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寻踪》观后感精选10篇
《荒野寻踪》是一部由朗·霍华德执导,汤米·李·琼斯 / 凯特·布兰切特 / 埃文·蕾切尔·伍德主演的一部冒险 / 惊悚 / 西部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靠汤米.李.琼斯和凯特.布兰切特撑着的西部片。更着重于描写亲情,一个年轻时抛弃自己的女儿去寻找梦想的牛仔,在自己年老的时候归来,并勇敢的保护了自己的家人,用生命偿还了欠下的亲情债。喜欢这个题材的朋友,可以看一看。
因为渣画质,渣翻译,这部电影一直被晾在硬盘里。假期在家,无意间点开。没想到一点没拉地看完,出乎自己的意料。
《荒野寻踪》观后感(三):寻你需要的而不是想要的
有个阿帕契故事是关于一个男的有天早上醒来看天老鹰乘风翱翔 一出门就没再回来了 死了之后在灵魂世界遇见他老婆 老婆问他为什么 他说 老鹰一直飞啊
《荒野寻踪》观后感(四):西部魔王传
很棒的西部片 原著the last ride
tlj和大魔王一起飙戏完全不会睡着 当年的德妹比现在还美但抵不过傻啊 电影的摄影作曲都足以打五星了
母亲马吉和小女儿多特的勇敢坚强 其实也有一部分是父亲角色缺失的功劳 然而危情时刻 家庭的纽带是最无私最坚韧的 以寡敌多营救成功后大家骑马飞驰的俯拍片段超激动
全片充满苍凉厚重感 我魔眼泛泪光时就像望见旷野星空 拯救灵魂
《荒野寻踪》观后感(五):父亲
我偶尔看到某些电影中展现父爱部分的内容时,我常会和旁边同看的人说:“我这辈子最缺的就是父爱。”说完,自己也觉得非常的心酸。我常自己感慨说,我希望下辈子有一个好的父亲,给我很多的父爱。如果可以实现,我希望他教我骑车或者骑马,写字或者种植物,和我探讨我的人生,也许只是偶尔拍拍我的肩膀,让我不要哭,要坚强。对于我的这辈子来说,以上都成为了奢求。所以,我为我的孩子寻找到了一个不知道他们是否满意的父亲,更重要我找到了自己的伴侣。他也会给我帮助和鼓励在我人生的路途上,但是父爱是任何一种感情无法替代的。我想生命中父爱的缺如是一种心灵上永远的痛。
电影中的女儿,在没有父爱的环境中成长,影片中没有介绍到玛德琳娜的成长过程,但我想她的成长一定不容易。在影片的开始,从看见父亲的一刹那,她的心也会痛,无法平静。正是这种对父爱缺如的痛苦,才会使得影片在诸多的杀戮和血腥中,找到了对家庭和爱不放弃的主题线。
我害怕看见令我心跳加速的血腥场面,所以电影我是跳着看的。所以电影看的不是很完全。关于评论,电影触动我的也只有这些。
很好看的片子,虽然算不上突出,但是居然没有人写影评,好吧,我来写一点。
父亲这个角色一开场就是不受欢迎的,印地安人的打扮,印地安人的习俗,早年抛弃自己的女儿和妻子,突然归来,扰乱了女儿的平静的生活。
作为女儿,无法原谅一个抛家弃子的父亲是很正常的,投入印第安人,娶印第安的妻子,拥有印第安人的信仰,这既是一个负心人,更是一个异类。
然后是女儿丈夫被杀,大女儿被掳走,女儿带着小女儿绝望地追踪这群盗匪,很快发现自己孤立无援,甚至自己的军队也不肯帮助自己,面对凶残的敌人,她无能为力。
同类坐视不救,异类却成了救星。
故事的最后,开始的歧视和敌意都荡然无存,互相之间的不能理解依然存在,但是却变得和平共处。大家以各自的想法来理解这个世界,并不影响相互之间的尊重和合作,为了共同的目标--救出自己的家人--无私地死去。
这个父亲,是个矛盾体,也许只有印第安人的标准才能评判他,世俗的标准无法解释他的选择,面对女儿的憎恨他自己一个字也没有解释。父亲的角色很成熟和沧桑,也很自我,相当搭调。
演女儿的是凯特布兰切特,一脸的苍白把角色的惊惶、无力、脆弱但有坚强演得入木三分。电影的海报上,布兰切特的表情奠定了这部片子的基调。
所有这些合起来,成就了一部成功的西部片。
父亲的归来,并不是他想回来,是因为他做了一个梦,他以印第安的理解,把这个梦看成是命运的召唤,于是他回来找女儿。
比如父亲没有被毒死,在印第安人看来,是那只老鹰把他带了回来;在女儿看来,只是父亲长期生活在印第安人里面,对毒药有抗性而已;
比如女儿病了一夜,在女儿看来只是自己累了,在印地安人看来,是有人在下咒。
神奇的地方就在于,你怎么理解都可以,因为影片没有下结论,没有给出答案,似乎导演想表达一种这样的想法:我以为自己已经了解这个世界了,其实有些人是那样理解的,你能说自己一定对,他们一定错吗。
《荒野寻踪》观后感(七):一部不情不愿的动作片
影片虽然经费充裕、剧本扎实、明星云集,但从许多情节设计上可以看出这是一部打着西部动作片名号的文艺片。导演想说自己说的,对人生、父女关系、族群关系浓墨重彩,而把不情愿做的部分扔给某个b级片导演,情节推进、反转都异常生硬,人物描写刻板、平面,动作部分的设计更采用了即便是90年代也看起来过时的表现形式。
一开始族群冲突是本片导演最想表现的核心,父亲在印第安人和白人之间徘徊,而孙女儿们同样也在野蛮和都市之间徘徊,导演花了大力气来探讨这个食之无味的族群故事,切入点也异常老套。然后又加入了大把的父女疏离作为主线,可是直到电影结束,我才发现真正的主线是一部兰博的故事(颓废主角因为过去的原因而深入虎穴救人,在救人过程中发生了身份的转变,从自私自利变成了舍己救人的大英雄)。
这样看下来很多人会说,本来导演的意图就是兰博,可为什么所有的动作戏和相关情节都被刻意的回避呢?当父亲第一次直面巫师的时候,巫师说,“你的灵魂告诉我你想成为一个真正的印第安人。”巫师后来说,“你的人对我的人干的坏事还少吗”,父亲问同样在白人骑兵队服役的印第安小伙开心jim,“你肯定为自己的行为骄傲。”印第安坏人本身就是一群服役于白人军队为了剿灭印第安人而应征的印第安人。小女孩因为误将救人的印第安人以为是坏人而大叫害死了他。骑兵队队长头皮上的疤痕,这么多的种族议题情节都说明这个是导演的真正意图。
那么我们就把他当作描摹现实主义的动作片来看?又不可以。几次情节突进,女孩拿望远镜暴露身份,女孩逃跑时非要把枪交给疯女人,妈妈留下梳子,女孩被印第安人解救以为是坏人大叫起来,这些处理都把动作片故事强行弱化为现实主义铺路。于是最后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一部想谈族群、父女关系但没谈好的公路片,或是一部加杂族群、父女关系但情节老套动作场面乏善可陈的西部动作片。
凯特布兰切特的表演非常棒,他和汤米李琼斯本来是可以演出非常精彩双人戏的巨星碰撞,但偏偏又加入一个小女孩,导演没有办法去除小女孩,于是就让他极少出现,那么又何必非要写她呢?估计是为了“文明”和“野蛮”的矛盾铺路(LILY代表渴望文明,DOT代表崇拜自然)?处处都可以看到电影在不停的变幻重点,哪里都要来一点,结果哪里都乏善可陈,浪费了这么好的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