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梁山伯与祝英台》观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梁山伯与祝英台》观后感精选10篇

2018-09-13 02:06: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梁山伯与祝英台》观后感精选10篇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一部由李翰祥执导,凌波 / 乐蒂 / 任洁主演的一部爱情 / 戏曲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梁山伯与祝英台》观后感(一):电影业和传统文化

  邵氏对中国电影业和传统文化的挖掘有着不可低估的贡献

  本片把握住了中国古典文化的精髓,尤其是梁祝长亭相送那一段,中国人情感的含蓄美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服装道具演员表演都很棒,饰演梁山伯的凌波偏单薄了些,如果英气再足些,就是锦上添花了。

  《梁山伯与祝英台》观后感(二):可爱的梁兄哥

  看完本片,特意在网上搜索凌波的资料。在一次金汉凌波夫妇的访谈里,金汉说他知道自己为什么爱凌波但却研究不透她的影迷为什么那么喜欢她。听起来很有趣。当年的梁兄哥何止是万人迷啊,能使台北成为“狂人城”的明星至今仅凌波一人而已。

  凌波的美并不突出,但却令人亲近。而梁兄哥的造型更是有一种天真自然地可爱。人可以抵挡美,但如果是天真+亲厚+可爱呢?反正我是无法抵挡,上周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本片时我迷上了梁兄哥。当时眼前一亮,脑海里蹦出一个词:“萌”,不过马上觉得这是对梁兄哥的侮辱。唉,如今到哪寻找这样没有刻意和造作的可爱呢?

  《梁山伯与祝英台》观后感(三):梁祝

  祝老爷:老了老了,脸上粉都擦不上去了,都怪你们这些女人,如果不是整天胭脂水粉的话,怎么会显得我们男人差呢?   祝英台:不要变实了,怎么开心都好,千万别变实啊。   梁山伯:千万别变虚啊,我不要变成亭望春啊。   祝英台:我一直想知道这种感觉是怎样的。你是不是觉得,好像抱着一个男孩子一样?   梁山伯:我早就知道,我抱着的不是男孩子,我们刚才很乱,一定要想办法冷静下来,否则会更乱。   祝英台:你要记住,一定要来我家提亲,否则,我会恨你一辈子。   祝英台:官场官场,也就是是非之场,就像我爹一样,官大还要巴结更大的官,能斗吗?

  《梁山伯与祝英台》观后感(四):讲的是自由恋爱

  中国古典四大爱情故事中《孟姜女哭长城》讲的是恪守婚姻制度,《牛郎织女》讲的是跨越阶级的爱情是完全可能的,《白蛇传》讲的是人妖殊途,唯独这部具有真正的现实意味

  自由恋爱听上去有点土气,但如果想到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下来一直有这个观念存在你就不会觉得土气了。因为有这样的故事传承下来,但这个故事在四大古典之中却是最容易忘记和最少被提起的。

  扩展到电影上来讲她没什么特效场面可以表现不够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不够夸大,唯一夸大的只有结尾入坟化蝶的一场戏有那么点玄幻色彩,所以我们能看到白蛇传被不断的改编,牛郎织女被不断的改编,孟姜女哭长城则属于古代。

  但就这个故事具有的现实意义来说,我觉得她是最应该被提起的。因为这种冲破枷锁的爱情本身是建立在一个两人的情感基础上的。这个情感上升到极致就是梁山伯因相思而死,祝英台因为梁山伯的死而殉情。而这其中的过程又是颇值得玩味的,最后这是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故事。在这一点上她的价值不可估量

  《梁山伯与祝英台》观后感(五):李昆(饰演四九)谈梁祝

  李翰祥叫我在《梁山伯与祝英台》里演书童四九,其实我那时三十多岁,做书童已经很勉强了,书童,就是小孩嘛,不过我的角色有点诙谐,我是演喜剧的,反正借光,沾一点光让我演四九。你不能找一个小孩演啊,小孩挺麻烦的。再说扛那个行李,好重,虽是空的,空的也重啊,后面搁个棉被,前面挂个剑,一叫我扛东西我就怕。而且他要求我的扁担这样(做扁担弹动的手势),没有重量怎么行,也不能弄得太薄,薄了会断,还是要厚一点,厚一点就要重了,我心里暗骂,想压死我了,我还要唱呢。我说我不唱,我又不是歌星,我敢跟李翰祥翻脸,因为太熟了,我说你找别人演,我不演。他说:“你随便唱吧。”我说:“我唱不好。”“谁要你唱得好,你又不是主角。你唱的不好才对。”“哦,那就没关系,那我就胡唱。”“胡唱就对了。你唱得好,那谁听凌波的?”我想想也有些道理呀,那就放开了唱,我本来就五音不全,对调不对调反正也无所谓,只要李翰祥不把我臭骂一顿就没关系,唱就唱,谁怕谁?

  那时严峻离开邵氏公司,在台湾同样也拍《梁山伯与祝英台》,由李丽华、尤敏主演,为了打击他,邵氏就抢先拍,所以这部片有三个导演,胡金铨拍书房戏,李翰祥拍十八相送、哭坟那场重要的戏,何梦华也帮忙拍一段。

  李翰祥也不教戏,我们那时候情绪都来了,他不示范的,只叫我们演:“你这样再演一次”,用集中方式演,他挑一个最适合这个角色的,他最喜欢的,你就照这个演,要不加强一点,要不再缩小一点,你再试一遍,“好,就这样,就照这样办。”正式拍的时候,我们再把感情聚拢一下,一下子就OK了。一个他一个胡金铨,不怎么教戏,他提醒你,看见你这里做的不错,但某个地方缺点,就把缺点告诉你,那就变成完美的了,他并不做给你看,因为他们两个也没正式做过什么演员。

  《梁山伯与祝英台》观后感(六):纱帐恍惚

  李翰祥的布景,与国画如出一辙,《潘金莲》中西门庆烟花地饮乐,借《韩熙载夜宴图》,分明是活生生的。眼前一亮时,纱帐恍惚,真是感觉比原图都美妙(胡金铨也有过这种琴瑟饮乐的场景,在《阴阳法王》这部片里,虽然是群鬼无知,但场景布置借用还是高下立分)。还有最出名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祝英台穿过树林、走板桥,板桥上还生着厚的苍苔,一江春水浮着大片大片的萍,桥头不远是草亭……若是不极恋旧日风物岂能作此营造,让人动心?

  这种营造之所以精彩光线的把握是一大因素。胡兰成有解:“中国则还用窗纸来调和光,使之更柔更清,现在还没有一种玻璃能在这一点上代替窗纸。还有明暗亦要相配,厨房厢房最亮,堂次之,堂后稍暗,闺房的光要很静,所以一宅之内亦有光阴徘徊。”李翰祥影片呈现的就是这种旧日光线的流转,如《敦煌夜谭》中工匠掌灯描摹壁画时,桑子明山洞月牙泉水上下溟濛。都是通过光线让人感知光阴,每处场景都有生活温度,可居可住,这种对旧物温情基本在其他人片子里边看不到,也很难在现实中发现了。李翰祥经营过往岁月的分聚流散,着实难得。

  但他悟性不高,讲得故事再世俗不能,《江山美人》李凤姐儿苦等多年,还是酒保阿牛闹上京,才让正德皇帝想起有这么个女子风流遗种。良心发现,派人接李凤姐进京,李凤姐贱里贱气的一通高兴,不料路上起了重病电闪雷鸣下惨淡鬓乱,垂坐惊起,以为她了悟了什么,谁知竟哀嚎不能进宫就要死去。这种没头脑的结尾在老李电影里俯首皆是。

  《梁山伯与祝英台》观后感(七):5132:梁山伯与祝英台

  香港的黄梅戏热潮持续了很多年,有很多名片,这部梁祝是最出名的。这部梁祝基本上是当年越剧梁祝电影版的翻版,甚至台词也是一模一样。不过越剧由于方言原因,流传不广。剧情方面,草桥相会,十八相送,回十八,楼台会到最后的化蝶,基本上按部就班。不过香港人还是厉害,那个布景就比越剧精致很多,至于演技唱功什么的,个人表示还是越剧更好听好看

  凌波第一次出演黄梅戏,而且还是反串,轰动一时,所以也带来了麻烦,之后又出演花木兰,还是扮男人。和梁山伯与祝英台同时拍摄的还有一部乔庄杜鹃凌波演的红娘,由于梁祝太轰动了,这部凌波女装扮相的红娘被邵逸夫一把火烧了。

  凌波,本名君阿娟(也叫君海棠),几岁时便卖给养父母,亲生父母不知。小时候在厦门生活,因为养母是小老婆,而解放大陆禁止了这些封建意识,所以养母带着阿娟到了香港。香港拍厦语片缺少演员,就被养母带进了圈子,最早艺名叫做小玲,演些配角什么的,第一部主角是红孩儿大战悟空穿着个肚兜就上场了,反正那时小,男孩女孩区别不大。之后养母拉来了投资,自己做老板女主当仁不让是小娟了,投资方施先生还成了凌波大儿子父亲,拍了近百部厦语片后,厦语片开始没落。有一次在大观片场拍戏时,导演说大陆的天仙配在香港很红,让小娟唱唱天仙配,正唱着被隔壁片场的李翰祥听到,大为惊讶。力邀到邵氏,小娟同学正愁厦语片没戏演,这下正好。一开始是幕后配唱,后来便是主演梁祝了,因为要拍一部凌波仙子的片子,所以取艺名为凌波,但后来凌波仙子也没拍。台北成为狂人城之后,按照凌波小时候的境遇还拍了一部真真假假的凌波传奇

  最后说个笑话。此片在台北轰动一时,有一个公司叫做生生皮鞋,打了个广告。梁山伯脚下着的是一双厚底生花靴,不够轻快,耽误了行程,使他到达英台的妆楼时,已被马文才捷足先得,若是有了生生皮鞋着用,梁山伯也不会抱憾了

  《梁山伯与祝英台》观后感(八):经典的梁祝,经典的祝英台

  大家都知道的原因,梁祝在海外上映的时候我们还在那个时期。我小的时候(60年代初)农村里有梁祝,红楼梦等古装戏的年画,梁祝的故事也早就熟知了。那时候农村里也有戏班子演老戏。咱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就是通过戏剧,说书等民间形式流传下来的。

  我一直佩服的就是故事里祝英台的不以门户差别看人,追求爱情,她性格刚烈,以死殉情。后来因为学业工作一直不知道有这个梁祝电影,直到去年才看到这个电影。

  刚看到开头乐蒂扮演的祝英台就被震惊了:这就是中国传统的大家闺秀样子。那扮相,举止配合古色古香背景,无一不流露着经典的美。李导的背景设计真的是到家了,每一幅画面都像一幅画。音乐也是中西结合,既体现了民族传统的东西,又悦耳动听

  这个电影最重要的表演在于楼台会,祝英台听闻梁山伯死后哭天抢地的痛哭和哭坟三场戏。没有了这三场戏,整个梁祝故事就没什么意思了。以前好像有个戏的名字就叫楼台会。

  乐蒂的演技真的是登峰造极,把这三场重头戏里祝英台的角色演绎淋漓尽致。尤其是听闻梁山伯死后哭天抢地的痛哭那段,把一个向往真正爱情,忠贞诺言的祝英台给演到家了。

  我和一些人的看法不大相同。这个戏里的梁山伯换个其他演员不会对这个戏有多大影响,反正邵氏的片子都是先录音,后拍摄的。找个形象过得去,有点演技的扮梁山伯,幕后代唱即可。因为梁祝的故事主要说的是祝英台,电影里的重头戏也是祝英台。所以这个戏的成功主要是归功于李导们的布景设计,音乐设计和乐蒂的精彩演出。如果把乐蒂换掉,换谁呢?别说当时的演员们了,直到现在哪个演员能演的了乐蒂那么好?邵氏和其它公司的市面上有的古装电影我几乎都看过,没有发现哪个演员有乐蒂这功力

  也就是因为梁祝这个电影我才注意到了乐蒂。现在不像以前看一闪即逝的电影屏幕了,有DVD,可以暂停,可以一幅一幅画面挨着看,看演员们的演技。乐蒂在古装戏里的演技好多地方真的是令人击节赞叹

  最后,说一下幕后代唱的静婷女士:真的是又一个天才,和乐蒂的表演配合的天衣无缝。要知道,是静婷先唱,乐蒂后表演的。这两个天才竟然能配合的如此默契,怎不令人拍案叫绝

  《梁山伯与祝英台》观后感(九):【16】《梁山伯与祝英台》:由性别倒错引发的审美风潮——鲸鱼推荐872部好电影

  《梁山伯与祝英台》 年代:1963年 / 国家地区:中国香港 / 导演:李翰祥 / 主演:凌波、乐蒂

  一个女扮男装的女角,爱上了另一个女人演的男角,这就是这部《梁山伯与祝英台》所独有的中性观念。

  现在看这部电影,很多人一定会感觉很扯。祝英台假扮成男生,竟然连亲生父母都认不出来?还有三年同窗,梁山伯都不知道祝英台是女红妆么,难道她不上厕所不洗澡?还有祝英台那么爱梁山伯,为什么不直接说呢。也许这正是中国人所崇尚的含蓄内敛之美,尤其是对于女性来说。至于梁山伯放在当下也肯定会被腐得厉害。他不但要跟好兄弟“抵足而眠”,而且洗澡也要叫上祝英台,她不去,他就也跟着不去。而一提到女人,梁山伯总觉得是在说他。当他得知祝英台是女人时,高兴地不得力,立刻去提亲,那么他究竟爱的是男性的祝英台还是女性的祝英台呢?难怪会有人提出梁山伯是同性恋的观点。性别在这部电影里被大书特书,而李翰祥别出心裁让两个女人来分别反串男人,也将性别倒错发挥到极致。

  其实片中的黄梅调大多都是拿来主义产物,比如学生摇头晃脑学习的唱段,旋律其实是从《刘三姐》里移植过去的。但当年这部电影却在台湾地区造成轰动效应,连映196天,卖出90多万张影票,相当于当时台湾人口的三倍!凌波访问台湾的时候,使台北成为“狂人城”,数万人涌上街头,只为一睹凌波真容。在2010年,香港电影百年百佳电影评选中,这部电影位列第一名。

  亮点

  第48分钟,经典的“十八相送”,在本片中有完美的呈现。梁山伯和祝英台沿路以看到的事物吟诗作对,而英台不断给予他暗示,樵夫、鲤鱼、鸳鸯、牡丹、白鹅、独木桥、观音庙、倒影、黄狗、牛,这些东西都被她唱进歌中,喻以男女之情,但梁山伯除了感觉怪怪的,就都当做她胡言乱语。急得祝英台直骂他是呆头鹅、大笨牛。

  《梁山伯与祝英台》观后感(十):经典的梁祝,经典的祝英台(2)

  整体而言,这部电影极好,应该属于“力荐”。

  乐蒂的表演是没说的,和李翰祥,静婷等都属于头等功臣。布景,音乐都是上乘之作。很多画面似乎都可以截图,做成画。静婷最后的唱也是催人泪下。乐蒂和静婷这两个天才配合的天衣无缝。难得!

  乐蒂最后的表演把全戏带入了高潮。这个也是应该的:梁祝故事本来就是说的祝英台的重情,刚烈,能以死殉情;电影里的祝英台也是最主要的角色。乐蒂听到梁山伯死的时候哭天抢地的表演是绝对的上乘之作。伤心,悲痛欲绝,表现的淋漓尽致,感人泪下。

  各位可以总结一下:如果看梁祝你会流泪,伤心的话,在什么地方,看到哪段表演你伤心流泪了?我是两个地方:一是梁山伯死后,乐蒂痛哭时;二是乐蒂哭坟时。

  乐蒂唯一可以挑剔的地方就是拍摄时间不对。她那时刚生过孩子,稍微胖了一点,还没有恢复过来。各位如果注意看可以发现乐蒂有时候有双下巴。

  但是,对于凌波的表演我不得不说,凌波还是差了点。比如说那个“既是有心毁旧约,临行何必自为媒”时的表演就是严重的失误。各位可以看看凌波那时的表演,我把截图传到图片里了。

  我第一次看梁祝的时候就觉得这里不对劲,凌波这咬牙切齿的表情让人看了都害怕---这是表现两个人之间有真挚的爱情?这明明表现的是得不到时的恨。

  这严重违背了两个真正相爱的人之间的“常识”。即便祝英台嫁给了别人又如何?难道就应该恨?

  即便是娶不到心爱的人,你可以遗憾,甚至可以懊恼,但绝对不能是恨。

  真正的爱是一种付出,而不是占有,所以祝英台才会殉情。否则梁山伯死了,祝英台还有什么可“占有”呢?没有了“占有”,祝英台为什么要殉情呢?

  我觉得即便是唱词这么写,演员表现出来的最多只能是遗憾的表情,绝对不能是像凌波那样恶狠狠的表情。

  这么重大的表演失误,不知道为什么一直就没有人提出来。

  不过,因为这戏里梁山伯不是最主要的,只是个主配角,所以凌波的失误不影响整个电影。

  我说梁山伯不是最主要的角色,有些人可能不同意。这么说吧:让乐蒂演梁山伯,没人怀疑乐蒂会演好吧?让凌波演祝英台,谁相信凌波能演的了祝英台?

  要不然让林黛之类的老演员或者干脆就让郑佩佩那样的年轻演员来演梁山伯(扮相俊俏,演技过得去就行),再或者就让赵雷演梁山伯,这个电影的整体效果会如何?可是,换了谁能演的有乐蒂那么好?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