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遗恨
清朝有本《南吴旧话录》,说明代隆庆年间进士冯时可娶了小妾,养着只鹦鹉,丫鬟们拍马屁,教鹦鹉喊小妾“夫人”,小妾心花怒放,吩咐下人精心喂养。冯时可却颇为不安,按当时的法规,妻妾错位要判刑坐牢。冯随之训练鹦鹉改口,改称“姨娘”一類。
小妾耿耿于怀,在一个落雪的寒冬之日,把鹦鹉挂在庭院里,看着它活活冻死,方解心头之恨。
“夫人”本是不实之言,“姨娘”才是如实反映。可是小妾听假话时芳心大悦,听了真话怒不可遏。冯时可感慨道:“‘直如弦,死道边’,人固如是,鸟也难幸免。”
人道与兽道
叶特生
朋友养了只自来猫,十几年了,一直忠心不贰。养在后院里,把老鼠田鼠松鼠都驱赶得一只不剩。每次朋友开车回家,它就蹲在车房附近迎接,大声喵叫,甚是有趣。
岁月过去,小猫成了老猫,是时候预备接班猫了,朋友于是抱了只刚断奶的花猫回家。老猫遇新貓,不但没有擦出火花,那老的竟然眼中冒火,掉头而去。小猫不懂世情,还追着老猫嬉戏,结果饱受冷落。
老的完全失去以前生活的热情,尤其听到小的喵叫,马上避开,郁闷得很,有次还离家出走几天,直到饿到不行才回来。
朋友虽养它多年,却不知它竟如此烈性。我认为:猫不仅妒忌,而且有浓重的不安感,完全和人类相似。忌才,自我隔离,排挤异己,都由此而生。
有没有宠物界的心理医生,我不知道。如果有,费用也不会低。大概也不会有人肯花钱为宠物做心理辅导,所以老猫的情绪也一直没有改善。
老猫不接受小猫,这倒是畜生性情,大家各有其势力范围,猫狗到处撒尿,就是以尿味为界,不容别的猫在身旁鼾睡。
人比猫高级,就因人有“人情味”:接受别人进入我的范围,甚至侵犯我的权益。不但接纳,更以我之所学,倾囊相授,而徒弟又尊师重道,相处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