,并把其源头追溯到了儒教。他的分析确实鞭辟入里,非常精彩,他推崇自由宗教,倡导理性思考也无疑是正确的,但他就此把基督教义无限拔高,并处处以美国来作比中国,却让人感情上颇为不舒服。其关于中国人只有“自然宗教”,和“实用宗教”,从未到达过“自由宗教”的阶段,缺乏终极关怀和普遍价值信仰的论断,也难以让人信服。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里照样有积极的一面,曾经极大的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只是后来僵化了而已,断不能就此否定其思想内核中积极的一面,否定其历史作用。现在过得不好,就怨祖宗没留家产,这不正是他所批判的拼爹思想在作怪吗?换句话,作者万般推崇的基督教义在宗教改革之前,在文艺复兴之前,不照样也曾羁绊和束缚过发展?而且,一个民族共同文化心理的形成是长期积淀的结果,必然有历史的缘由,它的作用也必然有巨大的历史惯性,其力量与其积淀的时间应该是成正比的。所以,肯定需要长期的努力,不可能短时间毕其功于一役。换句话说,西方现在所谓的价值体系并非是终极目标,美国也并非是发展的最终样板,它们都只不过是我们发展历史的一个参照座标而已。

  实际上,把现在放到更长的历史阶段中去看,曾经统治社会的官方主导价值体系已经崩溃,而新的行为规范还无从建立的时候,价值的混乱、心理的混乱、行为的混乱都在所难免,可以说是一种必然的状态。这本身就是一种积极意义上的调整和重构。所以,在我以为,就现在社会价值的不同思潮和相互争锋来看,颇有点春秋战国时百家争鸣的意思。对理论正确与否的判断,关键在于谁更能符合现实的需要。徐贲所给出的药方也只是他的建议,和别人提倡用国学为代表的传统价道德来重建价值体系,就手段上来讲并无不同,它们都需要在社会的发展选择中一争高下。个人以为,徐贲的重构方案自然有其重要价值,但在中国社会如果全盘应用,可能会造成水土不服的风险。

  一句话,信仰缺失、理想缺位、道德沦丧都给予了我们足够的理由去怀疑一切,质疑一切,但拿什么信仰,却还并无一定之规,一定之见,还真得有待进一步商榷,徐贲的回答并不令人信服。

  《怀疑的时代需要怎样的信仰》读后感(六):“怀疑”的门道

  我相信缘分,买这本书完全是因为一个我关注了几天又战略取消了的微信号“老纪读书”的推荐,这个微信号对于爱读书的人来说确实好,只是我还没修炼出如此大的消化能力。

  既然花钱买了,当然就不能浪费。尽管对于政治不甚关心,尽管对于大道理接受有限,但感谢我的“不浪费”强迫症,这本书还是激发了我的某种需求:作为身处于现代社会中的个人,应该以怎样的方式存活,才能体现出人之与人的价值?

  书的“序”回答了标题中提出的疑问——怀疑的时代需要自由的信仰。常常听人说这个时代的年轻人缺少信仰,甚至有人怀念文革时期的坚定信仰。我不知道有没有道理,但惯性上我会认为有人给出了一个问题的答案,那就是有点道理的,可我又错了,是因为我也是个没有信仰的人,不管是“建立在神话上的信仰”还是“建立在理性上的信仰”。现在的我对于“信仰”完全处于一种“渴求”的状态,有信仰的人才会选择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自由是信仰的灵魂,罗胖也说自己是一个“自由主义者”,怪不得他说话的口气跟这本书的文笔有点像。能够说出深刻的话,写出独特视角的文字,发表引人深思的见解,全都是因为有“自由的信仰”。然而,对于一个没有找到信仰的人来说,先不深究“自由”的内涵,倒可以先从“怀疑”的门道学起。像恐惧营销,有了需求,自然有了满足需求的动力。

  作者用了很多美国的案例,可能是觉得美国是一个“民主自由”的社会,对当今的中国政府以及中国人民有借鉴意义。对于作者归纳演绎的逻辑,我只能努力去理解,花了两天的时间才看了一半,需要缓缓,否则涨肚。虽然很费劲,可啃下硬骨头的感觉很爽。

  第二章的题目是“拒绝在肮脏的歪理之河里沉沦”,我暂时不关心得出了什么样的结论,单就里面提出的可以“怀疑”的案例来激发我的需求:

  * 你能区别出哪些是歪理吗?

  * 为什么说纳粹语言是一种毒质话语?

  * 文革时期是否也有语言污染?

  * 默多克窃听丑闻背后对媒体应有怎样的认识?

  * 《中国可以说不》《中国不高兴》这类书籍是在怎样的心态下写出来的?

  * 经常听到“伟大、光荣、正确”有实实在在的内容,你不疑惑吗?

  * 在网络上看到别人用极下流的字眼骂人,这背后隐藏的仅仅是个体问题吗?

  * 看到微博上的各种争论。反思过程和结果,你怀疑过微博是个说理的好地方吗?

  * 宗教预言没有实现,为什么人们反而更信仰了?

  * 美国法庭上,陪审团存在的作用是什么?

  * 争论中,听到有人将对方定性为“法西斯”,这算得上理性吗?

  * 陈光标高调行善这件事怎么评价,赞赏还是批评?好人一定要多多益善吗?

  * 教授必须发表论文吗?

  * 学者们奔向重庆,为“重庆模式”出谋划策,是什么心态?

  * 哈工大教授认为“文科反科学,会贻害社会”,是委屈地相信他还是反驳他?

  * 骂人为“狗”、“王八蛋”,有没有想过其实考验的是人性?

  第三章的题目是“人道”,同样,也是拿出里面的案例来锻炼“怀疑”的能力:

  * 各种虐待动物的新闻频频发生,人的残忍对自己有伤害吗?

  * 活熊取胆汁的解释是“熊很舒服”,是真的吗?反对你们就真的“反对国家”了吗?

  * 美国人到中国来狩猎被许可,是真的有卖国贼吗?还是另有隐情?

  * 对于啃老族,该怎么看?

  * 华人在美国生活得好不好?

  * 在世贸遗址附近建设科尔多瓦宫为什么会被反对?这是一种宽容吗?

  * 本·拉登死了,美国人不庆祝,有什么深意?美国人为什么反对死刑?

  * 战争中虐囚虐尸与人性的关系是怎样?

  * 自杀援救组织存在的意义?

  * 北大校长回乡给母亲祝寿,为什么会遭人非议?

  * 追思死去的人,对整个社会有什么意义?

  看到这本书,想到了好几个人,除了罗胖,还有韩寒,有人说称呼他为“公民韩寒”,大抵是因为他以理性的思考在担忧这个社会,将个人置身于社会当中,为国家出谋划策,希望我们的国家更好。这样的人懂得怀疑,并懂得用自己的信仰去给出一个答案,这才是正确的思考和做事方法。

  《怀疑的时代需要怎样的信仰》读后感(七):没有怀疑就没有信仰

  才云鹏

  自从诗人北岛喊出那句著名的“我不相信”,是否震醒了酣睡的国人无据可查,但“有所怀疑”开始入驻国人的后脑,应无异议。著名学者徐贲在新著《怀疑的时代需要怎样的信仰》中,重点对国人的各种怀疑指向进行了有趣的分析。

  然而,任何一种逆流在发端时都具备三个特点:令统治者生畏,令既得利益者恐惧,令普通民众分成左中右三派。当奴性固存导致灌输来的思想依然滞留难化时,即使深具普世价值的怀疑,也不一定能开花结果。怀疑者的眼光开始变得游离,真正的怀疑开始消失,伪怀疑与信仰缺失共同交织成一幅欲望市井图。

  这是时代的悲剧,但徐贲的目的显然不是为了单纯批判。在揭秘悲剧起因的同时,他平和地指出,这种现象也是一个过程。问题在于,走出信仰缺失的价值荒漠,找到真正的信仰所在,必须靠泥足深陷的民众自己。如果把这个过程叫做寻根,那么在徐贲眼中,因沦陷而怀疑,因怀疑而迷信,是令国人伤痕累累的第一个三段论;因失落而反思,因反思而清醒,是民众脱离迷惘、展开自救的第二个三段论。本书就是两个三段论的结合。作为一部时评集,作者尽量摒弃专业术语,每篇文章都令我们有时鲜入口之感,这是本书在文笔上的可称道之处。

  事实上,国人并非没有经历过拥有“坚定信仰”的年代,然而,当民主的思想被专制主义所利用,曾经的“信仰狂热”长久在误区徘徊,其疯狂与愚昧世罕其匹。是愚昧导致的疯狂,还是疯狂导致的愚昧?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但无论如何,这种疯狂和愚昧的混合体一路至今,使“今天的怀疑主义不仅怀疑现实世界中的那些伪价值,而且从根本上怀疑人类是否真能拥有长久和普遍的价值。”这是信仰缺失的根本原因!

  事实上这种现象并非中国独有。在著名的“请愿书签名公案”发生后,哈维尔说,“昆德拉也许会成为他自己的怀疑主义的俘虏,因为这种怀疑主义不允许他承认冒着受人讥笑之风险而做出勇敢的行为可能更有意义。”昆德拉将世界的荒诞展示出来,至于过后如何,他的书中找不到答案与出路。哈维尔则不同,他竭力在无意义之中发掘明亮的意义,在黑暗之中义无反顾肩起通往光明的闸门。这是有信仰者和无信仰者的典型案例。

  藉此,徐贲对现今中国的“公众话语状态”进行了一针见血、毫不留情的批判,并指出了挽颓的路径:要想发出真正的、有价值的异议,首要的是要拥有正确的信仰。读到此处,我们自会想起,曾经的“解放全人类”的可笑之处,在于其忽略了自身是否具备真正的公义。在奴性桎梏中彷徨四顾的人,是没有资格侈谈“崇高理想”的,伪怀疑时代充斥的都是伪命题。徐贲鲜明指出,只有建立在人性而非奴性基础上的理性思考,才是正确信仰的起点,也才能发出时代的最强音。本书试图带领读者走出国人几十年来的信仰误区,并强调宗教(非强迫本质)并非迷信,领袖(专制主义的皇帝新衣)绝非神话。这是本书的核心所在,亦即序言之题:怀疑的时代,需要自由的信仰。

  徐贲对所有人的智慧给予同样的尊重,言下之意是我们拥有相同的怀疑权力和怀疑能力。然而,很多人自动放弃了这种权力,久之则丧失了这种能力。这样的人将不会再有信仰,有的只是对迷信的热衷,陷入拜物教和拜偶像的泥潭中。恩格斯说过,“在没有科学的时代,迷信就是科学”,同理,在没有信仰的时代,迷信就代替了信仰。政治哲学家列奥•施特劳斯说的“在小事上理智而冷静,在面对大事时却像个疯子在赌博”,则更形象地阐释了现今国人的处世之心正危险地向曾有的狂热返潮。

  现今中国究竟是一种什么状态?王尔德说过一句很妙的话,当时很少有人能明白:“宗教一旦被证明是正确时就会消亡。”统治阶级深谙“驱使人民狂热信奉的东西不可打破”,这个道理于今也正被很多人利用。但是,真正的怀疑者因其信仰的成熟与坚定,永远对现状拥有清醒的认识。正如北岛所说,“当年我说一个我不相信就足以表明我的立场,而面对当今的复杂局面,恐怕说十个我不相信都不够。”在这种情况下,有建设性和推动力的怀疑,具有金子般的价值。徐贲对犬儒怀疑者的抨击,可谓看到了纷乱世俗的真相。

  是什么原因使我打开这本书,并长久停留在某页陷入沉思?信仰和我们息息相关,但并未有很多人意识到这一点,当年“无法无天”的狂言让国人对无神论顶礼膜拜,殊不知却陷入了个人崇拜的深渊。说实话,很多人在今天的无所适从,同样来自于信仰的迷失。而对多数人来说,信仰至今仍和信念被混淆着。真正的信仰应是一个遥远的乌托邦,而“真正的政治信念应该是每个公民在充分具有信息的情况下,对不同的政治可能性做出自由、理性选择的结果。在缺乏民主条件和公民文化的社会里,这样的政治信念即使不是完全不可能,也是极端困难的。”作者通过法国学者韦尔南的事例,点明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党员身份的异同之处,文字朴素,听来却如惊雷。

  没有信仰的人就不会有真正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这是“人格不独立、思想不自由”的必然结果,跟没有灵魂是一样的。而放弃了灵魂的可悲性,连《暮光之城》中的吸血鬼爱德华都很清楚:他不肯让爱人变成吸血鬼---那会丧失灵魂。能够在阳光下堂堂正正行走的人类,该不该为此而羞惭?如果说,失去信仰是一次严重的思想危机,那么,重拾信仰需要先有一个怀疑的过程。徐贲指出,“通过不间断的教育,使之(奴性思想)得到彻底的清算”,才是唯一之解。但拥有坚定信仰的徐贲对此表示出相当的乐观。正如哈维尔所说,“病人比健康的人更懂得什么是健康”,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懂得怀疑的人,比所谓顺天知命的人更能明白人生的意义。如果不想成为勒庞笔下的一群“乌合之众”,就请保有你的理性思考,摒弃疯狂激情,如此才能避免失去批评与批判能力,避免盲从与冲动成为我们可笑的标签。

  徐贲的一个鲜明特点是立意深远。作为亲历了专制主义肆虐的一代人,他没有简单对某人或某种制度进行控诉,而是用冷静的、宽阔的历史眼光和方法去探求之所以如此的原因和可能的突围途径。本书中,他把视野放大到古今中外,克服成见和意识形态的干扰,对东西方文明的特性、信仰的起源和发展形式、当今中国的纷繁世相、无神论与宗教的纠葛关系、信仰对推动民主形成的可能途径等重大问题做出了自己的解答,闪耀着智慧和良知的光辉。

  《怀疑的时代需要怎样的信仰》读后感(八):社会核心支柱——信仰

  马克思认为时代是大环境能决定社会意识的总体发展趋向,这可谓是一种一针见血又鞭辟入里的论断。《怀疑的时代需要怎样的信仰》毫无疑问在当下会是一本深得人心的书,因为它试图解决和阐释的就是中国社会当前面临的问题核心。

  信仰向来就是一个高深莫测的问题,很多人、很多民族、很多国家都试图在信仰上做出自己的判断和认定。徐贲在本书中试图将自己对信仰的看法进行一个全面的阐释,但是我不得不认为徐贲先生在看待信仰问题时有自己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已经让他很难公平的看待其他人的信仰概念。信仰到目前为止主要分为两种,其一是宗教信仰;其二是理论、理念的信仰。前者对于大多数人来讲都不陌生,不要说在国外,现在国内天主教堂、清真寺、寺庙、道观比比皆是,很明白的反映了宗教信仰的内容和形式。相比之下后者对一些人来讲可能不是那么的清晰,但是它真实的存在过并且影响人思维的力度完全不亚于宗教信仰,那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希特勒、墨索里尼的纳粹主义、法西斯主义。徐贲先生站在时代的前列提出了自己对信仰的看法,他认为西方世界之所以能够始终保持先进和发达,主要是源于他们的价值观,尤其以美国为代表的“自由和民主”的理念始终在解放着西方人的潜力。他甚至提出了没有耶稣就没有自由的说法,这种看法和观点实际上是为自由和民主的价值观开辟道路,也是在以宗教的旗帜做政治思想的建设。从这方面来讲徐贲先生做的是有利于国家和民族的事情,但是在我看来他的方法却又大错特错,任何一个国家的信仰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凭空嫁接所能稳固的。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自己的信仰传统,当然徐贲先生认为中国从来就没有“启示的宗教”,这一看法在我看来是极其武断和片面的,甚至是对中国宗教信仰发展的无知。徐贲先生提及到了“自然的宗教”和“实用的宗教”,他认为中国自古以来的宗教大多是“自然的宗教”也就是他所谓的“神道设教”,说白了就是盲目信神的迷信做法,至于“实用的宗教”那就是儒家这个典型的实用主义集团,宁愿自己不信也要装给别人看自己有多麽虔诚的虚伪“宗教”。在此我想再妄做一下评论,前者所谓的“神道设教”根本就站不住脚,“神道设教”的现象在有宗教的地方都会发生,基督教、天主教一样不能免俗,这一点甚至都无需论证。任何宗教都有自己的教义,作为历史悠久的中国存在着自己土生土长的道教和后来传入的佛教,它们都有自己的经典教义,这些教义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就是修道、修佛之人的精神层次的领悟,可以称之为超凡脱俗,这些怎么能一概的武断称之为“神道设教”? 徐贲先生批评所谓的“儒教”看似是非常有道理的,但是我不以为然因为我甚至不认为儒教是一个宗教。相对的,徐贲先生却十分的推崇天主教这一西方宗教,宣称子啊天主教的发扬光大下,自由民主的理念得到了发展,人的个体也得到了极大的解放,甚至反抗意识也是从天主教中产生的,他似乎忘却了中世纪宗教黑暗的时代。其实,这里我并不想谈及天主教有着多少为人诟病的问题,但是我想指出的是徐贲先生应该好好的补习一下中国文化和中国的宗教发展史,道教我比较了解因此我很清楚它并不是很多人眼中简单的拜神、算命而已,恰恰相反道教之所以能够发展沿袭到今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很重视个人的作用和修为,它实际上最关注的问题莫过于休养生息、长生不老,这里除了体现出非常大的人文关怀外还有很多哲理和自然之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老子是站在宇宙看地球”。一位道家学者,曾经和我讨论过西方宗教和道教的不同,西方宗教大多具有人文关怀没有错,但是他们很容易的就安于对人类社会的关怀,而从未思考过对宇宙苍生的关怀问题。

  宗教信仰之外的还有对理论和理念的信仰,这里的信仰大多体现在政治领域。徐贲在本书中对这种所谓的信仰提出了自己的批评,甚至是一种口诛笔伐,在这一点上我倒与徐贲先生找到了相同点,甚至可以说是契合点。理论和理念的信仰常常反映为一种政治意识形态的信仰,这在徐贲先生来看甚至不算是一种信仰而是一种洗脑的过程罢了,我却不完全认同。洗脑实际上是不存在于世间的,但是存在一种能够占领思想高地的事实,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斯大林主义、纳粹主义、法西斯主义,姑且这么称谓吧毕竟它们之间都有不同点,就不要轻易的把这些思想揉在一起了。它们曾经都让人向往,最终成为了一种信仰式的东西,可能有人要反驳我称这些都不足以称之为信仰,充其量就是一个相信罢了,但是这实际上还是一种不了解信仰这个概念的表现。尼采曾经提及到一个概念——“超越”,在我理解就是很难用现实的东西表现的事实就是一种超越,现有的所有宗教所提出的最高目标和纲领都是几乎不可能用现实来表现的,这就是一种超越。然而,我们反过来想想希特勒、墨索里尼的最高理念难道就能用现实表现出来吗?几乎不可能,这就是一种超越,在我看来这与宗教信仰没有什么本质上额差别。当然,它们尽管可能是一种信仰,但是很明显它们更粗暴的再使自己成为全民的信仰,甚至封杀了正常的宗教信仰。政治意识形态的作用力是非常大的,它走向极致的时候丝毫不会比宗教信仰逊色,疯狂的时候能让人丧失人性、伦理和道德这些本该是人类具有的东西。徐贲先生在此时提及到了自由民主的价值观算是恰如其时,自由民主本身就是一种比较正确的思想和价值观,这在当今人类社会可谓是一种真正的普世价值,相比于强行灌输政治意识形态,自由民主可谓能够较大幅度的提升民众的智慧而不是愚民。

  徐贲先生的《怀疑的时代需要怎样的信仰》始终在强调信仰对社会的巨大作用,这一点我深有体会,也因此我曾为此写了一些文章。信仰的作用不仅仅在于解释世界、宇宙,也不仅仅在于找到心灵的港湾,它更实际的反映在稳定社会的整体运转。信仰本身就是一种限制,也即信仰了一种宗教就必须依照该宗教的教义行为,一旦违逆了教义作为教徒的自己可能就会有比坐牢还痛苦的感觉,当然这里所谈及的也只是真正的教徒。徐贲先生一再提及信仰在美国被重视的程度之深,其他国家都很难匹敌,美国社会普遍认为一个没有信仰的人,甚至有无神论信念的人都是十分危险的,这些人也会被警察局列入重点关注的对象,这里突出反映的不是一个信仰的问题,而是一个畏惧的问题。我认为宗教信仰在很大程度上会给教徒带来限制和一些惩戒,墨子在“明鬼”一章中说的意思就是做了错事就会被鬼所惩罚,因此他提倡信鬼神,因为这样就会为法律以外的空白空间做好了填充。信仰是作为社会中和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也是社会大众精神发展的不可逾越的过程,但是我却认为信仰不能与政治纠缠,想拿信仰来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本身就是低劣的,也实际上是侮辱各种信仰。

  通观整部书,能够看出徐贲先生的良苦用心,他试图在唤醒当今中国社会对信仰问题的漠视,并强调一些寻找信仰的方向也出现了问题。同时也在试图寻找在一个没有公信力的大环境下,信仰当如何发展。然而,《怀疑的时代需要怎样的信仰》中充斥了太强的政治理念,已经损伤到了关于信仰和人性的核心问题的讨论。

  《怀疑的时代需要怎样的信仰》读后感(九):徐贲的书有丰富的内涵

  一滴-------现如今,上哪里去找这样的书?有一本书【

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一个人装睡,你叫不醒。一个群体装睡,有什么办法去唤醒呐。任何人都有精神和肉体两个方面,任何社会都有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在全民逐利的时代,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你的天生资本,就是你的所谓起跑线,先天你没有的,在后天累折你腰梁骨,你也撵不上。什么叫输在起跑线上,你生在北上广和你生在大西北,怎么跑?你生在官员教授富豪家里和你生在工人农民农民工家里,怎么跑?普通老百姓最需要的是平等,不仅仅是法律的平等,还需要机会的平等,资源的平等,乃至社会生活的尽量的平等。我们的信仰就是社会的公平、正义!

  《怀疑的时代需要怎样的信仰》读后感(十):那一年让一生改变 ——《怀疑的时代需要怎样的信仰》,不再听,开始看

  那一年让一生改变

  ——《怀疑的时代需要怎样的信仰》,不再听,开始看

  有些话题是亘古不变的经典,有些事情是自然而然的历练,在成熟之前,我们怀疑一切,而当我们问起自由和信仰,时代没有告诉我们答案,而寻找的眼睛终将向远方原始的林地里面找到未尽的路,问出那个问题,追索到地平线。那一年,让一生改变。

  是的,我们不再是那个单纯相信一切的孩子,我们用问号去试图怀疑那些可能,让这个世界告诉我们,可是我们知道的是真相么?一路上,他人的言语会左右我们的想法么?我们找到的路,是那条我们真的该去选择走的路么?而这个社会还能不能提供给我们停留的时间,去思索仰望星空时内心里面的那些疑问,不是疯子和傻子,而是一个选择找寻答案的思考者,有这样的空间去让我们选择除开金钱和动物性之外的东西,拽动理智和理性的纤绳,拖起疑虑沉重的船,逆着欲望,去寻找答案。

  而《怀疑的时代需要自由的信仰》拽动的这条船是我们在公共生活的大河里面无法通行过的巨大的垃圾船,满载着我们曾经错过和过错的实践,找寻一片海洋,去洗刷和冲淡我们的灵魂,去整顿和梳理我们应该在这些人生片段中坚定的普世价值。

  有关文化中那种洗脑式的填鸭和压迫的教育,有关网络世界的狂热的氛围和争吵的理性缺位,有关人道主义和族群间的跨越自身经历的理解、宽容,有关政治信仰和精神生活的共识和个论……作者徐贲用自己一贯理智和逻辑严谨的笔墨,为我们点明一个个问题,一次次梳理我们脑海中那些打结已久的思想,帮助我们在焦虑、不安、迷茫中重新选择用自己的大脑去判断那些功利的真实意味,为我们做了一次公共生活和公共文化的“启蒙”。

  在后记里面,作者将自己的短文称为“时文”是传授和搭载“市民学问”的桥梁。而确实的是,通过文中的那些解释和“托”,我们了解了许多我们自己没有办法回答的“扪心自问”。道德、社会压力、情感导向,我们曾经在每一次想要说出我们自己的想法的那些压力在这样强大的精神呼唤面前被迫退居二线,我们见到更多的实例并且在印证自己的想法之外,能够去思考这样的想法的偏颇与否、是非对错。

  “有意义的启蒙应该是在公共交流中发生的。在这种交流中,作者最好的办法就是说真话,而不是说漂亮话。在普通读者以他们自己的经验、常识和思考来判断真实的或是虚假、真话还是谎言的时候,他们的阅读尽管是私人的,但也有了公共意义。”在本书的末尾,他这样写道。本书中的那些内容是没有办法用什么概述法去列举完的,但若非要定义,应该是关于信仰的一些问题的解决的方式。在信仰缺位的道路里面,作者为我们提供的是一个自己去选择“道”的路径,就如同是他在书中提到的美式教育的定义中的“不是什么”而不是“是什么”的“排除法”,在一个广阔的范围里面,我们自己去寻找我们的价值中心,以普世的基准线,迈向远方的人生的终点。

  年初三的午后是闲适而充满了出神发呆症状的,海岛上的风依旧剧烈,搜寻失踪船员的人马未收,而多事的手点开的新闻里,朝鲜又一次核爆,引起了小范围的地震。

  这样混杂的一个时代,狂热的气氛、争吵喧闹的声音、年节的氛围加上一本冷静而理性的书,颇有些挣扎而迷乱的茫然,我们到底要选择怎样去思考生活,我们该去相信什么,在人无止境膨胀的欲望里面徘徊,内心世界的那种躁扰不安、无名虚火是无法压住的脑海中的浪潮,让从七大姑八大姨的问话、父辈们的讨论和疑虑中抽离掉的思绪变得更加沉默起来,我们无法回答和解释那些问题,即便是对自己,我们也无法交待。

  去年年中的时候,一个曾经是室友的同学失踪了。休学两年,疑似传销而出走,对于这样的消息,可能原先会觉得不可思议,而今想来这些行为的可笑之外,却是真真带着社会的浮躁、缺乏信仰而不得安生地追求金钱和抱团以保留群体的温暖的内心需求的。而我们没有拉住她的手,也却是因为我们自己本身缺乏坚定自身定位和价值的信仰。我们不是不怀疑的,对于这个社会,怀疑地太多,到最后自己也不知道疑虑本身是否还有意义;而我们要去信仰什么呢,这个世界变得太快,在理智还没有拜托感性的情绪的困扰之前,环境就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三十秒就河东河西了。

  很难说这样的惆怅是好还是坏:如若活的狂躁而简单,执着于错误的路上的某种选择,在梦醒来之前,都觉得是一路光明而快乐的;而清醒地活着本身就是一种渐冻人的痛苦,慢慢麻木和死去的反抗的知觉,是溺水一般让人窒息的憋闷感;而醒来不是解决的方法,睁开双眼,不再听周遭那些别人的“传言”,去开始用双眼去看这个世界,感知、触摸、理解、实践真正的自我和价值,释放灵魂自由,自己去选择信仰的精神,自己去定义“道”,便是最好的答案。

  提出问题不难,难得的是我们自己去寻找答案,自己去找寻信仰。

  而从那一刻那一年开始,让一生改变。

  y 林怿

  2013年2月12日14:20:21

  写于霞屿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