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审视女性
文/夜渔
之前我写过,我对于教育和心理这两个方面格外看重,我经常也会在文章里去写一些关于教育和心理方面的话题,但是在写这些话题的时候,我基本都是收着写的,因为写的太深,会激发人性的矛盾,会刺激到大家的敏感神经。
比如说,我写一些关于女性的话题,男性会觉得我偏向女性,而女性又会觉得我是在故意伪装,把自己包装成为一个好男人,而当我写一些关于男性的话题,同样也会引发两性的偏见。
但是我想说,第一,绝对的好男人是不存在的,就像绝对的好人是不存在的一样,我也不例外;第二,我思考的角度一定是客观公正的,可能会与社会现象背道而驰,可那也是因为社会本身存在的问题,社会上传递的很多价值观是不正确的。
最近看了一段演讲,《我是演说家》第五季,有一位95后哈佛美女学霸,她演讲的主题是关于育儿的家庭,在这样的家庭当中,女性普遍不被尊重,女性的付出明显要多于男性。
看完这段演讲,我觉得我们应该重新审视女性,在我的脑海里总结出这样一个观点:当女性有了孩子之后,在这个家庭当中,女性的责任感普遍要高于男性。
这段演讲,网上评论的观点基本都是不认同的,可能我说的观点,有很多男性也是不认同的,但是我们要明白,凡事讲究一个概率,个体无法代表群体,但群体可以反应普遍现象。
有网友不认同这位哈佛学霸的演讲,我觉得也对,因为这篇演讲稿在一些细节上处理的并不到位,里面掺杂着一些情感,当很多男性看完之后,可能会感觉是在指责他们。
不过从演讲中传递的思想来看,她是想要客观公正的指出这样一种社会现象,可能是想要更加用力的去告诉大家,所以没有选择进行删减。
而从这个细节上我们也可以得到一些思考。
很多时候,我们做事也好,做人也好,越用力,反而会起到相反的效果。
回到上面那个观点,为什么说当女性在有了孩子之后,她们对于家庭的责任感要高于男性呢?
由于结婚率一年比一年下降,所以在社会上会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未婚女性的关注度明显提升,当这种现象出现之后,很多男性所谓的未婚女性的缺点也会被无限放大,所以我们经常会在网络上看到有人说,女性拜金,女性要求太高,女性没有什么责任感,女性每天就知道玩……
但是我们很少去关注女性的改变,很多女性的改变往往就发生在一瞬间,也就是生下孩子的那一刻,她们身上的责任感会瞬间增强,因为她们要当妈妈了。
而在有了孩子之后,其实男性的改变并不那么明显,可能会给很多男性带来的改变是,要多赚钱。
但其实我们都明白,在一个家庭当中,赚钱是很重要,可还有更重要的,那就是陪伴。
在看这段演讲的时候,有一个观点我是比较认同的,当男性能够放下所有的事情去陪伴孩子一个小时的时候,他们往往是会收到表扬的,但女性即便把一整天的时间都用来陪伴孩子,给人感觉也是应该的。
而且,女性在维护家庭关系上以及打理家庭的时候,她们对于家庭的付出明显要多于男性,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或许有人会说,女性就应该以家庭为中心,把孩子照顾好,把老人照顾好,把家打理好。
恕我直言,这样的观念又回到了古代,这是不尊重现代女性的观念。
我们可以换位思考,我们常说,男女要平等,那么现代女性完全也可以像男性一样,把生活的重心放在事业上,她们这样选择,我们又能说她们这样做是不对的吗?既然男性可以这样选择,那么女性也完全可以,这才是应该倡导的男女平等。
可是反观如今的社会,如今的大部分家庭,有了孩子的女性普通是在牺牲自我,她们把自己大部分的时间都给了家庭,给了孩子。
所以在之前的文章里,我曾写过一个观点:如今的社会,对于女性而言依旧是不公平的。
不过,这种不公平是相对的,它并不能成为很多女性提出无理要求的借口。
这篇文章的观点,不是想要去否定男性的付出,因为我们谈论的范围只限于一个有了孩子的家庭,倘若你对生活观察的细致,思想不偏激,你会发现,现实的确是这样。