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砂制时镜下的疗养院》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砂制时镜下的疗养院》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2018-10-07 02:28: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砂制时镜下的疗养院》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砂制时镜下的疗养院》是一部由沃伊切赫·哈斯执导,扬·诺维茨基 / Tadeusz Kondrat / Irena Orska主演的一部剧情 / 奇幻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砂制时镜下的疗养院》观后感(一):台词鉴赏【让心灵去旅行...】

  ——我怎么找到它?

  ——你会找到出路

  《砂制时镜下的疗养院》观后感(二):大屠杀的意象

  布鲁诺•舒尔茨《鳄鱼街》中那篇《用沙漏招牌的疗养院》就是这部电影的原著

  虽然电影和书有些出入,但我想读过之后应该就能解除疑惑

  我个人理解是电影在影射或者说描画的就是犹太大屠杀,最后主角看到拎着行李奔逃的人群以及结尾处的遍地蜡烛,甚至整个旅程,都是大屠杀的意象。

  蜡像是否在暗喻自古以来面对仇犹,整个犹太民族的无力抗争?不能确定。水边的女人这个细节不太明白,求阐释。

  《砂制时镜下的疗养院》观后感(三):你听过“时间不能改变”的故事吗?

  这部1973年上映的《砂时镜下的疗养院》,场景光怪陆离画面细腻饱满,很美很美,而且主打了时空穿梭的概念

  《砂制时镜下的疗养院》观后感(四):砂制时镜下的疗养院影评

  快刀浪子翻译不是浪子小刀

  三个轮回:护士医生父亲,戴眼镜男孩母亲,两只狗,另一个自己,睡觉的人,一帮犹太人,橘发少妇,床底吃蜂蜜的小胡子,邮差,酋长,集市上的鸟头人,轿子上的列车检票员,大象黑衣女鬼,蜡像馆,黑人火枪士兵,碧安卡公主,极乐鸟,食客,阿拉伯人,烂牙齿的女乞丐骑兵军队,行刑,爬满蛆的鹦鹉,彩色妓女.

  蜡像馆里的历史人物:刺杀伊丽莎白女皇的无政府主义者卢克尼,塞尔维亚的恶魔女王拉德格,爱迪生,俾斯麦,皮裹腿,因手淫而毁灭天才,弗朗兹约瑟夫,马克西米利安大公,拿破仑三世,勒熙德平飞球,韦拉克鲁斯,维克多伊曼纽尔,荷罗孚尼罗宋汤人头.

  《砂制时镜下的疗养院》观后感(五):荒诞的反战童话式大飞片

  看到最后好像才云里雾里的明白了大概。太飞了。

  空间与时间双重扭曲。

  反战意味明显

  故事是建立人们对时间可以进行干涉的条件发生的。男主是一个反思者,一个抗战者的同时又是一个革命者。其父是一个资产家(含贬义)。母亲的出现又像现实,又像把主角推向了另一个更深的梦境。对神的怀疑相信。对苏格拉底式知识真理)的追求战争女性焦灼状态。人们对欲望疯狂追求。自私。利己主义金钱力量。对资本主义的抨击。旧当权者的腐朽与新当权者的残暴。人与人自相残害。无穷不尽的战争。人们终将自食恶果。对战争缺少反思。对经验的抛弃。

  人们试图掌控一切。人们对生命自然失去敬畏。阴阳之合失调。现实与梦境。生与死。人间与地下。梦境与梦境。时间与时间。疯狂挤压,扭曲,变形。怪诞。

  以上都是我胡逼的。这片太疯了。看不明白。不知道究竟是怪诞的极致还是现实的真实反馈。看的让人痛苦

  (反对战争。反思战争。)

  这片必须需要一个好翻译。我看的版本肉眼可见的翻译垃圾。(高度诗化电影看不懂,一定要记得甩锅给翻译哦)

  《砂制时镜下的疗养院》观后感(六):来自乱七八糟瞎写的公众账号文章

  lt;<砂制时镜下的疗养院>>是导演沃伊齐希 哈斯在1973年改编自波兰籍犹太作家 布鲁诺 舒尔茨的小说集《沙漏做招牌的疗养院》,以下简称《沙漏》。

  舒尔茨毫无疑问的是一名超现实主义大师,其作品充满了无数天马行空幻象想象,艾萨克·辛格对舒尔茨这样评价:不容易把他归入哪个流派,他可以被称为超现实主义者、象征主义者、表现主义者、现代主义者,他有时候像卡夫卡,有时候像普鲁斯特,而且时常成功地达到他们没有达到过的深度

  作家余华给予了舒尔茨极高的评价:“即便有卡夫卡的存在,布鲁诺?舒尔茨仍然写下了本世纪最有魅力的作品之一

  《沙漏》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全然不同于现实世界幻想地,主人公以寻父为名穿梭于各色的时空中,时间的分岔,欲望与精神纠缠,精神突围悲歌赞歌,精神内部机制微妙与嗳昧,神话般的背景,无一不为观众展现了一个影像世界的乌托邦,在这个乌托邦里,你可以尽情的将思绪放飞,时间和空间早已错位,而叙事者仰或是参与者仍旧不管不顾,流连于各个世界之间。

  无数意象在这部影片中不断呈现,无论是永恒的寻父主题,还是淫荡的女人,若隐若现造物主稀奇古怪飞鸟,失明的穿梭于各个角落的列车长,然而,剧情本身或者是意象解读在哈斯的这部《沙漏》中已然不重要,就单单是导演所创造出的这个影像世界,就能使我们流连其中,难以忘返。

  大量中近景的长镜头成功的串联起各个角色和场景,精心布置的空间格局迷离的彩色灯光和各色魑魅魍魉接踵而至,镜头很慢,而意象却蜂拥而至,在你等不及细细咀嚼的时候,悄然隐退。

  “还记得多少呢?”

  “全都忘记了”

  如同梦醒时一瞬间的迷惘,除去睡梦强烈情绪印记,什么都没留下,又或者多了些什么,却又很难用言语表达

  如果说绘画作者将自我意识投射在画布之中,摄影主体动态真实的瞬间停留在胶片之上,毫无疑问的,哈斯的《砂制时镜下的疗养院》则是瞬间与永恒,自我意识和现实世界,流动静止综合体,它带领读者走进那个封闭着的却又永恒流动的世界。

  原作节选:(原自饭托)

  普通事件都被依序排列在时间中,好像一段一段地串在一根绳子上。这里每个事件都有自己的来龙去脉,它们互相紧紧贴在一起,推挤着接踵而至。这种流动秩序对任何视连续和顺序灵魂叙述来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那些在时间中没有自己位置的事件,那些来得太晚,所有的时间都被分配、分割、派定后才出现的事件,那些被扔弃在冰凉中、不曾被登记造册、悬浮在空中、无家可归、游移不定的事件该怎么办呢?

  难道是因为时间太窄了,无法容纳全部事件吗?看在老天的份上,有给时间投标的吗?车长啊,你在哪里呢?不要激动,不要惊慌,我们完全可以在自己的参照系中妥善解决这个问题

  《砂制时镜下的疗养院》观后感(七):沙漏做招牌的疗养院

  改编自布鲁诺舒尔茨的小说《沙漏做招牌的疗养院》。这是一个荒唐人的梦。影片做了一些合理化的改动,重点描写主人公的梦。在这个看似荒诞怪异的故事里,时间的概念被淡化,空间被无限放大,包罗万象。不再有彼时彼刻,有的只是此时此刻作为第二性征的乳房,女性也肆意袒露,甚至到后来一个男性也有了女性的性征。

  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中说:处于本能支配下的无意识心理机构,没有所谓的时间概念。时间不过只是意识处于调节力比分配额度方便构造出的一种人格化心理机制罢了,所以计划理性分配,都不过是一种自欺欺人幻觉。不是因为你是你你可以支配到自己与外物,而是因为在这一系列的支配中,你感觉到了你是你。一切得失计较之前便早已注定。时间不过是人类约定俗成的概念。在这个故事里,历史的,书本的,遥远的,都能出现在一个空间里。时间的局限性不复存在。自从科技兴起,世界逐渐失去它的神秘色彩,但我们在世界面前仍然是无知的。世界是不可被认知的。

  男主之所以觉得一切熟悉,是因为他早已经历。这是灵与肉的分离。柏拉图认为灵魂是不死的,而且诞生过很多次,有时在这个世界上,有时在下界度过,见到过各样事情,没有什么东西不在它的经验之中。因此没有什么奇怪,它能够回忆品德以及其余的一切,这就是它以前已经知道了的。

  时间的宝贵在于不可逆性,而这一点在影片里荡然无存。混淆的时空人物,模糊地点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作为一个“孤立”的系统宇宙的熵会随着时间的流易而增加,由有序向无序,当宇宙的熵达到最大值时,宇宙中的其他有效能量已经全数转化为热能,所有物质温度达到热平衡。这种状态称为热寂。这样的宇宙中再也没有任何可以维持运动或是生命的能量存在。这意思就是说,宇宙,一切曾经存在过的事物,包括时间和空间,都会遵循物理规律终究走向消亡。影片恰恰反驳了这一点。我们的存在不再是偶然,可以调拨时间,无限的生活下去。只要保存需要生活的动力就好了。

  影片想讲述的正是“永恒轮回”。男主最后穿上了火车上的制服,他会变成火车上的乘务员,迎接自己的到来。周而复始,这样永恒轮回下去。“永恒轮回”的绝望在于,对价值的催化,对事物的麻木亲人的逝去不再重要,他会再回来。(这也是影片中医生说:在你们的定义你的父亲死了)。

  影片真正想说的是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时间是难以倒回的。我们生活中也经常出现同一事情不断重复现象。问题在于,这些行为主体的重复如果是幸福的则罢了。但实际上,行为主体的不断重复恰恰是痛苦的。换句话说,行为主体,并未从这些非但不快乐反而痛苦的不断重复行为中汲取教训经验,而是在某种原则的逼迫下,身不由己再三重复。死亡从某一方面恰恰解决了这些问题。这部电影是在阐述导演对舒尔茨小说的理解,以及自己的生死观。

  人间界是由时间、空间、盖然性三种要素规定的。理念之为理念,必须独立于三种要素中的任何一种。生死不在是对立的一面。相反,它们是共存的。

  《砂制时镜下的疗养院》观后感(八):人生是一场盛大的步死之旅

  纷华靡丽的长镜,巧夺天工的转场,忽明忽暗的灯光,这些元素营造了一场盛大的灵魂之旅,非线性叙述,用电影来透析死亡,以寻找父亲来掩盖这场盛大而华丽的步死之旅。用视觉中心主义来淡化剧情,用饱满的意象作为内容展示。哈斯在自己的电影世界中,建立了一套以视觉性为标准的认知制度甚至价值程序。在电影中,哈斯使用视觉隐喻来意指那些具有启示意义和真理意义的认识

  《砂制时镜下的疗养院》可以说视觉性隐喻贯穿了整部电影,从而形成了一种视觉在场的形而上学,让整部电影的剧情通过视觉性的感受逐渐展开。柏拉图在“洞穴比喻”中,执迷于洞穴幻影囚徒逃向真实世界的过程,就是凭借高贵的视觉亦即心灵的理性之眼获得真理之启示的过程,是囚徒摆脱枷锁获得真我知识的过程。在这部电影中,哈斯设置了一个寻找父亲的男人,而故事的背景设置在二战前期,在寻找父亲的过程中,这个角色并不是按照常规叙事的模式完成整个寻找的过程,而是摒弃了真是叙事的模式,让角色完成一种心灵之旅。

  在这里可以说电影的主体不再是中心化的主体,而是离心化的主体,一个在欲望的煎熬中找不到出口的主体,那么,让角色备受煎熬的欲望到底是什么?影片中已经给出了很好的答案,就是死亡,这部电影就是一场盛大的步死之旅。

  本片的故事背景设置在二战的前期,这样的设计让本片具有了浓厚预言性质。《砂制时镜下的疗养院》拍摄于1973年,二战结束于1945年,哈斯出生于1925年,可以说,哈斯是二战的见证人。波兰是在二战中受到的戕害有目共睹,在目睹了战争带来的灾难之后,哈斯的心里定然是无法磨灭的痕迹,而这些痕迹就是《砂制时镜下的疗养院》中的种种意象。

  影片中的男主角是哈斯自己,哈斯借他人之眼来完成自己的回忆之旅,他就像一个胆怯好奇孩子,一不小心进入了元荒之境,他只能紧紧的拽着命运衣角,在色彩丰富的叙事中一步一步往前走。然而,他并没有走进那个美丽花园,看见的却是一个荒芜寂寥噩梦般的世界,那是寒冬时节的破败废墟阴暗的角落,腐烂的枯草,断瓦残垣,冷漠墓碑......这些强烈的落差,营造了一个阴冷的梦境。

  当二战结束以后,整个波兰体无完肤,战争的结束本来带来的是新生喜悦,正如电影中的天堂鸟。然而战后的意识形态却逐渐走向一片荒芜,大多数经历过战争的人得以幸存,然而最终依然是走向了死亡,不可抗拒,无力逆转。整个影片描述的是一场战争,哈斯用自己的方式来完成战争的叙述。

  让电影,电视商品广告的影像文化在生活中全面渗透的时候,视觉中心主义已经成了既定的在一种梦魇式的存在。《砂制时镜下的疗养院》在观众的看和银幕的被看之间,主体的无所遁形在可见性下成为异形的傀儡,他寻找的并不是父亲,而是步死之前的回光返照,他的梦境是他存在过的经历,那些支离破碎的画面是他生命的全部,当他把这一切展示出来的时候,他的生命已经失去了所有的意义,当他在坟墓之前挣扎的时候,那便是气若游丝般的无力之感。

  哈斯给观众营造出了一个封闭的世界,他无视观众的存在,让梦魇魔术般的展现出来,从而创造出一种生与死之间的隔绝感,从而让意象更加饱满而具有说服力。在这部电影中,意象构成了想象的母体,在这一时刻,影片本身散发出来的魅力足以造成暂时性的自我丧失,从而在视觉上有强化了自我,这个”自我“也仅仅是针对电影中的角色而言。电影的旖旎并没有贯穿于电影的始末,相反,光怪陆离的世界紧紧是因为死神到来之前的欢庆,整部电影描述的是战争,阐述的是哈斯独有的生死观,表述的是一场盛大的步死之旅。

  《砂制时镜下的疗养院》观后感(九):乡愁

  一顶帽子,一支蜡烛,一辆火车…这是一个列车长的形象,也是一个引渡人的形象。在塔可夫斯基的《乡愁》里有一个很长的镜头,主人公拿着蜡烛一次次护着蜡烛从一头走向另一头…这里面有个传说,只要蜡烛不灭,在另一头插上,就能回到故乡。塔可夫斯基拍这片子的时候身在国外,因为政治原因回不了国,《乡愁》可谓就是这次的心境,代表了自己的思念以及希望。而《砂制时镜下的疗养院》那一支蜡烛同样表现出了哈斯以及布鲁诺舒尔茨的乡愁以及希望。

  这要从波兰近代史讲起。本片改自于布鲁诺舒尔茨的《用沙漏做招牌的疗养院》,还加进了舒尔茨其他小说的一些片段,作者与导演哈斯同为波兰人。布鲁诺舒尔茨是波兰伟大的作家,四十几岁就离开恋人世。受到卡夫卡影响,他的创作是荒诞与超现实的,但与卡夫卡不同的是——卡夫卡的作品更多表现出的是存在主义,是时代的荒诞与虚无——舒尔茨的作品在表现荒诞与虚无中还暗含了自己对生自己的地方的一股浓浓怀恋,从其的《祖国》等小说可以看出。作者的作品通常是受时代影响的,所以舒尔茨的这些情感可以追溯到波兰不堪入目的近代史,分分合合被侵吞被瓜分的历史。一次世界大战以前,波兰就已经处于被瓜分的状态,俄国法国普鲁士等,波兰主流政党流亡于国外,国内剩下的是傀儡政权。一次世界大战时,波兰人希望通过战争来收回失地,所以在特别卖力,然而获胜国在瓜分利益时忽视了波兰,并没有给予他们本来的国土。直到三十年代波兰才建立了一个算是有完整主权的国家,然而很快又被强国们出卖给了德国。期间许多艺术家政客们都流亡于国外,回不了自己的国家。不得不说的是,这些流亡之徒却始终忘不了这块土地,不管是热衷于政治上游行,还是文学艺术上的创作,都表现出了深深的乡愁。舒尔茨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创作了一系列的作品,不但表现恋战争带来的虚无,也表现了人类历史无法避免的轮回。《用沙漏做招牌的疗养院》便是如此,在深深的绝望中却又表现出对故土回归的渴望,以及对完整国土的依恋。哈斯基本上还原了舒尔茨的意思。而哈斯出生于20年代的波兰,他还有一个敏感的身份:犹太人。犹太人这个身份并非只有纳粹们鄙弃,波兰本土的人们对犹太人也并不欢迎,各方面排挤他们,这里面有着深远的历史传统,也有战争带来的怨恨。另外,二战后第二共和国的成立以及在苏联的统治下种种丧失了波兰主权的事件,哈斯比舒尔茨要更真切体会到(舒尔茨1942年去世)。所以哈斯对故土的乡愁感应该比舒尔茨更为强烈。

  回到影片,哈斯用约瑟夫的死亡象征着波兰的死亡,用约瑟夫从乘车员变成列车员来象征历史的轮回,用父亲象征波兰本身,用约瑟夫的回忆片段展现了波兰的近代史,展现了存在的虚无。我们在影片中看到的父亲无数次死后复活,变得年轻,都是在向我们展现着波兰的毁灭与新生,而这新生往往非常短暂(20世纪波兰被分裂三次,建立了三次被毁灭了三次,终于在90年代建立了现在这个波兰政权)。所谓时间的断层,不过是如梦境般由无意识主导的回忆罢了,所以并不受时空限制,影片中的人物便忽大忽小一会年轻一会濒临死亡。疗养院象征的是一个类似“望乡台”的地方,死人在此回顾自己的一生,而疗养院里的医生与护士象征的是“望乡台”里的地狱使者,约瑟夫在此下车并回顾了自己的一生。从遇到鲁道夫开始到最后集结“蜡像人”打败控制这些蜡像人的人,并大声宣称放弃摄政把权力还给鲁道夫,这里面颇有二战后的感觉——因为这蜡像人里面有着来自世界各地正义之国的人——二战之后不久,波兰建立了主权国家(1953年?)。约瑟夫并把自己的情人让给了鲁道夫,这其中涉及的“爱”所表现的正是他愿意无限的奉献给自己国家的希望。而父亲店里的繁荣与后来店里的荒废,无一不是表现着这段虚无的历史。主人公在这段虚无的历史中飘荡着,许多时候他不知道自己要找的是什么,也许就是他口中说的“父亲”。而母亲常以年轻与年老两种形象交替出现在约瑟夫面前,有趣的是,当年轻的母亲出现时往往伴随的事狂欢——一开始约瑟夫与众人登梯子,后来村中集体吃饭等;而年老的母亲出现时往往伴随颓唐,例如阁楼,母亲边工作边抱怨店员,以及后来的荒废商店与战争。母亲的衰老也是国家的衰老,时代的变迁。而“孵蛋”多少代表着一种新生的希望,像那军人所说,让他自己去孵会更好——每个个人心怀希望才能回到自己渴望的故土当中吧。而这里面确切含着波兰人天生的不屈不挠,和塔可夫斯基《乡愁》表现的实在事太过相似。而最后,当约瑟夫经历了一连串兴衰回到疗养院再次面对医生,他承认了“死亡”的事实,他承认“父亲”确实死了,并穿上了列车员的套装,从墓地之中爬起来。至于他是要去引渡下一个人还是就此成为死亡的一员影片虽不明说,但是影片的所有已经告诉我们这种希望中的绝望与绝望中的希望掺杂着的情绪。所以,我们要像存在主义那样承认存在的虚无,承认我们存在的荒诞以及否定的一面。而这些承认恰恰是我们表现出对存在的依恋,表现出我们浓浓的“乡愁”。

  历史的轮回无法拜托,唯有欣然接受。像西西弗斯推那块石头,加缪用的是欢快的态度,为何我们不能?

  《砂制时镜下的疗养院》观后感(十):这里是一个疗养院

  看这部电影前,我睡了一个午觉,做了一个梦。梦见我在一座疗养院,砂制时镜下的疗养院,这里的人们都是为了想起自己是谁才住在这里的。可是人们都忘了,或是不接受自己。

  然后我起来,带着残留的梦痕看了这部电影。

  它反复地说着两个互为映证的主题:时间与死亡。

  我觉得这座疗养院似曾相识,甚至是我颇为熟悉的地方——梦境。

  做梦的人也许有这样的感受:所有的梦里时间都是同时存在的。无有先后,无有始终。只是在醒来的一刹那,由我们的意识和对于因果律的执迷才赋予了事件开始和结束,一件事挨着一件事发生,仿佛是有那样的因和果。而我相信梦本身是一瞬间的事,所有事件都同时发生,唯有在梦里,因果是被打破的,时间是不存在的。

  一个男人坐着一辆诡异的火车去疗养院看他的父亲。

  医生对他说:“你父亲已经死了,这你我都知道,是不能被完全治愈的。他的死,在这里的他的存在上面投下了阴影。”

  男人留了下来。“整个蠢事就是,我们把钟放了回去。每隔一定的时间就放回去……”他来到了一个回溯时间的疗养院。也就是说,他在与死神玩一个游戏。他跨过了死亡。

  他开始了梦境般的历险。他知道,在这里,他父亲的死依然会发生,没有什么能逃脱时间。他试图去寻找最原始的资料,找到时间存在的证据。但是他所找的——书籍——却堕落了:“毫无价值的垃圾,事实上书籍只是可以提供给借来的生命使用……”

  好一个“借来的生命”。生命本不属于我所有,但又是向谁借来——难道是死神吗?

  “难道说我们预先知道我们生命中看到的每件景色吗?任何全新的事物曾发生过吗?”《圣经》中冷然地指出:太阳底下无新事。德国谚语说:发生过一次的事就等于没有发生过。原来时间并不留给我们什么余地,时间并不存在!就像梦境,我们经历过的一切都是已然发生过的,没有什么是新的,没有什么奇迹。只是我们创造了时间,我们创造了梦境,我们经历自己创造的梦境之外,努力相信那是真实的。

  男人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他不停提问,不停寻找,他从床底下爬过一个时间隧道,来到另一个梦境,紧接着又遁入一片花园,遇见游行的人们,他继续前行,每一片的景色都不同,他穿梭于古代和现代,走过野蛮人的部落,也经过皇室的人偶剧场。男人的头上戴着一顶中世纪头盔,他就像滑稽的骑士,想要刺破时间的黑幕。

  “告诉我,那些未曾预料到的事,是发生了,还是没有发生?”

  “是还是不是?有些事完全不会发生,它们太伟大了,不适合发生。它们只是试着发生。”

  他最后只想确定一点:“她”是否确定存在过?

  我忘了她是谁,恐怕是他爱过的女人。

  后来他笑了:“她确实存在,没有什么能毁坏我的必然之事。”

  然而“要记住,是没有墨西哥州的,每个墨西哥州都藏在它的另一面里。”

  他要寻找的“必然”,也深深藏在每一个“偶遇”之中。

  “去探究邪恶的深度,去消灭自身的意识。那一定非常美妙,难道你不想片刻地如此肮脏和可憎?”

  仍是无法摆脱一种魔咒,于是想要彻底消灭自己,让时间也一同粉碎,时间是邪恶的吗,时间难道就是死神?

  一种怀疑产生了。“这些事情发生得太晚了。所有时间都被分配完了。时间范围是不是太小而不能完成所有的事情?”“有时间的支线,有不合法和可疑的,但当处理事情时,那是不会被记录的。”

  时间的支线,不合法的时间……到底是什么意思?你不禁怀疑,另一种可能性存在,在时间维度上,我们只是一只只被绑定的蚂蚱,跳不出自己的框框。而时间本身却是开放的,是无限的,是充满机会和可能的,只是我们无法了解另一种可能,我们看不见。我们也不承认。

  男人的父亲生前一直在孵化各种鸟蛋,企图从中找到“天堂鸟”,也叫“极乐鸟”。也许他在寻找的东西就是——永生。永生也就是彻底地摆脱时间,摆脱死亡,永生是作为时间的对立面存在吗?还是——永生只是无数时间的叠加和复制,疯狂的扩散——或者,永生就是永死——是这样吗?

  “永远不要猜测神的介入,人类永远是无知的。”

  人在时间的面前是无知的,犹如神的世界,是不可以被人所理解的。

  “赞成这个过时的梦,将会挽救我的生命。”接受吧。接受时间在你身上烙下的痕迹,接受这存在本身的无凭无据,接受生命是一种基本的假设——否则你会堕入深渊,你会失去一切。

  “人类将会走进永生的屋子。人们将哭,在街道上游荡,直到银锁断开,金丝带缩短,水桶在水上碎裂,水井的轱辘裂开,尘归尘,土归土。”

  可是“人总会设法去生存的。”

  “我有一个想要打开所有门的愿望,并想曝光那个我们曾经卷入其中的阴谋”,人不信自己是永生的,所以人还在找,还在玩死亡游戏。

  即使时间被重复使用,“在这儿,一个人能得到那时间的充分价值吗?它是被消耗掉的时间,被其他人耗尽的,它是回溯的时间,二手的时间。”

  男人找到了父亲孵鸟的暖棚,一屋子的死鸟,爬满了臭虫。

  男人也许是意识到,他无法去改变死亡,无法改变时间。尽管他来到一个可以回溯时间的疗养院也不行。

  护士对他说:无论你父亲的存在状态是怎样的,你都可以和他说话。

  医生对他说:够了,宇宙的是人类的,你可以从这颗星星跳到那颗星星,但请你不要篡改时间。我们都知道“时间”,这个不服从命令份子在一定范围内,只保持它自己的不稳定性,并对渐增的和严密的规则负责,为了脱离警戒,它开始恶作剧了。

  男人最后说:事实上,幸好父亲不再活着,这样他就不能真正被联系上。(这里他又混淆了死亡的概念,把生和死对立了起来)

  医生给他穿上了外套,挂上了一盏烛灯,把他变成了来时火车上的售票员。他的眼睛失去了光泽。他蹒跚着打开一扇破旧的门,拿着水壶走了出去。那上面是一座烛火辉煌的墓场。

  男人接受了自己的死亡。(人类的终极命运就是死亡吗?死亡是终点吗?死亡是其自身的旅程的开始和结束吗?)

  我想起之前那个梦,想到我未尝不是在一座“疗养院”中,然而对于死亡,对于时间,我都无法说出点什么。昨天读书会上有人引用了一句话“时间是对死亡动情的察觉”,我想这部电影给我的也就是那一些“动情的察觉”吧。

  又,不知道这个电影名字怎么翻译过来的,神来之笔。

  (生搬硬抄了许多台词。写的一塌糊涂,电影十分精彩)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