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星这么开心的事,就不要再搞鄙视链了
周杰伦上了超话第一名。
我首页,一群跟我年纪差不多或者比我大一些的,都在刷周杰伦超话。然后都自诩“老人家”或者“中年人”,一种夕阳红的气氛。
事件起因是,有人在豆瓣上问说,周杰伦很红吗,为什么超话数据那么差。这个帖子被搬运到微博上,于是网友开始自动自发地给周杰伦做数据了。
我总觉得发帖这人不怀好意。类似的玩法有过了,《我不是药神》上映的时候,有人问过,徐峥很红吗,都没有他的超话。
第一次可能是无心之举,第二次我怀疑就是拿着周杰伦当幌子黑顶级流量们了。
那么多人刷周杰伦超话,一方面是缅怀青春,另一方面,是“天下人苦流量久矣”。
免不了踩蔡徐坤们一把。
看得我有点心疼流量明星们的粉丝了。
流量惨不惨我不知道,粉丝的位置是挺尴尬的,他们看起来强势,谁批评偶像一句就会群起而攻之,其实在舆论战里占弱势,说起他们,总是“脑残粉”。
我自己没有真情实感追过星,前十八年都在用功读书,没追过选秀节目,李易峰爆红后我才知道他是加油好男儿出道的。身边朋友在为选手拉票,为偶像跟陌生人对骂的时候,我觉得他们怎么那么闲。我不是能为遥远的人投注太多热情的人。我其实既没有特别讨厌也没有特别喜欢的明星。鹿晗跟关晓彤宣布恋情的时候,微博上有个视频流传很广,是一个年轻女孩在宿舍里嚎啕大哭。我其实隐隐羡慕,我觉得挺可爱的。
我一个朋友说,人生是种平衡,出来混总是要还的,朋友圈里,小时候没太认真读书的发小们每天坚持英语单词打卡和各种开会合影,而一直在做学霸的同学们纷纷晒着酗酒、旅游、滑雪和纹身。
我特别懂,不是缺什么晒什么,是会意识到青春倏忽过了大半,人生还有许多的未体验,想要补齐。
我以前写过一个小事,我初中时候班里一个姑娘,有天穿了条黑色的普普通通但版型非常好的裤子,课间她自豪宣布,这条裤子是她花了一下午时间,逛遍了步行街里的所有商店找到的。这话被班主任听到了,被她拿来做反面例子,说都初三了,有这个时间为什么不多看看书呢?一条裤子,要紧吗?
那时候我是班主任嘴里的正面典型。因为知道自己不好看发奋读书,靠成绩维持骄傲。
很多年后,我成了没事就爱刷购物网站的女人。
我甚至有时候会想,少刷两道题有那么要紧吗,如果能重新过一次中学时代,我想出格点,再出格点。因为25岁的我已经想不起任何关于成绩的喜悦,只记得我高中晚自修偷摸写小说给同学传阅时候的开心。
但我又不敢说这些话。因为一个考上还不错学校的人,劝别人不要只顾着埋头读书,特别假。
人生像一个拆了东墙补西墙的过程。
作为一个没办法为了明星声嘶力竭的人,我会羡慕真正的粉丝们的热情,也觉得在不影响别人的情况下,没什么好嘲笑的。
我们读书的时候没有超话,但是也有同学攒零花钱买专辑啊。
粉丝到处发安利帖是有点烦,但我们从前不也是逼着朋友看他们的演唱会视频吗。
蔡徐坤天天被虎扑直男骂,但是我印象很深刻,我初中语文老师猛烈抨击过周杰伦,说这种人有什么好喜欢的,吐字不清,还有他那些歌,都是念的,能算歌曲吗?
我们也是这么过来的,我们自己被上一代人不太公正地对待过,那现在有什么好取笑更年轻的人喜欢蔡徐坤的呢。
追星这种事情,干嘛非要判个高下呢。
伍迪艾伦有个电影叫《午夜巴黎》,讲的是一个当代的年轻人突然穿越回一战后的巴黎,他激动死了,因为周围全是海明威毕加索菲茨杰拉德这些他觉得牛逼死了的人,他简直都不想回到现实世界了。然后他跟那个时代的一个姑娘二次穿越,来到了一战前的巴黎,那个姑娘发现餐厅里坐着高更德加等人,姑娘激动死了,觉得这个年代才最棒,然而高更他们又觉得,现在逊爆了,只有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们才牛逼。
每一个年代的人,都觉得过去了的才是黄金时代。
就像我们现在,老觉得港片里的女神们,才是真美人。
但沉湎于过去很容易变成九斤老太,新一代年轻人自有他们的趣味,追着人家的偶像说不配,在年轻人看来很讨厌。
他们选择的偶像你看不懂,也很正常。就像你妈喜欢蔡国庆郁钧剑阎维文你也看不懂。
我相信很多今天给周杰伦刷超话的人,发微博的时候,都会突然想起,哎呀我当年也为偶像落泪过兴奋过争执过,后来我们进入到生活里了,我们的精气神不够了,不能再疯狂,所以偶像也从仰望变成了陪伴。我们看着喜欢过的人结婚生子,休养生息。
而更年轻的年轻人,在为他们的偶像打榜,焦急。
你可能只会今天玩一次超话,明天你又要投入到生活里去了。你只会在上下班的路上听周杰伦。
而更年轻的他们,因为还有的是精气神,所以还要继续为了偶像声嘶力竭。
那句歌词放在这里无比贴切:
一代人终将老去,但总有人正年轻。
你可能还想看
在人间系列3:在人间|谁能一辈子不发疯
在人间系列2:在人间|带妈妈离婚的女孩
在人间系列1:在人间|那个很会来事的男青年
关于新年愿景:所有人都在唱衰的时候,我提前为你的2019庆功
关于侯佩岑:侯佩岑:花瓶的花期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