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歉是你应尽的义务,原不原谅是我的自由!
我白了他一眼,懒得理他。
我越听越生气。
我没立即接受他的道歉,就是小气?
做错了事,给别人带来损失和伤害,道歉是基本的礼节,也是应尽的义务。
你错了,道歉是理所应当。
至于我原不原谅,那是我的自由。
我讨厌动不动道德绑架,你不原谅他就是心胸狭窄,你应该大度宽容。
郭德纲说:“不明任何情况就叫你一定要大度的人,这种人你得离他远一点,雷劈他都会连累到你。”
原不原谅,要看你造成的伤害有多大。你深深伤害了我,我还在痛苦中没有缓过来,你就要我忍痛说“没关系”,是不是有点过分,差不多是继续伤害了。
你造成的损失不可弥补,你带来的伤害难以复员,你还要我原谅,那是苛刻。我可以大度,可以不计较,可以不报复,但我也可以不原谅。
你强求我原谅,得到我的原谅,你可以少一些愧疚感,可以解脱了,事过无痕,像什么也没有发生。
我却要忍着痛苦,说服自己,委屈自己去原谅你。
犯错的人没有任何损失。
受伤害的人却要承受更多。
与以往任何的草根成长记不同,魏璎珞一出场就是个快意恩仇的“狠角色”,一副“我不好惹”的样子,而观众恰恰就喜欢看这个小女子“升级打怪”的“爽”。
她带着复仇的目的出场,面对不平,她没有退让;面对伤害,她没有隐忍。她没有通过委曲求全来讨好别人,也没有通过忍辱负重来让自己强大。彻底颠覆了以往女主角或是天真无邪、人畜无害,或是谨言慎行、韬光养晦。在多数大女主都上演着“傻白甜”的时候,魏璎珞这样一个“天生脾气暴”的“社会人”奉行的原则是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从挑拨是非的小宫女、自恃资历的管事嬷嬷,再到以强欺弱的选秀秀女,哪怕面对高高在上的皇妃、亲王、魏璎珞都“兵不血刃”,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如果我们习惯原谅伤害,造成伤害的人没有受到任何惩罚,伤害会越来越多。
我并不提倡以怨报怨,但也不提倡一味地以德报怨。让事情回到该有的正常程序:你伤害了我,承担了责任,然后把原不原谅的选择权交给我。
在《亲爱的》中,黄渤对人贩子的妻子说了一句:“我顶多做到不恨你,这就到头了。”在失去孩子之后,所承受的痛苦,不是一句“对不起”就能化解的。“不恨你”已经是格外宽容了,原谅?如果受伤害的是你,你能做到吗?
那些动不动就劝别人大度,劝别人原谅的人往往都是站在事不关己的立场上,彰显自己的道德感。实际上,恰恰是没有道德感的行为。
还记得浙江卫视的一档节目,周立波主持的。一个女孩被逼着与亲生父母相认。
可是她不愿意,她无法原谅父母,在很小的时候把她送给养父母。两家离得很近,在她和养父母过的最困难的时候,亲生父母连来看一眼都没有,更别提帮助了。
女孩不愿意,在她心里,养父母才是父母,养恩大于亲恩。
主持人周立波站在道德的高度,教育她:如果你想幸福,就应该接受。难道叫一声爸爸妈妈,对你来说这么难吗?孩子,你会给你的孩子成为榜样,你不是一个尖刻的女人。
你看,如果不认亲生父母,就是一个尖刻的女人。
节目播出后,很多人也站在周立波的立场:你不接受你的父母,你就是个心胸狭窄的人。
你嘴上说一句话很容易,什么代价也不用付出,别人所遭受的苦楚似乎微不足道。
王宝强和马蓉离婚的事情曾经一段日子纷纷扬扬,其中有一种声音因为王宝强不应该咄咄逼人,该放马蓉一马,毕竟她是自己一对儿女的妈妈,毕竟夫妻一场。
马蓉值不值得原谅?不知道。
但王宝强原不原谅,这是他个人的自由。谁也没有资格对他的选择说三道四。
当一个男人被他最信任的人和最爱的人一起用不堪的方式背叛,选择永不原谅也无可厚非。
要别人原谅,要先做好自己。
正热播的《大江大河》里,宋运萍的不幸离世,其弟弟宋运辉对姐夫雷东宝最初充满了恨意。宋运辉和姐姐感情很深,当初他姐姐嫁给雷东宝时,宋运辉就担心,担心大大咧咧,又全身心地带领村里人致富的姐夫不能给姐姐更好的照顾。
实际上,也是因为村里的事,雷东宝忽略了有孕在身的妻子。最终宋运萍为他担心,还要帮他做事,一不小心摔倒,造成了悲剧。
痛失姐姐的宋运辉最初并不肯原谅雷东宝。
这才是原谅和被原谅之间应有的程序。
你要我原谅,不是嘴上说“对不起”,而是先尽力做好自己,弥补我所受的伤害。这样才能配得上我的原谅。
电影《驴得水》有这样一句台词:“凭什么用你的道德标准来绑架我的利益?道德从古至今都是拿来律己的,法律才是律人的,不懂道德的人才会用道德律人。”
做错了,道歉是你的责任和义务。
受了伤害,原不原谅是我的自由。
请不要站在道德的高地要求我,你没有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