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
周末,应朋友之邀,来到一处闹市区的餐馆小聚。餐馆开在马路边,是一座闹中取静、极具田园风情的小庭院。一个雕花的石头门框,一扇半高的木制褐色篱笆门,大大小小的青石筑起了小院的围墙。门外的两侧种满了红红绿绿的花草,抬眼望去,上面还有一块木质的招牌——“闲云野鹤”。呵,想必进店之人多是闲来无事之辈,亦或这掌柜的自己就是野鹤一只……?
踏进小院,秋日的暖阳透过树缝毫不吝啬地倾洒在整个小院的角角落落。进门的两侧分别放着两个不同颜色的水缸,里面盛满了水,上面飘着绿色的浮萍,随着一阵微风拂过,浮萍也在不经意间来回荡了几下,洒下的阳光在水面上变得影影绰绰,飘忽不定。院子的边边角角散落着用不同缸子种植的花草,大多不知其名。小院中间靠左右的位置分别摆放的两套桌椅让我很是惬意,那是上世纪我们父辈用过的长方形的桌子和长条凳子,上面的油漆已趋斑驳,想必是掌柜的刻意用了怀旧的手法,这也是我们这代人童年的记忆。
穿过小院,便进入了用餐的正厅。正厅的风格也和小院一样,都是上世纪的木桌、木椅、木凳子,还有窗棂、卷帘,甚至头顶的房梁也是木头的。点了菜,我便坐在靠窗的位置和朋友们闲聊。不经意间,抬眼瞟向院子,那位看门的大爷正撑开了一把大号的遮阳伞竖在桌子上,然后非常熟练地把两只鸟笼安置在伞下,鸟笼里的鸟儿马上安静了下来。虽然隔着玻璃窗户,听不见大爷和鸟儿说了什么,但此时的大爷背着手,弓着腰,斜着脑袋,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面带微笑,慈爱地和鸟儿说着话,逗着鸟儿玩。看着大爷的身影,我的心里突然有一种莫名的惆怅和感动。小时候,爸爸妈妈不也是这样,把我们放在这种长桌上,给我们喂饭,逗我们玩耍,然后看着我们吃饱,看着我们咧嘴哭笑。有时趁着爸妈不注意,我们会悄悄溜下长桌跑掉,爸妈也不追不骂,只是在嘴里嘟囔几句,然后又自顾着忙别的事情去了。
如今的爸妈早已是耄耋老人,我们也都步入中年,但儿时那些朴实、简单、温馨、幸福的画面仍旧历历在目,偶尔触及心底,那点小小的感动足以让我震撼多时!
这小院里的水缸、桌椅、甚至碗碟无一不在还原着以往岁月的痕迹,还有院子两侧的葡萄架,挂着果实的石榴树,它们都是小时候实实在在的记忆。这里的景还是那些朴实的景,过往的客确早已不再是我们的父辈们。小院里早已是年轻一代的天下,只是,这里的景不会改变。
葡萄树的藤子还是静静地搭在小院的角落,石榴树也在墙角悄悄地挂着果,它们和小时候的记忆一模一样,它们永远不变。
作者:小池
2019.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