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域》影评10篇
《异域》是一部由朱延平执导,庹宗华 / 刘德华 / 郎雄主演的一部战争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ewage大师ricky ho
香港影帝谷峰、台湾影帝郎雄
天王巨星刘德华献身、王杰献声
还有一大群港片配音奇才!
另:结合本国历史片以及此片,可见我军确实是所向披靡的,足以让敌人闻风丧胆!
《异域》影评(二):战争的惨烈
影片沉浸在悲伤的基调中,对家乡的渴望,对亲人的思念,对信仰的忠诚。。。现实造就了这样一群孤军,留给我的反思:人到底为了什么而活,信仰是精神的良药么?
:是看完原著后看的本片,虽然有所改动,并不全面的表现,但胜在真情。
《异域》影评(三):电影的反思力量
朱延平的成功之处在于将柏杨原著中的控诉转变成了反思——尽管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尽量淡化了国共内战对故事的影响。然而基于人性,对于战争的反思,却在海峡两岸的华人中引起了共鸣。相比之下冯小刚的电影《集结号》,虽然改编自一部反思性的小说,却大大削弱了原作中反思的力量。
1990年拍摄的台湾电影《异域》,描写国共内战之后败退到缅甸境内一支国民党孤军艰苦卓绝的故事。主题曲就是罗大佑谱曲,王杰演唱的那首《亚细亚的孤儿》。整个影片充满了强烈的中国国族认同和家国情怀,但仅仅过了一代人的时间,整个台湾就变成了以中国人认同为耻,避之唯恐不及的社会氛围。不得不承认,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历届台湾政府推行去中国化的荼毒之烈。
《异域》影评(五):亚细亚的孤儿
难以置信,朱延平居然拍过这样一部几乎满是吐槽点的严肃正经反战电影,更难得的是它有所妥协但还是尽可能中立客观地反思很多年前那场窝囊至极的内战:“纪念所有在大时代的颠沛与流离中受尽了种种苦难与折磨的中国人……”
2011-01-30 00:34:04
《异域》影评(六):亚细亚的孤儿
这部片子在90年就上映了
很值得庆幸的是,在那个时候台湾能有这样的导演和演员能演出这样一部重视作为一个个体人的价值。对战争和引起战争的政客的控诉。
是谁的错??
国家??家国??
多少人在深夜里无奈地叹息
多少人的眼泪在无言中抹去
《异域》影评(七):小乖 你终于有了个家
起初看这部电影 只是偶然从书里知道了片名 迅雷下了好长时间 看完的时候已经凌晨 说实话 有反思的地方 也有可爱的地方 尤其是军服 看截击那一段解放军的服装颜色 好像是特殊渲染 真的笑了出来
揪心的是 国家内部战争带来的是无边的伤怀 但这又是一个必然的走向 历史上从来就不乏出现 无论如何我们都是一个家 我想我们可以包容彼此的分歧 这点以后会越来越自然吧
小乖 你终于有了一个家 我们都是一个家 祖先几千年前的道理 岂曰无衣 与子同袍 向来就是
《异域》影评(八):评论异域 異域
以国军的视角的电影,好像看过的解放军反面形象的电影也不多印象中也就是棒子拍的太阳旗飘扬。这部电影里的解放军就跟小时候看的电影里的国民党一样,呵呵,挺有意思。电影里居然还有斯琴高娃,就知道这个老梆子不是什么好鸟,早早就改了国籍,丫不知道这个电影是抹黑我们的解放军的么?还敢去拍,还把个青天白日旗抖出来。刘德华在这里只是个配角,不算出彩。其实港台拍这种历史片就是功力不行,题材不错,但是拍的很潦草,像流水账。关于战争,其实对于亲身经历战争的人来说,没有真正的胜利者。一将功成万骨枯,能享受胜利的人,根本不用参与战争。
《异域》影评(九):这些问题不敢去想
没读过原著,只看过异域电影两部曲。
没想到这导演后来拍了《大灌篮》,对,就是周杰伦主演的那个。
比起电影,更震撼的是历史——人,凭着单纯的信念可以有多大的能量。然而,人,在历史的车轮下,又是多么的渺小。
而且,里面真的是很多大牌。
而且,这部片当年在宝岛也是禁片,后来经过大家游行示威,才解禁,促成了那边的电影分级制度。
总之故事看过之后,走心了的话,会很不舒服。
什么是爱国?为什么要爱国?为什么要为国而战?爱国的话,你会得到什么?
这些问题不敢去想。
《异域》影评(十):现代文明下,为国尽忠是最大的笑话和最可笑的谎言。
看完本片,感想不是太多。因为台湾情节,不免唠叨两句。主角最后总结出的思想是,应该抛弃一切旧概念,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新天地,这种想法是很有号召力和突破性的,这其实也正是现代很多有良知和理想的台湾人民和大陆人民的追求。
本片比起那些教育式的英雄战争片和主旋律电影有点意思,但是因为对一些东西毕竟还是讳莫如深,所以在场景和行为表达上还有点浅,没有将这些“遗军”的情感爆发出来,比较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