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非常夏日》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非常夏日》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2018-09-28 01:20: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非常夏日》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非常夏日》是一部由路学长执导,潘粤明 / 马晓晴 / 李佳璇主演的一部剧情 / 悬疑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非常夏日》观后感(一):为什么会坚强无畏勇敢??

  http://www.m1905.com/ 电影网有视频。不知道为什么这个电影没有火起来,当年在电影院看的时候好像只有三个人

  《非常夏日》观后感(二):文艺少年潘萌萌

  因为喜欢潘粤明来看的,看到评论里好多人都说潘是天生的演员,带着这个目的看完了电影。原谅我不是敏感的人,只是隐隐约约的抓到了感觉。最后要感叹气质这个东西真是堪比整容啊,潘萌萌的外形也就中等,可怎么就那么迷人呢。但是从17年来看,气质会随着体型变化改变,瘦的时候是满满的少年感加文艺气息,胖了就变成成熟稳重大叔范。恭喜潘萌萌虽然来到了危险的中年发福期,但是戏路宽了那么多也是棒棒的!

  《非常夏日》观后感(三):非常夏日----普通人的勇敢

  电影非常夏日,印象最深的镜头:

  配合着幽绿斑驳的光影绝望恐惧……演员面部表情的大特写表现得非常好。 最后一段后备箱的情节很喜欢挣扎救赎,又带着点相互依偎的感觉,比起前面女孩孤独人面恶人时候的嘤嘤啜泣好多了(前面看姑娘哭真是绝望死了……谁来救救她…)。 所幸还有雷海洋这样的人,他软弱善良,面对种种他不断成长,他自责愧疚,也会探究挣扎,"我宁愿被你撞死,也不愿被你吓死!"从后备箱伸出的满是鲜血的手,因为疼痛皱起又带着希望欣喜的脸(表情十分微妙描述不出……),疼到蜷曲起来的手,但这蜷曲起来又昭示着力量和成长,暗自地打气和欢呼……虽然带有紧张感,又仿佛让人松了一口气…… 真心喜欢最后的结局,在后备箱里的那个片段!

  《非常夏日》观后感(四):对于这个,我只能说

  本人阅片量少。但我始终觉得 路导 是中国内地 唯一一个没有烂片的导演。张艺谋红的发紫,捞金颇多,获奖无数。可是人老了,还得有走眼的那一天。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觉得导演很伟大。或许他讲的东西都很生活化,身边好像都有,很有代入感,对于我这种村里文化的人觉得影片很能打动人心。人都很普通,没有巨大差异年代感,地域文化的剥离感。抽丝剥茧的讲了一个人的心,这个人是个大马路上普通年轻汉子,他的身份无须太复杂,他有自己良知,却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普通到是不会见义勇为,是会考虑自己安危的。普通人没必要做一个英雄懦弱的善良人不出意外,这是大部分人的代名词,中国这个时代,不需要太多刻意的英雄,要做伟人,不付出代价怎么行,我自私的说,没必要这个代价。

  从剧情来看。叙事流畅,讲一个事儿出发点,怎么样让他有波折,波折得似乎拿准人心,没有刻意的做作,磨什么样的剧情,有一种换我我也这样的冲动在里面,太自然了。但人怎么都得有种追求吧,然后青年汉子就在追寻一种自我心灵的救赎,抚慰他自己的愧疚。从编剧学习角度,去写一个完整故事一个故事怎么样去架构出一个人之常情中心,或许更高级别,是一种的时态的反映,浮夸和烂笑梗,平凡是一个出发点,或许这个世界永远是属于成功者,属于不平凡者,可是大多数人,都是挣扎在生活线上的。她无论是白领,还是工人公务员,她都有自己方式生存,但生存不但要生,还要存,无疑是一种奋力在溺水之崖的命运之争。

  路学长的感觉好迷离,却给人一种好舒服的感觉,完全跟美国丽人带给我的观感一样,他们完全不同,却又有相同点,阶层间的故事,年龄层的故事,每个岁数,每个阶级,他们会面临的问题,无论是平穷或富裕,他们都有困惑,这种困惑,不是应该通过艺术形式去折射的问题?

  如果,路学长在电影界做过什么坏事。觉得 他唯一做过的是,害了那个入戏的姑娘。

  《非常夏日》观后感(五):非常规夏日

  非常夏日这种带着青春气息甚至透出一点欢喜意味片名,在没有打开电影之前,给我了一个模糊的误导,而打开这部电影,才发现,夏日里的燥热濡湿沉闷刺眼可能才是故事的底色。可能相比之下,还是《光天化日》这个名字更适合这部电影。 开头那个鱼精的故事,在电影开场时就足够惊艳,翻腾的挣扎的血淋淋的死不瞑目的鱼,像极对后面的故事的隐喻。 我对这个这个电影的理解大致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案件发生后续,一部分是雷海洋的成长变化和自我救赎。两个部分又密不可分交织在一起,而电影用插叙的方式把这个这两个方面一层层的剥开展现出来。 从开始分手,就表明了主角是一个有些软弱有些迟钝好人,而树林中的逃跑返回寻找武器到躲藏的过程正是性格中的善良与软弱斗争的结果。是因为本能的软弱在那个时刻选择了躲藏,也是因为善良在过后的时间里无法逃脱良心的罪责。所有的外部因素内心变化都是随着电影展开的,从看新闻时与凶手的碰面到与受害姑娘见面,内心的愧疚随着时间的发酵让雷海洋自己逃无可逃。 在野外指认遇害地点是潘粤明脸上一层浅浅的胡茬,可能是无意的细节,偏让我对那一刻人物焦虑不安心情有了更直观感受。在和姑娘对话那句“你是不是觉得我是个胆小鬼”“是”然后似哭似笑的回答“你那么一说我倒踏实多了”这个时刻应该是直面了内心的软弱吧。之后的对着老板扔钱那个剧情是来透露出一些性格的觉醒?人物从一开始打电话报警还希望匿名,到最后的站在车前高喊着被撞死也不能被你吓死,可能这就是一次自我成长的完成。为什么执着于那个对视时的表情,逃不开么? 雷海洋的可能就是存在于每个人身上的懦弱与善良,因为逃不开所以就只能回溯追寻。 这竟然是潘老师第一次表演电影,那种悲悯与懦弱配合那张年轻没有棱角面庞,真的是恰到好处融合。除了感叹好演员也真的感谢好的导演还是有挑演员的眼光。 对于女主角的部分,更侧重于推动案件的展开。可能一开始贴在窗玻璃狰狞的表情太深刻了,然后一直没有记清女主角的脸,现在整容脸横行的时代想看到这样的表情也是很难了。在树林摔倒后与雷海洋面对面时表情,在电影中反复出现,光从林间投影下来照在睫毛上照在瞳孔上,像一张过曝的旧照片,透出一丝压抑伤感。从姑娘的角度来想,也是混杂矛盾的挣扎,想要面对新的生活可是却难以逃开,更何况经历里除了强奸的同时还有死亡的威胁。她说起发毛这个词,不是梅雨时节连绵的发愁,是对漫长生活的恶心害怕惴惴不安。对于雷海洋的软弱,她选择的原谅也是为了忘记那个被伤害的自己吧。可能就是看懂了人心的软弱,也明白那一刻雷海洋也并不能做什么,才会在那个时刻放弃呼救,也才会在后来选择不去背负沉重心情吧。那又放过了自己吗,最后的车厢里,听完了那个关于鱼精的故事,然后呢。电影最后一幕又停顿草丛中的一眼,像是一段未完的篇章戛然而止。 可能因为是上世纪末的胶片电影,使电影一直沉浸在一种暖光的光圈中,有点远远的,就像是夏日下午昏黄沉寂的光圈,犯罪凶杀挣扎探寻,背后是那些对自我对人性思索,在剪辑之间封存凝固,历久弥新。即使有缺憾,为了那些无法再回来的人与时间,只能用五分在心里圆满

  《非常夏日》观后感(六):世间万事,怕他个逑。

  “你是个好人。”

  在吃瓜群众范围调侃好人卡之前,这部十七年前的片子已经在用它做分手理由了,可谓开时代之先。

  镜头下的雷海洋(潘粤明 饰)眉尾被涂得很淡,淡得仿佛只有前半截眉毛,显得整个人平添三分可怜的哀求劲儿皮肤微黑,脸上带着些肉呼呼的婴儿肥。他咧嘴笑着,眼睛里却含着些悲伤:他的女朋友正在跟他分手,却又要在分手前讲一个蹩脚笑话

  他不敢指责,不敢挽留,不敢流露悲伤,甚至在听到一个无聊故事时不敢不做出相应的反应

  燕子是这样说的:“你是个好人,可是,我一想到和你的将来呀,我这心里就发毛。”

  “发毛?什么意思啊?你是怕我将来甩了你?”

  “呵,甩了我?你有那么大胆子吗?”

  剧情到了这里,没有任何直接描述类的语言,就已经刻画出了一个胆小懦弱,有些畏畏缩缩的男孩形象

  雷海洋没有明白燕子和他分手的真正理由,他辞了工作,想下海做生意赚一笔,证明给燕子看。他在搭车的时候遇上了一同搭车的一位短发姑娘,故事在这里才正式展开。在他在大卡车后面的货箱里睡觉的时候,两个卡车司机把姑娘拉出去强暴了。

  他迷迷糊糊睡醒,发现车停在路边。

  这时他听到了隐隐传来的姑娘的尖叫声

  他的第一反应是往尖叫声处跑,尽管内心惊恐,但他要冲出去救人。等到了小树林儿里,他是怎么做的呢?他是如超人附体,站出去制止邪恶?还是被吓破胆子落荒而逃

  都没有。

  他折回了车里,在驾驶室找了一跟钢管——这与其说是他找的救人武器,毋宁说是他为自己一时胆怯找的借口:好像在告诉自己,我逃跑不是懦夫,而是为了寻找武器。

  多少人也曾临阵退却,却告诉自己是在守候时机

  他拿到了武器,最终还是没有拿出冲锋陷阵勇气。后来姑娘在摔倒的一刻,隔着草丛看到了趴在地上瑟瑟发抖的营救者。四目相对,惊愕、恐惧、愧疚,镜头长时间的静默,没有任何声音。先前林间嘈杂足迹声,细微喘息声,喑哑的鸟鸣聒噪蝉鸣,在这一瞬间完全静止看客的心却随着他一起砰砰直跳。

  姑娘也没发出任何声音,她自己爬起来,走了。尽管她知道,接下来等待她的,多半是残酷的死亡。

  雷海洋最终还是回到了原来的汽车修理厂工作,然而这件事一直盘亘在他的脑海里。尤其是姑娘倒下时,和他四目相对的那张脸和当时令人窒息的沉默。这时,在那个小树林里,发现了一具面目全非的女尸。

  这是她吗?

  雷海洋要弄清楚,当时萍水相逢的那个连姓名也不知道的姑娘,究竟还活着没有。复杂的情感使他站了出来,不是像书上的英雄,而是像所有的平凡人那样的,带着恐惧站出来,和罪犯展开了斗争。他的勇气像大姨妈期间女朋友脾气,时而来了,时而又走了。反反复复,却又顺其自然。路学长导演显然很长于刻画人物的心理。在这部电影里,他采用时而反复的方式来表现人物的真实性,却又加入一些关键情节,来展示人物性格改变的必然性。像在修车厂里雷海洋前任的现任来找他还他前任燕子借给他的钱(这句话好绕!),他一改往日温吞态度,把钱扔到了对方脸上,对这个他一开始就不喜欢的人说:

  “我抽你丫的!”

  这是他在全片中第一次明显展现出自己的喜恶态度,第一次向敌人——一个五大三粗的胖子——挥舞自己的拳头

  正是在这种细节下,雷海洋最后挡在杀人犯车前的勇气才算水到渠成。他挡在那辆灰扑扑的桑塔纳前,喊道:

  “我宁愿被你撞死,也不愿被你吓死!”

  影片中对燕子的刻画也是可圈可点。她作为男主的前女友,而且是甩人的那一个,甩完还立马找了个小大款。但整个人丝毫不市侩,反而有一种市井可爱,带着热腾腾的生活气息。

  最让我感动的,还是影片的女主,这个从头到尾都不知道姓名的姑娘。这个在被强暴后的生死关头,宁愿不呼救以免雷海洋也陷入危险的姑娘。她理解雷海洋心中的恐惧,并不为此就要拖他一起下地狱。这是一部十七年前的片子,就已经聚焦到女性被强暴的问题。今天还有一大群人在谴责被强奸的女孩儿穿着暴露而诱发犯罪;然而在十七年前,路学长导演就已经成功刻画了这样一个女性:她爱漂亮,爱化妆,但宽容,善良,勇敢,只是不幸被两个禽兽强迫了。

  整个故事故事围绕一明一暗两条线展开。明线是强奸杀人案的进展,暗线却是雷海洋在懊恼,悔恨,惊惧等情绪中逐渐克服懦弱,找回勇气的过程。影片明显在暗线着墨更多,即使是明线的进展,也是为了逼迫主角在勇敢和懦弱之间摇摆而后做出选择。有趣的是,两条线相得益彰主人公转变成了救人的关键,而他救人这个行为,又表现了他的转变。在他终于站到罪犯疾驰而来的汽车前面,说出“我宁愿被你撞死,也不愿被你吓死”这句话之前,整个电影的氛围都很压抑。好像一张越缩越小的网,网住他这只惊弓之鸟。然而当他终于冲他的恐惧喊出这句话之后,一切都豁然开朗了。就好像踟蹰许久的事终于做出了决定。又好像蹦极前的一跃,在那一跃之前,恐惧、犹豫、退缩,而在那一跃之后,天高云阔,突然觉得世间万事,也没什么好怕的。

  电影在这之后都是舒缓的,就算是雷海洋和姑娘被闷在逼仄的后备箱里,都是和风细雨,还有粤明哥哥讲故事呢。

  “从前,有一条鱼精……”

  祝所有人都能冲着自己所恐惧的,喊出雷海洋那句话,然后告诉自己:

  “世间万事,怕他个逑。”

  《非常夏日》观后感(七):一张挥之不去的脸

  文章的题目,是一部中国电影的名字,是它英文名字《A Lingering Face》的意译。这部中国电影的中文名字叫做:《非常夏日》。在被中影局审查要求改名之前,它的原名叫做:《光天化日》。它的导演是不久前去世的路学长。

  路导演刚刚去世的时候,有朋友问我他有什么特点。我想来想去,发现他还真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在与他同时代的娄烨、王小帅、贾樟柯、张元等现在被称为第六代导演的一批人中,路学长几乎是唯一一个始终坚持其作品一定要在中国公映的人。同时,他恐怕也是同时期这些导演中,作品最少的人。

  《长大成人》(1995)、《非常夏日》(2000)、《卡拉是条狗》(2003)、《租期》(2006)、《两个人的房间》(2008)是他所有的五部电影作品。他去世后网站上的新闻标题大多写作:《卡拉是条狗》导演去世。这个位在五部正中的电影确实是他最广为人知的作品,我个人觉得,《卡》恰好是路学长作品的一个分界线。在它之前的两部电影,都更个人化一些,而包括它在内的后三部作品则更为市民化、社会化。我想《卡》之所以能够获得非常广泛的认同也和它所体现出的北京市井气息有着很大的关联。它在日常生活和悬念喜剧之间找到了一个中国式的和谐点,确实称得上是路学长的代表作。

  但从个人的角度讲,令我最难忘的还是他更加个人化的前期作品。在某种意义上,这其实是两部关于成长的电影。《长大成人》的英文名《The Making of Steel》,直译就是《钢铁是怎样炼成》,而《非常夏日》则是关于一个懦弱和胆怯的人如何变得有胆量和勇气的故事。这样的故事,你说它的名字叫做《钢铁是怎样炼成》也无不可。这种精神上的一以贯之,也体现在导演的安排上,懦弱的男主在发现女主被强奸的时候,没有勇气站出来,狼狈的逃回了家里。而在他家里的墙上,相当刻意的贴着《长大成人》的海报。在我看来,那绝对不是导演要显摆自己的第一部作品,而是部分的表达着这部影片和前作之间的相关性:这是一个懦弱的人“长大成人”的故事。在精神上,获得勇气和“The Making of Steel”是一致的。

  以这两部作品来说,我个人还更喜欢《非常夏日》一些。虽然《长大成人》在题材和岁月感上要厚重不少,但我个人觉得以一部虚构的电影而论,《非常夏日》所体现出的编剧水平、电影的整体感、戏剧性、以及悬念感都要更强烈的多。甚至于,《长大成人》和同题材的《阳光灿烂的日子》还有些相像之处,而《非常夏日》在我所看过的近些年大陆自主制作(不包括和香港的合拍片)电影中,几乎是独一无二的。

  这种独一无二呈现在如下的几个方面:

  第一,本来纯大陆电影作品中,涉案题材的就不多,涉及到强奸杀人案的更少。

  第二,即使是涉案题材,能够做到大量的时空自由转换、多线叙事、并以此为基础实现了扣人心弦的故事铺陈和悬念设计的,在近年的大陆电影中,几乎没有。以我非常有限的观片量而言,我认为,这是我所看过的大陆电影中最好的一部当代题材的悬疑片。

  第三,对于这部从一则报纸新闻改编而来的悬疑片来说,影片的主题切入相较同类电影也更有意味。虽然在故事铺陈、悬念设计上它非常注重悬疑感和意外感,但它并没有喧宾夺主的让故事本身的精彩超越了其中的人物主题。相反,所有的悬念和紧张感都更好的让观众体验懦弱和勇气之间的距离,以及男主走过这段距离的艰难。破案和长大成人,一个故事主线一个人物主线,两者被非常和谐一致的交织在一起,几乎像是编剧教材。

  第四,即便在如此的悬疑气氛中,路学长后期所呈现出的小市民生活气息和对于生活的幽默态度,在这部电影中也有所呈现。这样子将市民生活气息和悬疑气氛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电影中,相当罕见,即使香港的警匪片,也经常为了故事情节而损害了生活质感。在这方面,我能想起来的唯一和它相似的大陆电影,只有黄建新的《埋伏》。

  基于以上的原因,我觉得《非常夏日》真是一个好电影,并向大家推荐。不过根据不算很科学的时光网数据,它似乎是看过的人最少的路学长电影,时光网上选择看过的只有43人。

  我向人推荐这部电影还有一个更为当下的原因:

  就在路导去世的后的10天,昆明发生了恶性砍人事件,微信上有人写了评论,我择要意援引如下:

  约400年前,明末清初,清军用屠杀征服明人,明人少有反抗。史载:只要遇到一个满族士兵,“南人无论多寡,皆垂首匍伏,引颈受刀,无一敢逃者”。……约80年前,日本侵华,曾出现过类似几个日本士兵就可以威逼成千上百中国男人投降的事实。没有反抗,没有搏斗。……2014年3月1日,人来人往的昆明火车站,8个歹徒持短刀在短时间内造成29亡、143伤……

  在《非常夏日》的开头,男主伏在灌木丛中躲避路过的强奸犯和女主,被推搡的女主恰好跌倒在了男主的面前。两个人四目相对,男主颤抖的恐惧面对着女主无助、绝望的面容。电影的第39分钟,男主又在路上偶遇女主。女主因为想要忘记过去而装作不认识他。男主一直跟着女主。女主急了,说,你再不走我要喊人了。男主说,你喊呀。女主在马路上惊声尖叫。路人都漠然的走过。然后,男主大喊道,都呆着干嘛呐?怎么都见死不救呀?随后,同剧情无关联的,路学长在这里剪辑了一组北京市人群拥挤、车来车往的镜头……这让我更加明白为什么它的原名叫做《光天化日》。

  这是一个多么好的导演呀……

  以此纪念路学长先生。

  《非常夏日》观后感(八):与自己谈谈

  崔卫平:与自己谈谈

  经济观察报

  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我越想谈论“公共的”,越是有一股力量将我拉回谈论“个人的”;我越是想要确立公共空间的起点,就越想要回到个人空间的起点;我越想努力去追寻公共理性与公共讨论,同时也变得特别需要关注个人所面临的实际处境。

  在我论及“亮起来”的公共生活同时需要个人生活的隐蔽性作为保证时(见本报2012年4月9日第48版“敞开与遮蔽”),还没有来得及谈一个重要的东西——那应该也是需要隐蔽的对象——那就是:个人良心。谈论这个对象时,需要小心翼翼,将光线调得暗一些。

  人的良心与生俱来,就像康德说的“我心中的道德律令”,这也道出了那个深藏不露的位置。良心是从我们自身内部发出的声音,经常就像另一个人在说话,声音微弱得几乎听不见。它很少下命令,不催促、不紧逼,只是运用一种商量的、讨论的口气,因而这个人可以装作什么也没有听见。

  它提供了我们作为人不大不小的比例,是我们人之为人的界限,是我们自身之为自身的尺度。它像影子一样尾随我们,然而却随时不得不让位给别的东西。几乎所有的东西,都可以凌驾于它之上。莫说是一些重大决定,经常在一个眼神之间,一种语气之间,一个轻蔑鄙薄的言辞之间,我们就将自己的影子扭曲,从而将自己扭曲。

  它是如此内在和独一无二。一个人坚持他自己的良心,有时候就等于陷入彻底的孤独当中,陷入周围人的不理解、嘲笑、讽刺挖苦当中,乃至陷入与世隔绝。

  然而我们也有过这样的时刻:当我们与自己的良心保持一致,听从自己内心的召唤时,我们会感到自己有力量,感到脚下的地面很稳,走路很踏实。与自己一致而不是与自己相冲突,回到自己身上而不是背叛自己,这会让人感到心满意足。良心是一个人的最后一道防线。在某些艰难的时刻,对于某些绝望的人们来说,它是立在悬崖峭壁上的最后一道栏杆,使得人们保持了自己的尊严,去做自己认为应该做的事情。

  问题在于,它往往出现在某些令人难堪的时刻。在一帆风顺时,我们不会意识到自己身上的这个部分,而且只有不太需要良心的力量时,才能够在这个世界上取得成功,甚至越是取消良心,才能够获得世间光环;因而,它的出现,就意味着不顺心的时刻来到了。

  莎士比亚那出血腥的篡权剧《查理三世》,以双手沾满鲜血而登上王位的查理王梦到了被他杀死的众幽灵,它们纷纷开口对他说话,这时候他心中那个不熟悉的、柔软的力量苏醒了:“呵,良心是个懦夫,你惊扰得我好苦!蓝色的微光。这正是死沉沉的午夜。寒冷的汗珠挂在我皮肉上发抖。怎么,难道我会怕自己吗?”

  事情的不公平还在于,越是有良心的人,越是受到良心的折磨。良心就是折磨人的那个东西,这更给它添加了私密的特点。我在电影学院看过两遍的那部叫做《狙击手》的荷兰电影,其中关键的情节是,纳粹占领期间,有人将一具被杀死的投敌者尸体,拖到了无辜中学老师的家门口,导致这家三人被杀,仅存小儿子一个。除掉投敌者的子弹是地下抵抗的游击队员射出的,然而是谁把尸体拖到别人家门口的?

  许多年后得知,尸体原先倒下的那个人家,私藏着一家犹太人数口。如果不将那个倒霉的死人转移,那么则前功尽弃。这是一个非常说得过去的理由。然而,这没有免除该人家多年的内疚,毕竟是他们间接帮助造成了邻居的家破人亡。影片中这家成员再度出现时,刻在脸上的树皮一样的皱纹不仅是岁月造成的,而是多年良心受折磨的结果。

  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电影更加为人们所了解。在《十诫》的“第八诫”中,现为大学教授的女主人公和她丈夫当年都是地下抵抗组织的成员。她当牧师的丈夫拒绝为一个犹太小女孩受洗,让她失去了一个被收养而得到保护的机会。他们得到的情报是,这个小女孩的背后存在“线人”,这会令抵抗组织受到威胁。许多年后小女孩长大与女教授重逢,后者并没有开脱自己良心上的压力。

  从这些故事当中,可以看出,良心除了内在性,它还有一个特点是:滞后性。它往往不在现场,在需要的时候并不出手相助,仿佛它真的从这个世界抽身离去。只是在某些夜深人静的情况下,事后的某些时刻甚至许多年之后,它才悄然现身,令当事人辗转反侧,表现为悔恨、忏悔这样一些形式。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中的大学生拉斯科尼科夫,杀死了那个放高利贷的老太婆,对于别人来说没有任何铁证,但他本人事后却陷入精神恍惚,为避免永远生活在虚空和黑暗中,自己向警方自首。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滞后的情况?因为人是一个复杂的存在。他是欲望、野心以及良心、责任感的混合体。他也不是一个人抽象地存在于这个世界上,而是处于各种复杂的纠结也是复杂的责任感当中。对于私藏犹太人的那家人是不是拥有责任?对于地下抵抗组织的责任是不是也很重要?当然是。人在这个世界上,还有许多其他的责任,比如为了信仰,为了儿女或父母,为了朋友以及所爱的什么人。

  有人会问,上面所举的例子都是文学和电影中发生的,难道良心是虚构的吗?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这样说吧,有谁会在现实中,指着人家胸前的那个位置,大声说,你有没有良心呢?这种情况非常少见,除了个别极端的情况。谁大声喊出:“xxx,你为什么不忏悔?”听上去他这个人就像上帝似的。在良心的天平上,人人平等。

  某些在现实中很难开口的话,通过叙事作品反而能够说出来。这既是艺术家的仁慈,也是他们的严苛。通过阅读这些作品,可以磨炼我们对于良心的敏锐。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在当年的苏联或者东欧一些国家,最不安分的是那些诗人、小说家、剧作家、电影导演或者文学批评家。因为他们感觉敏锐,对于自己的良心敏感,对于不说谎话的要求,比一般人要进一步。

  这种情况在人类历史上也并不多见。即使是再专制的古老帝国,再暴戾的古代暴君,也不一定要求人人——上至百官、下至庶民——无一例外加入说谎的行列,也不要求人们无缘无故杀人,像在纳粹集中营里所发生的那样。不杀人、不说谎,是人类各个民族得以存在至今的两大天条。那些要求人必须张口谎言或随意杀人的制度及领袖,首先需要承担更大的责任。这就不是良心的责任了,而是政治责任、战争责任或者行政责任等。

  但是那些被碾压的小人物也需要承担自己的行为,不能全部都推卸给所属制度或者他人的命令,凡是通过自己的手做下的,都与这个人有关而不是无关。这就是电影《朗读者》告诉我们的。尽管有命令在,但是那位女看守必须为自己在大火时不为关押的犹太人打开牢房门而负责。有了这许多教训在前,今天的人们在遇到类似的情况时,应该多了一些经验而不是完全束手无策。

  在某种极端的情况下,假如不能通过正常的政治生活和公共空间来表达不同意见,一个人的洁身自好、不随波逐流就变得重要了。如何能做到这一点呢?那就需要不停地与自己对话,与自己交流沟通,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服从自己内心的召唤。不对他人撒谎之前,首先要做到不对自己撒谎,先过自己这一关。先要面对自己,然后才是面对他人。

  实际上,即使存在相对自由的公共空间,在与他人对话时,总还是免不了同时在与自己说话,首先征得自己的同意。一个好的说话者同时是一个倾听者,除了倾听他人,倾听自己也是非常重要的。假如自己的耳朵听不下去,为什么一定要将这句话送给别人呢?

  在这个意义上,公共空间里的发言,需要个人与其自己的对话作为保证。公共空间的大声发言,与自己内心里的小声讨论,是相伴相随的。与他人在一起追求共同的好生活,是以能够独处、能够守住自己作为某个前提。

  人不可能是先知,也不可能是道德先知。哈维尔说过“道德上的病人”(注意他说的不是“道德上的罪人”),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被卷入、被制服,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按照法律的则按照法律,另外许多人则可以交还给他们自己,让出足够的空间来,让人们与自身对话和交谈,那是在悄然无语的情况下进行的,谁也无权大声责备别人的良心。

  而那些一再对社会发出挑战和对他人发出挑衅的人,则另当别论。

  来源: 经济观察报 | 来源日期:2012年04月13日 | 责任编辑:左小刀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